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123531U - 降破碎防偏仓装置 - Google Patents

降破碎防偏仓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123531U
CN216123531U CN202121484846.9U CN202121484846U CN216123531U CN 216123531 U CN216123531 U CN 216123531U CN 202121484846 U CN202121484846 U CN 202121484846U CN 216123531 U CN216123531 U CN 21612353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uffer
grain
bin
discharging channel
overflow 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484846.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瑞营
王准
夏朝勇
杨小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ofco Research & Engineering Zheng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ofco Research & Engineering Zheng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ofco Research & Engineering Zheng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Cofco Research & Engineering Zheng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484846.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12353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12353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12353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1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agriculture
    • Y02A40/51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agriculture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ing agricultural or horticultural products

Landscapes

  • Adjustment And Processing Of Grai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降破碎防偏仓装置,所述降破碎防偏仓装置包括缓冲料仓、第一卸料通道和第二卸料通道,所述缓冲料仓的上端适于与粮食输送装置相连,第一卸料通道和第二卸料通道设在缓冲料仓的下方,且第一卸料通道和第二卸料通道分别与缓冲料仓连通,第一卸料通道和第二卸料通道在缓冲料仓宽度方向上相对布置。本实用新型的降破碎防偏仓装置,能够在保持粮食流量不变的前提下,降低粮食下落速度,降低破碎率,还可防止偏仓现象,提高粮食存储的质量和安全性。

Description

降破碎防偏仓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粮食存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降破碎防偏仓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大型粮食储存多以浅圆仓、立筒仓为主,这两种仓型具有占地面积相对较小、储存量大、机械化程度高等优点;但是也存在较明显的缺点:由于这两种仓型的顶部均设计为一个入粮口以进行机械化进粮,入粮口距离仓底的距离较大,在进行粮食入仓作业时,由于粮流不均匀,入仓流量也不均匀。根据流量大小的不同,粮流进入仓内的角度也不同,且动能不同,到达的仓底的区域也不相同,会导致偏仓现象,严重的偏仓高差可达1.5m。从下落到落到仓底,高低落差大,造成破碎现象非常严重,特别针对于烘干后玉米,破碎率极高,导致粮食降等降级。影响粮食储藏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降破碎防偏仓装置,能够在保持粮食流量不变的前提下,降低粮食下落速度,降低破碎率,还可防止偏仓现象,提高粮食存储的质量和安全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降破碎防偏仓装置,包括:缓冲料仓,所述缓冲料仓的上端适于与粮食输送装置相连;第一卸料通道和第二卸料通道,所述第一卸料通道和第二卸料通道设在所述缓冲料仓的下方,且所述第一卸料通道和第二卸料通道分别与所述缓冲料仓连通,所述第一卸料通道和第二卸料通道在所述缓冲料仓宽度方向上相对布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降破碎防偏仓装置,能够在保持粮食流量不变的前提下,降低粮食下落速度,降低破碎率,还可防止偏仓现象,提高粮食存储的质量和安全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缓冲料仓包括缓冲料斗、第一挡粮板和第二挡粮板,所述缓冲料斗的上端适于与所述粮食输送装置连通,所述缓冲料斗的下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卸料通道和第二卸料通道连通,所述第一挡粮板和第二挡粮板分别与所述缓冲料斗相连,且所述第一挡粮板与所述第一卸料通道在所述缓冲料仓的高度方向上具有第一预设间隙以便进所述粮料斗内的粮食通过所述第一预设间隙流入所述第一卸料通道内,所述第二挡粮板与所述第二卸料通道在所述缓冲料仓的高度方向上具有第二预设间隙以便进所述粮料斗内的粮食通过所述第二预设间隙流入所述第二卸料通道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预设间隙的尺寸为D1,所述第二预设间隙的尺寸为D2,且D1=D2。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缓冲料斗上设有第一溢流口和第二溢流口,所述第一溢流口与所述第一卸料通道连通,所述第二溢流口与所述第二卸料通道连通,所述第一溢流口设置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一卸料通道,所述第二溢流口设置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二卸料通道,且所述第一溢流口和第二溢流口高度相同。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挡粮板和第二挡粮板在所述缓冲料仓高度方向上均可移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卸料通道和第二卸料通道中每一个包括斜溜槽和输粮管,所述斜溜槽的一端与所述缓冲料仓连通,所述斜溜槽的另一端与所述输粮管连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输粮管内设有多个缓冲溜槽,多个所述缓冲溜槽在所述缓冲料仓的高度方向上呈之字形排布,且相邻所述缓冲溜槽彼此间隔以形成供粮食流动的通道。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卸料通道和第二卸料通道中每一个还包括缓冲板,所述缓冲板的一端与所述斜溜槽铰接,所述缓冲板的另一端与所述斜溜槽在所述缓冲料仓的高度方向上具有第三预设间隙。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缓冲板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缓冲板在所述斜溜槽的延伸方向上间隔布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缓冲板的铰接端设有转动部件,所述转动部件包括连接座和连接杆,所述连接座与所述斜溜槽相连,所述连接座上具有卡槽,所述连接杆设在卡槽内,且所述连接杆在所述卡槽内可转动,所述连接杆与所述缓冲板相连。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降破碎防偏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区域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中缓冲料仓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中转动部件与缓冲板配合关系示意图。
图5是图3中所示转动部件与缓冲板配合关系的侧视示意图。
附图标记:
仓体1,容纳腔101,进粮口102,
缓冲料仓2,缓冲料斗21,第一挡粮板22,第二挡粮板23,第一预设间隙24,第二预设间隙25,第一溢流口26,第二溢流口27,
第一卸料通道3,斜溜槽31,输粮管32,缓冲溜槽321,
第二卸料通道4,
缓冲板5,第三预设间隙6,
转动部件7,连接座71,卡槽711,连接杆7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降破碎防偏仓装置包括缓冲料仓2、第一卸料通道3和第二卸料通道4。
缓冲料仓2的上端适于与粮食输送装置相连。
需要说明的是,当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降破碎防偏仓装置设在仓体1内后,仓体1内部设有用于存储粮食的容纳腔101,仓体1顶部具有进粮口102,进粮口102连通容纳腔101与外界。
具体地,如图1所示,缓冲料仓2的上端与仓体1的上端面大体平齐,缓冲料仓2的至少部分伸入进粮口102内,且缓冲料仓2的上端开口,缓冲料仓2的下端分别与第一卸料通道3和第二卸料通道4连通,第一卸料通道3和第二卸料通道4的下端延伸至仓体1的底部。
第一卸料通道3和第二卸料通道4分别与仓体1相连,第一卸料通道3和第二卸料通道4均设在容纳腔101内,且第一卸料通道3和第二卸料通道4在缓冲料仓2宽度方向(如图1中所示的左右方向)上相对布置。
缓冲料仓2的下端分别连通第一卸料通道3和第二卸料通道4,缓冲料仓2用于调节进入第一卸料通道3和第二卸料通道4内的粮食量。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降破碎防偏仓装置,通过设置缓冲料仓2,通过进粮口102进入仓体1的粮食经过缓冲料仓2的调节后分别进入第一卸料通道3和第二卸料通道4内,缓冲料斗还可减缓粮食的下落速度,降低破碎率,能够在保持粮食流量不变的前提下,降低粮食下落速度,降低破碎率,还可防止偏仓现象,提高粮食存储的质量和安全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缓冲料仓2包括缓冲料斗21、第一挡粮板22和第二挡粮板23,缓冲料斗21的上端适于与粮食输送装置(未示出)连通,缓冲料斗21的下端分别与第一卸料通道3和第二卸料通道4连通,第一挡粮板22和第二挡粮板23分别与缓冲料斗21相连,且第一挡粮板22与第一卸料通道3在缓冲料仓2的高度方向上具有第一预设间隙24以便缓冲料仓2内的粮食通过预设间隙流入第一卸料通道3内,第二挡粮板23第二卸料通道4在缓冲料仓2的高度方向上具有第二预设间隙25以便缓冲料仓2内的粮食通过第二预设间隙25流入第一卸料通道3内。
具体地,如图2和图3所示,缓冲料斗21的上端和下端均具有开口,且缓冲料斗21的上端与仓体1顶部大体平齐,第一挡粮板22和第二挡粮板23设在缓冲料斗21的下端,且第一挡粮板22设在第一卸料通道3的上方,第一挡粮板22与第一卸料通道3在上下方向设有具有第一预设间隙24,第二挡粮板23设在第二卸料通道4的上端,第二挡粮板23与第二卸料通道4在上下方向上具有第二预设间隙25。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设置第一挡粮板22和第二挡粮板23,可以减缓粮食进入卸料通道内的速度,避免了引粮食流速过快导致的破碎,降低粮食破碎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预设间隙24的尺寸为D1,第二预设间隙25的尺寸为D2,且D1=D2。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当D1=D2时,通过第一预设间隙24进入第一卸料通道3内的粮食数量和通过第二预设间隙25进入第二卸料通道4内的粮食数量相同,从而避免了偏仓现象。
在一些实施例中,缓冲料斗21上设有第一溢流口26和第二溢流口27,第一溢流口26与第一卸料通道3连通,第二溢流口27与第二卸料通道4连通,第一溢流口26设置的高度大于第一卸料通道3,第二溢流口27设置的高度大于第二卸料通道4,且第一溢流口26和第二溢流口27高度相同。
具体地,如图3所示,第一溢流口26和第二溢流口27分别设在缓冲料斗21的侧面,且第一溢流口26的高度高于第一卸料通道3,第二溢流口27的高度高于第二卸料通道4。
第一溢流口26的设置高度和第二溢流口27的设置高度相同,且第一溢流口26的尺寸和形状均与第二溢流口27的尺寸和形 状相同。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设置第一溢流口26和第二溢流口27,当第一预设间隙24和第二预设间隙25发生堵塞时,粮食依旧能够通过第一溢流口26和第二溢流口27进入第一卸料通道3和第二卸料通道4内,防止缓冲料仓2堵塞,并且当粮食在缓冲料仓2内堆积至溢流口时,从溢流口溢流到卸料通道内,由于第一溢流口26和第二溢流口27设置的高度、尺寸和形状均相同,则溢流到卸料通道内的粮食数量相同。还可起到均料作用,避免仓内粮食发生偏仓,另外由于粮食在缓冲料仓2内发生堆积,通过进粮口102进入缓冲料仓2内的粮食会冲击到缓冲料仓2内的积粮上,又起到缓冲作用,减少冲击力。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挡粮板22和第二挡粮板23在缓冲料仓2高度方向上均可移动。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挡粮板22和第二挡粮板23在上下方向上可移动,例如,在第一挡粮板22和第二挡粮板23的上端分别设置伸缩件,通过控制伸缩件的伸缩调节第一挡粮板22和第二挡粮板23在上下方向上的位置,从而调节第一预设间隙24和第二预设间隙25的大小,进而调节进入第一卸料通道3和第二卸料通道4内的粮食数量。可以理解的是,伸缩件可以是电动推杆、电动丝杠、液压缸或气缸。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卸料通道3和第二卸料通道4中每一个包括斜溜槽31和输粮管32,斜溜槽31的一端与缓冲料仓2连通,斜溜槽31的另一端与输粮管32连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输粮管32内设有多个缓冲溜槽321,多个缓冲溜槽321在缓冲料仓2的高度方向上呈之字形排布,且相邻缓冲溜槽321彼此间隔以形成供粮食流动的通道。
具体地,如图1所示,缓冲溜槽321倾斜设置,多个缓冲溜槽321在上下方向上呈之字形排布。通过设置多个缓冲溜槽321,能够减缓粮食速度,降低粮食破碎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卸料通道3和第二卸料通道4中每一个还包括缓冲板5,缓冲板5的一端与斜溜槽31铰接,缓冲板5的另一端与斜溜槽31在缓冲料仓2的高度方向上具有第三预设间隙6。
具体地,如图4所示,缓冲板5沿上下方向延伸,缓冲板5的上端与斜溜槽31铰接,缓冲板5的下端与卸料槽在上下方向上具有第三预设间隙6。
需要说明的是,缓冲板5的材料为橡胶材料,可以理解的是,缓冲板的材质为耐磨橡胶。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设置缓冲板5,缓冲板5靠重力自然下垂,当粮食流到缓冲板5处受缓冲板5阻挡不能正常流动而在缓冲板5集聚,当积料达到一定数量时,粮食靠重力推开缓冲板5继续向下流动,从而降低粮食在斜溜槽31内的运动速度,降低粮食破碎率,并且通过设置缓冲板,还可根据粮流的大小调整缓冲板的开度,需要说明的是,当粮食流量较大时,粮流对缓冲板的冲击力较大,进而缓冲板开启的角度也越大,反之,缓冲板开启的角度越小,从而根据粮食流量的大小可自动匹配不同流量的粮食输送,避免在斜溜槽内发生堵料现象。
在一些实施例中,缓冲板5的数量为多个,多个缓冲板5在斜溜槽31的延伸方向上间隔布置。
需要说明的是,多个缓冲板5在左右方向上均匀间隔布置,通过设置多个缓冲板5,实现多次缓冲,从而降低粮食流速。
在一些实施例中,缓冲板5的铰接端设有转动部件7,转动部件7包括连接座71和连接杆72,连接座71与斜溜槽31相连,连接座71上具有卡槽711,连接杆72设在卡槽711内,且连接杆72在卡槽711内可转动,连接杆72与缓冲板5相连。
具体地,如图4和图5所示,连接座71设在斜溜槽31侧壁的上端,连接座71上设有U形卡槽711,连接杆72设在卡槽711内,且连接杆72在卡槽711内可转动,缓冲板5的上端通过螺栓与连接杆72相连。
下面参照图1至图5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降破碎防偏仓装置的运行原理。
粮食通过进粮口102进入缓冲料仓2内,随后经过第一预设间隙24进入第一卸料通道3内,经过第二预设间隙25进入第二卸料通道4内,进入卸料通道内的粮食到缓冲板5处受缓冲板5阻挡不能正常流动而在缓冲板5集聚,当积料达到一定数量时,粮食靠重力推开缓冲板5继续向下流动,从而降低粮食在斜溜槽31内的运动速度,降低粮食破碎率。
当缓冲料仓2内的粮食发生堆积时,当堆积的粮食达到第一溢流口26和第二 溢流口处时,粮食通过第一溢流口26进入第一卸料通道3内,通过第二溢流口27进入第二卸料通道4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 “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 “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0)

1.一种降破碎防偏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缓冲料仓,所述缓冲料仓的上端适于与粮食输送装置相连;
第一卸料通道和第二卸料通道,所述第一卸料通道和第二卸料通道设在所述缓冲料仓的下方,且所述第一卸料通道和第二卸料通道分别与所述缓冲料仓连通,所述第一卸料通道和第二卸料通道在所述缓冲料仓宽度方向上相对布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破碎防偏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料仓包括缓冲料斗、第一挡粮板和第二挡粮板,所述缓冲料斗的上端适于与所述粮食输送装置连通,所述缓冲料斗的下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卸料通道和第二卸料通道连通,所述第一挡粮板和第二挡粮板分别与所述缓冲料斗相连,且所述第一挡粮板与所述第一卸料通道在所述缓冲料仓的高度方向上具有第一预设间隙以便进所述粮料斗内的粮食通过所述第一预设间隙流入所述第一卸料通道内,所述第二挡粮板与所述第二卸料通道在所述缓冲料仓的高度方向上具有第二预设间隙以便进所述粮料斗内的粮食通过所述第二预设间隙流入所述第二卸料通道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降破碎防偏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设间隙的尺寸为D1,所述第二预设间隙的尺寸为D2,且D1=D2。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降破碎防偏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料斗上设有第一溢流口和第二溢流口,所述第一溢流口与所述第一卸料通道连通,所述第二溢流口与所述第二卸料通道连通,所述第一溢流口设置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一卸料通道,所述第二溢流口设置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二卸料通道,且所述第一溢流口和第二溢流口高度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2-4中任一项所述的降破碎防偏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粮板和第二挡粮板在所述缓冲料仓高度方向上均可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破碎防偏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卸料通道和第二卸料通道中每一个包括斜溜槽和输粮管,所述斜溜槽的一端与所述缓冲料仓连通,所述斜溜槽的另一端与所述输粮管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降破碎防偏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粮管内设有多个缓冲溜槽,多个所述缓冲溜槽在所述缓冲料仓的高度方向上呈之字形排布,且相邻所述缓冲溜槽彼此间隔以形成供粮食流动的通道。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降破碎防偏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卸料通道和第二卸料通道中每一个还包括缓冲板,所述缓冲板的一端与所述斜溜槽铰接,所述缓冲板的另一端与所述斜溜槽在所述缓冲料仓的高度方向上具有第三预设间隙。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降破碎防偏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板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缓冲板在所述斜溜槽的延伸方向上间隔布置。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降破碎防偏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板的铰接端设有转动部件,所述转动部件包括连接座和连接杆,所述连接座与所述斜溜槽相连,所述连接座上具有卡槽,所述连接杆设在卡槽内,且所述连接杆在所述卡槽内可转动,所述连接杆与所述缓冲板相连。
CN202121484846.9U 2021-07-01 2021-07-01 降破碎防偏仓装置 Active CN21612353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484846.9U CN216123531U (zh) 2021-07-01 2021-07-01 降破碎防偏仓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484846.9U CN216123531U (zh) 2021-07-01 2021-07-01 降破碎防偏仓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123531U true CN216123531U (zh) 2022-03-25

Family

ID=807670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484846.9U Active CN216123531U (zh) 2021-07-01 2021-07-01 降破碎防偏仓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12353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572986B2 (en) Combination weigher
CN210884359U (zh) 一种绞龙均匀布料和容积可调式定量给料装置
CN216123531U (zh) 降破碎防偏仓装置
CN219949828U (zh) 一种分料器
CN114505235B (zh) 用于立筒仓的无动力降碎除杂布粮系统
KR101491487B1 (ko) 격자형 구조를 가지는 사각셀형 사일로
CN209635192U (zh) 一种粮食输送用低速斗式提升机
CN216037067U (zh) 能够自动分料的螺旋送料机
CN217069212U (zh) 一种具有耐腐蚀性的脆性物料粉碎装置
CN212023571U (zh) 一种多出口卸料钢锥斗
CN216375894U (zh) 一种可均匀下料的料仓及均匀布料系统
CN210823710U (zh) 料仓入口防止物料离析装置
CN214235084U (zh) 进料斗及具有其的物料处理装置
RU2536301C2 (ru) Бункер, имеющий наполнитель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CN215380039U (zh) 一种防粮食分级料仓
JP5885067B2 (ja) サイロの構造
CN218289632U (zh) 一种筒仓用固定多溜槽式布料装置
CN213567694U (zh) 同时投放多种原料的下料斗
CN211392623U (zh) 流量可控分料槽
CN220068304U (zh) 一种浅圆仓进粮防破损装置
CN217577386U (zh) 供料装置
CN212474661U (zh) 一种缓冲下料装置及含有该缓冲下料装置的固体料仓
CN110745279A (zh) 一种多级式分料机构及包含该机构的槟榔包装机
CN219383598U (zh) 一种高稳定性的饲料储存仓
CN220906545U (zh) 输送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