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443442U - 一种车载空调出风口手动调节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车载空调出风口手动调节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443442U
CN216443442U CN202123194305.5U CN202123194305U CN216443442U CN 216443442 U CN216443442 U CN 216443442U CN 202123194305 U CN202123194305 U CN 202123194305U CN 216443442 U CN216443442 U CN 21644344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outlet
inner shell
air conditioner
vehicle
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194305.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汶博
颜磊
石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Jifeng Auto Par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Jifeng Auto Par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Jifeng Auto Par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Jifeng Auto Par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194305.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44344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44344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44344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Flow Control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配件技术领域,提供一种车载空调出风口手动调节装置,包括:主体组件,主体组件上设有上下两端均设有开口的外壳体与内壳体,内壳体设置在外壳体的内部;风门调节机构,其设置在外壳体内,风门调节机构具有:两个风门板;手动调节组件,其一端穿过内壳体内部并连接在两个风门板上;上盖,其可拆卸的设置在外壳体的上端,上盖上矩阵分布有多个通孔,通孔处于两个侧部出风通道的出风端口。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手动调节调节杆转动风门板开启两侧侧部出风通道,并且通过上盖上设置的通孔使从车载空调吹出的冷热气流从两个侧部出风通道均匀的散发出来,达到无感吹风的目的。

Description

一种车载空调出风口手动调节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配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车载空调出风口手动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车载风道调节装置是一种安装在汽车上用于调节车载空调出风口的装置,其一般布置在中控台与前排座椅后侧,如已经处于公开状态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号:CN113085491A)公开了一种车载自动扫风出风口调节装置及汽车,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具有在其上端两侧形成的第一出风端口与第二出风端口;前风门机构,其设置在所述壳体的上半部分,所述前风门机构能够控制所述第一出风端口与第二出风端口的出风方向;后风门机构,其设置在所述壳体的下半部分,所述后风门机构能够用来控制所述第一出风端口与第二出风端口的开关。与现有技术相比,该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采用步进电机驱动直接驱动完全隐藏式叶片来实现空调扫风功能,此新型机构改善了车内饰美观,取消常规风口的操作部件解决了凸出物问题,减少了乘员需要手动调节空调的动作,提高了乘员舒适性及安全性,并且提高了使用可靠性。
但是这种出风口调节装置只能调节第一出风口与第二出风口的开启与关闭以及第一出风口与第二出风口的定向吹风,从两个出风口吹出的风无法做到无感吹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而提供一种车载空调出风口手动调节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提出一种车载空调出风口手动调节装置包括:
主体组件,所述主体组件上设有上下两端均设有开口的外壳体与内壳体,所述内壳体设置在所述外壳体的内部,且所述内壳体将所述外壳体的内部空间分割为两个侧部出风通道与中间出风通道,所述侧部出风通道与所述中间出风通道均与所述外壳体的下端开口连通;
风门调节机构,其设置在所述外壳体内,所述风门调节机构具有:两个风门板,每个所述风门板均可转动的设置在所述内壳体的下部,且两个所述风门板的下端均与所述外壳体的内壁活动抵靠;手动调节组件,其一端穿过所述内壳体内部并连接在两个所述风门板上,所述手动调节组件用于带动两个所述风门板在所述外壳体内转动;
上盖,其可拆卸的设置在所述外壳体的上端,所述上盖上矩阵分布有多个通孔,所述通孔处于两个侧部出风通道的出风端口;
当两个所述风门板的下端转动到均抵靠在所述外壳体的内壁上时,所述中间出风通道开启且两个所述侧部出风通道关闭;
当两个所述风门板的下端转动到相互抵靠时,所述中间出风通道关闭且两个所述侧部出风通道开启。
在上述的一种车载空调出风口手动调节装置,所述手动调节组件包括:
调节杆;
万向节,其可转动的设置在所述内壳体内,所述万向节的上部设有安装孔,所述调节杆的下端插设在所述安装孔内,转动所述调节杆时能够带动所述万向节在所述内壳体转动;
两个同轴设置的转动杆,两个所述转动杆均可转动的设置在所述内壳体内,两个所述转动杆上均设有第一圆弧形齿块,所述万向节的下端设有圆形齿轮,两个所述第一圆弧形齿块均与所述圆形齿轮相互啮合。
在上述的一种车载空调出风口手动调节装置,两个所述转动杆的外侧壁上沿着所述转动杆的径向方向上均设有第二圆弧形齿块,两个所述风门板的内侧壁上均设有第三圆弧形齿块,所述第二圆弧形齿块与所述第三圆弧形齿块相互啮合。
在上述的一种车载空调出风口手动调节装置,所述调节杆包括上连杆与下连杆,所述上连杆下端沿所述内壳体的左右方向设置有水平横杆,所述下连杆上端设有沿所述内壳体的左右方向设置的水平卡槽,所述水平横杆活动卡接在所述水平卡槽内。
在上述的一种车载空调出风口手动调节装置,所述安装孔的孔壁上设有卡槽,所述下连杆的下端设有凸柱,所述凸柱的外侧壁与所述卡槽的侧壁活动抵靠。
在上述的一种车载空调出风口手动调节装置,所述上连杆的上端设有旋钮,所述旋钮的外侧壁设有防滑凸齿。
在上述的一种车载空调出风口手动调节装置,还包括风向调节机构,其设置在所述内壳体的上部,所述风向调节机构活动设有相互垂直设置的第一风向调节组件与第二风向调节组件,所述第一风向调节组件与第二风向组件均用于调节所述中间出风通道的风向。
在上述的一种车载空调出风口手动调节装置,所述第一风向调节组件包括:
转动设置在所述内壳体内壁上的至少三个导向板,每个所述导向板相同的一端均设有第一安装块;
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上设有与所述导向板数量相同的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块卡接在所述第一安装槽内;
滑套,其套设在其中一个所述导向板的外侧,所述上连杆插设在所述滑套内;前后推动所述滑套时能够带动所述导向板在所述内壳体内转动。
在上述的一种车载空调出风口手动调节装置,所述第二风向调节组件包括:
若干个转动设置在所述内壳体上的摆动块,每个所述摆动块相同的一侧均设有第二安装块;
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上设有与所述摆动块数量相同的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二安装块卡接在所述第二安装槽内;
推动块,所述推动块的上端连接在所述滑套的下端,所述推动块的下部卡接在所述其中一个所述摆动块上,左右移动所述滑套时能够带动所述摆动块在所述内壳体内转动。
在上述的一种车载空调出风口手动调节装置,还包括装饰板,所述装饰板可转动的设置在所述上盖的上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手动调节调节杆转动风门板开启两侧侧部出风通道,并且通过上盖上设置的通孔使从车载空调吹出的冷热气流从两个侧部出风通道均匀的散发出来,达到无感吹风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车载空调出风口手动调节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图1中的局部剖视图;
图3是中间出风通道开启时的剖视图;
图4是两个侧部出风通道开启时的剖视图;
图5是风门调节机构的立体图;
图6是万向节的立体图;
图7是调节杆的爆炸图;
图8是第一风向调节组件的立体图;
图9是第二风向调节组件的立体图;
图中,100、主体组件;110、外壳体;120、内壳体;130、中间出风通道;140、侧部出风通道;200、风门调节机构;210、风门板;211、第三圆弧形齿块;220、手动调节组件;221、万向节;221a、安装孔;221b、圆形齿轮;221c、卡槽;222、转动杆;222a、第一圆弧形齿块;222b、第二圆弧形齿块;223、上连杆;223a、水平横杆;223b、水平卡槽;224、下连杆;224a、凸柱;225、旋钮;300、上盖;310、通孔;400、风向调节机构;410、第一风向调节组件;411、导向板;411a、第一安装块;412、第一连杆;412a、第一安装槽;413、滑套;420、第二风向调节组件;421、摆动块;421a、第二安装块;422、第二连杆;422a、第二安装槽;423、推动块;500、装饰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车载空调出风口手动调节装置,包括:主体组件100、风门调节机构200、上盖300以及风向调节机构400。
具体的,主体组件100上设有上下两端均设有开口的外壳体110与内壳体120,内壳体120设置在外壳体110的内部,且内壳体120将外壳体110的内部空间分割为两个侧部出风通道140与中间出风通道130,侧部出风通道140与中间出风通道130均与外壳体110的下端开口连通;风门调节机构200设置在外壳体110内,风门调节机构200具有:两个风门板210,每个风门板210均可转动的设置在内壳体120的下部,且两个风门板210的下端均与外壳体110的内壁活动抵靠;手动调节组件220一端穿过内壳体120内部并连接在两个风门板210上,手动调节组件220用于带动两个风门板210在外壳体110内转动;上盖300,其可拆卸的设置在外壳体110的上端,上盖300上矩阵分布有多个通孔310,通孔310处于两个侧部出风通道140的出风端口。
本实用新型的手动调节装置安装在车载空调的出风口用于控制车厢内的出风方向,使用时,从车载空调吹出来的风从外壳体110的下端开口进入到本手动调节装置当中,然后再通过手动控制风门调节机构200来控制风的走向,具体的如图3所示,当两个风门板210下端转动到均抵靠在外壳体110的内壁上时,中间出风通道130开启且两个侧部出风通道140关闭,从车载空调吹出来的风经过中间出风通道130吹入到车厢内,从而达到定向吹风的目的;如图4所示,当两个风门板210下端转动到相互抵靠时,中间出风通道130关闭且两个侧部出风通道140开启,从车载空调吹出来的风吹入两个侧部出风通道140内,最后经上盖300上矩阵排列的通孔310均匀的吹入车厢内,达到无感吹风的效果。
如图5至图7所示,手动调节组件220包括:调节杆;万向节221,其可转动的设置在内壳体120内,万向节221的上部设有安装孔221a,调节杆的下端插设在安装孔221a内,转动调节杆时能够带动万向节221在内壳体120转动;两个同轴设置的转动杆222,两个转动杆222均可转动的设置在内壳体120内,两个转动杆222上均设有第一圆弧形齿块222a,万向节221的下端设有圆形齿轮221b,两个第一圆弧形齿块222a均与圆形齿轮221b相互啮合。
工作时,手动转动调节杆带动万向节221转动,万向节221转动时通过相互啮合的圆形齿轮221b与两个第一圆弧形齿块222a带动两个转动杆222转动,转动杆222转动时带动两个风门板210绕着内壳体120的下端转动,从而达到控制中间出风通道130/两个侧部出风通道140的开启/关闭。
如图5所示,两个转动杆222的外侧壁上沿着转动杆222的径向方向上均设有第二圆弧形齿块222b,两个风门板210的内侧壁上均设有第三圆弧形齿块211,第二圆弧形齿块222b与第三圆弧形齿块211相互啮合。
如图5所示,当按照图示的方向上顺时针转动调节杆时,万向节221在调节杆的带动下顺时针转动,万向节221顺时针转动时通过相互啮合的圆形齿轮221b与两个第一圆弧形齿块222a带动图示右侧的转动杆222逆时针转动而图示左侧的转动杆222顺时针转动,图示右侧的转动杆222逆时针转动时,通过相互啮合的第二圆弧形齿块222b与第三圆弧形齿块211带动图示右侧的风门板210向着两个风门板210的中间位置转动,图示左侧的转动杆222顺时针转动时,通过相互啮合的第二圆弧形齿块222b与第三圆弧形齿块211带动图示左侧的风门板210向着两个风门板210的中间位置转动,直至两个风门板210转动到下端相互抵靠时(参照图4),中间出风通道130关闭而两个侧部出风通道140开启,从车载空调吹出的风从上盖300上设置的出风端口吹入车厢内。
当按照图5的方向逆时针转动调节杆时,在手动调节组件220的带动下风门板210的转动方向与上述过程正好相反,此处不再赘述。
优选的,如图7所示,调节杆包括上连杆223与下连杆224,上连杆223下端沿内壳体120的左右方向设置有水平横杆223a,下连杆224上端设有沿内壳体120的左右方向设置的水平卡槽223b,水平横杆223a活动卡接在水平卡槽223b内。
如图6与图7所示,安装孔221a的孔壁上设有卡槽221c,下连杆224的下端设有凸柱224a,凸柱224a的外侧壁与卡槽221c的侧壁活动抵靠。
在转动调节杆时,凸柱224a的外侧壁抵顶在卡槽221c的内侧壁上推动万向节221在内壳体120上转动,凸柱224a与卡槽221c的设置能够简化调节杆与万向节221之间的连接结构,并且还能更加方便调节杆与万向节221之间的拆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如图5所示,上连杆223的上端设有旋钮225,旋钮225的外侧壁设有防滑凸齿,转动旋钮225时能够带动调节杆转动,旋钮225外侧壁上的防滑凸齿能够在方便旋钮225的转动的同时,使整个手动调节装置更加的美观。
如图2所示,风向调节机构400设置在内壳体120的上部,风向调节机构400活动设有相互垂直设置的第一风向调节组件410与第二风向调节组件420,第一风向调节组件410与第二风向组件均用于调节中间出风通道130的风向。
当中间出风通道130开启且两个侧部出风通道140关闭时,手动转动第一风向调节组件410与第二风向调节组件420能够达到改变中间出风通道130的出风方向的目的。
具体的,如图2与图8所示,第一风向调节组件410包括:转动设置在内壳体120内壁上的至少三个导向板411,每个导向板411相同的一端均设有第一安装块411a;第一连杆412,第一连杆412上设有与导向板411数量相同的第一安装槽412a,第一安装块411a卡接在第一安装槽412a内;滑套413,其套设在其中一个导向板411的外侧,上连杆223插设在滑套413内;前后推动滑套413时能够带动导向板411在内壳体120内转动。
当导向板411转动时,从中间出风通道130吹出的风沿着导向板411的前后两个侧壁吹入到车厢内,改变导向板411与竖直方向的夹角能够改变风向,最终达到定向吹风的目的。
如图2与图9所示,第二风向调节组件420包括:若干个转动设置在内壳体120上的摆动块421,每个摆动块421相同的一侧均设有第二安装块421a;第二连杆422,第二连杆422上设有与摆动块421数量相同的第二安装槽422a,第二安装块421a卡接在第二安装槽422a内;推动块423,推动块423的上端连接在滑套413的下端,推动块423的下部卡接在其中一个摆动块421上,左右移动滑套413时能够带动摆动块421在内壳体120内转动。
当沿着导向板411的长度方向左右推动滑套413时,推动块423也沿着导向板411的长度方向移动,推动块423移动时推动其中一个摆动块421沿着导向板411的长度方向左右摆动,由于所有的摆动块421均通过第二连杆422相互连接在一起的,所以一个摆动块421摆动时所有的摆动块421都会跟着一同摆动,摆动块421左右摆动时也能够达到改变从中间出风通道130吹出的风向的目的。
优选的,本实用新型的手动调节装置还包括装饰板500,装饰板500可转动的设置在上盖300的上端,当中间出风通道130开启且两个侧部出风通道140关闭时,装饰板500覆盖在上盖300的上端遮挡住通孔310,使整个手动调节装置更加的美观,当中间出风通道130关闭且两侧侧部出风通道140开启时,装饰板500转动到外壳体110的两侧上盖300上的通孔310开启,从车载空调吹出的风从通孔310吹入到车厢内。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一”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所定义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车载空调出风口手动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体组件,所述主体组件上设有上下两端均设有开口的外壳体与内壳体,所述内壳体设置在所述外壳体的内部,且所述内壳体将所述外壳体的内部空间分割为两个侧部出风通道与中间出风通道,所述侧部出风通道与所述中间出风通道均与所述外壳体的下端开口连通;
风门调节机构,其设置在所述外壳体内,所述风门调节机构具有:两个风门板,每个所述风门板均可转动的设置在所述内壳体的下部,且两个所述风门板的下端均与所述外壳体的内壁活动抵靠;手动调节组件,其一端穿过所述内壳体内部并连接在两个所述风门板上,所述手动调节组件用于带动两个所述风门板在所述外壳体内转动;
上盖,其可拆卸的设置在所述外壳体的上端,所述上盖上矩阵分布有多个通孔,所述通孔处于两个侧部出风通道的出风端口;
当两个所述风门板的下端转动到均抵靠在所述外壳体的内壁上时,所述中间出风通道开启且两个所述侧部出风通道关闭;
当两个所述风门板的下端转动到相互抵靠时,所述中间出风通道关闭且两个所述侧部出风通道开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载空调出风口手动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动调节组件包括:
调节杆;
万向节,其可转动的设置在所述内壳体内,所述万向节的上部设有安装孔,所述调节杆的下端插设在所述安装孔内,转动所述调节杆时能够带动所述万向节在所述内壳体转动;
两个同轴设置的转动杆,两个所述转动杆均可转动的设置在所述内壳体内,两个所述转动杆上均设有第一圆弧形齿块,所述万向节的下端设有圆形齿轮,两个所述第一圆弧形齿块均与所述圆形齿轮相互啮合。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车载空调出风口手动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转动杆的外侧壁上沿着所述转动杆的径向方向上均设有第二圆弧形齿块,两个所述风门板的内侧壁上均设有第三圆弧形齿块,所述第二圆弧形齿块与所述第三圆弧形齿块相互啮合。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车载空调出风口手动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杆包括上连杆与下连杆,所述上连杆下端沿所述内壳体的左右方向设置有水平横杆,所述下连杆上端设有沿所述内壳体的左右方向设置的水平卡槽,所述水平横杆活动卡接在所述水平卡槽内。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车载空调出风口手动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孔的孔壁上设有卡槽,所述下连杆的下端设有凸柱,所述凸柱的外侧壁与所述卡槽的侧壁活动抵靠。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车载空调出风口手动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连杆的上端设有旋钮,所述旋钮的外侧壁设有防滑凸齿。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车载空调出风口手动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风向调节机构,其设置在所述内壳体的上部,所述风向调节机构活动设有相互垂直设置的第一风向调节组件与第二风向调节组件,所述第一风向调节组件与第二风向组件均用于调节所述中间出风通道的风向。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车载空调出风口手动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风向调节组件包括:
转动设置在所述内壳体内壁上的至少三个导向板,每个所述导向板相同的一端均设有第一安装块;
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上设有与所述导向板数量相同的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块卡接在所述第一安装槽内;
滑套,其套设在其中一个所述导向板的外侧,所述上连杆插设在所述滑套内;前后推动所述滑套时能够带动所述导向板在所述内壳体内转动。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车载空调出风口手动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风向调节组件包括:
若干个转动设置在所述内壳体上的摆动块,每个所述摆动块相同的一侧均设有第二安装块;
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上设有与所述摆动块数量相同的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二安装块卡接在所述第二安装槽内;
推动块,所述推动块的上端连接在所述滑套的下端,所述推动块的下部卡接在所述其中一个所述摆动块上,左右移动所述滑套时能够带动所述摆动块在所述内壳体内转动。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载空调出风口手动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装饰板,所述装饰板可转动的设置在所述上盖的上端。
CN202123194305.5U 2021-12-16 2021-12-16 一种车载空调出风口手动调节装置 Active CN21644344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194305.5U CN216443442U (zh) 2021-12-16 2021-12-16 一种车载空调出风口手动调节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194305.5U CN216443442U (zh) 2021-12-16 2021-12-16 一种车载空调出风口手动调节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443442U true CN216443442U (zh) 2022-05-06

Family

ID=813753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194305.5U Active CN216443442U (zh) 2021-12-16 2021-12-16 一种车载空调出风口手动调节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44344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323019B1 (ko) 자동차용 공기 조화 장치의 도어 기구
CN108372770B (zh) 用于控制车辆的细长型通气孔中空气流动方向的装置
CN112590500B (zh) 用于车辆的通气孔
JP3684414B2 (ja) 車両用ベントグリル
CN114043851A (zh) 一种车载空调出风口手动调节装置
JP2002067679A (ja) 空調用吹出口装置
CN113306361B (zh) 用于车辆的通风装置
WO2017046985A1 (ja) 送風装置
CN216443442U (zh) 一种车载空调出风口手动调节装置
KR100633130B1 (ko) 차량용 에어덕트의 블레이드 연동구조
CN112659854A (zh) 空调用吹出口装置
CN112895850A (zh) 一种风道隐藏式出风口调节装置及汽车
CN110997373B (zh) 汽车用的通风装置
EP4279302A1 (en) Air outlet assembly, and vehicle
CN214564495U (zh) 一种车载自动扫风出风口调节装置及汽车
CN216443443U (zh) 一种车载空调出风口调节装置
CN114013249A (zh) 一种车载空调出风口调节装置
JP4810700B2 (ja) 自動車用空調装置
CN214874127U (zh) 一种风道隐藏式出风口调节装置及汽车
JP2010143313A (ja) インストルメントパネルにおける3連吹出口の構造
KR100306435B1 (ko) 자동차용 에어 벤틸레이션 그릴
CN113085491A (zh) 一种车载自动扫风出风口调节装置及汽车
CN116648584A (zh) 一种空调出风口、空调系统及车辆
CN217994068U (zh) 一种单驱动器驱动两组叶片的调节机构及出风口调节装置
CN218986303U (zh) 一种单驱动器驱动双出风口风向变更的出风口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