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268717U - 电动车的隐藏式充电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动车的隐藏式充电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268717U
CN216268717U CN202122389793.9U CN202122389793U CN216268717U CN 216268717 U CN216268717 U CN 216268717U CN 202122389793 U CN202122389793 U CN 202122389793U CN 216268717 U CN216268717 U CN 21626871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ece
conductive
electric
charging
electric vehic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389793.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嘉仁
张豪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122389793.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26871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26871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26871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72Electromobility specific charging systems or methods for batteries, ultracapacitors, supercapacitors or double-layer capacito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2Electric charging st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4Plug-in electric vehicles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 Electric Propulsion And Brak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电动车的隐藏式充电装置,主要包括隐藏安装于电动车上的基体,且基体上设有伸缩件,以借由一驱动件来控制伸缩件于基体上的纵向方向往复移动,并伸缩件上还设有导电组件,导电组件包含有传导件及导电件,借此,当欲充电时,驱动件控制伸缩件以纵向方向伸长,并导电件可与一充电座配合作动,以使电力通过导电件及传导件的电性传导,进而对电动车的电池进行充电,且可行驶间进行充电,达到不用停车即可充电,有效解决因塞车而产生的缺电危机,以及可延长行车距离、整体不占空间具收纳隐藏性、造价低、雨天仍可使用,安全无虞、以及不破坏车体的美观性等实用进步性。

Description

电动车的隐藏式充电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充电装置,主要是将充电装置隐藏于电动车的车体内,并除了保持原有车体美观性外,更可提升电动车的续航力的电动车的隐藏式充电装置。
背景技术
所谓的纯电动车,即又称电瓶车或电池电动车,主要是指已充满电的电池供电给电动机,由电动机推动的车辆,而电池的电量由外部电源补充,媒体常简称作电动车,由于电动车不会于路面上排放废气,因此不会污染路面的空气,这优点即是电动车受到各国(地区)当局所提倡的主要原因,且因马达于低速时再加速的能力十分杰出,已经有部分走走停停频繁的工作车辆,如巴士、垃圾车高扭力需求的车辆等,更换为电动马达提高效率。不同于一般燃油汽车,停车还需要怠速以免引擎熄火,纯电动车于停下来时,电机即静止,完全不消耗能量,同时能有效抑制车辆拥堵及能源的浪费。
但电动车存有一最大问题,即是续航力,当电动车于行驶中碰上电力不足时,则必须至充电站进行停车充电,以目前充电环境及技术而言,充电站数量不多,当行驶到充电站时还可能遇上排队问题,即便无须排队,充电时间也是一大问题,如此即会影响到里程时间,对电动车车主而言非常不便。
借此,为改善电动车的充电问题,也有厂商研发出一种可在电动车行驶中进行充电的充电装置,举例而言,如授权公告号第CN107054365B号「用于运行机动车的方法、机动车的控制器及机动车」,该前案专利解决了电动车行驶中缺电的问题,使电动车得以于行驶中同步进行充电,达到有效节省里程时间的优势。又或是如中国台湾专利证书号第I428845号「道路充电系统及方法」,该前案利用埋设在地面内的充电系统,同样达到解决了电动车行驶中缺电的问题。
然而上述用于运行机动车的方法、机动车的控制器及机动车的前案专利于使用时,为确实存在下列问题与缺失尚待改进:
第一,虽可解决充电问题,然所述的充电臂系以扇形展开方式,设置于电动车的底盘处,在建置时必须使用大区域面积,非常占空间且没有隐藏性。
第二,因大面积安装于电动车车体外部,且以扇形方式展开,故对电动车整体外观而言较不美观,破坏车体的整体美观性。
第三,因裸露安装于电动车车体外,使其易造成损坏及可能具有漏电危机。
第四,因目前现阶段充电桩数量不多,导致必须要排队等候充电,非常浪费时间。
第五,倘若下雨天造成地面积水时,将充电座埋设在地面里的技术,将会有触电的危机,极度不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是以,要如何解决上述现有的问题与缺失,即为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设计人与从事此行业的相关厂商所亟欲研究改善的方向所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电动车的隐藏式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基体,供隐藏安装于电动车上;
至少一伸缩件,设于该基体上,并能够在该基体上以纵向方向往复移动;
一导电组件,设于该伸缩件上,该导电组件包含有一与该电动车的电池电性连接的传导件、及至少一设于该伸缩件一端处且与该传导件电性连接的导电件;及
一驱动件,设于该电动车上,并且电性连接该伸缩件,以控制该伸缩件在该基体上以纵向方向往复移动。
所述的电动车的隐藏式充电装置,其中:该电动车的车体一侧处设有一通孔,使该伸缩件于收合状态时,该导电件容置于该通孔内,而该伸缩件于伸长状态时,该导电件远离该通孔。
所述的电动车的隐藏式充电装置,其中:该车体是电动车的保险杆、底盘或侧踏板。
所述的电动车的隐藏式充电装置,其中:该导电件上具有数个导电体。
所述的电动车的隐藏式充电装置,其中:该导电件电性连接一充电座,充电座具有一凹槽式的充电空间,该充电空间内具有一正电部及一负电部。
所述的电动车的隐藏式充电装置,其中:该充电座为道路旁的护栏或立式充电桩。
所述的电动车的隐藏式充电装置,其中:该导电件在背离该伸缩件的一侧面处设有一与该车体同色的饰片。
所述的电动车的隐藏式充电装置,其中:该导电件为复数时,分别设于该伸缩件的两侧处,且该导电件具有一基部、一枢设于该基部上的连杆组、及一设于该连杆组背离该基部的端处的导体,且该连杆组具有一与该基部枢接的第一连杆、一与该基部枢接的第二连杆、一端分别与该第一连杆及该第二连杆背离该基部端处枢接的第三连杆,该第三连杆上设有该导体。
所述的电动车的隐藏式充电装置,其中:该伸缩件上设有一缓冲件。
所述的电动车的隐藏式充电装置,其中:该伸缩件及该基体的表面处具有一绝缘导体层。
所述的电动车的隐藏式充电装置,其中:该充电座电性连接一电力导体,该电力导体电性连接一供电装置。
所述的电动车的隐藏式充电装置,其中:该充电座与该导电件的连接方式为电磁线圈感应连接。
借此,当电动车电池仍有足够电力情况下,驱动件并不会驱动伸缩件于基体上进行伸长,使得此时的导电件位于基体的一侧处,若当电动车电池电力不足时,驾驶者即可启动驱动件,予以让驱动件驱动伸缩件于基体上呈纵向方向往外移动,导电件则远离该基体,进而完成充电的伸长作业,并且基体得以设于一般使用者并不会注意的电动车底盘处,或保险杆内侧处,以达到隐藏的效果。
借由上述技术,可针对现有的用于运行机动车的方法、机动车的控制器及机动车专利所存在的充电臂系以扇形展开方式,设置于电动车的底盘处,在建置时必须使用大区域面积,非常占空间且没有隐藏性,以及因不具隐藏功能而使整体美观性较差,以及具有漏电危机等问题点加以突破,达到本实用新型不用停车即可充电,有效解决因塞车而产生的缺电危机,以及可延长行车距离、整体不占空间具收纳隐藏性、造价低、雨天仍可使用,安全无虞、以及不破坏车体的美观性等实用进步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安装隐藏于电动车后保险杆内的立体透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伸缩件进行伸长的立体透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导电件电性连接充电座的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电动车行驶中的充电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电动车塞车中的充电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充电座设于交流道的实施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充电座设于停车场的实施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安装隐藏于电动车中间侧踏板内的立体透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安装隐藏于电动车前保险杆内的立体透视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伸缩式导电件型态的实施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接触式导电件型态的实施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于伸缩件上增设缓冲件的实施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于伸缩件前端位置上增设缓冲件的实施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于伸缩件末端位置上增设缓冲件的实施示意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缓冲件的转向示意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于伸缩件及基体的表面处增设绝缘导体层的实施示意图。
图17为本实用新型多节式伸缩件的实施示意图。
图18为本实用新型结合供电装置的实施示意图。
图19为本实用新型再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透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基体-1、1j、1n;伸缩件-11、11a、11d、11e、11f、11g、11h、11i、11j、11k、11n;马达-111d;导电组件-12、12n;传导件-121、121n;导电件-122、122b、122d、122e、122n;基部-1221d;连杆组-1222d;第一连杆-12221d;第二连杆-12222d;第三连杆-12223d;导体-1223d;导电体-1224e;绝缘导体层-13j;螺杆-14;带动块-15;驱动件-2、2n;充电座-3、3a、3d、3e、3i、3m、3n;充电空间-31、31e;正电部-32e;负电部-33e;交直流转换器-34n;处理模块-35n;电动车-4、4a、4b、4c、4e、4i、4n;车体-41、41b、41c、41d;通孔-411;电池-42;停车场-5a;饰片-6d;缓冲件-7f、7g、7h、7i;供电装置-8m、8e、8n;电力导体-81m、81n。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安装隐藏于电动车后保险杆内的立体透视图,由图中可清楚看出本实用新型包括:
一基体1,供隐藏安装于电动车4上,并该电动车4的车体41一侧处开设有一通孔411;
至少一伸缩件11,设于该基体1上,并得于该基体1上以纵向方向往复移动;
一导电组件12,设于该伸缩件11上,并该导电组件12包含有一与该电动车4的电池42电性连接的传导件121、及至少一设于该伸缩件11一端处且与该传导件121电性连接的导电件122,且该伸缩件11于收合状态时,该导电件122容置于该通孔411内,而该伸缩件11于伸长状态时,该导电件122则远离该通孔411;
一驱动件2,设于该电动车4上,并电性连接该伸缩件11,以控制该伸缩件11于该基体1上以纵向方向往复移动。
其中,所述基体1与伸缩件11在本实施例以配合驱动件2形成一电动伸缩件,然不局限于此,也可为气压杆。
其中,所述车体41在本实施例以电动车4后保险杆作为举例。
其中,所述传导件121在本实施例以电线作为举例。
其中,所述导电件122在本实施例以电磁线圈感应作为举例。
其中,所述驱动件2在本实施例以电动马达作为举例,并且基体1内包含有与驱动件2固接的螺杆14、及螺设于螺杆14上的带动块15,且带动块15与伸缩件11固接。
如此,因电动车4后保险杆内具有一空间,使本案可直接将其安装于电动车4后保险杆内的空间中,驾驶者无论从电动车4的哪一个侧边观察,都不会注视到本案隐藏式充电装置,且因导电件122在伸缩件11未启动时,系位在通孔411内,并导电件122外侧面得以与车体41切齐,使得不仅具有绝佳的隐藏效果,更具有绝佳的整体美观效果。
请同时配合参阅图1至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安装隐藏于电动车后保险杆内的立体透视图至电动车行驶中的充电示意图,由图中可清楚看出,本实施例所述的导电件122电性连接一充电座3,充电座3具有一凹槽式的充电空间31,此外,前述的充电座3于本实施例系以道路旁的护栏作为举例,意谓充电座3得以与道路护栏结合在一起,并可设置于道路的避车道处,且所述道路于本实施例以高速公路为例,也可为其他快速公路,借此,当电动车4在行驶于高速公路上且即将电力耗尽时,驾驶者得以将电动车4开进高速公路的避车道,并启动驱动件2来带动螺杆14,螺杆14转动同时带动其带动块15,使带动块15再带动伸缩件11往外进行伸长动作,且伸长方向系以基体1为基准,往纵向方向移动,此时导电组件12上的导电件122会离开通孔411,使伸缩件11伸长到适当长度即停止伸长,尔后驾驶者可将导电件122置入于充电座3的充电空间31内,而利用电磁感应产生电力,以将所产生的电力经由传导件121输送至电动车4的电池42内,予以进行充电动作,进而延长行驶距离,且因充电座3与护栏结合,不非设于路面内,因此当下雨天造成积水时,也不会产生触电危机,极具有其安全性。又当驾驶者将电动车4驶离避车道时,导电件122即同时远离充电空间31,并利用驱动件2将伸缩件11进行缩回,使导电件122收容于通孔411内,完成收纳动作。另外,当伸缩件11伸长时,可能会因电动车4的行驶速度造成伸缩件11受风阻影响而产生形变,然,因伸缩件11的材质是玻璃纤维、碳纤维、纳米硼纤维、或钛合金其中之一者,都具有延展可弯曲的特性,因此本案伸缩件11即如同钓鱼竿般不易断裂。
请参阅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电动车塞车中的充电示意图,由图中可清楚看出,当驾驶者驾驶电动车4于高速公路上遇到塞车状况时,可将电动车4驶进避车道处,并将伸缩件11进行伸展,使导电件122与充电座3配合作动予以产生电力,换言之,因塞车情况导致电动车4无法快速行驶,使得导电件122与充电座3的作动时间变长,让电动车4可以充入更多的电力,更延长行驶距离,有效解决驾驶者因缺电而产生的恐慌。其他关于通孔、伸缩件11、导电组件及驱动件彼此间的动作关与前述相同,故不再赘述。
请参阅图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充电座设于交流道的实施示意图,由图中可清楚看出,充电座3除了得以设于高速公路的避车道外,更得以设于高速公路的交流道护栏上,让电动车4在进入休息站或离开高速公路时,仍可进行充电,以延长行驶距离。
请参阅图7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充电座设于停车场的实施示意图,由图中可清楚看出,充电座3a除了得以设于高速公路的避车道、或交流道护栏上外,更可以由立式充电桩型式设置在停车场5a内,让驾驶者将电动车4a停好于车格内后,将伸缩件11a进行伸展,使导电件与充电座3a配合作动予以产生电力,达到驾驶者于休息时都可无时无刻的进行充电,非常方便。其他关于通孔、伸缩件11a、导电组件及驱动件彼此间的动作关与前述相同,故不再赘述。
请参阅图8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安装隐藏于电动车中间侧踏板内的立体透视图,由图中可清楚看出,本案不仅可以设在电动车4b后保险杆内,还可以设于电动车4b的中间侧踏板内,而中间侧踏板同样属于电动车4b车体41b的一部分,因此,可以于侧踏板上穿设通孔,让导电件122b收容于通孔内,整体与设于后保险杆内相较而言,同样具有绝佳的隐藏效果,从车侧或车后方观察都不易看到本案,极具有美观效果。
请参阅图9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安装隐藏于电动车前保险杆内的立体透视图,由图中可清楚看出,本案不仅可以设在电动车4c后保险杆、侧踏板内,还可以设于电动车4c车体41c的前保险杆内,如此可同样达到绝佳隐藏性的效果,不破坏电动车4c整体外观的美观性。
请参阅图10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伸缩式导电件型态的实施示意图,由图中可清楚看出,导电件122d于背离该伸缩件11d的一侧面处设有一与该车体41d同色的饰片6d,并且本实施例的导电件122d系以复数个为例,并且分别设于伸缩件11d的两侧处,且所述导电件122d具有一基部1221d、一枢设于基部1221d上的连杆组1222d、及一设于连杆组1222d背离该基部1221d的端处的导体1223d,其中,本实施例的连杆组1222d及导体1223d是金属可导电的材质,其中,连杆组1222d具有一与该基部1221d枢接的第一连杆12221d、一与该基部1221d枢接的第二连杆12222d、一端分别与该第一连杆12221d及该第二连杆12222d背离该基部1221d端处枢接的第三连杆12223d,并第三连杆12223d上设有前述导体1223d;借此,当驾驶者欲进行充电时,除了将伸缩件11d进行伸展外,更同时利用设于伸缩件11d上的马达111d来电性连接驱动连杆组1222d,使其进行上升动作,连杆组1222d于上升时,马达111d驱动第一连杆12221d及第二连杆12222d向上旋转,使第三连杆12223d以平衡方式向上移动,进而让各该导体1223d得以向上下两侧伸展并与充电座3d配合作动传导电力,若当伸缩件11d缩回入车体41d内时,饰片6d会容纳于通孔内,且饰片6d与车体41d同样颜色,使得从外观上来看,不失车体41d的整体性,达到隐藏的效果。本实施例所要代表的是,本案导电件122d可以是伸缩式,也可为非伸缩式,并不局限于此。
请参阅图1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接触式导电件型态的实施示意图,由图中可清楚看出,本实施例充电座3e以直流电为例,其充电座3e的充电空间31e内具有一正电部32e及一负电部33e,且本实施例以接触式导电件122e作为举例,并导电件122e上具有数个导电体1224e,本实施例的导电体1224e以导电刷毛为例,当电动车4e欲充电时,伸缩件11e伸长,使导电件122e进入充电空间31e中,此时导电件122e上下侧的导电体1224e会分别与正电部32e及负电部33e接触,进而使充电座3e的电力经由导电件122e传送给传导件,予以对电动车4e的电池进行充电。本实施例所要代表的是,本案导电件122e可以是接触式,也可为非接触式,并不局限于此。此外本实施例的充电座3e得以电性连接一供电装置8e,所述供电装置8e可以是一般道路旁的变电箱,并充电座3e上具有变压器及整流器,使充电座3e将来自供电装置8e所提供的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以对电动车进行直流充电,提高续航力,且成本低、缩短建置工时。
请参阅图1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于伸缩件上增设缓冲件的实施示意图,由图中可清楚看出,所述伸缩件11f上设有一缓冲件7f,且本实施例的缓冲件7f系以十字万向接头为例,意谓当伸缩件11f伸长进行充电时,可以通过缓冲件7f产生缓冲力,有效防止伸缩件11f因碰撞或风压导致断裂问题。本实施例所要代表的是,本案伸缩件11f不局限于玻璃纤维、碳纤维、纳米硼纤维、或钛合金,可以是利用缓冲件7f达到具有其弯曲性,不易断裂的优势。
请参阅图1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于伸缩件前端位置上增设缓冲件的实施示意图,由图中可清楚看出,本实施例伸缩件11g上的缓冲件7g系以十字万向接头为例,除了不仅可以设在伸缩件11g之中段位置处,更可以如本实施例设于伸缩件11g的前端位置处。本实施例所要代表的是,本案缓冲件7g可以是设于中段处,也可设于前段处,并不局限于此。
请参阅图1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于伸缩件末端位置上增设缓冲件的实施示意图,由图中可清楚看出,本实施例伸缩件11h上的缓冲件7h系以十字万向接头为例,除了不仅可以设在伸缩件11h之中段位置处及前端位置处,更可以如本实施例设于伸缩件11h的末端位置处。本实施例所要代表的是,本案缓冲件7h可以是设于中段处、前端处,也可设于末端处,并不局限于此。
请参阅图1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缓冲件的转向示意图,由图中可清楚看出,本实施例的缓冲件7i以十字万向接头为例,并以转90度方向为例,代表着当充电座3i设于电动车4i后方时,可利用缓冲件7i将伸缩件11i进行转向,达到不限定电动车4i的停车方向或充电座3i的方位都可进行充电。
请参阅图1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于伸缩件及基体的表面处增设绝缘导体层的实施示意图,由图中可清楚看出,伸缩件11j及基体1j的表面处具有一绝缘导体层13j,换言之,通过绝缘导体层13j的设置,当伸缩件11j于伸展时,并不会因为误触伸缩件11j而产生触电危机,具有其安全性。
请参阅图17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多节式伸缩件的实施示意图,由图中可清楚看出,本实施例的伸缩件11k以二节作为举例,换言之,本案伸缩件11k可以是如同前述实施例的单节式,也可是多节式,并不局限于此。
请参阅图18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结合一般供电装置的实施示意图,由图中可清楚看出,本案充电座3m可以直接电性连接一供电装置8m,所述供电装置8m可以如一般道路旁的变电箱,无须另外配置供电箱,并且本实施例的充电座3m以道路护栏为例,而供电装置8m以台电变电箱为例,且供电装置8m电性连接一电力导体81m,并电力导体8m在本实施例系以电缆线为例,据此,通过供电装置8m的交流电,直接利用电力导体81m供应电力给予充电座3m,得以达到节省建造经费、有效降低成本及缩短建置时间等优势。
请参阅图19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再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透视图,由图中可清楚看出,本实施例以包括隐藏安装于电动车4n底盘处的基体1n为例,其基体1n上设有伸缩件11n,以借由一驱动件2n来控制伸缩件11n于基体1n上的纵向方向往复移动,并伸缩件11n上还设有导电组件12n,导电组件12n包含有一与电动车4n的电池电性连接的传导件121n及至少一设于伸缩件11n一端处且与传导件121n电性连接的导电件122n,当欲充电时,可依照下列步骤进行充电:
(a)利用一供电装置所提供的交流电,并经由一电力导体进行交流电的传导;
(b)利用一设于充电座上的交直流转换器予以接收该交流电,并转换为直流电;
(c)该直流电经过一设于该充电座上的处理模块予以转换为电动车适用的电源功率;
(d)将隐藏安装于电动车上的基体内的至少一伸缩件,通过一驱动件使其进行纵向方向伸长移动;
(e)伸缩件伸长后并利用一导电组件内的导电件予以靠近该充电座以接收该直流电;及
(f)直流电通过一与该导电件电性连接的传导件,将直流电传导给予电动车上的电池进行充电。
简言的,驱动件2n得以控制伸缩件11n以纵向方向伸长,并导电件122n可与一充电座3n配合作动,以使电力通过导电件122n及传导件121n的电性传导,进而对电动车4n的电池进行充电,并其中所述的供电装置8n系以一般道路旁的变电箱为例,可以提供120V至480V的交流电,并且所述的电力导体81n系以电缆线为例,而所述的交直流转换器34n系以整流器为例,又所述处理模块35n可以是一种对直流电进行功率提升的电路模块,以将直流电转换为可直接对电动车4n电池进行充电的功率,如转换为功率60KW~250KW,或转换为32安培~80安培。借此,有效达到不用停车即可充电,有效解决因塞车而产生的缺电危机,以及可延长行车距离、整体不占空间具收纳隐藏性、造价低、雨天仍可使用,安全无虞、以及不破坏车体的美观性等实用进步性。
是以,本实用新型的电动车的隐藏式充电装置为可改善现有的技术关键在于:
第一,本案利用车体41上的通孔411设计,让基体1、伸缩件11等机构得以收容隐藏于车体41内,并借由与通孔411外观形状完整对应的导电件122,使得从电动车4表面外观上观察,并不易看到通孔411,且也不易发觉基体1、伸缩件11等机构,整体而言极具有隐藏的特性,进而造就出极具美观的优势。
第二,通过充电座3与道路的护栏完美结合,让电动车4在行驶时,也可同时进行充电,驾驶者无须下车操作,有效的延长电动车4的行驶距离,且当塞车时,也可解决塞车中电动车4产生的缺电危机,解除驾驶者的恐慌。
第三,本案以伸缩方式设于车体41内,如前保险杆、后保险杆、或侧踏板内的空间中,达到不占空间具有收纳隐藏的优势,且于收纳时并未裸露于外,同时达到其安全性,也不会因路面不平而发生擦撞损坏问题。
第四,伸缩件11的材质是玻璃纤维、碳纤维、纳米硼纤维、或钛合金,都具有延展可弯曲的特性,因此本案伸缩件11即如同钓鱼竿般不易断裂,有强力的韧性。
第五,本案充电座3e与护栏结合,且具有凹槽式的充电空间31e,使正电部32e及负电部33e隐藏于充电空间31e内,并不会淋到雨,具有其安全性。
第六,伸缩件11j及基体1j的表面处具有一绝缘导体层13j,通过绝缘导体层13j的设计,当伸缩件11j于伸长时,并不会因为误触伸缩件11j而产生触电危机,具有其安全性。
第七,通过伸缩件11f上设计的缓冲件7f,使得通过缓冲件7f产生缓冲力,有效防止伸缩件11f因碰撞或风压导致断裂问题。
第八,通过饰片6d的设计,让本案在收纳后,更可以与车体41d形成一体,整体美观性更为加分。
第九,通过连杆组1222d的设计,让本案导电件122d得以具有伸缩的功能,达到有效缩小体积,因此进而使通孔面积更为缩小,使车体41d外观更不易看出来,达到更加的隐藏效果。
第十,将充电座3直接跟道路护栏结合远离地面,使得在下雨天时,不会造成触电危机,安全性大幅提升。
第十一,通过一般道路旁的变电箱8m,使本案充电座3m可直接与其电性连接,而无须另外设置供电箱,如此可有效的节省建置成本、节省建造经费、及缩短建置时间等优势,且充电座3m所输出的电力不设限是直流电或交流电,都可利用充电座3m对电动车进行充电。
第十二,本案在未有通孔设置的情况下,仍可建置于电动车4n不显眼处,如电动车4n的底盘处,借以达到隐藏的优势。
然而,虽然本文中已显示并叙明本实用新型的各种实施例,但仅以举例方式提供此等实施例,本文中所提供的任何操作理论或益处既定仅作为叙明本实用新型的一辅助。
以上说明对本实用新型而言只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理解,在不脱离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作出许多修改、变化或等效,但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2)

1.一种电动车的隐藏式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基体,供隐藏安装于电动车上;
至少一伸缩件,设于该基体上,并能够在该基体上以纵向方向往复移动;
一导电组件,设于该伸缩件上,该导电组件包含有一与该电动车的电池电性连接的传导件、及至少一设于该伸缩件一端处且与该传导件电性连接的导电件;及
一驱动件,设于该电动车上,并且电性连接该伸缩件,以控制该伸缩件在该基体上以纵向方向往复移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车的隐藏式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电动车的车体一侧处设有一通孔,使该伸缩件于收合状态时,该导电件容置于该通孔内,而该伸缩件于伸长状态时,该导电件远离该通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车的隐藏式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车体是电动车的保险杆、底盘或侧踏板。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车的隐藏式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导电件上具有数个导电体。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车的隐藏式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导电件电性连接一充电座,充电座具有一凹槽式的充电空间,该充电空间内具有一正电部及一负电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动车的隐藏式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充电座为道路旁的护栏或立式充电桩。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车的隐藏式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导电件在背离该伸缩件的一侧面处设有一与该车体同色的饰片。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动车的隐藏式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导电件为复数时,分别设于该伸缩件的两侧处,且该导电件具有一基部、一枢设于该基部上的连杆组、及一设于该连杆组背离该基部的端处的导体,且该连杆组具有一与该基部枢接的第一连杆、一与该基部枢接的第二连杆、一端分别与该第一连杆及该第二连杆背离该基部端处枢接的第三连杆,该第三连杆上设有该导体。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车的隐藏式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伸缩件上设有一缓冲件。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车的隐藏式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伸缩件及该基体的表面处具有一绝缘导体层。
11.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动车的隐藏式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充电座电性连接一电力导体,该电力导体电性连接一供电装置。
12.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动车的隐藏式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充电座与该导电件的连接方式为电磁线圈感应连接。
CN202122389793.9U 2021-09-30 2021-09-30 电动车的隐藏式充电装置 Active CN21626871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389793.9U CN216268717U (zh) 2021-09-30 2021-09-30 电动车的隐藏式充电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389793.9U CN216268717U (zh) 2021-09-30 2021-09-30 电动车的隐藏式充电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268717U true CN216268717U (zh) 2022-04-12

Family

ID=810673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389793.9U Active CN216268717U (zh) 2021-09-30 2021-09-30 电动车的隐藏式充电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26871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516809U (zh) 超级电容电动汽车
CN103427457B (zh) 多功能电动汽车充电桩
CN205905777U (zh) 一种车顶太阳能发电装置
CN216268717U (zh) 电动车的隐藏式充电装置
JP3235618U (ja) 電気自動車の隠蔽式充電装置
CN106100052A (zh) 一种可移动多项充电桩
CN208665002U (zh) 一种可利用太阳能光伏发电的多用途电动汽车充电桩
CN211335768U (zh) 卡车驾驶室自动升降踏板
CN204687866U (zh) 一种电动车及电动车充电系统
CN2905540Y (zh) 油电混合动力车
CN114233065B (zh) 一种便捷型智能停车设备
CN2809769Y (zh) 太阳能出租车扬招信号灯
CN201947201U (zh) 公路行车用太阳能电源设置
TWI781749B (zh) 電動車之隱藏式充電裝置及其方法
CN203135519U (zh) 一种电动汽车的风能充电装置
CN105398918B (zh) 一种在电梯移动过程中给电动汽车充电的装置
CN104734296B (zh) 带移动电源的多功能车载充电器
CN201245066Y (zh) 混合动力客车
US20230106670A1 (en) Concealed charging device of electrical vehicle and method thereof
CN101224708B (zh) 汽车电能存储及快速补充装置
TWM625782U (zh) 電動車之隱藏式充電裝置
KR20230000907U (ko) 전동차의 은폐형 충전 장치
CN203293904U (zh) 自发电电动汽车
CN202455110U (zh) 一种路边栏杆式供电桩
CN205921553U (zh) 可移动离网车载式或者拖挂式光伏发电供电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