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185453U - 一种全地形车毂刹转向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全地形车毂刹转向机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6185453U CN216185453U CN202120731267.3U CN202120731267U CN216185453U CN 216185453 U CN216185453 U CN 216185453U CN 202120731267 U CN202120731267 U CN 202120731267U CN 216185453 U CN216185453 U CN 21618545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ocker arm
- hub
- steering mechanism
- terrain vehicle
- brak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utomatic Cycles, And Cycl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全地形车毂刹转向机构,包括转向节本体和毂刹总成;转向节本体包括连接架和呈杆状的连接轴,连接轴的一端固定在连接架的固定孔内,连接架包括相对设置的上支架、下支架以及位于上支架一侧的侧支架,上支架上转动设有上摇臂总成,下支架上转动设有下摇臂总成,侧支架上转动设有转向拉杆总成,连接架还包括限位件;毂刹总成包括刹车毂和毂刹制动器,毂刹制动器安装在连接轴上远离连接架的一端,刹车毂套装在毂刹制动器内,毂刹制动器靠近连接架的一侧面设有限位槽,限位件对应设置在限位槽内。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设计合理、转向性能好、稳定性高、通过性好、舒适性高等有益效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转向机构,尤其是涉及一种全地形车毂刹转向机构,属于全地形车零部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全地形车—All Terrain Vehicle(适合所有地形的交通工具)的缩写是ATV,又称"全地形四轮越野机车"。在欧盟、美国,ATV与UTV、BAJA、Go-kart、非道路两轮摩托车等均统一叫为ORV(非道路车)。全地形车可以在任何地形上行驶的车辆,在普通车辆难以机动的地形上行走自如,车辆简单实用,越野性能好,外观一般无篷。
悬架是现代车辆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系统,它将轮胎与车身通过一定方式进行了连接,并传递轮胎与车身之间的力和力矩,具有缓冲冲击、衰减振动的作用,悬架能够精准地控制车轮的运动规律,保证汽车的舒适性和操纵性,而对于全地形车而言,其为了适应特种情况下的使用,对车辆的悬挂和转向机构要求较高,从而实现一定范围行车的越障、越沟等性能而且,现有悬挂和转向机构的结构设置不合理,稳定性差。另外目前市面上多数全地形车的转弯直径较大,造成车辆在掉头或转弯过程中需要较大的空间,导致车辆通过性、适应性不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全地形车毂刹转向机构,该毂刹转向机构结构设计合理,转向性能好,稳定性高,而且通过性好、舒适性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主要是通过下述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全地形车毂刹转向机构,包括转向节本体和毂刹总成;所述转向节本体包括连接架和呈杆状的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的一端固定在连接架的固定孔内,所述连接架包括相对设置的上支架、下支架以及位于上支架一侧的侧支架,所述上支架上转动设有上摇臂总成,所述下支架上转动设有下摇臂总成,所述侧支架上转动设有转向拉杆总成,所述连接架还包括限位件;所述毂刹总成包括刹车毂和毂刹制动器,所述毂刹制动器安装在连接轴上远离连接架的一端,所述刹车毂套装在毂刹制动器内,所述毂刹制动器靠近连接架的一侧面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件对应设置在限位槽内。
作为优选,所述上支架上设有贯穿的上摇臂连接孔;所述上摇臂总成包括第一球头轴和上摇臂本体,所述第一球头轴穿设于上摇臂连接孔内,所述上摇臂本体包括两条第一连杆且两条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互相连接呈V字形,且两条第一连杆的连接端通过第一球头轴和上支架转动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下支架上设有贯穿的下摇臂连接孔;所述下摇臂总成包括第二球头轴和下摇臂本体,所述第二球头轴穿设于下摇臂连接孔内,所述下摇臂本体包括两条第二连杆且两条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互相连接呈V字形,且两条第二连杆的连接端通过第二球头轴和下支架转动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侧支架上设有贯穿的拉杆连接孔,所述转向拉杆总成包括第三球头轴和转向拉杆本体,所述第三球头轴穿设于拉杆连接孔内,所述转向拉杆本体的一端通过第三球头轴和侧支架转动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上摇臂连接孔和下摇臂连接孔均为外端较大内端较小的锥孔。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球头轴和第二球头轴远离球头的一端均设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与锁紧螺栓相配合限位。
作为优选,所述限位件设置在连接架的下端后侧。
作为优选,所述限位件为块状且从连接架的下端后侧朝内且朝后延伸。
作为优选,所述限位件上设有缓冲倒角。
作为优选,所述连接轴远离连接架的一端设有螺纹部。
因此,本实用新型具备下述优点:
(1)本实用新型的转向节本体分别通过上摇臂总成和下摇臂总成与全地形车的车架连接,能够对转向节本体的内外倾角度进行调节,保证整个机构的稳定性;
(2)本实用新型的上摇臂本体、下摇臂本体和转向拉杆本体分别通过第一球头轴、第二球头轴和第三球头轴转动连接在连接架上,采用球座组合结构,灵活度大幅提升,转向性能好;
(3)本实用新型的连接架上设有限位件,能够有效限制转向节本体转动,可以在保证车辆通过性的同时,满足车辆的舒适性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示意图。
图示说明:1-连接架,2-连接轴,3-固定孔,4-上支架,5-下支架,6-侧支架,7-限位件,8-刹车毂,9-毂刹制动器,10-限位槽,11-上摇臂连接孔,12-第一球头轴,13-上摇臂本体,14-第一连杆,15-下摇臂连接孔,16-第二球头轴,17-下摇臂本体,18-第二连杆,19-拉杆连接孔,20-第三球头轴,21-转向拉杆本体,22-环形槽,23-缓冲倒角,24-螺纹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具体说明。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实施并不局限于下面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所做的任何形式上的变通和/或改变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中,若非特指,所有的份、百分比均为重量单位,所采用的设备和原料等均可从市场购得或是本领域常用的。下述实施例中的方法,如无特别说明,均为本领域的常规方法。下述实施例中的部件或设备如无特别说明,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全地形车毂刹转向机构,由转向节本体和毂刹总成组成;所述转向节本体由连接架1和呈杆状的连接轴2组成,连接轴2的一端固定在连接架1的固定孔3内,连接架1包括相对设置的上支架4、下支架5以及位于上支架4一侧的侧支架6,上支架4上转动设有上摇臂总成,下支架5上转动设有下摇臂总成,侧支架6上转动设有转向拉杆总成,连接架1还包括限位件7;所述毂刹总成由刹车毂8和毂刹制动器9组成,毂刹制动器9安装在连接轴2上远离连接架1的一端,刹车毂8套装在毂刹制动器9内,毂刹制动器9靠近连接架1的一侧面设有限位槽10,限位件7对应设置在限位槽10内。
转向节本体分别通过上摇臂总成和下摇臂总成与全地形车的车架连接,能够对转向节本体的内外倾角度进行调节,保证整个机构的稳定性;上摇臂本体13、下摇臂本体17和转向拉杆本体21分别通过第一球头轴12、第二球头轴16和第三球头轴20转动连接在连接架1上,采用球座组合结构,灵活度大幅提升,转向性能好;连接架1上设有限位件7,能够有效限制转向节本体转动,可以在保证车辆通过性的同时,满足车辆的舒适性要求。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另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全地形车毂刹转向机构,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上支架4上设有贯穿的上摇臂连接孔11,所述下支架5上设有贯穿的下摇臂连接孔15,所述侧支架6上设有贯穿的拉杆连接孔19,且上摇臂连接孔11和下摇臂连接孔15均为外端较大内端较小的锥孔。
上述上摇臂总成由第一球头轴12和上摇臂本体13组成,第一球头轴12穿设于上摇臂连接孔11内,上摇臂本体13由两条第一连杆14组成且两条第一连杆14的一端互相连接呈V字形,两条第一连杆14的连接端通过第一球头轴12和上支架4转动连接。
上述下摇臂总成由第二球头轴16和下摇臂本体17组成,第二球头轴16穿设于下摇臂连接孔15内,下摇臂本体17由两条第二连杆18组成且两条第二连杆18的一端互相连接呈V字形,两条第二连杆18的连接端通过第二球头轴16和下支架5转动连接。两条第一连杆14和两条第二连杆18的一端均互相连接呈V字形,具有出色的抗扭强度和横向刚性,同时较强的横向刚性又提供了很好的侧向支撑,进一步提升了机构的稳定性。
上述转向拉杆总成由第三球头轴20和转向拉杆本体21组成,第三球头轴20穿设于拉杆连接孔19内,转向拉杆本体21的一端通过第三球头轴20和侧支架6转动连接。
第一球头轴12和第二球头轴16远离球头的一端均设有环形槽22,环形槽22与锁紧螺栓相配合限位,限制第一球头轴12和第二球头轴16沿上摇臂连接孔11和下摇臂连接孔15的轴线方向移动。
实施例3: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另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全地形车毂刹转向机构,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限位件7为块状且从连接架1的下端后侧朝内且朝后延伸,限位件7上设有缓冲倒角23,缓冲倒角23的设置可以避免限位件7和限位槽10硬碰撞,可以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可以延长转向节本体和毂刹制动器9的使用寿命。
实施例4: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另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全地形车毂刹转向机构,由转向节本体和毂刹总成组成。
所述转向节本体由连接架1和呈杆状的连接轴2组成,连接轴2的一端固定在连接架1的固定孔3内,且连接轴2远离连接架1的一端设有螺纹部24,连接架1包括相对设置的上支架4、下支架5以及位于上支架4一侧的侧支架6,上支架4上转动设有上摇臂总成,下支架5上转动设有下摇臂总成,侧支架6上转动设有转向拉杆总成,上支架4上设有贯穿的上摇臂连接孔11,下支架5上设有贯穿的下摇臂连接孔15,侧支架6上设有贯穿的拉杆连接孔19,且上摇臂连接孔11和下摇臂连接孔15均为外端较大内端较小的锥孔。
上述上摇臂总成由第一球头轴12和上摇臂本体13组成,第一球头轴12穿设于上摇臂连接孔11内,上摇臂本体13由两条第一连杆14组成且两条第一连杆14的一端互相连接呈V字形,两条第一连杆14的连接端通过第一球头轴12和上支架4转动连接;上述下摇臂总成由第二球头轴16和下摇臂本体17组成,第二球头轴16穿设于下摇臂连接孔15内,下摇臂本体17由两条第二连杆18组成且两条第二连杆18的一端互相连接呈V字形,两条第二连杆18的连接端通过第二球头轴16和下支架5转动连接;两条第一连杆14和两条第二连杆18的一端均互相连接呈V字形,具有出色的抗扭强度和横向刚性,同时较强的横向刚性又提供了很好的侧向支撑,进一步提升了机构的稳定性。上述转向拉杆总成由第三球头轴20和转向拉杆本体21组成,第三球头轴20穿设于拉杆连接孔19内,转向拉杆本体21的一端通过第三球头轴20和侧支架6转动连接。
第一球头轴12和第二球头轴16远离球头的一端均设有环形槽22,环形槽22与锁紧螺栓相配合限位,限制第一球头轴12和第二球头轴16沿上摇臂连接孔11和下摇臂连接孔15的轴线方向移动。
上述连接架1还包括限位件7,限位件7为块状且从连接架1的下端后侧朝内且朝后延伸,限位件7上设有缓冲倒角23,缓冲倒角23的设置可以避免限位件7和限位槽10硬碰撞,可以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可以延长转向节本体和毂刹制动器9的使用寿命,限位件7与连接架1为一体成型件,可以省掉连接架1和限位件7组装的过程,而且可以使得限位件7和连接架1整体强度较高。
所述毂刹总成由刹车毂8和毂刹制动器9组成,毂刹制动器9安装在连接轴2上远离连接架1的一端,刹车毂8套装在毂刹制动器9内,毂刹制动器9靠近连接架1的一侧面设有限位槽10,限位件7对应设置在限位槽10内。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全地形车毂刹转向机构,结构设计合理,转向性能好,稳定性高,而且能够有效限制转向节本体转动,可以在保证车辆通过性的同时,满足车辆的舒适性要求。
应理解,该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全地形车毂刹转向机构,其特征在于:该转向机构包括转向节本体和毂刹总成;所述转向节本体包括连接架(1)和呈杆状的连接轴(2),所述连接轴(2)的一端固定在连接架(1)的固定孔(3)内,所述连接架(1)包括相对设置的上支架(4)、下支架(5)以及位于上支架(4)一侧的侧支架(6),所述上支架(4)上转动设有上摇臂总成,所述下支架(5)上转动设有下摇臂总成,所述侧支架(6)上转动设有转向拉杆总成,所述连接架(1)还包括限位件(7);所述毂刹总成包括刹车毂(8)和毂刹制动器(9),所述毂刹制动器(9)安装在连接轴(2)上远离连接架(1)的一端,所述刹车毂(8)套装在毂刹制动器(9)内,所述毂刹制动器(9)靠近连接架(1)的一侧面设有限位槽(10),所述限位件(7)对应设置在限位槽(10)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地形车毂刹转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架(4)上设有贯穿的上摇臂连接孔(11);所述上摇臂总成包括第一球头轴(12)和上摇臂本体(13),所述第一球头轴(12)穿设于上摇臂连接孔(11)内,所述上摇臂本体(13)包括两条第一连杆(14)且两条所述第一连杆(14)的一端互相连接呈V字形,且两条第一连杆(14)的连接端通过第一球头轴(12)和上支架(4)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全地形车毂刹转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支架(5)上设有贯穿的下摇臂连接孔(15);所述下摇臂总成包括第二球头轴(16)和下摇臂本体(17),所述第二球头轴(16)穿设于下摇臂连接孔(15)内,所述下摇臂本体(17)包括两条第二连杆(18)且两条所述第二连杆(18)的一端互相连接呈V字形,且两条第二连杆(18)的连接端通过第二球头轴(16)和下支架(5)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全地形车毂刹转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支架(6)上设有贯穿的拉杆连接孔(19),所述转向拉杆总成包括第三球头轴(20)和转向拉杆本体(21),所述第三球头轴(20)穿设于拉杆连接孔(19)内,所述转向拉杆本体(21)的一端通过第三球头轴(20)和侧支架(6)转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全地形车毂刹转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摇臂连接孔(11)和下摇臂连接孔(15)均为外端较大内端较小的锥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全地形车毂刹转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球头轴(12)和第二球头轴(16)远离球头的一端均设有环形槽(22),所述环形槽(22)与锁紧螺栓相配合限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地形车毂刹转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7)设置在连接架(1)的下端后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全地形车毂刹转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7)为块状且从连接架(1)的下端后侧朝内且朝后延伸。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全地形车毂刹转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7)上设有缓冲倒角(23)。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地形车毂刹转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轴(2)远离连接架(1)的一端设有螺纹部(24)。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0731267.3U CN216185453U (zh) | 2021-04-12 | 2021-04-12 | 一种全地形车毂刹转向机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0731267.3U CN216185453U (zh) | 2021-04-12 | 2021-04-12 | 一种全地形车毂刹转向机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6185453U true CN216185453U (zh) | 2022-04-05 |
Family
ID=808588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0731267.3U Active CN216185453U (zh) | 2021-04-12 | 2021-04-12 | 一种全地形车毂刹转向机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6185453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7491625B1 (ja) | 2023-03-15 | 2024-05-28 | 艾徳斯汽車電机無錫有限公司 | ハブモーターが搭載されているスイングアームアセンブリの配置構造 |
-
2021
- 2021-04-12 CN CN202120731267.3U patent/CN216185453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7491625B1 (ja) | 2023-03-15 | 2024-05-28 | 艾徳斯汽車電机無錫有限公司 | ハブモーターが搭載されているスイングアームアセンブリの配置構造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5458359A (en) | Missing link swivel for four-link rigid axle suspensions | |
CN202986705U (zh) | 一种汽车麦弗逊式悬架 | |
JPH1058932A (ja) | 操舵輪用独立懸架式サスペンション | |
US20020020982A1 (en) | Front-wheel suspension for buses and such | |
US4848788A (en) | Independent rear wheel suspension with offset connection between upper control arm and wheel carrier | |
CN216185453U (zh) | 一种全地形车毂刹转向机构 | |
JPH01266007A (ja) | 車輌用リヤサスペンション | |
CN204871372U (zh) | 双摆轴可复位摇摆式三轮摩托车 | |
US20220080796A1 (en) | Vehicle | |
CN202115579U (zh) | 一种双摆臂独立悬挂前桥 | |
CN104890463A (zh) | 一种采用半独立斜置板簧的汽车双前桥结构 | |
CN201494269U (zh) | 断开式前桥总成 | |
CN201784422U (zh) | 一种汽车前轮的车轮悬架装置 | |
CN205255930U (zh) | 一种随动转向桥悬架系统 | |
US2250247A (en) | Spring suspension for road vehicles | |
CN216102609U (zh) | 全地形车 | |
CN204821002U (zh) | 一种采用半独立斜置板簧的汽车双前桥结构 | |
CN216300693U (zh) | 多连杆后悬架总成及汽车 | |
CN216033570U (zh) | 悬架及汽车 | |
CN113291401B (zh) | 一种摇摆车后平叉组件及其摇摆车 | |
CN216034892U (zh) | 一种单轮后置正三轮摩托车的后悬架结构 | |
US2091821A (en) | Safety twin steering | |
US20240132178A1 (en) | Fork arch | |
CN201925329U (zh) | 全地型四轮娱乐车用锥度转向球头 | |
CN2765847Y (zh) | 双人观光休闲脚踏车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