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301013U - 一种抗形变高密度汽车泡沫结构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抗形变高密度汽车泡沫结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301013U
CN216301013U CN202122430383.4U CN202122430383U CN216301013U CN 216301013 U CN216301013 U CN 216301013U CN 202122430383 U CN202122430383 U CN 202122430383U CN 216301013 U CN216301013 U CN 21630101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nergy
block body
energy absorption
absorbing
absorption blo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430383.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万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Huaye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Huaye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Huaye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Huaye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430383.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30101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30101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30101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ibration Damp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抗形变高密度汽车泡沫结构件,包括吸能块本体,所述吸能块本体的一侧中部开设有弧形槽,所述吸能块本体正面上端和下端且位于弧形槽的两侧开设有多个凹槽,多个所述凹槽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柱,所述吸能块本体的另一侧中部开设有三个吸能槽,所述吸能块本体的另一侧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多个卡扣。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吸能块本体的两侧分别开设弧形槽和吸能槽,并在弧形槽的内部固定连接肋条,当汽车在低速行驶与行人发生碰撞时,外部的冲击力能够挤压吸能块本体,由于吸能块本体为弧形,能够减小吸能块本体的变形程度,同时肋条能够进一步增加吸能块本体的抗变形能力。

Description

一种抗形变高密度汽车泡沫结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结构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抗形变高密度汽车泡沫结构件。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的大量普及,交通事故呈逐年递增趋势发展,经过调查研究发现大部分正面碰撞的重大交通事故中人员伤亡主要原因是发动机舱纵梁溃缩吸能不足,导致汽车在碰撞过程中驾驶室变形,从而造成人员伤亡,现有的汽车前保险杠,多以金属材质为主,金属材质的汽车保险杠的缺点是只能吸收和缓解极小部分的撞击冲击,并不能有效起到保护车辆和人身安全的作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汽车保险杠吸能块的应用越来越普遍,吸能块吸能的原理是利用物件自身的变形消解撞击能量,传统的汽车保险杠吸能块是由单个冲压成型的钣金件,拼焊成一个封闭的空腔结构,或者汽车保险杠吸能块采用塑料件设计,其密度较小,受到冲击容易变形,使其抗变形较差,吸能效果不佳。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形变高密度汽车泡沫结构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抗形变高密度汽车泡沫结构件,包括吸能块本体,吸能块本体的一侧中部开设有弧形槽,吸能块本体正面上端和下端且位于弧形槽的两侧开设有多个凹槽,多个凹槽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柱,吸能块本体的另一侧中部开设有三个吸能槽,吸能块本体的另一侧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多个卡扣。
进一步的,吸能块本体为聚丙烯塑料发泡材料,吸能块的截面呈弧形,弧形槽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肋条。
进一步的,三个吸能槽呈等间距分布,吸能槽的截面呈弧形。
进一步的,多个卡扣关于吸能盒本体呈阵列分布,且卡扣与吸能块本体为一体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在吸能块本体的两侧分别开设弧形槽和吸能槽,并在弧形槽的内部固定连接肋条,当汽车在低速行驶与行人发生碰撞时,外部的冲击力能够挤压吸能块本体,由于吸能块本体为弧形,能够减小吸能块本体的变形程度,同时肋条能够进一步增加吸能块本体的抗变形能力;
2、通过在吸能块本体上开设通孔,并在通孔的内部固定连接连接柱,使吸能块本体受力后,两侧向中部挤压,使通孔变小,由于通孔为梯形形状,同时能够在连接柱的配合下,使得吸能块本体进一步减轻其抗变形能力。
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其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视角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图2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吸能块本体,2-弧形槽,3-通孔,4-连接柱,5-吸能槽,6-卡扣,7-肋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阅附图1-4,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抗形变高密度汽车泡沫结构件,包括吸能块本体1,吸能块本体1的一侧中部开设有弧形槽2,吸能块本体1正面上端和下端且位于弧形槽2的两侧开设有多个凹槽3,多个凹槽3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柱4,吸能块本体1的另一侧中部开设有三个吸能槽5,吸能块本体1的另一侧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多个卡扣6。
其中如图1-图4所示,吸能块本体1为聚丙烯塑料发泡材料,吸能块本体1的截面呈弧形,弧形槽2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肋条7,聚丙烯塑料发泡材料具有较好的抗变形能力,并配合肋条7能够进一步增加吸能块本体1的抗变形能力。
其中如图1和图2所示,三个吸能槽5呈等间距分布,吸能槽5的截面呈弧形,吸能槽5能够增加吸能块本体1的韧性,从而提高吸能块本体1的抗变形能力。
其中如图2和图3所示,多个卡扣6关于吸能盒本体1呈阵列分布,且卡扣6与吸能块本体1为一体结构,卡扣6便于将吸能块本体1与保险杠卡接,避免吸能块本体1与保险杠脱离,同时使吸能块本体1便于更换和安装。
工作原理:当汽车在低速行驶与行人正面发生碰撞时,汽车蒙皮与行人碰撞产生的力会传递给吸能块本体1,由于吸能块本体1为聚丙烯塑料发泡材料,使得吸能块本体1的抗变形效果较好,且比重轻,变形恢复率高,同时外部的冲击力能够挤压吸能块本体1,使吸能块本体1的两侧向中部挤压,由于吸能块本体1为弧形,能够减小吸能块本体1的变形程度,同时肋条7能够进一步增加吸能块本体1的抗变形能力,吸能块本体1发生性变厚能够挤压通孔,由于通孔为梯形形状,同时能够在连接柱4的配合下,使得吸能块本体得抗变形能力得到提高。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和技术内容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故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之形状、构造及原理所作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5)

1.一种抗形变高密度汽车泡沫结构件,包括吸能块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吸能块本体(1)的一侧中部开设有弧形槽(2),所述吸能块本体(1)正面上端和下端且位于弧形槽(2)的两侧开设有多个凹槽(3),多个所述凹槽(3)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柱(4),所述吸能块本体(1)的另一侧中部开设有三个吸能槽(5),所述吸能块本体(1)的另一侧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多个卡扣(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形变高密度汽车泡沫结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吸能块本体(1)为聚丙烯塑料发泡材料,所述吸能块本体(1)的截面呈弧形,所述弧形槽(2)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肋条(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形变高密度汽车泡沫结构件,其特征在于,三个所述吸能槽(5)呈等间距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抗形变高密度汽车泡沫结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吸能槽(5)的截面呈弧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形变高密度汽车泡沫结构件,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卡扣(6)关于吸能块本体(1)呈阵列分布,且卡扣(6)与吸能块本体(1)为一体结构。
CN202122430383.4U 2021-10-09 2021-10-09 一种抗形变高密度汽车泡沫结构件 Active CN21630101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430383.4U CN216301013U (zh) 2021-10-09 2021-10-09 一种抗形变高密度汽车泡沫结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430383.4U CN216301013U (zh) 2021-10-09 2021-10-09 一种抗形变高密度汽车泡沫结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301013U true CN216301013U (zh) 2022-04-15

Family

ID=811151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430383.4U Active CN216301013U (zh) 2021-10-09 2021-10-09 一种抗形变高密度汽车泡沫结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30101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863353U (zh) 汽车防撞梁结构
CN203854596U (zh) 汽车前防撞梁
CN216301013U (zh) 一种抗形变高密度汽车泡沫结构件
CN107628115B (zh) 一种用于功能定制的汽车变厚度、变截面前纵梁结构
CN209600625U (zh) 一种汽车前纵梁加强结构
CN210652995U (zh) 一种电动车用吸能盒
CN101186218A (zh) 汽车纵梁前段碰撞吸能结构
CN206954313U (zh) 一种汽车的前纵梁结构
CN201685879U (zh) 碰撞吸能结构以及汽车纵梁
CN112193191A (zh) 一种分体式吸能盒
CN211809482U (zh) 一种铝合金前碰撞横梁总成及汽车
CN210882325U (zh) 汽车纵梁前段的溃缩吸能连接装置
CN210652991U (zh) 新型前防撞梁总成及汽车
CN208867987U (zh) 一种轻量化的铝合金防撞梁
CN202754034U (zh) 前纵梁及汽车
CN208842475U (zh) 一种新型管梁式汽车车架结构
CN202827434U (zh) 一种汽车用右吸能盒
CN111319577A (zh) 一种液压成形结构吸能盒
CN215621841U (zh) 一种车架吸能组件
CN207078104U (zh) 一种蜂窝斜面结构吸能盒
CN115214786B (zh) 一种车身前部结构以及汽车
CN205836946U (zh) 一种泡沫铝非均一填充式吸能结构
CN217374414U (zh) 一种汽车前保险杆总成的吸能盒结构
CN214450775U (zh) 一种乘用车的前防撞梁结构
CN217496055U (zh) 一种能够提高车辆小偏置碰撞安全性的防撞梁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