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782329U - 用于制备食品的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用于制备食品的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782329U
CN219782329U CN202320492174.9U CN202320492174U CN219782329U CN 219782329 U CN219782329 U CN 219782329U CN 202320492174 U CN202320492174 U CN 202320492174U CN 219782329 U CN219782329 U CN 21978232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mpeller
air
hub
present disclosure
food prepar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492174.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金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ansongni Holdings Ltd
Original Assignee
Fansongni Holding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ansongni Holdings Ltd filed Critical Fansongni Holdings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492174.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78232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78232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78232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用于制备食品的设备,包括:食品制备室(101),食品制备室(101)具有外锅(1011)和内锅(1012),其中外锅(1011)和内锅(1012)之间具有空气循环通道(1013);加热装置(102),用于加热食品制备室(101)中的空气;以及离心风扇(103),离心风扇(103)设置于食品制备室(101)上方,用于使空气经离心风扇(103)驱动后至少部分地进入空气循环通道(1013),其中离心风扇(103)进一步包括叶轮(1031)以及设置于叶轮(1031)上方的电机(1032),其中叶轮(1031)包括底部轮毂(1034)和封闭的顶部轮毂(1033),以及固定在顶部轮毂(1033)和底部轮毂(1034)之间的叶片(1035),其中顶部轮毂(1033)为曲面。

Description

用于制备食品的设备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厨房电器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制备食品的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以烤箱、蒸箱之类的厨房设备越来越普及,尤其是空气炸锅因其制备食品简单易用而受到市场和消费者的欢迎。
中国专利CN10150462B中描述了这类设备的一种结构,如图1所示,设备包括食品制备室2,该食品制备室具有可以透过空气的底部壁5和上方空气排出开口6;由设置电动马达8驱动的风扇7,用于使热空气顺次地移动穿过底部壁5,食品制备室2和排出开口6;空气导向装置9,其位于食品制备室2的内壁3和外壁4之间,用于从排出开口6向从食品制备室2分开的底部壁5返回空气;热辐射装置10,其位于食品制备室2的上部。通过这一结构,食品制备室2内的食物的底部也可被有效加热。
如该示例中所示的,在现有技术中,这类设备所包含的电机、风扇和加热器三者是垂直分布的。三者组合整体高度较高,通常达到约150mm以上。如图2所示,导致设备的机头高度(h1)较高,机头空间占比较大,烹饪空间小,同时整机高度(h2)也较高。另一方面,再不改变设备整体外形尺寸的情况下,如果要增加食品制备室2的体积,则只能压缩内壁3和外壁4之间的间距,但该间距减小又会导致被加热后的空气不能很好地进入内外壁之间的通道9,进而削弱了食品制备过程中的热空气循环,食物底部加热的效果被减弱。
实用新型内容
提供本公开内容以便以简化形式介绍将在以下具体实施方式中进一步的描述一些概念。本公开内容并非旨在标识所要求保护的主题的关键特征或必要特征,也不旨在用于帮助确定所要求保护的主题的范围。
本公开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用于制备食品的设备,其采用改进的内部结构设计,从而在不降低食品底部加热效果的情况下,增加食品烹饪空间。此外,通过压缩设备核心零部件的组合高度,实现机头高度降低,从而允许降低设备整体高度或在体积不变的情况下增加额外的功能部件,诸如增加可视窗口、补水功能、蒸汽功能等零部件。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用于制备食品的设备,包括:食品制备室,食品制备室具有外锅和内锅,其中外锅和内锅之间具有空气循环通道;加热装置,用于加热食品制备室中的空气;以及离心风扇,离心风扇设置于食品制备室上方,用于使空气经离心风扇驱动后至少部分地进入空气循环通道,其中离心风扇进一步包括叶轮以及设置于叶轮上方的电机,其中叶轮包括底部轮毂和封闭的顶部轮毂,以及固定在顶部轮毂和底部轮毂之间的叶片,其中顶部轮毂为曲面。封闭曲面顶部轮毂的设置可使得流出离心风扇的空气更准确地导向空气循环通道,从而改善对食品制备室中的食品底部的加热效果,并且能够允许缩小空气循环通道的间距,从而增加食品制备室的体积。
根据本公开的进一步实施例,曲面具有10-30°之间的弧度。通过这一方式,可使空气的导向与内外锅及空气循环通道的设置相匹配。
根据本公开的进一步实施例,顶部轮毂的外表面设置有一个或多个扰流叶片。通过这一方式,可增加夹层空间内的空气流动速度,起到局部散热降温的作用。
根据本公开的进一步实施例,设备进一步包括隔热罩,隔热罩设置于电机与叶轮之间,并且与叶轮抵近并覆盖叶轮的顶部。通过这一隔热罩的设置,能够使隔热罩更靠近叶轮,并且压缩叶轮上方与隔热罩之间的夹层空间,使从叶轮上方流出并积聚的空气减少,提升食品制备室整体空气循环效率。
根据本公开的进一步实施例,隔热罩至少在叶轮外侧具有向外延伸向下的曲面或倾斜表面,并与外锅的顶部衔接。通过这一方式,隔热罩也可以进一步起到将空气引导进入空气循环通道的作用,并且隔热罩的曲面或倾斜表面能够更有效地将从风扇流出的空气直接导入到空气循环通道中。
根据本公开的进一步实施例,叶轮的底部轮毂是封闭的。通过这一方式,可确保吸入的空气水平流出,并且与吸入的空气完全分开,避免气流冲突而减弱风扇的空气循环及导流效果。
根据本公开的进一步实施例,顶部轮毂中心具有供电机的驱动轴穿过的第一开孔,底部轮毂中心具有供空气吸入的第二开孔,其中第一开孔的直径小于第二开孔的直径。通过使顶部轮毂的开口尽可能小,有利于阻隔空气向上流出。
根据本公开的进一步实施例,加热装置围绕叶轮水平设置。相对于现有技术中加热装置与叶轮垂直设置,通过这一方式,加热装置、叶轮、电机三者的组合高度能够显著降低,进而使机头部高度降低,进而使设备整体高度缩小,尺寸更紧凑,或者也可以将节省出的空间用于安装其他功能部件,从而扩展设备的功能。
根据本公开的进一步实施例,加热装置被设置在叶轮的底部边缘。通过这一方式,有利于减小内锅中上层食物因湍流而焦糊的概率。
根据本公开的进一步实施例,空气循环通道的间距小于16mm。缩小的间距可以允许在设备外部尺寸不变的情况下,增大食品制备室的体积。
通过阅读下面的详细描述并参考相关联的附图,这些及其他特点和优点将变得显而易见。应该理解,前面的概括说明和下面的详细描述只是说明性的,不会对所要求保护的各方面形成限制。
附图说明
为了能详细地理解本公开的上述特征所用的方式,可以参照各实施例来对以上简要概述的内容进行更具体的描述,其中一些方面在附图中示出。然而应该注意,附图仅示出了本公开的某些典型方面,故不应被认为限定其范围,因为该描述可以允许有其它等同有效的方面。
图1示出了现有技术的食品制备设备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现有技术的食品制备设备的机头及整机高度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第一示例实施例的用于制备食品的设备的剖面结构图;
图4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第一示例实施例的用于制备食品的设备工作时的内部空气循环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第一示例实施例的用于制备食品的设备的局部放大剖面图;
图6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第一示例实施例的用于制备食品的设备的机头及整机高度示意图;
图7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第一示例实施例的风扇叶轮及隔热罩的局部放大剖面图;
图8(a)-(d)分别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第一示例实施例的风扇叶轮的俯视图、侧视图、顶视图以及立体透视图;
图9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第一示例实施例的风扇叶轮的扰流叶片的示意图;
图10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第二示例实施例的用于制备食品的设备的整体外观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用于制备食品的设备;101食品制备室;1011外锅;1012内锅;1013空气循环通道;102加热装置;103风扇;1031叶轮;1032电机;1033顶部轮毂;1034底部轮毂;1035叶片;1036扰流叶片;1037冷却风叶;1038风道;200空气炸锅;201功能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某些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可以通过各种形式来实现,而且不应该被解释为限于这里阐述的实施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加透彻和完整地理解本公开。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的附图及实施例仅用于示例性作用,并非用于限制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在本公开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公开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公开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垂直”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垂直,而是在误差允许范围之内。“平行”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平行,而是在误差允许范围之内。
下述描述中出现的方位词均为图中示出的方向,并不是对本公开的具体结构进行限定。在本公开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视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公开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在本公开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方便描述起见,本公开的各个附图均以空气炸锅作为用于制备食品的设备的示例来描述。然而,将会理解,本公开的结构及改进点并不仅适用于空气炸锅,而是可以适用于任何通过热辐射以及热空气循环来制备食品的食品制备设备,例如烤箱、蒸箱等等。
在下文中将结合图3至图10来描述本公开的原理,其中图3至图9涉及本公开的第一示例实施例,图10涉及本公开的第二示例实施例。
如图3中所示,用于制备食品的设备100(以下简称“设备100”)可包括食品制备室101。食品制备室101可具有外锅1011和内锅1012,外锅1011和内锅1012之间具有空气循环通道1013。在用于制备食品的设备100是空气炸锅的示例中,内锅1012有时也被称为炸篮或食品篮,用于放置待制备的食品。内锅1012的底部可具有开口,并与空气循环通道1013连通。
食品制备室101中上方设置有加热装置102和风扇103。风扇103可以是离心风扇,如图4中所示,空气从风扇103的底部流入风扇103,并从风扇103沿水平方向向外侧流出。可以理解,风扇103也可以设置在设备100中的任何其他适合实现空气在食品制备室中循环的位置,并且根据设置位置的不同,风扇也可以不是离心风扇,而是适应于所需要实现的空气流动方向的其他类型的风扇。
风扇103可包括叶轮1031以及设置于叶轮1031上方的电机1032。在加热装置102的作用下被加热的空气可在风扇103的驱动下在食品制备室101中流动,并至少部分地进入空气循环通道1013,并穿过内锅1012底部的开口返回内锅1012中,从而形成空气循环,并加热内锅1012中的食品,尤其是食品的底部。叶轮1031可采用曲面离心叶轮,这可进一步增加风扇103的出风口出风方向的一致性,同时保证入风口的负压压力及负压区大小,由此提升炸锅内热风流动速度及热风流动均匀性。
在所示出的示例中,设备100进一步包括设置于食品制备室101上方的隔热罩104,用于阻隔食品制备室101中的热量向上传递。优选地,隔热罩104可设置于风扇103的叶轮1031和电机1032之间。电机外围可设置有冷却风叶1037,用于冷却隔热罩上方的腔室内的温度,以及风道1038,用于将腔室内的空气散发到设备100外部。隔热罩104可具有开孔,这一开孔的孔径可尽可能小,例如仅允许电机1032的驱动轴穿过,从而不降低隔热罩的隔热作用。此外,进一步优选地,隔热罩104可与叶轮1031抵近并覆盖叶轮1031的顶部,这可以有助于将从风扇103上方流出的少量空气同样向外侧引导,使更多的热空气进入空气循环通道1013。可以设想,进入到空气循环通道1013的空气越多,对食品的底部加热的效果越好。为此,如图5的局部放大视图所示,隔热罩104可由中心向外侧弯曲或倾斜。在一个示例中,隔热罩104可在叶轮顶部具有与叶轮顶部相适应的表面,而从大致接近叶轮顶部边缘处开始呈较明显的曲面或倾斜表面,使叶轮1031顶部流出的空气与叶轮1031外侧流出的空气都在隔热罩104的引导作用下导向空气循环通道1013。在另一示例中,隔热罩104的曲面或倾斜表面可与外锅1011的顶部衔接,从而将空气直接导入空气循环通道1013中。
与现有技术中加热装置通常垂直设置于叶轮下方不同,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加热装置102可围绕风扇103的叶轮1031水平设置,与叶轮1031呈轴向嵌套结构。这一结构显著压缩了加热装置、叶轮、电机三者的组合高度,可以将组合高度缩小至约50mm或更小,如图6所示。对比图6和图2可见,采用这一结构后的机头高度(h1)更小,因而在整机高度(h2)不变的情况下可使烹饪空间更大。
与现有的设置于叶轮下方的加热装置相比,本公开的加热装置102的表面积较小,因此加热装置102可以选择碳纤维或者石墨烯等高功率密度的加热器,例如碳纤维或者石墨烯材质的加热管,并且中间可镂空处理,以保证加热装置102的最大功率输出,例如可实现2400W的最大输出功率。此外,加热装置102可进一步包括可调功率器件(未示出),例如可控硅,以控制加热装置的发热功率在例如500-2400W范围内可调,以便针对不同食物特性提供不同的加热器功率,保证烹饪效果。
根据本公开的进一步实施例,如图7的局部放大视图中所示,加热装置102可设置于叶轮1031的底部边缘。由于加热装置102中间镂空,单位表面积上的功率密度较高,因此加热管表面需要快速散热。将加热装置102设置在叶轮1031底部边缘可使从叶轮1031吹出的高速空气冷却加热装置102表面,同时也使吹过加热装置102表面的风被加热,被加热的热风吹入空气循环通道1013中,加热炸锅内的食物,有助于提升食物的烹饪效果。另一方面,相对于将加热装置设置在风扇下方,将加热装置设置在叶轮底部边缘有利于减小内锅中上层食物因湍流而焦糊的概率。
根据本公开的进一步实施例,电机1032可以是无刷直流电机,也称BLDC电机。通过BLDC电机可实现无极调速,例如可控制风扇叶轮转速在1000-5000rpm范围内可调,以控制食品制备室内热空气的风压及风量。由此,本公开的设备的叶轮风速和加热功率均可独立调节。在现有技术的空气炸锅中,加热器功率和电机转速均为固定值,烹饪效果更多依靠人工频繁操作来获得,对于初次使用者,烹饪一次成功率较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公开的设备可针对不同食材的特性选择不同的电机转速、不同的加热功率、以及不同电机转速和加热功率的组合。例如,对于需要高温度、快速烹饪的肉类,可使用高温大功率(1800W)、高风速(10-12米每秒风速,对应于约5000rpm的风叶转速);对于西兰花、金针菇、卷心菜等蔬菜类食材,可使用中温中功率(1000W)、中风速(5-7米每秒风速,对应于约2400rpm的风叶转速);诸如此类。由此,设备可针对不同类型的食材,为用户提供多个采用不同烹饪参数的预设程序,同时用户也被允许根据需要自由调节加热功率和风叶转速,从而提高烹饪效果。
根据本公开的进一步实施例,如图8(a)-(d)中所示,离心风扇103的叶轮1031可包括顶部轮毂1033和底部轮毂1034,叶片1035则固定在顶部轮毂1033和底部轮毂1034之间。在本公开的一个进一步实施例中,顶部轮毂1033可封闭,而底部轮毂1034不封闭。封闭的顶部轮毂1033的中心可具有仅供电机1031的驱动轴穿过的第一开孔,从而尽可能减少空气向叶轮上方流出。在这一实施例中,封闭的顶部轮毂可进一步加强叶片1035对由叶轮底部吸入的空气的离心作用,将绝大部分空气向水平方向导出。此外,从顶部轮毂的开孔处漏出的少量空气,则可在叶轮上方的隔热罩的引导作用下,同样向水平方向流出。
在本公开的另一进一步实施例中,顶部轮毂1033可不封闭,而底部轮毂1034封闭。封闭的底部轮毂1034的中心可具有供空气吸入的第二开孔。在这一实施例中,封闭的底部轮毂和叶轮上方的隔热罩形成夹层,空气从第二开孔中吸入后,在叶片1035和隔热罩的共同作用下向水平方向导出。此外,封闭的底部轮毂可确保吸入的空气水平流出,并且与吸入的空气完全分开,避免气流冲突而减弱风扇的空气循环及导流效果。
在本公开的又一进一步实施例中,顶部轮毂1033和底部轮毂1034可均封闭。类似地,顶部轮毂1033的中心具有供电机1031的驱动轴穿过的第一开孔,底部轮毂1034中心具有供空气吸入的第二开孔。第一开孔的直径可小于第二开孔的直径,例如第一开孔的直径可尽可能小,仅允许电机驱动轴穿过,从而尽可能减少空气向叶轮上方流出,而第二开孔的直径则明显大于第一开孔的直径,例如可匹配于叶片1035的宽度,从而保证离心风扇103的进风量。在这一实施例中,封闭的顶部轮毂1033和封闭的底部轮毂1034共同加强了离心风扇的空气循环及导流效果。
根据本公开的进一步实施例,叶轮1031的封闭的顶部轮毂1033为曲面。如图2、5、7以及8(b)中所示的,顶部轮毂1033呈由中心向外围呈一定弧度向下弯曲的曲面。曲面的弧度可与内锅高度匹配,例如可设置在10-30°之间,也可综合考虑实际的风扇尺寸和性能、风扇安装位置、内外锅位置、空气循环通道的入口位置等设计具体的弧度,使吹出风扇103的空气具有方向性,更容易进入空气循环通道1013中。此外,在顶部轮毂1033为曲面的情况下,隔热罩104的曲面或倾斜表面可与顶部轮毂1033的曲面相适应,以使隔热罩104能够在覆盖风扇103的同时与风扇103的顶部抵得更近,从而提高风扇的空气定向导向效果。在本公开的一替代实施例中,在顶部轮毂1033具有封闭的曲面时,隔热罩104可以不是曲面或倾斜表面的。空气在曲面的顶部轮毂1033的作用下,也可以呈现出改善的空气导流效果,即将空气直接引导向空气循环通道1013。
根据本公开的进一步实施例,如图9中所示,叶轮1031的顶部轮毂1033的外表面可设置有一个或多个扰流叶片1036。如前文提到的,隔热罩可与风扇103的顶部抵近,但两者之间仍存在一定间隙,形成夹层空间。通过设置扰流叶片1036,可增加夹层空间内的空气流动速度,起到局部散热降温的作用。
通过以上描述的本公开的第一示例实施例,可以显著改善设备100在制备食品过程中食品制备室内的空气流动的有序性,能够有效地将空气向外侧的内外锅之间的空气循环通道定向引导,从而可以支持更窄的空气循环通道间距,例如可允许间距从常规的18-20mm缩小到16mm以下,并且优选地,可缩小到12mm或8mm以下,从而扩大了内锅体积。
图10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第二示例实施例的用于制备食品的设备的整体外观视图。根据本公开的第二示例实施例,如图10中所示,用于制备食品的设备是空气炸锅200,其包括设置于机身的上半部分的机头部、以及包括设置于机身的下半部分并可从中抽出的炸篮部。空气炸锅的内部具有与第一示例实施例所描述的设备类似的内部结构和特征,其中加热装置、离心风扇以及隔热罩设置于机头部中,食品制备室设置于炸篮部,并且同样采用内外锅结构。风扇电机、叶轮以及加热装置仍采用轴向嵌套结构以实现压缩的组合高度,例如在50mm以下。
与第一示例实施例中实现较低的机头部高度不同,在第二示例实施例中,可保持原先的机头部高度,在体积大致不变的情况下,节省的空间可用于增加额外的功能部件201,例如供用户查看食品制备情况的可视视窗组件、用于向食品制备室加水或蒸汽以保持食品湿度的补水组件或蒸汽组件等等。这些功能部件可改善设备的烹饪效果,进一步增强用户体验。
以上所已经描述的内容包括所要求保护主题的各方面的示例。当然,出于描绘所要求保护主题的目的而描述每一个可以想到的组件或方法的组合是不可能的,但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应该认识到,所要求保护主题的许多进一步的组合和排列都是可能的。从而,所公开的主题旨在涵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书的精神和范围内的所有这样的变更、修改和变化。

Claims (10)

1.一种用于制备食品的设备(100),包括:
食品制备室(101),所述食品制备室(101)具有外锅(1011)和内锅(1012),其中所述外锅(1011)和所述内锅(1012)之间具有空气循环通道(1013);
加热装置(102),用于加热所述食品制备室(101)中的空气;以及
离心风扇(103),所述离心风扇(103)设置于所述食品制备室(101)上方,用于使空气经所述离心风扇(103)驱动后至少部分地进入所述空气循环通道(1013),其中所述离心风扇(103)进一步包括叶轮(1031)以及设置于所述叶轮(1031)上方的电机(1032),其中所述叶轮(1031)包括底部轮毂(1034)和封闭的顶部轮毂(1033),以及固定在所述顶部轮毂(1033)和所述底部轮毂(1034)之间的叶片(1035),其中所述顶部轮毂(1033)为曲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曲面具有10-30°之间的弧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100),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轮毂(1033)的外表面设置有一个或多个扰流叶片(1036)。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100),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100)进一步包括隔热罩(104),所述隔热罩(104)设置于所述电机(1032)与所述叶轮(1031)之间,并且与所述叶轮(1031)抵近并覆盖所述叶轮(1031)的顶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设备(100),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罩(104)至少在所述叶轮(1031)外侧具有向外延伸向下的曲面或倾斜表面,并与所述外锅(1011)的顶部衔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叶轮(1031)的底部轮毂(1034)是封闭的。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100),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轮毂(1033)中心具有供所述电机(1032)的驱动轴穿过的第一开孔,所述底部轮毂(1034)中心具有供所述空气吸入的第二开孔,其中所述第一开孔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二开孔的直径。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100),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加热装置(102),所述加热装置(102)围绕所述叶轮(1031)水平设置。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设备(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102)被设置在所述叶轮(1031)的底部边缘。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循环通道(1013)的间距小于16mm。
CN202320492174.9U 2023-03-14 2023-03-14 用于制备食品的设备 Active CN21978232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492174.9U CN219782329U (zh) 2023-03-14 2023-03-14 用于制备食品的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492174.9U CN219782329U (zh) 2023-03-14 2023-03-14 用于制备食品的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782329U true CN219782329U (zh) 2023-10-03

Family

ID=881871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492174.9U Active CN219782329U (zh) 2023-03-14 2023-03-14 用于制备食品的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78232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20400896A1 (en) Air fryer
CN211324478U (zh) 空气炸锅的热风循环利用结构
CN218355821U (zh) 一种热效率高的空气炸锅
CN110652223A (zh) 空气炸锅的热风循环利用结构
CN212213510U (zh) 一种分区甩风式的空气炸锅
CN219782329U (zh) 用于制备食品的设备
CN211270189U (zh) 一种散热效果好的食物处理机
CN112674619A (zh) 一种空气炸锅
CN212630600U (zh) 一种具有热风循环加热系统的空气烤箱
CN212729587U (zh) 具有分隔出风管道的空气炸烹饪器具
CN113749528B (zh) 烹饪器具
CN210121081U (zh) 热风装置和具有其的烹饪设备
CN210989787U (zh) 一种冷热风循环的空气炸锅
KR100676135B1 (ko) 이중 컨벡션팬이 구비된 가열조리기
CN212085938U (zh) 空气炸烹饪器具电机罩及具有该电机罩的空气炸烹饪器具
CN213345328U (zh) 一种带空气炸功能的烤箱
CN217907419U (zh) 一种使用安全的空气炸锅
CN217696199U (zh) 一种高效空气炸锅
CN213345353U (zh) 一种涡壳式多循环热风增压的空气炸锅
CN108167883A (zh) 加热烹饪器具
CN218552108U (zh) 一种空气炸锅
CN217429810U (zh) 一种烤制烹饪设备
CN217309947U (zh) 一种具有低温升排风口的空气炸锅
CN212368829U (zh) 具有热风增压功能的空气炸烹饪器具
CN213696604U (zh) 一种双向风道内循环式的空气炸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