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185713U - 四轮代步车 - Google Patents

四轮代步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185713U
CN216185713U CN202122548053.5U CN202122548053U CN216185713U CN 216185713 U CN216185713 U CN 216185713U CN 202122548053 U CN202122548053 U CN 202122548053U CN 216185713 U CN216185713 U CN 21618571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seat
handlebar
wheel
push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548053.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沈文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unshan Aoshida 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unshan Aoshida 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unshan Aoshida 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Kunshan Aoshida 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548053.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18571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18571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18571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utomatic Cycles, And Cycl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四轮代步车,其包括:前车架、后车架、电动推杆、车把座、车把、中心框架、座椅以及座椅底座;前车架的后端与后车架的前端滑动连接;电动推杆的前端与前车架相连接,后端与后车架相连接;车把座下端与前车架活动连接,且车把座与前车架之间还连接有一气弹簧;车把调节地套装于车把座上;座椅底座连接于中心框架和后车架形成的框架体上,座椅的下端调节地安装于座椅底座的套管中。本实用新型四轮代步车中,采用两段式车架结构,可通过电动调节前后轮轴距以适应不同环境的使用要求。需要运输或储藏时还可以将轴距缩到最短,将车把和座椅折叠置于汽车后备箱中方便运输,兼顾了车辆的稳定性、舒适性和便携的特性。

Description

四轮代步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代步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四轮代步车。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老年人用的四轮代步车,主要分为折叠便携式代步车和车架固定式代步车。
折叠便携式代步车一般考虑折叠便携的特性,安装结构简单的减震器甚至不安装减震器,轮子也比较小且越障能力差,只能使用在室内或平整路面上。车架固定式代步车又分为小型,中型和大型一般车架都是固定结构,小型的只能用于室内或非常平整的室外地面,中型的用于相对平整室外地面但不能在室内用,大型的一般用于道路上行驶。
因此,折叠便携式代步车和车架固定式代步车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从而,针对上述问题,有必要提出进一步地的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四轮代步车,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四轮代步车,其包括:前车架、后车架、电动推杆、车把座、车把、中心框架以及座椅底座;
所述前车架的后端与所述后车架的前端滑动连接;所述电动推杆的前端与所述前车架相连接,后端与所述后车架相连接;所述车把座下端与所述前车架活动连接,且所述车把座与前车架之间还连接有一气弹簧;所述车把调节地套装于所述车把座上;所述座椅底座连接于所述中心框架和后车架形成的框架体上,所述座椅的下端调节地安装于所述座椅底座的套管中。
作为本实用新型四轮代步车的改进,所述中间框架上还集成有滑块,所述前车架的后端、后车架的前端插接于对应的滑块中,并能够沿所述滑块进行前后滑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四轮代步车的改进,所述前车架的中间铰链孔与所述电动推杆的前端铰链孔相连接,所述电动推杆的后端铰链孔与所述后车架的中间铰链孔相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四轮代步车的改进,所述车把座的下端铰链孔与所述前车架相连接,所述车把座的上端铰链孔与所述气弹簧相连接,所述气弹簧下端铰链孔与所述前车架相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四轮代步车的改进,所述中心框架通过螺丝孔固定于所述后车架上,所述座椅底座通过螺丝固定于所述中心框架和后车架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四轮代步车的改进,所述座椅的下端开设有上下间隔排布的多个孔洞,所述套管能够通过快拆销和座管夹与不同的孔洞配合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四轮代步车的改进,所述四轮代步车还包括:防翻架、驱动后桥以及后罩壳;所述防翻架、驱动后桥以及后罩壳通过螺丝固定于所述后车架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四轮代步车的改进,所述四轮代步车还包括前罩壳;所述前罩壳的前端通过螺丝固定于所述前车架上,后端通过一滑轨与所述后车架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四轮代步车中,采用两段式车架结构,可通过电动调节前后轮轴距以适应不同环境的使用要求。在室内使用可以通过电动调节缩短前后轮轴距以减小转弯半径和体积,方便转弯和出入电梯。在室外使用可以电动调节伸长前后轮轴距提高车辆的稳定性和乘坐的舒适性。需要运输或储藏时还可以将轴距缩到最短,将车把和座椅折叠置于汽车后备箱中方便运输,兼顾了车辆的稳定性、舒适性和便携的特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四轮代步车一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四轮代步车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但应当说明的是,这些实施方式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作的功能、方法、或者结构上的等效变换或替代,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四轮代步车,其包括:前车架1、后车架2、电动推杆7、车把座20、车把22、中心框架3、座椅23以及座椅底座8。
前车架1的后端与后车架2的前端滑动连接。电动推杆7的前端与前车架1相连接,后端与后车架2相连接。如此,通过调节电动推杆7的长短就能使轴距长短发生变化。从而,通过采用两段式车架结构,可通过电动调节前后轮轴距以适应不同环境的使用要求。
例如,在室内使用可以通过电动调节缩短前后轮轴距以减小转弯半径和体积,方便转弯和出入电梯。而在室外使用可以电动调节伸长前后轮轴距提高车辆的稳定性和乘坐的舒适性。
此外,需要运输或储藏时还可以将轴距缩到最短,将车把和座椅折叠置于汽车后备箱中方便运输,兼顾了车辆的稳定性、舒适性和便携的特性。
一个实施方式中,为了前车架1与后车架2之间的滑动连接,中间框架上还集成有滑块4,前车架1的后端、后车架2的前端插接于对应的滑块4中,并能够沿滑块4进行前后滑动。进一步地,为了使得电动推杆7与前车架1、后车架2活动连接,前车架1的中间铰链孔与电动推杆7的前端铰链孔相连接,电动推杆7的后端铰链孔与后车架2的中间铰链孔相连接。
车把座20下端与前车架1活动连接,且车把座20与前车架1之间还连接有一气弹簧19;车把22调节地套装于车把座20上。且上述气弹簧19还具有一气弹簧开关21。如此,通过调节气弹簧19的长短可以实现车把22角度的调整。且车把22通过套接在车把座20上实现高低的调节。一个实施方式中,车把座20的下端铰链孔与前车架1相连接,车把座20的上端铰链孔与气弹簧19相连接,气弹簧19下端铰链孔与前车架1相连接。
座椅底座8连接于中心框架3和后车架2形成的框架体上,座椅23的下端调节地安装于座椅底座8的套管中。一个实施方式中,座椅23的下端开设有上下间隔排布的多个孔洞,套管能够通过快拆销16和座管夹17与不同的孔洞配合连接。如此,座椅23可以通过插入不同孔位调节高低位置。
为了便于中心框架3和座椅底座8的安装固定,中心框架3通过螺丝孔固定于后车架2上,座椅底座8通过螺丝固定于中心框架3和后车架2上。
四轮代步车还包括:防翻架9、驱动后桥12以及后罩壳10;防翻架9、驱动后桥12以及后罩壳10通过螺丝固定于后车架2上。进一步地,四轮代步车还包括前罩壳11;前罩壳11的前端通过螺丝固定于前车架1上,后端通过一滑轨5与后车架2连接。此时,当前、后车架2收折时,前罩壳11也可跟随一起收到后罩壳10内,进而有利于进一步减小收折状态下四轮代步车所占用的空间体积。
此外,本实施例的四轮代步车还包括使得轮椅车工作的必要结构,如控制器13、电池14、后轮15、电源插座18、大灯24、转向灯25、尾灯26、反光片27等。由于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并未对上述结构进行改进,故本实施例不对其详细介绍。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四轮代步车中,采用两段式车架结构,可通过电动调节前后轮轴距以适应不同环境的使用要求。在室内使用可以通过电动调节缩短前后轮轴距以减小转弯半径和体积,方便转弯和出入电梯。在室外使用可以电动调节伸长前后轮轴距提高车辆的稳定性和乘坐的舒适性。需要运输或储藏时还可以将轴距缩到最短,将车把和座椅折叠置于汽车后备箱中方便运输,兼顾了车辆的稳定性、舒适性和便携的特性。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8)

1.一种四轮代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四轮代步车包括:前车架、后车架、电动推杆、车把座、车把、中心框架、座椅以及座椅底座;
所述前车架的后端与所述后车架的前端滑动连接;所述电动推杆的前端与所述前车架相连接,后端与所述后车架相连接;所述车把座下端与所述前车架活动连接,且所述车把座与前车架之间还连接有一气弹簧;所述车把调节地套装于所述车把座上;所述座椅底座连接于所述中心框架和后车架形成的框架体上,所述座椅的下端调节地安装于所述座椅底座的套管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轮代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框架上还集成有滑块,所述前车架的后端、后车架的前端插接于对应的滑块中,并能够沿所述滑块进行前后滑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轮代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车架的中间铰链孔与所述电动推杆的前端铰链孔相连接,所述电动推杆的后端铰链孔与所述后车架的中间铰链孔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轮代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把座的下端铰链孔与所述前车架相连接,所述车把座的上端铰链孔与所述气弹簧相连接,所述气弹簧下端铰链孔与所述前车架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轮代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框架通过螺丝孔固定于所述后车架上,所述座椅底座通过螺丝固定于所述中心框架和后车架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轮代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的下端开设有上下间隔排布的多个孔洞,所述套管能够通过快拆销和座管夹与不同的孔洞配合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轮代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四轮代步车还包括:防翻架、驱动后桥以及后罩壳;所述防翻架、驱动后桥以及后罩壳通过螺丝固定于所述后车架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四轮代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四轮代步车还包括前罩壳;所述前罩壳的前端通过螺丝固定于所述前车架上,后端通过一滑轨与所述后车架连接。
CN202122548053.5U 2021-10-22 2021-10-22 四轮代步车 Active CN21618571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548053.5U CN216185713U (zh) 2021-10-22 2021-10-22 四轮代步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548053.5U CN216185713U (zh) 2021-10-22 2021-10-22 四轮代步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185713U true CN216185713U (zh) 2022-04-05

Family

ID=808869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548053.5U Active CN216185713U (zh) 2021-10-22 2021-10-22 四轮代步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18571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493205B2 (en) Tricycle with foldable double-wheel assembly
US4132435A (en) Steerable wheeled vehicle
CN103274005B (zh) 可折叠的电动三轮车
US20170029061A1 (en) Vehicle with foldable double-wheel assembly
CN216185713U (zh) 四轮代步车
CN208007150U (zh) 一种防摔减震的电动自行车
US6880662B2 (en) Motorized cycle
CN111252179B (zh) 滑板车
CN203294266U (zh) 一种可折叠的电动三轮车
CN106741452B (zh) 折叠式电动代步车
CN109110027A (zh) 具有伸缩式车架的电动自行车
CN205769864U (zh) 一种带减振的双轮轮叉
CN201343017Y (zh) 车辆助推器
CN209208944U (zh) 一种便携式折叠代步随行车
CN210027758U (zh) 一种竖杆折叠机构
CN215285132U (zh) 一种可折叠式电动助力车
CN208453155U (zh) 便于驻车且后轮易拆装式电动自行车
CN205589381U (zh) 一种电动滑板车
CN217294781U (zh) 一种山地电动自行车
CN216660115U (zh) 一种多角度的折叠滑板车
CN205707088U (zh) 一种电动自行车车架
CN216660117U (zh) 一种坐垫收合机构及其滑板车
CN220616063U (zh) 两轮越野电动助力车
CN2895217Y (zh) 连体式折叠电动自行车
CN220734712U (zh) 一种车载折叠桌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