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150942U - 一种用于有芯轴绕簧设备中自动控制螺距的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有芯轴绕簧设备中自动控制螺距的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150942U
CN216150942U CN202122250520.6U CN202122250520U CN216150942U CN 216150942 U CN216150942 U CN 216150942U CN 202122250520 U CN202122250520 U CN 202122250520U CN 216150942 U CN216150942 U CN 21615094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tch
automatically controlling
machine body
body assembly
threa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250520.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云霄
台运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Haofeng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Chongzha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Chongzha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Chongzha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250520.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15094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15094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15094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ulding By Coating Mould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有芯轴绕簧设备中自动控制螺距的装置,包括机体总成,第一空心管设置于所述机体总成的一侧,活动块套接于所述第一空心管的外部,角度传感器设置于所述机体总成远离所述第一空心管的一侧,直滑轨设置于所述机体总成的上端,滑块套接于所述直滑轨的外部,所述滑块的外部活动连接有第一导轮用于支撑芯轴。该装置具有稳定螺距的效果,使产品的螺距均匀,提升产品的合格率。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有芯轴绕簧设备中自动控制螺距的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芯轴绕簧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有芯轴绕簧设备中自动控制螺距的装置。
背景技术
有芯绕簧的基本原理是将金属丝一端固定在棒状绕芯上,通过使棒状绕芯和金属丝发生相对旋转使金属丝缠绕在棒状绕芯上而形成丝簧。
目前有芯轴绕簧设备中的间隙控制是通过主模组的移动和转速配合从而得出每一圈的螺距,由于在绕制过程中会出现主模组运动速度有极小的偏差或者是旋转速度有极小的偏差,这两个原因都会导致绕制出产品的螺距不均匀,使产品的合格率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用于有芯轴绕簧设备中自动控制螺距的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有芯轴绕簧设备中自动控制螺距的装置,包括机体总成,第一空心管设置于所述机体总成的一侧;
活动块,套接于所述第一空心管的外部;
角度传感器,设置于所述机体总成远离所述第一空心管的一侧;
直滑轨,设置于所述机体总成的上端;
滑块,套接于所述直滑轨的外部;
所述滑块的外部活动连接有第一导轮,用于支撑芯轴。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机体总成的外部活动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上端活动连接有气缸。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直滑轨的远离所述安装板的另一端设置有止动板。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第一导轮通过曲形延长板与所述滑块相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机体总成的下端设置有所述曲形延长板,且在曲形延长板的外部也连接有所述第一导轮。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机体总成的外部活动连接有第二空心管,且所述第二空心管与所述第一空心管同一侧。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活动块的外部活动连接有第二导轮,且所述第二导轮的边缘与所述第一空心管的轴线相切。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气缸远离所述安装板的另一端连接在所述滑块的另一端。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活动块与所述角度传感器通过转动轴连接,且转动轴贯穿于所述机体总成。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第一空心管与所述第二空心管之间设置有一定的距离。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该实用新型通过丝线发生角度偏转时带动第一空心管偏转,使活动块带动其外部的角度传感器偏转,从而使角度传感器可以反馈丝线相对于芯轴的角度,将信号传输给外部控制速度的装置,控制丝线移速的变快或者变慢,从而达到移速匹配芯轴的转速,从而稳定螺距的效果,使产品的螺距均匀,提升产品的合格率。
2、该实用新型通过控制气缸向第一导轮端伸展,从而使滑块沿着直滑轨向靠近止动板的方向移动,而在滑块的外部活动连接有曲形延长板,曲形延长板的外部连接有第一导轮,第一导轮支撑着芯轴,当滑块带动第一导轮7 向外部运动,减少第一空心管与绕丝一端的距离,从而达到可以在芯轴上绕制更长的线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用于有芯轴绕簧设备中自动控制螺距的装置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用于有芯轴绕簧设备中自动控制螺距的装置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用于有芯轴绕簧设备中自动控制螺距的装置的主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用于有芯轴绕簧设备中自动控制螺距的装置的图1的A部分示意图。
图例说明:
1、机体总成;2、第一空心管;3、活动块;4、角度传感器;5、直滑轨; 6、滑块;7、第一导轮;8、安装板;9、气缸;10、止动板;11、曲形延长板;12、第二空心管;13、第二导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1-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用于有芯轴绕簧设备中自动控制螺距的装置,包括机体总成1,第一空心管2设置于机体总成1 的一侧;
活动块3,套接于第一空心管2的外部;
角度传感器4,设置于机体总成1远离第一空心管2的一侧;
直滑轨5,设置于机体总成1的上端;
滑块6,套接于直滑轨5的外部;
滑块6的外部活动连接有第一导轮7,用于支撑芯轴。
当丝线发生角度偏转时带动第一空心管2偏转,使活动块3带动其外部的角度传感器4偏转,从而使角度传感器4可以反馈丝线相对于芯轴的角度,将信号传输给外部控制速度的装置,控制丝线移速的变快或者变慢,从而达到移速匹配芯轴的转速,从而稳定螺距的效果。
进一步的,机体总成1的外部活动连接有安装板8,安装板8的上端活动连接有气缸9,气缸9的一端固定在安装板8的上端,为气缸9提供一个固定点。
进一步的,直滑轨5的远离安装板8的另一端设置有止动板10,使滑块 6在直滑轨5的上端滑动距离设置有一定的范围。
进一步的,第一导轮7通过曲形延长板11与滑块6相连接,通过曲线延长板11可以使两组第一导轮7相距足够的距离,为芯轴提供足够长的支撑点。
进一步的,机体总成1的下端设置有曲形延长板11,且在曲形延长板11 的外部也连接有第一导轮7。
进一步的,机体总成1的外部活动连接有第二空心管12,且第二空心管 12与第一空心管2同一侧,第二空心管12可以限制丝线的活动范围。
进一步的,活动块3的外部活动连接有第二导轮13,且第二导轮13的边缘与第一空心管2的轴线相切,第二导轮13为丝线提供导向。
进一步的,气缸9远离安装板8的另一端连接在滑块6的另一端。
进一步的,活动块3与角度传感器4通过转动轴连接,且转动轴贯穿于机体总成1。
进一步的,第一空心管2与第二空心管12之间设置有一定的距离。
工作原理:该装置在使用时,将芯轴放置在两组第一导轮7的外部,两组第一导轮7将芯轴支撑住,而在芯轴的外部活动连接有电机,电机带动芯轴旋转,而丝线缠绕在芯轴后,通过芯轴旋转带出丝线绕制在芯轴的外部,而在丝线的外部套接有第一空心管2,第一空心管2的外部套接有活动块3,当丝线发生角度偏转时带动第一空心管2偏转,使活动块3带动其外部的角度传感器4偏转,从而使角度传感器4可以反馈丝线相对于芯轴的角度,将信号传输给外部控制速度的装置,控制丝线移速的变快或者变慢,从而达到移速匹配芯轴的转速,从而稳定螺距的效果。
而当芯轴的部分段已经缠绕完,通过控制气缸9向第一导轮7端伸展,从而使滑块6沿着直滑轨5向靠近止动板10的方向移动,而在滑块6的外部活动连接有曲形延长板11,曲形延长板11的外部连接有第一导轮7,第一导轮7支撑着芯轴,当滑块6带动第一导轮7向外部运动,减少第一空心管2 与绕丝一端的距离,从而达到可以在芯轴上绕制更长的线圈。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用于有芯轴绕簧设备中自动控制螺距的装置,包括机体总成(1),其特征在于:第一空心管(2)设置于所述机体总成(1)的一侧;
活动块(3),套接于所述第一空心管(2)的外部;
角度传感器(4),设置于所述机体总成(1)远离所述第一空心管(2)的一侧;
直滑轨(5),设置于所述机体总成(1)的上端;
滑块(6),套接于所述直滑轨(5)的外部;
所述滑块(6)的外部活动连接有第一导轮(7),用于支撑芯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有芯轴绕簧设备中自动控制螺距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总成(1)的外部活动连接有安装板(8),所述安装板(8)的上端活动连接有气缸(9)。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有芯轴绕簧设备中自动控制螺距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滑轨(5)的远离所述安装板(8)的另一端设置有止动板(1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有芯轴绕簧设备中自动控制螺距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轮(7)通过曲形延长板(11)与所述滑块(6)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有芯轴绕簧设备中自动控制螺距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总成(1)的下端设置有所述曲形延长板(11),且在曲形延长板(11)的外部也连接有所述第一导轮(7)。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有芯轴绕簧设备中自动控制螺距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总成(1)的外部活动连接有第二空心管(12),且所述第二空心管(12)与所述第一空心管(2)同一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有芯轴绕簧设备中自动控制螺距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块(3)的外部活动连接有第二导轮(13),且所述第二导轮(13)的边缘与所述第一空心管(2)的轴线相切。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有芯轴绕簧设备中自动控制螺距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9)远离所述安装板(8)的另一端连接在所述滑块(6)的另一端。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有芯轴绕簧设备中自动控制螺距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块(3)与所述角度传感器(4)通过转动轴连接,且转动轴贯穿于所述机体总成(1)。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于有芯轴绕簧设备中自动控制螺距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空心管(2)与所述第二空心管(12)之间设置有一定的距离。
CN202122250520.6U 2021-09-16 2021-09-16 一种用于有芯轴绕簧设备中自动控制螺距的装置 Active CN21615094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250520.6U CN216150942U (zh) 2021-09-16 2021-09-16 一种用于有芯轴绕簧设备中自动控制螺距的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250520.6U CN216150942U (zh) 2021-09-16 2021-09-16 一种用于有芯轴绕簧设备中自动控制螺距的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150942U true CN216150942U (zh) 2022-04-01

Family

ID=808511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250520.6U Active CN216150942U (zh) 2021-09-16 2021-09-16 一种用于有芯轴绕簧设备中自动控制螺距的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15094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6150942U (zh) 一种用于有芯轴绕簧设备中自动控制螺距的装置
CN108555458A (zh) 一种用于切割管材的激光切割机
CN108335901B (zh) 一种缠绕曲线形微细丝电磁线圈自动绕线机
CN219095943U (zh) 制备医疗导管的热熔粘附缠绕机
CN208358060U (zh) 一种用于切割管材的激光切割机
CN111929782A (zh) 一种光缆成缆机新型扎纱装置
CN216302889U (zh) 一种具有防跳槽功能的钢绞线收线装置
CN109647930A (zh) 一种拉丝机收卷装置
CN215746055U (zh) 一种具有限位功能的折弯机
CN214879152U (zh) 一种绕丝角度可调的绕丝系统
CN208916456U (zh) 一种线缆生产设备及其自动收放线状态控制装置
CN210438868U (zh) 一种棉条圈绕电驱传动装置
CN215439058U (zh) 一种收线机的排线装置
CN207889114U (zh) 一种模具开口度位置调整装置
CN218931284U (zh) 一种线束加工用理线装置
CN217579205U (zh) 一种细纱机张力调节装置
CN215478901U (zh) 一种自动对中放线机构
CN220653164U (zh) 一种内外绕一体式精密绕线设备
CN214191998U (zh) 一种再生化纤长丝高速卷绕装置
CN215478849U (zh) 一种不锈钢焊丝加工绕卷收集装置
CN112941944B (zh) 一种可调松紧度的工业生产用绞线机构
CN220165462U (zh) 一种管线收卷装置
CN216889432U (zh) 一种不锈钢丝生产设备
CN220942605U (zh) 一种漆包线拉丝处理装置
CN209815363U (zh) 一种电阻焊丝收卷同步布线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Zhu Yuanxiao

Inventor after: Tai Yunli

Inventor before: Zhu Yunxiao

Inventor before: Tai Yunli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706

Address after: 200120 East side of 3rd floor, Building 9, No. 356 Zhengbo Road, Lingang New Area, China (Shanghai) Free Trade Pilot Zone, Pudong New Area, Shanghai

Patentee after: Shanghai Haofeng Medical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00120 second floor, building 9, No. 356, ZHENGBO Road, Lingang xinpian District, China (Shanghai) pilot Free Trade Zone, Pudong New Area, Shanghai

Patentee before: Shanghai chongzha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