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166963U - 烹饪装置 - Google Patents

烹饪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166963U
CN216166963U CN202122396096.6U CN202122396096U CN216166963U CN 216166963 U CN216166963 U CN 216166963U CN 202122396096 U CN202122396096 U CN 202122396096U CN 216166963 U CN216166963 U CN 21616696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ood
light
wave tube
carrier
cook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396096.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姚亮
许智波
林秀宝
肖伏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Midea Consumer Electric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Midea Consumer Electric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Midea Consumer Electric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Midea Consumer Electric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396096.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16696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16696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16696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lectric Stoves And Rang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烹饪装置,涉及家用电器领域。该烹饪装置包括:壳体,具有用于容纳食物的中空容纳腔;承载件,设置在容纳腔下方与容纳腔相邻,用于放置食物;光波管,设置在承载件的上方,用于加热放置在承载件容纳腔上的食物;辅助加热件,在承载件的外侧围绕承载件设置,用于加热放置在承载件上的食物的侧面。这种烹饪装置能够提高对食物的侧面的加热效果,能够提高食物上色的均匀程度或提高食物的加热效率。

Description

烹饪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烹饪装置。
背景技术
烹饪装置是将电能或其他能源转变成热能以对食物进行加热的装置。根据加热方式的不同,烹饪装置有多种烹饪类型,包括煎、炸、蒸以及各种组合。相关的烹饪装置采用光波对食物进行烘烤加热,相关的烹饪装置的光波照射装置设置在承载食物的承载件上方,但是对食物的侧面的加热效果不佳,导致食物的上色不均匀或导致食物的加热效率不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烹饪装置,以解决如何提高对食物的侧面的加热效果,以提高食物上色的均匀程度或提高食物的加热效率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烹饪装置,该烹饪装置包括:壳体,具有用于容纳食物的中空容纳腔;承载件,设置在所述容纳腔下方与所述容纳腔相邻,用于放置所述食物;光波管,设置在所述承载件的上方,用于加热放置在所述承载件容纳腔上的食物;辅助加热件,在所述承载件的外侧围绕所述承载件设置,用于加热放置在所述承载件上的食物的侧面。
进一步的,沿所述容纳腔的高度方向,所述辅助加热件的上端和下端到所述承载件用于承载食物的承载面的距离均不大于预设值。
进一步的,所述辅助加热件为沿围绕所述承载件的方向连续延伸的封闭件。
进一步的,所述辅助加热件为导光件,用于将光波管发射的光波导向放置在承载件上的食物的侧面。
进一步的,所述导光件包括:第一反光件,用于反射所述光波管发射的光波。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反光件固定于所述承载件的边缘。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反光件固定在所述壳体上与所述承载件相邻。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反光件用于反射所述光波的反射面与所述承载件用于承载食物的承载面之间的夹角为钝角。
进一步的,所述辅助加热件为辅助光波管,用于向放置在所述承载件上的食物的侧面发射光波。
进一步的,所述辅助光波管的功率小于所述光波管的功率。
进一步的,所述辅助光波管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辅助加热件包括多个在围绕所述承载件的方向上间隔设置的子辅助加热件。
进一步的,所述光波管烹饪装置还包括:第二反光件,设置在所述光波管的上方,以反射所述光波管发出的光波。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反光件与所述光波管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烹饪装置还包括:隔热罩,设置在所述第二反光件与所述壳体之间,以减少热量从所述第二反光件传递至所述壳体。
进一步的,所述烹饪装置还包括:隔离件,位于所述第二反光件和所述容纳腔之间,用于隔离所述光波管和所述容纳腔。
进一步的,所述烹饪装置还包括:散热件,设置在所述壳体上,所述壳体开设有与所述散热件连通的气流通道,所述气流通道的两端分别设置进风口和出风口。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包括:下盖,所述承载件与所述下盖的内壁面固定连接;上盖,所述光波管与所述上盖的内壁面连接;其中,所述上盖和所述下盖围合成可开闭的所述容纳腔。
进一步的,所述光波管的功率在600瓦至900瓦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承载件内设置有加热件,所述加热件的功率在600瓦至900 瓦之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烹饪装置,该烹饪装置包括具有中空容纳腔的壳体,设置于容纳腔下方用于承载食物的承载件,设置于承载件上方用于加热承载件承载的食物的光波管,以及设置于承载件外侧并围绕承载件设置的辅助加热件。通过设置辅助加热件,以使辅助加热件能够向食物的侧面输出光波,并通过输出的光波加热放置在承载件上的食物的侧面,在需要对食物进行上色的状态下,通过辅助加热件对光波管发出的光波难以照射到的食物的侧面进行加热,从而使食物的侧面与食物的其他部分发生相同或近似程度的美拉德反应,并使食物的侧面与食物的其他部分发生相同或近似程度的颜色改变,进而使食物的上色更加均匀;在需要对食物进行加热的状态下,通过辅助加热件对光波管发出的光波难以照射到的食物的侧面进行加热,从而使食物的侧面的温度与食物的其他部分的温度一同上升,而无需在食物的其他部分的温度上升后才能通过食物其他部分的热传递实现对食物侧面的加热,进而提高了食物的加热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烹饪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烹饪装置中的第一种辅助加热件与承载件的装配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烹饪装置中的第二种辅助加热件、承载件与壳体的装配示意图;
图4为相关的烹饪装置发射的光波在食物的表面的分布情况;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烹饪装置中的光波管发射的光波在食物的表面的分布情况;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烹饪装置中的第一种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烹饪装置中的第二种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烹饪装置中的一种辅助加热件、承载件与壳体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烹饪装置中的一种辅助加热件、承载件与壳体的装配示意图的俯视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烹饪装置中的一种第一反光件与承载件的装配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烹饪装置中的一种第一反光件、承载件与壳体的装配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烹饪装置中的另一种第一反光件与承载件的装配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烹饪装置中的一种辅助光波管与承载件的装配示意图;
图1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烹饪装置中的光波管的功率和辅助光波管的功率的关系示意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烹饪装置中的子辅助加热件、承载件与壳体的装配示意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烹饪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烹饪装置中的一种光波管、第二反光件和隔热罩的装配示意图;
图1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烹饪装置中的一种空气流道的示意图;
图1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烹饪装置中的一种带有空气流道的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烹饪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X、容纳腔11的高度方向;S1、食物的上表面;S2、食物的侧面;1、烹饪装置;2、食物;10、壳体;11、容纳腔;12、蒸汽排出口;10A、第一种类型的壳体;12A、箱体;13A、封闭门;10B、第二种类型的壳体;12B、上盖; 13B、下盖;13、气流通道;131、进风口;132、出风口;14、下盖;15、上盖;20、承载件;21、承载面;22、加热件;30、光波管;31、固定脚;32、电极;40、辅助加热件;40A、反射板;41A、反射面;40B、电热丝;41、上端;42、下端;43、子辅助加热件;50、第一反光件;51、反光面;60、辅助光波管;70、第二反光件;80、隔热罩;90、隔离件;100、散热件。
具体实施方式
在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实施例中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各种组合,例如通过不同的具体技术特征的组合可以形成不同的实施方式,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中各个具体技术特征的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在以下的描述中,所涉及的术语“第一\第二...”仅仅是区别不同的对象,不表示各对象之间具有相同或联系之处。应该理解的是,所涉及的方位描述“上方”、“下方”,“内”、“外”等方位名词所表述的方位均为正常使用状态时的方位。
在具体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烹饪装置可以用于烹饪任何食物,例如,可以用于烹饪糕点、馒头、饺子等面点,也可以用于烹饪牛排、猪排、排骨等肉制品。烹饪的具体加热方式包括煎、炸、烤、蒸以及各种组合。需要说明的是,烹饪不仅指通过加热将生的食物转化为熟的食物的过程,还包括通过加热提高熟食的温度的过程。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知晓,烹饪的食物类型以及加热类型并不对烹饪装置的结构产生限定。以下以烹饪装置为煎烤机为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说明。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烹饪装置1包括:壳体10、承载件20、光波管30和辅助加热件40。壳体10具有用于容纳食物2的中空的容纳腔11,容纳腔11为用于加热食物2的中空空间。
承载件20设置在容纳腔11下方与容纳腔11相邻,用于放置食物2,即,承载件20的上表面和壳体10的内壁面包围形成容纳腔11,为了便于说明,以下将用于承载食物2的承载件20的上表面均称为承载面21。可选的,承载件 20的内部设置有加热元件,且该加热元件发出的热量可以传导至承载面21,以使承载件20通过热传导的方式对食物2进行辅助加热,从而提高烹饪装置1 对食物2的加热效率。
光波管30设置在承载件20的上方,用于加热放置在承载面21上的食物2,光波管30可以发射光波,被该光波照射的物体的温度会升高,即,光波管30 以发射的光波为热辐射的载体,通过热辐射对容纳腔11中的食物2进行加热,光波管30的下表面与承载件20的上表面相距预设的距离(即容纳腔的高度),以使光波管30发出的热辐射照射到食物2上的强度在预设的范围内,从而在保证对食物2的加热效率的前提下,防止食物2被烤焦,可选的,光波管30的下表面与承载件20的上表面的间距在3厘米至10厘米之间。可选的,光波管30 的功率在600瓦至900瓦之间。
辅助加热件40,在承载件20外侧围绕承载件20设置,用于加热放置在承载件上的食物的侧面,其中食物的侧面是指在烹饪装置1正常工作的状态下食物与容纳腔11的侧壁相对的面,例如,在利用烹饪装置1煎牛排的场景下,牛排的沿厚度方向的面与容纳腔11的侧壁相对,牛排的沿厚度方向的面为该牛排的侧面。即,辅助加热件40设置于承载件20的外侧,且辅助加热件40围绕承载件20设置。其中,辅助加热件40设置于承载件20的外侧是指,沿容纳腔 11的高度方向上,辅助加热件40向承载面21所在平面的投影均位于承载面21 的外部,同时,辅助加热件40的底部位于承载面21的下方或者与承载面21 平齐,辅助加热件40的顶部位于承载面21的上方;辅助加热件40围绕承载件 20设置是指,辅助加热件40的沿承载件20的周向延伸,或者,多个辅助加热件40绕承载件20的周向间隔设置。需要说明的是,辅助加热件40为任何可以向承载面21的中部区域输出方向大致与承载面21平行的光波,从而加热承载面21上承载的食物2的侧面的结构,其中,辅助加热件40输出光波是指,辅助加热件40本身能够发射光波,或者,辅助加热件40能够反射光波,下面结合图2和图3对辅助加热件40的具体结构进行示例性说明,应当理解,辅助加热件40还可以为其他的结构。
如图2所示,第一种类型的辅助加热件为反射板40A,反射板40A固定于承载件20的边缘,反射板40A面向承载面21的中部区域的面为反射面41A,反射面41A能够反射光波管30发射的光波,经反射面41A反射的光波沿大致平行于承载面21的方向射出并照射到食物的侧面,从而提高了对食物的侧面的加热效果,进而提高了食物的上色的均匀程度或提高了食物的加热效率。
如图3所示,第二种类型的辅助加热件为电热丝40B,电热丝40B与壳体 10的内壁面连接,并围绕承载件20的外部设置,电热丝40B能够发出大致平行于承载面21的方向的热辐射,从而使该热辐射作用于食物的侧面,从而提高了对食物的侧面的加热效果,进而提高了食物的上色的均匀程度或提高了食物的加热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根据烹饪装置1被设置的模式不同,烹饪装置1可以用于对食物2进行加热,也可以用于对食物2的表面进行上色。具体的,对食物2 进行加热是指,通过对食物2进行时间较长温度较低的加热,使食物2内部和外部的温度均达到目标温度,从而使食物2的内部和外部的成熟度达到目标的成熟度;对食物2的表面进行上色是指,通过对食物2进行特定温度范围内的加热,使食物2的表面在高温的作用下发生美拉德反应,并使食物2的表面在美拉德反应的作用下变色,其中,美拉德反应是指含游离氨基的化合物和还原糖或羰基化合物在常温或加热时发生聚合、缩合并最终生成棕色甚至是棕黑色的大分子物质类黑精或称拟黑素的过程,产生的黑精或拟黑素会使食物表面的颜色变为棕黄色或黑棕色,同时使食物发出香味。设置于承载件20上方的光波管发射的光波难以照射到食物2的侧面,导致食物2的侧面的加热效果不佳,而通过设置辅助加热件40对食物2的侧面进行加热,提高了烹饪装置1对食物 2的侧面的加热效果,在烹饪装置1对食物2进行上色的状态下,能够提高食物2上色的均匀程度,在烹饪装置1对食物2进行加热的状态下,能够提高食物2的加热效率。
下面分别结合图4和图5分别对相关的烹饪装置对食物的侧面的上色效果,和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烹饪装置1对食物的侧面的加热效果进行对比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图4和图5中通过圆点的分布密度表示光波管发射的光波在食物的表面的分布密度,该圆点在食物的表面的分布密度越密,表示光波在食物的表面的分布密度越高,烹饪装置对食物的上色效果越好。如图4所示,相关的烹饪装置中的光波管发射的光波在食物的上表面S1的分布较密,而光波在食物的侧面S2的分布较为稀疏,光波对食物的上表面S1的上色效果较好,而对食物的侧面S2的上色效果较差,导致加热得到的食物的上表面S1和食物的侧面S2产生较为明显的色差;如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烹饪装置1中的光波管30发射的光波在食物的上表面S1的分布较密,且光波在食物的侧面S2的分布也较密,光波对食物的上表面S1和食物的侧面S2均有较好的上色效果,加热得到的食物的上表面S1和食物的侧面S2之间的色差较小,从而使食物的上色更加均匀。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烹饪装置,该烹饪装置包括具有中空容纳腔的壳体,设置于容纳腔下方用于承载食物的承载件,设置于承载件上方用于加热承载件承载的食物的光波管,以及设置于承载件外侧并围绕承载件设置的辅助加热件。通过设置辅助加热件,以使辅助加热件能够向食物的侧面输出光波,并通过输出的光波加热放置在承载件上的食物的侧面,在需要对食物进行上色的状态下,通过辅助加热件对光波管发出的光波难以照射到的食物的侧面进行加热,从而使食物的侧面与食物的其他部分发生相同或近似程度的美拉德反应,并发生相同或近似程度的颜色改变,进而使食物的上色更加均匀;在需要对食物进行加热的状态下,通过辅助加热件对光波管发出的光波难以照射到的食物的侧面进行加热,从而使食物的侧面的温度与食物的其他部分的温度一同上升,而无需在食物的其他部分的温度上升后才能通过食物其他部分的热传递实现对食物侧面的加热,从而提高了食物的加热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壳体10设置有连通容纳腔11和壳体10外部空间的开口,以供用户通过该开口将食物放入容纳腔11中,或将食物由容纳腔11中取出。可选的,可以选择性地开启或封闭该开口,以控制容纳腔11与壳体10的外部空间之间的连通状态,具体的,在需要将食物放入或取出时,开启该开口,以将容纳腔11与壳体10的外部空间连通;在加热食物的过程中,封闭该开口,以将容纳腔11与壳体10的外部空间隔离,以防止加热食时的油滴飞溅出容纳腔11,避免使用者被飞溅的油滴烫伤,同时,封闭该开口还能防止加热时的热量由该开口散失到壳体10的外部空间中,提高了食物的加热效率。需要说明的是,壳体10可以为任何带有开口且能够控制该开口的开启与封闭的结构,下面结合图6和图7对壳体10的具体结构进行示例性说明。
如图6所示,第一种类型的壳体10A包括单面开口的箱体12A和封闭门 13A。箱体12A内部具有中空的容纳腔11,且箱体12A的开口连通容纳腔11 和箱体12A的外部空间。封闭门13A与箱体12A可旋转地连接,且在封闭门 13A能够通过旋转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运动。在第一位置处,封闭门13A 覆盖住箱体12A的开口,从而隔绝容纳腔11与箱体12A的外部空间之间的连通;在第二位置处,封闭门13A远离箱体12A的开口,从而使容纳腔11与箱体12A的外部空间连通。
如图7所示,第二种类的壳体10B包括上盖12B和下盖13B,上盖12B和下盖13B围合成中空的容纳腔11。上盖12B和下盖13B可拆卸地连接,通过将上盖12B与下盖13B分离,可以连通容纳腔11与壳体10B的外部空间,通过将上盖12B与下盖13B连接,可以隔绝容纳腔11与壳体10B的外部空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沿容纳腔11的高度方向X,辅助加热件 40的上端41和下端42到承载面21的距离不大于预设值,以使辅助加热件40 在能够加热食物的侧面的同时,减小辅助加热件40沿容纳腔11的高度方向X 上的尺寸,从而减小辅助加热件40的制造成本。可选的,辅助加热件40的上端41到承载面21的距离的不大于第一预设值,辅助加热件40的下端42到承载面21的距离不大于第二预设值,且第一预设值大于第二预设值。具体的,辅助加热件40的位于承载面21下方的部分对承载面21上承载的食物的侧面的加热效果较弱,通过使辅助加热件40的上端41到承载面21的距离大于辅助加热件40的下端42到承载面的距离,从而使辅助加热件40的下端42位于承载面 21下方并靠近承载面,或者,使辅助加热件40的下端42与承载面21齐平,能够尽量减少辅助加热件40位于承载面21的下方的部分,从而在不增大辅助加热件40的沿容纳腔11的高度方向X的尺寸的同时,使辅助加热件40对承载面21承载的食物的侧面的加热效果更佳。其中,第一预设值根据烹饪装置1 允许加热的食物的最大厚度确定,以使辅助加热件40对承载面21承载的食物的整个侧面进行加热;第二预设值根据烹饪装置1的装配精度确定,可以理解为,允许辅助加热件40的下端42由于装配误差位于承载面21的下方,且辅助加热件40的下端与承载面21的间距不大于第二预设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辅助加热件40为沿围绕承载件20的方向连续延伸的封闭件,即,辅助加热件40沿承载件20的外部的周向延伸,且延伸形成首尾相接且没有间隔和中断的封闭件,以使辅助加热件40能够对承载面 21上承载的食物的整个侧面均进行加热,进一步提高对食物的侧面的加热效果,提高了食物上色的均匀程度或提高了食物的加热效率。其中,辅助加热件 40延伸形成的封闭件的内表面包围形成的空间可以为圆柱体也可以为多棱柱体。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辅助加热件40为导光件,用于将光波管 30发射的光波导向放置在承载件20上的食物的侧面,以对该食物的侧面进行加热,从而使食物的加热更加均匀。示例性的,导光件可以为凸透镜,该凸透镜能够将光波管发射的光波通过折射向食物的侧面汇聚,从而将光波导向食物的侧面;示例性的,导光件还可以为反射板,该反射板能够将光波管发射的光波反射向食物的侧面,从而将光波导向食物的侧面。为了便于说明,以下均以导光件包括第一反光板为例进行示例性说明。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导光件包括:第一反光件50,用于发射光波管30发射的光波,具体的,第一反光件50设置于承载件20的外侧,并围绕承载件20设置,第一反光件50面向承载面21的中部区域的面设置有反光材料形成第一反光件50的反光面51,反光面51能够反射光波管30发射的光波,并使被反射的光波沿大致平行于承载面21的方向传播,并照射向食物的侧面。通过设置第一反光件50,将光波管30未照射向食物的光波经过反射后照射向食物的侧面,从而对光波管发射的光波进行充分的利用,从而在无需消耗额外能源的前提下,提高了对食物的侧面的加热效果,进而提高了食物上色的均匀程度或提高了食物的加热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第一反光件50固定于承载件20的边缘,具体的,第一反光件50的下端固定于承载面21的边缘,且第一反光件50向上突出于承载面21,从而在无需将第一反光件50与承载件20进行高精度装配的前提下,使第一反光件50均位于承载面21的上方,从而使第一反光件50所有反光面51均可以用于反射光波管30发射的光波,并将光波反射至承载面21 上承载的食物的侧面,在降低了第一反光件50与承载件20的装配精度的同时,进一步提高了对食物的侧面的加热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1所示,第一反光件50固定在壳体10上并与承载件20相邻,即,第一反光件50与壳体10的用于形成容纳腔11的内壁固定连接,且第一反光件50围绕承载件20的外部,通过第一反光件50的反光面51 反射光波管30发射的光波,并使反射的光波照射至食物的侧面。其中,第一反光件50的与承载件20相邻是指第一反光件50的反光面51与承载件20的外缘的间距不大于预设的阈值,从而使第一反光件50能够将足够多的光波反射至食物的侧面,从而提高对食物的侧面的加热效果。
可选的,第一反光件50与壳体10的用于包围形成容纳腔11的内壁面一体成型,即,第一反光件50为设置于容纳腔的内壁面的预设位置的反光材料,降低了第一反光件50的制造成本,同时,还减少了第一反光件50对容纳腔11的占用空间,使容纳腔11能够容纳体积更大的食物。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第一反光件50用于反射光波的反光面51 与承载面21之间的夹角为钝角,以增大反光面51能够反射的光波管30由上方向下发射的光波的量,从而使更多的光波经过反光面51的反射后,被照射向承载面21上承载的食物,进一步提高对食物的侧面的加热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3所示,辅助加热件40为辅助光波管60,即:辅助加热件的具体形式是不同于光波管30的另外的光波管。辅助光波管60用于向承载面21上的食物的侧面发射光波,即,辅助光波管60通过向食物的侧面发射光波,提高对食物的侧面的加热效果,从而提高食物上色的均匀程度或提高对食物的加热效率。单独设置辅助光波管60对食物的侧面进行加热,可以分别对光波管30的功率和辅助光波管60的功率进行控制,从而能够对食物的整体加热效果和对食物的侧面的加热效果分别进行控制,使烹饪装置1的控制更加灵活,进而进一步提高食物上色的均匀程度或提高食物的加热效率。例如,如图14所示,辅助光波管60的功率与光波管30的功率成正相关关系,辅助光波管60的功率的增长率与光波管30的功率成负相关关系,具体的,在光波管 30的功率较小的状态下,光波管30发出的光波难以在容纳腔11的内壁面的反射的作用下照射至食物的侧面,在此状态下,食物的侧面主要由辅助光波管60 发出的光波进行加热;在光波管30的功率较大的状态下,光波管30发出的光波有一部分能在容纳腔11的内壁面的发射的作用下照射至食物的侧面,在此状态下,食物的侧面由辅助光波管60发出的光波以及光波管30的被反射至食物侧面的部分光波共同进行加热,为了使食物上色更加均匀或提高食物的加热效率,需要使辅助光波管60的功率随光波管30的功率的增大而增大,但是在光波管30的功率加大的状态下,为了防止食物的侧面被辅助光波管60和光波管 30的共同加热下而被烤焦,则需要使辅助光波管60的功率的增长率随光波管 30的功率的增大而减小。可选的,辅助光波管60的功率小于光波管30的功率,辅助光波管60照射向食物的侧面,用于加热食物的面积小于光波管30用于加热食物的面积,通过将辅助光波管60的功率小于光波管30的功率,防止食物的侧面被烤焦。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3所示,辅助光波管60与壳体10固定连接,即,辅助光波管60固定于壳体10用于包围形成容纳腔11的内壁面,以通过辅助光波管60发射的光波对食物的侧面进行加热。相较于将辅助光波管60与承载件 20固定连接,将辅助光波管60与壳体10固定连接可以减小辅助光波管60发出的热量通过热传导传递至承载件20的量,从而减小辅助光波管60发出的热量对承载件20的影响,同时,将辅助光波管60与壳体10固定连接还增大了辅助光波管60与承载面21上承载的食物之间的距离,从而减小了加热食物时产生的油烟飞溅到辅助光波管60上的可能性,进而延长了辅助光波管60的使用寿命。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5所示,辅助加热件40包括多个围绕承载件20 的方向上间隔设置的子辅助加热件43,多个子辅助加热件43分别用于加热食物的侧面的不同部分,且间隔设置子辅助加热件43能够减小子辅助加热件43 之间的相互影响。通过多个子辅助加热件43加热食物的侧面,可以根据食物的侧面的状态分别对各子辅助加热件43的输出的光波的量进行控制,从而使烹饪装置1对食物的加热更加灵活,扩大了烹饪装置1的使用范围。例如,在子辅助加热件43均为辅助光波管的状态下,可以根据加热的食物的种类不同,分别控制不同辅助光波管的功率从而根据食物的种类的不同调节光波在食物表面的分布,进而实现不同的烹饪效果,示例性的,利用烹饪装置1加热咖喱饭,咖喱饭的一边为咖喱酱汁而另一边为白米饭,在这种场景下可以设置烹饪装置1 的靠近咖喱酱汁的一侧的辅助光波管的功率大于靠近白米饭一侧的辅助光波管,从而在使咖喱酱汁迅速升温并液化的同时,减少米饭内水分的散失速度,使加热后的米饭松软可口。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6所示,烹饪装置1还包括第二反光件70。第二反光件70设置在光波管30的上方,以反射光波管30发出的光波,具体的,光波管30向光波管30的周向发射热辐射,光波管30向下发射的光波可以照射向位于光波管30下方的承载件20,从而加热承载件20上的食物,光波管30向上发射的光波被设置于光波管30上方的第二反光件70反射后向下照射至承载件20的上表面,实现了对光波管30发射的光波的充分利用,在不增加光波管 30的功率的前提下,提高了光波管30对食物的加热效率。
可选的,如图16所示,第二反光件70为预设的形状,以使光波管30发射的光波经过尽可能少的反射次数后,被反射向承载面21,且使热辐射能够覆盖整个承载面21。具体的,位于光波管30两侧的第二反光件70形成凸面反射镜区域,以使射向该凸面反射镜的区域的热辐射被散射,从而使被凸面镜区域反射的热辐射能够覆盖承载面21的更大面积的区域;位于光波管30上方的第二反光件70形成凹面反射镜区域,从而使经过该凹面反射镜区域反射的热辐射能够从光波管30的周围射向承载面21。
可选的,光波管30还包括温度控制元件,该温度控制元件固定于第二反光件70,且与第二反光件70接触的面积不小于预设的阈值,从而准确地获取第二反光件70的温度,进而根据该温度对容纳腔11内的温度进行控制。具体的,温度控制元件每隔预设的时长获取第二反光件70的温度,当获取的温度高于用户设定的温度阈值时,温度控制元件控制供电元件停止向光波管30供电,从而降低容纳腔11中的温度,直至温度控制元件获取的温度低于用户设定的温度阈值,在此状态下温度控制器控制供电元件重新向光波管30供电,从而提高容纳腔11中的温度,即,温度控制器通过控制光波管30的通电和断电状态,使容纳腔11中的温度保持在预设的温度范围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6所示,烹饪装置1还包括隔热罩80,隔热罩80 设置于第二反光件70和壳体10之间,以减少热量从第二反光件70传递至壳体 10,从而减少容纳腔11内的热量散失,提高加热效率。同时,减小传递至壳体 10的热量,还能够防止壳体10发生热疲劳,延长了壳体10的使用寿命,也能够防止用户在使用烹饪装置1时被烫伤。可选的,隔热罩80远离第二反光件 70的一侧与壳体10围合成中空的腔体,烹饪装置1的供电元件和电控模块位于该中空的腔体内,隔热罩80还能够防止容纳腔11中的温度传递至该腔体内,导致供电元件和电控模块过热。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7所示,烹饪装置还包括固定脚31,光波管30通过固定脚31与第二反光件70固定连接。可选的,光波管30的端部设置为电极 32,电极32伸出第二反光件70和隔热罩80,以使光波管30能够通过电极32 获取电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6所示,烹饪装置1还包括隔离件90,隔离件90 位于第二反光件70和容纳腔11之间,以隔离光波管30和容纳腔11,从而减小在加热食物时,飞溅的油滴或油烟进入光波管30和第二反光件70之间的可能性,降低烹饪装置1的清洁难度。需要说明的是,隔离件90由透光导热且耐热的材料制成,以使光波管30发射的光波能够照射向承载件20,并顺利对食物进行加热,在保证烹饪装置1的清洁的便利性的同时,保证烹饪装置1具有较高的加热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6所示,承载件20内设置有加热件22,以使承载件20能够通过热传导的形式对食物进行加热,可以理解为承载件20为烤盘组件,可以通过煎和烤的方式对食物进行加热。可选的,加热件22的功率在600 瓦至900瓦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8和图19所示,壳体10开设有蒸汽排出口12,蒸汽排出口12与图16中的容纳腔11连通,从而能够将食物加热过程中产生的蒸汽由容纳腔11内排出。
在一些实施例中,结合图18和图19,烹饪装置1还包括散热件100,散热件100设置于壳体10上,且壳体10开设有与散热件连通的气流通道13,气流通道13的两端分别设置进风口131和出风口132。具体的,散热件100为吸风装置,将空气由进风口131吸入气流通道13中,并驱动气流沿气流通道13流动,直至将气流由出风口132吹出(气流流向如图18和图19中箭头所示),在该气流在气流通道13内流动的过程中,该气流吸收壳体10的温度,从而降低壳体10的温度。可选的,气流通道13与用于容纳供电元件和电控模块的腔体连通或相邻,从而实现对用于容纳供电元件和电控模块的腔体的降温,进一步减小供电元件和电控模块由于过热而损坏的可能性。可选的,如图19所示,进风口131和出风口132分别设置于壳体10的相对的两侧,延长了气流通道13 的长度,使气流能够充分地与壳体10之间进行热交换,提高了壳体10的冷却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0所示,壳体10包括下盖14和上盖15。承载件 20与下盖14固定连接以承放食材,光波管30与上盖15的内壁面连接,对容纳腔11内的食材进行加热。其中,上盖15和下盖14围合成可开闭的容纳腔 11,以便于将食物放入容纳腔11内,或将食物从容纳腔11内取出。具体的,下盖14和上盖15通过铰链可旋转地连接,通过使上盖15相对下盖14旋转,可以开启或关闭容纳腔11。可选的,上盖15还设置有由透明材料制成的可视窗口151,以便用户观察食材在容纳腔11内的加热情况。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20)

1.一种烹饪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10),具有用于容纳食物的中空容纳腔(11);
承载件(20),设置在所述容纳腔(11)下方与所述容纳腔(11)相邻,用于放置所述食物;
光波管(30),设置在所述承载件(20)的上方,用于加热放置在所述承载件(20)容纳腔(11)上的食物;
辅助加热件(40),在所述承载件(20)的外侧围绕所述承载件(20)设置,用于加热放置在所述承载件(20)上的食物的侧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装置,其特征在于,沿所述容纳腔(11)的高度方向,所述辅助加热件(40)的上端和下端到所述承载件(20)用于承载食物的承载面(21)的距离均不大于预设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加热件(40)为沿围绕所述承载件(20)的方向连续延伸的封闭件。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烹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加热件(40)为导光件,用于将光波管(30)发射的光波导向放置在所述承载件上的食物的侧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烹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件包括:第一反光件(50),用于反射所述光波管(30)发射的光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烹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反光件(50)固定于所述承载件(20)的边缘。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烹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反光件(50)固定在所述壳体(10)上与所述承载件(20)相邻。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烹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反光件(50)用于反射所述光波的反射面与所述承载件(20)用于承载食物的承载面(21)之间的夹角为钝角。
9.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烹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加热件(40)为辅助光波管(60),用于向放置在所述承载件(20)上的食物的侧面发射光波。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烹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光波管(60)的功率小于所述光波管(30)的功率。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烹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光波管(60)与所述壳体(10)固定连接。
12.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烹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加热件(40)包括多个在围绕所述承载件(20)的方向上间隔设置的子辅助加热件(43)。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波管烹饪装置还包括:
第二反光件,设置在所述光波管的上方,以反射所述光波管发出的光波。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烹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反光件与所述光波管固定连接。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烹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装置还包括:
隔热罩,设置在所述第二反光件与所述壳体之间,以减少热量从所述第二反光件传递至所述壳体。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烹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装置还包括:
隔离件,位于所述第二反光件和所述容纳腔之间,用于隔离所述光波管和所述容纳腔。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装置还包括:
散热件,设置在所述壳体上,所述壳体开设有与所述散热件连通的气流通道,所述气流通道的两端分别设置进风口和出风口。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
下盖,所述承载件与所述下盖的内壁面固定连接;
上盖,所述光波管与所述上盖的内壁面连接;
其中,所述上盖和所述下盖围合成可开闭的所述容纳腔。
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波管的功率在600瓦至900瓦之间。
2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件内设置有加热件,所述加热件的功率在600瓦至900瓦之间。
CN202122396096.6U 2021-09-30 2021-09-30 烹饪装置 Active CN21616696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396096.6U CN216166963U (zh) 2021-09-30 2021-09-30 烹饪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396096.6U CN216166963U (zh) 2021-09-30 2021-09-30 烹饪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166963U true CN216166963U (zh) 2022-04-05

Family

ID=808597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396096.6U Active CN216166963U (zh) 2021-09-30 2021-09-30 烹饪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16696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3330586B2 (ja) クックウェア反射率補償を用いる光波オーブンおよびそれによる調理方法
KR101985528B1 (ko) 전자유도가열식 조리기기
JP2007327676A (ja) 加熱調理器
KR101323325B1 (ko) 조리기기
CN216166963U (zh) 烹饪装置
KR20040035941A (ko) 가열 조리기
JP6488177B2 (ja) 加熱調理器
KR100526776B1 (ko) 할로겐히터 조리기
CN114680596B (zh) 一种烹饪装置及烹饪方法
CN114680649A (zh) 一种烹饪装置
CN114680650A (zh) 一种烹饪装置
US20220221154A1 (en) Light Cooking Device and Light Cooking Method
CN115211733A (zh) 一种烹饪装置及烹饪方法
CN214548821U (zh) 一种光波管组件及烹饪装置
KR101659582B1 (ko) 음식물 조리기용 가열장치
CN209995890U (zh) 烹饪器具
CN209863283U (zh) 烹饪器具
CN218651361U (zh) 烹饪器具
CN221153819U (zh) 一种红外发射组件、盖体和烹饪器具
KR200395751Y1 (ko) 할로겐 램프 구이기의 할로겐 램프 케이싱 구조
KR20060082249A (ko) 전기오븐의 오븐부 구조
KR100451360B1 (ko) 가스오븐레인지의 오븐 가열장치
KR200395754Y1 (ko) 할로겐 램프 구이기의 열차단구조
KR200149674Y1 (ko) 전기보온밥솥의 뚜껑
KR200395756Y1 (ko) 할로겐 램프 구이기용 기름받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