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267309U - 一种基于气动顶出装置的注塑模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气动顶出装置的注塑模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267309U
CN216267309U CN202122517051.XU CN202122517051U CN216267309U CN 216267309 U CN216267309 U CN 216267309U CN 202122517051 U CN202122517051 U CN 202122517051U CN 216267309 U CN216267309 U CN 21626730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pipe
mold core
cup
blo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517051.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成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Mingcan Plastic Produc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Mingcan Plastic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Mingcan Plastic Produc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Mingcan Plastic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517051.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26730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26730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26730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气动顶出装置的注塑模具,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上模板、上模仁、下模仁和下模板,其中,上模仁与上模板固定连接,下模仁与下模板固定连接,在上模仁上设置有开口朝下的外杯面仿形槽,在下模仁上设置有对应于外杯面仿形槽的内杯面仿形块,上模板上设置有进胶机构,进胶机构向下穿设至连通于外杯面仿形槽;通过设置杯内底仿形块、轴套管、供气直管、进气管和出气管组成顶出机构,采用供气和抽气的方式来完成顶出机构的顶料动作,结构设计简单,能够简化顶出机构的结构,使得模具整体的紧凑程度大大提高;采用供气和抽气的方式来完成顶出机构的顶料动作。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气动顶出装置的注塑模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气动顶出装置的注塑模具。
背景技术
注塑模具由动模和定模两部分组成,动模安装在注射成型机的移动模板上,定模安装在注射成型机的固定模板上。在注射成型时动模与定模闭合构成浇注系统和型腔,开模时动模和定模分离以便取出塑料制品。为了减少繁重的模具设计和制造工作量,注塑模大多采用了标准模架。
目前,一次性塑料杯由于制作方便,成本低,承装液体不会泄露,被广泛应用于饮品行业,现有的一次性塑料杯的制作,基本采用注塑模具注塑成型,注塑成型后,需要通过顶出机构将塑料杯顶出,为了防止塑料杯在顶出过程中出现刮伤的情况,现有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号为CN210211210U公开了一种螺纹杯模具的顶出结构,其中,公告了螺纹杯模具的顶出结构还包括设置于模芯中的气顶通道,气顶通道的进气端与外部供气设备相连通,而出气端延伸至台阶面上,用以在顶推杆向上抬升后露出气顶通道的出气端并对螺纹杯产品进行气顶脱模的操作;即通过气压使产品与模具进行脱离,能够有效降低产品在脱模过程中出现的划伤现象,但是在进行气压脱模后,还需要将产品顶出,而现有技术采用的顶出机构复杂,尤其是需要安装顶针推板,占据空间较大,使模具整体紧凑度较低,对此有必要提出一种改进的技术方案以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克服上述情况不足,旨在提供一种能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气动顶出装置的注塑模具,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上模板、上模仁、下模仁和下模板,其中,上模仁与上模板固定连接,下模仁与下模板固定连接,在上模仁上设置有开口朝下的外杯面仿形槽,在下模仁上设置有对应于外杯面仿形槽的内杯面仿形块,上模板上设置有进胶机构,进胶机构向下穿设至连通于外杯面仿形槽;
杯型模具还包括顶出机构,顶出机构包括杯内底仿形块、轴套管、供气直管、进气管和出气管,杯内底仿形块与内杯面仿形块的上端相互吻合;杯内底仿形块的底部设置有气压槽,内杯面仿形块的内部设置有顶料通孔,顶料通孔的上端与气压槽对接,顶料通孔的下端贯穿于下模仁的下端,轴套管滑动连接在顶料通孔内,且轴套管的上端与气压槽螺纹连接,下模仁和下模板之间设置有对应于顶料通孔的容纳腔室,轴套管的下端设置有阻挡件,阻挡件位于容纳腔室中,阻挡件与顶料通孔的下端阻挡配合;出气管连接于容纳腔室,供气直管滑动穿设于轴套管内,供气直管的上端延伸至气压槽内,供气直管的下端与进气管连接。
优选的,阻挡件包括自上而下一体成型设置的挡位套、过渡套和螺母套,阻挡件套设在轴套管的外侧,阻挡件通过挡位套与顶料通孔的下端阻挡配合,阻挡件通过螺母套与轴套管螺纹连接。
优选的,进气管和出气管均设置在下模板内,进气管的一端进入到容纳腔室,并与供气直管连接,进气管的另一端延伸出下模板的侧部;出气管的一端与容纳腔室连通,并且对应于阻挡件下方,出气管的另一端伸出下模板的侧部。
优选的,在下模板上对应于容纳腔室的底部设置有加深槽,轴套管的下端向下延伸,并且该延伸段与加深槽相互匹配,进气管进入到容纳腔室的一端设置有密封套,密封套滑动套设在轴套管下端的延伸段内,进气管通过密封套与供气直管密封连接。
优选的,杯内底仿形块的下端成型有梯形块,内杯面仿形块的上端开设有梯形槽,梯形块与梯形槽相互吻合,顶料通孔的上端贯穿于梯形槽的底部,气压槽的开口设置在梯形块的底部。
优选的,杯型模具还设置有脱模机构,脱模机构包括第一吹气件、第二吹气件和第三吹气件,第一吹气件设置在内杯面仿形块的上端,第二吹气件设置在杯内底仿形块上,第三吹气件设置在外杯面仿形槽的顶部。
优选的,第二吹气件包括第一气管、第二气管和密封圈,第一气管贯穿于下模仁、内杯面仿形块和杯内底仿形块,杯内底仿形块与第一气管定位配合,下模仁和内杯面仿形块均与第一气管滑动配合,第二气管设置在下模板内,第二气管的一端与第一气管的下端对接,第二气管的另一端设置在下模板的侧部,密封圈设置在下模仁与下模板之间,并且密封圈围绕于第二气管和第二气管的对接位置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设置杯内底仿形块、轴套管、供气直管、进气管和出气管组成顶出机构,采用供气和抽气的方式来完成顶出机构的顶料动作,结构设计简单,能够简化顶出机构的结构,使得模具整体的紧凑程度大大提高;采用供气和抽气的方式来完成顶出机构的顶料动作;
通过设置第一吹气件、第二吹气件和第三吹气件,使成型塑料杯能够达到最好的脱模效果,不会对成型塑料杯再脱模过程中造成损害。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图3中A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图3中B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的附图标记及名称如下:
上模板10、上模仁20、下模仁30、下模板40、顶出机构50、进胶机构11、外杯面仿形槽21、内杯面仿形块31、杯内底仿形块51、轴套管52、供气直管53、进气管54、出气管55、容纳腔室56、阻挡件57、密封套58、第一吹气件61、第二吹气件62、第三吹气件63、顶料通孔311、梯形槽312、气压槽511、梯形块512、加深槽561、挡位套571、过渡套572、螺母套573、第一气管621、第二气管622、密封圈62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基于气动顶出装置的注塑模具,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上模板10、上模仁20、下模仁30和下模板40,其中,上模仁20与上模板10固定连接,下模仁30与下模板40固定连接,在上模仁20上设置有开口朝下的外杯面仿形槽21,在下模仁30上设置有对应于外杯面仿形槽21的内杯面仿形块31,上模板 10上设置有进胶机构11,进胶机构11向下穿设至连通于外杯面仿形槽21;
杯型模具还包括顶出机构50,顶出机构50包括杯内底仿形块51、轴套管52、供气直管53、进气管54和出气管55,杯内底仿形块51与内杯面仿形块31的上端相互吻合;杯内底仿形块51的底部设置有气压槽511,内杯面仿形块31的内部设置有顶料通孔311,顶料通孔311的上端与气压槽511对接,顶料通孔311的下端贯穿于下模仁30的下端,轴套管52滑动连接在顶料通孔311内,且轴套管52的上端与气压槽511螺纹连接,下模仁30和下模板40之间设置有对应于顶料通孔311的容纳腔室56,轴套管52的下端设置有阻挡件57,阻挡件57位于容纳腔室56中,阻挡件57与顶料通孔311的下端阻挡配合;出气管55连接于容纳腔室56,供气直管53滑动穿设于轴套管52内,供气直管53的上端延伸至气压槽511内,供气直管53的下端与进气管54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杯内底仿形块51、轴套管52、供气直管53、进气管54和出气管55组成顶出机构50,在开模过程中,对进气管54进行供气,气体将沿着供气直管53进入到气压槽511内,使气压槽511中的气压增大,气压的增大将冲击杯内底仿形块51往上移动,从而达到将成型的塑料杯顶出的动作,由于供气直管53与轴套管52为滑动配合关系,杯内底仿形块51将带动供气直管53往上,由于阻挡件57的限制,使得杯内底仿形块51上升高度能够控制,即完成将成型塑料杯顶出即可,阻挡件57上升挡住顶料通孔311后,使得容纳腔室56内密封,当合模时,通过吸气装置对出气管55进行抽气,使容纳腔室56内的气压小于顶料通孔311内的气压,阻挡件57将向下移动,带动轴套管52向下使杯内底仿形块51复位,通过这一设计,采用供气和抽气的方式来完成顶出机构50的顶料动作,结构设计简单,能够简化顶出机构50的结构,使得模具整体的紧凑程度大大提高;采用供气和抽气的方式来完成顶出机构50的顶料动作。
进一步地如图5所示,阻挡件57包括自上而下一体成型设置的挡位套571、过渡套572和螺母套573,阻挡件57套设在轴套管52的外侧,阻挡件57通过挡位套571与顶料通孔311的下端阻挡配合,阻挡件57通过螺母套573与轴套管52螺纹连接。
进一步地如图3和图5所示,进气管54和出气管55均设置在下模板40内,进气管 54的一端进入到容纳腔室56,并与供气直管53连接,进气管54的另一端延伸出下模板 40的侧部;出气管55的一端与容纳腔室56连通,并且对应于阻挡件57下方,出气管55 的另一端伸出下模板40的侧部;在下模板40上对应于容纳腔室56的底部设置有加深槽 561,对轴套管52的下端起到加强封闭的作用,轴套管52的下端向下延伸,并且该延伸段与加深槽561相互匹配,进气管54进入到容纳腔室56的一端设置有密封套58,密封套 58滑动套设在轴套管52下端的延伸段内,进气管54通过密封套58与供气直管53密封连接,使进气管54供入的气体不会沿着轴套管52和供气直管53之间的间隙流出。
进一步地如图3-4所示,杯内底仿形块51的下端成型有梯形块512,内杯面仿形块31的上端开设有梯形槽312,梯形块512与梯形槽312相互吻合,顶料通孔311的上端贯穿于梯形槽312的底部,气压槽511的开口设置在梯形块512的底部,提高了杯内底仿形块51和内杯面仿形块31之间的配合程度以及气密程度。
进一步地如图2-3所示,杯型模具还设置有脱模机构,脱模机构包括第一吹气件61、第二吹气件62和第三吹气件63,第一吹气件61设置在内杯面仿形块31的上端,第二吹气件62设置在杯内底仿形块51上,第三吹气件63设置在外杯面仿形槽21的顶部;第二吹气件62包括第一气管621、第二气管622和密封圈623,第一气管621贯穿于下模仁30、内杯面仿形块31和杯内底仿形块51,杯内底仿形块51与第一气管621定位配合,下模仁 30和内杯面仿形块31均与第一气管621滑动配合,第二气管622设置在下模板40内,第二气管622的一端与第一气管621的下端对接,第二气管622的另一端设置在下模板40 的侧部,密封圈623设置在下模仁30与下模板40之间,并且密封圈623围绕于第二气管 622和第二气管622的对接位置处。
通过设置第一吹气件61、第二吹气件62和第三吹气件63,在开模过程中,先通过第三吹气件63供应气体,使成型塑料杯的外表面与外杯面仿形槽21脱离,再打开上模仁20 和下模仁30,打开上模仁20和下模仁30后,再通过给第一吹气件61供应气体,使成型塑料杯的内表面与内杯面仿形块31以及杯内底仿形块51脱离,然后再通过顶出机构50 往上顶,往上顶的同时第二吹气件62供气,辅助杯内底仿形块51与内杯面仿形块31分离,再通过对出气管55抽气,使杯内底仿形块51复位,然后再次给第一吹气件61供气,将成型塑料杯吹出;使成型塑料杯能够达到最好的脱模效果,不会对成型塑料杯再脱模过程中造成损害。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

Claims (7)

1.一种基于气动顶出装置的注塑模具,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上模板、上模仁、下模仁和下模板,其中,上模仁与上模板固定连接,下模仁与下模板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在上模仁上设置有开口朝下的外杯面仿形槽,在下模仁上设置有对应于外杯面仿形槽的内杯面仿形块,上模板上设置有进胶机构,进胶机构向下穿设至连通于外杯面仿形槽;
杯型模具还包括顶出机构,顶出机构包括杯内底仿形块、轴套管、供气直管、进气管和出气管,杯内底仿形块与内杯面仿形块的上端相互吻合;杯内底仿形块的底部设置有气压槽,内杯面仿形块的内部设置有顶料通孔,顶料通孔的上端与气压槽对接,顶料通孔的下端贯穿于下模仁的下端,轴套管滑动连接在顶料通孔内,且轴套管的上端与气压槽螺纹连接,下模仁和下模板之间设置有对应于顶料通孔的容纳腔室,轴套管的下端设置有阻挡件,阻挡件位于容纳腔室中,阻挡件与顶料通孔的下端阻挡配合;出气管连接于容纳腔室,供气直管滑动穿设于轴套管内,供气直管的上端延伸至气压槽内,供气直管的下端与进气管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气动顶出装置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阻挡件包括自上而下一体成型设置的挡位套、过渡套和螺母套,阻挡件套设在轴套管的外侧,阻挡件通过挡位套与顶料通孔的下端阻挡配合,阻挡件通过螺母套与轴套管螺纹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基于气动顶出装置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进气管和出气管均设置在下模板内,进气管的一端进入到容纳腔室,并与供气直管连接,进气管的另一端延伸出下模板的侧部;出气管的一端与容纳腔室连通,并且对应于阻挡件下方,出气管的另一端伸出下模板的侧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气动顶出装置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在下模板上对应于容纳腔室的底部设置有加深槽,轴套管的下端向下延伸,并且该延伸段与加深槽相互匹配,进气管进入到容纳腔室的一端设置有密封套,密封套滑动套设在轴套管下端的延伸段内,进气管通过密封套与供气直管密封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气动顶出装置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杯内底仿形块的下端成型有梯形块,内杯面仿形块的上端开设有梯形槽,梯形块与梯形槽相互吻合,顶料通孔的上端贯穿于梯形槽的底部,气压槽的开口设置在梯形块的底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气动顶出装置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杯型模具还设置有脱模机构,脱模机构包括第一吹气件、第二吹气件和第三吹气件,第一吹气件设置在内杯面仿形块的上端,第二吹气件设置在杯内底仿形块上,第三吹气件设置在外杯面仿形槽的顶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气动顶出装置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第二吹气件包括第一气管、第二气管和密封圈,第一气管贯穿于下模仁、内杯面仿形块和杯内底仿形块,杯内底仿形块与第一气管定位配合,下模仁和内杯面仿形块均与第一气管滑动配合,第二气管设置在下模板内,第二气管的一端与第一气管的下端对接,第二气管的另一端设置在下模板的侧部,密封圈设置在下模仁与下模板之间,并且密封圈围绕于第二气管和第二气管的对接位置处。
CN202122517051.XU 2021-10-19 2021-10-19 一种基于气动顶出装置的注塑模具 Active CN21626730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517051.XU CN216267309U (zh) 2021-10-19 2021-10-19 一种基于气动顶出装置的注塑模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517051.XU CN216267309U (zh) 2021-10-19 2021-10-19 一种基于气动顶出装置的注塑模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267309U true CN216267309U (zh) 2022-04-12

Family

ID=810707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517051.XU Active CN216267309U (zh) 2021-10-19 2021-10-19 一种基于气动顶出装置的注塑模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26730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6267309U (zh) 一种基于气动顶出装置的注塑模具
CN216708174U (zh) 一种圆弧形空心注塑件一体脱模顶出注塑模具
CN216760644U (zh) 一种具有注塑排气针的高温模具
CN216732678U (zh) 一种eva发泡包包模具
CN212736923U (zh) 一种注塑模的通水斜顶杆组件
CN211891920U (zh) 一种吹塑机用的吹气装置
CN209176068U (zh) 可间隙排气的滑块斜抽共享电单车中控盒注塑模
CN218256575U (zh) 一种新型气顶
CN216267308U (zh) 一种改进气动顶出装置的塑料杯注塑模具
CN220482454U (zh) 模具型腔内部抽真空及空气顶出结构
CN220995318U (zh) 一种具有斜位脱出机构的注塑模具
CN221022171U (zh) 一种具有排气结构的模具
CN220261814U (zh) 一种汽车中控储物盒一次成型模具
CN211194794U (zh) 一种模具吹气顶针
CN213321437U (zh) 一种可防尘屑的塑胶模具
CN116214853A (zh) 一种汽车连接件一体化成型模具及其成型方法
CN218286530U (zh) 一种外置式顶出脱模机构
CN117885292B (zh) 一种一体成型胶囊生产装置及其工艺
CN220219557U (zh) 一种适用于凹形塑胶件快速脱模的模具
CN218985630U (zh) 一种pp注塑件生产用高效气喷脱模注塑工装
CN215969844U (zh) 一种瓶盖模具
CN218838535U (zh) 家居用塑料收纳盒注塑模具推板顶出机构
CN216506440U (zh) 一种硅胶模具的顶杆密封结构
CN213412765U (zh) 一种镜脚模具
CN216804269U (zh) 一种脱模稳定的手机壳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No. 158, Shipai Section, Dongyuan Avenue, Shipai Town, Donggu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23000

Patentee after: Dongguan mingcan plastic products Co.,Ltd.

Address before: 523000 No.1, West 1st Road, jinfenghuang Avenue, Huangdong village, Fenggang town, Donggu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Dongguan mingcan plastic products Co.,Ltd.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