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227879U - 一种螺杆螺母自动锁紧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螺杆螺母自动锁紧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227879U
CN216227879U CN202122198715.0U CN202122198715U CN216227879U CN 216227879 U CN216227879 U CN 216227879U CN 202122198715 U CN202122198715 U CN 202122198715U CN 216227879 U CN216227879 U CN 21622787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aft
plate
hole
vertical
locking mechanis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198715.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班祖刚
张勇
金建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Appreciate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Appreciate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Appreciate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Appreciate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198715.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22787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22787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22787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螺杆螺母自动锁紧机构。该螺杆螺母自动锁紧机构包括外锁紧器以及内锁紧轴;外锁紧器上端螺纹连接传动组件的被动轴,外锁紧器能够向下运动,使仿形孔定位锁紧螺母;内锁紧轴上端连接第一智能电批,内锁紧轴的下端头能够向下进入仿形孔且锁紧螺杆的定位孔;第一智能电批固定在上滑座上,上滑座和机座的上耳板之间设有弹性缓冲部;第二智能电批固定在下电机座前端上,下电机座位于水平板下且垂直连接垂向移板前上端,下电机座后端和机座的中间耳板之间设有弹性缓冲部,第二智能电批固定传动组件的驱动轴。本实用新型具有自动化锁紧螺杆螺母,旋合精度高,物料损耗低,良品率高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螺杆螺母自动锁紧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螺杆螺母自动组装装置,特别涉及一种螺杆螺母自动锁紧机构。
背景技术
现有自动化组装中,涉及到大量螺杆螺母配合,目前常采用人工旋合螺母至螺杆上,其缺陷在于:其一,螺杆没有定位,螺母旋合时容易出现人为因素误差,组装精度低,物料损耗高,良品率低;其二,人工旋合锁紧螺母,容易损伤产品外观,难以符合良品标准,其三,人工组装,操作复杂,效率低,用人工多,难以适应大规模连续化作业。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的一个或多个,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螺杆螺母自动锁紧机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该一种螺杆螺母自动锁紧机构包括外锁紧器、内锁紧轴、第一智能电批、第二智能电批以及机座;
外锁紧器下表面形成和螺母配合的仿形孔,外锁紧器的中心轴孔贯穿仿形孔的上壁,外锁紧器上端螺纹连接传动组件的被动轴的内螺纹孔,外锁紧器能够向下运动,使仿形孔定位锁紧螺母;
内锁紧轴上端连接第一智能电批的输出端,内锁紧轴转动连接下电机座中间,内锁紧轴下端位于被动轴的贯穿轴孔以及中心轴孔内,内锁紧轴的下端头能够向下进入仿形孔且锁紧螺杆的定位孔;
第一智能电批固定在上滑座的水平板上,上滑座的垂立板和机座的上耳板之间设有弹性缓冲部;
第二智能电批固定在下电机座前端上,下电机座位于水平板下且垂直连接垂向移板前上端,下电机座后端和机座的中间耳板之间设有弹性缓冲部,第二智能电批的输出端插套固定传动组件的驱动轴;
传动组件为同步带传动系,被动轴上端、下端分别转动连接垂向移板前侧面中间、下端,垂向移板和机座的下耳板的垂向油压缓冲器相对应;
机座的垂基板前侧面固定两条垂向滑轨,两条垂向滑轨滑动配合若干个滑块,上滑座的垂立板连接上端的滑块,垂向移板连接下端的滑块。
该装置的有益效果是:其一,自动化组装,旋合精度高,物料损耗低,良品率高,降低了人工投入,降低生产成本,生产速度快,生产效率高,符合大规模连续化作业;其二,仿形孔和螺母相定位配合,内锁紧轴的下端头和螺杆的定位孔相配合,实现了双定位组装,组装精度高,良品率高;其三,采用滑轨滑块上下滑动,弹性缓冲部进行柔性升降,垂向油压缓冲器进行下定位,同时传动组件采用同步带传动系,进行精确输出动力,从而实现了高精度定位;其四,外锁紧器方便更换,提高适用率;其五,外锁紧器、和内锁紧轴的插套配合,结构精确,大大简化了设备尺寸。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传动组件的环形同步带两端分别包套驱动带轮、被动带轮,驱动带轮键连接在驱动轴下端,被动带轮键连接在被动轴中间。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被动轴上端通过第二轴承转动连接中平座且下端通过直线轴承转动连接下平座,中平座、下平座分别连接垂向移板前侧面中间、下端。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下平座上表面还放置一个推力轴承,推力轴承轴套在被动轴上。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下电机座前端上设有矩形凹槽,矩形凹槽中间设有避让通孔,在避让通孔两侧,矩形凹槽内设有纵向长圆孔;第二智能电批的壳体下和联轴座的平端板通过螺纹件相连接,螺纹件穿过纵向长圆孔连接平端板的螺纹孔。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智能电批的输出端穿过避让通孔、平端板的中心孔连接驱动轴,驱动轴和联轴座的下管通过轴承连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弹性缓冲部包括导联轴以及弹簧,导联轴下端螺纹连接上滑座的垂立板或下电机座后端上,导联轴的中间段和上耳板或中间耳板的导向孔为小间隙滑动配合,弹簧轴套在导联轴外壁,弹簧位于上耳板和上滑座的垂立板之间或位于中间耳板和下电机座后端上之间;
导联轴上端设有定位轴肩,定位轴肩位于上耳板或中间耳板上方。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每个导联轴上还轴套一个橡胶材质的缓冲垫圈,缓冲垫圈放置在上耳板或中间耳板上。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内锁紧轴通过第一轴承转动连接下电机座中间,第一轴承的圆柱座外壁间隙轴套橡胶圈,橡胶圈位于下电机座上表面且位于第一轴承的法兰盘下方。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上滑座的垂立板侧表面设有感应板,上耳板侧表面安装有检测板,检测板上固定有接近开关或位置传感器,接近开关和感应板上下相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一种螺杆螺母自动锁紧机构的三维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外锁紧器、内锁紧轴以及被动轴的剖视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传动组件的三维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机座的三维示意图;
图5为图1所示弹性缓冲部的三维示意图;
外锁紧器1,仿形孔100,中心轴孔101;
内锁紧轴2;第一智能电批3;第二智能电批4;
传动组件5,环形同步带50,被动轴51,驱动轴52,驱动带轮53,被动带轮54,联轴座55,平端板551,下管552,中平座56,下平座57;
机座6,垂基板60,上滑座61,下电机座62,矩形凹槽621,避让通孔622,纵向长圆孔623,上耳板63,中间耳板64,垂向移板65,下耳板66,垂向滑轨67,滑块68,固定板69;
弹性缓冲部7,导联轴71,弹簧72,定位轴肩73,缓冲垫圈74;
垂向油压缓冲器8;第一轴承11;直线轴承12;第二轴承13;止位板14;推力轴承15;橡胶圈16;感应板17;检测板18;卡簧1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图1至图5示意性地显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一种螺杆螺母自动锁紧机构。如图所示,该装置包括外锁紧器1、内锁紧轴2、第一智能电批3、第二智能电批4以及机座6;
外锁紧器1下表面形成和螺母配合的仿形孔100,外锁紧器1的中心轴孔101贯穿仿形孔100的上壁,外锁紧器1上端螺纹连接传动组件5的被动轴51的内螺纹孔,外锁紧器1向下运动,使仿形孔100定位锁紧螺母;
内锁紧轴2上端连接第一智能电批3的输出端,内锁紧轴2转动连接下电机座62中间,内锁紧轴2下端位于被动轴51的贯穿轴孔以及中心轴孔101内,内锁紧轴2的下端头向下进入仿形孔100且锁紧螺杆的定位孔;
第一智能电批3固定在上滑座61的水平板上,上滑座61的垂立板和机座6的上耳板63之间设有弹性缓冲部7;
第二智能电批4固定在下电机座62前端上,下电机座62位于水平板下且垂直连接垂向移板65前上端,下电机座62后端和机座6的中间耳板64之间设有弹性缓冲部7,第二智能电批4的输出端插套固定传动组件5的驱动轴52;
传动组件5为同步带传动系,被动轴51上端、下端分别转动连接垂向移板65前侧面中间、下端,垂向移板65和机座6的下耳板66的垂向油压缓冲器8相对应;
机座6的垂基板60前侧面固定两条垂向滑轨67,两条垂向滑轨67滑动配合若干个滑块68,上滑座61的垂立板连接上端的滑块68,垂向移板65连接下端的滑块68。
其中,第一智能电批3、第二智能电批4为立式电批,能够输出圆周转动以及向下进给作用,电批常用于自动化旋拧螺母。
该装置通过第二智能电批4旋合定位螺杆,第一智能电批3定位螺母,并将螺母旋合在螺杆上,实现双定位的基础上,自动化组装;其有益效果是:其一,自动化组装,旋合精度高,物料损耗低,产品良品率高,降低了人工投入,降低生产成本,生产速度快,生产效率高,符合大规模连续化作业;其二,仿形孔100和螺母相定位配合,内锁紧轴2的下端头和螺杆的定位孔相配合,实现了双定位组装,组装精度高,良品率高;其三,采用滑轨滑块上下滑动,弹性缓冲部7进行柔性升降,垂向油压缓冲器8进行下定位,同时传动组件5采用同步带传动系,进行精确输出动力,从而实现了高精度定位;其四,外锁紧器1和被动轴51插接,方便适用多种规格螺母的旋合,提高适用率;其五,外锁紧器1、和内锁紧轴2的插套配合,结构精确,大大简化了设备尺寸。
优选的,传动组件5的环形同步带50两端分别包套驱动带轮53、被动带轮54,驱动带轮53键连接在驱动轴52下端,被动带轮54键连接在被动轴51中间。其有益效果是:该设置的同步带传动系,结构稳定,能够精确输出动力。
优选的,被动轴51上端通过第二轴承13转动连接中平座56且下端通过直线轴承12转动连接下平座57,中平座56、下平座57分别连接垂向移板65前侧面中间、下端。其有益效果是:该连接的被动轴51转动阻力小,运行平稳,速度恒定,无卡堵现象。
优选的,第二轴承13上表面通过卡簧19轴向固定被动轴51上端,第二轴承13下表面贴合止位板14,止位板14螺纹连接中平座56下表面;
下平座57上表面放置推力轴承15,推力轴承15轴套在被动轴51上。其有益效果是:推力轴承15能够承载一定的轴向应力,消除轴向偏载。
优选的,下电机座62前端上设有矩形凹槽621,矩形凹槽621中间设有避让通孔622,在避让通孔622两侧,矩形凹槽621设有纵向长圆孔623;
第二智能电批4的壳体下和联轴座55的平端板551通过螺纹件相连接,平端板551的宽度和矩形凹槽621的宽度相同,平端板551前后可调放置在矩形凹槽621内,螺纹件穿过纵向长圆孔623连接平端板551的螺纹孔。其有益效果是:该结构能够提高电批的安装精度,调整至最佳的输出位置。
优选的,第二智能电批4的输出端穿过避让通孔622、平端板551的中心孔连接驱动轴52,驱动轴52和联轴座55的下管552通过轴承连接。其有益效果是:该结构强度高,同时简化了设备尺寸。
优选的,弹性缓冲部7包括导联轴71以及弹簧72,导联轴71下端螺纹连接上滑座61的垂立板或下电机座62后端上,导联轴71的中间段和上耳板63或中间耳板64的导向孔为小间隙滑动配合,弹簧72轴套在导联轴71外壁,弹簧72位于上耳板63和上滑座61的垂立板之间或位于中间耳板64和下电机座62后端上之间;
导联轴71上端设有大直径的定位轴肩73,定位轴肩73位于上耳板63或中间耳板64上方。其有益效果是:该设置的弹性缓冲部7能够使上下运动更加柔和。
优选的,每个导联轴71上还轴套一个橡胶材质的缓冲垫圈74,缓冲垫圈74放置在上耳板63或中间耳板64上,定位轴肩73向下运动能够贴合缓冲垫圈74。其有益效果是:该缓冲垫圈74能够降低磨损以及噪音。
优选的,内锁紧轴2通过第一轴承11转动连接下电机座62中间,第一轴承11为带座直线轴承,第一轴承11的圆柱座外壁间隙轴套橡胶圈16,橡胶圈16位于下电机座62上表面且位于第一轴承11的法兰盘下方。其有益效果是:橡胶圈16保护第一轴承11,同时降低生产噪音。
优选的,上滑座61的垂立板侧表面设有感应板17,上耳板63侧表面安装有检测板18,检测板18上固定有接近开关或位置传感器,接近开关和感应板17上下相对,其有益效果是:该设置的检测组件能够精确控制旋合高度;
垂基板60前侧面上下两端分别垂直连接上耳板63、下耳板66,垂基板60中间固定中间耳板64,中间耳板64位于两个垂向滑轨67之间,垂基板60后侧面固定有固定板69。其有益效果是:该结构稳定,可安装性高。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螺杆螺母自动锁紧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外锁紧器(1)、内锁紧轴(2)、第一智能电批(3)、第二智能电批(4)以及机座(6);
所述外锁紧器(1)下表面形成和螺母配合的仿形孔(100),所述外锁紧器(1)的中心轴孔(101)贯穿所述仿形孔(100)的上壁,所述外锁紧器(1)上端螺纹连接传动组件(5)的被动轴(51)的内螺纹孔,所述外锁紧器(1)能够向下运动,使所述仿形孔(100)定位锁紧螺母;
所述内锁紧轴(2)上端连接所述第一智能电批(3)的输出端,所述内锁紧轴(2)转动连接下电机座(62)中间,所述内锁紧轴(2)下端位于所述被动轴(51)的贯穿轴孔以及所述中心轴孔(101)内,所述内锁紧轴(2)的下端头能够向下进入所述仿形孔(100)且锁紧螺杆的定位孔;
所述第一智能电批(3)固定在上滑座(61)的水平板上,所述上滑座(61)的垂立板和所述机座(6)的上耳板(63)之间设有弹性缓冲部(7);
所述第二智能电批(4)固定在所述下电机座(62)前端上,所述下电机座(62)位于所述水平板下且垂直连接垂向移板(65)前上端,所述下电机座(62)后端和所述机座(6)的中间耳板(64)之间设有所述弹性缓冲部(7),所述第二智能电批(4)的输出端插套固定所述传动组件(5)的驱动轴(52);
所述传动组件(5)为同步带传动系,所述被动轴(51)上端、下端分别转动连接所述垂向移板(65)前侧面中间、下端,所述垂向移板(65)和所述机座(6)的下耳板(66)的垂向油压缓冲器(8)相对应;
所述机座(6)的垂基板(60)前侧面固定两条垂向滑轨(67),两条所述垂向滑轨(67)滑动配合若干个滑块(68),所述上滑座(61)的垂立板连接上端的所述滑块(68),所述垂向移板(65)连接下端的所述滑块(6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螺杆螺母自动锁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5)的环形同步带(50)两端分别包套驱动带轮(53)、被动带轮(54),所述驱动带轮(53)键连接在所述驱动轴(52)下端,所述被动带轮(54)键连接在所述被动轴(51)中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螺杆螺母自动锁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被动轴(51)上端通过第二轴承(13)转动连接中平座(56)且下端通过直线轴承(12)转动连接下平座(57),所述中平座(56)、所述下平座(57)分别连接所述垂向移板(65)前侧面中间、下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螺杆螺母自动锁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平座(57)上表面还放置一个推力轴承(15),所述推力轴承(15)轴套在所述被动轴(51)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螺杆螺母自动锁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电机座(62)前端上设有矩形凹槽(621),所述矩形凹槽(621)中间设有避让通孔(622),在所述避让通孔(622)两侧,所述矩形凹槽(621)内设有纵向长圆孔(623);所述第二智能电批(4)的壳体下和联轴座(55)的平端板(551)通过螺纹件相连接,螺纹件穿过所述纵向长圆孔(623)连接所述平端板(551)的螺纹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螺杆螺母自动锁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智能电批(4)的输出端穿过所述避让通孔(622)、所述平端板(551)的中心孔连接所述驱动轴(52),所述驱动轴(52)和所述联轴座(55)的下管(552)通过轴承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螺杆螺母自动锁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缓冲部(7)包括导联轴(71)以及弹簧(72),所述导联轴(71)下端螺纹连接所述上滑座(61)的垂立板或所述下电机座(62)后端上,所述导联轴(71)的中间段和所述上耳板(63)或所述中间耳板(64)的导向孔为小间隙滑动配合,所述弹簧(72)轴套在所述导联轴(71)外壁,所述弹簧(72)位于所述上耳板(63)和所述上滑座(61)的垂立板之间或位于所述中间耳板(64)和所述下电机座(62)后端上之间;
所述导联轴(71)上端设有定位轴肩(73),所述定位轴肩(73)位于所述上耳板(63)或所述中间耳板(64)上方。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螺杆螺母自动锁紧机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导联轴(71)上还轴套一个橡胶材质的缓冲垫圈(74),所述缓冲垫圈(74)放置在所述上耳板(63)或所述中间耳板(64)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螺杆螺母自动锁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锁紧轴(2)通过第一轴承(11)转动连接所述下电机座(62)中间,所述第一轴承(11)的圆柱座外壁间隙轴套橡胶圈(16),所述橡胶圈(16)位于所述下电机座(62)上表面且位于所述第一轴承(11)的法兰盘下方。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螺杆螺母自动锁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滑座(61)的垂立板侧表面设有感应板(17),所述上耳板(63)侧表面安装有检测板(18),所述检测板(18)上固定接近开关或位置传感器。
CN202122198715.0U 2021-09-10 2021-09-10 一种螺杆螺母自动锁紧机构 Active CN21622787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198715.0U CN216227879U (zh) 2021-09-10 2021-09-10 一种螺杆螺母自动锁紧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198715.0U CN216227879U (zh) 2021-09-10 2021-09-10 一种螺杆螺母自动锁紧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227879U true CN216227879U (zh) 2022-04-08

Family

ID=809863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198715.0U Active CN216227879U (zh) 2021-09-10 2021-09-10 一种螺杆螺母自动锁紧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22787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537892B (zh) 螺杆螺母自动组合锁附装置
CN201405154Y (zh) 双驱动送双焊丝桥式自动焊接机
CN205753878U (zh) 一种电机转子的轴承装入装置
CN110240002B (zh) 一种漆包线生产用放线装置
CN210938033U (zh) 一种新型伺服端盖压机
CN216227879U (zh) 一种螺杆螺母自动锁紧机构
CN215845067U (zh) 一种大套弯管设备
CN209992167U (zh) 一种适用于多种型号行星齿轮减速器的试验平台
CN209583009U (zh) 一种pcb板的转运装置
CN204322456U (zh) 一种直连式全电动注射塑化驱动系统
CN216016624U (zh) 一种电动缸内置压力传感器装置
CN213945557U (zh) 光伏拧螺母机
CN211161702U (zh) 数控螺纹机
CN2496173Y (zh) 螺纹电动推杆
CN210413404U (zh) 活塞杆螺母旋紧工装
CN206663879U (zh) 一种高效静音节能纵切机
CN201538060U (zh) 连杆式滚珠丝杠副动力源
CN204770047U (zh) 一种金属管材折弯机
CN210710052U (zh) 一种四轮送线机构
CN217371243U (zh) 一种发动机气门导管座圈压装装置
CN219967011U (zh) 一种可调节的固定装置
CN220998002U (zh) 具有上下料功能的汽车顶胶生产设备
CN215824735U (zh) 一种电动机对轮拆卸装置
CN211388444U (zh) 一种汽车活塞制造的夹持机构
CN214518699U (zh) 一种自动化导向套活塞组装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