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386183U - 一种泵盖捡漏工装 - Google Patents

一种泵盖捡漏工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386183U
CN216386183U CN202122953762.1U CN202122953762U CN216386183U CN 216386183 U CN216386183 U CN 216386183U CN 202122953762 U CN202122953762 U CN 202122953762U CN 216386183 U CN216386183 U CN 21638618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pump cover
fixedly connected
bottom plate
leakage det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953762.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卢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Zhongchengfenghe Precision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Zhongchengfenghe Precision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Zhongchengfenghe Precision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Zhongchengfenghe Precision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953762.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38618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38618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38618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xamining Or Testing Airtightnes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泵盖检测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泵盖捡漏工装,泵盖放置板与底板固定连接,第一侧封组件和第二侧封组件分别与底板固定连接,伸缩柱的数量为四根,每根伸缩柱的两端分别与底板和顶板固定连接,多根堵柱分别与顶板固定连接,并分别位于顶板的下方,第一堵块的数量为三个,三个第一堵块分别与顶板固定连接,第二堵块与顶板固定连接,出气管和进气管分别贯穿顶板,气压检测器的数量为两个,每个气压检测器分别与对应的出气管和进气管固定连接,并分别位于出气管和进气管的一侧。以上结构的设置,可以有效的判断不规则的泵盖是否具有裂缝,同时也可以减压泵盖在高压环境下的状态。

Description

一种泵盖捡漏工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泵盖检测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泵盖捡漏工装。
背景技术
目前泵盖是用于盖合密封泵体的配件,因此对于泵盖的质量要求也极高,在产品出厂前需要进行检测,确保产品的质量。
但是泵盖属于不规则体,不便于对泵盖的强度进行检测,同时也不便于对泵盖上的裂缝进行检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泵盖捡漏工装,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泵盖属于不规则体,不便于对泵盖的强度进行检测,同时也不便于对泵盖上的裂缝进行检测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种泵盖捡漏工装,包括底板、顶板、泵盖放置板、第一侧封组件、第二侧封组件、堵柱、第一堵块、第二堵块、伸缩柱、进气管、出气管和气压检测器,所述泵盖放置板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底板的上方,所述第一侧封组件和所述第二侧封组件分别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并分别位于所述底板的上方,所述伸缩柱的数量为四根,每根所述伸缩柱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底板和所述顶板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底板和所述顶板之间,所述堵柱的数量为多根,多根所述堵柱分别与所述顶板固定连接,并分别位于所述顶板的下方,所述第一堵块的数量为三个,三个所述第一堵块分别与所述顶板固定连接,并分别位于所述顶板的下方,所述第二堵块与所述顶板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顶板的下方,所述出气管和所述进气管分别贯穿所述顶板,所述气压检测器的数量为两个,每个所述气压检测器分别与对应的所述出气管和所述进气管固定连接,并分别位于所述出气管和所述进气管的一侧。
通过将泵盖放入至所述泵盖放置板的上方,进而将所述顶板向下压合,将每根所述堵柱嵌入泵盖的通孔之中,同时所述第一堵块与所述第二堵块也同样将泵盖的较大开口进行封堵,启动所述第一侧封组件和所述第二侧封组件将泵盖的两侧进行封堵,所述进气管和所述出气管也同样嵌入泵盖的通孔之中,进而对所述进气管加入高压气,再由所述出气管将气体排出,通过两个所述气压检测器对出气管和进气管的气压进行对比,如若气压差距较大则代表泵盖具有裂缝,如若气压差不变则代表泵盖无裂缝,以上结构的设置,可以有效的判断不规则的泵盖是否具有裂缝,同时也可以减压泵盖在高压环境下的状态。
其中,所述第一侧封组件包括第一侧板、第一气缸和第一封板,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底板的上方,所述第一气缸与所述第一侧板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第一侧板的一侧,所述第一封板与所述第一气缸的输出端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第一气缸的一侧。
通过启动所述第一气缸,进而推动所述第一封板对泵盖的开口进行封闭,便于后续对泵盖的气压差进行测量。
其中,所述第二侧封组件包括第二侧板、第二气缸和第二封板,所述第二侧板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底板的上方,所述第二气缸与所述第二侧板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第二侧板的一侧,所述第二封板与所述第二气缸的输出端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第二气缸的一侧。
通过启动所述第二气缸,进而推动所述第二封板对泵盖的另一个开口进行封闭,便于后续对泵盖的气压差进行测量。
其中,所述泵盖捡漏工装还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安装板分别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并分别位于所述底板的周侧。
通过所述安装板的设置,便于对所述泵盖捡漏工装进行安装固定。
其中,所述泵盖捡漏工装还包括第一橡胶圈,所述第一橡胶圈的数量为三个,每个所述第一橡胶圈分别与对应的所述第一堵块固定连接,并套设于对应的所述第一堵块的外表壁。
通过所述第一橡胶圈的设置,可以使得所述第一堵块在封闭泵盖时,密封性更好,使得检测结构误差更小。
其中,所述泵盖捡漏工装还包括第二橡胶圈,所述第二橡胶圈与所述第二堵块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第二堵块的外表壁。
通过所述第二橡胶圈的设置,可以使得第二堵块在封闭所述泵盖时,密封性更好,使得检测的误差更小。
其中,所述第一侧封组件还包括第一橡胶层,所述第一橡胶层与所述第一封板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第一封板的一侧。
通过所述第一橡胶层的设置,可以使得所述第一封板在对泵盖进行封闭时,密封性更好。
其中,所述第二侧封组件还包括第二橡胶层,所述第二橡胶层与所述第二封板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第二封板的一侧。
通过所述第二橡胶层的设置,可以使得所述第二封板在对泵盖进行封闭时,密封性更好。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泵盖捡漏工装,通过将泵盖放入至所述泵盖放置板的上方,进而将所述顶板向下压合,将每根所述堵柱嵌入泵盖的通孔之中,同时所述第一堵块与所述第二堵块也同样将泵盖的较大开口进行封堵,启动所述第一侧封组件和所述第二侧封组件将泵盖的两侧进行封堵,所述进气管和所述出气管也同样嵌入泵盖的通孔之中,进而对所述进气管加入高压气,再由所述出气管将气体排出,通过两个所述气压检测器对出气管和进气管的气压进行对比,如若气压差距较大则代表泵盖具有裂缝,如若气压差不变则代表泵盖无裂缝,以上结构的设置,可以有效的判断不规则的泵盖是否具有裂缝,同时也可以减压泵盖在高压环境下的状态。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泵盖捡漏工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泵盖捡漏工装的正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泵盖捡漏工装的侧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图2的A-A线结构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图1的B处局部结构放大图。
1-底板、2-顶板、3-泵盖放置板、4-第一侧封组件、5-第二侧封组件、6-堵柱、7-第一堵块、8-第二堵块、9-伸缩柱、10-进气管、11-出气管、12-气压检测器、13-第一侧板、14-第一气缸、15-第一封板、16-第二侧板、17-第二气缸、18-第二封板、19-安装板、20-第一橡胶圈、21-第二橡胶圈、22-第一橡胶层、23-第二橡胶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请参阅图1至图5,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泵盖捡漏工装,包括底板1、顶板2、泵盖放置板3、第一侧封组件4、第二侧封组件5、堵柱6、第一堵块7、第二堵块8、伸缩柱9、进气管10、出气管11和气压检测器12,所述泵盖放置板3与所述底板1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底板1的上方,所述第一侧封组件4和所述第二侧封组件5分别与所述底板1固定连接,并分别位于所述底板1的上方,所述伸缩柱9的数量为四根,每根所述伸缩柱9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底板1和所述顶板2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底板1和所述顶板2之间,所述堵柱6的数量为多根,多根所述堵柱6分别与所述顶板2固定连接,并分别位于所述顶板2的下方,所述第一堵块7的数量为三个,三个所述第一堵块7分别与所述顶板2固定连接,并分别位于所述顶板2的下方,所述第二堵块8与所述顶板2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顶板2的下方,所述出气管11和所述进气管10分别贯穿所述顶板2,所述气压检测器12的数量为两个,每个所述气压检测器12分别与对应的所述出气管11和所述进气管10固定连接,并分别位于所述出气管11和所述进气管10的一侧。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将泵盖放入至所述泵盖放置板3的上方,进而将所述顶板2向下压合,将每根所述堵柱6嵌入泵盖的通孔之中,同时所述第一堵块7与所述第二堵块8也同样将泵盖的较大开口进行封堵,启动所述第一侧封组件4和所述第二侧封组件5将泵盖的两侧进行封堵,所述进气管10和所述出气管11也同样嵌入泵盖的通孔之中,进而对所述进气管10加入高压气,再由所述出气管11将气体排出,通过两个所述气压检测器12对出气管11和进气管10的气压进行对比,如若气压差距较大则代表泵盖具有裂缝,如若气压差不变则代表泵盖无裂缝,所述伸缩柱9便于所述顶板2进行上下移动,以上结构的设置,可以有效的判断不规则的泵盖是否具有裂缝,同时也可以减压泵盖在高压环境下的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侧封组件4包括第一侧板13、第一气缸14和第一封板15,所述第一侧板13与所述底板1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底板1的上方,所述第一气缸14与所述第一侧板13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第一侧板13的一侧,所述第一封板15与所述第一气缸14的输出端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第一气缸14的一侧。
所述第二侧封组件5包括第二侧板16、第二气缸17和第二封板18,所述第二侧板16与所述底板1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底板1的上方,所述第二气缸17与所述第二侧板16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第二侧板16的一侧,所述第二封板18与所述第二气缸17的输出端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第二气缸17的一侧。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启动所述第一气缸14和第二气缸17,进而推动所述第一封板15和所述第二封板18对泵盖开口进行封闭,所述第一侧板13和所述第二侧板16的设置,便于所述第一气缸14和所述第二气缸17进行安装工固定,以上结构的设置,便于后续对泵盖气压差的检测。
进一步地,所述泵盖捡漏工装还包括安装板19,所述安装板19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安装板19分别与所述底板1固定连接,并分别位于所述底板1的周侧。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所述安装板19的设置,便于对所述泵盖捡漏工装进行安装固定,使得所述泵盖捡漏工装更加牢固。
进一步地,所述泵盖捡漏工装还包括第一橡胶圈20,所述第一橡胶圈20的数量为三个,每个所述第一橡胶圈20分别与对应的所述第一堵块7固定连接,并套设于对应的所述第一堵块7的外表壁。
所述泵盖捡漏工装还包括第二橡胶圈21,所述第二橡胶圈21与所述第二堵块8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第二堵块8的外表壁。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所述第一橡胶圈20和所述第二橡胶圈21的设置,使得所述第一堵块7和所述第二堵块8对泵盖进行封堵时,密封效果更好,可以有效的减少后续检测泵盖气压差的误差。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侧封组件4还包括第一橡胶层22,所述第一橡胶层22与所述第一封板15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第一封板15的一侧。
所述第二侧封组件5还包括第二橡胶层23,所述第二橡胶层23与所述第二封板18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第二封板18的一侧。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所述第一橡胶层22和所述第二橡胶层23的设置,使得所述第一侧封组件4和所述第二侧封组件5对泵盖进行封堵时,密封性更好,可以减少泵盖气压差的误差,使得检测数据更加真实。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流程,并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8)

1.一种泵盖捡漏工装,其特征在于,
包括底板、顶板、泵盖放置板、第一侧封组件、第二侧封组件、堵柱、第一堵块、第二堵块、伸缩柱、进气管、出气管和气压检测器,所述泵盖放置板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底板的上方,所述第一侧封组件和所述第二侧封组件分别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并分别位于所述底板的上方,所述伸缩柱的数量为四根,每根所述伸缩柱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底板和所述顶板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底板和所述顶板之间,所述堵柱的数量为多根,多根所述堵柱分别与所述顶板固定连接,并分别位于所述顶板的下方,所述第一堵块的数量为三个,三个所述第一堵块分别与所述顶板固定连接,并分别位于所述顶板的下方,所述第二堵块与所述顶板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顶板的下方,所述出气管和所述进气管分别贯穿所述顶板,所述气压检测器的数量为两个,每个所述气压检测器分别与对应的所述出气管和所述进气管固定连接,并分别位于所述出气管和所述进气管的一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泵盖捡漏工装,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侧封组件包括第一侧板、第一气缸和第一封板,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底板的上方,所述第一气缸与所述第一侧板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第一侧板的一侧,所述第一封板与所述第一气缸的输出端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第一气缸的一侧。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泵盖捡漏工装,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侧封组件包括第二侧板、第二气缸和第二封板,所述第二侧板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底板的上方,所述第二气缸与所述第二侧板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第二侧板的一侧,所述第二封板与所述第二气缸的输出端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第二气缸的一侧。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泵盖捡漏工装,其特征在于,
所述泵盖捡漏工装还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安装板分别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并分别位于所述底板的周侧。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泵盖捡漏工装,其特征在于,
所述泵盖捡漏工装还包括第一橡胶圈,所述第一橡胶圈的数量为三个,每个所述第一橡胶圈分别与对应的所述第一堵块固定连接,并套设于对应的所述第一堵块的外表壁。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泵盖捡漏工装,其特征在于,
所述泵盖捡漏工装还包括第二橡胶圈,所述第二橡胶圈与所述第二堵块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第二堵块的外表壁。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泵盖捡漏工装,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侧封组件还包括第一橡胶层,所述第一橡胶层与所述第一封板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第一封板的一侧。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泵盖捡漏工装,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侧封组件还包括第二橡胶层,所述第二橡胶层与所述第二封板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第二封板的一侧。
CN202122953762.1U 2021-11-29 2021-11-29 一种泵盖捡漏工装 Active CN21638618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953762.1U CN216386183U (zh) 2021-11-29 2021-11-29 一种泵盖捡漏工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953762.1U CN216386183U (zh) 2021-11-29 2021-11-29 一种泵盖捡漏工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386183U true CN216386183U (zh) 2022-04-26

Family

ID=812202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953762.1U Active CN216386183U (zh) 2021-11-29 2021-11-29 一种泵盖捡漏工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38618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6386183U (zh) 一种泵盖捡漏工装
CN216846756U (zh) 一种电池包的气密封自动检测装置
CN209802593U (zh) 电池壳体测漏装置
CN208847428U (zh) 一种手机屏密封测试治具
CN218066938U (zh) 新能源汽车电池箱体气密检测工装
CN211784099U (zh) 一种汽车零部件用气密性检测装置
CN211317624U (zh) 发动机缸体气检测漏机
CN113188727A (zh) 新型锂电池压钉后正压密封性检测工装及检测方法
CN113932155A (zh) 一种天然气管道泄漏报警系统和检测方法
CN215001011U (zh) 一种化工厂用有毒有害气体泄漏报警装置
CN206735362U (zh) 真空吸盘
CN217765425U (zh) 一种用于检测电池顶盖密封性的真空氦检设备
CN215374357U (zh) 一种电子元器件气密性检测机构
CN219419234U (zh) 一种盖板组件以及电池装置
CN217687773U (zh) 一种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电解液泄漏检测设备
CN209979161U (zh) 一种独立腔体水封气密性检测仪器
CN218885312U (zh) 一种用于定位真空容器漏点的治具
CN218598334U (zh) 一种密封效果好的空调压缩机用前盖
CN219870147U (zh) 用于燃料电池系统氢气管路的泄漏检测装置
CN213422549U (zh) 一种绝缘子气密性检测装置
CN114518204B (zh) 密封波纹管的漏率检测系统
CN215115030U (zh) 一种氦检漏回收系统用的检测探头放置架
CN220960493U (zh) 一种高稳定的气密式检测底座
CN213600298U (zh) 一种工件的气密性检测台
CN214952002U (zh) F56a/f水处理控制阀自动组装检测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