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349969U - 一种万能试验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万能试验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349969U
CN216349969U CN202122957232.4U CN202122957232U CN216349969U CN 216349969 U CN216349969 U CN 216349969U CN 202122957232 U CN202122957232 U CN 202122957232U CN 216349969 U CN216349969 U CN 21634996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ide
plate
sliding
grip slipper
bol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957232.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永良
章百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Southern China Instrument And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Southern China Instrument And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Southern China Instrument And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Southern China Instrument And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957232.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34996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34996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34996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vestigating Strength Of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万能试验机,其包括机架以及设在机架上的上夹持座、下夹持座、工作台、压力传感器、第一液压缸,第一液压缸的活塞杆和工作台固定连接,工作台上设有多根导向柱,上夹持座设在多根导向柱上,上夹持座上设有上夹持装置,机架上设有两根竖直的丝杠,下夹持座与两丝杠螺纹连接,压力传感器设在工作台上,下夹持座上设有下夹持装置,下夹持装置包括两块滑轨、两块滑板,下夹持座上设有用于驱动滑板移动的驱动机构,滑板的顶端设有挡尘布,挡尘布远离滑板的一端设在下夹持座上,挡尘布位于滑板与滑轨之间的缝隙的上方。本申请具有减小杂质进入滑板与滑轨之间的间隙的可能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万能试验机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材料强度试验仪器技术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万能试验机。
背景技术
万能试验机可对各种材料进行拉伸、压缩、弯曲、剥离、剪切等多项性能试验,且有测量范围宽、精度高、响应快等特点。
相关技术中,万能试验机一般包括工作台、上夹持装置、下夹持装置、驱动机构,驱动机构使上夹持装置上下移动,工作时,利用上夹持装置和下夹持装置将待测件的两端夹住,然后利用驱动机构使得上夹持装置向上移动,从而拉断待测件,从而测出待测件的抗拉强度。下夹持装置包括下夹持座、滑板,下夹持座上设置有两倾斜的滑轨,两滑轨之间的距离从上到下逐渐增加,滑板滑移设置在滑轨中,下夹持装置上设置有驱动滑板向上移动的驱动件。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滑板与滑轨之间存在间隙,当有灰尘落入滑板与滑轨之间的间隙中时,会阻碍滑板移动,影响下夹持装置的夹持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减小灰尘落入滑板与滑轨之间的间隙的可能,本申请提供一种万能试验机。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万能试验机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万能试验机,包括机架以及设置在机架上的上夹持座、下夹持座、工作台、压力传感器、第一液压缸,所述工作台沿竖直方向滑移设置在所述机架上,所述第一液压缸位于所述工作台的下方且所述第一液压缸的活塞杆和所述工作台固定连接,所述压力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工作台上,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多根导向柱,所述上夹持座设置在多根所述导向柱上,所述上夹持座上设置有上夹持装置,所述机架上设置有两根竖直的丝杠,所述下夹持座与两所述丝杠螺纹连接且位于所述上夹持座与所述工作台之间,所述下夹持座上设置有下夹持装置,所述下夹持装置包括两块滑轨、两块滑板,两所述滑轨设置在所述下夹持座上且倾斜设置,两所述滑轨的倾斜方向为从上到下两所述滑轨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加,两所述滑板分别滑移设置在两所述滑轨中,所述下夹持座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滑板移动的驱动机构,所述滑板的顶端设置有挡尘布,所述挡尘布远离所述滑板的一端设置在所述下夹持座上,所述挡尘布位于所述滑板与所述滑轨之间的缝隙的上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前,转动丝杠,调节上夹持座和下夹持座之间的距离,从而调节上夹持装置与下夹持装置之间的距离。将工件放置在上夹持座和下夹持座之间,且让工件的下端部位于两块滑板之间,然后启动驱动机构,使两块滑板向上移动且使得两块滑板夹紧工件的一端,利用上夹持装置夹紧工件的另一端,然后启动第一液压缸,对工作台产生一个向上的力,从而使上夹持装置对工件产生一个向上的拉力,下夹持装置对压力传感器的压力等于上夹持装置对工件的拉力,当工作被拉断时,利用压力传感器测出拉断工件所需要的力,从而测出工件的抗拉强度。利用挡尘布遮挡滑轨与滑板之间的间隙,从而减小了杂质进入滑板与滑轨之间的间隙的可能,使得万能试验机的寿命更加长久。
可选的,所述挡尘布的一端设置有至少一颗第一螺栓,所述第一螺栓的杆部穿过所述挡尘布且与所述滑板螺纹连接,所述挡尘布的另一端设置有至少一颗第二螺栓,所述第二螺栓的杆部穿过所述挡尘布且与所述下夹持座螺纹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第一螺栓将挡尘布的一端固定在滑板上,利用第二螺栓将挡尘布的另一端固定在下夹持座上,从而将挡尘布固定在滑板和滑轨之间的间隙的上方,安装便利。
可选的,所述挡尘布远离所述滑板的一端设置有固定条,所述固定条位于所述挡尘布背向所述下夹持座的一侧,所述第二螺栓依次穿过所述固定条和所述挡尘布且和所述下夹持座螺纹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固定条抵紧挡尘布,增大了挡尘布的受压力面积,从而减小了挡尘布所受到的压强,减小了挡尘布破损的可能,从而增加了挡尘布的使用寿命。
可选的,所述滑板包括第一板和第二板,所述第一板滑移设置在所述滑轨中,两所述第一板相互面对的表面上开设有水平的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沿所述第一滑槽长度方向贯穿所述第一板,所述第一滑槽的横截面为倒梯形,所述第二板相互背对的表面上设置有第一凸块,所述第一凸块滑移设置在所述第一滑槽中,所述第一板的两端均设置有定位螺栓,所述定位螺栓的杆部设置有垫片,所述定位螺栓的头部将所述垫片抵紧在所述第一板的侧壁上从而将所述第一凸块限制在第一滑槽中。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第一凸块滑移设置在第一滑槽中,从而将第二板与第一板滑移连接,横截面为倒梯形的第一滑槽和横截面为倒梯形的第一凸块可以防止第二板从第一板到第二板方向滑出,利用第一定位螺栓将垫片抵紧在第一板和第二板端部的连接处,防止第二板沿第一滑槽长度方向滑出,从而将第二板固定安装在第一板上,安装便利,便于拆卸。
可选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板、第二液压缸,所述第二液压缸设置在所述下夹持座上且位于所述滑板的下方,所述第二液压缸上设置有支撑块,所述驱动板与所述支撑块远离所述第二液压缸的一端铰接,所述驱动板的上表面开设有贯穿所述驱动板的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的长度方向与从所述支撑块到所述下夹持座方向平行,所述第二滑槽的两侧壁均开设有与所述第二滑槽平行的第三滑槽,所述第二液压缸的活塞杆上转动连接有支撑柱,所述第二液压缸的活塞杆向上伸入所述第二滑槽中,所述支撑柱滑移设置在所述第三滑槽中,所述驱动板的上表面设置有两根连接杆,两所述连接杆分别位于所述第二滑槽的两侧,所述连接杆远离所述驱动板的一端设置有支撑杆,所述第二板朝向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开设有第四滑槽,所述支撑杆伸入所述第四滑槽中且与所述第四滑槽的上侧壁抵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时,启动第二液压缸,使得第二液压缸的活塞杆向上移动,从而使得支撑柱向上移动且在第三滑槽中移动,从而使驱动板绕着驱动板与支撑块的铰接点向上翻转,从而使连接杆向上移动,从而使支撑杆向上移动并带动第二板向上移动,从而使两个第二板夹紧工件的下端,结构简单,操作便利。
可选的,所述工作台转动连接有防护门,所述防护门的外壁上设置有沿平行于所述防护门的竖直平面转动的插销,所述机架上设置有卡座,所述卡座的上表面开设有供所述插销转动卡入的卡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万能试验机将工件拉断时,可能会有碎屑弹出,利用防护门对碎屑进行阻挡,防止碎屑弹出时对工人产生伤害,转动插销,使插销离开卡槽,从而打开防护门,反向转动插销,使插销插入卡槽,从而关闭防护门,结构简单,操作便利。
可选的,所述防护门上开设有多个观察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时,工人站在防护门背对下夹持座的一侧,通过观察孔对工件进行观察,结构简单。
可选的,所述下夹持座包括下横梁和两夹持块,两所述夹持块设置在所述下横梁的顶端,两夹持块关于所述下横梁宽度方向上的中垂面垂直,两夹持块相互面对的表面上均设置有斜面,所述斜面的倾斜方向为从上到下两所述斜面的距离逐渐增加,所述滑轨包括两块第一块,所述第一块包括第一部和第二部,所述第二部设置在所述第一部上且和所述第一部互相垂直,所述第一部与所述下横梁宽度方向垂直且与所述夹持块侧壁贴合,所述第一部上设置有两个固定螺栓,两所述固定螺栓均穿过所述第一部且与所述夹持块螺纹连接,所述第二部与所述下横梁宽度方向平行且与所述斜面贴合,两所述第二部相互面对的表面上均一体凸出设置有凸条,所述滑板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五滑槽,所述凸条滑移设置在所述第五滑槽中。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两颗固定螺栓将第一部固定在夹持座上,从而将第二部固定在斜面上,将凸条滑移设置在第五滑槽中,从而使得滑板滑移连接在滑板上,安装便利,拆卸方便。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利用挡尘布遮挡滑轨与滑板之间的间隙,从而减小了杂质进入滑板与滑轨之间的间隙的可能,使得万能试验机的寿命更加长久;
2.利用第一螺栓将挡尘布的一端固定在滑板上,利用第二螺栓将挡尘布的另一端固定在下夹持座上,从而将挡尘布固定在滑板和滑轨之间的间隙的上方,安装便利;
3.工作时,启动第二液压缸,使得第二液压缸的活塞杆向上移动,从而使得支撑柱向上移动且在第三滑槽中移动,从而使驱动板绕着驱动板与支撑块的铰接点向上翻转,从而使连接杆向上移动,从而使支撑杆向上移动并带动第二板向上移动,从而使两个第二板夹紧工件的下端,结构简单,操作便利。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万能试验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工作台、支撑轴、丝杠、下夹持座、转动机构的安装关系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中下夹持座和下夹持装置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中下夹持座与滑轨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滑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滑轨与滑板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中驱动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液压缸和驱动板的剖视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框体与防护门的安装关系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图9中A处的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1、机架;11、第一液压缸;12、支撑轴;121、丝杠;2、上夹持座;21、上夹持装置;3、下夹持座;31、下横梁;32、夹持块;321、斜面;4、工作台;41、压力传感器;411、垫块;42、导向柱;43、通孔;5、转动机构;51、主动链轮;52、第一从动链轮;53、第二从动链轮;54、第三从动链轮;55、链条;56、转动轴;57、驱动电机;6、下夹持装置;61、第一块;611、第一部;612、第二部;613、固定螺栓;614、凸条;62、滑板;63、第一板;631、第五滑槽;632、第四滑槽;633、第一滑槽;634、定位螺栓;635、垫片;64、第二板;641、第一凸块;7、挡尘布;71、第一螺栓;72、第二螺栓;73、固定条;8、驱动机构;81、驱动板;811、第二滑槽;812、第三滑槽;82、安装座;83、第二液压缸;84、支撑块;85、支撑柱;86、连接杆;87、支撑杆;9、框体;91、防护门;92、观察孔;93、插销;94、卡座;95、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10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万能试验机。参照图1,一种万能试验机包括机架1、上夹持座2、下夹持座3、工作台4、压力传感器41、第一液压缸11。第一液压缸11的底端焊接在机架1上,第一液压缸11的活塞杆竖直向上。工作台4焊接在第一液压缸11的端部,且第一液压缸11的活塞杆的轴线经过工作台4的中心。工作台4上焊接有四根成矩形分布的导向柱42。
参照图2,工作台4的上表面开设有两个贯穿工作台4的通孔43,两通孔43分别位于靠近工作台4两侧的位置,两通孔43的连线经过工作台4的中心且与工作台4的侧壁垂直。机架1上转动连接有两根竖直的支撑轴12,两根支撑轴12分别从两通孔43中穿出,支撑轴12的顶端高于工作台4的上表面,支撑轴12与通孔43同轴且支撑轴12的直径小于通孔43的直径。
参照图2,机架1上设置有驱动支撑轴12旋转的转动机构5,转动机构5包括驱动电机57、主动链轮51、第一从动链轮52、第二从动链轮53、第三从动链轮54、链条55和转动轴56。驱动电机57安装在机架1上且输出轴竖直向上,转动轴56转动安装在机架1上且竖直设置。转动轴56、驱动电机57的输出轴和两根支撑轴12呈四边形分布,且位于第一液压缸11外围,以避免链条55与第一液压缸11干涉。第一液压缸11位于驱动电机57的输出轴与转动轴56之间且位于两根支撑轴12之间。主动链轮51同轴固定连接在驱动电机57的输出轴上,第一从动链轮52同轴固定在其中一根支撑轴12上,第二从动链轮53同轴固定在转动轴56上,第三从动链轮54同轴固定在另一根支撑轴12上。主动链轮51、第一从动链轮52、第二从动链轮53、第三从动链轮54通过链条55连接。
参照图2,下夹持座3包括下横梁31和两块夹持块32,支撑轴12的顶端一体设置有同轴的丝杠121,下横梁31螺纹连接在两根丝杠121上,丝杠121向上穿出下横梁31。两夹持块32一体凸出设置在下横梁31的顶端,两夹持块32关于下横梁31宽度方向上的中垂面垂直,两夹持块32相互面对的表面上均设置有斜面321,斜面321的倾斜方向为从上到下两斜面321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加。
参照图3和图4,下夹持座3上设置有下夹持装置6,下夹持装置6包括两块滑轨、两块滑板62以及驱动两滑板62相互靠近的驱动机构8。两块滑轨分别安装在两块夹持块32上,两滑轨关于下横梁31宽度方向的中垂面对称,滑轨包括两块第一块61,第一块61包括第一部611和第二部612,第二部612一体设置在第一部611上且第二部612和第一部611互相垂直,第一部611与下横梁31宽度方向垂直且与夹持块32侧壁贴合,第一部611上安装有两个固定螺栓613,两固定螺栓613穿过第一部611且与夹持块32螺纹连接。第二部612与下横梁31宽度方向平行且与斜面321贴合,两第二部612相互面对的表面上一体凸出设置有凸条614。
参照图5和图6,滑板62包括第一板63和第二板64,第一板63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五滑槽631,凸条614插接在第五滑槽631中,从而使得第一板63沿斜面321倾斜方向滑移。两第一板63相互面对的表面上开设有第四滑槽632,第四滑槽632沿下横梁31宽度方向贯穿第一板63。两第一板63相互面对的表面上开设有第一滑槽633,第一滑槽633位于第四滑槽632的上方,第一滑槽633沿下横梁31宽度方向贯穿第一板63,第一滑槽633的横截面为倒梯形。第二板64朝向第一板63的一侧一体设置有第一凸块641,第一凸块641的横截面为倒梯形,第一凸块641滑移设置在第一滑槽633中。第一板63的两端均螺纹连接有定位螺栓634,定位螺栓634的杆部滑移安装有环形的垫片635。垫片635的内径等于定位螺栓634杆部的直径,垫片635的外径大于定位螺栓634头部的直径。定位螺栓634的头部将垫片635抵紧在第一板63的侧壁上,从而将第一凸块641限制在第一滑槽633中,从而将第二板64固定在第一板63上。
参照图3和图7,驱动机构8包括驱动板81和第二液压缸83,下横梁31的侧壁上焊接有安装座82,第二液压缸83安装在安装座82上且第二液压缸83的活塞杆竖直向上,第二液压缸83位于第一板63的下方。安装座8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竖直的支撑块84,支撑块84位于安装座82远离下横梁31的一端,驱动板81与支撑块84远离第二液压缸83的一端铰接。
参照图8,驱动板81的上表面开设有沿垂直于驱动板81上表面方向贯穿驱动板81的第二滑槽811,第二滑槽811的长度方向与下横梁31的宽度方向平行。第二滑槽811的两侧壁均开设有第三滑槽812,第三滑槽812的长度方向与第二滑槽811的长度方向平行,第二液压缸83的活塞杆上开设有活塞孔,活塞孔中穿设有支撑柱85。第二液压缸83的活塞杆向上伸入第二滑槽811中,支撑柱85的两端分别滑移设置在第三滑槽812中。
参照图3和图7,驱动板81的上表面焊接有两根垂直于驱动板81上表面的连接杆86,两连接杆86分别位于第二滑槽811的两侧,连接杆86远离驱动板81的一端一体设置有支撑杆87,支撑杆87远离连接杆86的一端伸入第四滑槽632中且抵紧第四滑槽632的顶壁。
参照图1,上夹持座2固定安装在四根导向柱42上且位于下夹持座3的上方,上夹持座2上设置有上夹持装置21,上夹持装置21的结构和下夹持装置6的结构相同,上夹持装置21和下夹持装置6关于水平面对称。
参照图3和图5,第二板64的顶端设置有挡尘布7,挡尘布7的一端安装有两个第一螺栓71,两个第一螺栓71沿下横梁31宽度方向分布,第一螺栓71的杆部穿过第一挡尘布7且与第二板64螺纹连接,第一螺栓71的头部将挡尘布7一端抵紧在第二板64上。挡尘布7的另一端从第一螺栓71的上方绕过且放置在夹持块32上,挡尘布7背对夹持块32的一侧设置有固定条73,固定条73沿下横梁31宽度方向设置。固定条73上螺纹连接有两颗第二螺栓72,第二螺栓72的杆部依次穿过固定条73和挡尘布7且与夹持块32螺纹连接,从而将挡尘布7固定在滑板62与滑轨间隙的上方。
参照图2,压力传感器41放置在工作台4上且位于下横梁31的正下方,压力传感器41上放置有三个垫块411,位于最上方的垫块411的顶端抵紧下横梁31的底端。
参照图1和图9,工作台4上固定连接有框体9,框体9与下横梁31宽度方向垂直的两侧均开口设置,框体9上转动安装有防护门91,防护门91位于下横梁31背对第二液压缸83的一侧,防护门91上开设有多个观察孔92。
参照图9和图10,防护门91上转动连接有插销93,框体9上一体凸出设置有卡座94,卡座94的上表面开设有水平的卡槽95,插销93可以转动插入卡槽95中。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万能试验机的实施原理为:工作前,启动驱动电机57,带动主动链轮51旋转,从而带动第一从动链轮52和第三从动链轮54旋转,从而带动支撑轴12旋转,使丝杠121转动,从而带动下夹持座3沿竖直方向移动,从而调节下夹持座3和上夹持座2之间的距离,使得上夹持装置21和下夹持装置6能够分别夹住待测工件的两端。然后将压力传感器41放置在工作台4上且使得压力传感器41位于下横梁31的正下方,垫块411有多种型号,每种型号的垫块411厚度不同,在压力传感器41上放置合适数量的垫块411,并选择合适的型号,使位于最上方的垫块411抵紧下横梁31的底端。
然后将待测工件竖直放置在下夹持座3上并用手扶住,然后启动第二液压缸83,使得第二液压缸83的活塞杆向上移动,从而使得支撑柱85向上移动且在第三滑槽812中移动,从而使驱动板81绕着驱动板81与支撑块84的铰接点向上翻转,从而使连接杆86向上移动,从而使支撑杆87向上移动并带动第二板64向上移动,从而使两个第二板64夹紧工件的下端。上夹持装置21的结构与下夹持装置6结构相同,重复下夹持装置6的操作过程,从而使上夹持装置21夹紧待测工件的顶端。然后松开手,启动第一液压缸11,对工作台4产生一个向上的力,从而使上夹持装置21对工件产生一个向上的拉力,下夹持装置6对压力传感器41的压力等于上夹持装置21对工件的拉力,当工作被拉断时,利用压力传感器41测出拉断工件所需要的力,从而测出工件的抗拉强度。利用挡尘布7遮挡滑轨与滑板62之间的间隙,从而减小了杂质进入滑板62与滑轨之间的间隙的可能,使得万能试验机的寿命更加长久。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万能试验机,包括机架(1)以及设置在机架(1)上的上夹持座(2)、下夹持座(3)、工作台(4)、压力传感器(41)、第一液压缸(11),所述工作台(4)沿竖直方向滑移设置在所述机架(1)上,所述第一液压缸(11)位于所述工作台(4)的下方且所述第一液压缸(11)的活塞杆和所述工作台(4)固定连接,所述压力传感器(41)设置在所述工作台(4)上,所述工作台(4)上设置有多根导向柱(42),所述上夹持座(2)设置在多根所述导向柱(42)上,所述上夹持座(2)上设置有上夹持装置(21),所述机架(1)上设置有两根竖直的丝杠(121),所述下夹持座(3)与两所述丝杠(121)螺纹连接且位于所述上夹持座(2)与所述工作台(4)之间,所述下夹持座(3)上设置有下夹持装置(6),所述下夹持装置(6)包括两块滑轨、两块滑板(62),两所述滑轨设置在所述下夹持座(3)上且倾斜设置,两所述滑轨的倾斜方向为从上到下两所述滑轨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加,两所述滑板(62)分别滑移设置在两所述滑轨中,所述下夹持座(3)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滑板(62)移动的驱动机构(8),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板(62)的顶端设置有挡尘布(7),所述挡尘布(7)远离所述滑板(62)的一端设置在所述下夹持座(3)上,所述挡尘布(7)位于所述滑板(62)与所述滑轨之间的缝隙的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万能试验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尘布(7)的一端设置有至少一颗第一螺栓(71),所述第一螺栓(71)的杆部穿过所述挡尘布(7)且与所述滑板(62)螺纹连接,所述挡尘布(7)的另一端设置有至少一颗第二螺栓(72),所述第二螺栓(72)的杆部穿过所述挡尘布(7)且与所述下夹持座(3)螺纹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万能试验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尘布(7)远离所述滑板(62)的一端设置有固定条(73),所述固定条(73)位于所述挡尘布(7)背向所述下夹持座(3)的一侧,所述第二螺栓(72)依次穿过所述固定条(73)和所述挡尘布(7)且和所述下夹持座(3)螺纹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万能试验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板(62)包括第一板(63)和第二板(64),所述第一板(63)滑移设置在所述滑轨中,两所述第一板(63)相互面对的表面上开设有水平的第一滑槽(633),所述第一滑槽(633)沿所述第一滑槽(633)长度方向贯穿所述第一板(63),所述第一滑槽(633)的横截面为倒梯形,所述第二板(64)相互背对的表面上设置有第一凸块(641),所述第一凸块(641)滑移设置在所述第一滑槽(633)中,所述第一板(63)的两端均设置有定位螺栓(634),所述定位螺栓(634)的杆部设置有垫片(635),所述定位螺栓(634)的头部将所述垫片(635)抵紧在所述第一板(63)的侧壁上从而将所述第一凸块(641)限制在第一滑槽(633)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万能试验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8)包括驱动板(81)、第二液压缸(83),所述第二液压缸(83)设置在所述下夹持座(3)上且位于所述滑板(62)的下方,所述第二液压缸(83)上设置有支撑块(84),所述驱动板(81)与所述支撑块(84)远离所述第二液压缸(83)的一端铰接,所述驱动板(81)的上表面开设有贯穿所述驱动板(81)的第二滑槽(811),所述第二滑槽(811)的长度方向与从所述支撑块(84)到所述下夹持座(3)方向平行,所述第二滑槽(811)的两侧壁均开设有与所述第二滑槽(811)平行的第三滑槽(812),所述第二液压缸(83)的活塞杆上转动连接有支撑柱(85),所述第二液压缸(83)的活塞杆向上伸入所述第二滑槽(811)中,所述支撑柱(85)滑移设置在所述第三滑槽(812)中,所述驱动板(81)的上表面设置有两根连接杆(86),两所述连接杆(86)分别位于所述第二滑槽(811)的两侧,所述连接杆(86)远离所述驱动板(81)的一端设置有支撑杆(87),所述第二板(64)朝向所述连接杆(86)的一端开设有第四滑槽(632),所述支撑杆(87)伸入所述第四滑槽(632)中且与所述第四滑槽(632)的上侧壁抵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万能试验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4)转动连接有防护门(91),所述防护门(91)的外壁上设置有沿平行于所述防护门(91)的竖直平面转动的插销(93),所述机架(1)上设置有卡座(94),所述卡座(94)的上表面开设有供所述插销(93)转动卡入的卡槽(95)。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万能试验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门(91)上开设有多个观察孔(92)。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万能试验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夹持座(3)包括下横梁(31)和两夹持块(32),两所述夹持块(32)设置在所述下横梁(31)的顶端,两夹持块(32)关于所述下横梁(31)宽度方向上的中垂面垂直,两夹持块(32)相互面对的表面上均设置有斜面(321),所述斜面(321)的倾斜方向为从上到下两所述斜面(321)的距离逐渐增加,所述滑轨包括两块第一块(61),所述第一块(61)包括第一部(611)和第二部(612),所述第二部(612)设置在所述第一部(611)上且和所述第一部(611)互相垂直,所述第一部(611)与所述下横梁(31)宽度方向垂直且与所述夹持块(32)侧壁贴合,所述第一部(611)上设置有两个固定螺栓(613),两所述固定螺栓(613)均穿过所述第一部(611)且与所述夹持块(32)螺纹连接,所述第二部(612)与所述下横梁(31)宽度方向平行且与所述斜面(321)贴合,两所述第二部(612)相互面对的表面上均一体凸出设置有凸条(614),所述滑板(62)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五滑槽(631),所述凸条(614)滑移设置在所述第五滑槽(631)中。
CN202122957232.4U 2021-11-25 2021-11-25 一种万能试验机 Active CN21634996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957232.4U CN216349969U (zh) 2021-11-25 2021-11-25 一种万能试验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957232.4U CN216349969U (zh) 2021-11-25 2021-11-25 一种万能试验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349969U true CN216349969U (zh) 2022-04-19

Family

ID=811551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957232.4U Active CN216349969U (zh) 2021-11-25 2021-11-25 一种万能试验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34996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554167A (zh) * 2023-11-13 2024-02-13 优正(广州)检测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拉力试验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554167A (zh) * 2023-11-13 2024-02-13 优正(广州)检测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拉力试验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17554167B (zh) * 2023-11-13 2024-05-10 优正(广州)检测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拉力试验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6349969U (zh) 一种万能试验机
CN109855956B (zh) 一种检测土工合成材料宽条拉伸性能的装置及其测量方法
CN209264415U (zh) 一种万能试验机
CN210269388U (zh) 一种万能试验机
KR101600599B1 (ko) 자동 절단시험장치
CN216594580U (zh) 一种杆件性能测试设备
CN216695832U (zh) 一种万能试验机用夹持装置
CN213022598U (zh) 一种液压万能试验机
CN216747150U (zh) 一种混凝土抗压性能的测试装置
CN210037474U (zh) 一种摆锤冲击试验台
CN113533086A (zh) 一种高层钢结构建筑主梁稳定性检测装置
CN219532720U (zh) 一种碎石冲击试验固定夹具
CN216771286U (zh) 一种建筑施工用安全网检测设备
CN219179091U (zh) 一种弹片拉拔力快速测试装置
CN217359308U (zh) 一种微机控制电液伺服万能试验机用清理装置
CN219495929U (zh) 一种用于调节铸钢件成分配比的检测结构
CN218674266U (zh) 一种抗冲击测试装置
CN217277385U (zh) 一种市政工程质量检测用mts材料试验机
CN219319940U (zh) 混凝土抗折试验机
CN220188186U (zh) 一种哑铃销强度试验用夹具
CN220367088U (zh) 一种球墨铸铁性能试验检测装置
CN210937645U (zh) 用于搅拌摩擦焊的快速装夹夹具
CN214749428U (zh) 全自动抗折试验机
CN220854431U (zh) 一种铝合金韧性测试装置
CN210254572U (zh) 一种用于天窗举臂支架的自动攻牙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