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186528U - 扎紧装置 - Google Patents

扎紧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186528U
CN216186528U CN202122605135.9U CN202122605135U CN216186528U CN 216186528 U CN216186528 U CN 216186528U CN 202122605135 U CN202122605135 U CN 202122605135U CN 216186528 U CN216186528 U CN 21618652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inding
assembly
clamping
strap
dri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605135.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思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F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F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F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F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605135.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18652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18652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18652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asic Packing Techniqu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扎紧装置,包括底座、绑扎机构和送料机构,绑扎机构与底座连接,绑扎机构包括扎带支撑结构和绑扎组件,送料机构包括储料盘和送料组件,储料盘包括扎带存放位,送料组件包括驱动组件和夹持组件,驱动组件与夹持组件连接以驱动夹持组件在夹持位置和释放位置之间活动;当夹持组件在夹持位置时,夹持组件与扎带存放位对应,当夹持组件在释放位置时,夹持组件与扎带支撑结构对应。通过在送料机构中设置驱动组件和夹持组件,使夹持组件在驱动组件的驱动下在夹持位置与释放位置之间活动,将储料盘内储存的扎带自动运送至绑扎机构的扎带支撑结构上,以实现扎带的自动上料,减少人力投入成本的同时提高扎紧装置的绑扎效率。

Description

扎紧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物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扎紧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物流中转场内经过分拣后的快递会分散在不同的格口,并收集在各个格口对应的编织袋中,操作人员需在多个格口中往返,并手动用扎带将编织袋扎紧。现有的扎紧装置无法实现自动上扎带,需要操作人员手动将扎带放置在扎紧装置上,使得扎紧装置工作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扎紧装置,可以解决现有扎紧装置工作效率较低的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扎紧装置,所述扎紧装置包括:
底座;
绑扎机构,与所述底座连接,所述绑扎机构包括扎带支撑结构和绑扎组件,所述绑扎组件用于将所述扎带支撑结构上的扎带扎紧;
送料机构,于所述底座连接,所述送料机构包括储料盘和送料组件,所述储料盘与所述底座连接,所述储料盘包括扎带存放位;所述送料组件包括驱动组件和夹持组件,所述驱动组件与所述底座连接,所述驱动组件与所述夹持组件连接以驱动所述夹持组件在夹持位置和释放位置之间活动;
在所述夹持位置时,所述夹持组件与所述扎带存放位对应,以夹持所述扎带存放位上的扎带;在所述释放位置时,所述夹持组件与所述扎带支撑结构对应,以将所述夹持组件上的扎带放置在所述扎带支撑结构上。
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第一驱动结构和导轨,所述导轨与所述底座连接,所述夹持组件与所述导轨滑动连接,所述第一驱动结构与所述夹持组件连接以驱动所述夹持组件沿所述导轨在所述夹持位置与所述释放位置之间滑动。
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夹持组件包括第一升降结构和夹持结构,所述第一升降结构与所述导轨滑动连接,所述第一驱动结构与所述第一升降结构连接以驱动所述第一升降结构沿所述导轨滑动,所述第一升降结构与所述夹持结构连接以驱动所述夹持结构升降。
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夹持结构包括第二驱动结构和夹持爪,所述第一升降结构与所述第二驱动结构连接以驱动所述第二驱动结构升降,所述第二驱动结构与所述夹持爪连接以驱动所述夹持爪松开或夹紧。
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储料盘包括多个所述扎带存放位,多个所述扎带存放位沿所述夹持组件的滑动方向依次分布。
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储料盘上开设有条形槽以形成所述扎带存放位;所述条形槽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夹持组件的滑动方向成夹角。
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绑扎组件包括绑扎臂和第三驱动结构,所述绑扎臂与所述底座转动连接,所述第三驱动结构与所述绑扎臂连接以驱动所述绑扎臂转动,以使所述绑扎臂推动所述扎带支撑结构上的扎带弯曲。
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扎带支撑结构包括扎带座和第二升降结构,所述第二升降结构与所述底座连接,所述第二升降结构与所述扎带座连接以驱动所述扎带座升降。
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扎带座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夹持组件的滑动方向成夹角,所述扎带座表面凸设有多个支撑部,多个所述支撑部沿所述扎带座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
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扎带座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绑扎机构包括导向件和拉紧组件,所述导向件和所述拉紧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二端的相对两侧;所述绑扎臂与所述拉紧组件位于所述扎带座的同一侧,所述绑扎臂位于所述拉紧组件朝向所述第一端的一侧;
所述导向件朝向所述第一端的一侧开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具有相对的入槽口和出槽口,所述出槽口朝向所述拉紧组件;所述第三驱动结构驱动所述绑扎臂转动,以使所述绑扎臂推动所述扎带支撑结构上的扎带的一端进入所述入槽口。
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绑扎机构包括第三升降结构,所述第三升降结构与所述底座连接,所述第三升降结构与所述导向件连接以驱动所述导向件升降。
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拉紧组件包括第四驱动结构和拉紧齿轮结构,所述出槽口朝向所述拉紧齿轮结构;所述拉紧齿轮结构包括并列设置的两个拉紧齿轮,所述第四驱动结构与所述底座连接,所述第四驱动结构与至少一个所述拉紧齿轮连接以驱动所述拉紧齿轮转动。
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绑扎机构包括传感器,所述传感器安装在所述拉紧齿轮结构远离所述扎带座的一侧,所述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拉紧齿轮结构远离所述扎带座的一侧的扎带。
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绑扎机构还包括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与所述绑扎臂位于所述扎带座的相对两侧;所述限位组件包括阻挡块和第五驱动结构,所述第五驱动结构与所述底座连接,所述第五驱动结构与所述阻挡块连接以驱动所述阻挡块在阻挡位置和避让位置活动;
在所述阻挡位置时,所述阻挡块阻挡所述绑扎臂转动;在所述避让位置时,所述阻挡块避让所述绑扎臂。
本申请实施例中扎紧装置包括底座、绑扎机构和送料机构,绑扎机构与底座连接,绑扎机构包括扎带支撑结构和绑扎组件,送料机构包括储料盘和送料组件,储料盘包括扎带存放位,送料组件包括驱动组件和夹持组件,驱动组件与夹持组件连接以驱动夹持组件在夹持位置和释放位置之间活动;当夹持组件在夹持位置时,夹持组件与扎带存放位对应,当夹持组件在释放位置时,夹持组件与扎带支撑结构对应。通过在送料机构中设置驱动组件和夹持组件,使夹持组件在驱动组件的驱动下在夹持位置与释放位置之间活动,将储料盘内储存的扎带自动运送至绑扎机构的扎带支撑结构上,以实现扎带的自动上料,减少人力投入成本的同时提高扎紧装置的绑扎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扎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图1中A区域的放大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图1中B区域的放大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绑扎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图4中C区域的放大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图4中D区域的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Figure BDA0003323914970000041
Figure BDA000332391497000005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此外,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在本申请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和“下”通常是指装置实际使用或工作状态下的上和下,具体为附图中的图面方向;而“内”和“外”则是针对装置的轮廓而言的。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扎紧装置。以下进行详细说明。需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的描述顺序不作为对实施例优选顺序的限定。
如图1和图4所示,扎紧装置100包括底座110,用于支撑扎紧装置100上的其他结构。其中,底座110能够为板状结构、支架结构或其他结构形式,只需保证底座110能够稳定支撑整个扎紧装置100即可,此处不做限制。
扎紧装置100包括绑扎机构130,绑扎机构130与底座110连接,绑扎机构130包括扎带支撑结构131和绑扎组件132,扎带支撑结构131用于支撑扎带200,绑扎组件132则用于将扎带支撑结构131上的扎带200扎紧。
其中,绑扎机构130可以直接安装在底座110上,或者利用其他连接组件将绑扎机构130与底座110进行固定,以便于绑扎机构130的整体安装和拆卸,从而有利于绑扎机构130相对底座110的位置设计,其具体连接方式能够根据实际使用需求进行相应调整。
扎紧装置100还包括送料机构120,送料机构120与底座110连接,用于将绑扎用的扎带200运送至绑扎机构130的扎带支撑结构131上,以完成后续扎带200扎紧工序,实现扎带200的自动上料,提高扎带200绑扎效率。
同样的,送料机构120与底座110可以采用直接或间接的方式进行连接,以便于送料机构120相对底座110的位置设计,其具体连接方式能够根据实际使用需求进行相应调整。
其中,所用扎带200可以为自锁式扎带,即扎带200的一端设置有穿孔,扎带200的另一端穿过该穿孔后能够自动锁紧,且能够根据扎带200穿过的长度调整扎带200的扎紧度。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扎带200可以是标牌扎带、活扣扎带、防拆扎带、固定头扎带、标签扎带或插销扎带等,所用材质可以是塑料或金属等,其具体类型能够根据实际使用需求进行选择,此处不做特殊限制。
如图2和图3所示,送料机构120包括储料盘121,储料盘121与底座110连接,储料盘121上设置有扎带存放位1211,通过储料盘121的数量以及储料盘121上扎带存放位1211的数量的调节,能够对扎带200储存数量进行调节,以满足不同的使用需求。在储料盘121上扎带200使用完之前的时间段内不需要人工去干预扎带200送料,既能减少人力投入成本,也能提高绑扎效率。
送料机构120包括送料组件122,送料组件122包括驱动组件123和夹持组件124,驱动组件123与底座110连接,驱动组件123与夹持组件124连接以驱动夹持组件124在夹持位置和释放位置之间活动。
当夹持组件124在夹持位置时,夹持组件124与扎带存放位1211对应,以夹持扎带存放位1211上的扎带200,将扎带存放位1211上的扎带200取出,为扎带200的随时取用做好准备;当夹持组件124在释放位置时,夹持组件124与扎带支撑结构131对应,以将夹持组件124上的扎带200放置在扎带支撑结构131上,便于完成后续扎带200扎紧工序。通过夹持组件124在夹持位置和释放位置之间的来回活动,实现扎带200的自动上料,减少人力投入成本的同时加快送料效率。
其中,夹持组件124在夹持位置和释放位置之间的活动方式能够采取滑动或转动的形式,也能够采取其他设定的活动方式,只需保证夹持组件124在夹持位置和释放位置之间活动时,夹持组件124能够有效将储料盘121中扎带存放位1211上的扎带200运送至绑扎机构130中扎带支撑结构131上,以完成后续扎带200扎紧工序即可。
需要说明的是,在对送料机构120进行安装时,储料盘121和送料组件122均可以直接安装在底座110上;或者送料组件122安装在底座110上,储料盘121安装在送料组件122上,以实现与底座110的间接连接;或者储料盘121安装在底座110上,送料组件122设置在储料盘121上,以实现送料组件122与底座110的间接连接。其具体连接方式能够根据实际使用需求进行调整,只需保证储料盘121和送料组件122稳定设置在底座110上,且送料组件122能够正常从储料盘121中将扎带200取出运送至绑扎机构130的扎带支撑结构131上即可。
本申请实施例中扎紧装置100包括底座110、绑扎机构130和送料机构120,绑扎机构130安装在底座110上,绑扎机构130包括扎带支撑结构131和绑扎组件132,送料机构120包括储料盘121和送料组件122,储料盘121包括扎带存放位1211,送料组件122包括驱动组件123和夹持组件124,驱动组件123与夹持组件124连接以驱动夹持组件124在夹持位置和释放位置之间活动;当夹持组件124在夹持位置时,夹持组件124与扎带存放位1211对应,当夹持组件124在释放位置时,夹持组件124与扎带支撑结构131对应。通过在送料机构120中设置驱动组件123和夹持组件124,使夹持组件124在驱动组件123的驱动下在夹持位置与释放位置之间活动,将储料盘121内储存的扎带200自动运送至绑扎机构130的扎带支撑结构131上,以实现扎带200的自动上料,减少人力投入成本的同时提高扎紧装置100的绑扎效率。
可选的,驱动组件123包括导轨1232,导轨1232与底座110连接,夹持组件124与导轨1232滑动连接,即夹持组件124在夹持位置和释放位置之间活动时,导轨1232作为夹持组件124的活动轨道,对夹持组件124的活动路径进行限定,使夹持组件124能够定向移动,以便于扎紧装置100中各结构安装位置的设计。
可选的,驱动组件123包括第一驱动结构1231,第一驱动结构1231与夹持组件124连接以驱动夹持组件124沿导轨1232在夹持位置和释放位置之间滑动。通过设置第一驱动结构1231,使夹持组件124能够在夹持位置和释放位置之间自动活动,将储料盘121内储存的扎带200自动运送至绑扎机构130的扎带支撑结构131上,以实现扎带200的自动上料。在储料盘121内储存的扎带200使用完之前的时间段内,无需人工干预,在减少人力投入成本的同时提高扎紧装置100的送料效率。
其中,由于夹持组件124沿导轨1232以滑动的方式从夹持位置滑动至释放位置,扎带存放位1211上扎带200的放置方向与扎带支撑结构131上扎带200的放置方向一致,以便于夹持组件124直接对扎带200进行抓取和释放而无需进行角度调整,操作简单方便。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驱动结构1231与夹持组件124采用直接连接的方式,即第一驱动结构1231驱动夹持组件124在夹持位置和释放位置之间活动时,第一驱动结构1231随着夹持组件124的滑动而滑动,采用此种连接方式需要确保第一驱动结构1231在滑动过程中不会对其他结构造成干扰。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驱动结构1231与夹持组件124采用间接连接的方式,即第一驱动结构1231可以通过驱动其他结构以带动夹持组件124在夹持位置和释放位置之间活动,此种结构设计有利于第一驱动结构1231位置的设计,避免第一驱动结构1231因频繁活动而出现损坏。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驱动结构1231能够采用皮带驱动、丝杆驱动或其他驱动方式,只需保证第一驱动结构1231驱动夹持组件124沿导轨1232在夹持位置和释放位置之间滑动即可,此处不做限制。
当扎带存放位1211上扎带200的放置方向与扎带支撑结构131上扎带200的放置方向不一致,即二者方向呈夹角时,若采用沿导轨1232滑动的方式,则需要将导轨1232设计为弯曲结构,以保证夹持组件124在滑动过程中能够改变扎带200的放置方向。此种结构设计方式需要保证夹持组件124与导轨1232的配合精度,避免夹持组件124在滑动过程中卡死现象,影响扎紧装置100的绑扎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夹持组件124在夹持位置和释放位置之间以转动的方式来回活动,即当夹持组件124从储料盘121的扎带存放位1211上夹持扎带200后,第一驱动结构1231驱动夹持组件124旋转至释放位置,将扎带200放置在扎带支撑结构131上。此种结构设计使得储料盘121和扎带支撑结构131的设置位置能够根据使用需求及场地情况进行调整,即扎带存放位1211上扎带200的放置方向与扎带支撑结构131上扎带200的放置方向无需保持一致,从而使得设计更加灵活。
其中,第一驱动结构1231与底座110连接,夹持组件124的一端与第一驱动结构1231连接,且夹持组件124以此连接点为旋转中心,绑扎过程中,夹持组件124绕旋转中心在夹持位置和释放位置之间转动,其转动平面与底座110所在平面平行。
需要说明的是,储料盘121中扎带存放位1211上的扎带200呈平行并列设置,即当夹持组件124在夹持位置和释放位置之间以转动的方式来回活动时,其转动角度能够保持不变,以便于夹持组件124的转动控制。
其中,夹持组件124的转动角度需要根据扎带存放位1211上扎带200的放置方向与扎带支撑结构131上扎带200的放置方向之间的夹角进行设置,即夹持组件124的转动角度与二者之间的夹角相等。夹持组件124在转动的过程中依次夹取扎带存放位1211上的扎带200时,夹持组件124能够在扎带200的排布方向上进行伸缩,即夹持组件124的长度可调,以保证夹持组件124将储料盘121内储存的扎带200依次运送至绑扎机构130的扎带支撑结构131上。
可选的,夹持组件124包括第一升降结构1241和夹持结构1242,第一升降结构1241与夹持结构1242连接以驱动夹持结构1242升降,即夹持结构1242在夹持位置从扎带存放位1211上夹持扎带200时,夹持结构1242的高度能够根据扎带存放位1211的高度进行调整,以保证顺利夹持扎带200;当夹持结构1242在释放位置将扎带200放置在扎带支撑结构131上时,夹持结构1242的高度能够根据扎带支撑结构131的高度进行调整,以保证顺利放置扎带200。
其中,第一升降结构1241与导轨1232滑动连接,第一驱动结构1231与第一升降结构1241连接以驱动第一升降结构1241沿导轨1232滑动,使得第一升降结构1241在对夹持结构1242的高度进行调节时,第一升降结构1241能随夹持结构1242一起沿导轨1232在夹持位置与释放位置之间滑动,即夹持结构1242能够同时进行水平位置和高度位置的调节,以保证扎带200的顺利上料。
可选的,夹持结构1242包括第二驱动结构1242a和夹持爪1242b,第一升降结构1241与第二驱动结构1242a连接以驱动第二驱动结构1242a升降,第二驱动结构1242a与夹持爪1242b连接以驱动夹持爪1242b松开或夹紧。
当夹持结构1242在夹持位置时,第二驱动结构1242a驱动夹持爪1242b先松开,通过第一升降结构1241调整夹持结构1242的高度至扎带200位于夹持爪1242b抓取区域后,第二驱动结构1242a驱动夹持爪1242b夹紧,然后通过第一升降结构1241调整夹持结构1242的高度以将扎带200从扎带存放位1211取出。
通过第一驱动结构1231驱动第一升降结构1241沿导轨1232从夹持位置滑动到释放位置后,利用第一升降结构1241调整夹持结构1242高度,然后通过第二驱动结构1242a驱动夹持爪1242b松开,以使扎带200放置于扎带支撑结构131上,从而实现扎带200上料。
其中,夹持爪1242b的数量能够根据实际设计需求进行调整,此处不做特殊限制。当夹持爪1242b为一个时,夹持爪1242b夹持扎带200的中间区域或者重心所在区域;当夹持爪1242b为两个时,夹持爪1242b分别夹持扎带200的两端,其中,两个夹持爪1242b的相对位置能够根据需求进行相应调整,以适应不同尺寸的扎带200。
需要说明的是,当夹持结构1242完成一次扎带200上料后,第一驱动结构1231驱动夹持结构1242沿导轨1232滑动并退回至等待位,当前一个扎带200完成绑扎工序后,送料组件122重复上述过程,以实现扎带200有序自动上料,提高扎带200上料效率。
可选的,储料盘121包括多个扎带存放位1211,扎带存放位1211的设置数量能够根据扎带200储存数量以及储料盘121的尺寸大小进行调整设计,此外,扎带存放位1211数量的多少直接影响到人工干预的时间和频率,扎带存放位1211越多,储料盘121储存的扎带200数量越多,同等时间内人工干预上料的次数也就越少。
其中,多个扎带存放位1211沿夹持组件124的滑动方向依次分布,即夹持组件124沿滑动方向依次将扎带存放位1211上的扎带200运送至绑扎机构130的扎带支撑结构131上,此种分布方式便于夹持组件124有序进行扎带200抓取,同时也有利于对夹持组件124在夹持位置和释放位置来回活动的位置控制,从而提高送料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当夹持组件124来回滑动时,可以采用从储料盘121远离绑扎机构130的一端向靠近绑扎机构130的方向依次抓取扎带存放位1211上的扎带200,此过程中夹持组件124在夹持位置和释放位置之间的滑动距离逐渐减小,为保证绑扎装置100的匀速绑扎,可以通过第一驱动结构1231调节夹持组件124的滑动速度,使持组件124的滑动速度逐渐减小。
同样的,夹持组件124可以采用从储料盘121靠近绑扎机构130的一端向远离绑扎机构130的方向依次抓取扎带存放位1211上的扎带200,此过程中夹持组件124在夹持位置和释放位置之间的滑动距离逐渐增大,为保证绑扎装置100的匀速绑扎,可以通过第一驱动结构1231调节夹持组件124的滑动速度,使持组件124的滑动速度逐渐增大。
可选的,储料盘121上开设有条形槽以形成扎带存放位1211,即扎带200存放在条形槽内以实现对扎带200的定位。此外,扎带存放位1211还能够通过相对设置的限位块或其他限位结构对扎带200进行定位,以保证扎带200的稳定存放。
其中,条形槽的延伸方向与夹持组件124的滑动方向成夹角。由于扎带支撑结构131上扎带200的放置方向与条形槽的延伸方向直接相关,若条形槽的延伸方向与夹持组件124的滑动方向一致,即扎带支撑结构131上扎带200的放置方向与夹持组件124的滑动方向一致,从而使得扎紧装置100整体长度过长,不利于扎紧装置100的安置。
因此,将条形槽的延伸方向设计为与夹持组件124的滑动方向成夹角,在保证夹持组件124有序进行扎带200上料的同时有利于扎紧装置100整体结构的设计,使扎紧装置100结构更加紧凑,占地面积更小。
可选的,绑扎组件132包括绑扎臂1321和第三驱动结构1322,绑扎臂1321与底座110转动连接,第三驱动结构1322与绑扎臂1321连接以驱动绑扎臂1321转动,以使绑扎臂1321推动扎带支撑结构131上的扎带200弯曲。
当扎带200放置在扎带支撑结构131上时,扎带200成直线形,在对扎带200进行绑扎时,需要将扎带200进行弯折以将编织袋等物件绑紧。通过设置绑扎臂1321和第三驱动结构1322,使第三驱动结构1322驱动绑扎臂1321转动,绑扎臂1321转动时推动扎带200随之转动,使扎带200随转动方向弯曲并绕过编织袋等物件,以实现扎带200的自动绑扎,进一步减少人力投入成本的同时提高扎带200绑扎效率。
可选的,如图5所示,绑扎臂1321推动扎带200的一端开设有第一定位槽1321a,使得绑扎臂1321推动扎带200时,先将扎带200卡在第一定位槽1321a内,在绑扎臂1321转动过程中,扎带200逐渐弯曲并贴向绑扎臂1321的侧壁,以将扎带200弯曲成弧形结构并绕过编织袋等物件,以实现扎带200的绑扎。
具体的,扎带200的一端设置有穿孔,绑扎臂1321转动时,先将扎带200远离穿孔的一端卡在第一定位槽1321a内,对扎带200进行定位的同时避免扎带200脱离绑扎臂1321;然后通过第三驱动结构1322驱动绑扎臂1321朝向扎带200设置有穿孔的一端转动,使扎带200随绑扎臂1321转动时逐渐弯曲成弧形结构并绕过编织袋等物件,最后使扎带200远离穿孔的一端从穿孔中穿过,从而实现扎带200的绑扎。
其中,绑扎臂1321与扎带200贴合的侧壁上沿绑扎臂1321的延伸方向开设有第二定位槽1321b,第二定位槽1321b与第一定位槽1321a连通。在绑扎臂1321推动扎带200转动时,由于扎带200远离穿孔的一端卡在第一定位槽1321a内,使得扎带200在转动过程中相对绑扎臂1321的高度保持不变;扎带200转动时会逐渐向绑扎臂1321的侧壁贴合,由于第二定位槽1321b与第一定位槽1321a连通,扎带200转动弯曲时逐渐贴合至第二定位槽1321b内,从而使得扎带200随绑扎臂1321转动的过程中能够始终限定在第二定位槽1321b内而不会从绑扎臂1321的侧壁上脱落,提高扎带200绑扎成功率。
需要说明的是,绑扎臂1321与扎带200贴合的侧壁为弧形结构,既便于扎带200有效贴合在绑扎臂1321的侧壁上,也有利于扎带200按既定方向弯曲并将编织袋等物件扎紧。
可选的,扎带支撑结构131包括扎带座1311和第二升降结构1312,第二升降结构1312与底座110连接,第二升降结构1312与扎带座1311连接以驱动扎带座1311升降。当夹持组件124在夹持位置将扎带200从扎带存放位1211取出后移动至释放位置时,根据夹持组件124所述的位置,通过第二升降结构1312调节扎带座1311的高度,使夹持组件124顺利将扎带200放置在扎带座1311上。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升降结构1312用于驱动扎带座1311升降,以便于夹持结构1242将扎带200放置在扎带座1311上;第一升降结构1241用于驱动夹持结构1242升降以便于夹持结构1242夹取和释放扎带200。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可以采用只设置第一升降结构1241,扎带座1311高度保持不变的方式,同样能够实现夹持结构1242将扎带200放置在扎带座1311上的目的。
或者,采用只设置第二升降结构1312,夹持结构1242高度保持不变的方式,通过调节扎带座1311的高度以确保夹持结构1242顺利将扎带200放置在扎带座1311上。此时,为便于夹持结构1242从储料盘121中夹取扎带200,可以将储料盘121设置为高度可调节。
或者,同时设置第一升降结构1241和第二升降结构1312,既便于通过调节夹持结构1242的高度夹取扎带200,也便于在更大范围内调节夹持结构1242相对扎带座1311的高度,以实现扎带200的释放。第一升降结构1241和第二升降结构1312的设置方式能够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节,此处不做限制。
可选的,扎带座1311表面凸设有多个支撑部1311a,用于支撑扎带200。绑扎臂1321转动时需要将扎带200卡住以推动扎带200弯曲,通过在扎带座1311上凸设支撑部1311a,将扎带200放置在支撑部1311a上,使扎带200与扎带座1311其他区域表面留有间隙,以使绑扎臂1321转动时通过该间隙将扎带200卡住,从而使扎带200顺利贴合在绑扎臂1321的侧壁上。
需要说明的是,扎带座1311的延伸方向与夹持组件124的滑动方向成夹角,即扎带座1311的延伸方向与夹持组件124的滑动方向垂直或成其他倾斜角度设置,其具体设置方式能够根据实际设计需求进行调整。由于扎带座1311的设置方向与扎带存放位1211的设置方向一致,在保证夹持组件124有序进行扎带200上料的同时有利于扎紧装置100整体结构的设计,使扎紧装置100结构更加紧凑。
其中,多个支撑部1311a沿扎带座1311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即相邻支撑部1311a之间留有间隙,便于绑扎臂1321通过此间隙将扎带200卡住,使扎带200顺利贴合在绑扎臂1321的侧壁上。同时,将多个支撑部1311a间隔设置使得扎带座1311对扎带200的支撑点有多个,有利于保证扎带200在扎带座1311上的稳定性。
可选的,扎带座1311表面靠近绑扎臂1321的边缘凸设有加强部1311b,加强部1311b的延伸方向与多个支撑部1311a的分布方向相同。由于扎带座1311为较长且薄的板状结构,其结构强度相对较低,在扎紧装置100工作过程中,扎带座1311的频繁升降会导致扎带座1311出现损坏的风险,通过在扎带座1311表面靠近绑扎臂1321的边缘凸设加强部1311b,能够增大扎带座1311的局部厚度,从而加强扎带座1311的结构强度,进一步保证扎带200在扎带座1311上的稳定性。
其中,加强部1311b的侧壁上开设有避让口,避让口的设置位置与多个支撑部1311a之间的间隙对应,使得绑扎臂1321能够从加强部1311b上的避让口穿过并推动扎带200弯曲成弧形结构,以实现扎带200的绑扎。
可选的,扎带座1311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将扎带200放置在扎带座1311上时,扎带座1311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对应扎带200的尾端和首端,其中,扎带200的首端是指扎带200上开设有穿孔的一端,扎带200的尾端是指绑扎臂1321推动扎带200转动的一端。当绑扎臂1321推动扎带200弯曲成弧形结构时,扎带200尾端在绑扎臂1321的推动下从扎带200首端上的穿孔穿过,以实现扎带200的绑扎。
如图6所示,绑扎机构130包括导向件133,导向件133设置在扎带座1311对应第二端的一侧,导向件133的延伸方向为绑扎臂1321的转动方向上的切线,且导向件上设置有与扎带200首端上的穿孔连通的通道。即导向件133的延伸方向可以与扎带座1311的延伸方向垂直,或者呈其他夹角,只需保证导向件133的延伸方向在绑扎臂1321的转动方向的某条切线上,且扎带200在绑扎臂1321的推动下能够进入导向件133,使扎带200能够沿导向件133的设置方向移动,以实现对扎带200移动方向的定位,同时使扎带200尾端能够从扎带200首端上的穿孔中穿过即可。
绑扎机构130还包括拉紧组件135,拉紧组件135和导向件133设置在扎带座1311对应第二端的相对两侧,拉紧组件135与绑扎臂1321则位于扎带座1311的同一侧,且绑扎臂1321位于拉紧组件135朝向第一端的一侧。此种结构设计使得绑扎臂1321推动扎带200尾端弯曲后沿导向件133穿过扎带200首端上的穿孔,然后伸入拉紧组件135内,拉紧组件135带动扎带200尾端继续移动以将扎带200扎紧。
其中,导向件133朝向第一端的一侧开设有导向槽1331,导向槽1331具有相对的入槽口1331a和出槽口,导向槽1331的出槽口朝向拉紧组件135,第三驱动结构1322驱动绑扎臂1321转动,以使绑扎臂1321推动扎带支撑结构131上的扎带200的一端进入,然后从入槽口1331a移动至出槽口并伸入拉紧组件135。导向槽1331的设置使得扎带200的尾端在绑扎臂1321的推动下更容易穿过扎带200首端上的穿孔,提高扎带200绑扎精度及成功率,避免因扎带200贴合在绑扎臂1321侧壁上时出现偏差而导致扎带200绑扎失效。
其中,当绑扎臂1321在水平方向上转动时,导向槽1331的延伸方向与扎带座1311的延伸方向成夹角,即导向槽1331能够垂直于扎带座1311设置或在绑扎臂1321的转动平面上与扎带座1311呈倾斜设置。当绑扎臂1321的转动平面与水平面成夹角时,导向槽1331的延伸方向随之进行调整,只需保证绑扎臂1321能够推动扎带支撑结构131上的扎带200从导向槽1331的入槽口1331a移动至出槽口并伸入拉紧组件135即可。
可选的,绑扎机构130包括第三升降结构134,第三升降结构134与底座110连接,第三升降结构134与导向件133连接以驱动导向件133升降。导向件133在对扎带200进行导向使扎带200尾端穿过扎带200首端上的穿孔以完成扎带200绑扎后,需要将该扎带200从扎带座1311上脱离,以进行下一个扎带200的绑扎动作。
由于导向件133上的导向槽1331与扎带200首端上的穿孔对应,使得导向件133对扎带200首端具有一定的阻挡作用,扎带200无法直接从扎带座1311上脱离。通过设置第三升降结构134与导向件133连接,在完成扎带200绑扎后,利用第三升降结构134驱动导向件133下降,使扎带200首端完全漏出,从而便于扎带200从扎带座1311上脱离,实现扎带200的自动更换。
需要说明的是,扎带座1311与第二升降结构1312连接,通过第二升降结构1312驱动扎带座1311上升也能够使扎带200首端完全漏出,从而使扎带200从扎带座1311上脱离。此时由于扎带200上绑扎有编织袋等物件,扎带200的整体重量偏大,第二升降结构1312需要具有足够的推动力以将扎带座1311上升至扎带200首端完全漏出。
可选的,拉紧组件135包括第四驱动结构1352和拉紧齿轮1351结构,导向槽1331的出槽口朝向拉紧齿轮1351结构,以使扎带200在绑扎臂1321的推动下顺利从导向槽1331的出槽口伸入拉紧齿轮1351结构。
其中,拉紧齿轮1351结构包括并列设置的两个拉紧齿轮1351,第四驱动结构1352与底座110连接,第四驱动结构1352与至少一个拉紧齿轮1351连接以驱动拉紧齿轮1351转动。当扎带200伸入两个拉紧齿轮1351之间时,两个拉紧齿轮1351将扎带200夹住,第四驱动结构1352驱动至少一个拉紧齿轮1351转动以带动扎带200穿过拉紧组件135并扎紧。
可选的,第四驱动结构1352能够同时与两个拉紧齿轮1351连接以驱动两个拉紧齿轮1351转动,从而带动扎带200穿过两个拉紧齿轮1351并扎紧。其具体连接方式能够根据实际设计需求进行调整。
需要说明的是,当完成扎带200绑扎后,将扎带200从扎带座1311上脱离时,通过第四驱动结构1352驱动拉紧齿轮1351向相反方向转动,以使伸入拉紧组件135中的扎带200从两个拉紧齿轮1351中退出,从而实现扎带200的自动脱离及更换。
可选的,拉紧组件135还包括调节螺栓1353,两个拉紧齿轮1351中一个拉紧齿轮1351与底座110固定连接,另一个拉紧齿轮1351则与调节螺栓1353通过弹性件连接,与弹性件连接的拉紧齿轮1351能够相对底座110滑动,以便于扎带200穿过两个拉紧齿轮1351。
当扎带200伸入两个拉紧齿轮1351之间时,与弹性件连接的拉紧齿轮1351在扎带200的作用下压缩弹性件,以使扎带200伸入两个拉紧齿轮1351之间,在弹性件的反作用力下,两个拉紧齿轮1351将扎带200夹紧。当两个拉紧齿轮1351对扎带200的夹紧力较小时,通过旋转调节螺栓1353,使拉紧齿轮1351与调节螺栓1353之间的弹性件的长度减小,以增大拉紧齿轮1351对扎带200的作用力,从而增大两个拉紧齿轮1351对扎带200的夹紧力。
可选的,绑扎机构130还包括传感器136,传感器136安装在拉紧齿轮1351结构远离扎带座1311的一侧,传感器136用于检测拉紧齿轮1351结构远离扎带座1311的一侧的扎带200。当传感器136检测到有扎带200时,说明扎带200尾部穿过两个拉紧齿轮1351,此时扎带200绑扎成功;反之,当传感器136未检测到有扎带200时,说明扎带200尾部没有穿过两个拉紧齿轮1351,则此时扎带200绑扎失败。通过设置传感器136能够实时检测当前扎带200是否绑扎成功,当绑扎失败时能够及时进行处理,避免造成安全隐患或其他不必要的损失。
在一些实施例中,拉紧组件135包括第四驱动结构1352和两个夹紧块,第四驱动结构1352与底座110连接,第四驱动结构1352与两个夹紧块连接以驱动扎带支撑结构131上的扎带200穿过两个夹紧块并扎紧扎带200。当扎带200伸入两个夹紧块之间时,两个夹紧块将扎带200夹住,第四驱动结构1352驱动两个夹紧块向远离扎带座1311的方向滑动,以带动扎带200穿过拉紧组件135并扎紧。
需要说明的是,当完成扎带200绑扎后,将扎带200从扎带座1311上脱离时,通过第四驱动结构1352驱动两个夹紧块松开,以使伸入拉紧组件135中的扎带200从两个夹紧块中退出,从而实现扎带200的自动脱离及更换。
可选的,绑扎机构130还包括限位组件137,限位组件137与绑扎臂1321位于扎带座1311的相对两侧。当绑扎臂1321推动扎带200弯曲时,限位组件137的设置有助于扎带200贴合至绑扎臂1321的侧壁上。
其中,限位组件137包括阻挡块1371和第五驱动结构1372,第五驱动结构1372与底座110连接,第五驱动结构1372与阻挡块1371连接以驱动阻挡块1371在阻挡位置和避让位置活动。当阻挡块1371在阻挡位置时,阻挡块1371阻挡绑扎臂1321转动,以促进扎带200贴合至绑扎臂1321的侧壁;当阻挡块1371在避让位置时,阻挡块1371避让绑扎臂1321,从而确保绑扎臂1321顺利推动扎带200实现扎带200的绑扎。
需要说明的是,在绑扎臂1321转动初期,即在绑扎臂1321上的第一定位槽1321a卡住扎带200使扎带200在绑扎臂1321的推动下逐渐向绑扎臂1321侧壁上的第二定位槽1321b的内壁贴合的过程中,阻挡块1371位于阻挡位置,以使阻挡块1371向扎带200和绑扎臂1321施加阻力,促进扎带200贴合至绑扎臂1321的侧壁上。
在绑扎臂1321转动后期,即扎带200贴合至绑扎臂1321的侧壁上后,阻挡块1371移动至避让位置,避免阻挡绑扎臂1321和扎带200,使绑扎臂1321能够继续推动扎带200转动,实现扎带200的绑扎。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五驱动结构1372驱动阻挡块1371沿绑扎臂1321的旋转轴线移动,即当阻挡块1371在阻挡位置时,第五驱动结构1372驱动阻挡块1371向上移动至绑扎臂1321的旋转路径上,以阻挡绑扎臂1321转动;当阻挡块1371在避让位置时,第五驱动结构1372驱动阻挡块1371向下移出绑扎臂1321的旋转路径,以使绑扎臂1321顺利推动扎带200实现扎带200的绑扎。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当阻挡块1371在阻挡位置时,第五驱动结构1372驱动阻挡块1371转动至绑扎臂1321的旋转路径上,以阻挡绑扎臂1321转动;当阻挡块1371在避让位置时,第五驱动结构1372驱动阻挡块1371从绑扎臂1321的旋转路径转出,以使绑扎臂1321顺利推动扎带200实现扎带200的绑扎。
其中,第五驱动结构1372对阻挡块1371的驱动方式能够根据设计需求进行调整,只需保证当阻挡块1371在阻挡位置时能够向扎带200和绑扎臂1321施加阻力,使扎带200在阻挡块1371的作用下贴合至绑扎臂1321的侧壁上,当阻挡块1371在避让位置时,阻挡块1371不会阻挡绑扎臂1321和扎带200,使绑扎臂1321能够继续转动,从而顺利推动扎带200实现扎带200的绑扎即可。
可选的,绑扎机构130还包括伸出组件138,伸出组件138与拉紧组件135同侧设置,伸出组件138与底座110滑动连接,以使绑扎机构130在伸出组件138的带动下向待绑扎编织袋等物件靠近,从而有助于扎带200在绑扎臂1321的推动下绕过待绑扎编织袋等物件并扎紧。
当送料组件122将储料盘121内的扎带200运送至扎带座1311上后,伸出组件138将绑扎组件132推出,使绑扎组件132与待绑扎的编织袋等物件抵接,以便于扎带200对编织袋等物件进行绑扎;绑扎结束后,伸出组件138带动绑扎组件132退回至初始位置,以便于下一个扎带200的放置,如此往复以实现扎带200的自动绑扎。
具体的,本申请实施例中在进行自动绑扎时,主要通过以下方式进行:
首先,第一驱动结构1231驱动夹持组件124沿导轨1232滑动至夹持位置,第一升降结构1241驱动夹持组件124下降至扎带存放位1211中扎带200所处的高度,同时第二驱动结构1242a驱动夹持组件124中的夹持爪1242b松开,待夹持爪1242b位于夹持高度后,第二驱动结构1242a驱动夹持爪1242b夹紧以夹持扎带200。
然后,第一升降结构1241驱动夹持组件124上升至初始高度,同时第一驱动结构1231驱动夹持组件124沿导轨1232滑动至释放位置;第二升降结构1312驱动扎带座1311上升至夹持爪1242b所在高度,以使夹持爪1242b将扎带200放置在扎带座1311上。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第一升降结构1241能够调整夹持组件124的高度,本申请实施例也可以通过第一升降结构1241驱动夹持组件124下降至扎带座1311所在的高度,以使夹持爪1242b将扎带200放置在扎带座1311上。
或者,同时对夹持组件124和扎带座1311的高度进行调节,即通过第一升降结构1241驱动夹持组件124下降一定高度,通过第二升降结构1312驱动扎带座1311上升一定高度,从而使夹持爪1242b将扎带200放置在扎带座1311上。
夹持组件124将扎带200放置在扎带座1311上后,第二升降结构1312驱动扎带座1311退回至初始高度,伸出组件138将绑扎组件132推出至与待绑扎编织袋等物件抵接,其中,待绑扎编织袋等物件放置于扎带座1311远离绑扎臂1321的一侧,且待绑扎编织袋等物件的绑扎区域与扎带200的高度一致;第三驱动机构驱动绑扎臂1321转动并推动扎带座1311上的扎带200弯曲,随着绑扎臂1321的转动,扎带200尾端绕过编织袋并沿着导向件133上的导向槽1331穿过扎带200首端上的穿孔伸入拉紧组件135;第四驱动结构1352驱动两个拉紧齿轮1351转动将扎带200拉紧,以完成扎带200绑扎。
绑扎完成后,第三升降结构134驱动导向件133下降至完全漏出扎带200,第四驱动结构1352驱动拉紧齿轮1351反转以退出扎带200,从而实现扎带200与绑扎组件132的脱离。扎带200脱离后,伸出机构带动绑扎组件132退回至初始位置,然后重复上述过程以实现扎带200的自动绑扎。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也可以先通过第四驱动结构1352驱动拉紧齿轮1351反转以退出扎带200,然后通过第二升降结构1312驱动扎带座1311上升,使扎带200完全漏出,从而实现扎带200的脱离。其具体脱离方式可以根据实际设计需求进行调节。
本申请通过送料机构120与绑扎机构130的相互配合,能够实现扎带200的自动上料和自动绑扎,减少人力投入成本的同时提高了扎紧装置100的绑扎效率。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扎紧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Claims (14)

1.一种扎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扎紧装置包括:
底座;
绑扎机构,与所述底座连接,所述绑扎机构包括扎带支撑结构和绑扎组件,所述绑扎组件用于将所述扎带支撑结构上的扎带扎紧;
送料机构,与所述底座连接,所述送料机构包括储料盘和送料组件,所述储料盘与所述底座连接,所述储料盘包括扎带存放位;所述送料组件包括驱动组件和夹持组件,所述驱动组件与所述底座连接,所述驱动组件与所述夹持组件连接以驱动所述夹持组件在夹持位置和释放位置之间活动;
在所述夹持位置时,所述夹持组件与所述扎带存放位对应,以夹持所述扎带存放位上的扎带;在所述释放位置时,所述夹持组件与所述扎带支撑结构对应,以将所述夹持组件上的扎带放置在所述扎带支撑结构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扎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第一驱动结构和导轨,所述导轨与所述底座连接,所述夹持组件与所述导轨滑动连接,所述第一驱动结构与所述夹持组件连接以驱动所述夹持组件沿所述导轨在所述夹持位置与所述释放位置之间滑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扎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组件包括第一升降结构和夹持结构,所述第一升降结构与所述导轨滑动连接,所述第一驱动结构与所述第一升降结构连接以驱动所述第一升降结构沿所述导轨滑动,所述第一升降结构与所述夹持结构连接以驱动所述夹持结构升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扎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结构包括第二驱动结构和夹持爪,所述第一升降结构与所述第二驱动结构连接以驱动所述第二驱动结构升降,所述第二驱动结构与所述夹持爪连接以驱动所述夹持爪松开或夹紧。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扎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料盘包括多个所述扎带存放位,多个所述扎带存放位沿所述夹持组件的滑动方向依次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扎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料盘上开设有条形槽以形成所述扎带存放位;所述条形槽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夹持组件的滑动方向成夹角。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扎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绑扎组件包括绑扎臂和第三驱动结构,所述绑扎臂与所述底座转动连接,所述第三驱动结构与所述绑扎臂连接以驱动所述绑扎臂转动,以使所述绑扎臂推动所述扎带支撑结构上的扎带弯曲。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扎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扎带支撑结构包括扎带座和第二升降结构,所述第二升降结构与所述底座连接,所述第二升降结构与所述扎带座连接以驱动所述扎带座升降。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扎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扎带座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夹持组件的滑动方向成夹角,所述扎带座表面凸设有多个支撑部,多个所述支撑部沿所述扎带座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扎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扎带座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绑扎机构包括导向件和拉紧组件,所述导向件和所述拉紧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二端的相对两侧;所述绑扎臂与所述拉紧组件位于所述扎带座的同一侧,所述绑扎臂位于所述拉紧组件朝向所述第一端的一侧;
所述导向件朝向所述第一端的一侧开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具有相对的入槽口和出槽口,所述出槽口朝向所述拉紧组件;所述第三驱动结构驱动所述绑扎臂转动,以使所述绑扎臂推动所述扎带支撑结构上的扎带的一端进入所述入槽口。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扎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绑扎机构包括第三升降结构,所述第三升降结构与所述底座连接,所述第三升降结构与所述导向件连接以驱动所述导向件升降。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扎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紧组件包括第四驱动结构和拉紧齿轮结构,所述出槽口朝向所述拉紧齿轮结构;所述拉紧齿轮结构包括并列设置的两个拉紧齿轮,所述第四驱动结构与所述底座连接,所述第四驱动结构与至少一个所述拉紧齿轮连接以驱动所述拉紧齿轮转动。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扎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绑扎机构包括传感器,所述传感器安装在所述拉紧齿轮结构远离所述扎带座的一侧,所述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拉紧齿轮结构远离所述扎带座的一侧的扎带。
14.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扎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绑扎机构还包括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与所述绑扎臂位于所述扎带座的相对两侧;所述限位组件包括阻挡块和第五驱动结构,所述第五驱动结构与所述底座连接,所述第五驱动结构与所述阻挡块连接以驱动所述阻挡块在阻挡位置和避让位置活动;
在所述阻挡位置时,所述阻挡块阻挡所述绑扎臂转动;在所述避让位置时,所述阻挡块避让所述绑扎臂。
CN202122605135.9U 2021-10-27 2021-10-27 扎紧装置 Active CN21618652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605135.9U CN216186528U (zh) 2021-10-27 2021-10-27 扎紧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605135.9U CN216186528U (zh) 2021-10-27 2021-10-27 扎紧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186528U true CN216186528U (zh) 2022-04-05

Family

ID=808918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605135.9U Active CN216186528U (zh) 2021-10-27 2021-10-27 扎紧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18652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70579A (zh) * 2022-06-07 2022-07-22 方港澳 一种基于智能制造的工业机械夹送设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70579A (zh) * 2022-06-07 2022-07-22 方港澳 一种基于智能制造的工业机械夹送设备
CN114770579B (zh) * 2022-06-07 2024-03-22 济宁凌翔木业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智能制造的工业机械夹送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742162B (zh) 捆扎缠绕一体包装机
TW593066B (en) Strapping machine with modular heads
JP4859070B2 (ja) 果実袋掛け機
CN216186528U (zh) 扎紧装置
TW200944431A (en) Strap exchanger for a strapping system
JP2012086899A (ja) 積み重ねられた製品を結束する結束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US7343722B1 (en) Unwrapping stretch film from a palletized load
CN102694194B (zh) 叠片机的电芯包膜捆扎方法及电芯包膜捆扎的叠片机
WO2004058571A1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winding a flexible cable
CN114162380A (zh) 一种悬浮膜卷捆扎装置
CN106275561B (zh) 一种用于自动收卷机的管材捆包设备
US4655873A (en) Device for applying a wrapping tape around an object
CN208470164U (zh) 一种线缆或管材的自动捆扎机
CN214986289U (zh) 一种长条料自动分段捆扎设备
CN112429347B (zh) 绕管下料机构
CN211845028U (zh) 一种钢筋卷捆扎设备
CN112089937A (zh) 一种鼻氧管自动组装机
CN106882409B (zh) 一种马达定子线圈包布机
CN110979784A (zh) 一种钢筋卷打捆机
CN106586067B (zh) 一种压力打捆装置
CN218258875U (zh) 自动捆包设备
CN216709727U (zh) 一种耐高温的全自动粽子捆扎设备
CN212501452U (zh) 一种台式全自动智能采血管贴标机
EP3960642B1 (en) Automatic-strap-feeding system for feeding strap into a strapping machine
CN220315411U (zh) Pvc线槽包装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