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208646U - 物料检测装置 - Google Patents

物料检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208646U
CN216208646U CN202122405406.6U CN202122405406U CN216208646U CN 216208646 U CN216208646 U CN 216208646U CN 202122405406 U CN202122405406 U CN 202122405406U CN 216208646 U CN216208646 U CN 21620864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de plate
assembly
guide group
connecting member
light sour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405406.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曹东刚
薛栋梁
田春雨
麻志毅
梅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eking University
Advanced Institut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IIT of Peking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Advanced Institut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IIT of Peking University
Hangzhou Weim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dvanced Institut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IIT of Peking University, Hangzhou Weim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Advanced Institut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IIT of Peki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122405406.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20864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20864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20864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trolling Sheets Or Web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物料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物料检测装置。本实用新型中的物料检测装置包括壳体、第一固定组件和第一检测组件,壳体具有中空结构,壳体的第一侧板部具有第一孔槽,壳体的第二侧板部具有第二孔槽,第一孔槽和第二孔槽相对设置,第一固定组件位于中空结构内并安装于第一侧板部,第一固定组件包括第一导向组和第二导向组,第一导向组和第二导向组分别位于第一孔槽的两侧且第一导向组和第二导向组之间具有供物料通过的第一空间,第一检测组件位于中空结构内并安装于壳体的第三侧板部,第三侧板部连接第一侧板部和第二侧板部。通过使用本技术方案中的物料检测装置,提升了检测效率和准确率,同时也提升了作业效率。

Description

物料检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物料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物料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房地产市场巨大,下游装修行业也如火如荼。其中,木地板市场也不容小觑。而传统的木地板厂商在生产木地板过程要对木地板进行检测,但是其木地板生产检测的过程自动化程度较低,基本依靠人工,并且人工检测效率低下,准确率也不高,数字化程度较低,质量也难以控制。一般木地板的缺陷主要分为虫眼、翘皮、裂缝等,木地板表面颜色花纹单一,一般工人在长时间检查过程会出现视觉疲劳的状态,这种情况不可避免,然后导致检测效率以及准确率都降低,导致最后出货合格率也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至少解决现有木地板检测准确率降低的问题。该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物料检测装置,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具有中空结构,所述壳体的第一侧板部具有第一孔槽,所述壳体的第二侧板部具有第二孔槽,所述第一孔槽和所述第二孔槽相对设置;
第一固定组件,所述第一固定组件位于所述中空结构内并安装于所述第一侧板部,所述第一固定组件包括第一导向组和第二导向组,所述第一导向组和第二导向组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孔槽的两侧且所述第一导向组和所述第二导向组之间具有供物料通过的第一空间;
第一检测组件,所述第一检测组件位于所述中空结构内并安装于所述壳体的第三侧板部,所述第三侧板部连接所述第一侧板部和所述第二侧板部。
通过使用本技术方案中的物料检测装置,采用壳体、固定组件和检测组件的组合结构,第一固定结构的两个导向组能够对物料进行导向,两个导向组之间的第一空间能够便于物料通过,进而使得物料以较小的接触面在带式输送机进行传送的同时还能够保障较大的接触面暴露到两边,配合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一检测组件能够对物料大接触面的两侧进行检测,提升了检测效率和准确率,同时也提升了作业效率。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物料检测装置,还可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导向组包括第一固定件、第一连接件和第一导向轮,所述第一固定件能够穿过所述第一侧板部并对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一端进行固定,所述第一连接件的另一端活动连接于所述第一导向轮的两端。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导向组包括第二固定件、第二连接件和第二导向轮,所述第二固定件能够穿过所述第一侧板部并对所述第二连接件的一端进行固定,所述第二连接件的另一端活动连接于所述第二导向轮的两端。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检测组件包括第一机架、第一光源组件、第二光源组件和第一采集组件,所述第一光源组件和所述第二光源组件分别设于所述第一机架的两侧并朝向所述第一采集组件,所述第一采集组件设于所述第一机架的中心位置并朝向所述物料。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三侧板部上设有第一翻转结构,所述第一翻转结构能够相对所述第三侧板部进行翻转,所述第一检测组件与所述第一翻转结构相对应。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物料检测装置还包括第二检测组件,所述第一检测组件和所述第二检测组件相对设置,所述第二检测组件位于所述中空结构内并安装于所述壳体的第四侧板部,所述第四侧板部连接所述第一侧板部和所述第二侧板部并与所述第三侧板部相对设置;
所述第二检测组件包括第二机架、第三光源组件、第四光源组件和第二采集组件,所述第三光源组件和所述第四光源组件分别设于所述第二机架的两侧并朝向所述第二采集组件,所述第二采集组件设于所述第二机架的中心位置并朝向所述物料。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四侧板部上设有第二翻转结构,所述第二翻转结构能够相对所述第四侧板部进行翻转,所述第二检测组件与所述第二翻转结构相对应。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物料固定装置还包括第二固定组件,所述第二固定组件位于所述中空结构内并安装于所述第二侧板部,所述第二固定组件包括第三导向组和第四导向组,所述第三导向组和第四导向组分别位于所述第二孔槽的两侧且所述第三导向组和所述第四导向组之间具有供所述物料通过的第二空间,所述第一空间和所述第二空间对应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三导向组包括第三固定件、第三连接件和第三导向轮,所述第三固定件能够穿过所述第二侧板部并对所述第三连接件的一端进行固定,所述第三连接件的另一端活动连接于所述第三导向轮的两端。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四导向组包括第四固定件、第四连接件和第四滚轮,所述第四固定件能够穿过所述第二侧板部并对所述第四连接件的一端进行固定,所述第四连接件的另一端活动连接于所述第四滚轮的两端。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物料检测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物料检测装置的第一固定组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物料检测装置的第一检测组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物料检测装置的物料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表示如下:
10:壳体、11:第一侧板部、111:第一孔槽、112:第一长条孔、113:第二长条孔、12:第三侧板部、121:第一翻转结构、13:第一支撑结构、14:第二支撑结构、15:地脚螺栓;
21:第一固定组件、211:第一导向组、2111:第一固定件、2112:第一连接件、2113:第一导向轮、22:第二固定组件;
31:第一检测组件、311:第一机架、3111:方形孔、3121:转轴支架、3122:条形工业光源、3131:检测支架、3132:工业相机;
40:物料。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方式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应理解的是,文中使用的术语仅出于描述特定示例实施方式的目的,而无意于进行限制。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地指出,否则如文中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以及“所述”也可以表示包括复数形式。术语“包括”、“包含”、“含有”以及“具有”是包含性的,并且因此指明所陈述的特征、步骤、操作、元件和/或部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存在或者添加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步骤、操作、元件、部件、和/或它们的组合。文中描述的方法步骤、过程、以及操作不解释为必须要求它们以所描述或说明的特定顺序执行,除非明确指出执行顺序。还应当理解,可以使用另外或者替代的步骤。
尽管可以在文中使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多个元件、部件、区域、层和/或部段,但是,这些元件、部件、区域、层和/或部段不应被这些术语所限制。这些术语可以仅用来将一个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段与另一区域、层或部段区分开。除非上下文明确地指出,否则诸如“第一”、“第二”之类的术语以及其它数字术语在文中使用时并不暗示顺序或者次序。因此,以下讨论的第一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段在不脱离示例实施方式的教导的情况下可以被称作第二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段。
为了便于描述,可以在文中使用空间相对关系术语来描述如图中示出的一个元件或者特征相对于另一元件或者特征的关系,这些相对关系术语例如为“内部”、“外部”、“内侧”、“外侧”、“下面”、“下方”、“上面”、“上方”等。这种空间相对关系术语意于包括除图中描绘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者操作中装置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在图中的装置翻转,那么描述为“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下面”或者“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下方”的元件将随后定向为“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上面”或者“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上方”。因此,示例术语“在……下方”可以包括在上和在下的方位。装置可以另外定向(旋转90度或者在其它方向)并且文中使用的空间相对关系描述符相应地进行解释。
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物料检测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物料检测装置的第一固定组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4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物料检测装置的物料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2和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物料检测装置。本实用新型中的物料检测装置包括壳体10、第一固定组件21和第一检测组件31,壳体10具有中空结构,壳体10的第一侧板部11具有第一孔槽111,壳体10的第二侧板部具有第二孔槽,第一孔槽111和第二孔槽相对设置,第一固定组件21位于中空结构内并安装于第一侧板部11,第一固定组件21包括第一导向组211和第二导向组,第一导向组211和第二导向组分别位于第一孔槽111的两侧且第一导向组211和第二导向组之间具有供物料40通过的第一空间,第一检测组件31位于中空结构内并安装于壳体10的第三侧板部12,第三侧板部12连接第一侧板部11和第二侧板部。
通过使用本技术方案中的物料检测装置,采用壳体10、固定组件和检测组件的组合结构,第一固定结构的两个导向组能够对物料40进行导向,两个导向组之间的第一空间能够便于物料通过,进而使得物料40以较小的接触面在带式输送机进行传送的同时还能够保障较大的接触面暴露到两边,配合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一检测组件31能够对物料40大接触面的两侧进行检测,提升了检测效率和准确率,同时也提升了作业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第一导向组211包括第一固定件2111、第一连接件2112和第一导向轮2113,第一固定件2111能够穿过第一侧板部11并对第一连接件2112的一端进行固定,第一连接件2112的另一端活动连接于第一导向轮2113的两端。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导向组211能够对物料4040进行导向,同时还能够防止物料在进入到壳体10中发生倾倒。本实施方式中的第一固定件2111为螺钉,螺钉的一端能够穿过壳体10的第一侧板部11对第一连接件2112的一端进行固定,第一连接件2112的另一端活动连接第一导向轮2113,这样便实现了第一导向组211的固定和导向的作用。
具体地,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第一侧面上具有水平设置的第一长条孔112,第一长条孔112与第一固定件2111相适配且第一固定件2111能够在第一长条孔112内进行移动。第一固定件2111,即螺钉,能够在第一长条孔112内进行位移,这样能够实现两个导向组之间的第一空间的距离的调节,从而实现对物料40不同宽度的适应,提升了物料固定装置的通用性和适用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导向组包括第二固定件、第二连接件和第二导向轮,第二固定件能够穿过第一侧板部11并对第二连接件的一端进行固定,第二连接件的另一端活动连接于第二导向轮的两端。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导向组能够对物料40进行导向,同时还能够防止物料在进入到壳体10中发生倾倒。本实施方式中的第二固定件为螺钉,螺钉的一端能够穿过壳体10的第一侧板部11对第二连接件的一端进行固定,第二连接件的另一端活动连接第二导向轮,这样便实现了第二导向组的固定和导向的作用。
具体地,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侧面上具有水平设置的第二长条孔113,第二长条孔113与第二固定件相适配且第二固定件能够在第二长条孔113内进行移动。第二固定件,即螺钉,能够在第二长条孔113内进行位移,这样能够实现两个导向组之间的第一空间的距离的调节,从而实现对物料40不同宽度的适应,提升了物料固定装置的通用性和适用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第一检测组件31包括第一机架311、第一光源组件、第二光源组件和第一采集组件,第一光源组件和第二光源组件分别设于第一机架311的两侧并朝向第一采集组件,第一采集组件设于第一机架311的中心位置并朝向物料。本实施方式中的第一机架311用于提供固定第一光源组件、第二光源组件和第一采集组件的装配空间,第一光源组件和第二光源组件均朝向第一采集组件,能够给第一采集组件提供光源,便于对物料40的两侧进行检测,提升了准确性。第一采集组件能够实时对物料40进行检测,本实施方式中的检测方式为拍照,即排查木地板两侧的缺陷结构(虫眼、翘皮、裂缝等),取消人工肉眼检测,采用机器进行实时对木地板的两侧检测,提升了准确率和作业效率。
具体地,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光源组件和第二光源组件均包括条形工业光源3122和转轴支架3121,转轴支架3121的一端与第一机架311活动连接,转轴支架3121的另一端的两侧连接于条形工业光源3122的两端。转轴支架3121能够根据具体的需求进行对条形工业光源3122的角度的调节,进而提升了第一采集组件的检测精度和准确度。
具体地,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第一采集组件包括检测支架3131和工业相机3132,检测支架3131的一端与第一机架311相连接,工业相机3132活动连接于检测支架3131的另一端。工业相机3132能够根据具体的作业需求进行在检测支架3131上的位移,从而达到对物料40更好的角度的检测和拍照,提升了检测精度和准确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第三侧板部12上设有第一翻转结构121,第一翻转结构121能够相对第三侧板部12进行翻转,第一检测组件31与第一翻转结构121相对应。第一翻转结构121能够相对第一侧板部11进行翻转,在需要对第一检测组件31进行拆装或者调节时,作业人员将第一翻转结构121翻转,即打开第一翻转结构121,此时能够查看到里面相对应的第一检测组件31,作业人员能够将手部伸入到第一检测组件31的位置对第一检测组件31进行调节。在作业人员调整完检测组件后,再将第一翻转结构121与第三侧板部12贴合,便能够实现第一翻转结构121关闭的操作。第一翻转结构121便于工作人员对第一检测组件31的位置进行调节,进而提升检测准确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物料检测装置还包括第二检测组件,第一检测组件31和第二检测组件相对设置,第二检测组件位于中空结构内并安装于壳体10的第四侧板部,第四侧板部连接第一侧板部11和第二侧板部并与第三侧板部12相对设置。第二检测组件包括第二机架、第三光源组件、第四光源组件和第二采集组件,第三光源组件和第四光源组件分别设于第二机架的两侧并朝向第二采集组件,第二采集组件设于第二机架的中心位置并朝向物料。本实施方式中采用两个检测组件的结构,能够准确的对物料40,即木地板的两侧进行检测,提升了检测准确度。其中。本实施方式中的第二机架用于提供固定第三光源组件、第四光源组件和第二采集组件的装配空间,第三光源组件和第四光源组件均朝向第二采集组件,能够给第二采集组件提供光源,便于对物料40的两侧进行检测,提升了准确性。第二采集组件能够实时对物料40进行检测,本实施方式中的检测方式为拍照,即排查木地板两侧的缺陷结构(虫眼、翘皮、裂缝等),取消人工肉眼检测,采用机器进行实时对木地板的两侧检测,提升了准确率和作业效率。
具体地,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三光源组件和第四光源组件均包括条形工业光源3122和转轴支架3121,转轴支架3121的一端与第一机架311活动连接,转轴支架3121的另一端的两侧连接于条形工业光源3122的两端。转轴支架3121能够根据具体的需求进行对条形工业光源3122的角度的调节,进而提升了第一采集组件的检测精度和准确度。
具体地,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采集组件和第一采集组件同样包括检测支架3131和工业相机3132,检测支架3131的一端与第一机架311相连接,工业相机3132活动连接于检测支架3131的另一端。工业相机3132能够根据具体的作业需求进行在检测支架3131上的位移,从而达到对物料40更好的角度的检测和拍照,提升了检测精度和准确度。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第一机架311和第二机架上设有多个方形孔3111,多个方形孔3111与条形工业光源3122相对应,便于作业人员通过翻转结构和方形孔3111对条形工业光源3122进行角度的调节,从而提升检测组件的准确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第四侧板部上设有第二翻转结构,第二翻转结构能够相对第四侧板部进行翻转,第二检测组件设于第二翻转结构的内侧。第二翻转结构能够相对第四侧板部进行翻转,在需要拆装或调节第二检测组件时,作业人员将第二翻转结构翻转,即打开第二翻转结构,此时能够查看到里面相对应的第二检测组件,作业人员能够将手部伸入到第二检测组件的位置对第二检测组件进行调节。在作业人员调整完检测组件后,再将第一二翻转结构与第四侧板部贴合,便能够实现第二翻转结构关闭的操作。第二翻转结构便于工作人员对第二检测组件的位置进行调节,进而提升检测准确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物料固定装置还包括第二固定组件22,第二固定组件22位于中空结构内并安装于第二侧板部,第二固定组件22包括第三导向组和第四导向组,第三导向组和第四导向组分别位于第二孔槽的两侧且第三导向组和第四导向组之间具有供物料通过的第二空间,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对应设置。第一固定组件21和第二固定组件22进行相互配合,能够提升物料运输过程中的稳定性,能够使得物料运输过程中的导向性和稳定性更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三导向组包括第三固定件、第三连接件和第三导向轮,第三固定件能够穿过第二侧板部并对第三连接件的一端进行固定,第三连接件的另一端活动连接于第三导向轮的两端。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三导向组能够对物料40进行导向,同时还能够防止物料在进入到壳体10中发生倾倒。本实施方式中的第三固定件为螺钉,螺钉的一端能够穿过壳体10的第二侧板部对第三连接件的一端进行固定,第三连接件的另一端活动连接第三导向轮,这样便实现了第三导向组的固定和导向的作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第四导向组包括第四固定件、第四连接件和第四滚轮,第四固定件能够穿过第二侧板部并对第四连接件的一端进行固定,第四连接件的另一端活动连接于第四滚轮的两端。在本实施方式中,第四导向组能够对物料40进行导向,同时还能够防止物料在进入到壳体10中发生倾倒。本实施方式中的第四固定件为螺钉,螺钉的一端能够穿过壳体10的第二侧板部对第四连接件的一端进行固定,第四连接件的另一端活动连接第四导向轮,这样便实现了第四导向组的固定和导向的作用。
具体地,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壳体10的底部还设有第一支撑结构13和第二支撑结构14,第一支撑结构13和第二支撑结构14间隔设置。本实施方式中的壳体10位于运输带上,壳体10底部的两个支撑结构位于运输带的外侧并与底面相接触,用于对壳体10进行支撑作用。
具体地,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第一支撑结构13和第二支撑结构14的底部均设有若干地脚螺栓15,若干地脚螺栓15间隔设置。地脚螺栓15能够可以调整整个装置的水平度,能够适应更多的运输带,提升了适用性和通用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物料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具有中空结构,所述壳体的第一侧板部具有第一孔槽,所述壳体的第二侧板部具有第二孔槽,所述第一孔槽和所述第二孔槽相对设置;
第一固定组件,所述第一固定组件位于所述中空结构内并安装于所述第一侧板部,所述第一固定组件包括第一导向组和第二导向组,所述第一导向组和第二导向组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孔槽的两侧且所述第一导向组和所述第二导向组之间具有供物料通过的第一空间;
第一检测组件,所述第一检测组件位于所述中空结构内并安装于所述壳体的第三侧板部,所述第三侧板部连接所述第一侧板部和所述第二侧板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料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向组包括第一固定件、第一连接件和第一导向轮,所述第一固定件能够穿过所述第一侧板部并对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一端进行固定,所述第一连接件的另一端活动连接于所述第一导向轮的两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料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向组包括第二固定件、第二连接件和第二导向轮,所述第二固定件能够穿过所述第一侧板部并对所述第二连接件的一端进行固定,所述第二连接件的另一端活动连接于所述第二导向轮的两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料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检测组件包括第一机架、第一光源组件、第二光源组件和第一采集组件,所述第一光源组件和所述第二光源组件分别设于所述第一机架的两侧并朝向所述第一采集组件,所述第一采集组件设于所述第一机架的中心位置并朝向所述物料。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料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侧板部上设有第一翻转结构,所述第一翻转结构能够相对所述第三侧板部进行翻转,所述第一检测组件与所述第一翻转结构相对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料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物料检测装置还包括第二检测组件,所述第一检测组件和所述第二检测组件相对设置,所述第二检测组件位于所述中空结构内并安装于所述壳体的第四侧板部,所述第四侧板部连接所述第一侧板部和所述第二侧板部并与所述第三侧板部相对设置;
所述第二检测组件包括第二机架、第三光源组件、第四光源组件和第二采集组件,所述第三光源组件和所述第四光源组件分别设于所述第二机架的两侧并朝向所述第二采集组件,所述第二采集组件设于所述第二机架的中心位置并朝向所述物料。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物料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侧板部上设有第二翻转结构,所述第二翻转结构能够相对所述第四侧板部进行翻转,所述第二检测组件与所述第二翻转结构相对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料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物料固定装置还包括第二固定组件,所述第二固定组件位于所述中空结构内并安装于所述第二侧板部,所述第二固定组件包括第三导向组和第四导向组,所述第三导向组和第四导向组分别位于所述第二孔槽的两侧且所述第三导向组和所述第四导向组之间具有供所述物料通过的第二空间,所述第一空间和所述第二空间对应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物料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导向组包括第三固定件、第三连接件和第三导向轮,所述第三固定件能够穿过所述第二侧板部并对所述第三连接件的一端进行固定,所述第三连接件的另一端活动连接于所述第三导向轮的两端。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物料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导向组包括第四固定件、第四连接件和第四滚轮,所述第四固定件能够穿过所述第二侧板部并对所述第四连接件的一端进行固定,所述第四连接件的另一端活动连接于所述第四滚轮的两端。
CN202122405406.6U 2021-09-30 2021-09-30 物料检测装置 Active CN21620864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405406.6U CN216208646U (zh) 2021-09-30 2021-09-30 物料检测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405406.6U CN216208646U (zh) 2021-09-30 2021-09-30 物料检测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208646U true CN216208646U (zh) 2022-04-05

Family

ID=808605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405406.6U Active CN216208646U (zh) 2021-09-30 2021-09-30 物料检测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20864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346369A (zh) 上下线性滑台式双面缺陷在线检测装置
CN208847669U (zh) 一种自动光学检测设备
CN216208646U (zh) 物料检测装置
CN111781210B (zh) 一种调节机构及检测设备
CN220230485U (zh) 板材表面粗糙度自动测量设备
CN101494183A (zh) 面板检测装置及检测面板的方法
CN209927749U (zh) 一种在线双轨全自动光学检测仪
CN217818589U (zh) 一种板材表面待测量元素尺寸测量设备
CN206662881U (zh) 一种传感器夹具
CN206788057U (zh) 一种背光板在线检测装置
CN215728630U (zh) 一种pcb板外观缺陷检测装置
EP2545594B1 (de) Prüfeinrichtung und ein prüfverfahren
CN210894143U (zh) 上下线性滑台式双面缺陷在线检测装置
CN211292622U (zh) 一种塑胶制品检测合格装置
CN114414572A (zh) 一种产品外观检测装置
CN115371607A (zh) 用于对面板厚度进行测量的桥式装置以及测量方法
CN209871492U (zh) 一种便于检修的抛料机
CN208075740U (zh) 一种轴承外圈内径检测机的检测装置
EP1058111A3 (en) Optical inspection system and method
CN112666173A (zh) 一种多工位aoi测试平台
CN213022910U (zh) 一种线路板aoi检测装置
CN219265282U (zh) 一种便携式粗糙度仪
CN216560315U (zh) 一种线路板在线aoi光学检测机
CN220207028U (zh) 一种aoi检测装置及面板检测设备
CN219552294U (zh) 一种偏光片外观缺陷在线检测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1021

Address after: 311200 room 288-1, No. 857, Shixin North Road, ningwei Town, Xiaoshan District,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Institut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Zhejiang Peking University

Patentee after: Peking University

Address before: 311200 room 288-1, No. 857, Shixin North Road, ningwei Town, Xiaoshan District,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Institut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Zhejiang Peking University

Patentee before: Hangzhou Weim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