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234771U - 一种手套开口上料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手套开口上料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234771U
CN216234771U CN202121951677.5U CN202121951677U CN216234771U CN 216234771 U CN216234771 U CN 216234771U CN 202121951677 U CN202121951677 U CN 202121951677U CN 216234771 U CN216234771 U CN 21623477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eeding
frame
opening
glove
pick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951677.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边守磊
丁元亮
徐加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ntai Yingchuang Machiner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121951677.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23477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23477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23477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Glov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手套开口上料机构,包括拾取机构和机架,拾取机构设置于机架上,拾取机构包括拾取架、夹持装置和升降装置,升降装置设置于拾取架上,夹持装置安装于升降装置上,由升降装置带动上下升降,夹持装置包括第一夹持板、第二夹持板和夹持驱动机构,第一夹持板和第二夹持板之间有间隙,夹持驱动机构驱动第一夹持板和第二夹持板夹紧,第一夹持板和第二夹持板的夹紧方式为相对向内平移或者相对向内转动。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可以准确稳定高效的对手套的上层进行夹紧、抓取;可以高效稳定的将手套的上下两层分开;可以实现手套的快速稳定的上料至手掌形状模具上。

Description

一种手套开口上料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手套自动上料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手套开口机构。
背景技术
手套是手部保暖或劳动保护用品,也有装饰用的。手套分缝制和针织两大类。有独指和分指等式样。手套用各种皮革、针织物或机织物裁剪缝制而成。针织手套用各种纺织纤维纯纺或混纺纱线,在手套机上编织,经缝制加工,再经过拉绒或缩绒、热定形整理而成产品。
在工业生产中,为了增加手套的一些特殊的性能,例如防滑、耐磨、防伪标识等等,需要对手套进一步的加工,一般包括翻面、点胶、浸胶、丝网印刷、打把等,这些生产工艺已经具有专用的生产设备来完成。目前在手套的生产加工行业存在这样一个共同的问题,如何将编制、缝制的手套上料至专用设备上,以进行手套的翻面、点胶、浸胶、丝网印刷、打把等加工工艺。
在此上料的过程中,需要将手套抓取并且开口撑开。由于手套本身比较柔软,自动化设备不易实现抓取和开口的目的。虽有厂商多方试探,仍未能找到一种高效稳定的方案来实现手套自动抓取和开口。目前的解决办法是由配备专门操作人员把手套一只一只套到生产设备的配套机器模具上。这是制约生产效率提高的重要因素,并且增加了劳动强度,使得手套生产行业过度依赖劳动力。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手套本身比较柔软,自动化设备不易实现抓取和开口的目的,未能找到一种高效稳定的方案来实现手套自动抓取和开口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手套开口上料机构。
本申请的目的一是实现对手套上层织物的夹紧,以完成对手套的精准抓取,这是基础性一步;本申请的目的二是实现对手套上下两层的分开,实现手套开口,进一步为上料做好准备;本申请的目的三是将手套套在手掌形状的模具上,完成上料。
一种手套开口上料机构,包括拾取机构和机架,
拾取机构设置于机架上,
拾取机构包括拾取架、夹持装置和升降装置,升降装置设置于拾取架上,夹持装置安装于升降装置上,由升降装置带动上下升降,夹持装置包括第一夹持板、第二夹持板和夹持驱动机构,第一夹持板和第二夹持板之间有间隙,夹持驱动机构驱动第一夹持板和第二夹持板夹紧,第一夹持板和第二夹持板的夹紧方式为相对向内平移或者相对向内转动。
其中,所述的手套开口上料机构,第一夹持板位于中间位置并固定设置,左右两侧各设置一个第二夹持板,由夹持驱动机构驱动两个第二夹持板向中间第一夹持板靠近而夹紧。
其中,所述的手套开口上料机构,升降装置采用的是拾取气缸。
其中,所述的手套开口上料机构,夹持装置采用的是手指气缸,手指气缸安装于拾取气缸上,第二夹持板向第一夹持板平移夹紧。
其中,所述的手套开口上料机构,还包括开口吸盘。
其中,所述的手套开口上料机构,开口吸盘采用非接触式吸盘,又名伯努利真空吸盘。
其中,所述的手套开口上料机构,还包括撑口上料机构,所述撑口上料机构包括上料架、上支架、下支架、右撑口杆和左撑口杆,
上料架前后滑动的设置于机架上,上料驱动机构驱动上料架在机架上前后滑动,
上支架和下支架可左右滑动的设置于上料架上,上支架的前端设置右撑口杆,下支架的前端设置左撑口杆,由撑口驱动机构驱动上支架和下支架左右滑动,以使左撑口杆和右撑口杆分开或者合拢。
其中,所述的手套开口上料机构,所述上料驱动机构包括上料丝杠、上料电机和上料螺母,上料丝杠可转动的设置于机架上,上料电机设置于机架上,其输出轴与上料丝杠同轴连接,上料螺母设置于上料架上并与上料丝杠螺纹传动连接。
其中,所述的手套开口上料机构,所述撑口驱动机构包括撑口电机、齿轮、齿条,撑口电机设置于上料架上,其输出轴连接齿轮,上支架和下支架上设置齿条,齿轮与齿条啮合传动。
其中,所述的手套开口上料机构,拾取架通过导轨滑块机构设置于机架上,拾取推进气缸设置于机架上,其伸出杆端与拾取架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可以准确稳定高效的对手套的上层进行夹紧、抓取;
2.可以高效稳定的将手套的上下两层分开;
3.可以实现手套的快速稳定的上料至配套机器模具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拾取机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撑口机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开口吸盘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拾取机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
参见图1-图5,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手套开口上料机构。
如图1、2所示,包括拾取机构3。拾取机构3用于对手套上层织物的精准夹紧,以实现对手套的抓取。这是关键一步,必须只能夹紧上层,这为后续手套的上、下层分开做好准备。
拾取机构3包括夹持装置和升降装置,夹持装置安装于升降装置上,由升降装置带动上下升降,夹持装置包括第一夹持板16、第二夹持板17和夹持驱动机构,第一夹持板16和第二夹持板17在水平方向上存在间隙,夹持驱动机构驱动第一夹持板16和第二夹持板17夹紧,夹紧间隙之间的手套上层材料。
第一夹持板16和第二夹持板17的夹紧方式为相对向内平移或者相对向内转动。
拾取机构工作原理:如图1、4所示,手套6呈垛放置,升降装置带动夹持装置往下移动,下压至手套腕部上,手套材质较软,在压力的作用下,手套上层织物由于挤压的作用进入到第一夹持板16和第二夹持板17之间的间隙中。此时,夹持驱动机构驱动第一夹持板16和第二夹持板17夹紧间隙当中的织物,以完成对手套6上层材质的夹紧,升降装置升起,取走手套6。其中,第一夹持板16和第二夹持板17之间的间隙,是需要根据不同手套的材质,进行试验调整的,以准确而稳定的只夹紧手套的上层材料。
如图2、5所示,为了使手套的夹持更加稳定,第一夹持板16位于中间位置并固定设置,左右两侧各设置一个第二夹持板17,由夹持驱动机构驱动第二夹持板17向中间第一夹持板16靠近而夹紧。
这样就存在两处缝隙,分别有两处位置对手套的上层物料进行夹紧,这样夹持更加稳定,在拾取起来传输的时候,手套6不会发生歪斜、窜动。
如图2、5所示,升降装置采用的是拾取气缸14,夹持装置采用的是手指气缸15。手指气缸15安装于拾取气缸14上,第二夹持板17向第一夹持板16平移夹紧。
如图4所示,还包括开口吸盘36。吸盘可以采用普通的吸盘,由于手套是针织物,普通吸盘会使得织物聚集,需要清理。最优的方案是开口吸盘36采用非接触式吸盘,又名伯努利真空吸盘。
拾取机构将手套6拾取之后,开口吸盘36从手套6的下侧位置,吸住手套6的下层织物,从下侧对手套6的下层织物进行固定,以进行手套6腕部的开口。
具体开口有两种方案:方案一,拾取机构夹持着手套,使手套下层织物距离开口吸盘36有一定距离,此时开口吸盘36工作,将手套下层织物吸拉下来,并暂时保持固定,使手套6的上层织物与下层织物开口打开;方案二,拾取机构夹持着手套,使手套下层织物贴合在开口吸盘36上,此时开口吸盘36工作,将手套下称织物吸拉并暂时固定住,然后拾取机构的升降装置动作,往上运动一小段距离,向上提拉手套上层织物,使手套6的上层织物与下层织物开口打开。
手套开口之后,就进入了下一个步骤:撑口和上料。如图3所示,还包括撑口上料机构,撑口上料机构包括上料架21、上支架33、下支架34、右撑口杆29、左撑口杆30。
上料架21前后滑动的设置于机架1上,上料驱动机构驱动上料架21在机架1上前后滑动。
上料驱动机构包括上料丝杠23、上料电机24和上料螺母25,上料丝杠23可转动的设置于机架1上,上料电机24设置于机架1上,其输出轴与上料丝杠23同轴连接,上料螺母25设置于上料架21上并与上料丝杠23螺纹传动连接。
上支架33和下支架34可左右滑动的设置于上料架21上,上支架33的前端设置右撑口杆29,下支架34的前端设置左撑口杆30,由撑口驱动机构驱动上支架33和下支架34左右滑动,以使左撑口杆30和右撑口杆29分开或者合拢。
撑口驱动机构包括撑口电机26、齿轮27、齿条,撑口电机26设置于上料架21上,其输出轴连接齿轮27,上支架33和下支架34上均设置齿条,齿轮27与齿条啮合传动。
如图3所示,齿轮27转动的时候,分别向左右两个方向拨动上、下支架,使它们左右水平分开。图中,上、下支架通过撑口导轨31、撑口滑块32与撑口支架滑动连接。
撑口上料机构工作原理说明:
该机构有两个作用,一个是将手套撑开口;一个是将手套套装在配套机器模具上,即上料。经过前面的手套拾取和手套的开口之后,此时的手套处于固定的状态,手套腕部处于打开的状态下,等待撑口上料机构工作。
撑口上料机构开始工作时,左撑口杆30和右撑口杆29处于合拢的状态,此时在上料驱动机构的作用下,上料架21整体沿着机架1往前运动,使左撑口杆30和右撑口杆29插入到手套腕部开口的位置。然后,撑口驱动机构工作,使左撑口杆30和右撑口杆29分开,以将手套的腕部左右方向撑开。最后一步是上料,上料驱动机构工作,使上料架21沿着机架1整体向后滑动,使手套6套装在配套机器模具7上,完成上料。
下面对整机的布置进行进一步的说明,可以理解的是,在该拾取机构和开口吸盘的方案下,具体的整机布置方案有很多种方式,本申请只对其中一种进行说明,其他可由本领域技术人员通过简单变换就可以获得整机布置方式均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如图1、2所示,拾取架12通过导轨滑块机构设置于机架1上,拾取气缸14设置于拾取架12上,手指气缸15设置于拾取气缸14的伸出端上,拾取推进气缸11设置于机架1上,其伸出杆端与拾取架12连接。
如图3所示,上料架21通过导轨滑块机构设置于机架1上,上支架33和下支架34上可以设置两套甚至多对左右撑口杆,已实现多只手套同时撑口上料。
如图4所示,储料盘35设置于机架1上,用于储存手套6料垛,开口吸盘36由吸盘安装座37固定安装在机架1上。
整机的工作流程:
拾取推进气缸11处于伸出状态,拾取架12在拾取位置,手指气缸15处于打开状态、拾取气缸14下降使第一夹持板16、第二夹持板17压到手套垛上。手指气缸15夹紧使两片第二夹持板17向第一夹持板16靠紧夹住手套腕部的上层织物。(因为手套织物为软性材料,在拾取气缸14下压后会有部分织物突出到第二夹持板17和夹紧架16之间的空隙中,手指气缸15夹紧后便可拾取到手套。通过调节拾取气缸14的下压力和第二夹持板17与第一夹持板16的间隙使拾取后只夹取手套腕部的上层织物)拾取气缸14上升至顶部,拾取气缸11缩回携带手套腕部至开口吸盘36上方。开口吸盘36通气,通过吸力将手套腕部下层织物吸取至吸盘36表面从而将手套腕部打开。本方案为两套夹具同时工作,具体数量可根据配套设备需求增减。拾取气缸14的通入气压需要调整,不易过大,会压翻手套料垛,不能过小,太小了无法使手套的织物挤入缝隙当中。
上料架21处于等待位置,左撑口杆30、右撑口杆29处于闭合状态,在开口吸盘36将手套腕部打开后,上料电机24动作使左撑口杆30、右撑口杆29前进到手套腕部里,然后撑口电机26动作使左撑口杆30、右撑口杆29分开。同时手指气缸15、开口吸盘36松开。左撑口杆30、右撑口杆29分开完毕,拾取推进气缸11前进进行下一次拾取,上料电机24动作后退使手套套到设备模具上。在模具的阻挡下左撑口杆30、右撑口杆29自动脱出手套并回到等待位置,左撑口杆30、右撑口杆29闭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左”、“右”、“顺时针”和“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以上实施方式只是阐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特性,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方式限制,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有各种变化和改变,这些变化和改变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10)

1.一种手套开口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拾取机构(3)和机架(1),
拾取机构(3)设置于机架(1)上,
拾取机构(3)包括拾取架(12)、夹持装置和升降装置,升降装置设置于拾取架(12)上,夹持装置安装于升降装置上,由升降装置带动上下升降,夹持装置包括第一夹持板(16)、第二夹持板(17)和夹持驱动机构,第一夹持板(16)和第二夹持板(17)之间有间隙,夹持驱动机构驱动第一夹持板(16)和第二夹持板(17)夹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套开口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第一夹持板(16)位于中间位置并固定设置,左右两侧各设置一个第二夹持板(17),由夹持驱动机构驱动两个第二夹持板(17)向中间第一夹持板(16)靠近而夹紧。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套开口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升降装置采用的是拾取气缸(14)。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套开口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夹持装置采用的是手指气缸(15),手指气缸(15)安装于拾取气缸(14)上,第二夹持板(17)向第一夹持板(16)平移夹紧。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套开口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开口吸盘(36)。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套开口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拾取架(12)通过导轨滑块机构设置于机架(1)上,拾取推进气缸(11)设置于机架(1)上,其伸出杆端与拾取架(12)连接。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套开口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撑口上料机构,所述撑口上料机构包括上料架(21)、上支架(33)、下支架(34)、右撑口杆(29)和左撑口杆(30),
上料架(21)前后滑动的设置于机架(1)上,上料驱动机构驱动上料架(21)在机架(1)上前后滑动,
上支架(33)和下支架(34)可左右滑动的设置于上料架(21)上,上支架(33)的前端设置右撑口杆(29),下支架(34)的前端设置左撑口杆(30),由撑口驱动机构驱动上支架(33)和下支架(34)左右滑动,以使左撑口杆(30)和右撑口杆(29)分开或者合拢。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手套开口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驱动机构包括上料丝杠(23)、上料电机(24)和上料螺母(25),上料丝杠(23)可转动的设置于机架(1)上,上料电机(24)设置于机架(1)上,其输出轴与上料丝杠(23)同轴连接,上料螺母(25)设置于上料架(21)上并与上料丝杠(23)螺纹传动连接。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手套开口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撑口驱动机构包括撑口电机(26)、齿轮(27)、齿条,撑口电机(26)设置于上料架(21)上,其输出轴连接齿轮(27),上支架(33)和下支架(34)上设置齿条,齿轮(27)与齿条啮合传动。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套开口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开口吸盘(36)采用非接触式吸盘,又名伯努利真空吸盘。
CN202121951677.5U 2021-08-19 2021-08-19 一种手套开口上料机构 Active CN21623477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951677.5U CN216234771U (zh) 2021-08-19 2021-08-19 一种手套开口上料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951677.5U CN216234771U (zh) 2021-08-19 2021-08-19 一种手套开口上料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234771U true CN216234771U (zh) 2022-04-08

Family

ID=809821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951677.5U Active CN216234771U (zh) 2021-08-19 2021-08-19 一种手套开口上料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23477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75257A (zh) * 2022-05-26 2022-07-22 淄博奥特韦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手套翻面收集机用上料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75257A (zh) * 2022-05-26 2022-07-22 淄博奥特韦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手套翻面收集机用上料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6234771U (zh) 一种手套开口上料机构
CN113604954B (zh) 一种用于横编织机的自动整理系统
WO2006057112A1 (ja) 布類展張搬送方法および装置
JP6423568B1 (ja) 縫製装置
JPH03504619A (ja) 衣類品用のセクションの如き材料ウエブから切断したセクションの製造装置
CN113604953B (zh) 一种基于横编织机的自动整理其织物的方法
JP4204154B2 (ja) 布類展張方法及び布類展張機
EP1032534B1 (en) A device for picking up and manipulating sheet-like, flexible objects, particularly expensive fabrics
CN207027363U (zh) 一种治具的拆卸装置
CN216712407U (zh) 一种拼接袖口罗纹设备
CN215828988U (zh) 一种用于横编织机的抓取装置
CN113174706B (zh) 多工序缝制设备及其工作方法
CN108421925A (zh) 碗型罐生产线
CN111032943A (zh) 布料抓持夹头及布料操作装置
CN210116733U (zh) 一种手套单针机
CN114262992A (zh) 一种用于纺织面料的分层自抓取装置
CN218812535U (zh) 一种裤袋拷克机及自动贴袋生产线
CN207900481U (zh) 一种激光切割产品分料装置
CN208162489U (zh) 碗型罐生产线
CN220318107U (zh) 一种自动化缝制设备
CN219837158U (zh) 一种用于压铸机机器人镶件取件两用夹具
CN218147203U (zh) 一种双机头手套整打机
CN218711348U (zh) 一种缝纫机的辅助夹持机构
JP3805511B2 (ja) 通気性薄物の自動供給装置
CN215828987U (zh) 一种用于横编织机的自动整理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914

Address after: Building 2, Building 1, No. 36 Xiulin Road, Laishan District, Yantai City, Shandong Province, China, 264034

Patentee after: Yantai Yingchuang Machinery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76624 Ping Shang Zhen, Junan County, Linyi City, Shan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Bian Shoulei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