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390004U - 一种插座装配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插座装配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390004U
CN216390004U CN202123074877.XU CN202123074877U CN216390004U CN 216390004 U CN216390004 U CN 216390004U CN 202123074877 U CN202123074877 U CN 202123074877U CN 216390004 U CN216390004 U CN 21639000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tection
base
mounting
detects
shut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074877.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崔贇杰
李一帆
黄展学
何安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elixi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uyang Delixi Switch Manufacturing Co ltd
Delixi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uyang Delixi Switch Manufacturing Co ltd, Delixi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Puyang Delixi Switch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074877.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39000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39000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39000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utomatic Assembly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插座装配设备,包括:安装架承接翻转机构,用于将安装架组件从正面朝下的状态翻转至正面朝上的状态;安装架输送机构,用于向下游工位输送正面朝上的安装架组件;底座输送机构,用于向下游工位输送待组装的底座组件;压装机构,包括安装架定位机构和底座对位上压机构;所述安装架定位机构配置为用于从安装架的正面向下压紧安装架组件;所述底座对位上压机构配置为用于将底座组件进行排列,并将底座组件移动至安装架组件下方,以及通过竖向移动将底座组件压装于安装架组件。该插座装配设备能够实现底座与安装架的自动化合盖,从而显著提高插座的组装质量和组装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插座装配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插座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在插座生产过程中用于对插座进行组装的装配设备。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五插插座一般由面板1'、安装架2'、底座3'、E极插套4'、N极插套5'、L极插套6'、二插保护门7'、三插保护门8'以及弹簧9'等零部件组成,三插插座与五插插座相比省去了两个插孔、对应的插套以及二插保护门,其余结构与五插插座类似。
由于底座3'和安装架2'为分体式结构,因此在生产过程中,需要设计一个工位对底座3'和安装架2'进行组装,也就是进行合盖,待底座3'和安装架2'组装完毕之后,再加装面板1'。
目前,对底座3'和安装架2'进行盒盖的组装方式主要有两种:
一种是通过人工手动操作的方式进行组装,这种组装方式不仅劳动强度大,而且,组装精度和组装效率很低,无法满足批量化生产的要求。
另一种是通过合盖工装进行组装,这种组装方式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但仍然需要人工进行操作,组装精度和组装效率依旧较低,组装质量也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因此,对于底座、安装架为分体式结构的插座来讲,合盖工位是一个严重影响生产节拍的瓶颈工位,需要作出有突破性的改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插座装配设备。该插座装配设备能够实现底座与安装架的自动化合盖,从而显著提高插座的组装质量和组装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插座装配设备,包括:
安装架承接翻转机构,用于承接待组装的安装架组件并将安装架组件从正面朝下的状态翻转至正面朝上的状态;
安装架输送机构,对接于所述安装架承接翻转机构,配置为用于向下游工位输送正面朝上的安装架组件;
底座输送机构,与所述安装架输送机构并排设置,配置为用于向下游工位输送待组装的底座组件,其输送方向平行于所述安装架输送机构;
压装机构,包括安装架定位机构和底座对位上压机构;所述安装架定位机构配置为用于从安装架的正面向下压紧安装架组件;所述底座对位上压机构配置为用于将底座组件排列,并将底座组件移动至安装架组件下方,以及通过竖向移动将底座组件压装于安装架组件。
可选地,所述安装架承接翻转机构包括转盘、翻转支架以及翻转驱动部件;所述转盘通过转轴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翻转支架,所述翻转驱动部件与所述转盘传动连接,以带动所述转盘旋转;所述转盘沿圆周方向均匀地分布有从外边缘沿径向方向延伸的安装架插槽。
可选地,所述转盘包括第一转盘和第二转盘,所述第一转盘和第二转盘的间距小于安装架组件的宽度,在进行翻转时,安装架组件沿宽度方向的两端分别插入所述第一转盘和第二转盘相对应的一组安装架插槽内。
可选地,各所述安装架插槽的外侧分别设有限位件,以限制安装架组件在所述安装架插槽中沿轴向方向移动。
可选地,所述限位件具有开口朝向所述安装架插槽的限位槽,以与安装架组件超出所述安装架插槽的边缘相配合。
可选地,所述安装架定位机构包括定位支架和安装于所述定位支架的定位气缸;所述定位气缸向下的伸缩端设有定位块和定位架,所述定位块用于支撑安装架正面的中部区域,所述定位架呈倒“U”形,用于压紧安装架组件在输送方向上的前后边缘。
可选地,所述底座对位上压机构包括横向移动机构、安装于所述横向移动机构的竖向移动机构和安装于所述竖向移动机构的底座排列机构。
可选地,所述底座排列机构包括滑轨、安装于所述滑轨的底座承载部、丝杠以及排列驱动部件;所述排列驱动部件与所述丝杠相连接,以驱动所述丝杠旋转;所述底座承载部通过连杆相互连接,其中一个所述底座承载部通过螺母与丝杠传动连接。
可选地,还包括上下相对设置的插拔力检测机构和通断检测机构;所述插拔力检测机构包括插拔检测支架和设于所述插拔检测支架的插拔检测气缸以及插拔检测滑动体,所述插拔检测滑动体通过竖向滑轨安装于所述插拔检测支架,所述插拔检测滑动体的底部设有插拔力检测插针,在所述插针与所述插拔检测气缸的传力路径上设有插拔力传感器。
可选地,所述通断检测机构包括通断检测支架和设于所述通断检测支架的通断检测气缸,所述通断检测气缸向上的伸缩端设有通断检测插针。
可选地,还包括单极检测机构;所述单极检测机构包括单极检测支架和设于所述单极检测支架的单极检测气缸以及单极检测配重,所述单极检测配重通过竖向滑轨安装于所述单极检测支架,所述单极检测气缸与所述单极检测配重相连接,以向上提升所述单极检测配重,所述单极检测配重的底部设有单极检测插针。
可选地,还包括保护门回弹检测机构;所述保护门回弹检测机构包括保护门回弹检测支架和设于所述保护门回弹检测支架的保护门回弹检测气缸以及保护门回弹检测滑动体,所述保护门回弹检测滑动体通过竖向滑轨安装于所述保护门回弹检测支架,所述保护门回弹检测气缸与所述保护门回弹检测滑动体相连接,以驱动所述保护门回弹检测滑动体上下移动,所述保护门回弹检测滑动体的底部设有保护门回弹检测插针。
可选地,还包括不良品捡出机构;所述不良品捡出机构包括横向平移机构以及设于所述横向平移机构的真空吸盘,所述真空吸盘用于吸附组装不良的产品。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插座装配设备,能够通过安装架承接翻转机构,将组装后的安装架组件从正面朝下的状态自动翻转至正面朝上的状态,然后通过安装架输送机构将翻转后的安装架组件向下游工位自动输送至压装机构所在的位置,同时,底座输送机构能够将底座组件自动输送至压装机构所在的位置;在进行压装时,安装架定位机构可以从上向下压紧安装架组件,底座对位上压机构则可以将底座组件进行排列,并将底座组件移动到安装架组件的下方,使底座组件与安装架组件一一对应,然后通过竖向上压的动作将底座组件压与安装架组件压装在一起。该设备能够以流水作业的形式,对底座与安装架进行自动化合盖,从而显著提高插座的组装质量和组装效率,达到高效、批量生产插座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典型的五插插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一种插座装配设备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所示安装架承接翻转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2中所示压装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2中所示插拔力检测机构、通断检测机构、单极检测机构以及保护门回弹检测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安装架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底座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安装架组件与底座组件完成合盖后的轴侧图;
图9是安装架组件与底座组件完成合盖后在另一视角下的轴侧图。
图1中:
面板1'、安装架2'、底座3'、E极插套4'、N极插套5'、L极插套6'、二插保护门7'、三插保护门8'、及弹簧9'
图2至图9中:
人机操作界面1、安装架承接翻转机构2、第一转盘21、第二转盘22、翻转支架23、翻转电机24、安装架插槽25、限位件26、探测孔261、第一探测传感器27、第二探测传感器28、第三探测传感器29、安装架输送机构3、底座输送机构4、压装机构5、安装架定位机构51、定位支架511、定位气缸512、定位块513、定位架514、底座对位上压机构52、横向移动机构521、竖向移动机构522、底座等间距排列机构523、滑轨5231、底座承载部5232、丝杠5233、排列电机5234、连杆5235、插拔力检测机构6、插拔检测支架61、插拔检测气缸62、插拔检测滑动体63、插拔力检测插针64、插拔力传感器65、通断检测机构7、通断检测支架71、通断检测气缸72、通断检测插针73、单极检测机构8、单极检测支架81、单极检测气缸82、单极检测配重83、单极检测插针84、保护门回弹检测机构9、保护门回弹检测支架91、保护门回弹检测气缸92、保护门回弹检测滑动体93、保护门回弹检测插针94、不良品捡出机构10、横向平移机构101、真空吸盘102、安装架组件11、底座组件12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在本文中,“上、下、左、右”等用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位置关系而确立的,根据附图的不同,相应的位置关系也有可能随之发生变化,说明书文字有对方向定义的部分,优先采用文字定义的方向,因此,并不能将其理解为对保护范围的绝对限定;而且,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与另一个具有相同名称的部件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部件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
如图1所示,在一种具体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插座装配设备主要由人机操作界面1、安装架承接翻转机构2、安装架输送机构3、底座输送机构4、压装机构5、插拔力检测机构6、通断检测机构7、单极检测机构8以及保护门回弹检测机构9、以及不良品检出机构10等部分构成,人机操作界面1与其他组成部分进行电气连接,以实现输入控制参数、显示各项生产信息以及进行数据处理等功能。
安装架承接翻转机构2用于承接待组装的安装架组件11(见图6),并将安装架组件11从正面朝下的状态翻转至正面朝上的状态,安装架上设有用于对保护门进行限位的结构,例如,可以在安装支架上设置凸点,此凸点对应保护门上的凹槽,从而可以卡住保护门,这样,在保护门弹簧的支撑作用下,可以确保安装架组件11翻转后,保护门不会掉落。
安装架输送机构3采用双轨皮带输送机的形式,其对接于安装架承接翻转机构2,用于将翻转后的安装架组件11向下游工位输送,安装架组件11在翻转后,正面朝上,背面朝下,且中部悬空,其左右两侧的边缘分别由皮带进行支撑,其背面的中部区域可以向下露出,以便与底座组件12(见图7)进行压装。
底座输送机构4也采用皮带输送机的形式,与安装架输送机构2并排设置,用于向下游工位输送待组装的底座组件12,其输送方向平行于安装架输送机构2。由于底座组件12与安装架组件11合盖之后,便由安装架输送机构3继续向下游工位输送,因此,底座输送机构4的长度较短,只延伸至压装机构5所在的位置。
压装机构5主要分为上下两部分,位于安装架输送机构3上方的是安装架定位机构51,位于安装架输送机构3下方的是底座对位上压机构52。其中,安装架定位机构51用于从安装架的正面向下压紧安装架组件11,底座对位上压机构52则用于将底座组件12等间距排列,并将底座组件12移动至安装架组件11下方,以及通过竖向上压的动作将底座组件12与安装架组件11压装在一起,完成合盖,两者合盖后的结构见图8、图9。
如图3所示,安装架承接翻转机构2主要由第一转盘21、第二转盘22、翻转支架23以及翻转电机24等组成。
第一转盘21和第二转盘22通过转轴可转动地安装于翻转支架23,翻转电机24与第一转盘21和第二转盘22传动连接,以带动第一转盘21和第二转盘22绕转轴进行旋转,第一转盘21和第二转盘22沿圆周方向均匀地分布有多个安装架插槽25,安装架插槽25从第一转盘21和第二转盘22的外边缘沿径向方向延伸,第一转盘21和第二转盘22的安装架插槽25在左右方向上一一对应,且第一转盘21和第二转盘22的间距小于安装架组件11的宽度。
各安装架插槽25的外侧分别设有限位件26,每一个限位件26均呈“几”字形,具有开口朝向安装架插槽25的限位槽,安装架组件11超出安装架插槽25的边缘与限位件26的限位槽相配合,从而由限位件26对安装架组件11在安装架插槽25中沿轴向方向移动的自由度进行限制。
安装架承接翻转机构2的上游可设置用于输送安装架组件11的输送带,安装架承接翻转机构2以一定节拍转动,每转动一次,其上的一组安装架插槽25处于水平状态,且槽口正对用于输送安装架组件11的输送带的末端。这样,当输送带带动安装架组件11运行至安装架承接翻转机构2所在的位置时,在输送带的推力作用下,安装架组件11便能够自动插入安装架插槽25中,在安装架组件11被翻转180°之后,安装架组件11被顺势放置在安装架输送机构3上,由安装架输送机构3的皮带依靠摩擦力,使安装架组件11脱离安装架插槽25,进而继续向下游工位输送。
此外,在翻转支架的一侧还安装有第一探测传感器27、第二探测传感器28和第三探测传感器29,限位件26上设有与第一探测传感器27、第二探测传感器28和第三探测传感器29相对应的探测孔261,第一探测传感器27可以用于探测安装架组件11是否已进入安装架插槽25,第二探测传感器28可以用于对安装架组件11进行计数,第三探测传感器29可以用于探测安装架组件11是否已脱离安装架插槽25。
圆盘形的翻转机构,可以通过安装架插槽25连续不断地对安装架组件11进行翻转,与一次只能翻一个安装架组件的机构相比,运动角度减小,每分钟可以传送更多安装架组件11到流水线上进行组装,不仅可以提升生产效率,还可以减少由于抖动而导致安装架组件11掉落的风险。
如图4所示,安装架定位机构51主要由定位支架511和安装在定位支架上的定位气缸512组成,定位气缸512向下的伸缩端设有定位块513和定位架514,其中,定位块513用于支撑安装架正面的中部区域,但不向下压紧安装架组件11,以避免在压装时,由于上下压紧力作用于同一区域而导致安装架组件11受损,定位架514呈倒“U”形,用于向下压紧安装架组件11在输送方向上的前后边缘,以避免安装架组件11两边翘起而导致合盖不到位。
底座对位上压机构52主要由横向移动机构521、竖向移动机构522和底座等间距排列机构523组成,竖向移动机构522为三个并列设置的升降气缸,底座等间距排列机构523安装在竖向移动机构522的顶部,竖向移动机构522连同底座等间距排列机构523一起安装在横向移动机构512上,横向移动机构521设有横向的滑轨和驱动部件,能够带动竖向移动机构522和底座等间距排列机构523一起在横向方向上移动。
底座等间距排列机构523主要由滑轨5231、多个底座承载部5232、丝杠5233以及排列电机5234等组成,滑轨5231的长度方向平行于安装架输送机构3的输送方向,每一个底座承载部5232分别通过滑块安装于滑轨5231,能够在滑轨5231上滑动,每一个底座承载部5232的底部分别铰接有连杆5235,连杆5235的两端分别与相邻底座承载部5232的连杆5235相铰接,如此便形成了联动机构,处于最后端的底座承载部5232通过螺母与丝杠5233传动连接,丝杠5233则由排列电机5234进行驱动。
工作时,人工组装安装架组件11、底座组件12之后,分别通过安装架输送机构3和底座输送机构4传送到压装机构5所在的位置,在此过程中,可以设置阻挡气缸,保证每次四个产品为一组进行压装,四个安装架组件11到位后,由四个安装架定位机构51压紧,四个底座组件12被传送到四个并排的底座承载部5232之后,横向移动机构521开始移动,在横向移动的过程中,排列电机5234驱动丝杠5233旋转,通过连杆5235使底座组件12彼此拉开至设定的间距,移动到位后,与安装架组件11上下一一对应,然后,竖向移动机构522开始动作,将底座组件12向上顶起,从而完成底座组件12与安装架组件11的压装。
为了对合盖之后的底座组件12与安装架组件11进行检测,在压装机构5的下游还依次设有插拔力检测机构6、通断检测机构7、单极检测机构8以及保护门回弹检测机构9,下面依次对各检测机构分别进行说明。
如图5所示,安装架输送机构3一直向下游延伸,插拔力检测机构6和通断检测机构7以上下相对的方式设置,插拔力检测机构6位于安装架输送机构3的上方,通断检测机构7位于安装架输送机构3的下方。
插拔力检测机构6主要由插拔检测支架61和设于插拔检测支架的插拔检测气缸62以及插拔检测滑动体63等组成,插拔检测滑动体63通过竖向滑轨安装于插拔检测支架61,插拔检测滑动体63的底部设有插拔力检测插针64,插拔力检测插针64相对于插拔检测滑动体63具有上下活动的自由度,在插拔力检测插针64与插拔检测气缸62的传力路径上设有插拔力传感器65。
本实施例设有两个插拔力检测机构6,每一个插拔力检测机构6分别设有两个插拔力传感器65,分别对应于二插插孔和三插插孔,每一个插拔力传感器65的量程范围为0-50N。当插拔检测气缸62带动插拔检测滑动体63和插拔力检测插针64上下移动时,通过两个插拔力传感器65分别检测二插插孔和三插插孔的插拔力大小,此插拔力包括插拔力检测插针64推开保护门以及插入、退出插套所需的作用力,以检出插拔力过大或过小的产品。
通断检测机构7主要由通断检测支架71和设于通断检测支架的通断检测气缸72通以及通断检测插针73等组成,两组通断检测插针73一起安装在通断检测气缸72向上的伸缩端,在进行检测时,通断检测插针73与来料接触上电,通过万用表测试通断,由于插座内的部分螺丝是与插套的铜质构件锁紧在一起的,因此如果检出无通断,则可以判断可能是工人漏装整个部件或铜质构件变形,通断检测插针73上下、左右可以调整,便于调试时找正。
单极检测机构8用于检测保护门防单极插入是否有效,以避免在使用中出现意外触点事故,本实施例一共设有四个单极检测机构8,每两个为一组,各单极检测机构8分别由单极检测支架81和设于单极检测支架的单极检测气缸82以及单极检测配重83等组成,单极检测配重83通过滑块、竖向滑轨安装于单极检测支架81,单极检测气缸82与单极检测配重83相连接,以向上提升单极检测配重83,单极检测配重83的底部设有单极检测插针84,每一组单极检测机构8的单极检测插针设置在偏向于彼此相邻的一侧,以便在检测完其中的一极之后,仅横向移动较少的距离就能检测另一极。
当检测到第三个来料时,阻挡气缸顶升并限位,顶升气缸组件将产品顶起,防止单极检测插针84顶坏产品,利用单极检测配重83以及单极检测插针84、滑块的自重来压产品的一极。
测试时,单极检测气缸82缩回到原位,单极检测插针84利用重力压下,如果某个保护门不存在,单极检测插针84可以压下去,通过传感器可检测出,测试完成,单极检测气缸82将单极检测配重83以及单极检测插针84向上提起,测试完一极后,通过横移气缸横向移动10mm左右,检测另一极。
保护门回弹检测机构9主要由保护门回弹检测支架91和设于保护门回弹检测支架的保护门回弹检测气缸92以及保护门回弹检测滑动体93等组成,保护门回弹检测滑动体93通过滑块、竖向滑轨安装于保护门回弹检测支架91,保护门回弹检测气缸92与保护门回弹检测滑动体93相连接,以驱动保护门回弹检测滑动体93上下移动,保护门回弹检测滑动体93的底部设有保护门回弹检测插针94。
此工位用于检测插座内部的保护门是否有效回弹,由于前述几个检测机构都需要插针“插入”或“准备插入”产品内部,对保护门会造成“被打开”或“有一定位移”的影响,在完成之前的测试之后,保护门应恢复到位。
保护门回弹检测插针94的数量为四个,对应插座本身的二插插孔和三插插孔,由保护门回弹检测气缸92推动下压和上拉,护门回弹检测插针94向下推动时,如果保护门恢复到位,护门回弹检测插针94顶到保护门会有阻力,则确定保护门恢复到位,如保护门没有恢复到位,则护门回弹检测插针94会碰触到金属而引发报警,判定为不合格品。
如图2所示,在安装架输送机构3的尾端,设有不良品捡出机构10,其主要由横向平移机构101以及设于横向平移机构的真空吸盘102组成,真空吸盘102用于吸附组装不良的产品。
若插拔力检测机构6、通断检测机构7、单极检测机构8以及保护门回弹检测机构9检测出不良品,则当不良品流转到检出工位时,真空吸盘102将不良品吸起,然后横向移动至不良品槽口,松开吸盘,不良品便掉落槽内,以便进行统一管理,合格品继续流转下一工位,人工组装面板。
上述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具体并不局限于此,在此基础上可根据实际需要作出具有针对性的调整,从而得到不同的实施方式。例如,在翻转机构的每一组限位件26上设计引导部件,形成“V”形开口,以便于安装架组件11进入安装架插槽25,等等。由于可能实现的方式较多,这里就不再一一举例说明。
该插座装配设备能够以流水作业的形式,对底座组件12与安装架组件11进行自动化合盖,从而显著提高插座的组装质量和组装效率,达到高效、批量生产插座的目的,其既可以用于生产三插插座,也可以用于生产五插插座,而且,由于压装机构在横向、纵向上都可以调整位移,对于不同底座尺寸的分体式插座结构都可以通用。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插座装配设备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3)

1.一种插座装配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安装架承接翻转机构,配置为用于承接安装架组件并将安装架组件从正面朝下的状态翻转至正面朝上的状态;
安装架输送机构,对接于所述安装架承接翻转机构,配置为用于向下游工位输送正面朝上的安装架组件;
底座输送机构,与所述安装架输送机构并排设置,配置为用于向下游工位输送待组装的底座组件;
压装机构,包括安装架定位机构和底座对位上压机构;所述安装架定位机构配置为用于从安装架的正面向下压紧安装架组件;所述底座对位上压机构配置为用于将底座组件进行排列,并将底座组件移动至安装架组件下方,以及通过竖向移动将底座组件压装于安装架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座装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承接翻转机构包括转盘、翻转支架以及翻转驱动部件;所述转盘通过转轴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翻转支架,所述翻转驱动部件与所述转盘传动连接,以带动所述转盘旋转;所述转盘沿圆周方向均匀地分布有从外边缘沿径向方向延伸的安装架插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插座装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盘包括第一转盘和第二转盘,所述第一转盘和第二转盘的间距小于安装架组件的宽度,在进行翻转时,安装架组件沿宽度方向的两端分别插入所述第一转盘和第二转盘相对应的一组安装架插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插座装配设备,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安装架插槽的外侧分别设有限位件,以限制安装架组件在所述安装架插槽中沿轴向方向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插座装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具有开口朝向所述安装架插槽的限位槽,以与安装架组件超出所述安装架插槽的边缘相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座装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定位机构包括定位支架和安装于所述定位支架的定位气缸;所述定位气缸向下的伸缩端设有定位块和定位架,所述定位块用于支撑安装架正面的中部区域,所述定位架呈倒“U”形,用于压紧安装架组件在输送方向上的前后边缘。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座装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对位上压机构包括横向移动机构、安装于所述横向移动机构的竖向移动机构和安装于所述竖向移动机构的底座排列机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插座装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排列机构包括滑轨、安装于所述滑轨的底座承载部、丝杠以及排列驱动部件;所述排列驱动部件与所述丝杠相连接,以驱动所述丝杠旋转;所述底座承载部通过连杆相互连接,其中一个所述底座承载部通过螺母与丝杠传动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座装配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上下相对设置的插拔力检测机构和通断检测机构;所述插拔力检测机构包括插拔检测支架和设于所述插拔检测支架的插拔检测气缸以及插拔检测滑动体,所述插拔检测滑动体通过竖向滑轨安装于所述插拔检测支架,所述插拔检测滑动体的底部设有插拔力检测插针,在所述插拔力检测插针与所述插拔检测气缸的传力路径上设有插拔力传感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插座装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断检测机构包括通断检测支架和设于所述通断检测支架的通断检测气缸,所述通断检测气缸向上的伸缩端设有通断检测插针。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插座装配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单极检测机构;所述单极检测机构包括单极检测支架和设于所述单极检测支架的单极检测气缸以及单极检测配重,所述单极检测配重通过竖向滑轨安装于所述单极检测支架,所述单极检测气缸与所述单极检测配重相连接,以向上提升所述单极检测配重,所述单极检测配重的底部设有单极检测插针。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插座装配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保护门回弹检测机构;所述保护门回弹检测机构包括保护门回弹检测支架和设于所述保护门回弹检测支架的保护门回弹检测气缸以及保护门回弹检测滑动体,所述保护门回弹检测滑动体通过竖向滑轨安装于所述保护门回弹检测支架,所述保护门回弹检测气缸与所述保护门回弹检测滑动体相连接,以驱动所述保护门回弹检测滑动体上下移动,所述保护门回弹检测滑动体的底部设有保护门回弹检测插针。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插座装配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不良品捡出机构;所述不良品捡出机构包括横向平移机构以及设于所述横向平移机构的真空吸盘。
CN202123074877.XU 2021-12-08 2021-12-08 一种插座装配设备 Active CN21639000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074877.XU CN216390004U (zh) 2021-12-08 2021-12-08 一种插座装配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074877.XU CN216390004U (zh) 2021-12-08 2021-12-08 一种插座装配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390004U true CN216390004U (zh) 2022-04-26

Family

ID=812214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074877.XU Active CN216390004U (zh) 2021-12-08 2021-12-08 一种插座装配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39000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91392A (zh) * 2021-12-08 2022-01-28 德力西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插座装配设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91392A (zh) * 2021-12-08 2022-01-28 德力西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插座装配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262954B (zh) 电池焊接机
CN107553107B (zh) 一种耳板弹片的连续自动组装机
CN203984877U (zh) 一种异型连接件自动插件机
CN109192571B (zh) 一种微动开关全自动组装生产系统及弹片分选上料装置
CN216390004U (zh) 一种插座装配设备
CN114279640A (zh) 一种水泵气密性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CN106443312A (zh) 检测插线板的直线测试机
CN208583661U (zh) 一种电子元器件测试分选机
CN210549364U (zh) 一种小尺寸轴承压装设备
CN108957313A (zh) 一种万能断路器检测流水线系统
CN109346348B (zh) 一种微动开关全自动组装生产系统及按挚分选上料装置
CN209249875U (zh) 一种连接器检测加盖一体机
CN113991392A (zh) 一种插座装配设备
CN113333322A (zh) 一种电脑内存条加工用具有分拣结构的接触片检测装置
CN212049115U (zh) 一种排母连接器检测用输送装置
CN116559730A (zh) 一种正负极插针检验装置及其检验方法
CN113690102B (zh) 端子自动插接设备
CN115400960A (zh) 一种金属钽电容的整形测试编带设备
CN214358700U (zh) 防浸水的嵌入式核心板装置
CN113567792A (zh) 一种电子产品的连续检测机构
CN216127643U (zh) 带有镶件传送探测装置的注塑模具及其自动生产系统
CN212542937U (zh) 一种电子接插件的插针机
CN210075738U (zh) 一种端子插件系统
CN111017341A (zh) 一种输液瓶翻转输送式泄漏检测设备
CN216297158U (zh) 自动测试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505

Address after: 325604 Delixi hi tech Industrial Park, Liushi Town, Yueqing City, Wen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DELIXI ELECTRIC Co.,Ltd.

Address before: 325604 Delixi hi tech Industrial Park, Liushi Town, Yueqing City, Wen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DELIXI ELECTRIC Co.,Ltd.

Patentee before: Puyang Delixi switch manufacturing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