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467771U - 漏斗车底门装置和漏斗车 - Google Patents

漏斗车底门装置和漏斗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467771U
CN216467771U CN202123311961.9U CN202123311961U CN216467771U CN 216467771 U CN216467771 U CN 216467771U CN 202123311961 U CN202123311961 U CN 202123311961U CN 216467771 U CN216467771 U CN 21646777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ttom door
hopper car
door plate
rack
ge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311961.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河明
王玉明
张亮亮
付强小
王国安
门连浩
张伟
于波
郭玉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aotou Beifang Chuangy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aotou Beifang Chuangy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aotou Beifang Chuangye Co Ltd filed Critical Baotou Beifang Chuangy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311961.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46777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46777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46777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lling Or Emptying Of Bunkers, Hoppers, And Tank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漏斗车底门装置和漏斗车。漏斗车底门装置包括底门板、移动装置和支撑装置;所述底门板与所述移动装置连接;所述移动装置包括齿轮和齿条,其中,所述齿轮与所述齿条相互啮合,其设置为能够带动所述齿条往复运动;所述齿条与所述底门板连接,其设置为能够带动所述底门板移动;所述支撑装置设置于所述底门板的下方,其设置为能够为所述底门板提供垂向支撑力。本实用新型的漏斗车底门装置适用范围广、开闭简单可靠。

Description

漏斗车底门装置和漏斗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漏斗车底门装置和漏斗车。
背景技术
漏斗车是一种端墙向内侧倾斜或者端面呈大圆弧,车体下部装有漏斗的铁路货车。漏斗车主要用以装运矿石、水泥、煤炭等散粒货物。装货时,将散粒货物由上面装入;卸货时,开启漏斗底门,货物靠自身重力自动卸出。
目前,控制漏斗车底门板开闭的机构包括联动杠杆式和滚子齿条式。联动杠杆式底门开闭机构的结构复杂,只能布置在车体底部空间较大的车辆上。滚子齿条式底门开闭机构的设备可靠性较差,容易发生滚子卡滞(由门板变形、外物侵入滚子等因素引起),导致整个底门的开闭较为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漏斗车底门装置,其适用范围广,开闭简单可靠。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漏斗车,其底门的开闭简单可靠。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漏斗车底门装置,包括底门板、移动装置和支撑装置;
所述底门板与所述移动装置连接;
所述移动装置包括齿轮和齿条,其中,所述齿轮与所述齿条相互啮合,其设置为能够带动所述齿条往复运动;所述齿条与所述底门板连接,其设置为能够带动所述底门板移动;
所述支撑装置设置于所述底门板的下方,其设置为能够为所述底门板提供垂向支撑力。
本实用新型中,移动装置可以设置为一组或多组,例如两组。在某些实施方式中,齿条与底门板的下表面连接。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齿条与底门板的侧面连接。齿条与底门板焊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漏斗车底门装置,优选地,所述齿条设置于所述底门板的下方,且所述齿条与所述底门板固定连接;所述齿条远离所述底门板的表面上设置有齿,所述齿轮设置于所述齿条的下方。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漏斗车底门装置,优选地,所述齿轮上设置有控制所述齿轮转动的操作手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漏斗车底门装置还包括驱动装置,驱动装置与齿轮连接,用于控制齿轮的正向和逆向转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方式,齿轮设置为手动驱动,齿轮上设置有控制齿轮转动的操作手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漏斗车底门装置,优选地,所述移动装置设置为两组,两组所述移动装置分别设置于所述底门板下方的两个边缘附近,且两组所述移动装置相互平行。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漏斗车底门装置,优选地,所述支撑装置包括滑动条,所述滑动条平行于所述齿条;所述滑动条设置为能够减小所述底门板移动时产生的摩擦力。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支撑装置包括钢条和滑动条。滑动条设置于钢条的上方。滑动条采用耐磨的非金属材质。这样能够减少底门滑动过程中的摩擦力。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支撑装置设置为滑动条,滑动条采用具有一定硬度的耐磨非金属材质。
本实用新型中,支撑装置的两端分别设置为能够与漏斗车的两根相对设置的底门支撑梁连接,具体可以采用螺纹连接或焊接的方式。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漏斗车底门装置,优选地,所述滑动条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用于连接所述支撑装置与漏斗车的螺纹连接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漏斗车底门装置,优选地,所述支撑装置设置为三组;其中,一组支撑装置设置于所述底门板下方的中部,另外两组支撑装置分别设置于两组所述移动装置靠近所述底门板边缘的一侧。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底门板上设置有弹性密封件。弹性密封件的纵剖面为矩形。弹性密封件与底门板闭合端的侧面相连,且弹性密封件的顶部高于底门板的上表面。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漏斗车,包括上述的漏斗车底门装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漏斗车包括漏斗车本体和所述漏斗车底门装置,所述漏斗车本体的底部设置有出料口,所述漏斗车底门装置设置于所述出料口的下方。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漏斗车,优选地,所述漏斗车包括漏斗车本体、支撑梁、弹性密封件和所述漏斗车底门装置;
所述漏斗车本体的底部设置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由多个侧壁围合形成;
所述支撑梁设置为多个,多个支撑梁分别与所述侧壁相连;
所述弹性密封件设置于所述侧壁上,所述弹性密封件设置为能够防止所述底门板完全闭合后货物漏出;
所述漏斗车底门装置设置于所述出料口的下方;在移动装置的带动下底门板能够移动至所述出料口的下方使所述出料口闭合,也能够从所述出料口的下方移开,使所述出料口完全打开;
所述支撑装置的两端分别与漏斗车的两根相对设置的所述支撑梁连接。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弹性密封件的纵剖面为矩形,例如设置为矩形长条。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漏斗车,优选地,所述弹性密封件的一个表面与所述侧壁的外壁相贴合;所述弹性密封件的一端与所述侧壁相连,使所述弹性密封件固定于所述侧壁上;所述弹性密封件的另一端为自由端,所述自由端超过所述出料口的边缘,以使所述底门板完全闭合时,所述底门板的闭合端能够使所述弹性密封件发生弹性形变,从而将所述底门板和所述侧壁的连接处密封。
本实用新型的漏斗车底门装置通过齿轮和齿条的啮合实现底门板的开闭,其适用范围广、开闭简单可靠。本实用新型的漏斗车的底门开闭简单,且不易发生故障。此外,本实用新型的漏斗车还设置有弹性密封件,其可以提高底门的密封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漏斗车底门装置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漏斗车底门装置装配结构从A向观察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的漏斗车底门装置装配结构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移动装置,11-齿轮,12-齿条,2-支撑装置,3-弹性密封件,4-底门板,5-支撑梁,6-侧壁,7-出料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此。
实施例1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漏斗车底门装置装配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漏斗车底门装置装配结构从A向观察的示意图。如图1~2所示,漏斗车底门装置包括移动装置1、支撑装置2和底门板4。
移动装置1设置于底门板4的下方。移动装置1用于带动底门板4往复运动,从而实现底门的开闭。移动装置1设置为两组。两组移动装置1分别设置于底门板4下方的两个边缘附近,且两组移动装置1相互平行。移动装置1包括齿轮11和齿条12。
齿轮11设置于齿条12的下方。齿轮11与齿条12相互啮合。齿轮11转动时能够带动齿条12往复运动。本实施例中,齿轮11上设置有控制齿轮11转动的操作手柄(未示出)。
齿条12的上表面与底门板4的下表面焊接。齿条12的下表面设置有与齿轮11相互啮合的齿。这样齿条12做往复运动时能够带动底门板4移动。
支撑装置2设置于底门板4的下方,用于为底门板4提供垂向支撑力支撑装置2设置为三组。其中,一组支撑装置2设置于底门板4下方的中部,另外两组支撑装置2分别设置于两组移动装置1靠近底门板4边缘的一侧。三组支撑装置2相互平行。支撑装置2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螺纹连接孔,用于连接支撑装置2和漏斗车。支撑装置2设置为滑动条。滑动条平行于齿条12,这样可以减少底门板4移动时产生的摩擦力。本实施例中,滑动条采用耐磨的非金属材质。
实施例2
除了以下设置,其余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
图3为图1所示的漏斗车底门装置装配结构的局部放大图。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漏斗车底门装置还包括弹性密封件3。弹性密封件3设置于底门板4的上方。弹性密封件3设置为能够发生弹性形变的矩形长条。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漏斗车,包括漏斗车本体、支撑梁5、弹性密封件3和实施例1的漏斗车底门装置。
漏斗车本体的底部设置有出料口7。出料口7呈漏斗状。出料口7由多个侧壁6围合形成。
支撑梁5设置为多个,分别与侧壁6相连,其用于支撑侧壁6。
漏斗车底门装置设置于出料口7的下方。漏斗车底门装置包括移动装置1、支撑装置2和底门板4。
移动装置1设置于底门板4的下方。移动装置1设置为能够带动底门板4移动至出料口7的下方,使出料口7闭合;同时也能够带动底门板4自出料口7的下方移开,使出料口7完全打开。
支撑装置2的两端分别通过螺纹连接孔与漏斗车的两根相对设置的支撑梁5连接。支撑装置2用于为底门板4提供垂向支撑力。
如图3所示,弹性密封件3的一个表面与侧壁6的外壁相贴合。弹性密封件3的一端通过连接件与侧壁6相连,使弹性密封件3固定于侧壁6上。弹性密封件3的另一端为自由端,其超过出料口7的边缘。当底门板4完全闭合时,底门板4的闭合端使弹性密封件3发生弹性形变,将底门板4与侧壁6的连接处密封,从而防止底门板4完全闭合后货物漏出,提高底门的密封性。
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内容的情况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的任何变形、改进、替换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漏斗车底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门板、移动装置和支撑装置;
所述底门板与所述移动装置连接;
所述移动装置包括齿轮和齿条,其中,所述齿轮与所述齿条相互啮合,其设置为能够带动所述齿条往复运动;所述齿条与所述底门板连接,其设置为能够带动所述底门板移动;
所述支撑装置设置于所述底门板的下方,其设置为能够为所述底门板提供垂向支撑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漏斗车底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齿条设置于所述底门板的下方,且所述齿条与所述底门板固定连接;所述齿条远离所述底门板的表面上设置有齿,所述齿轮设置于所述齿条的下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漏斗车底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上设置有控制所述齿轮转动的操作手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漏斗车底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装置设置为两组,两组所述移动装置分别设置于所述底门板下方的两个边缘附近,且两组所述移动装置相互平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漏斗车底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装置包括滑动条,所述滑动条平行于所述齿条;所述滑动条设置为能够减小所述底门板移动时产生的摩擦力。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漏斗车底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条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用于连接所述支撑装置与漏斗车的螺纹连接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漏斗车底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装置设置为三组;其中,一组支撑装置设置于所述底门板下方的中部,另外两组支撑装置分别设置于两组所述移动装置靠近所述底门板边缘的一侧。
8.一种漏斗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漏斗车底门装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漏斗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漏斗车包括漏斗车本体、支撑梁、弹性密封件和所述漏斗车底门装置;
所述漏斗车本体的底部设置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由多个侧壁围合形成;
所述支撑梁设置为多个,多个支撑梁分别与所述侧壁相连;
所述弹性密封件设置于所述侧壁上,所述弹性密封件设置为能够防止所述底门板完全闭合后货物漏出;
所述漏斗车底门装置设置于所述出料口的下方;在移动装置的带动下底门板能够移动至所述出料口的下方使所述出料口闭合,也能够从所述出料口的下方移开,使所述出料口完全打开;
所述支撑装置的两端分别与漏斗车的两根相对设置的所述支撑梁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漏斗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密封件的一个表面与所述侧壁的外壁相贴合;所述弹性密封件的一端与所述侧壁相连,使所述弹性密封件固定于所述侧壁上;所述弹性密封件的另一端为自由端,所述自由端超过所述出料口的边缘,以使所述底门板完全闭合时,所述底门板的闭合端能够使所述弹性密封件发生弹性形变,从而将所述底门板和所述侧壁的连接处密封。
CN202123311961.9U 2021-12-27 2021-12-27 漏斗车底门装置和漏斗车 Active CN21646777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311961.9U CN216467771U (zh) 2021-12-27 2021-12-27 漏斗车底门装置和漏斗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311961.9U CN216467771U (zh) 2021-12-27 2021-12-27 漏斗车底门装置和漏斗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467771U true CN216467771U (zh) 2022-05-10

Family

ID=814280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311961.9U Active CN216467771U (zh) 2021-12-27 2021-12-27 漏斗车底门装置和漏斗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46777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30311955A1 (en) Discharge gate arrangements for railroad hopper cars
CN210554835U (zh) 顶盖装置及铁路货车
CN216467771U (zh) 漏斗车底门装置和漏斗车
RU106200U1 (ru) Вагон-хоппер открытый для перевозки сыпучих грузов
CN112277977B (zh) 散粒货物运输车
CN110203233A (zh) 活动顶盖和铁路敞车
CN102295111B (zh) 滑动顶槽式散货集装箱
US8500206B2 (en) Mechanical tailgate
CN107215682B (zh) 一种卸料车及其工作方法
CN203255196U (zh) 铁路货车及其卸货组件
CN112061609B (zh) 一种能够实现快速装卸货的敞顶集装箱
CN204237029U (zh) 平底筒仓卸料机构
CN216547788U (zh) 散装货集装箱
CN212473443U (zh) 全密封栅格底门装置及铁路漏斗车
CN110667611A (zh) 一种铁路漏斗车的漏斗结构及铁路漏斗车
CN112208420A (zh) 货车底部开闭装置及货车
CN210116424U (zh) 货车底部开闭装置及货车
CN211075870U (zh) 一种铁路漏斗车的漏斗结构及铁路漏斗车
CN211544669U (zh) 一种井式真空罐及其罐盖控制机构
CN212448938U (zh) 用于物料料仓的破桥装置
CN218087007U (zh) 集装箱
CN219360918U (zh) 一种高温物料专用自卸车箱的箱盖机构及车箱
CN114074687A (zh) 全密封栅格底门装置及铁路漏斗车
CN212149372U (zh) 一种多料仓包装秤松散物料称量斗
CN218750780U (zh) 漏斗车车体结构及漏斗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