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507899U - 副仪表板后端安装结构和汽车 - Google Patents

副仪表板后端安装结构和汽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507899U
CN216507899U CN202123107070.1U CN202123107070U CN216507899U CN 216507899 U CN216507899 U CN 216507899U CN 202123107070 U CN202123107070 U CN 202123107070U CN 216507899 U CN216507899 U CN 21650789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unting structure
bracket
end mounting
positioning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107070.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汪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inan Haima Automobi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inan Haima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inan Haima Automobi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inan Haima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107070.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50789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50789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50789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ehicle Step Arrangements And Article Storag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副仪表板后端安装结构和汽车,副仪表板后端安装结构包括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第一支架设有第一定位部和第二定位部,第一定位部用于与副仪表板的扶手箱的底壁抵接配合,以限制副仪表板在第一方向上的运动。第二支架设有第三定位部,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连接,第二支架用于与车架固定连接;第二定位部与第三定位部共同作用以限制副仪表板在第二方向上的运动。该安装结构将副仪表板与车架装配后,能够同时抑制副仪表板在车辆行驶过程中Z向和Y向的振动,从而提高局部NVH性能。

Description

副仪表板后端安装结构和汽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副仪表板后端安装结构和汽车。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汽车的副仪表板后端的安装结构为简单结构,一般为钣金结构,该结构工艺简单,可以实现副仪表板正常安装,并解决副仪表板Z向振动的问题;而在实践过程中发现,现有技术的副仪表板安装结构虽然可以满足装配以及副仪表板Z向振动的需求,但根据实车路试,副仪表板不仅在Z向产生振动。
经发明人研究发现,现有的副仪表板的装配结构存在如下缺点:
仅能够改善副仪表板单一方向上的振动缺陷,其他方向产生的振动会对局部NVH性能造成负面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副仪表板后端安装结构和汽车,其能够改善副仪表板多个不同方向上的振动缺陷,从而使汽车行驶过程中副仪表板的稳定性更高,车辆的NVH性能更佳。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副仪表板后端安装结构,包括:
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设有第一定位部和第二定位部,所述第一定位部用于与副仪表板抵持,以限制副仪表板在第一方向上的运动;
以及第二支架,所述第二支架设有第三定位部,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第二支架连接,所述第二支架用于与车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定位部与所述第三定位部共同作用以限制所述副仪表板在第二方向上的运动;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具有夹角。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支架包括第一主板和两个第一侧板,所述两个第一侧板均与所述第一主板连接且相对设置,所述第二定位部位于所述第一侧板的内侧面上。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每个所述第一侧板上均设有用于穿设螺钉或螺栓的第一固定孔。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支架还包括定位侧板,所述定位侧板与所述第一主板连接且位于所述两个第一侧板之间,所述定位侧板设有用于与储物盒插接配合的定位孔。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侧板的一侧与所述第一主板连接,所述定位侧板的一侧与所述第一主板连接,所述第一侧板远离所述第一主板的一侧与所述定位侧板远离所述第一主板的一侧的延伸方向相同。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主板上设置有抵持凸部。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支架包括第二主板和两个第二侧板,所述两个第二侧板均与所述第二主板连接且相对设置,所述两个第二侧板分别与所述两个第一侧板连接。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每个所述第二侧板上均设置有用于穿设螺钉或螺栓的第二固定孔。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主板上设置有装配孔。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所述汽车包括:
前述实施方式所述的副仪表板后端安装结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提供的副仪表板后端安装结构,通过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的配合,同时限制副仪表板在第一方向上和第二方向上的运动,使副仪表板在两个方向上的自由度均被限制,如此,副仪表板的振动小,不易对局部NVH性能带来负面影响。也即,副仪表板通过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装配至车架上后,第一支架能限制副仪表板在第一方向上的运动,第一方向为Z向;第二支架和第一支架配合能够限制副仪表板在第二方向上的运动,第二方向为Y向,如此,副仪表板在Z方向和Y方向上的运动均被限制,汽车行驶过程中,副仪表板的稳定性高,不易产生异响,车辆的NVH性能优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副仪表板后端安装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
001-副仪表板;011-扶手箱;012-储物抽屉;100-第一支架;110-第一主板;111-抵持凸部;120-定位侧板;130-第一侧板;200-第二支架;210-第二主板;220-第二侧板;300-第一螺栓;400-第二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术语“水平”、“竖直”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目前,副仪表板001装配时,利用装配支架将副仪表板001固定在车架上,装配支架起到限制副仪表板001在Z向上的振动,从而提高副仪表板001的稳定性。但是,设计者在研究中发现,现有的副仪表板001装配完成后,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副仪表板001不仅在Z向具有振动,在Y向同样具有振动,并且Y向振动会对局部NVH性能造成负面影响。
鉴于此,设计者设计了一种副仪表板001后端安装结构,能够同时抑制副仪表板001在车辆行驶过程中Z向和Y向的振动,从而提高局部NVH性能。
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中,除非特别说明外,第一方向即为Z向,并且为竖向方向,也就是车辆的高度方向;第二方向即为Y向,并且沿水平方向,也就是车辆的宽度方向。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相互垂直。
同时,副仪表板001通过安装结构定位时,主要依靠副仪表板001的内壁与安装结构抵持,从而限制副仪表板001的运动。内壁包括相对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其中,副仪表板001内部设置有扶手箱011和位于扶手箱011底部的储物抽屉012,扶手箱011和储物抽屉012位于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之间,储物抽屉012位于扶手箱011下方;扶手箱011与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固定连接。
请参阅图1,本实施例中,副仪表板001后端安装结构包括第一支架100和第二支架200。第一支架100设有第一定位部和第二定位部,第一定位部用于与副仪表板001的扶手箱011的底壁抵接配合,以限制副仪表板001在第一方向上的运动。第二支架200设有第三定位部,第一支架100与第二支架200连接,第二支架200用于与车架固定连接;第二定位部与第三定位部共同作用以限制副仪表板001在第二方向上的运动。
本实施例提供的副仪表板001后端安装结构,通过第一支架100和第二支架200的配合,同时限制副仪表板001在第一方向上和第二方向上的运动,使副仪表板001在两个方向上的自由度均被限制,如此,副仪表板001的振动小,不易对局部NVH性能带来负面影响。也即,副仪表板001通过第一支架100和第二支架200装配至车架上后,第一支架100与扶手箱011的底壁抵持,能限制副仪表板001在第一方向上的运动,第一方向为Z向,也即限制副仪表板001在车辆高度方向上的运动,副仪表板001在向上和向下的运动均被限制。第二支架200和第一支架100配合能够限制副仪表板001在第二方向上的运动,第二方向可以为Y向,也即限制副仪表板001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的运动,副仪表板001在向左向右的运动均被限制;如此,副仪表板001在多个方向上的运动均被限制,汽车行驶过程中,副仪表板001的稳定性高,不易产生异响,车辆的NVH性能优异。
请结合图1和图2,本实施例中,可选的,第一支架100设置为“U”形架,第一支架100包括一体成型的第一主板110、定位侧板120和两个第一侧板130,第一主板110为矩形板,第一主板110上设置有凹凸部形成加强筋结构,提高结构强度。定位侧板120和两个第一侧板130均与第一主板110连接,两个第一侧板130位于第一主板110相对的两侧,定位侧板120位于两个第一侧板130之间。换句话说,两个第一侧板130的一侧分别与第一主板110相对的两侧连接,两个第一侧板130的另一侧沿第一方向延伸;定位侧板120的一侧与第一主板110连接,另一侧沿第一方向延伸,也即第一侧板130远离第一主板110的一侧和定位侧板120远离第一主板110的一侧的延伸方向相同。同时,第一侧板130上设置有凹凸部从而提高结构强度。其中,第一定位部位于第一主板110背离第一侧板130和第二侧板220的板面上。
进一步的,定位侧板120上设置有定位孔。装配时,错误抽屉上的凸部与定位孔插接配合,定位孔起到同时限制储物抽屉012在副仪表板001内部运动的作用。
进一步的,第一主板110上设置有抵持凸部111,抵持凸部111远离第一侧板130或第二侧板220的一侧即为第一定位部;通过设置抵持凸部111,不仅增强第一主板110的强度,且便于与扶手箱011抵持。
进一步的,每个第一侧板130上均设置有第一固定孔,第一固定孔用于穿设螺栓或螺钉。应当理解,第一固定孔的数量按需设置,本实施例中不进行一一列举。
请结合图1,本实施例中,可选的,第二支架200设置为“U”形架,第二支架200包括一体成型的第二主板210和两个第二侧板220,两个第二侧板220分别位于第一主板110相对的两侧。每个第二侧板220和第二主板210的连接位置处设置有两根折弯筋,两根折弯筋在第二侧板220和第二主板210的交线的延伸方向上平行间隔排布。通过设置两根折弯筋,能够增强第二侧板220和第二主板210的连接处的强度,从而保证第二支架200能够提供足够的限位强度。应当理解,折弯筋的数量不限于是两根,按需设置即可。
进一步的,第二主板210上设置有装配孔,装配孔的数量按需设置,本实施例不进行具体限定。
进一步的,第二侧板220上设置有第二固定孔,每个第二侧板220上的第二固定孔的数量与第一侧板130上的第一固定孔的数量相等。第一支架100和第二支架200连接时,将第二支架200插接在两个第一侧板130之间,第二支架200的两个第二侧板220分别与两个第一侧板130贴合,且第一固定孔和对应的第二固定孔连通,在连通的第一固定孔和第二固定孔中插入螺栓或螺钉,螺栓或螺钉直接螺接在副仪表板001上,不仅实现第一支架100和第二支架200的连接,还将第一支架100和第二支架200固定在副仪表板001上。
本实施例提供的副仪表板001后端安装结构与副仪表板001装配流程如下:
先将第一支架100的第一主板110贴合在扶手箱011下方,两个第二侧板220位于第一主板110的下方,利用第一主板110上的抵持凸部111与扶手箱011抵持。然后,将副仪表板001嵌入两个第一侧板130之间,副仪表板001的顶壁与第一主板110的内板面贴合,副仪表板001上的凸部插接在定位侧板120上的定位孔中。然后,将第二支架200与第一支架100配合,具体的,两个第二侧板220位于两个第一侧板130之间,一个第二侧板220与一个第一侧板130贴合,另一个第二侧板220与另一个第一侧板130贴合,且配对的第一侧板130上的第一固定孔和第二侧板220上的第二固定孔正对,将第一螺栓300穿设在配对的第一固定孔和第二固定孔中,并且第一螺栓300固定在副仪表板001上;最后再利用第二螺栓400与车架固定,从而完成利用第一支架100和第二支架200配合的结构实现副仪表板001与车架的固定。如此,第一支架100与扶手箱011抵持,两个第一侧板130的内板面或两个第二侧板220的内板面分别与副仪表板001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抵持,从而限制副仪表板001向和Y向的振动。
本实施例提供的副仪表板001后端安装结构,能够限制副仪表板001向和Y向的运动,提升NVH性能。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汽车,包括车架、副仪表板001和上述实施例的安装结构,副仪表板001通过安装结构固定在车架上。副仪表板001的位置稳固,不易产生振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副仪表板后端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设有第一定位部和第二定位部,所述第一定位部用于与副仪表板抵持,以限制副仪表板在第一方向上的运动;
以及第二支架,所述第二支架设有第三定位部,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第二支架连接,所述第二支架用于与车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定位部与所述第三定位部共同作用以限制所述副仪表板在第二方向上的运动;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具有夹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副仪表板后端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支架包括第一主板和两个第一侧板,所述两个第一侧板均与所述第一主板连接且相对设置,所述第二定位部位于所述第一侧板的内侧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副仪表板后端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
每个所述第一侧板上均设有用于穿设螺钉或螺栓的第一固定孔。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副仪表板后端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支架还包括定位侧板,所述定位侧板与所述第一主板连接且位于所述两个第一侧板之间,所述定位侧板设有用于与储物盒插接配合的定位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副仪表板后端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侧板的一侧与所述第一主板连接,所述定位侧板的一侧与所述第一主板连接,所述第一侧板远离所述第一主板的一侧与所述定位侧板远离所述第一主板的一侧的延伸方向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副仪表板后端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主板上设置有抵持凸部。
7.根据权利要求2-6中任一项所述的副仪表板后端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支架包括第二主板和两个第二侧板,所述两个第二侧板均与所述第二主板连接且相对设置,所述两个第二侧板分别与所述两个第一侧板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副仪表板后端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
每个所述第二侧板上均设置有用于穿设螺钉或螺栓的第二固定孔。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副仪表板后端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主板上设置有装配孔。
10.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包括:
权利要求1所述的副仪表板后端安装结构。
CN202123107070.1U 2021-12-10 2021-12-10 副仪表板后端安装结构和汽车 Active CN21650789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107070.1U CN216507899U (zh) 2021-12-10 2021-12-10 副仪表板后端安装结构和汽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107070.1U CN216507899U (zh) 2021-12-10 2021-12-10 副仪表板后端安装结构和汽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507899U true CN216507899U (zh) 2022-05-13

Family

ID=814680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107070.1U Active CN216507899U (zh) 2021-12-10 2021-12-10 副仪表板后端安装结构和汽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50789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6507899U (zh) 副仪表板后端安装结构和汽车
CN214451345U (zh) 一种仪表板横梁总成
CN116039438A (zh) 车载动力电池组件以及新能源车
CN215244619U (zh) 一种扶手箱支架和车辆
CN114771253A (zh) 副仪表板后安装支架
CN210083347U (zh) 一种用于转向支撑构件总成的安装结构
CN221273239U (zh) 一种ccb支架
CN214451347U (zh) 一种汽车专用仪表板横梁总成
CN216610849U (zh) 一种用于混动汽车的高压转换器模块支架
CN221353017U (zh) Bms支架及电池包
CN213973583U (zh) 一种汽车副仪表板后支架总成
CN215552551U (zh) 一种副仪表板安装支架及车辆
CN114475447B (zh) 扶手箱支架和车辆
CN218750603U (zh) 一种车载显示屏主机装置
CN209994667U (zh) 一种用于车辆控制器的固定装置
CN218888786U (zh) 一种具有减震效果的车载电路板
CN214042693U (zh) 用于模拟座舱的仪表台
CN215398176U (zh) 一种油门踏板安装支架及汽车
CN218805497U (zh) 后组合灯安装结构及汽车
CN220448433U (zh) 副仪表板运输载具
CN221251007U (zh) 一种护板和汽车电源系统
CN220842445U (zh) 后保险杠安装支架、保险杠总成及汽车
CN212637172U (zh) 一种副仪表板安装支架及汽车
CN219036048U (zh) 显示屏安装组件和机器人
CN214122850U (zh) 计算机主板固定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