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301254U - 用于车辆的车辆前盖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用于车辆的车辆前盖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301254U
CN216301254U CN202123039852.6U CN202123039852U CN216301254U CN 216301254 U CN216301254 U CN 216301254U CN 202123039852 U CN202123039852 U CN 202123039852U CN 216301254 U CN216301254 U CN 21630125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hicle
front cover
vehicle front
shaped bracket
scre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039852.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邱路阳
张之好
郭淑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eilai Automobile Technology Anhu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eilai Automobile Technology Anhu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eilai Automobile Technology Anhui Co Ltd filed Critical Weilai Automobile Technology Anhu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039852.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30125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30125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30125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 Superstructure Of Vehicl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车辆车身附件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用于车辆的车辆前盖及车辆。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现有用于车辆的车辆前盖缓冲结构距离前盖外表面距离较小,缓冲空间有限,导致头部伤害过高,不满足法规要求的问题。为此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车辆的车辆前盖,包括外板、内板和缓冲支架,在内板上设置有螺钉安装孔,缓冲支架盖设在螺钉安装孔的上方,并且缓冲支架固定设置在内板上。缓冲支架对设置在螺钉安装孔上的金属螺钉和螺母进行遮挡,避免与金属螺钉和螺母直接接触;当撞击力过大时,也能实现惯性能量被缓冲支架变形吸收,从而大大降低头部伤害值。不仅能对铰链安装点进行遮挡,并且对整车重量及成本影响较小。

Description

用于车辆的车辆前盖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车辆车身附件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用于车辆的车辆前盖及车辆。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法规及中国保险汽车安全指数对行人保护评价方式的引入,对车辆前盖的结构要求越来越严苛,行人与汽车发生碰撞时,其头部或躯干冲击车身及车辆前盖,要求冲击过程有足够的缓冲空间,吸收碰撞能量,且在碰撞过程中行人不与刚性较强部件接触,这对铰链安装点处结构格外具有挑战,特别是对离地间隙较小的轿车,因安装铰链需要螺栓螺母均为刚性较强部件,且受安装空间的影响,距离车辆前盖外表面距离较小,缓冲空间有限,导致头部伤害过高,不满足法规要求或者无法在新车评价体系取得很好的分数,一般解决此问题的方式是增加主动弹起装置,但这种设计将带来很高的设计成本及维修成本。
相应地,本领域需要一种新的用于车辆的车辆前盖来解决现有用于车辆的车辆前盖缓冲结构距离前盖外表面距离较小,缓冲空间有限,导致头部伤害过高,不满足法规要求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即为了解决现有用于车辆的车辆前盖缓冲结构距离前盖外表面距离较小,缓冲空间有限,导致头部伤害过高,不满足法规要求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车辆的车辆前盖,包括外板、内板和缓冲支架,在所述内板上设置有螺钉安装孔,所述缓冲支架盖设在所述螺钉安装孔的上方,并且所述缓冲支架固定设置在所述内板上。
在上述用于车辆的车辆前盖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缓冲支架为Z型支架,所述车辆前盖还包括铰链安装底板,所述铰链安装底板通过所述螺钉安装孔与所述内板固定连接,所述Z型支架与所述铰链安装底板焊接。
在上述用于车辆的车辆前盖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Z型支架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Z型支架的第一端一体成型,第二端分别对应多个所述螺钉安装孔设置。
在上述用于车辆的车辆前盖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Z型支架与所述车辆前盖外板通过膨胀胶连接。
在上述用于车辆的车辆前盖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Z型支架与所述车辆前盖外板之间还设置有橡胶垫。
在上述用于车辆的车辆前盖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铰链安装底板与所述车辆前盖内板还通过自冲铆接实现进一步固定连接。
在上述用于车辆的车辆前盖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Z型支架上还设置有诱导变形孔,所述诱导变形孔设置成,当所述Z型支架受到外力时,所述Z型支架从所述诱导变形孔处开始产生弯折。
在上述用于车辆的车辆前盖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车辆前盖上安装有铰链,所述车辆前盖通过所述螺钉安装孔上的螺钉与所述铰链连接。
在上述用于车辆的车辆前盖的优选技术方案中,穿过所述螺钉安装孔的螺钉上还设置有塑料盖。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上述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车辆的车辆前盖。
本领域人员能够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用于车辆的车辆前盖,该车辆前盖包括外板、内板和缓冲支架,在内板上设置有螺钉安装孔,缓冲支架盖设在螺钉安装孔的上方,并且缓冲组件固定设置在内板上。
通过上述设置方式,当碰撞的撞击力能量较小时,缓冲支架可以对设置在螺钉安装孔上的金属螺钉和螺母进行遮挡,碰撞时直接与缓冲支架接触,其接触面积更大,能避免与金属螺钉和螺母直接接触;另一方面,当撞击力过大时,也能实现惯性能量被缓冲支架变形吸收,从而大大降低对于被碰撞者的头部的伤害。此外,该设置方式不同于主动弹起装置,无需很高的设计成本及维修成本,能够达到降低成本的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车辆的车辆前盖进行描述。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车辆的车辆前盖的Z型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车辆的车辆前盖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模拟假人头部接触到Z型支架初始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模拟假人头部发生碰撞时Z型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列表:
1-外板,2-内板,21-螺钉安装孔,3-缓冲支架,31-Z型支架,311-第一端,312-第二端,313-诱导变形孔,4-铰链安装底板,5-铰链,6-螺钉,7-膨胀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这些实施方式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并非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对其作出调整,以便适应具体的应用场合。例如,尽管说明书中是以多个Z型支架的一端一体成型,另一端对应多个螺钉安装孔进行描述的,但是,本实用新型显然可以采用将Z型支架直接设置成整体,在诱导变形孔上方设置螺钉安装孔,只要保证Z型支架的设置方式具有将惯性能量变形吸收,降低头部伤害的效果即可。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述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首先参照图1至图4,对本实用新型用于车辆的车辆前盖进行描述。
如图1至图4所示,为解决现有用于车辆的车辆前盖的缓冲结构距离车辆前盖外表面的距离较小、缓冲空间有限,并且导致头部伤害过高,不满足法规要求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车辆的车辆前盖,该车辆前盖包括外板1、内板2和缓冲支架3,在内板2上设置有用于使车辆前盖与车辆主体连接的铰链5的螺钉安装孔21,缓冲支架3盖设在螺钉安装孔21的上方,并且缓冲支架3固定设置在内板2上。优选地,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缓冲支架3设置为Z型支架31,车辆前盖还包括铰链安装底板4,铰链安装底板4通过螺钉安装孔21与内板2固定连接,Z型支架31的一端与铰链安装底板4焊接。此外,优选地,在另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Z型支架31上设置有多个,Z型支架31的第一端311一体成型,第二端312分别对应多个螺钉安装孔21设置。更进一步地,Z型支架31上还设置有诱导变形孔313,将诱导变形孔313设置成当Z型支架31受到外力时,Z型支架31从诱导变形孔313处开始产生弯折,也即如图4所示的变形形式。
车辆前盖设置有外板1和内板2,在内板2上设置有螺钉安装孔21,由于在安装铰链5时,需要使用的螺钉6和螺母(套设在螺钉6上,图中未示出)均为刚性较强的部件,因此,在车辆行驶过程中,为了避免行人与刚性较强的部件进行接触,即,避免直接接触到螺螺钉6和螺母,将缓冲支架3固定设置在内板2上,并将缓冲支架3盖设在螺钉安装孔21的上方。该设置方式的优势如下:一方面,当碰撞的撞击力能量较小时,缓冲支架3可以对设置在螺钉安装孔21上的金属螺钉6和螺母进行遮挡,碰撞时直接与缓冲支架3接触,能避免与金属螺钉6和螺母直接接触,碰撞与缓冲支架3接触面积更大,能减轻碰撞带来的伤害;另一方面,由于缓冲支架3设置为Z型支架31,并且Z型支架31设置成多个,Z型支架31的一端为一体成型式,Z型支架31的第二端312具有与之对应的螺钉安装孔21设置,这种设置方式有利于Z型支架31实现溃缩吸能的作用,当在行驶过程中有行人触碰到了车辆前盖,并且即使是受到的撞击力较大时,也能降低头部的伤害值。此外,由于在Z型支架31上设置有诱导变形孔313,所以当Z型支架31受到外力时,Z型支架31从诱导变形孔313处开始弯折,有利于Z型支架31的溃缩变形,能够吸收由于碰撞所产生的惯性能量。图3和图4为使用假人头进行模拟碰撞实验的示意图,可以在图中观察到在碰撞过程中,Z型支架31的状态变化。如图3所示,当碰撞发生时,假人头部首先接触到Z型支架31上部,在惯性能量左右下继续往下运动,Z型支架31开始发生溃缩变形,过程中吸收假人头部冲击能量。如图4所示,当碰撞结束后,假人头部惯性能量全部被Z型缓冲支架3的变形吸收,没有与铰链连接板的螺栓硬点接触,从而大大降低了头部伤害值。
下面进一步参照图1至图4,对本实用新型的进行详细描述。尤其是对本实用新型固定安装方式做出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至图4所示,在优选地实施方式中,Z型支架31与车辆前盖外板1通过膨胀胶7连接。在另一种优选地实施方式中,Z型支架31与车辆前盖外板1之间还设置有橡胶垫(未示出)。并且,设置在车辆前盖上的铰链安装底板4,不仅通过螺钉安装孔21与内板2固定连接,铰链安装底板4与车辆前盖内板2还通过自冲铆接实现进一步固定连接。此外,车辆的本体上设置有铰链5,车辆前盖通过螺钉安装孔21与铰链5进行连接。优选地,在另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螺钉安装孔21上的螺钉6上还设置有塑料盖(未示出)。
Z型支架31与车辆前盖外板1通过膨胀胶7连接,一方面起到了对Z型支架31的固定作用,另一方面由于膨胀胶7具有优良的油面粘接性、较高的膨胀率,并且填充性、弹性及附着性都较好,因此,利用膨胀胶7固定Z型支架,在保证了Z性支架与外板1之间实现良好的附着性的基础上,还能起到减震降噪的效果,并且进一步避免了人头部直接撞击螺钉6的风险,同时也保证良好的密封性。在Z型支架31上设置橡胶垫既能保证Z型支架31与车辆前盖之间良好的密封性,在碰撞过程中还能起到缓冲的作用。另外,为了更进一步的减轻碰撞时头部的伤害值,还在螺钉安装孔21上设置了塑料盖。此外,在螺钉安装孔21和车辆前盖内板2的固定上,还选择了自冲铆接的方式,能耗低并且可自动监控工艺过程。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的用于车辆的车辆前盖,该车辆前盖由车辆前盖外板1和车辆前盖内板2和作为缓冲支架3的Z型支架31组成,其中,车辆前盖还包括铰链安装底板4,铰链安装底板4通过螺钉安装孔21与车辆前盖内板2固定连接,Z型支架31的一端与铰链安装底板4焊接。另外,Z型支架31设置成多个,Z型支架31的一端为一体成型式,Z型支架31的第二端312具有与之对应的螺钉安装孔21设置,这种设置方式有利于Z型支架31实现溃缩吸能的作用,当在行驶过程中有行人触碰到了车辆前盖,并且受到的撞击力较大时,也能降低头部的伤害值。此外,由于在Z型支架31上设置有诱导变形孔313,所以当Z型支架31受到外力时,Z型支架31从诱导变形孔313处开始弯折,有利于Z型支架31的溃缩变形,能够吸收由于碰撞所产生的惯性能量。因此,该设置方式的优势在于:一方面,当碰撞的撞击力能量较小时,缓冲支架3可以对设置在螺钉安装孔21上的金属螺钉6和螺母进行遮挡,碰撞时直接与缓冲支架3接触,其接触面积更大,能避免与金属螺钉6和螺母直接接触;另一方面,当撞击力过大时,也能实现惯性能量被Z型缓冲支架3变形吸收,从而大大降低头部伤害值。此外,该设置方式不同于主动弹起装置,无需很高的设计成本及维修成本,能够起到降低成本的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方式仅仅用来阐述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并非旨在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条件下,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对上述结构进行调整,以便本实用新型能够应用于更加具体的应用场景。
例如,在一种可替换的实施方式中,Z型支架31可以设置成一端固定在车辆前盖的内板2上,另一端固定设置在车辆前盖外板1上与铰链安装底板4焊接,还可以设置成将Z型支架31的一端直接与车辆前盖外板1连接,另一端与车辆前盖内板2悬空设置,或者将Z型支架31的一端设置在车辆前盖的内板2上,另一端不与车辆前盖外板1固定,只要保证将Z型支架31设置到车辆前盖上,保证惯性能量被Z型支架31进行变形吸收即可,这些都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因此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例如,在另一种可替换的实施方式中,Z型支架31上设置的诱导变形孔313可以是多个孔分开,也可以直接设置一个孔,只要诱导变形孔313设置成当Z型支架31受到外力时,Z型支架31从诱导变形孔313处开始产生弯折即可,这些都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因此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例如,在另一种可替换的实施方式中,铰链安装底板4可以与车辆前盖内板2通过螺钉安装孔21上的螺钉6和螺母连接,再通过自冲铆接进一步固定,也可以将铰链安装底板4直接与车辆前盖内板2通过螺钉安装孔21上的螺钉6和螺母相连接,只要能将铰链安装底板4和车辆前盖内板2固定即可,这些都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因此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该车辆具有上述任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的用于车辆的车辆前盖。
至此,已经结合附图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显然不局限于这些具体实施方式。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相关技术特征作出等同的更改或替换,这些更改或替换之后的技术方案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用于车辆的车辆前盖,其特征在于,包括外板、内板和缓冲支架,在所述内板上设置有螺钉安装孔,所述缓冲支架盖设在所述螺钉安装孔的上方,并且所述缓冲支架固定设置在所述内板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的车辆前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支架为Z型支架,所述车辆前盖还包括铰链安装底板,所述铰链安装底板通过所述螺钉安装孔与所述内板固定连接,所述Z型支架与所述铰链安装底板焊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车辆的车辆前盖,其特征在于,所述Z型支架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Z型支架的第一端一体成型,第二端分别对应多个所述螺钉安装孔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车辆的车辆前盖,其特征在于,所述Z型支架与所述车辆前盖外板通过膨胀胶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车辆的车辆前盖,其特征在于,所述Z型支架与所述车辆前盖外板之间还设置有橡胶垫。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车辆的车辆前盖,其特征在于,所述铰链安装底板与所述车辆前盖内板还通过自冲铆接实现进一步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用于车辆的车辆前盖,其特征在于,所述Z型支架上还设置有诱导变形孔,所述诱导变形孔设置成,当所述Z型支架受到外力时,所述Z型支架从所述诱导变形孔处开始产生弯折。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的车辆前盖,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前盖上安装有铰链,所述车辆前盖通过所述螺钉安装孔上的螺钉与所述铰链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车辆的车辆前盖,其特征在于,穿过所述螺钉安装孔的螺钉上还设置有塑料盖。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包括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用于车辆的车辆前盖。
CN202123039852.6U 2021-12-06 2021-12-06 用于车辆的车辆前盖及车辆 Active CN21630125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039852.6U CN216301254U (zh) 2021-12-06 2021-12-06 用于车辆的车辆前盖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039852.6U CN216301254U (zh) 2021-12-06 2021-12-06 用于车辆的车辆前盖及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301254U true CN216301254U (zh) 2022-04-15

Family

ID=810835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039852.6U Active CN216301254U (zh) 2021-12-06 2021-12-06 用于车辆的车辆前盖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30125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612644B2 (en) Fender for automobiles
JPH07285466A (ja) 自動車のフード構造
CN216301254U (zh) 用于车辆的车辆前盖及车辆
CN201784702U (zh) 汽车发动机罩铰链结构
CN105946983A (zh) 一种翼子板安装结构
CN210634633U (zh) 碰撞保护装置及汽车
CN111516626A (zh) 前保险杠底部护板结构
CN201756070U (zh) 汽车座椅安装结构
CN201560662U (zh) 一种汽车发动机罩板固定铰链座
CN211809872U (zh) 汽车前盖的支架结构
CN208842361U (zh) 一种汽车的吸能装置
CN211281240U (zh) 高强度耐候型商务车用扰流板
CN210191410U (zh) 一种汽车防撞装置
CN209683623U (zh) 汽车前部防撞吸能装置
CN205930600U (zh) 一种抗撞的汽车前保险杠总成
CN2892580Y (zh) 蜂巢式汽车减撞缓冲器
CN201494511U (zh) 汽车前围上挡板
CN101509333A (zh) 用于汽车发动机罩的铰链
CN213649508U (zh) 一种高安全性汽车保险杠
CN109229039A (zh) 一种汽车的吸能装置
CN212556132U (zh) 一种汽车防撞保险杠
CN219134321U (zh) 汽车前轮罩的缓冲结构及汽车
CN215751907U (zh) 一种汽车油箱的防护装置
CN219312884U (zh) 一种汽车前围板连接结构
CN214930102U (zh) 一种汽车上板总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