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514531U - 袖贴车缝模具及袖贴车缝装置 - Google Patents

袖贴车缝模具及袖贴车缝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514531U
CN216514531U CN202122370541.1U CN202122370541U CN216514531U CN 216514531 U CN216514531 U CN 216514531U CN 202122370541 U CN202122370541 U CN 202122370541U CN 216514531 U CN216514531 U CN 21651453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eeve
sewing
piece
rotating shaft
pres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370541.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莫华坤
夏红杰
罗树星
张润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Esquel Textiles Co Ltd
Guilin Esquel Textil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Esquel Textiles Co Ltd
Guilin Esquel Textil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Esquel Textiles Co Ltd, Guilin Esquel Textil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Esquel Textil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370541.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51453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51453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51453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wing Machines And Sew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袖贴车缝模具和袖贴车缝装置。该袖贴车缝模具包括:底模、压袖贴件、压后幅件和让位连接机构;压袖贴件和压后幅件均设置于底模上方,压后幅件可移动连接于底模以用于压住置于底模上的后幅裁片;压后幅件上设置有用于容纳压袖贴件的让位通道,且压袖贴件的外壁与压后幅件的内壁之间形成环状的车缝通道;让位连接机构包括让位连接件,让位连接件的两端分别设置于压袖贴件上和压后幅件上,让位连接件具有跨越车缝通道且可移动的让位部,让位部的移动范围包括多个不同区域的车缝通道的上方。该袖贴车缝模具的具体使用过程无需依赖操作人员进行对位及固定,操作简单并且能够保证袖贴裁片缝纫质量稳定。

Description

袖贴车缝模具及袖贴车缝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缝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袖贴车缝模具及袖贴车缝装置。
背景技术
袖贴是设置于衣物袖肘处的一小块裁片,通常呈椭圆形,在针织衬衫中尤为常见。袖贴在实际生活中具有很多作用,例如其可以保护使用者的手肘,还可以增强衣物在袖肘处的耐摩擦性,某些袖贴还能够增强衣物整体的设计感。
将椭圆形的袖贴缝纫至衣袖上的工序需要操作人员手工完成。具体地,在传统的袖贴车缝工序中,操作人员需要将袖贴裁片定位至衣袖后幅裁片上的特定位置,并且将袖贴裁片与衣袖后幅裁片压紧,然后启动缝纫机进行车缝。但是这样的操作工序对于操作人员的技能熟练度要求较高,并且还有赖于操作人员的具体状态,会导致每次袖贴车缝工序的品质不稳定的情况,同时工作效率也难以得到进一步提升。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够提升袖贴车缝工序品质稳定性及效率的袖贴车缝模具。进一步地,提供一种袖贴车缝装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一种袖贴车缝模具,其包括:底模、压袖贴件、压后幅件和让位连接机构;
所述压袖贴件和所述压后幅件均设置于所述底模上方,所述压后幅件可移动连接于所述底模以用于压住置于所述底模上的后幅裁片,所述第一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压后幅件移动;
所述压后幅件上设置有用于容纳所述压袖贴件的让位通道,且所述压袖贴件的外壁与所述压后幅件的内壁之间形成环状的车缝通道;
所述让位连接机构包括让位连接件,所述让位连接件的两端分别设置于所述压袖贴件上和所述压后幅件上,所述让位连接件具有跨越所述车缝通道且可移动的让位部,所述让位部的移动范围包括多个不同区域的所述车缝通道的上方。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让位连接机构还包括第一连接座和第二连接座,所述第一连接座设置于所述压袖贴件远离所述底模的一侧表面上,所述第二连接座设置于所述压后幅件远离所述底模的一侧表面上,所述让位连接件可移动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座和所述第二连接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座上设置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二连接座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转轴平行的第二转轴,所述让位连接件还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
所述让位部通过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于所述第一转轴,所述让位部通过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于所述第二转轴,且所述让位部与所述第一转轴和所述第二转轴均不共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第二转轴处于同一直线上,所述让位部平行于所述第一转轴和所述第二转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一驱动件,所述第一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让位连接件绕所述第一转轴和所述第二转轴翻转。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连接座上还设置有环绕所述第二转轴的齿轮,所述第一驱动件为线型驱动件,所述线型驱动件的驱动方向为直线,所述第一驱动件上还设置有与所述齿轮配合使用的齿条。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模上设置有竖立的压块转轴,所述压后幅件通过所述压块转轴可转动连接于所述底模。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二驱动件,所述第二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压后幅件绕所述压块转轴转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限位机构,所述压块限位机构用于限定所述压后幅件的转动范围。
进一步地,一种袖贴车缝装置,其包括衣车和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袖贴车缝模具,所述袖贴车缝模具设置于所述衣车上。
上述至少一个实施例中的袖贴车缝模具可以按照如下方式使用。
在使用时,首先移动压后幅件,由于压后幅件与压袖贴件通过让位连接件连接在一起,因此位于压后幅件的让位通道中的压袖贴件也会一并被移开,此时位于底部的底模暴露出来。将袖贴裁片先设置于底模上的预设位置,具体以对准压袖贴件为宜,再将后幅裁片设置于底模上的预设位置并覆盖于袖贴裁片上。随后往回移动压后幅件和压袖贴件,将袖贴裁片与后幅裁片压合固定,并利用缝纫针开始沿车缝通道进行车缝。在车缝时,可以先将让位部移动至一个靠后的位置,缝纫针从让位部的前方开始穿过车缝通道进行缝纫,此时让位部位于缝纫起始点后方。在缝纫针绕车缝通道一周的过程中,再将让位部移动至处于缝纫起始点前方的位置,缝纫针可以无阻碍地回到缝纫起始点。如此可以在无需停止缝纫针及切换裁片位置的情况下完成完整的环形车缝。
该袖贴车缝模具的具体使用过程无需依赖操作人员进行对位及固定,操作简单并且能够保证袖贴裁片缝纫质量稳定,还能够有效提高袖贴裁片的车缝效率。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一种袖贴车缝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一种袖贴车缝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各附图标记及其含义如下:
100、袖贴车缝模具;110、底模;120、压袖贴件;130、压后幅件;140、让位连接件;141、让位部;142、第一连接部;143、第二连接部;150、第一连接座;151、第一转轴;160、第二连接座;161、第二转轴;162、齿轮;170、第一驱动件;171、齿条;180、第二驱动件;191、第一限位件;192、第二限位件;200、衣车。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结合实施方式和效果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实施例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一个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固定在另一个原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另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作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还可以是一体化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进行间接连接,还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应当理解,这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是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对应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而不会引起歧义的。
除非另有限定,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的术语为基于实用新型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其仅是为了便于和简化对实用新型内容进行描述,同时帮助阅读者结合附图进行理解,而不是限定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的特定方位,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袖贴车缝模具,其包括:底模、压袖贴件、压后幅件和让位连接机构;
压袖贴件和压后幅件均设置于底模上方,压后幅件可移动连接于底模以用于压住置于底模上的后幅裁片,第一驱动件用于驱动压后幅件移动;
压后幅件上设置有用于容纳压袖贴件的让位通道,且压袖贴件的外壁与压后幅件的内壁之间形成环状的车缝通道;
让位连接机构包括让位连接件,让位连接件的两端分别设置于压袖贴件上和压后幅件上,让位连接件具有跨越车缝通道且可移动的让位部,让位部的移动范围包括多个不同区域的车缝通道的上方。
为了便于理解上述袖贴车缝模具100的具体结构,请参照图1,一种袖贴车缝模具100,其包括底模110、压袖贴件120、压后幅件130和让位连接机构。
其中,底模110可以用于放置袖贴裁片和后幅裁片。袖贴裁片指的是用作袖贴的布料,后幅裁片指的是需要车缝上袖贴的布料。
其中,压袖贴件120和压后幅件130均设置于底模110上方。压袖贴件120用于将袖贴裁片压合固定在底模110的预设位置上,压后幅件130用于将后幅裁片压合固定在底模110的预设位置上。压后幅件130可移动连接于底模110以用于压住置于底模110上的后幅裁片。具体地,压后幅件130可以移动至压合在底模110上用于放置后幅裁片的区域,还可以移动至其他区域。当压后幅件130移动至其他区域时,操作人员可以将后幅裁片放置于底模110上用于放置后幅裁片的区域,当压后幅件130移动用于放置后幅裁片的区域时,可以固定后幅裁片。
其中,压后幅件130上设置有容置压袖贴件120的让位通道,且压袖贴件120的外壁与压后幅件130的内壁之间形成环状的车缝通道。车缝通道主要用于供缝纫针穿过,以限定缝纫针的车缝线路。可以理解,压袖贴件120应当比袖贴裁片的面积略小,袖贴裁片能够突出至车缝通道中,以便于缝纫针将袖贴裁片与后幅裁片缝纫起来。
在上述袖贴车缝模具100中,由于在缝纫完前一张袖贴裁片与后幅裁片之后,重新填充下一张袖贴裁片与后幅裁片,因此将压袖贴件120与压后幅件130连接起来以使得二者能够一起移动。具体地,让位连接机构包括让位连接件140,让位连接件140的两端分别设置于压袖贴件120上和压后幅件130上,让位连接件140具有跨越车缝通道且可移动的让位部141,让位部141的移动范围包括多个不同区域的车缝通道的上方。
其中,可选地,压袖贴件120呈扁平的板状,压后幅件130也呈扁平的板状。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压袖贴件120和压后幅件130的结构和具体形状不限于板状,例如还可以是块状或其他合理的形状。
在其中一个具体示例中,让位连接机构还包括第一连接座150和第二连接座160,第一连接座150设置于压袖贴件120远离底模110的一侧表面上,第二连接座160设置于压后幅件130远离底模110的一侧表面上,让位连接件140可移动连接于第一连接座150和第二连接座160。通过设置第一连接座150和第二连接座160,能够在不影响压袖贴件120及压后幅件130的具体位置或形状的情况下,使得让位连接件140的连接部进行移动,实现让位功能。
实现让位部141在多个不同区域的车缝通道之间进行移动的具体方式可以有多种。例如可以使让位部141在车缝通道上方平移。在其中一个具体示例中,第一连接座150上设置有第一转轴151,第二连接座160上设置有与第一转轴151平行的第二转轴161,让位连接件140还包括第一连接部142和第二连接部143;让位部141通过第一连接部142连接于第一转轴151,让位部141通过第二连接部143连接于第二转轴161,且让位部141与第一转轴151和第二转轴161均不共线。进一步地,第一转轴151和第二转轴161的连线位于水平面上。其中第一转轴151和第二转轴161的连线相当于中心线,让位部141不处于该中心线上,则让位连接件140在转动的过程中,让位部141会绕该中心线进行转动,因此,可以移动至多个不同区域的车缝通道的上方。
优选地,第一转轴151与第二转轴161处于同一直线上,让位部141平行于第一转轴151和第二转轴161。
进一步地,让位连接件140可以是通过操作人员手工转动,也可以是通过动力装置进行驱动。优选地,还包括第一驱动件170,第一驱动件170用于驱动让位连接件140绕第一转轴151和第二转轴161翻转。其中,第一驱动件170可以直接连接于让位连接件140,以带动让位连接件140旋转,也可以间接驱动让位连接件140。为了尽可能简化该第一驱动件170的具体结构,第一驱动件170可以通过驱动第二转轴161进行旋转的方式带动让位连接件140进行翻转。
第二连接座160上还设置有环绕且固定连接于第二转轴161的齿轮162,让位连接件140的第二连接部143固定连接于第二转轴161,第一驱动件170为线型驱动件,线型驱动件的驱动方向为直线,第一驱动件170上还设置有与齿轮162配合使用的齿条171。其中,线性驱动件可以是气缸,气缸的活塞杆连接于一齿条171,通过齿条171的横向滑动,齿轮162发生转动并带动第二转轴161进行旋转,第二转轴161进一步带动让位部141进行翻转。
在其中一个具体示例中,底模110上设置有竖立的压块转轴,压后幅件130通过压块转轴可转动连接于底模110。具体地,压后幅件130可套设于该压块转轴上,并且可绕该压块转轴进行旋转。
进一步地,该袖贴车缝模具100还包括第二驱动件180,第二驱动件180用于驱动压后幅件130绕压块转轴转动。
可选地,第二驱动件180是旋转气缸,旋转气缸连接于压后幅件130,用于带动压后幅件130进行旋转。
在其中一个具体示例中,还包括限位机构,压块限位机构用于限定压后幅件130的转动范围。
具体地,该限位机构包括第一限位件191和第二限位件192。压后幅件130可以在第一限位件191和第二限位件192之间进行移动。例如,压后幅件130可以在第一限位件191和第二限位件192之间旋转,当压后幅件130转动至受到第一限位件191阻挡时,压后幅件130处于压料工位以将后附裁片压合于底模110上。当压后幅件130转动至受到第二限位件192阻挡时,压后幅件130处于上料工位,此时底模110表面暴露出来,操作人员或机械手等可以将后幅裁片和袖贴裁片置于底模110的预设位置上。
上述至少一个实施例中的袖贴车缝模具可以按照如下方式使用。
在使用时,首先移动压后幅件,由于压后幅件与压袖贴件通过让位连接件连接在一起,因此位于压后幅件的让位通道中的压袖贴件也会一并被移开,此时位于底部的底模暴露出来。将袖贴裁片先设置于底模上的预设位置,具体以对准压袖贴件为宜,再将后幅裁片设置于底模上的预设位置并覆盖于袖贴裁片上。随后往回移动压后幅件和压袖贴件,将袖贴裁片与后幅裁片压合固定,并利用缝纫针开始沿车缝通道进行车缝。在车缝时,可以先将让位部移动至一个靠后的位置,缝纫针从让位部的前方开始穿过车缝通道进行缝纫,此时让位部位于缝纫起始点后方。在缝纫针绕车缝通道一周的过程中,再将让位部移动至处于缝纫起始点前方的位置,缝纫针可以无阻碍地回到缝纫起始点。如此可以在无需停止缝纫针及切换裁片位置的情况下完成完整的环形车缝。
该袖贴车缝模具的具体使用过程无需依赖操作人员进行对位及固定,操作简单并且能够保证袖贴裁片缝纫质量稳定,还能够有效提高袖贴裁片的车缝效率。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袖贴车缝装置,其包括衣车200和根据上述实施例的袖贴车缝模具100,袖贴车缝模具100设置于衣车200上。
应当理解,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其中一种较优的可行方式,其中各组件大小、位置、形状等均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而进行相应设定,并非限定本实用新型仅能够以上述实施方式实现。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袖贴车缝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模、压袖贴件、压后幅件和让位连接机构;
所述压袖贴件和所述压后幅件均设置于所述底模上方,所述压后幅件可移动连接于所述底模以用于压住置于所述底模上的后幅裁片;
所述压后幅件上设置有用于容纳所述压袖贴件的让位通道,且所述压袖贴件的外壁与所述压后幅件的内壁之间形成环状的车缝通道;
所述让位连接机构包括让位连接件,所述让位连接件的两端分别设置于所述压袖贴件上和所述压后幅件上,所述让位连接件具有跨越所述车缝通道且可移动的让位部,所述让位部的移动范围包括多个不同区域的所述车缝通道的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袖贴车缝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让位连接机构还包括第一连接座和第二连接座,所述第一连接座设置于所述压袖贴件远离所述底模的一侧表面上,所述第二连接座设置于所述压后幅件远离所述底模的一侧表面上,所述让位连接件可移动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座和所述第二连接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袖贴车缝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座上设置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二连接座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转轴平行的第二转轴,所述让位连接件还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
所述让位部通过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于所述第一转轴,所述让位部通过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于所述第二转轴,且所述让位部与所述第一转轴和所述第二转轴均不共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袖贴车缝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第二转轴处于同一直线上,所述让位部平行于所述第一转轴和所述第二转轴。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袖贴车缝模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驱动件,所述第一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让位连接件绕所述第一转轴和所述第二转轴翻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袖贴车缝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座上还设置有环绕所述第二转轴的齿轮,所述第一驱动件为线型驱动件,所述线型驱动件的驱动方向为直线,所述第一驱动件上还设置有与所述齿轮配合使用的齿条。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袖贴车缝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模上设置有竖立的压块转轴,所述压后幅件通过所述压块转轴可转动连接于所述底模。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袖贴车缝模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驱动件,所述第二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压后幅件绕所述压块转轴转动。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袖贴车缝模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用于限定所述压后幅件的转动范围。
10.一种袖贴车缝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衣车和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袖贴车缝模具,所述袖贴车缝模具设置于所述衣车上。
CN202122370541.1U 2021-09-28 2021-09-28 袖贴车缝模具及袖贴车缝装置 Active CN21651453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370541.1U CN216514531U (zh) 2021-09-28 2021-09-28 袖贴车缝模具及袖贴车缝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370541.1U CN216514531U (zh) 2021-09-28 2021-09-28 袖贴车缝模具及袖贴车缝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514531U true CN216514531U (zh) 2022-05-13

Family

ID=815211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370541.1U Active CN216514531U (zh) 2021-09-28 2021-09-28 袖贴车缝模具及袖贴车缝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51453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288964A (zh) * 2023-04-14 2023-06-23 浙江俏尔婷婷服饰有限公司 一种圆档缝合模板及缝合工艺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288964A (zh) * 2023-04-14 2023-06-23 浙江俏尔婷婷服饰有限公司 一种圆档缝合模板及缝合工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6514531U (zh) 袖贴车缝模具及袖贴车缝装置
CN108505226B (zh) 一种自动折叠机构和方法、及袖叉缝制设备
CN211268793U (zh) 一种具有熨烫功能的热熔贴合机
CN108098887B (zh) 一种能收集废料的切纸机
CN209986048U (zh) 一种高强度波纹管成型机
CN109262713B (zh) 一种纱网裁边机
CN114179310B (zh) 一种汽车格栅条多工位切浇口贴膜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CN112589883B (zh) 一种环保型无纺布加工方法
CN216427588U (zh) 一种布料自动折边缝合装置
CN211765403U (zh) 安全气囊isv卷折折叠机
CN210420685U (zh) 一种两用式切刀装置
CN212650474U (zh) 一种服装钉扣装置
CN207577718U (zh) 一种机器人用油箱紧固带焊接工装
CN220724507U (zh) 自动折叠机构
CN216193250U (zh) 收料装置及具有其的缝纫设备
CN106245243B (zh) 裁片拼缝加工系统
CN217826880U (zh) 一种假发织发用网片折叠装置
CN210256434U (zh) 一种自动化打孔机
JP4222967B2 (ja) 縁無し畳の畳表裁断折曲げ装置
CN214362469U (zh) 一种服装面料裁剪用定位装置
CN218910952U (zh) 一种无纺布卷曲分切机
CN113384052B (zh) 一种多功能无纺布袋及其制作方法
CN220597802U (zh) 一种省位缝纫机的缝制结构
CN212197792U (zh) 一种卷布机
CN220952423U (zh) 一种贴袋机缝袋盖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