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488241U - 动力电池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动力电池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488241U
CN216488241U CN202122680501.7U CN202122680501U CN216488241U CN 216488241 U CN216488241 U CN 216488241U CN 202122680501 U CN202122680501 U CN 202122680501U CN 216488241 U CN216488241 U CN 21648824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liquid cooling
plate
sealing
cooling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680501.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恺鹏
周其旺
徐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Xiaopeng Motor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Xiaopeng Motor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Xiaopeng Motor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Xiaopeng Motor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680501.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48824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48824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48824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动力电池及车辆。该动力电池包括电池箱体以及装设于所述电池箱体内的电池模组,所述电池箱体包括框架以及装配于所述框架的液冷板;其中,所述框架的底部设有开口,所述液冷板装设于所述框架的所述开口处,使得所述液冷板形成所述电池箱体的底板;所述液冷板的底部还设有与所述框架相连的第一防护板,所述液冷板及所述第一防护板与所述框架密封相连。本申请提供的方案,避免了相关技术中的动力电池底部容易发生磕底及刮伤的风险,实现了双重密封,提升了电动汽车的安全性能。

Description

动力电池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新能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动力电池及车辆。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的电动汽车,动力电池一般安装车身底部,当车辆通过存在障碍物的路面时,动力电池容易发生磕底、底部划伤的现象,严重时会导致动力电池内的电芯变形或冷却液泄露,进而导致动力电池内部短路,触发电池热失控,会威胁到车内乘员的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或部分解决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动力电池及车辆,避免了相关技术中的动力电池底部容易发生磕底及刮伤的风险,提升了电动汽车的安全性能。
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动力电池,包括:
电池箱体以及装设于所述电池箱体内的电池模组,所述电池箱体包括框架以及装配于所述框架的液冷板;
其中,所述框架的底部设有开口,所述液冷板装设于所述框架的所述开口处,使得所述液冷板形成所述电池箱体的底板;
所述液冷板的底部还设有与所述框架相连的第一防护板,所述液冷板及所述第一防护板与所述框架密封相连。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框架的底部内侧设有安装部,所述安装部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
所述框架通过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一防护板固定相连;
所述框架通过所述第二连接部分别和所述第一防护板及所述液冷板密封相连。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连接部沿所述框架高度方向的背对两侧设置有第一密封面和第二密封面;所述第一密封面用于和所述液冷板密封连接,所述第二密封面用于和所述第一防护板密封连接。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密封面和所述液冷板之间设有第一密封件,所述第一密封面和所述液冷板分别贴紧于所述第一密封件沿所述电池箱体高度方向的背对两侧;和/或
所述第二密封面和所述第一防护板之间设有第二密封件,所述第二密封面和所述第一防护板分别贴紧于所述第二密封件沿所述电池箱体高度方向的背对两侧。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连接部设有螺纹连接件,所述第一防护板通过所述螺纹连接件与所述框架可拆卸相连。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防护板的底部还设有与所述框架相连的第二防护板;
所述液冷板、所述第一防护板及所述第二防护板沿所述箱体的高度方向依次设置。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防护板的材质包括金属;和/或
所述第二防护板的材质包括塑料;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电池模组与所述液冷板设为一体;
其中,所述液冷板的上表面连接于所述电池模组的底面,所述液冷板的下表面的边缘用于和所述框架密封连接。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框架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且相对而设的两个第一边梁、沿第二方向延伸且相对而设的两个第二边梁,以及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且连接于所述两个所述第二边梁的至少一个中间梁。
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一种车辆,包括如上所述的动力电池。
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动力电池,包括电池箱体以及装设于所述电池箱体内的电池模组,所述电池箱体包括框架以及装配于所述框架的液冷板;其中,所述框架的底部设有开口,所述液冷板装设于所述框架的所述开口处,使得所述液冷板形成所述电池箱体的底板;所述液冷板的底部还设有与所述框架相连的第一防护板,所述液冷板及所述第一防护板与所述框架密封相连,这样设置后,不仅避免了相关技术中的动力电池底部由于防护能力不足容易发生磕底及刮伤的风险,而且实现了电池箱体底部的双重密封,提升了电动汽车的安全性能。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通过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示例性实施方式进行更详细地描述,本申请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更加明显,其中,在本申请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相同的参考标号通常代表相同部件。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动力电池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示出的动力电池的爆炸图;
图3是图1中示出的动力电池的底部示意图;
图4是图1中示出的动力电池的剖面示意图;
图5是图1中示出的动力电池的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6和图7是图1中示出的动力电池的框架的安装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电池模组100;框架200;第一密封件300;第二密封件 400;第一防护板500;第二防护板600;连接区610、620、630;紧固螺栓700;螺纹连接件240;开口250;卡接件800;填充层900;电池子模组110;液冷板120;第一边梁210;第二边梁220;中间梁230;外侧区域211、231;内侧区域212、232;凸台215、235;第一密封面213、233;第二密封面214、23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申请的实施方式。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申请的实施方式,然而应该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申请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方式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使本申请更加透彻和完整,并且能够将本申请的范围完整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应当理解,尽管在本申请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申请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地,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相关技术中的电动汽车,动力电池一般安装车身底部,当车辆通过存在障碍物的路面时,容易发生磕底、底部划伤的现象,严重时会导致电芯变形或冷却液泄露,进而导致内部短路,触发电池热失控,威胁到车内乘员的安全。针对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动力电池及车辆,避免了相关技术中的动力电池底部容易发生磕底及刮伤的风险,实现了双重密封,提升了电动汽车的安全性能。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动力电池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示出的动力电池的爆炸图。
参见图1和图2,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动力电池,包括电池箱体以及装设于电池箱体内的电池模组100,电池箱体包括框架200以及装配于框架200的液冷板120;其中,框架200的底部设有开口250,液冷板120 装设于框架200的开口250处,使得液冷板120形成电池箱体的底板;液冷板120的底部还设有与框架200相连的第一防护板500,液冷板120及第一防护板500与框架200密封相连,这样设置后,不仅避免了相关技术中的动力电池底部由于防护能力不足容易发生磕底及刮伤的风险,而且实现了电池箱体底部的双重密封,提升了电动汽车的安全性能。
本实施例的电池箱体可以包括上箱体(未示出)和下箱体,上箱体和下箱体组装后能形成用于容纳电池模组100的内部空间。值得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框架200设于下箱体。
本实施例的第一防护板500可以由强度较高的金属材质制成,包括但不限于钢材,具有更好地抗冲击及抗刮性能。
参见图4、图6和图7,一些实施例中,框架200的底部内侧设有安装部,安装部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框架200通过第一连接部和第一防护板500固定相连;框架200通过第二连接部和第一防护板500及液冷板120密相连。
安装部固定于框架200的底部内侧,一种实现方式中,安装部可以和框架200一体成型,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分别设置于安装部的不同部位,例如,第一连接部设置于安装部朝向框架200底部一侧,第二连接部设于安装部朝向框架200的内部空间一侧。
一种实现方式中,第一连接部设有螺纹连接件240,第一防护板500 通过螺纹连接件240与框架200可拆卸相连。螺纹连接件240例如可以是防水拉铆螺母,可以将第一防护板500通过紧固螺栓700连接于防水拉铆螺母上,这样设置后,第一防护板500和框架200为可拆卸连接,提升了对动力电池维护的便利性。
一些实施例中,框架200上可以设置固定螺纹连接件240的独立区域,使得螺纹连接件240所在的空间和电池箱体的内部空间相隔离,进而使得电池箱体不因螺纹连接件240的设置而出现密封不良的问题,另外,螺纹连接件240与框架200之间为密封连接,这样可以实现更好地防水性能。
参见图3和图5,本实施例中,框架200包括沿第一方向X延伸且相对而设的两个第一边梁210、沿第二方向Y延伸且相对而设的两个第二边梁220,以及沿第一方向X延伸且连接于两个第二边梁220的至少一个中间梁230;其中,两个第一边梁210和两个第二边梁220围合形成框架200。
一些实施例中,框架200可以呈长方形,第一方向X为框架200的长度方向,第二方向Y为框架200的宽度方向。
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边梁210设有外侧区域211和内侧区域212,相应地,中间梁2设有外侧区域231和内侧区域232,外侧区域211、231 与电池箱体的外界连通,内侧区域212、232靠近或位于电池箱体的内部空间,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边梁210和中间梁230的内侧区域212、232 可以设置连接区,通过连接区与第二边梁220连接,以形成框架200的整体结构。
第一边梁210、中间梁230与第二边梁220的连接方式包括但不限于焊接、卡接或铆接。
继续参见图4、图6和图7,一种实现方式中,第二连接部可以包括自框架200的安装部延伸出的凸台结构,凸台结构包括设于第一边梁210 的凸台215以及设于中间梁的凸台235,液冷板120可以支撑于凸台215 和凸台235。
一些实施例中,凸台结构以及用于连接第一防护板500螺纹连接件 240均布置于内侧区域212、232。
可以理解的,本实施例的框架200可不限于由第一边梁210、第二边梁220及中间梁230组成,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不设中间梁230或者设置多个中间梁230,或者将中间梁230的延伸方向设置为沿着第二边梁 220的方向,本实施例对框架200的组成形式不作限定。
本实施例中,电池模组100与液冷板120设为一体,也就是说,电池模组100集成有液冷板120,电池模组100和液冷板120整体式安装于框架200,当液冷板120连接于框架200时,电池模组100在下箱体内也得到了安装固定。
一种实现方式中,液冷板120的上表面连接于电池模组100的底面,液冷板120的下表面的边缘用于和框架200密封连接,液冷板120可以通过具有导热性能的粘接剂与电池模组100粘接,例如通过导热胶或导热结构胶与模组粘接,这样使得液冷板120与电池模组100实现集成,液冷板 120与电池模组100之间具有更稳定地导热性能,不仅提升了液冷板120的刚度,而且利于电池模组100的散热。
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将液冷板120下表面的边缘部位支撑于框架200 内侧的凸台结构,且与凸台结构密封连接,这样设置后,框架200对液冷板120和电池模组100具有在高度方向的支撑作用,不仅提升液冷板120 的安装稳定性,而且还能实现通过液冷板120对下箱体的开口250进行密封,使得电池箱体内形成密封的内部空间。另外,也避免了相关技术电池箱体的底板的设置,减少了电池箱体的结构冗余,降低了电池箱体的重量,利于电动汽车的轻量化。
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连接部沿框架200高度方向Z的背对两侧设置有第一密封面213、233和第二密封面214、234;第一密封面213、233用于和液冷板120密封连接,第二密封面214、234用于和第一防护板500密封连接。
一种实现方式中,第一边梁210的凸台215的背对两侧设有第一密封面213和第二密封面214,中间梁230的凸台235的背对两侧设有第一密封面232和第二密封面233。这样设置后,在第一边梁210和中件梁230 的凸台215、235的上下两侧分别形成了由液冷板120和第一防护板500 构成的双层密封结构,进一步提升了电池箱体的密封性。
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密封面213、233和液冷板120之间设有第一密封件300,第一密封面213、233和液冷板120分别贴紧于第一密封件300 沿电池箱体高度方向Z的两侧,第一密封件300可以是密封条,第一密封件300的形状可以配合于框架200的形状设置,例如可以设置为环状的矩形。密封条可以由具有回弹性的材质制成,不仅具有密封作用,而且具有缓冲作用,可以进一步提升液冷板120在框架200上的密封性。
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密封面214、234和第一防护板500之间设有第二密封件400,第二密封面214、234和第一防护板500分别贴紧于第二密封件400沿电池箱体高度方向Z的两侧。第二密封件400的形状可以设置于类似于第一密封件300,第二密封件400可以是密封条,密封条由具有回弹性的材质制成,不仅具有密封作用,而且具有缓冲作用。第二密封件400的压缩量对应于拉铆螺母法兰面高度设置,保证了模组尺寸稳定及第一防护板500的平面度。
参见图4,本实施例中,液冷板120和第一防护板500之间形成有间隙,该间隙内填充有例如泡棉的填充层900,填充层900的设置,使得动力电池底部不仅实现了保温、缓冲作用,还能优化整车的NVH(Noise、Vibration、Harshness,噪声、振动与声振粗糙度)。
继续参见图2至图4,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防护板500的底部还设有与框架200相连的第二防护板600;液冷板120、第一防护板500及第二防护板600沿箱体的高度方向依次设置。
第二防护板600可以通过卡接件800连接于框架200的底部,卡接件 800的数量为多个,多个卡接件800均匀地连接于第二防护板600与框架 200相接触的部位,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防护板600上设有对应于框架设置且处于不同部位的连接区610、620、630,连接区610对应于第一边梁 210,连接区620对应于第二边梁220,连接区630对应于中间梁230,连接区610、620、630均设有多个子母扣。
这样可以实现第二防护板600与框架200的可拆卸连接,提升了维护便利性。一些实施例中,卡接件800包括但不限于子母扣。
由于第一防护板500上的紧固螺栓700在第一防护板500的底部连接于防水拉铆螺母,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第二防护板600,能避免紧固螺栓700受车辆底部石击、磕碰等伤害导致拉铆螺母变形,进而导致动力电池气密失效的问题。
一种实现方式中,第二防护板600的材质包括但不限于塑料,例如可采用硬质PP(Polypropylene,聚丙烯)、高分子复合材料、碳纤等材料成型,这样的材质使得第二防护板600具有更好地抗冲击及防腐蚀性能。
参见图1和图2,本实施例中,电池模组100至少包括两个电池子模组110,液冷板120和第一防护板500的数量可随电池子模组110的数量设置。例如,本实施例的电池箱体内可以布置两个电池子模组110,两个电池子模组110分设于中间梁230的两侧,相应地,液冷板120可以设置为两个,两个液冷板120分别对应于中间梁230两侧的开口250处,用以在每个开口250形成底板,另外,第一防护板500和第二防护板600也可以相应地设置为两组,分别对应于不同的液冷板120设置。
可以理解的是,以上数量仅是示例性说明,本实施例对中间梁230、电池子模组110、液冷板120、第一防护板500及第二防护板600的数量不作限定。
与前述应用功能实现装置实施例相对应,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及相应的实施例,该车辆包括如图1-图6示出的动力电池。
车辆的动力电池包括电池箱体以及装设于电池箱体内的电池模组100,电池箱体包括框架200以及装配于框架200的液冷板120;其中,框架200 的底部设有开口250,液冷板120装设于框架200的开口250处,使得液冷板120形成电池箱体的底板;液冷板120的底部还设有与框架200相连的第一防护板500,液冷板120及第一防护板500与框架200密封相连,这样设置后,由于在电池箱体底部设置了液冷板120和第一防护板500,且液冷板120和第一防护板500密封连接于框架200,不仅避免了相关技术中的动力电池底部由于防护能力不足容易发生磕底及刮伤的风险,而且实现了电池箱体底部的双重密封,提升了电动汽车的安全性能。
以上已经描述了本申请的各实施例,上述说明是示例性的,并非穷尽性的,并且也不限于所披露的各实施例。在不偏离所说明的各实施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许多修改和变更都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用术语的选择,旨在最好地解释各实施例的原理、实际应用或对市场中的技术的改进,或者使本技术领域的其他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本文披露的各实施例。

Claims (10)

1.一种动力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池箱体以及装设于所述电池箱体内的电池模组,所述电池箱体包括框架以及装配于所述框架的液冷板;
其中,所述框架的底部设有开口,所述液冷板装设于所述框架的所述开口处,使得所述液冷板形成所述电池箱体的底板;
所述液冷板的底部还设有与所述框架相连的第一防护板,所述液冷板及所述第一防护板与所述框架密封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电池,其特征在于:
所述框架的底部内侧设有安装部,所述安装部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
所述框架通过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一防护板固定相连;
所述框架通过所述第二连接部分别和所述第一防护板及所述液冷板密封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力电池,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连接部沿所述框架高度方向的背对两侧设置有第一密封面和第二密封面;所述第一密封面用于和所述液冷板密封连接,所述第二密封面用于和所述第一防护板密封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动力电池,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密封面和所述液冷板之间设有第一密封件,所述第一密封面和所述液冷板分别贴紧于所述第一密封件沿所述电池箱体高度方向的背对两侧;和/或
所述第二密封面和所述第一防护板之间设有第二密封件,所述第二密封面和所述第一防护板分别贴紧于所述第二密封件沿所述电池箱体高度方向的背对两侧。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力电池,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连接部设有螺纹连接件,所述第一防护板通过所述螺纹连接件与所述框架可拆卸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电池,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防护板的底部还设有与所述框架相连的第二防护板;
所述液冷板、所述第一防护板及所述第二防护板沿所述箱体的高度方向依次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动力电池,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防护板的材质包括金属;和/或
所述第二防护板的材质包括塑料。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电池,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池模组与所述液冷板设为一体;
其中,所述液冷板的上表面连接于所述电池模组的底面,所述液冷板的下表面的边缘用于和所述框架密封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动力电池,其特征在于:
所述框架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且相对而设的两个第一边梁、沿第二方向延伸且相对而设的两个第二边梁,以及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且连接于所述两个所述第二边梁的至少一个中间梁。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动力电池。
CN202122680501.7U 2021-11-03 2021-11-03 动力电池及车辆 Active CN21648824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680501.7U CN216488241U (zh) 2021-11-03 2021-11-03 动力电池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680501.7U CN216488241U (zh) 2021-11-03 2021-11-03 动力电池及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488241U true CN216488241U (zh) 2022-05-10

Family

ID=814461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680501.7U Active CN216488241U (zh) 2021-11-03 2021-11-03 动力电池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48824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00796A1 (zh) * 2022-06-30 2024-01-04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箱体、电池和用电设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00796A1 (zh) * 2022-06-30 2024-01-04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箱体、电池和用电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500936B2 (en) Battery pack protective frame and battery pack
KR101720173B1 (ko) 배터리를 포함하는 자동차 구조체
WO2020106837A1 (en) A composite battery enclosure
CN110112334B (zh) 电池组件的车辆搭载构造
CN209766605U (zh) 动力电池包和车辆
JP7284836B2 (ja) 動力電池パック及び車両
KR101896704B1 (ko) 배터리팩 마운팅 장치
US20210351468A1 (en) Battery pack including cover structure, electronic device and vehicle
CN216488241U (zh) 动力电池及车辆
KR20220087529A (ko) 배터리 팩 및 전기 차량
CN113851768B (zh) 电池包和车辆
CN111276656B (zh) 一种集成高效热管理系统的电池包下箱体组件
CN216288737U (zh) 防护组件、电池包及车辆
CN216288735U (zh) 电池包及车辆
CN115377590A (zh) 电池包和汽车
CN219286561U (zh) 电池壳体、电池结构及车辆
CN220021417U (zh) 电池包和车辆
CN218414856U (zh) 电池包及用电设备
CN218448284U (zh) 电池包
CN219811570U (zh) 一种动力电池箱体结构
CN113844247B (zh) 一种电池包及电动车
CN219717079U (zh) 电池包的底护板总成及电池包
CN218731485U (zh) 动力电池的下箱体、动力电池以及车辆
CN215731978U (zh) 一种铝塑复合电池包下壳体
CN220368043U (zh) 电池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