CN216541816U - 一种o型圈的自动装配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o型圈的自动装配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6541816U CN216541816U CN202123434476.0U CN202123434476U CN216541816U CN 216541816 U CN216541816 U CN 216541816U CN 202123434476 U CN202123434476 U CN 202123434476U CN 216541816 U CN216541816 U CN 21654181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ylinder
- machine
- automatic assembling
- air cylinder
- assembling machin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工装领域,公开了一种O型圈的自动装配机,包括载台、拨叉机构、套装机构和下料机,载台上并排等间距设置有多个加工工位;拨叉机构设置有拨叉杆、第一动力单元以及第二动力单元,拨叉机构用于将多个加工工位上的产品同步移动至相邻的下一加工工位上。套装机构包括逐个提供O型圈的上料机,以及于上料机的输出端和一加工工位之间往返移动的机械手。在一载台上并排设置多个加工工位,利用拨叉机构移动加工工位上的产品,使得产品依次经过所有的加工工位,并在相应的加工工位上完成相应的加工工序,最后通过下料机下料,机械式的生产加工可以有效的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工装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O型圈的自动装配机。
背景技术
目前pos机及打印机等行业,在设备内部有使用胶辊的零件,对于胶辊内的芯轴,需要在包胶硫化前套上Oring(O型圈或密封圈),以达到更好控制硅胶或橡胶加热硫化成型,解决成型过程中溢胶毛边问题。
但是,目前该芯轴(金属轴)套装Oring的工序,采用手工的方式进行组装,由于Oring体积小,套装较为困难,导致套装的效率低,且套装好的芯轴容易发生脱落的问题,生产的质量一致性差,加上人工劳动强度大,使得生产成本较高的问题,若长期套Oring还会导致员工的手指疼痛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O型圈的自动装配机,旨在改善现有人工套接O型圈的成本较高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O型圈的自动装配机,包括:
载台,其上并排等间距设置有多个加工工位;
拨叉机构,其设置有拨叉杆、带动所述拨叉杆升降移动的第一动力单元以及带动所述拨叉杆水平移动的第二动力单元,所述拨叉机构位于所述加工工位的下方或上方,所述拨叉机构用于将多个所述加工工位上的产品同步移动至相邻的下一加工工位上;
套装机构,其包括逐个提供O型圈的上料机,以及于所述上料机的输出端和一所述加工工位之间往返移动的机械手;及
下料机,其用于将所述加工工位上完成套接O型圈的产品取出放置。
优选的,所述上料机包括震动盘、位于所述震动盘输出端的顶叉气缸以及限位气缸,所述顶叉气缸的输出轴竖直朝上的方向设置在所述载台上,所述震动盘的输出端位于所述限位气缸与所述顶叉气缸之间,且所述限位气缸用于在所述顶叉气缸的输出轴的正上方遮挡或撤离移动。
优选的,所述顶叉气缸于所述震动盘的输出端设置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朝向所述震动盘的一侧设置有卡槽,所述顶叉气缸的输出轴贯穿所述卡槽设置。
优选的,所述机械手的中部设置有与所述顶叉气缸的输出轴相配合套接的套管。
优选的,还包括储料仓,所述储料仓的底板设置有震动块,所述储料仓的出口设置有逐个出料的滑动块,所述滑动块上的料槽为首个所述加工工位。
优选的,还包括定位气缸,沿着所述载台依次对位一所述加工工位设置储料仓、定位气缸、套装机构和下料机,所述定位气缸位于所述加工工位一侧设置在所述载台上。
优选的,还包括整形气缸,沿着所述载台依次对位一所述加工工位设置储料仓、定位气缸、套装机构、整形气缸和下料机,所述整形气缸位于所述加工工位一侧设置在所述载台上。
优选的,还包括检测器,沿着所述载台依次对位所述加工工位设置储料仓、定位气缸、套装机构、整形气缸、检测器和下料机,所述检测器用于检测所述加工工位上产品套接的O型圈是否到位。
优选的,所述下料机包括移栽夹手、带动所述移栽夹手移动端的走线机和储料箱,所述储料箱包括废品槽和合格品槽。
优选的,所述合格品槽的底部设置有升降气缸。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在一载台上并排设置多个加工工位,利用拨叉机构移动加工工位上的产品,使得产品依次经过所有的加工工位,并在相应的加工工位上完成相应的加工工序,机械式的生产加工可以有效的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O型圈的自动装配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O型圈的自动装配机的局部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O型圈的自动装配机的套装机构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O型圈的自动装配机的下料机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O型圈的自动装配机的储料仓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载台;101、加工工位;
20、拨叉机构;
201、拨叉杆;202、第一动力单元;203、第二动力单元;
30、套装机构;301、上料机;302、机械手;
3011、震动盘;3012、顶叉气缸;3013、限位气缸;
40、下料机;401、移栽夹手;402、走线机;403、储料箱;
4031、废品槽;4032、合格品槽;4033、升降气缸;
50、储料仓;501、震动块;502、滑动块;
60、定位气缸;70、整形气缸;80、检测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实施例、
请参照图1至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O型圈的自动装配机,包括载台10、拨叉机构20、套装机构30和下料机40,载台10上并排等间距设置有多个加工工位101;拨叉机构20设置有拨叉杆201、带动拨叉杆201升降移动的第一动力单元202以及带动拨叉杆201水平移动的第二动力单元203,拨叉机构20位于加工工位101的下方或上方,拨叉机构20用于将多个加工工位101上的产品同步移动至相邻的下一加工工位101上,第一动力单元202和第二动力单元203可以为气缸。套装机构30包括逐个提供O型圈的上料机301,以及于上料机301的输出端和一加工工位101之间往返移动的机械手302;下料机40用于将加工工位101上完成套接O型圈的产品取出放置。
本实施例的产品可以为辊轴类的工件,并实现在辊轴类工件的一端或两端上套接O型圈,产品以胶辊为例,并在胶辊的两端各自套接一个O型圈进行说明,则加工工位101可以为一个凹槽,以对胶辊进行放置。
具体的,套装机构30和下料机40各自对位一个加工工位101,而在套装机构30的加工工位101之前还有一个用于放置胶辊的加工工位101,通过拨叉机构20的第一动力单元202向上推动拨叉杆201,将所有加工工位101上的胶辊顶起,此时启动第二动力单元203带动拨叉杆201水平移动,实现将上一个加工工位101的胶辊移动至相邻的下一个加工工位101上,实现胶辊会经过所有的加工工位101上的工位进行加工,达到了套装机构30和下料机40同步进行加工的效果,提高生产效率。
在使用时,在载台10首个的加工工位101上放置胶辊,通过拨叉机构20夹持放置在到相邻的下一个加工工位101上,在该加工工位101通过套装机构30套接O型圈,完成套接O型圈的胶辊,加工工位101上完成的胶辊,则通过拨叉机构20被同步移栽至下个加工工位101上,继而通过下料机40将该加工工位101上的胶辊取出,完成胶辊的组装。因此,当胶辊经过所有的加工工位101的加工后,即完成对胶辊的两端套接上O型圈的效果,达到高效进行加工套接O型圈的目的。
如图1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上料机301包括震动盘3011、位于震动盘3011输出端的顶叉气缸3012以及限位气缸3013,顶叉气缸3012的输出轴竖直朝上的方向设置在载台10上,震动盘3011的输出端位于限位气缸3013与顶叉气缸3012之间,且限位气缸3013用于在顶叉气缸3012的输出轴的正上方遮挡或撤离移动。
使用时,通过震动盘3011将O型圈逐个震动出料,直至输出到顶叉气缸3012的与震动盘3011的连接位置处,此时限位气缸3013的输出轴移动至顶叉气缸3012的正上方,当顶叉气缸3012的输出轴移动插入O型圈的内孔后,会被限位气缸3013所阻挡,使得顶叉气缸3012无法移动,进而使得顶叉气缸3012上的O型圈被限位在设定的空间位置上,便于机械手302拿取O型圈进行套装,提高实用性。
进一步地,如图1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顶叉气缸3012于震动盘3011的输出端设置有限位块,限位块朝向震动盘3011的一侧设置有卡槽(图中未示出),顶叉气缸3012的输出轴贯穿卡槽设置。通过限位块上的卡槽对O型圈进行限位,以保证O型圈会与顶叉气缸3012的输出轴配合套入,使得O型圈的自动装配机运行的结构稳定性高。
如图1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机械手302的中部设置有与顶叉气缸3012的输出轴相配合套接的套管(图中未示出)。在机械手302上设置一个套管,在夹取O型圈时,限位气缸3013撤离暴露出顶叉气缸3012的输出轴(为了与套管配合,可以在输出轴上安装一个顶针),套管与顶叉气缸3012的输出轴相套合,在夹取O型圈前,可以设计顶叉气缸3012二次向上移动,将O型圈暴露在一个没有阻挡的空间,以便机械手302夹取。在夹取后,将O型圈套装如胶辊上即可,而对于胶辊的两端套装,则通过两个套装机构30同步进行,实现对胶辊两端套装O型圈的目的。
如图1和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还包括储料仓50,储料仓50内设置有震动块501,储料仓50的出口设置有逐个出料的滑动块502,滑动块502上的料槽为首个加工工位101。储料仓50的宽度可以与胶辊的长度相同,可以在储料仓50内整齐叠放胶辊,使用震动块501可以保证胶辊移动至出口处进行出料。并且在出料时,通过滑动块502进行逐个出料,以达到配合O型圈的自动装配机装配的目的,提高O型圈套装的效率。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还包括定位气缸60,沿着载台10依次对位一个加工工位101设置储料仓50、定位气缸60、套装机构30和下料机40,定位气缸60位于加工工位101一侧设置在载台10上,通过一个定位气缸60与一个挡板进行定位,或者通过对称安装的两个定位气缸60进行顶抵定位。采用对位设计,可以使得在相应的加工工位101上进行对应的加工,例如首个加工工位101用于供料,定位气缸60用于将胶辊限制在人为设计的位置上,达到在套装O型圈时,可以在胶辊的固定位置上进行套装,以保证加工的质量。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还包括整形气缸70,沿着载台10依次对位一个加工工位101设置储料仓50、定位气缸60、套装机构30、整形气缸70和下料机40,整形气缸70位于加工工位101一侧设置在载台10上,通过一个整形气缸70与一个挡板进行定位,或者通过对称安装的两个整形气缸70进行顶抵定位。在整形气缸70的输出轴上设置一个套管,限定套管的长度和整形气缸70的移动行程,使得当套管套接在胶辊后,推动O型圈移动至人为设定的位置处,以避免O型圈脱离的问题,提高生产质量。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还包括检测器80,沿着载台10依次对位一个加工工位101设置储料仓50、定位气缸60、套装机构30、整形气缸70、检测器80和下料机40检测器80用于检测加工工位101上产品套接的O型圈是否到位。检测器80可以为位置传感器或接触式传感器,通过一个气缸带动检测器80与胶辊上套接O型圈的位置顶抵接触,检测在装配的位置上是否具有O型圈,若胶辊两端都有O型圈,则判断该胶辊装配合格品;若胶辊的一端或两端没有检测到O型圈,则判断该胶辊为不合格品,以便下料机40区分放置完成加工的胶辊,提高生产的效率。
如图1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下料机40包括移栽夹手401、带动移栽夹手401移动端的走线机402和储料箱403,储料箱403包括废品槽4031和合格品槽4032。移栽夹手401可以为气动夹爪,通过走线机402带动气动夹爪移动,使得移栽夹手401将加工工位101上的胶辊夹取后,再通过走线机402带动至储料箱403上放置。若胶辊为合格品则放置合格品槽4032内,反之,不合格品则放置于废品槽4031内,达到分别放置的目的,避免后期筛分,提高生产效率。
如图1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合格品槽4032的底部设置有升降气缸4033,通过升降气缸4033可以对合格品槽4032进行升降,以配合下料机40放置胶辊,例如升降气缸4033带动合格品槽4032又高到底等间距下降,以达到在合格品槽4032内一层层堆叠整齐放置胶辊的效果,便于后续的拿取使用,提高实用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O型圈的自动装配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载台,其上并排等间距设置有多个加工工位;
拨叉机构,其设置有拨叉杆、带动所述拨叉杆升降移动的第一动力单元以及带动所述拨叉杆水平移动的第二动力单元,所述拨叉机构位于所述加工工位的下方或上方,所述拨叉机构用于将多个所述加工工位上的产品同步移动至相邻的下一加工工位上;
套装机构,其包括逐个提供O型圈的上料机,以及于所述上料机的输出端和一所述加工工位之间往返移动的机械手;及
下料机,其用于将所述加工工位上完成套接O型圈的产品取出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O型圈的自动装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机包括震动盘、位于所述震动盘输出端的顶叉气缸以及限位气缸,所述顶叉气缸的输出轴竖直朝上的方向设置在所述载台上,所述震动盘的输出端位于所述限位气缸与所述顶叉气缸之间,且所述限位气缸用于在所述顶叉气缸的输出轴的正上方遮挡或撤离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O型圈的自动装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叉气缸于所述震动盘的输出端设置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朝向所述震动盘的一侧设置有卡槽,所述顶叉气缸的输出轴贯穿所述卡槽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O型圈的自动装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手的中部设置有与所述顶叉气缸的输出轴相配合套接的套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O型圈的自动装配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储料仓,所述储料仓的底板设置有震动块,所述储料仓的出口设置有逐个出料的滑动块,所述滑动块上的料槽为首个所述加工工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O型圈的自动装配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定位气缸,沿着所述载台依次对位一所述加工工位设置储料仓、定位气缸、套装机构和下料机,所述定位气缸位于所述加工工位一侧设置在所述载台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O型圈的自动装配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整形气缸,沿着所述载台依次对位一所述加工工位设置储料仓、定位气缸、套装机构、整形气缸和下料机,所述整形气缸位于所述加工工位一侧设置在所述载台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O型圈的自动装配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检测器,沿着所述载台依次对位所述加工工位设置储料仓、定位气缸、套装机构、整形气缸、检测器和下料机,所述检测器用于检测所述加工工位上产品套接的O型圈是否到位。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O型圈的自动装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机包括移栽夹手、带动所述移栽夹手移动端的走线机和储料箱,所述储料箱包括废品槽和合格品槽。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O型圈的自动装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合格品槽的底部设置有升降气缸。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3434476.0U CN216541816U (zh) | 2021-12-31 | 2021-12-31 | 一种o型圈的自动装配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3434476.0U CN216541816U (zh) | 2021-12-31 | 2021-12-31 | 一种o型圈的自动装配机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6541816U true CN216541816U (zh) | 2022-05-17 |
Family
ID=815615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3434476.0U Active CN216541816U (zh) | 2021-12-31 | 2021-12-31 | 一种o型圈的自动装配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6541816U (zh) |
-
2021
- 2021-12-31 CN CN202123434476.0U patent/CN216541816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KR101552253B1 (ko) | 초경인서트 공급, 코팅 후 회수장치 및 그 방법 | |
CN105689899A (zh) | 一种全自动激光切割生产工作站 | |
CN105984708A (zh) | 一种高效全自动整列供料收料装置 | |
CN209698378U (zh) | 手机电池自动组装机 | |
CN109514238B (zh) | 一种小电机机壳自动压轴承设备 | |
CN212577734U (zh) | 变压器焊接组装一体化生产线 | |
CN110901084A (zh) | 自动贴头部胶机 | |
CN115647598A (zh) | 一种电池盖板的自动打标工作方法 | |
CN216541816U (zh) | 一种o型圈的自动装配机 | |
CN113399313A (zh) | 一种电压内阻测试机 | |
CN106542327B (zh) | 壳体运输翻转系统及其圆柱式电池壳体生产设备 | |
CN218168612U (zh) | 一种用于拉铆螺栓的自动喂钉机构 | |
CN106563646A (zh) | 结构强度检测系统及其圆柱式电池壳体生产设备 | |
CN203332505U (zh) | 鼠标开关的自动贴纸设备 | |
CN213337398U (zh) | 一种pcba电路板缺陷检测装置 | |
CN216504880U (zh) | 一种撑开式自动套圈机 | |
CN107336011B (zh) | 一种燃油泵自动装配线的第三横移模组拔料装配检测系统 | |
CN111923613A (zh) | 一种用于激光打标机的高效多工位自动上下料装置 | |
CN219057885U (zh) | 一种全自动堆垛设备 | |
CN213845343U (zh) | 入壳模具及自动入壳机 | |
CN218503212U (zh) | 圆管自动化冲压结构 | |
CN217832598U (zh) | 一种传感器的自动装配设备 | |
CN217859838U (zh) | 一种自动装o型密封圈的装置 | |
CN210585948U (zh) | 一种轴承保持架分离装置 | |
CN213769127U (zh) | 一种用于真空封装机的送料机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