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559730A - 一种正负极插针检验装置及其检验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正负极插针检验装置及其检验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559730A
CN116559730A CN202310422553.5A CN202310422553A CN116559730A CN 116559730 A CN116559730 A CN 116559730A CN 202310422553 A CN202310422553 A CN 202310422553A CN 116559730 A CN116559730 A CN 11655973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fixedly connected
straight
product
positi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422553.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段阳杰
段鑫
段卫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Houjin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Houjin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Houjin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Houjin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422553.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559730A/zh
Publication of CN1165597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55973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1/00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electric properties; Arrangements for locating electric faults;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al testing characterised by what is being tested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1R31/50Testing of electric apparatus, lines, cables or components for short-circuits, continuity, leakage current or incorrect line connections
    • G01R31/66Testing of connections, e.g. of plugs or non-disconnectable joints
    • G01R31/68Testing of releasable connections, e.g. of terminals mounted on a printed circuit boar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7SEPARATING SOLIDS FROM SOLIDS; SORTING
    • B07CPOSTAL SORTING; SORTING INDIVIDUAL ARTICLES, OR BULK MATERIAL FIT TO BE SORTED PIECE-MEAL, e.g. BY PICKING
    • B07C5/00Sorting according to a characteristic or feature of the articles or material being sorted, e.g. by control effected by devices which detect or measure such characteristic or feature; Sorting by manually actuated devices, e.g. switches
    • B07C5/02Measures preceding sorting, e.g. arranging articles in a stream orientat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7SEPARATING SOLIDS FROM SOLIDS; SORTING
    • B07CPOSTAL SORTING; SORTING INDIVIDUAL ARTICLES, OR BULK MATERIAL FIT TO BE SORTED PIECE-MEAL, e.g. BY PICKING
    • B07C5/00Sorting according to a characteristic or feature of the articles or material being sorted, e.g. by control effected by devices which detect or measure such characteristic or feature; Sorting by manually actuated devices, e.g. switches
    • B07C5/34Sorting according to other particular properties
    • B07C5/344Sorting according to other particular properties according to electric or electromagnetic properti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7SEPARATING SOLIDS FROM SOLIDS; SORTING
    • B07CPOSTAL SORTING; SORTING INDIVIDUAL ARTICLES, OR BULK MATERIAL FIT TO BE SORTED PIECE-MEAL, e.g. BY PICKING
    • B07C5/00Sorting according to a characteristic or feature of the articles or material being sorted, e.g. by control effected by devices which detect or measure such characteristic or feature; Sorting by manually actuated devices, e.g. switches
    • B07C5/36Sorting apparatu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ans used for distribu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esting Electric Properties And Detecting Electric Faul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正负极插针检验装置及其检验方法,属于连接器检验技术领域,包括机架,机架上安装有用于带动载具上的待测产品等间距移动的等间距驱动组件;等间距驱动组件上安装有若干组用于承载待测产品的载具;机架上安装有用于对检测工位处的待测产品的正负极插针进行检测的检测组件;机架上安装有用于对上料工位与正品下料工位之间的待测产品的前端进行限位封堵的封堵限位组件;机架上安装有用于将正品下料至正品池,将次品下料至次品池的分料组件。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可以实现航空连接器插针的流水线式连续性检测;同时在检测之后可结合检测组件的检测结果,配合分料组件自动实现将正品和次品进行分离,检测速度得到了提升。

Description

一种正负极插针检验装置及其检验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连接器检验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正负极插针检验装置及其检验方法。
背景技术
航空连接器是连接电气线路的机电元件,航空连接器在出厂检验时,需要对其插针导电性进行检验,以保证正常使用。
例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02120315288.7公开的航空连接器插针导电性能检测装置。其通过通过驱动齿轮的转动,与驱动杆上的齿条啮合,能够带动两个活动臂反向运动,从而通过活动臂控制夹具,通过夹具进行夹持或者放开,以自动有效的进行航空连接器的固定。
但是,上述结构存在以下问题:难以实现航空连接器插针的流水线式连续性检测;同时在检测之后无法自动将正品和次品进行分离,检测速度还有一定的提升空间。
基于此,本发明设计了一种正负极插针检验装置及其检验方法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缺点,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正负极插针检验装置及其检验方法。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正负极插针检验装置,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安装有用于带动载具上的待测产品等间距移动的等间距驱动组件;
所述等间距驱动组件上安装有若干组用于承载待测产品的载具;
所述机架上安装有用于对检测工位处的待测产品的正负极插针进行检测的检测组件;
所述机架上安装有用于对上料工位与正品下料工位之间的待测产品的前端进行限位封堵的封堵限位组件;
所述机架上安装有用于将正品下料至正品池,将次品下料至次品池的分料组件。
更进一步的,所述等间距驱动组件包括同步轮、转动轴、第一滑块、环形导轨、滑动座、驱动电机和同步带;驱动电机固定安装在机架的背面,机架的左右两端分别转动安装有转动轴,其中一组转动轴与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两组转动轴的前端均固定连接有同步轮,两组同步轮之间通过同步带传动连接,同步带的外壁上等间距固定连接有若干组滑动座,滑动座靠近机架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滑块,第一滑块滑动安装在环形导轨上,环形导轨固定安装在机架的正面;各组滑动座上均连接有载具。
更进一步的,所述载具包括载具板和插接槽;各组滑动座上均固定连接有载具板,载具板的前端开设有两组用于插接正负极插针的插接槽。
更进一步的,所述检测组件包括检测插接头、直导轨、安装直板、第二滑块、第一支撑座和第一气缸;机架的前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座,第一支撑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气缸,第一气缸的输出端上固定连接有安装直板,安装直板靠近机架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滑块,第二滑块滑动连接在直导轨上,直导轨固定安装在机架上,安装直板远离机架的一端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检测插接头;所述安装直板的底部还固定连接有定位插杆,载具板靠近检测插接头的一端开设有配合定位插杆插入的定位插孔,定位插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锥形引导杆。
更进一步的,所述封堵限位组件包括斜板、连接板、第一平限位板、活动板、第二平限位板和转动复位结构;第一平限位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多组连接板,连接板的另一端与机架固定连接,第一平限位板的左端固定连接有用于导料的斜板,第一平限位板的右端与活动板通过转动复位结构连接;第二平限位板位于活动板的右侧且第二平限位板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连接板的另一端与机架固定连接。
更进一步的,转动复位结构包括扭簧、第一连接块、直轴和第二连接块;第一平限位板的右端上下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块,活动板的左端上下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块,第一连接块与第二连接块错位布置,且上侧的第一连接块与第二连接块、下侧的第一连接块与第二连接块分别通过直轴转动连接,且直轴上均固定连接有扭簧;所述第二连接块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直轴,第一连接块与直轴转动连接,扭簧的内端与直轴固定连接,扭簧的外端与第一连接块固定连接。
更进一步的,所述分料组件包括直孔、次品分料组件、正品分料组件和第二支撑座;所述载具板上开设有两组分别与插接槽相连通的直孔,机架的后端安装有第二支撑座,第二支撑座上安装有结构相同的用于对次品分料的次品分料组件和用于对正品分料的正品分料组件;次品分料组件的两个输出端穿过直孔后分别与插接槽内的次品接触;正品分料组件的两个输出端穿过直孔后分别与插接槽内的正品接触。
更进一步的,所述次品分料组件包括第二气缸、推杆连接板和推杆;第二气缸固定安装在第二支撑座的顶部,第二气缸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推杆连接板,推杆连接板靠近机架的一端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推杆,推杆与机架活动连接,且两组推杆的位置与次品工位处的载具板的两组直孔的位置前后对应;所述正品分料组件的两组推杆的位置与正品工位处的载具板的两组直孔的位置前后对应。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所述的正负极插针检验装置的检验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一、安装时,将正负极插针分别插接在插接槽内;
二、通过驱动电机带动转动轴转动,转动轴带动同步轮转动,同步轮通过同步带带动另一组同步轮转动,同步带带动滑动座移动,滑动座带动第一滑块沿着环形导轨移动,滑动座带动载具等间距移动;
三、当一个载具板的定位插孔移动至锥形引导杆的下方时,启动第一气缸带动安装直板在直导轨与第二滑块的限位作用下竖直向下移动,安装直板带动两组检测插接头向下移动与正负极插针接触,进行检测,同时,安装直板带动定位插杆在锥形引导杆的导向作用下插在定位插孔内部;
四、结合检测组件的检测结果,若为正品,则控制启动正品分料组件的第二气缸带动推杆连接板和推杆移动,推杆穿过机架后进入正品工位处的载具板的两组直孔并将正品从插接槽内顶出,实现下料至正品池;若为次品,则控制启动次品分料组件的第二气缸带动推杆连接板和推杆移动,推杆穿过机架后进入次品工位处的载具板的两组直孔并将次品从插接槽内顶出,次品推动活动板翻转即可实现次品的下料;同时在扭簧的恢复力作用下,扭簧可以带动活动板复位重新与第一平限位板、第二平限位板处于同一平面上。
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若干组载具用于承载待测产品,通过等间距驱动组件带动载具上的待测产品等间距移动一端距离,使得一个待测产品移动至检测组件所在的检测工位处,通过检测组件对检测工位处的待测产品的正负极插针进行检测,在检测时,通过封堵限位组件对上料工位与正品下料工位之间的待测产品的前端进行限位封堵,放置待测产品掉落,等间距驱动组件、检测组件、分料组件均与外部的控制器连接,之后结合检测组件的检测结果,通过分料组件将正品下料至正品池,将次品下料至次品池;
本发明可以实现航空连接器插针的流水线式连续性检测;同时在检测之后可结合检测组件的检测结果,配合分料组件自动实现将正品和次品进行分离,检测速度得到了提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正负极插针检验装置主体结构立体图一;
图2为本发明的一种正负极插针检验装置结构正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一种正负极插针检验装置主体结构立体图二;
图4为本发明的一种正负极插针检验装置主体结构立体图三;
图5为本发明的一种正负极插针检验装置主体结构立体图四;
图6为沿着图2的A-A方向剖视图;
图7为沿着图2的B-B方向剖视图;
图8为图6中C处的放大图。
图中的标号分别代表:
1、机架;2、等间距驱动组件;21、同步轮;22、转动轴;23、第一滑块;24、环形导轨;25、滑动座;26、驱动电机;27、同步带;3、封堵限位组件;31、斜板;32、连接板;33、第一平限位板;34、活动板;35、第二平限位板;36、扭簧;37、第一连接块;38、直轴;39、第二连接块;4、检测组件;41、检测插接头;42、直导轨;43、安装直板;44、定位插杆;45、定位插孔;46、第二滑块;47、第一支撑座;48、第一气缸;49、锥形引导杆;5、载具;51、载具板;52、插接槽;6、分料组件;61、直孔;62、次品分料组件;621、第二气缸;622、推杆连接板;623、推杆;63、正品分料组件;64、第二支撑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说明书附图1-8,一种正负极插针检验装置,包括机架1;
机架1上安装有用于带动载具5上的待测产品等间距移动的等间距驱动组件2;
等间距驱动组件2上安装有若干组用于承载待测产品的载具5;
机架1上安装有用于对检测工位处的待测产品的正负极插针进行检测的检测组件4;
机架1上安装有用于对上料工位与正品下料工位之间的待测产品的前端进行限位封堵的封堵限位组件3;
机架1上安装有用于将正品下料至正品池,将次品下料至次品池的分料组件6;
本发明通过若干组载具5用于承载待测产品,通过等间距驱动组件2带动载具5上的待测产品等间距移动一端距离,使得一个待测产品移动至检测组件4所在的检测工位处,通过检测组件4对检测工位处的待测产品的正负极插针进行检测,在检测时,通过封堵限位组件3对上料工位与正品下料工位之间的待测产品的前端进行限位封堵,放置待测产品掉落,等间距驱动组件2、检测组件4、分料组件6均与外部的控制器连接,之后结合检测组件4的检测结果,通过分料组件6将正品下料至正品池,将次品下料至次品池;
本发明可以实现航空连接器插针的流水线式连续性检测;同时在检测之后可结合检测组件4的检测结果,配合分料组件6自动实现将正品和次品进行分离,检测速度得到了提升。
在一些实施例中,优选的,等间距驱动组件2包括同步轮21、转动轴22、第一滑块23、环形导轨24、滑动座25、驱动电机26和同步带27;驱动电机26固定安装在机架1的背面,机架1的左右两端分别转动安装有转动轴22,其中一组转动轴22与驱动电机26的输出端固定连接,两组转动轴22的前端均固定连接有同步轮21,两组同步轮21之间通过同步带27传动连接,同步带27的外壁上等间距固定连接有若干组滑动座25,滑动座25靠近机架1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滑块23,第一滑块23滑动安装在环形导轨24上,环形导轨24固定安装在机架1的正面;各组滑动座25上均连接有载具5;
通过驱动电机26带动转动轴22转动,转动轴22带动同步轮21转动,同步轮21通过同步带27带动另一组同步轮21转动,同步带27带动滑动座25移动,滑动座25带动第一滑块23沿着环形导轨24移动,滑动座25带动载具5等间距移动;
优选的,载具5包括载具板51和插接槽52;各组滑动座25上均固定连接有载具板51,载具板51的前端开设有两组用于插接正负极插针的插接槽52;
安装时,将正负极插针分别插接在插接槽52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检测组件4包括检测插接头41、直导轨42、安装直板43、第二滑块46、第一支撑座47和第一气缸48;机架1的前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座47,第一支撑座47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气缸48,第一气缸48的输出端上固定连接有安装直板43,安装直板43靠近机架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滑块46,第二滑块46滑动连接在直导轨42上,直导轨42固定安装在机架1上,安装直板43远离机架1的一端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检测插接头41;
优选的,安装直板43的底部还固定连接有定位插杆44,载具板51靠近检测插接头41的一端开设有配合定位插杆44插入的定位插孔45,定位插杆4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锥形引导杆49;
当一个载具板51的定位插孔45移动至锥形引导杆49的下方时,启动第一气缸48带动安装直板43在直导轨42与第二滑块46的限位作用下竖直向下移动,安装直板43带动两组检测插接头41向下移动与正负极插针接触,进行检测,检测结果传输至外部控制器,同时,安装直板43带动定位插杆44在锥形引导杆49的导向作用下插在定位插孔45内部,以实现位置校准作用,保证两组检测插接头41向下移动与正负极插针接触的准确性;
封堵限位组件3包括斜板31、连接板32、第一平限位板33、活动板34、第二平限位板35和转动复位结构;第一平限位板3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多组连接板32,连接板32的另一端与机架1固定连接,第一平限位板33的左端固定连接有用于导料的斜板31,第一平限位板33的右端与活动板34通过转动复位结构连接;第二平限位板35位于活动板34的右侧且第二平限位板35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32,连接板32的另一端与机架1固定连接;
转动复位结构包括扭簧36、第一连接块37、直轴38和第二连接块39;第一平限位板33的右端上下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块39,活动板34的左端上下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块37,第一连接块37与第二连接块39错位布置,且上侧的第一连接块37与第二连接块39、下侧的第一连接块37与第二连接块39分别通过直轴38转动连接,且直轴38上均固定连接有扭簧36;
优选的,第二连接块39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直轴38,第一连接块37与直轴38转动连接,扭簧36的内端与直轴38固定连接,扭簧36的外端与第一连接块37固定连接;
通过斜板31进行导料作用,通过第一平限位板33、活动板34、第二平限位板35与待测产品的前端接触实现对待测产品的封堵,避免待测产品掉落,在次品需要下料时,通过翻转活动板34即可实现次品的下料;同时在扭簧36的恢复力作用下,扭簧36可以带动活动板34复位重新与第一平限位板33、第二平限位板35处于同一平面上,通过第二平限位板35用于封堵住次品下料工位与正品下料工位之间的间隙;
分料组件6包括直孔61、次品分料组件62、正品分料组件63和第二支撑座64;载具板51上开设有两组分别与插接槽52相连通的直孔61,机架1的后端安装有第二支撑座64,第二支撑座64上安装有结构相同的用于对次品分料的次品分料组件62和用于对正品分料的正品分料组件63;下料时,次品分料组件62的两个输出端穿过直孔61后分别与插接槽52内的次品接触并可将正品推出;下料时,正品分料组件63的两个输出端穿过直孔61后分别与插接槽52内的正品接触并可将次品推出;
优选的,次品分料组件62包括第二气缸621、推杆连接板622和推杆623;第二气缸621固定安装在第二支撑座64的顶部,第二气缸62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推杆连接板622,推杆连接板622靠近机架1的一端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推杆623,推杆623与机架1活动连接,且两组推杆623的位置与次品工位处的载具板51的两组直孔61的位置前后对应;
同理,正品分料组件63的两组推杆623的位置与正品工位处的载具板51的两组直孔61的位置前后对应;
初始状态下,推杆623与载具板51不接触,避免影响载具板51的移动;结合检测组件4的检测结果,若为正品,则控制启动正品分料组件63的第二气缸621带动推杆连接板622和推杆623移动,推杆623穿过机架1后进入正品工位处的载具板51的两组直孔61并将产品从插接槽52内顶出,实现下料至正品池;若为次品,则控制启动次品分料组件62的第二气缸621带动推杆连接板622和推杆623移动,推杆623穿过机架1后进入次品工位处的载具板51的两组直孔61并将产品从插接槽52内顶出,实现下料至次品池。
在一些实施例中,的正负极插针检验装置的检验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一、安装时,将正负极插针分别插接在插接槽52内;
二、通过驱动电机26带动转动轴22转动,转动轴22带动同步轮21转动,同步轮21通过同步带27带动另一组同步轮21转动,同步带27带动滑动座25移动,滑动座25带动第一滑块23沿着环形导轨24移动,滑动座25带动载具5等间距移动;
三、当一个载具板51的定位插孔45移动至锥形引导杆49的下方时,启动第一气缸48带动安装直板43在直导轨42与第二滑块46的限位作用下竖直向下移动,安装直板43带动两组检测插接头41向下移动与正负极插针接触,进行检测,同时,安装直板43带动定位插杆44在锥形引导杆49的导向作用下插在定位插孔45内部;
四、结合检测组件4的检测结果,若为正品,则控制启动正品分料组件63的第二气缸621带动推杆连接板622和推杆623移动,推杆623穿过机架1后进入正品工位处的载具板51的两组直孔61并将正品从插接槽52内顶出,实现下料至正品池;若为次品,则控制启动次品分料组件62的第二气缸621带动推杆连接板622和推杆623移动,推杆623穿过机架1后进入次品工位处的载具板51的两组直孔61并将次品从插接槽52内顶出,次品推动活动板34翻转即可实现次品的下料;同时在扭簧36的恢复力作用下,扭簧36可以带动活动板34复位重新与第一平限位板33、第二平限位板35处于同一平面上。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会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9)

1.一种正负极插针检验装置,包括机架(1),其特征在于:
所述机架(1)上安装有用于带动载具(5)上的待测产品等间距移动的等间距驱动组件(2);
所述等间距驱动组件(2)上安装有若干组用于承载待测产品的载具(5);
所述机架(1)上安装有用于对检测工位处的待测产品的正负极插针进行检测的检测组件(4);
所述机架(1)上安装有用于对上料工位与正品下料工位之间的待测产品的前端进行限位封堵的封堵限位组件(3);
所述机架(1)上安装有用于将正品下料至正品池,将次品下料至次品池的分料组件(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负极插针检验装置及其检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等间距驱动组件(2)包括同步轮(21)、转动轴(22)、第一滑块(23)、环形导轨(24)、滑动座(25)、驱动电机(26)和同步带(27);驱动电机(26)固定安装在机架(1)的背面,机架(1)的左右两端分别转动安装有转动轴(22),其中一组转动轴(22)与驱动电机(26)的输出端固定连接,两组转动轴(22)的前端均固定连接有同步轮(21),两组同步轮(21)之间通过同步带(27)传动连接,同步带(27)的外壁上等间距固定连接有若干组滑动座(25),滑动座(25)靠近机架(1)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滑块(23),第一滑块(23)滑动安装在环形导轨(24)上,环形导轨(24)固定安装在机架(1)的正面;各组滑动座(25)上均连接有载具(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正负极插针检验装置及其检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载具(5)包括载具板(51)和插接槽(52);各组滑动座(25)上均固定连接有载具板(51),载具板(51)的前端开设有两组用于插接正负极插针的插接槽(5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正负极插针检验装置及其检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组件(4)包括检测插接头(41)、直导轨(42)、安装直板(43)、第二滑块(46)、第一支撑座(47)和第一气缸(48);机架(1)的前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座(47),第一支撑座(47)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气缸(48),第一气缸(48)的输出端上固定连接有安装直板(43),安装直板(43)靠近机架(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滑块(46),第二滑块(46)滑动连接在直导轨(42)上,直导轨(42)固定安装在机架(1)上,安装直板(43)远离机架(1)的一端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检测插接头(41);所述安装直板(43)的底部还固定连接有定位插杆(44),载具板(51)靠近检测插接头(41)的一端开设有配合定位插杆(44)插入的定位插孔(45),定位插杆(4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锥形引导杆(49)。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正负极插针检验装置及其检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堵限位组件(3)包括斜板(31)、连接板(32)、第一平限位板(33)、活动板(34)、第二平限位板(35)和转动复位结构;第一平限位板(3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多组连接板(32),连接板(32)的另一端与机架(1)固定连接,第一平限位板(33)的左端固定连接有用于导料的斜板(31),第一平限位板(33)的右端与活动板(34)通过转动复位结构连接;第二平限位板(35)位于活动板(34)的右侧且第二平限位板(35)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32),连接板(32)的另一端与机架(1)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正负极插针检验装置及其检验方法,其特征在于,转动复位结构包括扭簧(36)、第一连接块(37)、直轴(38)和第二连接块(39);第一平限位板(33)的右端上下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块(39),活动板(34)的左端上下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块(37),第一连接块(37)与第二连接块(39)错位布置,且上侧的第一连接块(37)与第二连接块(39)、下侧的第一连接块(37)与第二连接块(39)分别通过直轴(38)转动连接,且直轴(38)上均固定连接有扭簧(36);所述第二连接块(39)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直轴(38),第一连接块(37)与直轴(38)转动连接,扭簧(36)的内端与直轴(38)固定连接,扭簧(36)的外端与第一连接块(37)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正负极插针检验装置及其检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料组件(6)包括直孔(61)、次品分料组件(62)、正品分料组件(63)和第二支撑座(64);所述载具板(51)上开设有两组分别与插接槽(52)相连通的直孔(61),机架(1)的后端安装有第二支撑座(64),第二支撑座(64)上安装有结构相同的用于对次品分料的次品分料组件(62)和用于对正品分料的正品分料组件(63);次品分料组件(62)的两个输出端穿过直孔(61)后分别与插接槽(52)内的次品接触;正品分料组件(63)的两个输出端穿过直孔(61)后分别与插接槽(52)内的正品接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正负极插针检验装置及其检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次品分料组件(62)包括第二气缸(621)、推杆连接板(622)和推杆(623);第二气缸(621)固定安装在第二支撑座(64)的顶部,第二气缸(62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推杆连接板(622),推杆连接板(622)靠近机架(1)的一端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推杆(623),推杆(623)与机架(1)活动连接,且两组推杆(623)的位置与次品工位处的载具板(51)的两组直孔(61)的位置前后对应;所述正品分料组件(63)的两组推杆(623)的位置与正品工位处的载具板(51)的两组直孔(61)的位置前后对应。
9.一种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正负极插针检验装置的检验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一、安装时,将正负极插针分别插接在插接槽(52)内;
二、通过驱动电机(26)带动转动轴(22)转动,转动轴(22)带动同步轮(21)转动,同步轮(21)通过同步带(27)带动另一组同步轮(21)转动,同步带(27)带动滑动座(25)移动,滑动座(25)带动第一滑块(23)沿着环形导轨(24)移动,滑动座(25)带动载具(5)等间距移动;
三、当一个载具板(51)的定位插孔(45)移动至锥形引导杆(49)的下方时,启动第一气缸(48)带动安装直板(43)在直导轨(42)与第二滑块(46)的限位作用下竖直向下移动,安装直板(43)带动两组检测插接头(41)向下移动与正负极插针接触,进行检测,同时,安装直板(43)带动定位插杆(44)在锥形引导杆(49)的导向作用下插在定位插孔(45)内部;
四、结合检测组件(4)的检测结果,若为正品,则控制启动正品分料组件(63)的第二气缸(621)带动推杆连接板(622)和推杆(623)移动,推杆(623)穿过机架(1)后进入正品工位处的载具板(51)的两组直孔(61)并将正品从插接槽(52)内顶出,实现下料至正品池;若为次品,则控制启动次品分料组件(62)的第二气缸(621)带动推杆连接板(622)和推杆(623)移动,推杆(623)穿过机架(1)后进入次品工位处的载具板(51)的两组直孔(61)并将次品从插接槽(52)内顶出,次品推动活动板(34)翻转即可实现次品的下料;同时在扭簧(36)的恢复力作用下,扭簧(36)可以带动活动板(34)复位重新与第一平限位板(33)、第二平限位板(35)处于同一平面上。
CN202310422553.5A 2023-04-20 2023-04-20 一种正负极插针检验装置及其检验方法 Pending CN11655973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422553.5A CN116559730A (zh) 2023-04-20 2023-04-20 一种正负极插针检验装置及其检验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422553.5A CN116559730A (zh) 2023-04-20 2023-04-20 一种正负极插针检验装置及其检验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559730A true CN116559730A (zh) 2023-08-08

Family

ID=874974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422553.5A Pending CN116559730A (zh) 2023-04-20 2023-04-20 一种正负极插针检验装置及其检验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559730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865070A (zh) * 2023-09-04 2023-10-10 江苏厚进精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插针自动化注塑包胶成型设备及其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865070A (zh) * 2023-09-04 2023-10-10 江苏厚进精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插针自动化注塑包胶成型设备及其方法
CN116865070B (zh) * 2023-09-04 2023-12-12 江苏厚进精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插针自动化注塑包胶成型设备及其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794748B (zh) 一种充电器插头的弹片组装机
CN116559730A (zh) 一种正负极插针检验装置及其检验方法
CN109078865B (zh) 电源接口组装测试设备
CN106001961B (zh) 一条组装上滑轨的生产流水线
CN108445263B (zh) 自动检测装置
CN114378464B (zh) 一种电机端子自动装配焊接设备
CN108957313B (zh) 一种万能断路器检测流水线系统
CN112684341A (zh) 一种控制电机测试设备
CN115041423A (zh) 一种dip封装电子元器件的全自动检测分选装置
CN209231477U (zh) 一种五级转子测试装置
CN117250455B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软连接铜排耐压测试设备及检测方法
CN212049115U (zh) 一种排母连接器检测用输送装置
CN113333322A (zh) 一种电脑内存条加工用具有分拣结构的接触片检测装置
CN108075168B (zh) 电池模块的成组系统
CN105945411B (zh) 一种铆钉焊接设备
CN216390004U (zh) 一种插座装配设备
CN214609828U (zh) 一种用于电池检测用步进式相机检测机构
CN211463947U (zh) 一种接驳台
CN113600498A (zh) 一种盖帽尺寸检测设备
CN208459570U (zh) 移动电源检测装置
CN208459573U (zh) 电源定位固定装置和移动电源检测装置
CN114939561B (zh) 一种实训用检具维护管理装置
CN115421025B (zh) 一种飞针测试机检测用可调式夹持输料一体机
CN211148013U (zh) 一种端子机上的拉拔检测机构
CN110391573A (zh) 一种并列四插头插端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