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184685U - 一种可电动调节扶手角度的车辆座椅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电动调节扶手角度的车辆座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184685U
CN216184685U CN202122618564.XU CN202122618564U CN216184685U CN 216184685 U CN216184685 U CN 216184685U CN 202122618564 U CN202122618564 U CN 202122618564U CN 216184685 U CN216184685 U CN 21618468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rmrest
seat
angles
electrically adjustable
seat cush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618564.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堵薇耀
李俊杰
陈岳云
项沈峰
郐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nfeng International Seating System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anfeng International Seating System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nfeng International Seating Systems Co Ltd filed Critical Yanfeng International Seating System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618564.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18468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18468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184685U/zh
Priority to PCT/CN2022/116438 priority patent/WO2023071514A1/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75Arm-res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可电动调节扶手角度的座椅,包括可翻转的座垫以及与所述座垫连接的扶手,所述扶手设置为被电机驱动使其相对于所述座垫在所述扶手的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翻转。本实用新型在座垫调节角度的过程中,电机依据座垫的位置,驱动扶手反向调整,使得扶手始终处于水平位置,以便给予扶手合适的高度及支撑范围,改善舒适性。

Description

一种可电动调节扶手角度的车辆座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座椅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电动调节扶手角度的车辆座椅。
背景技术
随着消费者对七座SUV和BMPV二排Captain Chair(行政级礼宾座椅)的舒适性要求越来越高,“零重力”、座椅“迎宾”、“工作/娱乐”模式等概念逐渐进入视野。乘客坐姿随着靠背角度变化。目前市场上带扶手Captain Chair(行政级礼宾座椅)分为两种,一种是安装在座垫上的大扶手,有包覆感但无法调节高低,且在靠背躺倒时扶手长度不够,手肘无支撑;另一种是安装在靠背上的小扶手,可绕固定轴手动旋转,但调节范围有限,且倾斜角度较大时手臂受重力影响并不舒适,同时小扶手对乘客身体的包裹感也有限。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座椅扶手所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扶手可以与座垫联动、解决不同状态下对扶手角度的需求的可电动调节扶手角度的车辆座椅。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电动调节扶手角度的车辆座椅,包括可翻转的座垫以及与所述座垫连接的扶手,所述扶手设置为被电机驱动使其相对于所述座垫在所述扶手的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翻转。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随着所述座垫朝第一方向翻转,所述电机驱动所述扶手朝着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翻转,使得所述扶手保持在水平位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扶手包括一具有弧形齿的槽,所述槽内设置有与所述弧形齿啮合的齿轮,所述电机驱动所述齿轮,以带动所述扶手翻转。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槽的末端被设置为限定所述扶手的第一位置和/或第二位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座椅还包括与所述座垫固定连接的支架,所述扶手通过转轴与所述支架连接,使得所述扶手可以绕所述转轴相对于所述支架翻转。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支架上包括用于限定所述扶手的第一位置和/或第二位置的止位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止位部包括凸起、台阶、翻边中的任何一种。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扶手包括以下至少一种:(1) 位于所述座垫靠近车门的一侧的外侧扶手;(2)位于所述座垫远离车门的一侧的内侧扶手。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当所述扶手为所述外侧扶手时,所述第一位置设置为迎宾位置或送客位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当所述扶手为所述外侧扶手时,所述第一位置设置为向上并且与水平面之间的角度为90°~120°;所述第二位置设置为向下倾斜并且与水平面之间的角度为15°。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当所述扶手为所述内侧扶手时,所述第一位置设置为向上倾斜并且与水平面之间的角度为15°;所述第二位置设置为向下倾斜并且与水平面之间的角度为5°。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电机设置为依据所述座垫的位置来调节所述扶手翻转至以下任一位置:(1)所述第一位置;(2)所述第二位置;(3)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的任意位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扶手上还设置有杯托和/或显示屏。
由于采用了如上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在座垫调节角度的过程中,电机依据座垫的位置,驱动扶手反向调整,使得扶手始终处于水平位置,以便给予扶手合适的高度及支撑范围,改善舒适性。
2.当扶手布置在座垫靠近车门的一侧时,可以电机驱动扶手调节至迎宾位置或送客位置,方便乘客进入。
3.当扶手布置在座垫远离车门的一侧时,可以将杯托或者/和显示屏等对角度有要求的功能件集成在扶手上。
4.当扶手同时布置在座垫两侧时,内侧扶手和外侧扶手的旋转点同轴,这样内侧扶手和外侧扶手的控制逻辑更容易,控制精确度高,内侧扶手和外侧扶手的角度也可保持一致。
5.相较于与座垫固定连接的扶手,本申请扶手的骨架重量更轻,布置在外侧时,扶手对空间要求更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外侧扶手总成安装在座椅上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外侧扶手总成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内侧扶手总成安装在座椅上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内侧扶手总成的分解示意图。
图5为本本实用新型的内侧扶手总成中的后支撑板与内侧悬臂之间的配装示意图。
图6a-6c反映的是乘员使用过程中,无论座垫如何调整,内侧扶手和外侧扶手始终保持在内侧扶手水平位置和外侧扶手水平位置的示意图。
图7a至图7c反映的是外侧扶手在外侧扶手第一位置、外侧扶手水平位置以及外侧扶手第二位置之间的翻转示意图。
图8a至图8c反映的是内侧扶手在内侧扶手第一位置、内侧扶手水平位置以及内侧扶手第二位置之间的翻转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和图3所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可电动调节扶手角度的车辆座椅,包括座垫300、外侧扶手总成100和内侧扶手总成200,其中外侧扶手总成100 位于座垫靠近车门的一侧,内侧扶手总成200位于座垫300远离车门的一侧。
参见图2,外侧扶手总成100包括外侧支架和安装在外侧支架上的外侧电机120及外侧扶手130。其中,外侧支架包括与座垫300固定连接的支撑板 111以及与支撑板111固定连接的支撑片112。
外侧扶手130包括用于支撑手臂的外侧支撑面板131和与外侧支撑面板 131连接的外侧悬臂132。外侧悬臂132布置于支撑板111和支撑片112之间,在外侧悬臂132上设置有圆弧曲面132a,并且外侧支架上设置有与外侧悬臂 132的圆弧曲面132a匹配的容纳槽113,虽然图2中所示,容纳槽113设置在支撑片112上,但可以理解的是,容纳槽113也可以设置在支撑板111上。
如图2所示,外侧悬臂132的圆弧曲面132a插入支撑片112上的容纳槽 113中并且该外侧悬臂132与支撑片112通过转轴140铰设在一起,使得该外侧悬臂132的圆弧曲面132a绕着转轴140形成的轴线A在容纳槽113中转动,进而使得外侧扶手130相对于外侧支架转动。
在外侧悬臂132上开有穿过外侧悬臂132的槽133,在槽133内设置有弧形齿134,该弧形齿134的圆心位于轴线A上。
外侧电机120安装在支撑板111上(当然也可以安装在支撑片112上),用于驱动外侧扶手130转动。具体地,外侧电机120的输出轴121上同轴设置一齿轮150,该齿轮150延伸至槽133内用于与外侧悬臂132上的弧形齿 134啮合,以便通过外侧电机120驱动齿轮150在槽133内转动,继而通过与弧形齿134啮合带动外侧悬臂132也就是外侧扶手130绕转轴140也就是轴线A转动,即实现外侧扶手130相对于外侧支架转动。
槽133具有两个末端133a、133b,这两个末端133a、133b用以限定外侧扶手第一位置(外侧扶手处于图7a所示位置)和外侧扶手第二位置(外侧扶手处于图7c所示位置),也就是说,当外侧悬臂132朝上或朝下转动至齿轮 150处于槽133的末端133a或133b时,外侧悬臂132被限制朝该方向继续转动,即外侧扶手130被限制继续转动,因此槽133的两个末端133a、133b限定了外侧扶手130的朝上(外侧扶手第一位置)或朝下(外侧扶手第二位置) 的极限转动角度。
支撑片112上设置有容纳外侧电机120的输出轴121的轴孔114(即前述的第一轴孔)(当然也可以在支撑板111上设置有轴孔,这主要看外侧电机120 是否安装在支撑板111上),在轴孔114内设置有轴套160(即前述的第一轴套),外侧电机120的输出轴121穿过轴套160。在轴套160上卷绕一扭簧170 (即前述的第一扭簧)。扭簧170一端与支撑片112连接(当然也可以与支撑板111连接),另一端与外侧悬臂132连接,使得外侧悬臂132上的弧形齿134能够始终与齿轮150保持啮合。
参见图4,内侧扶手总成200包括内侧支架和安装在内侧支架上的内侧电机220及内侧扶手230。其中,内侧支架包括前支架211和后支架,前支架 211与座垫300固定连接。后支架又包括与座垫300固定连接的后支撑板2121 以及与后支撑板2121固定连接的后支撑片2122。
内侧扶手230包括用于支撑手臂的内侧支撑面板231和与内侧支撑面板 231连接的内侧悬臂232。内侧悬臂232布置于后支撑板2121和后支撑片2122 之间。
在内侧悬臂232上设置有圆弧曲面232b并且后支架上设置有与内侧悬臂 232的圆周面232b匹配的容纳槽213,虽然图4中所示,容纳槽213设置在后支撑片2122上,但可以理解的是,容纳槽213也可以设置在后支撑板2121 上。
如图4所示,内侧悬臂232的圆弧曲面232b插入后支撑片2122上的容纳槽213中并且内侧悬臂232与后支撑片2122通过转轴240铰设在一起,使得该内侧悬臂232绕着转轴240形成轴线B在容纳槽213中转动,进而使得内侧扶手230相对于后支撑板2121转动,即内侧扶手230相对内侧支架转动。
在内侧支撑面板231上设置有弧形槽2111,在前支架211上设置有一限位销(图上未示出),限位销插入弧形槽2111内并与弧形槽2111配合,以便在内侧扶手230转动时提供内侧扶手230前后方向的限位和增加刚性。
在内侧悬臂232上开有穿过内侧悬臂232的槽233,在槽233内设置弧形齿234,该弧形齿234的圆心位于轴线B上。
内侧电机220安装在后支撑板2121上(当然也可以安装在后支撑片2122 上),用于驱动内侧扶手230转动。具体地,内侧电机220的输出轴221上同轴设置一齿轮250,该齿轮250延伸至槽233内并与弧形齿234相啮合,以便通过内侧电机220驱动齿轮250在槽233内转动,继而通过与弧形齿234啮合带动内侧悬臂232也就是内侧扶手230绕转轴240也就是轴线B转动,即实现内侧扶手230相对于内侧支架转动。
槽233至少具有一个末端233b,这个末端233b用以限定内侧扶手第二位置,也就是说当内侧悬臂232朝下转动至齿轮250处于槽233的末端233b时,内侧悬臂232被限制朝该方向继续转动,即内侧扶手230被限制继续转动,因此槽233的末端233b限定了内侧扶手230朝下的极限转动角度,也就是内侧扶手230被限定在内侧扶手第二位置(图8c中内侧扶手230所处位置)。
同时,结合图5所示,后支撑板2121上还设置有一止位部2121a,在内侧悬臂232上设置有止位部232a(即前述的第二止位部),止位部2121a与止位部232a相互配合用以限定内侧扶手第一位置,也就是说,当内侧扶手230 相对于后支撑板2121朝上转动至后支撑板2121上的止位2121a与内侧悬臂 232上的止位部232a接触时限制内侧扶手230朝该方向继续转动,因此止位部2121a、232a限定了内侧扶手230朝上的极限转动角度,使得内侧扶手230 处于内侧扶手第二位置(图8a中内侧扶手230所处位置)。
上述止位部2121a、232a包括凸起、台阶、翻边中的任何一种。
在后支撑片2122上设置有容纳内侧电机220的输出轴221的轴孔214(当然也可以在后支撑板2121上设置有轴孔,这主要看内侧电机220是否安装在后支撑板2121上),在轴孔214内设置有轴套(图中未示出),内侧电机220 的输出轴221穿过轴套。在轴套上卷绕一扭簧270。扭簧270一端与后支撑片 2122连接(当然也可以与后支撑板2121连接),另一端与内侧悬臂232连接,使得内侧悬臂232上的弧形齿234能够始终与齿轮250保持啮合。
为了保证内侧扶手230和外侧扶手130在水平调节过程中的同步性,内侧扶手230的转轴240即轴线B与外侧扶手130的转轴140即轴线A对准设置。
本实用新型可以在内侧扶手230上集成有对角度有要求的功能件例如杯托或者显示屏。
参见图7a至图7c,上述外侧扶手130可以在外侧电机120驱动下在图 7a所示的外侧扶手第一位置与图7c所示的外侧扶手第二位置之间进行翻转,同时可以使得外侧扶手130停留在外侧扶手第一位置与外侧扶手第二位置之间的任何位置,例如图7b所示的外侧扶手130处于水平状态的外侧扶手水平位置。其中,外侧扶手第一位置为外侧扶手130处于朝上方向,该外侧扶手第一位置被定义为外侧扶手迎宾位置或者/和送客模式,与图7b所示的外侧扶手水平位置之间的角度为90°(当然也不限于图7b所示的90°,可以为 90°~120°),这样方便乘员坐到到座椅上或者离开座椅。外侧扶手第二位置为外侧扶手130朝前下倾斜并且与图7b所示的外侧扶手水平位置之间的角度为15°,这主要是方便乘员的手臂斜向下支撑。
参见图8a至图8c,上述内侧扶手230可以在内侧电机驱动在图8a所示的内侧扶手第一位置与图8c所示的内侧扶手第二位置之间进行翻转,同时可以使得内侧扶手230停留在内侧扶手第一位置与内侧扶手第二位置之间的任何位置,例如图8b所示的内侧扶手230处于水平状态的内侧扶手水平位置。其中,内侧扶手第一位置为内侧扶手230处于朝前上倾斜方向并且与图8b所示的外侧扶手水平位置之间的角度为5°。内侧扶手第二位置为内侧扶手230 朝前下倾斜并且与图7b所示的内侧扶手水平位置之间的角度也为15°。
参见图6a至图6c,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特点是:无论座椅的座垫300如何调整,例如,如图6b所示的随着座垫300向上翻转以及如图6c所示的在座垫300已经向上翻转的基础上随着靠背也向后翻转,上述外侧扶手130可以在外侧电机驱动下同时相对外侧支架向下翻转,使得外侧扶手130始终处于外侧扶手水平位置,同步的上述内侧扶手230可以在内侧电机驱动下同步相对内侧支架向下翻转,使得内侧扶手230也始终处于内侧扶手水平位置,从而给予内侧扶手230和外侧扶手130合适的高度及支撑范围,改善舒适性。

Claims (13)

1.一种可电动调节扶手角度的座椅,其特征在于,包括可翻转的座垫以及与所述座垫连接的扶手,所述扶手设置为被电机驱动使其相对于所述座垫在所述扶手的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翻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电动调节扶手角度的座椅,其特征在于:随着所述座垫朝第一方向翻转,所述电机驱动所述扶手朝着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翻转,使得所述扶手保持在水平位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电动调节扶手角度的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手包括一具有弧形齿的槽,所述槽内设置有与所述弧形齿啮合的齿轮,所述电机驱动所述齿轮,以带动所述扶手翻转。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电动调节扶手角度的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槽的末端被设置为限定所述扶手的第一位置和/或第二位置。
5.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可电动调节扶手角度的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还包括与所述座垫固定连接的支架,所述扶手通过转轴与所述支架连接,使得所述扶手可以绕所述转轴相对于所述支架翻转。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可电动调节扶手角度的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上包括用于限定所述扶手的第一位置和/或第二位置的止位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可电动调节扶手角度的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止位部包括凸起、台阶、翻边中的任何一种。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电动调节扶手角度的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手包括以下至少一种:(1)位于所述座垫靠近车门的一侧的外侧扶手;(2)位于所述座垫远离车门的一侧的内侧扶手。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可电动调节扶手角度的座椅,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扶手为所述外侧扶手时,所述第一位置设置为迎宾位置或送客位置。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可电动调节扶手角度的座椅,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扶手为所述外侧扶手时,所述第一位置设置为向上并且与水平面之间的角度为90°~120°;所述第二位置设置为向下倾斜并且与水平面之间的角度为15°。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可电动调节扶手角度的座椅,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扶手为所述内侧扶手时,所述第一位置设置为向上倾斜并且与水平面之间的角度为5°;所述第二位置设置为向下倾斜并且与水平面之间的角度为15°。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电动调节扶手角度的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设置为依据所述座垫的位置来调节所述扶手翻转至以下任一位置:(1)所述第一位置;(2)所述第二位置;(3)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的任意位置。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电动调节扶手角度的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手上还设置有杯托和/或显示屏。
CN202122618564.XU 2021-10-29 2021-10-29 一种可电动调节扶手角度的车辆座椅 Active CN21618468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618564.XU CN216184685U (zh) 2021-10-29 2021-10-29 一种可电动调节扶手角度的车辆座椅
PCT/CN2022/116438 WO2023071514A1 (zh) 2021-10-29 2022-09-01 具有可电动调节扶手角度的扶手的座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618564.XU CN216184685U (zh) 2021-10-29 2021-10-29 一种可电动调节扶手角度的车辆座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184685U true CN216184685U (zh) 2022-04-05

Family

ID=808924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618564.XU Active CN216184685U (zh) 2021-10-29 2021-10-29 一种可电动调节扶手角度的车辆座椅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216184685U (zh)
WO (1) WO2023071514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071514A1 (zh) * 2021-10-29 2023-05-04 延锋国际汽车技术有限公司 具有可电动调节扶手角度的扶手的座椅
WO2024040375A1 (zh) * 2022-08-22 2024-02-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车座调节方法以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316731B4 (de) * 2003-04-08 2014-08-28 Volkswagen Ag Komforteinstellungen von Komponenten eines Kraftfahrzeugsitzes, insbesondere einer Kopfstütze und/oder einer Armlehne
JP4360674B2 (ja) * 2003-11-28 2009-11-11 備前発条株式会社 アームレスト装置
CN110803180A (zh) * 2019-12-11 2020-02-18 江苏中展车辆配件有限公司 动车司机室用座椅
KR20210107938A (ko) * 2020-02-24 2021-09-02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차량용 암레스트장치 및 이의 작동 제어방법
CN212047034U (zh) * 2020-03-25 2020-12-01 沈阳金杯安道拓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转动及高度调节的汽车座椅扶手机构
CN214189409U (zh) * 2021-01-05 2021-09-14 北京车和家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座椅调节扶手、车辆座椅及车辆
CN216184685U (zh) * 2021-10-29 2022-04-05 延锋国际座椅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可电动调节扶手角度的车辆座椅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071514A1 (zh) * 2021-10-29 2023-05-04 延锋国际汽车技术有限公司 具有可电动调节扶手角度的扶手的座椅
WO2024040375A1 (zh) * 2022-08-22 2024-02-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车座调节方法以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3071514A1 (zh) 2023-05-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6184685U (zh) 一种可电动调节扶手角度的车辆座椅
RU115730U1 (ru) Сиденье транспортного средства с регулировкой угла поворота (варианты)
GB2519309B (en) A motor vehicle seating arrangement having an armrest
CN110435501B (zh) 汽车座椅及包含其的汽车
US10676002B2 (en) Vehicle seat with cantilevered headrest assembly and positioning system
KR102335479B1 (ko) 승합차용 리어 시트 폴딩 장치
CN113799671B (zh) 一种电动调节汽车座椅扶手的控制方法
CN218892464U (zh) 零重力车辆座椅及座椅骨架
JP2007075347A (ja) 車両用シート
KR101785277B1 (ko) 시트 플랫화를 위한 시트쿠션 이동장치
CN113619460B (zh) 车辆座椅的扶手
US20220111767A1 (en) Vehicle seat arrangement
CN114040861B (zh) 车辆座椅装置
US11491902B2 (en) Device for adjusting position of headrest for vehicle
KR20200002072A (ko) 수평 유지 암레스트 장치
CN218966744U (zh) 一种新型肩部调节电动靠背骨架
CN216002425U (zh) 车辆的后排座椅以及车辆
KR102338310B1 (ko) 차량용 시트
CN219339259U (zh) 一种车辆座椅及车辆
CN113119817B (zh) 集成式儿童座椅及汽车座椅
JP7226208B2 (ja) 着座用シートのアームレスト装置
KR20090018268A (ko) 차량 시트 암 레스트의 수평 유지 장치
KR20230160587A (ko) 자동차 시트용 암레스트 장치
KR200144425Y1 (ko) 헤드 레스트의 각도를 자동으로 조절하는 자동차 시트
KR19990005107A (ko) 자동차의 시트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