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327572U - 一种端面磨削用定位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端面磨削用定位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327572U
CN216327572U CN202122660391.8U CN202122660391U CN216327572U CN 216327572 U CN216327572 U CN 216327572U CN 202122660391 U CN202122660391 U CN 202122660391U CN 216327572 U CN216327572 U CN 21632757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sitioning
positioning rod
workpiece
rod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660391.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婕
陆巍
胡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xi Weifu High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xi Weifu High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xi Weifu High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xi Weifu High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660391.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32757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32757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32757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stituent Portions Of Griding Lathes, Driving, Sensing And Contro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端面磨削用定位装置,包括基座,所述基座上设有多个第一定位棒,多个所述第一定位棒呈环形等距布置在基座上,任一个所述第一定位棒沿第一方向延伸;任一个所述第一定位棒上均设有第二定位棒,所述第二定位棒向工件延伸布置,所述第二定位棒上设有调节螺钉和第三定位棒,所述调节螺钉与第二定位棒螺纹连接,所述第三定位棒一端与调节螺钉相连接,所述第三定位棒另一端向工件延伸布置,所述第三定位棒靠近工件的一端设有钢珠,所述钢珠能够接触工件的圆柱面。本申请具备轴向定位和径向定位功能,保证加工零件的准确性,通用性好且能降低生产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端面磨削用定位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夹具工装,尤其是一种端面磨削用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在一些工件端面为平面、侧面具有圆柱面结构(如泵体)的端面磨削加工过程中,通常只对其两端做夹持定位,缺少外圆定位时工件容易径向窜动,会影响零件的加工精度,而使用专业磨削端面机床加工这类零件时,会产生昂贵的机床费,生产成本高。
所以,需要一种成本低廉、兼容性强的端面磨削用定位装置,具有工件轴向和径向两个方向的定位,保证零件加工精度。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端面磨削用定位装置,采用较低成本制成较为通用的夹具,具有工件轴向和径向两个方向的定位,提高定位效果,保证零件加工精度。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端面磨削用定位装置,包括基座,所述基座能够与工件的端面贴合以实现工件的初步定位,所述基座上设有多个第一定位棒,多个所述第一定位棒呈环形等距布置在基座上,任一个所述第一定位棒沿第一方向延伸;
所述第一方向为工件的轴线方向,多个所述第一定位棒所在圆的圆心位于工件的轴线上;
任一个所述第一定位棒上均设有第二定位棒,所述第二定位棒向工件延伸布置,所述第二定位棒上设有调节螺钉和第三定位棒,所述调节螺钉与第二定位棒螺纹连接,所述第三定位棒一端与调节螺钉相连接,所述第三定位棒另一端向工件延伸布置,所述第三定位棒靠近工件的一端设有钢珠,所述钢珠能够接触工件的圆柱面;
多个钢珠位于同一外圆上,所述外圆的圆心位于工件的轴线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定位棒上设有能够容纳第二定位棒的台阶孔,所述第二定位棒上螺接有固定螺母,所述固定螺母能够与第一定位棒远离工件的一侧面接触,以将第二定位棒固定在台阶孔内。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定位棒上顺序设有第二螺纹孔和容纳空间,所述第二螺纹孔一端与容纳空间相连通,所述第二螺纹孔的另一端延伸至第二定位棒远离工件的一端,所述容纳空间的另一端延伸至第二定位棒靠近工件的一端;
所述调节螺钉螺接在第二螺纹孔内,所述第三定位棒贯穿于容纳空间。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定位棒上设有第三螺纹孔,所述第三螺纹孔与容纳空间相连通,所述第三螺纹孔内螺接有定位螺钉,所述定位螺钉能够与第三定位棒接触,以固定第三定位棒与第二定位棒之间的相对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调节螺钉与第三定位棒转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定位棒上设有限位槽,所述定位螺钉能够延伸至限位槽内,以限制第三定位棒旋转。
进一步地,所述基座包括定位面板、莫氏锥座和中心孔,所述定位面板与莫氏锥座一端相连接,所述定位面板背离莫氏锥座的一端用于抵接工件,所述中心孔沿第一方向贯穿定位面板和莫氏锥座,所述中心孔的中心线与工件的轴线重合,以供机床上的顶尖穿过中心孔后抵接工件。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面板上设有穿孔,所述第一定位棒设置在穿孔内。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定位棒上螺接有紧定螺母,所述紧定螺母设置在定位面板背离工件的一侧;
当紧定螺母靠近并与定位面板接触时实现第一定位棒的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申请利用基座对工件端面进行定位,利用第一定位棒、第二定位棒和第三定位棒之间的相对运动,使得多个钢珠接触工件的圆柱面,对工件的径向进行定位,工件不会径向窜动,提高工件的定位效果,从而保证工件的加工精度;
通过调整第三定位棒与第二定位棒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改变钢珠与工件轴线的距离,适用于不同直径外圆面的工件的定位,扩大定位装置的适用范围;
第一定位棒与基座之间、第一定位棒与第二定位棒之间以及第二定位棒与第三定位棒之间均为可拆卸连接,实现部装,方便局部零件更换;
整个装置结构组成简单,制造成本低,有利于节省加工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基座、第一定位棒与工件的装配示意图。
图2为第一定位棒、第二定位棒和第三定位棒的装配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图。
图中:1-基座,2-第一定位棒,3-第二定位棒,4-调节螺钉,5-第三定位棒,6-钢珠,7-工件,8-固定螺母,9-定位螺钉,10-紧定螺母,101-定位面板,102-莫氏锥座,103-中心孔,501-限位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附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端面磨削用定位装置,包括基座1,所述基座1能够与工件7的端面贴合以实现工件7的初步定位,所述基座1上设有多个第一定位棒2,多个所述第一定位棒2呈环形等距布置在基座1上,任一个所述第一定位棒2沿第一方向延伸;基座1为工件7提供端面定位,实现工件7的初步定位。
在本申请中,所述第一方向为工件7的轴线方向,多个所述第一定位棒2所在圆的圆心位于工件7的轴线上。
工件7的径向定位方式为:任一个所述第一定位棒2上均设有第二定位棒3,所述第二定位棒3向工件7延伸布置,第一定位棒2为第二定位棒3提供安装载体;所述第二定位棒3上设有调节螺钉4和第三定位棒5,所述调节螺钉4与第二定位棒3螺纹连接,所述第三定位棒5一端与调节螺钉4相连接,所述第三定位棒5另一端向工件7延伸布置,所述第三定位棒5靠近工件7的一端设有钢珠6,所述钢珠6能够接触工件7的圆柱面;多个钢珠6位于同一外圆上,所述外圆的圆心位于工件7的轴线上。
转动调节螺钉4调节第三定位棒5与第二定位棒3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从而调节钢珠6与工件7的相对位置关系,至钢珠6与工件7圆柱面接触,当多个第一定位棒2上的多个钢珠6均接触工件7时,完成工件7的径向定位。
作为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第一定位棒2的数量为三个,第二定位棒3及钢珠6等部件与第一定位棒2的数量相等,三个钢珠6对工件7圆柱面实现三点定位,保证工件7径向定位的准确度。
通过基座1的端面定位和多个钢珠6的径向定位,增加工件7的定位面,防止工件7径向窜动,提高定位效果,保证工件7的端面磨削精度。
为了方便第二定位棒3的拆装,所述第一定位棒2上设有能够容纳第二定位棒3的台阶孔,所述第二定位棒3上螺接有固定螺母8,所述固定螺母8能够与第一定位棒2远离工件7的一侧面接触,以将第二定位棒3固定在台阶孔内;使用时,将第一定位棒2从靠近工件7的一端贯穿台阶孔,然后将固定螺母8旋在第二定位棒3上,至其紧贴第一定位棒2,完成第二定位棒3的安装,台阶孔的设计便于第二定位棒3的安装定位,避免第二定位棒3在第一定位棒2上窜动。
为了方便第三定位棒5的拆装和钢珠6的位置调节,所述第二定位棒3上顺序设有第二螺纹孔和容纳空间,所述第二螺纹孔一端与容纳空间相连通,所述第二螺纹孔的另一端延伸至第二定位棒3远离工件7的一端,所述容纳空间的另一端延伸至第二定位棒3靠近工件7的一端;所述调节螺钉4螺接在第二螺纹孔内,所述第三定位棒5贯穿于容纳空间;当调节螺钉4在第二螺纹孔内转动时,带动第三定位棒5在容纳空间内运动,使其靠近或远离工件7,调节钢珠6与工件7轴线之间的距离,适用于具有不同直径圆柱面的工件7的径向定位,也能够在钢珠6出现定位误差时及时调整钢珠6的位置以减小定位误差。
为了进一步固定第三定位棒5的位置,所述第二定位棒3上设有第三螺纹孔,所述第三螺纹孔与容纳空间相连通,所述第三螺纹孔内螺接有定位螺钉9,所述定位螺钉9能够与第三定位棒5接触,以固定第三定位棒5与第二定位棒3之间的相对位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调节螺钉4与第三定位棒5转动连接;具体地,调节螺钉4与第三定位棒5之间为轴承连接。
在调节螺钉4与第三定位棒5转动连接的基础上,为了避免第三定位棒5随调节螺钉4的转动而转动,所述第三定位棒5上设有限位槽501,所述定位螺钉9能够延伸至限位槽501内,以限制第三定位棒5旋转;当调节螺钉4转动时,第三定位棒5在容纳空间内沿直线运动,同时定位螺钉9在限位槽501内滑动,拧紧定位螺钉9也能固定第三定位棒5的位置。
在本申请中,所述基座1包括定位面板101、莫氏锥座102和中心孔103,所述定位面板101与莫氏锥座102一端相连接,所述定位面板101背离莫氏锥座102的一端用于抵接工件7,所述中心孔103沿第一方向贯穿定位面板101和莫氏锥座102,所述中心孔103的中心线与工件7的轴线重合,以供机床上的顶尖穿过中心孔103后抵接工件7;莫氏锥座102的莫氏锥度方便拆卸且不影响精度。
为了便于第一定位棒2的安装定位,所述定位面板101上设有穿孔,所述第一定位棒2设置在穿孔内。
为了方便第一定位棒2的拆装,所述第一定位棒2上螺接有紧定螺母10,所述紧定螺母10设置在定位面板101背离工件7的一侧;当紧定螺母10靠近并与定位面板101接触时实现第一定位棒2的固定。
使用方法:
初始状态下,基座1连接于加工机床,先组装第一定位棒2、第二定位棒3和第三定位棒5,然后用紧定螺母10将第一定位棒2固定在定位面板101上的穿孔内;
使用时,将工件7放入定位装置内,使工件7的一个端面与定位面板101贴合,对工件7的端面进行定位,然后用机床上的一个顶尖穿过中心孔103接触工件7的一个端面,另一个顶尖接触工件7的另一个端面,对工件7的两端进行固定,接着依次转动多个调节螺钉4,调整第三定位棒5和钢珠6的位置,至钢珠6抵接工件7的圆柱面,拧紧定位螺钉9,进一步固定第三定位棒5和钢珠6避免窜动,当多个钢珠6均抵接工件7时,多个钢珠6所在圆面与工件7的轴线垂直,完成工件7的定位。确认定位完成后,撤去中心孔103内的顶尖,开始磨削加工。
最后所应说明的是,以上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实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9)

1.一种端面磨削用定位装置,包括基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能够与工件(7)的端面贴合以实现工件(7)的初步定位,所述基座(1)上设有多个第一定位棒(2),多个所述第一定位棒(2)呈环形等距布置在基座(1)上,任一个所述第一定位棒(2)沿第一方向延伸;
所述第一方向为工件(7)的轴线方向,多个所述第一定位棒(2)所在圆的圆心位于工件(7)的轴线上;
任一个所述第一定位棒(2)上均设有第二定位棒(3),所述第二定位棒(3)向工件(7)延伸布置,所述第二定位棒(3)上设有调节螺钉(4)和第三定位棒(5),所述调节螺钉(4)与第二定位棒(3)螺纹连接,所述第三定位棒(5)一端与调节螺钉(4)相连接,所述第三定位棒(5)另一端向工件(7)延伸布置,所述第三定位棒(5)靠近工件(7)的一端设有钢珠(6),所述钢珠(6)能够接触工件(7)的圆柱面;
多个钢珠(6)位于同一外圆上,所述外圆的圆心位于工件(7)的轴线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面磨削用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棒(2)上设有能够容纳第二定位棒(3)的台阶孔,所述第二定位棒(3)上螺接有固定螺母(8),所述固定螺母(8)能够与第一定位棒(2)远离工件(7)的一侧面接触,以将第二定位棒(3)固定在台阶孔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面磨削用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定位棒(3)上顺序设有第二螺纹孔和容纳空间,所述第二螺纹孔一端与容纳空间相连通,所述第二螺纹孔的另一端延伸至第二定位棒(3)远离工件(7)的一端,所述容纳空间的另一端延伸至第二定位棒(3)靠近工件(7)的一端;
所述调节螺钉(4)螺接在第二螺纹孔内,所述第三定位棒(5)贯穿于容纳空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端面磨削用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定位棒(3)上设有第三螺纹孔,所述第三螺纹孔与容纳空间相连通,所述第三螺纹孔内螺接有定位螺钉(9),所述定位螺钉(9)能够与第三定位棒(5)接触,以固定第三定位棒(5)与第二定位棒(3)之间的相对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端面磨削用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螺钉(4)与第三定位棒(5)转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端面磨削用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定位棒(5)上设有限位槽(501),所述定位螺钉(9)能够延伸至限位槽(501)内,以限制第三定位棒(5)旋转。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面磨削用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包括定位面板(101)、莫氏锥座(102)和中心孔(103),所述定位面板(101)与莫氏锥座(102)一端相连接,所述定位面板(101)背离莫氏锥座(102)的一端用于抵接工件(7),所述中心孔(103)沿第一方向贯穿定位面板(101)和莫氏锥座(102),所述中心孔(103)的中心线与工件(7)的轴线重合,以供机床上的顶尖穿过中心孔(103)后抵接工件(7)。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端面磨削用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面板(101)上设有穿孔,所述第一定位棒(2)设置在穿孔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端面磨削用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棒(2)上螺接有紧定螺母(10),所述紧定螺母(10)设置在定位面板(101)背离工件(7)的一侧;
当紧定螺母(10)靠近并与定位面板(101)接触时实现第一定位棒(2)的固定。
CN202122660391.8U 2021-11-02 2021-11-02 一种端面磨削用定位装置 Active CN21632757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660391.8U CN216327572U (zh) 2021-11-02 2021-11-02 一种端面磨削用定位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660391.8U CN216327572U (zh) 2021-11-02 2021-11-02 一种端面磨削用定位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327572U true CN216327572U (zh) 2022-04-19

Family

ID=811334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660391.8U Active CN216327572U (zh) 2021-11-02 2021-11-02 一种端面磨削用定位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32757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448529A (zh) * 2023-12-25 2024-01-26 沈阳中金模具集团有限公司 凿岩设备活塞冲击端抛物线型硬化层感应加热淬火工艺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448529A (zh) * 2023-12-25 2024-01-26 沈阳中金模具集团有限公司 凿岩设备活塞冲击端抛物线型硬化层感应加热淬火工艺
CN117448529B (zh) * 2023-12-25 2024-05-24 沈阳中金模具集团有限公司 凿岩设备活塞冲击端抛物线型硬化层感应加热淬火工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6327572U (zh) 一种端面磨削用定位装置
CN212735034U (zh) 一种活塞杆加工定位装置
CN212179842U (zh) 一种智能化检测半球类半球零件的检测装置
CN110091189B (zh) 一种长工件加工机床中心架
CN104646938B (zh) 显微镜变倍补偿镜座的加工方法
CN109663936B (zh) 一种加工圆弧片状零件的车床专用装备及其使用方法
CN110340706B (zh) 一种偏心轴车削夹具装置及加工方法
CN110757198A (zh) 一种榫槽拉削夹具
CN213673381U (zh) 一种杆端关节轴承外圈沟道的磨削用定位器
CN204603320U (zh) 一种车床主轴锥度定位装置
CN211565531U (zh) 用于偏心轴的外圆磨削加工的定位装置
CN110405535B (zh) 用于管类零件外圆等分度钻孔的高精度分度转盘及操作方法
CN115488381A (zh) 一种中速柴油机进排气摇臂钻孔装置
CN108237408B (zh) 一种旋转加工中心夹具
CN208696919U (zh) 一种转位车床夹具
JPH065080Y2 (ja) 工具取付治具
CN113814756B (zh) 工件高精度装夹分度装置
JP2002137152A (ja) 加工装置および加工方法
CN114871690B (zh) 一种行星架快速精加工方法
CN218613199U (zh) 一种端面磨削加工主轴的角度调节结构
CN218132756U (zh) 一种用于主轴加工的分度夹具
CN217453025U (zh) 一种压铸件定位定向工装
CN219434318U (zh) 一种转轴同轴度调整装置
CN219853419U (zh) 一种钢球自定心精车夹具
CN111958525B (zh) 一种箱轴组件分级式微调工装夹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