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315570U - 发热元件、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 Google Patents

发热元件、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315570U
CN216315570U CN202122159869.9U CN202122159869U CN216315570U CN 216315570 U CN216315570 U CN 216315570U CN 202122159869 U CN202122159869 U CN 202122159869U CN 216315570 U CN216315570 U CN 21631557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heating
heat conducting
wire
oil stor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159869.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蒋家略
段红星
罗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Geekvap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Geekvap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Geekvap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Geekvap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159869.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31557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31557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31557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sistance Heat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发热元件、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发热元件包括导热部和与导热部连接的发热部,导热部与发热部之间具有一用于容置储油件的容置空间。与传统储油件包裹在发热件外部的结构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储油件设置在导热部与发热部之间,避免了雾化液到达发热件速度慢,易烧糊储油件的问题,从而提高了雾化液的流通速度,保证了雾化液的及时供应、避免了烧糊储油件,延长了雾化器的使用寿命,还改善了雾化产生的气雾口感。

Description

发热元件、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子雾化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发热元件、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背景技术
电子雾化装置是一种低压的微电子雾化设备,通过加雾化液加热的方式雾化成为气雾状,供用户使用,根据不同的需求雾化装置可应用于不同的领域,如用于医疗领域的医用雾化器、用于替代传统香烟的电子烟具等。
电子雾化装置一般由雾化器和电池杆两部分组成,雾化器部分用于实现雾化液的雾化,电池杆用于为雾化器供电。雾化器是电子雾化装置的核心部件,传统雾化器包括发热线圈和包裹于发热线圈外部的储油棉,雾化器内的雾化液需要穿过储油棉到达发热线圈表面后才会在发热线圈产生的高温下被雾化,随着雾化装置的使用,储油棉在高温状态下易发生碳化,从而降低了储油棉的导油能力,使得烟雾量变小、口感变差,导油能力差还导致导油速度不足,容易使发热线圈干烧,烧糊储油棉,降低了雾化器的使用寿命且易出现焦糊味,影响了用户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为此,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传统雾化器导油速度慢、储油棉易焦糊,从而提出一种提高了雾化液流通速度的发热元件、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发热元件,其包括导热部和与所述导热部连接的发热部,所述导热部与所述发热部之间具有一用于容置储油件的容置空间。
作为优选,所述导热部与所述发热部通过连接部连接,所述导热部包括至少2根第一导热丝,相邻所述第一导热丝平行设置。
作为优选,所述发热部包括至少一个发热单元,每个所述发热单元包括第一发热丝和与所述第一发热丝相对设置的第二发热丝,所述第一发热丝与所述第二发热丝通过连接发热丝连接,靠近所述导热部的发热单元中所述第一发热丝与所述导热丝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发热丝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折弯部,所述导热丝连接于所述第一折弯部;所述第二发热丝包括至少一个第二折弯部,所述第二折弯部通过连接发热件连接相邻的发热单元。
作为优选,所述连接部还连接有间隔导热体,所述间隔导热体包括至少一根第二导热丝,所述导热部与所述发热部分别设置于所述间隔导热体两侧,所述间隔导热体与所述导热部平行设置。
作为优选,还包括发热部引脚,所述发热部引脚连接于所述发热部两侧,且所述发热部引脚平行于所述第一导热丝的轴向设置。
作为优选,所述间隔导热体两侧设置有导热体引脚,所述导热体引脚平行于所述第二导热丝的轴向设置。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提供一种雾化器,其包括所述的发热元件,还包括储油件,所述储油件容置于所述导热部与所述发热部之间的容置空间内。
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其包括所述的雾化器。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发热元件,包括导热部和与导热部连接的发热部,导热与发热部之间具有一用于容置储油件的容置空间。与传统储油件包裹在发热件外部的结构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储油件设置在导热部与发热部之间,避免了雾化液到达发热件速度慢,易烧糊储油件的问题,从而提高了雾化液的流通速度,保证了雾化液的及时供应、避免了烧糊储油件,延长了雾化器的使用寿命,还改善了雾化产生的气雾口感。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发热元件,导热部与发热部通过连接部连接,连接部还连接有间隔导热体,导热部与发热部分别设置于间隔导热体两侧,间隔导热体与导热部平行设置。导热部与发热部、间隔导热体的间隔用于容置储油件,通过将部分导热材料设置在储油件之间,在较高温度下,进一步提高了雾化液的流动速度,从而进一步防止储油件烧焦的情况发生。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发热元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发热元件的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的发热元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的发热元件的主视图。
图中附图标记表示为:1-导热部;101-第一导热丝;2-发热部;20-第一发热单元;201-第一发热丝;202-第二发热丝;203-连接发热丝;21-第二发热单元;3-连接部;301-连接导热丝;4-连接发热件;5-发热部引脚;6-间隔导热体;601-第二导热丝;7-导热体引脚。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本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惯常理解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第二”等,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发热元件,该发热元件用于雾化装置的雾化芯中,在电源提供的电能作用下发热,将雾化液雾化,得到供用户吸食的气雾。
请参阅图1,发热元件包括导热部1和与导热部1连接的发热部2,导热部1与发热部2之间具有一用于容置储油件的容置空间,即导热部1与发热部2间隔设置,形成上述用于容置储油件的容置空间,导热部1与发热部2间容置空间根据储油件的尺寸确定。
本实施例通过将储油件设置在导热部1与发热部2之间,避免了雾化液到达发热件速度慢,易烧糊储油件的问题,从而提高了雾化液的流通速度,保证了雾化液的及时供应、避免了烧糊储油件,延长了雾化器的使用寿命,还改善了雾化产生的气雾口感。
具体地,导热部1与发热部2通过连接部3连接,导热部1与发热部2平行设置,且导热部1与发热部2均接近垂直于连接部3,使导热部1、连接部3和发热部2之间围合成为一“门”字形结构,导热部1、连接部3和发热部2之间的间隔可用于放置储油件。
本实施例中,导热部1包括至少2根第一导热丝101,多根第一导热丝101之间间隔且平行设置,请参阅附图1,本实施例中,第一导热丝101的数量为10根,10根第一导热丝101沿水平方向均匀分布,且相互平行。
发热部2包括至少一个发热单元,多个发热单元沿第一导热丝101的长度方向分布,且相邻发热单元2通过连接发热件4连接,本实施例中,发热部包括第一发热单元为20和第二发热单元21,第一发热单元20通过连接部3与导热部1连接,第二发热单元21通过连接发热件4与第一发热单元连接。第一发热单元20与第二发热单元21结构相同,以第一发热单元20为例,包括第一发热丝201和与第一发热丝201相对设置的第二发热丝202,第一发热丝201与第二发热丝202之间通过若干连接发热丝203连接,第一发热丝201具有至少一个第一折弯部,如图所示,多个折弯部使得第一发热丝201成为折线型结构,多根第一导热丝101分别连接于折弯部的拐角处,对应于第一导热丝101的数量,折弯部也为10个。第二发热丝202与第一发热丝201对称设置,具有至少一个第二折弯部,第二折弯部与第一折弯部的弯折方向相反,每个第二折弯部的拐角处连接有一连接发热件4。
连接部3包括与第一导热丝101一一对应的连接导热丝301,连接导热丝301一端连接于第一导热丝101、第二端连接于第一发热丝201的拐角处。
为便于生产制作,本实施例中,导热部1、发热部2和连接部3一体成型而得。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提供的发热元件还包括用于连接电源的发热部引脚5,发热部引脚5连接于发热部2的左右两侧,且平行于第一导热丝101的轴向设置,发热部引脚5具有弯折部,该弯折部两侧的引脚分别沿导热部1和发热部2的延伸方向延伸。
具体地,本实施例提供的发热元件通过如下方法制作:
S1、通过蚀刻工艺将金属片材蚀刻出导热部1、发热部2的结构,即将金属片材蚀刻形成多根第一导热丝101、第一发热丝201、第二发热丝202和连接发热丝203以及连接发热件4的结构,并在发热部2两侧得到发热部引脚5的结构,蚀刻处理后得到预制品,本实施例中,金属片材可以为不锈钢、铁铬铝或镍镉合金材质。
S2、通过冲压工艺,将预制品从中部弯折,得到导热部1、发热部2和连接部3的结构,在导热部1、发热部2和连接部3之间形成容置空间。
本实施例进一步提供一种雾化器,雾化器包括上述发热元件和储油件(图中未示出),储油件为储油棉材质,其容置于上述导热部1、发热部2和连接部3之间形成的容置空间内。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包括上述雾化器,还包括电源装置,电源装置可以为电池杆,用于为发热元件供电。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发热元件,其结构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还包括间隔导热体6,间隔导热体6固定连接于连接部3,且位于导热部1与发热部2之间,即导热部1、发热部2设置于间隔导热体6两侧,间隔导热体6与导热部1、发热部2均平行设置,导热部1与发热部2的结构与实施例1中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具体地,间隔导热体6包括至少一根第二导热丝601,第二导热丝601与第一导热丝101一一对应且平行设置。
间隔导热体6与导热部1和发热部2均间隔设置,形成有两个容置空间,两个容置空间内均设置有储油件,这种发热元件结构,使得部分间隔导热体6设置于储油件之间进行导热,从而使储油件之间温度提高,加快了雾化液的流通速度,保证了雾化液的及时供应、避免了储油件焦糊,影响口感,同时提高了雾化器的使用寿命。
本实施例中优选地,间隔导热体6两侧设置有导热体引脚7,所述导热体引脚7固定连接于发热部引脚5的弯折部,导热体引脚7与间隔导热体6平行设置,导热体引脚7也可连接于电源,从而将间隔导热体6与电源连接,产生一定热量。另外,间隔导热体6还起到防止雾化液炸油的作用,具体地,若储油件出产生炸油的现象时,喷射的雾化液会炸到间隔导热体6上,间隔导热体6产生的热量可将该部分雾化液再次雾化,防止雾化液直接炸油进入用户口腔,提高了用户体验。
本实施例提供的发热元件通过如下方法制作:
S1、通过蚀刻工艺将金属片材蚀刻出导热部1、发热部2的结构,即将金属片材蚀刻形成多根第一导热丝101、第一发热丝201、第二发热丝202和连接发热丝203以及连接发热件4的结构,并在发热部2两侧得到发热部引脚5的结构,蚀刻处理后得到预制品,本实施例中,金属片材可以为不锈钢、铁铬铝或镍镉合金材质。
S2、通过冲压工艺,将预制品从中部弯折,得到导热部1、发热部2和连接部3的结构,在导热部1、发热部2和连接部3之间形成容置空间。
S3、在连接部3处焊接间隔导热体6,具体地,将第二导热丝601一一焊接于连接部3,将导热体引脚7焊接于发热部引脚5的弯折部。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雾化器,包括上述发热元件,还包括储油件,储油件设置于导热部1与间隔导热体6之间以及间隔导热体6与发热部2之间,从而形成导热部1和发热部2置于储油件外部的结构。
本实施例进一步提供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包括上述雾化器以及电源装置。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9)

1.一种发热元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导热部和与所述导热部连接的发热部,所述导热部与所述发热部之间具有一用于容置储油件的容置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热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部与所述发热部通过连接部连接,所述导热部包括至少2根第一导热丝,相邻所述第一导热丝平行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热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部包括至少一个发热单元,每个所述发热单元包括第一发热丝和与所述第一发热丝相对设置的第二发热丝,所述第一发热丝与所述第二发热丝通过连接发热丝连接,靠近所述导热部的发热单元中所述第一发热丝与所述导热丝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热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热丝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折弯部,所述导热丝连接于所述第一折弯部;所述第二发热丝包括至少一个第二折弯部,所述第二折弯部通过连接发热件连接相邻的发热单元。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热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还连接有间隔导热体,所述间隔导热体包括至少一根第二导热丝,所述导热部与所述发热部分别设置于所述间隔导热体两侧,所述间隔导热体与所述导热部平行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发热元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发热部引脚,所述发热部引脚连接于所述发热部两侧,且所述发热部引脚平行于所述第一导热丝的轴向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热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隔导热体两侧设置有导热体引脚,所述导热体引脚平行于所述第二导热丝的轴向设置。
8.一种雾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发热元件,还包括储油件,所述储油件容置于所述导热部与所述发热部之间的容置空间内。
9.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雾化器。
CN202122159869.9U 2021-09-07 2021-09-07 发热元件、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Active CN21631557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159869.9U CN216315570U (zh) 2021-09-07 2021-09-07 发热元件、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159869.9U CN216315570U (zh) 2021-09-07 2021-09-07 发热元件、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315570U true CN216315570U (zh) 2022-04-19

Family

ID=811693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159869.9U Active CN216315570U (zh) 2021-09-07 2021-09-07 发热元件、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31557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369142B2 (en) Electronic vaping device
US20180098579A1 (en) Cartomizer structure for automated assembly
CN209518269U (zh) 发热丝结构及应用发热丝结构的雾化器
CN107373770A (zh) 一种板状储油并发热的电子烟
CN218650275U (zh) 电磁加热线圈、加热组件及电子雾化装置
WO2023077767A1 (zh) 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及电子雾化系统
CN111109676A (zh) 一种电加热型组合式烟具及其使用的发热元件
EP3342296A1 (en) Atomizer and electronic cigarette having same
WO2023077765A1 (zh) 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及电子雾化系统
CN114983024A (zh) 电磁加热线圈、加热组件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6315570U (zh) 发热元件、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5422799U (zh) 雾化器及其加热组件
CN213307445U (zh) 雾化器的发热模块、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113712260A (zh) 发热元件、雾化器、电子雾化装置及发热元件的制作方法
CN218104924U (zh) 雾化组件及电子雾化器
CN218129487U (zh) 加热机构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2117062U (zh) 一种雾化芯,雾化器及电子烟
CN209711529U (zh) 雾化芯及电子烟
CN216906835U (zh) 发热件、雾化器及气溶胶发生装置
WO2024001367A1 (zh) 雾化组件及电子雾化器
CN219537478U (zh) 雾化装置
CN218126986U (zh) 雾化组件、电子烟烟弹及电子雾化器
CN218921663U (zh) 发热体组件、气溶胶生成装置以及气溶胶生成系统
CN220123962U (zh) 一种发热雾化芯、雾化器及电子烟
KR102649316B1 (ko) 히터 조립체 및 이를 구비한 에어로졸 생성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