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406969U - 一种全包式发动机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全包式发动机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406969U
CN216406969U CN202123448692.0U CN202123448692U CN216406969U CN 216406969 U CN216406969 U CN 216406969U CN 202123448692 U CN202123448692 U CN 202123448692U CN 216406969 U CN216406969 U CN 21640696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ngine
air
air guide
wind scooper
wi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448692.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谢安源
梅家军
蒲华勇
唐志坚
邵利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Ampride Power &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Ampride Power &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Ampride Power &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Ampride Power &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448692.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40696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40696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40696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ylinder Crankcases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全包式发动机结构,包括将整个发动机包裹在内的发动机外壳,发动机外壳分设有多个导风罩,导风罩与对应工件间均形成有导风腔体,发动机外壳长度方向的两端为进风口、出风口,两端分别对应设有前风扇和后风扇;前风扇旁设有启动拉盘,启动拉盘外设有第一导风罩,第一导风罩上开设有多个进风通道;后风扇外设有第二导风罩,第二导风罩在后风扇的周向形成一个环形导风腔体。采用本实用新型,发动机外壳将整个发动机包裹在内,并将发动机外壳设置为具有多个导风罩的结构,且导风罩与对应工件间均形成有导风腔体,方便冷却风在发动机内进行流动,提高了冷却效果,有利于发动机功率的持续稳定,且包覆结构降低了发动机的噪音。

Description

一种全包式发动机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领域,特别是一种全包式发动机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发电机组的动力(发动机)都采用单个风扇进行冷却,发动机本体仅采用风扇外罩进行导风冷却,使得发动机的结构大部分暴露在环境当中,该种结构的发动机噪音较大,扇热效果不佳,温度较高,且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发动机散热效果不佳的问题,提供一种散热效果好的全包式发动机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全包式发动机结构,包括将整个发动机包裹在内的发动机外壳,发动机外壳分设有多个导风罩,导风罩与对应工件间均形成有导风腔体,发动机外壳长度方向的两端为进风口、出风口,两端分别对应设有前风扇和后风扇;前风扇旁设有启动拉盘,启动拉盘外设有第一导风罩,第一导风罩上开设有多个进风通道;后风扇外设有第二导风罩,第二导风罩在后风扇的周向形成一个环形导风腔体,且靠近后风扇的出风口的位置腔体断面增大。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实用新型,使用发动机外壳将整个发动机包裹在内,并将发动机外壳设置为具有多个导风罩的结构,且导风罩与对应工件间均形成有导风腔体,方便了冷却风在发动机内进行流动,提高了冷却效果,有利于发动机功率的持续稳定;此外,发动机外壳对发动机形成了包覆后,降低了发动机的噪音。
进一步地,发动机外壳还设有第三导风罩,第三导风罩位于箱体底部,二者间形成的导风腔体连接至后风扇。第三导风罩对箱体底部进行冷却,并使得经过该处的风从曲轴箱体底部流入后风扇,提高冷却效率。
进一步地,箱体顶部设有第四导风罩,第四导风罩对启动电机和点火器进行包覆并形成连接至后风扇的导风腔体。该导风腔体连接至后风扇,对启动电机和点火器的冷却效果好。
进一步地,箱体的侧面设有第五导风罩,且二者间形成的导风腔体连接至后风扇。第五导风罩形成的导风腔体利于箱体侧面进行冷却,风进入后风扇可再次利用。
进一步地,发动机外壳还设有第六导风罩,第六导风罩呈弧面并位于消声器外以形成连接至出风口的导风腔体。风通过消声器外罩流出,设有弧面的第六导风罩低风进行导向,对消声器表面温度的冷却效果好。
进一步地,发动机外壳设有第七导风罩,第七导风罩内设有缸头盖。
进一步地,发动机外壳设有第八导风罩,第八导风罩位于缸头外并在缸头的外周形成两个相对设置且与缸头风道相接的导风腔体。风从缸头两个对向设置的导风腔体中穿过,且第八导风罩形成的导风腔体与缸头自身的风道相接,提升了缸头的冷却效果。
进一步地,缸头的下侧设有第九导风罩,第九导风罩也位于箱体的侧面。该导风腔体对缸头下侧和箱体侧面进行进一步地冷却,冷却效果好。
进一步地,发动机外壳为塑料件。塑料件质轻,且满足轻量化要求。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使用发动机外壳将整个发动机包裹在内,并将发动机外壳设置为具有多个导风罩的结构,且导风罩与对应工件间均形成有导风腔体,方便了冷却风在发动机内进行流动,提高了冷却效果,有利于发动机功率的持续稳定;此外,发动机外壳对发动机形成了包覆后,降低了发动机的噪音。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全包式发动机结构的结构图。
图2示出了图1中A-A处的剖视图。
图3示出了图1的俯视图。
图4示出了图3中B-B处的剖视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进风口;2、出风口;3、前风扇;4、后风扇;5、启动拉盘;6、第一导风罩;7、第二导风罩;8、第三导风罩;9、第四导风罩;10、启动电机;11、点火器;12、第五导风罩;13、第六导风罩;14、消声器;15、第七导风罩;16、第八导风罩;17、缸头;18、缸头盖;19、第九导风罩。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指出的是,除非另有指明,本申请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至图4,一种全包式发动机结构,包括将整个发动机包裹在内的发动机外壳,发动机外壳分设有多个导风罩,导风罩与对应工件间均形成有导风腔体,发动机外壳长度方向的两端为进风口1、出风口2,两端分别对应设有前风扇3和后风扇4;前风扇3旁设有启动拉盘5,启动拉盘5外设有第一导风罩6,第一导风罩6上开设有多个进风通道;后风扇4外设有第二导风罩7,第二导风罩7在后风扇4的周向形成一个环形导风腔体,且靠近后风扇4的出风口2的位置腔体断面增大。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实用新型,使用发动机外壳将整个发动机包裹在内,并将发动机外壳设置为具有多个导风罩的结构,且导风罩与对应工件间均形成有导风腔体,方便了冷却风在发动机内进行流动,提高了冷却效果,有利于发动机功率的持续稳定;此外,发动机外壳对发动机形成了包覆后,降低了发动机的噪音。
进一步地,发动机外壳还设有第三导风罩8,第三导风罩8位于箱体底部,二者间形成的导风腔体连接至后风扇4。第三导风罩8对箱体底部进行冷却,并使得经过该处的风从曲轴箱体底部流入后风扇4,提高冷却效率。
进一步地,箱体顶部设有第四导风罩9,第四导风罩9对启动电机10和点火器11进行包覆并形成连接至后风扇4的导风腔体。该导风腔体连接至后风扇4,对启动电机10和点火器11的冷却效果好。
进一步地,箱体的侧面设有第五导风罩12,且二者间形成的导风腔体连接至后风扇4。第五导风罩12形成的导风腔体利于箱体侧面进行冷却,风进入后风扇4可再次利用。
进一步地,发动机外壳还设有第六导风罩13,第六导风罩13呈弧面并位于消声器14外以形成连接至出风口2的导风腔体。风通过消声器14外罩流出,设有弧面的第六导风罩13低风进行导向,对消声器14表面温度的冷却效果好。
进一步地,发动机外壳设有第七导风罩15,第七导风罩15内设有缸头盖18。
进一步地,发动机外壳设有第八导风罩16,第八导风罩16位于缸头17下侧,并位于箱体的侧面。该导风腔体对缸头17下侧和箱体侧面的冷却效果好。
进一步地,发动机外壳设有第八导风罩16,第八导风罩16位于缸头17外并在缸头17的外周形成两个相对设置且与缸头17风道相接的导风腔体。风从缸头17两个对向设置的导风腔体中穿过,且第八导风罩16形成的导风腔体与缸头17自身的风道相接,提升了缸头17的冷却效果。
进一步地,缸头17的下侧设有第九导风罩19,第九导风罩19也位于箱体的侧面。该导风腔体对缸头17下侧和箱体侧面进行进一步地冷却,冷却效果好。
进一步地,发动机外壳为塑料件。塑料件质轻,且满足轻量化要求。
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并非由上述描述的实施方式来限定,而是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价物来限定。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全包式发动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将整个发动机包裹在内的发动机外壳,所述发动机外壳分设有多个导风罩,所述导风罩与对应工件间均形成有导风腔体,所述发动机外壳长度方向的两端为进风口(1)、出风口(2),两端分别对应设有前风扇(3)和后风扇(4);所述前风扇(3)旁设有启动拉盘(5),所述启动拉盘(5)外设有第一导风罩(6),所述第一导风罩(6)上开设有多个进风通道;所述后风扇(4)外设有第二导风罩(7),所述第二导风罩(7)在所述后风扇(4)的周向形成一个环形导风腔体,且靠近所述后风扇(4)的出风口(2)的位置腔体断面增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包式发动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外壳还设有第三导风罩(8),所述第三导风罩(8)位于箱体底部,二者间形成的导风腔体连接至后风扇(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包式发动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顶部设有第四导风罩(9),所述第四导风罩(9)对启动电机(10)和点火器(11)进行包覆并形成连接至后风扇(4)的导风腔体。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包式发动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的侧面设有第五导风罩(12),且二者间形成的导风腔体连接至后风扇(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包式发动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外壳还设有第六导风罩(13),所述第六导风罩(13)呈弧面并位于消声器(14)外以形成连接至出风口(2)的导风腔体。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包式发动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外壳设有第七导风罩(15),所述第七导风罩(15)内设有缸头盖(18)。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包式发动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外壳设有第八导风罩(16),所述第八导风罩(16)位于缸头(17)外并在所述缸头(17)的外周形成两个相对设置且与所述缸头(17)风道相接的导风腔体。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全包式发动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缸头(17)的下侧设有第九导风罩(19),所述第九导风罩(19)也位于箱体的侧面。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包式发动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外壳为塑料件。
CN202123448692.0U 2021-12-31 2021-12-31 一种全包式发动机结构 Active CN21640696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448692.0U CN216406969U (zh) 2021-12-31 2021-12-31 一种全包式发动机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448692.0U CN216406969U (zh) 2021-12-31 2021-12-31 一种全包式发动机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406969U true CN216406969U (zh) 2022-04-29

Family

ID=812863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448692.0U Active CN216406969U (zh) 2021-12-31 2021-12-31 一种全包式发动机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40696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392770B2 (en) Cooling system of an engine for the inside of a generator
CN201502430U (zh) 汽油发电机的风道构造
CN101635486B (zh) 一种用发动机驱动的发电机
CN216406969U (zh) 一种全包式发动机结构
ES2117534A1 (es) Motor de combustion interna refrigerado por aire.
CN101943076B (zh) 发动机的气缸盖冷却结构
CN101275485B (zh) 一种发动机的冷却风道
SE9402476D0 (sv) Device for a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JP4237069B2 (ja) エンジン駆動作業機
CN217270441U (zh) 一种发动机
CN201568147U (zh) 发动机气缸头
CN215860436U (zh) 小型通用发动机及其冷却结构
CN214660532U (zh) 一种发电机的冷却风道
CN213807827U (zh) 一种发动机的冷却结构
CN117128081A (zh) 一种发动机
CN215292652U (zh) 静音型柴油发电机的导风散热机构
CN114412625B (zh) 一种静音发动机的强制风冷结构和静音发电机
CN214741623U (zh) 一种风冷发动机的组合式导风冷却结构
CN220415486U (zh) 发动机机油冷却装置
CN220705809U (zh) 一种发电机组散热结构及其发电机组
CN216841935U (zh) 一种小型柴油静音发电机的风道结构
CN201184234Y (zh) 一种发动机的冷却风道
CN215486295U (zh) 一种适用于静音发动机带下冷却风道的曲轴箱体组合
CN210564789U (zh) 一种手持式割灌机用水冷气缸盖结构
CN108374713B (zh) 用于内燃发动机的冷却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