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199870U - 一种轴承保持架自动生产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轴承保持架自动生产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199870U
CN216199870U CN202122533666.1U CN202122533666U CN216199870U CN 216199870 U CN216199870 U CN 216199870U CN 202122533666 U CN202122533666 U CN 202122533666U CN 216199870 U CN216199870 U CN 21619987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ly connected
chassis
production device
gear
bea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533666.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俊烁
徐德昌
王青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afangdian Xinfurui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afangdian Xinfurui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afangdian Xinfurui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Wafangdian Xinfurui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533666.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19987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19987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19987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unching Or Pierc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轴承保持架自动生产装置,属于轴承保持架生产技术领域,其包括底盘,所述底盘的上表面与电机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电机输出轴的外表面分别与若干个连接板之间固定连接,若干个所述连接板的一侧与同一个齿圈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齿圈与若干个传动结构啮合,若干个所述传动结构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冲压模,若干个所述传动结构的下表面与底盘的上表面固定连接。该轴承保持架自动生产装置,通过设置电动推杆、铰接杆、活动结构、电机、齿圈、传动结构和冲压模,则本装置可以同时实现工件多个位置的冲孔操作,而且保证了孔隙的均匀分布,同时节省了时间,从而可以提高工件加工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轴承保持架自动生产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轴承保持架生产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轴承保持架自动生产装置。
背景技术
在轴承保持架生产的过程中,往往需要使用到自动生产装置对其进行冲压处理,现有技术中的冲压设备在使用时单次只能对保持架的一个位置进行冲压处理,冲压完成之后控制轴承保持架转动到指定角度,才能对下一个位置进行冲压处理,而轴承保持架表面需要较多的冲孔,因此,在冲压过程会浪费较长时间,使得生产效率较为低下。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轴承保持架自动生产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冲压设备在使用时单次只能对保持架的一个位置进行冲压处理,冲压完成之后控制轴承保持架转动到指定角度,才能对下一个位置进行冲压处理,而轴承保持架表面需要较多的冲孔,因此,在冲压过程会浪费较长时间,使得生产效率较为低下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轴承保持架自动生产装置,包括底盘,所述底盘的上表面与电机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电机输出轴的外表面分别与若干个连接板之间固定连接,若干个所述连接板的一侧与同一个齿圈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齿圈与若干个传动结构啮合,若干个所述传动结构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冲压模,若干个所述传动结构的下表面与底盘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所述底盘的下表面与电动推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电动推杆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若干个活动结构,若干个所述活动结构的一侧均铰接有铰接杆,若干个所述铰接杆的下表面与底盘的上表面铰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活动结构包括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电动推杆的表面,所述伸缩杆的外表面卡接有竖板,所述竖板的上表面与支撑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与夹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夹板的表面设置有橡胶层,所述夹板与铰接杆之间铰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电动推杆的底端与安装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安装座的上表面开设有若干个安装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传动结构包括轴承,所述轴承固定连接在底盘的上表面,所述轴承的内表面套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外表面与齿轴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齿轴分别与齿杆和齿圈啮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齿杆的一端与冲压模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冲压模的表面开设有通孔,所述齿杆的表面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的侧面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下表面与底盘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该轴承保持架自动生产装置,通过设置电动推杆、铰接杆、活动结构、电机、齿圈、传动结构和冲压模,电动推杆控制底盘移动,使得铰接杆推动活动结构对工件内圈夹持,再控制电机带动齿圈转动,使得传动结构推动冲压模进行冲孔,则本装置可以同时实现工件多个位置的冲孔操作,而且保证了孔隙的均匀分布,同时节省了时间,从而可以提高工件加工效率。
2、该轴承保持架自动生产装置,通过设置电动推杆、底盘、铰接杆和活动结构,电动推杆推动底盘上移,使得铰接杆顶动活动结构进行外伸,进而可以与工件的内圈贴合,实现工件的夹持定位工作,提升了工件的稳固性,从而便于后续的冲孔作业。
3、该轴承保持架自动生产装置,通过设置安装座,且安装座的表面开设有安装孔,进而通过安装孔可以对安装座的位置锁定,进一步可以保证本装置整体的稳固性,通过开设通孔,在冲压后,若出现残料卡在冲压模内的情况,则通过通孔可以将残料顺利推出,从而便于进行后续的作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仰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活动结构立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传动结构立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冲压模立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盘、2电机、3连接板、4齿圈、5传动结构、51转轴、52齿轴、53滑块、54连接块、55齿杆、56轴承、57滑槽、6冲压模、7铰接杆、8电动推杆、9活动结构、91支撑板、92夹板、93伸缩杆、94竖板、10安装座、11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轴承保持架自动生产装置,包括底盘1,底盘1的上表面与电机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通过设置电机2,使得电机2可以实现驱动连接板3的旋转工作,进而可以控制齿圈4运动,电机2输出轴的外表面分别与若干个连接板3之间固定连接,通过设置连接板3,从而可以起到齿圈4与电机2输出轴连接的作用,若干个连接板3的一侧与同一个齿圈4的内表面固定连接,齿圈4与若干个传动结构5啮合,若干个传动结构5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冲压模6,若干个传动结构5的下表面与底盘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底盘1的下表面与电动推杆8的顶端固定连接,通过设置电动推杆8,使得电动推杆8伸缩可以顺利控制底盘1进行位置调节的工作,电动推杆8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若干个活动结构9,若干个活动结构9的一侧均铰接有铰接杆7,通过设置铰接杆7,使得铰接杆7在保证顺利上下移动的同时,还可以通过铰接杆7的角度转动实现对夹板92的控制工作,若干个铰接杆7的下表面与底盘1的上表面铰接。
具体的,如图1和图2所示,活动结构9包括伸缩杆93,通过设置伸缩杆93,使得伸缩杆93可以对竖板94起到支撑作用,同时可以保证竖板94进行位置移动的操作,伸缩杆93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电动推杆8的表面,伸缩杆93的外表面卡接有竖板94,竖板94的上表面与支撑板9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通过设置支撑板91,从而在夹持前对工件起到支撑放置的作用,从而支撑板91的上表面与夹板9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通过设置夹板92,且多个夹板92的设置,可以保证对工件受力的均匀性,夹板92的表面设置有橡胶层,通过设置橡胶层,且橡胶层具有一定的柔软性,从而可以对工件的表面起到保护的作用,夹板92与铰接杆7之间铰接,电动推杆8的底端与安装座10的上表面固定连接,安装座10的上表面开设有若干个安装孔,通过设置安装座10,且安装座10的表面开设有安装孔,进而通过安装孔可以对安装座10的位置锁定,进一步可以保证本装置整体的稳固性。
具体的,如图4和图5所示,传动结构5包括轴承56,通过设置轴承56,使得轴承56可以确保转轴51的顺利旋转工作,轴承56固定连接在底盘1的上表面,轴承56的内表面套接有转轴51,转轴51的外表面与齿轴52的内表面固定连接,齿轴52分别与齿杆55和齿圈4啮合,通过设置齿圈4和齿轴52,使得齿圈4可以控制多个齿轴52旋转,从而便于控制齿杆55的移动工作,齿杆55的一端与冲压模6的一侧固定连接,冲压模6的表面开设有通孔11,通过开设通孔11,在冲压后,若出现残料卡在冲压模6内的情况,则通过通孔11可以将残料顺利推出,从而便于进行后续的作业,齿杆55的表面开设有滑槽57,滑槽57内设置有滑块53,通过设置滑块53和滑槽57,且滑块53和滑槽57的形状均设置为梯形,使得滑块53可以在滑槽57内平稳滑动,从而使得齿杆55可以平稳移动的工作,滑块53的侧面固定连接有连接块54,连接块54的下表面与底盘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
S1、使用时,首先将工件内圈置于夹板92之间,再控制电动推杆8伸长,使得电动推杆8推动底盘1向上移动,使得底盘1带动铰接杆7进行角度变动,使得铰接杆7顶动夹板92移动,使得夹板92外伸,进而使得夹板92可以与工件内圈贴合,实现工件的夹持定位;
S2、然后控制电机2运行,使得电机2带动连接板3转动,使得连接板3带动齿圈4转动,使得齿圈4带动齿轴52转动,使得齿轴52带动齿杆55移动,使得齿杆55外伸,使得齿杆55推动冲压模6移动,使得冲压模6对工件表面施压进行冲孔的工作;
S3、冲孔完成后,再控制电机2反转,使得电机2通过连接板3带动齿圈4反转,使得齿圈4带动齿轴52转动,使得齿轴52带动齿杆55缩回,使得冲压模6远离工件,再控制电动推杆8缩短,使得底盘1通过铰接杆7带动夹板92缩回,使得夹板92远离工件,此时即可取下工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Claims (6)

1.一种轴承保持架自动生产装置,包括底盘(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1)的上表面与电机(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电机(2)输出轴的外表面分别与若干个连接板(3)之间固定连接,若干个所述连接板(3)的一侧与同一个齿圈(4)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齿圈(4)与若干个传动结构(5)啮合,若干个所述传动结构(5)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冲压模(6),若干个所述传动结构(5)的下表面与底盘(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所述底盘(1)的下表面与电动推杆(8)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电动推杆(8)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若干个活动结构(9),若干个所述活动结构(9)的一侧均铰接有铰接杆(7),若干个所述铰接杆(7)的下表面与底盘(1)的上表面铰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轴承保持架自动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结构(9)包括伸缩杆(93),所述伸缩杆(93)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电动推杆(8)的表面,所述伸缩杆(93)的外表面卡接有竖板(94),所述竖板(94)的上表面与支撑板(9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91)的上表面与夹板(9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轴承保持架自动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板(92)的表面设置有橡胶层,所述夹板(92)与铰接杆(7)之间铰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轴承保持架自动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推杆(8)的底端与安装座(10)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安装座(10)的上表面开设有若干个安装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轴承保持架自动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结构(5)包括轴承(56),所述轴承(56)固定连接在底盘(1)的上表面,所述轴承(56)的内表面套接有转轴(51),所述转轴(51)的外表面与齿轴(52)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齿轴(52)分别与齿杆(55)和齿圈(4)啮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轴承保持架自动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齿杆(55)的一端与冲压模(6)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冲压模(6)的表面开设有通孔(11),所述齿杆(55)的表面开设有滑槽(57),所述滑槽(57)内设置有滑块(53),所述滑块(53)的侧面固定连接有连接块(54),所述连接块(54)的下表面与底盘(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CN202122533666.1U 2021-10-21 2021-10-21 一种轴承保持架自动生产装置 Active CN21619987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533666.1U CN216199870U (zh) 2021-10-21 2021-10-21 一种轴承保持架自动生产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533666.1U CN216199870U (zh) 2021-10-21 2021-10-21 一种轴承保持架自动生产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199870U true CN216199870U (zh) 2022-04-05

Family

ID=808859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533666.1U Active CN216199870U (zh) 2021-10-21 2021-10-21 一种轴承保持架自动生产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19987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331157U (zh) 一种智能化法兰锻造设备
CN216326265U (zh) 一种可快速定位的轴承套圈组装平台
CN111890144A (zh) 一种可旋转的齿轮加工打磨装置
CN116727521B (zh) 一种钛合金薄壁零件用热成型模具及成型方法
CN115635342A (zh) 一种千斤顶底座的油孔加工工装
CN216199870U (zh) 一种轴承保持架自动生产装置
CN215657507U (zh) 一种用于金属冲压模具的脱料模板
CN214135466U (zh) 一种电镀加工件的抛光设备
CN205573441U (zh) 一种玻璃精雕机自动上下料装置
CN112705643A (zh) 一种承接板孔径大小可自由调节的汽车配件冲压钻台
CN218873487U (zh) 一种数控用可更换的模具冲压头
CN217570480U (zh) 一种用于轴承加工的整径模具
CN214489992U (zh) 一种微创手术用塑料手柄成型装置
CN212858422U (zh) 夹持顶升旋转机构
CN211191759U (zh) 一种冷冲压铸模架
CN211071480U (zh) 一种液压模具工作平台
CN217121474U (zh) 一种具有防护功能的轴承套圈冲压车床
CN212884772U (zh) 一种大型锻压工件用锻压装置
JP3545102B2 (ja) パンチプレス
CN217703338U (zh) 一种封装模具生产用夹持工装
CN217169329U (zh) 一种模具安装用定位装置
CN217798564U (zh) 一种汽车零件冲压用夹持装置
CN216681491U (zh) 一种针对冲压加工后处理的快速换带旋转滚刷动力头
CN217966424U (zh) 一种自动化零件加工用打磨抛光装置
CN220463358U (zh) 一种模具抛光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