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166965U - 一种空气炸锅 - Google Patents

一种空气炸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166965U
CN216166965U CN202122405180.XU CN202122405180U CN216166965U CN 216166965 U CN216166965 U CN 216166965U CN 202122405180 U CN202122405180 U CN 202122405180U CN 216166965 U CN216166965 U CN 21616696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shell
cold
cold air
chan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405180.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佳盛
杜六生
李海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yu Electric Appliance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yu Electrical Appliance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yu Electrical Appliance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yu Electrical Appliance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405180.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16696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16696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16696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rying-Pans Or Fry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用具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空气炸锅,包括外壳、内壳体以及两个锅体;所述内壳体上设置有用于放置锅体的容腔,两个容腔之间形成夹道,内壳体与外壳之间形成冷风通道,所述冷风通道与夹道相通,外壳上开设有进风口,所述壳体内设置有冷风循环结构以及驱动空气流动的进风装置,所述冷风循环结构与外壳之间连通设置有主出风流道,位于两个容腔之间的内壳体上开设有冷风出口,所述冷风循环结构上设置有导风口,所述导风口与冷风出口之间设置有导风通道,所述导风通道的弯折处设置有导流坡,所述导风通道与所述冷风出口的连接端上具有竖直段,通过冷风循环结构的设置,对夹道处进行良好的冷却,从而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空气炸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用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空气炸锅。
背景技术
空气炸锅是一种利用高速、高温空气循环技术对食品进行炸制的新型家用电器,其做出的食品比传统电炸锅相比可降低80%油脂,在日常使用中易于清洁,既安全又经济,备受人们所青睐,市面上的空气炸锅多以单锅为主,只能同时加热一种食物,故市面上存在了两个锅体的空气炸锅,该类空气炸锅,包括外壳以及内壳体,内壳体上形成有分别用于容纳两个锅体的两个容腔,内壳体位于锅体的上方设置有热风扇和加热丝,热风扇将锅体内空气形成强制对流经过加热丝,加热丝将空气加热后有热风扇作用向下流动,作用于食材进行烹饪,但该类的双锅体空气炸锅上的两个容腔之间的夹道内没有气流流动,存在着高温死角,机器工作久了会产生变形、溶胶等异常,长时间的高温会使得器械损坏,导致内壳体损坏,导致设备整体的使用寿命急速缩短,提高了设备的维护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不易因高温而损坏,使用寿命长的空气炸锅。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空气炸锅,包括外壳、内壳体以及两个锅体;所述内壳体上设置有用于放置两个锅体的容腔,两个所述容腔与内壳体之间形成夹道,内壳体与外壳之间形成冷风通道,所述冷风通道与夹道相通,外壳上开设有进风口,所述内壳体上设置有冷风循环结构以及驱动空气流动的进风装置,所述冷风循环结构与外壳之间连通设置有主出风流道,位于两个容腔之间的内壳体上开设有冷风出口,所述内壳体上开设有导风口,所述导风口与冷风出口之间连通有导风通道,所述导风通道的弯折处设置有导流坡,所述导风通道与所述冷风出口的连接端上具有竖直段。
工作流程:内壳体上方的空气受到冷风循环结构的吸引,进入冷风循环结构内,大部分的空气在冷风循环结构的作用下向着主出风流道向外送出,部分的空气从导风口内送出,顺着导风通道从冷风出口内向下移动,在经过导流坡的过程中将以极小的速度损耗改变冷风的移动方向,进入竖直段内进行导向,使得冷风最终以竖直的方式,进入夹道内,使得夹道内的空气进行流动,流动的空气继续向下移动,并在接触到外壳底部后向两侧分散,分别沿着两侧的冷风通道流经整个内壳体的外表面,在流经内壳体底部时,与外壳上的进风口吸入的冷风混合,随后一同流动到内壳体上方,并再次受到冷风循环结构的吸引进行新的循环。
有益效果:双锅体的设置可以同时加工多种类型的食物,使用更加方便,烹饪效率更高,通过冷风通道的设置,将从导风口送出的冷风进行引导以及集中,防止冷气逸散,对冷风的移动方向进行了引导,并使用导流坡减少冷风在转角处的速度损失,空气更不容易在内部滞留,避免空气反复吸热产生局部温度较高的可能,进而提高了降温效果,同时增加了冷风流动的速度以增加内循环的速度,使得空气能够带走更多的热量,通过竖直段的设置,使得冷风进入夹道内时候,能够保持一定速度,以加快内循环的速度,进一步提高了降温效果,避免了高温死角,避免了机器内零件受到高温影响受损,从而延长了产品的使用寿命,减少了产品的维护成本。
所述冷风循环结构包括分别对应设置在两个容腔顶部的两个罩壳,所述罩壳顶部设置有进气口,所述进风装置为离心风扇,所述两个罩壳内均转动连接有离心风扇,所述罩壳顶部连接有电机,电机输出轴与离心风扇同轴连接。
有益效果:离心风扇通过电机的驱动进行转动,内壳体顶部的空气在离心风扇的作用下将从进气口处进入罩壳内,并从导风口或者主出风流道送出,通过离心风扇的设置能够进一步的加快冷风在产品内部的循环,加快内部空气的流动,冷风的输送更加稳定,从而进一步加强降温效果,同时离心风扇的体型较小,在保证了冷风输送效果的条件下,所需要的安装空间更小,从而减小产品的整体体型。
所述导风口的开口朝向与所述离心风扇转动方向相切。
有益效果:通过该结构的设置,使得被离心风扇输出的冷风将沿着切线方向向外输送,减少了冷风移动方向上的阻挡,能够以最快的速度输出,从而保证了冷风的流动速度,以进一步加强了内部的冷却效果。
所述两个容腔之间的内壳体上至少开设有一个冷风风口。
有益效果:通过冷风风口的设置,在冷风通过导风通道从冷风出口处送出后,一部分的冷风将沿着冷风通道向着两个容腔底部流动,而另一部分则仍然处于夹道内,并朝着夹道后方移动,并与进风口处吸入的冷风混合通过冷风风口流动到内壳体的上方,从而在夹道内也形成了一个冷风流动的循环,通过该结构的设置,使得冷风能够充分流过夹道内的每个角落,减少了冷却死角,使得夹道处的能够得到极佳的冷却效果,并且,在设计方面,导风通道能够设计得口径更小,以达到更快的输送速度,加快内部的空气流动,以达到更佳的冷却效果。
多个所述冷风风口依次排列设置在导风口靠近外壳背面侧,所述导风口与冷风风口之间和多个冷风风口之间均设置有挡板。
有益效果:通过挡板的设置,使得从冷风出口内送出的冷风将在挡板的指引下先向下移动随后分散为夹道循环和冷风通道循环两股,避免冷风未移动至底部就穿过冷风风口进入内壳体上方的可能,保证了进入冷风通道循环的冷风量,以达到均匀冷却,避免局部高温的可能。
所述导风通道设置有两条,两条导风通道互不相通,两个罩壳通过两条导风通道分别与冷风出口对接。
有益效果:通过两个罩壳与两个冷风槽单独进行连接的方式,阻隔了两道冷风输送过程,避免了两道输送冷风之间的直接碰撞,或者两个离心风扇输送量不同,使得两道冷风之间存在强弱差别,对最终输出冷风的速度造成影响,减少了冷风移动损耗,以保证了冷风输出时的输出速度,加快了内部的循环。
所述外壳底部设置有分流板。
有益效果:冷风向下移动时接触到分流板,在分流板的作用下冷风将风流成两股,分别沿着两个容腔底部流动,通过分流板的设置,将冷风分成两股保证了两侧均能够得到良好的冷却。
两个容腔分为大容腔和小容腔,所述分流板与大容腔外壁之间的距离不小于所述分流板与小容腔外壁之间的距离。
有益效果:当冷风接触到设置在底部的分流板后,冷气中的大部分将向着安装有大锅体的容腔底部移动,由于大锅体的底部面积更大,所以对于降温的需求相对小锅体更大,通过该结构的设置,对冷风进行合理的分配,有效保证了两个锅体均能得到合理的降温,以延长了产品的使用寿命。
所述外壳和内壳体之间通过杆支撑。
有益效果,通过杆支撑的方式,有效减少了对于冷风流动的阻挡,使得冷风在底部的流动更加顺畅,冷循环速度更快,有效保证了冷却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空气炸锅的剖面示意图一;
图2为图1的立体图;
图3为空气炸锅的剖面示意图二;
图4为图3的立体图;
图5为图2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6为一体式上机芯的底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一体式上机芯安装导风盖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一体式上机芯的顶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一体式下机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标记包括:外壳1、一体式上机芯2、一体式下机芯3、第一腔体4、第二腔体5、风道板6、热风扇7、加热丝8、冷风通道9、夹道10、进风口11、罩壳12、进气口13、主出风流道14、离心风扇15、电机16、冷风出口17、导风口18、导风通道19、冷风风口20、挡板21、分流板22、导风盖23、气槽24。
如图1-9所示,一种空气炸锅,包括包括外壳1和内壳体,外壳1和内壳体之间通过杆支撑,本实施例中,外壳1底部设置有支撑座,内壳体底部设置有插接在支撑座内的插接杆,支撑座与插接杆的外壁上设置有加强筋,以增加强度,所述内壳体由一体式上机芯2和一体式下机芯3构成,所述一体式上机芯2安装在一体式下机芯3上,所述一体式下机芯3上设置有第一腔体4和第二腔体5,用于分别水平放置第一锅体和第二锅体,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一锅体大于第二锅体,所述一体式上机芯2内壁嵌设有风道板6,所述风道板6下方位于第一锅体和第二锅体上方分别设置有热风扇7,所述热风扇7下方设置有加热丝8,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加热丝8为螺旋电热管,为现有技术,此处不再赘述,所述内壳体顶部设置有冷却结构。
一种用于空气炸锅的冷却结构,包括内壳体与外壳1之间形成的冷风通道9以及位于两个容腔之间的夹道10,所述冷风通道9与夹道10相通;外壳1上开设有进风口11,进风口11分为两部分,其中一部分开设在外壳1后侧靠近底部的位置,均匀排布开设有若干个,另一部分,呈首尾相连的矩形环状开设在外壳的顶部,所述内壳体上设置有冷风循环结构以及驱动空气流动的进风装置,所述冷风循环结构包括两个罩壳12,一体式上机芯2向上凸起形成凸部,所述凸部中空形成罩壳12,所述罩壳12顶部设置有进气口13,罩壳12与外壳1背面之间连通设置有主出风流道14,所述冷风通道、罩壳、导风口、导风通道、夹道依次连通形成冷风循环,进风口用于向冷风循环内补充冷空气,主出风流道则将大部分的热空气排出空气炸锅外,以对进行冷风循环的空气进行更新,所述进风装置为离心风扇,所述两个罩壳12内均设置有离心风扇15,本实施例中,所述两个罩壳12的顶部分别设置有一个用于驱动所述离心风扇15转动的电机16。如图2所示,电机16通过支架固定在一体式上机芯2顶部,电机16的电机杆自上而下分别同轴穿设有离心风扇15和热风扇7,风道板6上开设有用于电机杆穿过的通孔,热风扇7设置在风道板6的底部,所述离心风扇为离心叶轮,热风扇可为离心叶轮或者风扇扇叶,均为现有技术,此处不再赘述。
位于两个容腔之间的内壳体上开设有冷风出口17,所述罩壳12的侧壁上设置有导风口18,所述导风口18的开口朝向与所述离心风扇15转动方向相切,所述导风口18与冷风出口17之间设置有导风通道19,如图1所示,所述导风通道19具有弯折处,所述导风通道19的弯折处设置有导流坡,所述导风通道19与所述冷风出口17的连接端上具有竖直段,所述导风通道19具备两种安装方式,其一为可拆卸连接在内壳体上,与一体式上机芯2的上表面拼接形成一个两端相通的通道,其二为导风通道19与罩壳12之间一体成型,由一体式上机芯2与风道板6拼接后形成连通导风口与冷风出口的通道。
所述两个容腔之间的内壳体上上下贯通开设有冷风风口20,所述冷风风口20位于导风口18靠近外壳1背面侧依次开设有2个,如图4所示,所述一体式上机芯位于导风通道左侧自下而上设置有气槽24,所述一体式上机芯与一体式下机芯之间设置有导风盖23,导风盖23固定连接在气槽24底部形成有气腔,所述导风盖23的两端与所述一体式上机芯之间螺接,气腔的顶部及底部贯穿形成冷风风口20,导风盖23上开设有与冷风风口20和冷风出口17相对应的气道,所述夹道内设置有两块挡板,分别位于所述导风口18与冷风风口20之间和两个冷风风口20之间。
所述导风通道19设置有两条,两条导风通道19互不相通,两个罩壳12通过两条导风通道19分别冷风出口对接。
所述外壳底部设置有分流板,两个容腔分为大容腔和小容腔,所述分流板与大容腔外壁之间的距离不小于所述分流板与小容腔外壁之间的距离,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分流板垂直固定连接在外壳底部上,分流板设置在夹道相对靠右的位置上,与右侧的较小的第二锅体更相近,故当冷风受到分流板分流后,其中大部分的冷风将沿着更大的第一锅体底部移动。
具体操作流程如下:
在开启电源后,电机16将带动共同连接在电机16轴上的热风扇7和离心风扇15同时转动,通过热风扇7的转动,将锅体内空气形成强制对流经过加热丝8,加热丝8将空气加热后有热风扇7作用向下流动,作用于食材进行烹饪,而离心风扇15的转动将带动内壳体上方的空气与位于外壳1顶部的进风口11吸入的冷风混合,进入罩壳12内,大部分的空气在离心风扇15的作用下向着设置在背部的主出风流道14向外送出,主出风流道14设置在空气炸锅的背部,避免了被加热后的气流对使用者造成烫伤,部分的空气从导风口18内送出,顺着导风通道19从冷风出口17向下移动,进入夹道10内,使得夹道10内的空气进行流动,此处空气将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流动的空气继续向下移动,并在接触到外壳1底部后触碰到分流板向两侧分散,分别沿着两侧的冷风通道9流经整个内壳体的外表面,在流经内壳体底部时,与位于外壳1底部的进风口11吸入的冷风混合,随后一同流动到内壳体上方,并再次受到冷风循环结构的吸引进行新的循环,另一部流动的空气流向夹道10的后方,并与位于外壳1底部的进风口11处吸入的冷风混合通过冷风风口20流动到内壳体的上方,从而在夹道10内也形成了一个冷风流动的循环,由两个内循环共同完成对于锅体底部的冷却工作,同时两个内循环均通过了夹道10部分,能够对夹道10这个冷却死角起到更佳的冷却效果。
以上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该实用新型不限于此实施案例涉及的领域,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知晓申请日或者优先权日之前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所有的普通技术知识,能够获知该领域中所有的现有技术,并且具有应用该日期之前常规实验手段的能力,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在本申请给出的启示下,结合自身能力完善并实施本方案,一些典型的公知结构或者公知方法不应当成为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实施本申请的障碍。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Claims (9)

1.一种空气炸锅,包括外壳、内壳体以及两个锅体;所述内壳体上设置有用于放置两个锅体的容腔,两个所述容腔与内壳体之间形成夹道,其特征在于:内壳体与外壳之间形成冷风通道,所述冷风通道与夹道相通,外壳上开设有进风口,所述内壳体上设置有冷风循环结构以及驱动空气流动的进风装置,所述冷风循环结构与外壳之间连通设置有主出风流道,位于两个容腔之间的内壳体上开设有冷风出口,所述内壳体上开设有导风口,所述导风口与冷风出口之间连通有导风通道,所述导风通道的弯折处设置有导流坡,所述导风通道与所述冷风出口的连接端上具有竖直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冷风循环结构包括分别对应设置在两个容腔顶部的两个罩壳,所述罩壳顶部设置有进气口,所述进风装置为离心风扇,所述两个罩壳内均转动连接有离心风扇,所述罩壳顶部连接有电机,电机输出轴与离心风扇同轴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口的开口朝向与所述离心风扇转动方向相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容腔之间的内壳体上至少开设有一个冷风风口。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冷风风口依次排列设置在导风口靠近外壳背面侧,所述导风口与冷风风口之间均设置有挡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通道设置有两条,两条导风通道互不相通,两个罩壳通过两条导风通道分别与冷风出口对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底部设置有分流板。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两个容腔分为大容腔和小容腔,所述分流板与大容腔外壁之间的距离不小于所述分流板与小容腔外壁之间的距离。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和内壳体之间通过杆支撑。
CN202122405180.XU 2021-09-30 2021-09-30 一种空气炸锅 Active CN21616696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405180.XU CN216166965U (zh) 2021-09-30 2021-09-30 一种空气炸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405180.XU CN216166965U (zh) 2021-09-30 2021-09-30 一种空气炸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166965U true CN216166965U (zh) 2022-04-05

Family

ID=808605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405180.XU Active CN216166965U (zh) 2021-09-30 2021-09-30 一种空气炸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16696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842093B (zh) 空气炸锅
CN111156183B (zh) 一种具有上下进风冷却系统的食物烹饪设备
CN207202696U (zh) 一种散热好的空气炸锅
US20220400896A1 (en) Air fryer
CN216166965U (zh) 一种空气炸锅
CN214631720U (zh) 一种便捷的空气炸锅
CN113749528B (zh) 烹饪器具
CN216166964U (zh) 一种空气炸锅的冷却结构
CN205447882U (zh) 微波烹饪装置
CN215226899U (zh) 一种高效冷风循环的空气炸锅
CN112674619A (zh) 一种空气炸锅
CN217309947U (zh) 一种具有低温升排风口的空气炸锅
CN112998539B (zh) 高效冷风循环的空气炸锅
CN211933725U (zh) 一种方便冷却机体的食物电烤器具
CN212729587U (zh) 具有分隔出风管道的空气炸烹饪器具
CN210989787U (zh) 一种冷热风循环的空气炸锅
CN208371649U (zh) 导风罩、机座组件及食物处理机
CN219763152U (zh) 一种烘烤器具的风道结构及烘烤器具
CN214631724U (zh) 一种加热效果好的烹饪器具
CN214157087U (zh) 烹饪设备
CN215650622U (zh) 一种空气烤箱
CN220967131U (zh) 一种空气炸锅
CN219782329U (zh) 用于制备食品的设备
CN218093610U (zh) 风机和家用电器
CN218552108U (zh) 一种空气炸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315324 No. 168, North Ring Road, Zhouxiang Town, Cixi City, Ningbo, Zhejiang.

Patentee after: Huayu Electric Appliance Group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315324, No. 168, North Ring Road, Zhouxiang Town, Cixi, Zhejiang

Patentee before: HUAYU ELECTRICAL APPLIANCE GROUP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