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332045U - 一种用于轨道列车的减震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轨道列车的减震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332045U
CN216332045U CN202122669242.8U CN202122669242U CN216332045U CN 216332045 U CN216332045 U CN 216332045U CN 202122669242 U CN202122669242 U CN 202122669242U CN 216332045 U CN216332045 U CN 21633204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ngitudinal
damping
bearing arm
shock absorber
damping sho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669242.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姚勃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ijiazhuang Tiedao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hijiazhuang Tiedao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ijiazhuang Tiedao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hijiazhuang Tiedao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122669242.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33204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33204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33204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ibration Prevent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减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轨道列车的减震装置,包括纵向承载臂前后向承载臂,所述纵向承载臂远离前后向承载臂的一端设置有转接口一,并且前后向承载臂远离纵向承载臂的一端设置有转接口二,所述纵向承载臂靠近前后向承载臂的一端设置有转接口三。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纵向承载臂与前后向承载臂一体关联化设计,为车体提供前后向和纵向减震作用,纵向减震与前后向减震相互关联联动,在承受一个方向的震动缓冲作用时会通过另一方向的减震机构连动,可有效分摊各减震器的负载,同时相较于现有技术,优化减震结构,采用转接口的方式实现组件之间及组件与车架之间的连接,方便安装与维护。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轨道列车的减震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减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轨道列车的减震装置。
背景技术
车辆的车身都是通过压缩弹簧支撑在底盘上,(这里的底盘泛指车桥与转向架等),为的是使车辆行驶时产生一种有益的振动,使车辆具有良好的平稳性和舒适性,然而由于车辆质量的大小,行驶速度的大小,转弯半径的大小,所受风力的大小,轮轨的不规则程度和实际的路况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车辆行驶时会产生各种干扰力,这些干扰力的合力产生的振动的频率如果与车辆本身固有的振动频率一致时,将有共振发生,届时相关的零部件将受到破坏,甚至造成重大交通事故,我们将接近共振时的速度称之为临界速度,车辆在接近临界速度时,相关的零部件磨损严重,蛇行运动加剧,转向架的抗菱刚度值下降幅度较大,动力学性能指标变差,危及行车安全,所以要随时消除这些有害振动,避免临界速度的出现,减震器的作用就是要保持车辆行驶时产生的有益振动,消除有害振动,使车辆行驶时不仅具有良好的平稳性和舒适性,还要有良好的安全性。
公开号为CN207921230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轨道列车的减震装置,但其只具有纵向方向的减震,而轨道列车的减震涉及纵向减震、横向减震以及前后向减震机构,各减震机构单独设置,对应要求车体结构和减震设备安装结构的复杂化。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涉及的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而提供一种用于轨道列车的减震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轨道列车的减震装置,包括纵向承载臂前后向承载臂,所述纵向承载臂远离前后向承载臂的一端设置有转接口一,并且前后向承载臂远离纵向承载臂的一端设置有转接口二,所述纵向承载臂靠近前后向承载臂的一端设置有转接口三,并且前后向承载臂靠近纵向承载臂的一端设置有活动接口,所述转接口三通过轴件连接有纵向阻尼减震器,所述前后向承载臂的中部设置有连接座,并且连接座通过轴件连接有前后向阻尼减震器,所述纵向承载臂的中部设置有辅助阻尼减震器。
优选的,所述纵向承载臂呈一字形设置,并且前后向承载臂呈Z型设置。
优选的,所述纵向阻尼减震器的底端设置有转接口四,并且纵向阻尼减震器的顶端设置有转接口五,所述纵向阻尼减震器竖直安装。
优选的,所述前后向阻尼减震器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转接口六和转接口七,并且前后向阻尼减震器水平安装。
优选的,所述辅助阻尼减震器的底端和顶端分别设置有转接口八和转接口九,并且纵向承载臂的中部设置有用于辅助阻尼减震器安装的中空槽。
优选的,所述活动接口为腰形槽口。
本实用新型至少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通过将纵向承载臂与前后向承载臂一体关联化设计,为车体提供前后向和纵向减震作用,纵向减震与前后向减震相互关联联动,在承受一个方向的震动缓冲作用时会通过另一方向的减震机构连动,可有效分摊各减震器的负载,同时相较于现有技术,优化减震结构,采用转接口的方式实现组件之间及组件与车架之间的连接,方便安装与维护。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纵向承载臂结构的局部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活动接口结构的示意图。
图中:1、纵向承载臂;2、前后向承载臂;3、转接口一;4、转接口二;5、转接口三;6、活动接口;7、纵向阻尼减震器;8、连接座;9、前后向阻尼减震器;10、辅助阻尼减震器;11、转接口四;12、转接口五;13、转接口六;14、转接口七;15、转接口八;16、转接口九;17、中空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参照图1-3,一种用于轨道列车的减震装置,包括纵向承载臂1前后向承载臂2,纵向承载臂1远离前后向承载臂2的一端设置有转接口一3,并且前后向承载臂2远离纵向承载臂1的一端设置有转接口二4,纵向承载臂1靠近前后向承载臂2的一端设置有转接口三5,并且前后向承载臂2靠近纵向承载臂1的一端设置有活动接口6,转接口三5通过轴件连接有纵向阻尼减震器7,前后向承载臂2的中部设置有连接座8,并且连接座8通过轴件连接有前后向阻尼减震器9,纵向承载臂1的中部设置有辅助阻尼减震器10,本方案中的阻尼减震器均采用岑勒可变阻尼减震器,转接口一3和转接口二4均为与车体定点转动连接部连接,用于承载臂的安装挂载。
本方案具备以下工作过程:
使用时,受到纵向方向震动时,通过纵向阻尼减震器7进行垂向缓冲,缓冲的同时给予纵向承载臂1下压力,由辅助阻尼减震器10分摊震动缓冲作用,同时纵向承载臂1端头下压过程通过活动接口6带动前后向承载臂2一端下压翻转,进而通过前后向阻尼减震器9分摊,反过来在受到前后向震动时,由前后向阻尼减震器9施行减震,并通过联动使纵向阻尼减震器7及辅助阻尼减震器10施行分摊,总体上有效减小单个减震器的负担,有助于延长维护周期,分摊作用也减震效果得意提升。
进一步的,纵向承载臂1呈一字形设置,并且前后向承载臂2呈Z型设置。
进一步的,纵向阻尼减震器7的底端设置有转接口四11,并且纵向阻尼减震器7的顶端设置有转接口五12,纵向阻尼减震器7竖直安装,转接口四11通过轴件与车架连接,并且该轴件还与活动接口6相连接,转接口五12通过轴件与车架连接。
进一步的,前后向阻尼减震器9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转接口六13和转接口七14,并且前后向阻尼减震器9水平安装,转接口六13通过轴件与车架连接,转接口七14通过轴件与连接座8连接。
进一步的,辅助阻尼减震器10的底端和顶端分别设置有转接口八15和转接口九16,并且纵向承载臂1的中部设置有用于辅助阻尼减震器10安装的中空槽17,辅助阻尼减震器10为纵向承载臂1提供辅助减震,实现对纵向阻尼减震器7的补充,转接口八15与机架连接,转接口九16通过轴件与纵向承载臂2连接。
进一步的,活动接口6为腰形槽口,腰形槽口结构的活动接口6为前后向承载臂2活动提供空间。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Claims (6)

1.一种用于轨道列车的减震装置,包括纵向承载臂(1)前后向承载臂(2),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承载臂(1)远离前后向承载臂(2)的一端设置有转接口一(3),并且前后向承载臂(2)远离纵向承载臂(1)的一端设置有转接口二(4),所述纵向承载臂(1)靠近前后向承载臂(2)的一端设置有转接口三(5),并且前后向承载臂(2)靠近纵向承载臂(1)的一端设置有活动接口(6),所述转接口三(5)通过轴件连接有纵向阻尼减震器(7),所述前后向承载臂(2)的中部设置有连接座(8),并且连接座(8)通过轴件连接有前后向阻尼减震器(9),所述纵向承载臂(1)的中部设置有辅助阻尼减震器(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轨道列车的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承载臂(1)呈一字形设置,并且前后向承载臂(2)呈Z型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轨道列车的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阻尼减震器(7)的底端设置有转接口四(11),并且纵向阻尼减震器(7)的顶端设置有转接口五(12),所述纵向阻尼减震器(7)竖直安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轨道列车的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后向阻尼减震器(9)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转接口六(13)和转接口七(14),并且前后向阻尼减震器(9)水平安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轨道列车的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阻尼减震器(10)的底端和顶端分别设置有转接口八(15)和转接口九(16),并且纵向承载臂(1)的中部设置有用于辅助阻尼减震器(10)安装的中空槽(17)。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轨道列车的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接口(6)为腰形槽口。
CN202122669242.8U 2021-11-03 2021-11-03 一种用于轨道列车的减震装置 Active CN21633204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669242.8U CN216332045U (zh) 2021-11-03 2021-11-03 一种用于轨道列车的减震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669242.8U CN216332045U (zh) 2021-11-03 2021-11-03 一种用于轨道列车的减震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332045U true CN216332045U (zh) 2022-04-19

Family

ID=811344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669242.8U Active CN216332045U (zh) 2021-11-03 2021-11-03 一种用于轨道列车的减震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33204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961398U (zh) 可变刚度前悬置装置
CN112356871A (zh) 一种用于轨道车辆内轴箱转向架
CN216332045U (zh) 一种用于轨道列车的减震装置
CN112356866A (zh) 一种用于轨道车辆转向架的一系悬挂装置
CN219564692U (zh) 一种立式导向臂客车空气悬架
CN110143107B (zh) 一种车辆混合式二级悬架系统
CN108819608B (zh) 一种无悬架结构行驶系统轮式车辆的设计方法
CN214356027U (zh) 一种用于轨道车辆转向架的一系悬挂装置
CN202378894U (zh) 一种窄轨距铁路车辆转向架
CN102381372B (zh) 一种双向减振型汽车驾驶室后悬置装置
CN208993693U (zh) 一种工程车自导向转向架
CN103486174B (zh) 一种减震弹簧
CN209814004U (zh) 跨坐式单轨车辆的多功能空簧座结构
CN209176553U (zh) 一种双层隔振座椅
CN203637842U (zh) 一种铁路货车高速柔性转向架
CN201890234U (zh) 配置多抗蛇行减振装置的转向架
CN220682371U (zh) 一种动力集中动车组转向架结构
CN218112364U (zh) 一种汽车车身对接件的固定结构
CN204915377U (zh) 一种车辆座椅减震装置及车辆座椅
CN220391394U (zh) 一种减震三轮车车架
CN218906826U (zh) 一种拖拉机减震装置
CN221023159U (zh) 一种四轮独立悬挂机构
CN214823692U (zh) 一种提高乘坐舒适度的驾驶室后悬置总成工艺合件
CN219706687U (zh) 一种轮式装甲车用模块化车桥安装总成
CN218892423U (zh) 非公路自卸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