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114197U - 烹调器和烹饪器具 - Google Patents
烹调器和烹饪器具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6114197U CN216114197U CN202122784468.2U CN202122784468U CN216114197U CN 216114197 U CN216114197 U CN 216114197U CN 202122784468 U CN202122784468 U CN 202122784468U CN 216114197 U CN216114197 U CN 21611419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iece
- shielding
- supporting
- wall surface
- shiel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10411 cooking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0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1
- 239000011148 porous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7
- 229920003023 plastic Polymer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9000004033 plastic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8000000465 moul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29920001296 polysiloxane Polymer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6
- 239000000428 dust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9
- 230000002035 prolonged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9
- 239000000919 ceram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9000000243 solu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VYPSYNLAJGMNEJ-UHFFFAOYSA-N Silicium dioxide Chemical compound O=[Si]=O VYPSYNLAJGMNEJ-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2349 favourabl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6698 in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1746 injection mou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741 silica g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10002027 silica g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1435 rock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40000007594 Oryza sativ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07164 Oryza sativa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360 pr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09566 rice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493 shap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14347 soup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073 vulcaniz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烹调器和烹饪器具,涉及家电技术领域,以解决相关技术中传感器的装配方式容易暴露其内部结构的问题。烹调器包括壳体、检测件、支撑件及遮挡件,壳体具有腔体,壳体的底部开设有第一装配孔,检测件上开设有第二装配孔,第一装配孔和第二装配孔连通并形成孔道,检测件和至少部分支撑件位于腔体中;至少部分支撑件位于孔道内,且支撑件的一端与检测件相连,支撑件的另一端穿设第一装配孔并位于壳体的外部,遮挡件位于支撑件与孔道的内壁面之间。本申请可以遮盖住传感器的内部结构,从而提高产品的美观性,另外还能够防止外部的灰尘进入,从而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烹调器和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电陶炉包括壳体、面板和下盖,随着人们对安全意识的不断增加,对电陶炉的安全性能也提出了更高要求,电陶炉上往往设置有传感器,传感器通过感应检测模块的重量变化,从而准确识别烹饪器具的有锅和无锅状态。
其中,传感器包括传感器芯片、传感器上盖和传感器下盖,电陶炉上设置有支脚,装配时,将支脚固定在传感器芯片上,以作为支撑传感器发生形变的支撑点,传感器上盖与传感器下盖相连,传感器下盖安装在电陶炉的下盖上。
然而,上述装配方式,容易暴露传感器的内部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烹调器和烹饪器具,可以遮盖住传感器的内部结构,从而提高产品的美观性,另外还能够防止外部的灰尘进入,从而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传感器的装配方式容易暴露其内部结构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的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烹调器,包括壳体、检测件、支撑件及遮挡件,所述壳体具有腔体,所述壳体的底部开设有第一装配孔,所述检测件上开设有第二装配孔,所述第一装配孔和所述第二装配孔连通并形成孔道,所述检测件和至少部分所述支撑件位于所述腔体中;
至少部分所述支撑件位于孔道内,且所述支撑件的一端与所述检测件相连,所述支撑件的另一端穿设所述第一装配孔并位于所述壳体的外部,所述遮挡件位于所述支撑件与所述孔道的内壁面之间。
通过包括壳体、检测件、支撑件以及遮挡件,壳体的底部开设有第一装配孔,所述检测件上开设有第二装配孔,支撑件的一端与检测件相连,支撑件的另一端位于壳体的外部,其中,通过设置检测件,这样根据检测件中的检测模块的重量变化来判断锅具是否放置在烹调器上,从而对应控制烹调器的开启或关闭。
通过设置支撑件,将检测件固定在支撑件上,支撑件对检测件起到支撑的作用,并且当检测件在受到锅具的重量而产生形变时,支撑件可以作为检测件产生形变的支撑点,从而便于实现锅具的有锅或无锅检测。
其中,将遮挡件设置在支撑件与孔道的内壁面之间,这样在装配时,一方面遮挡件位于支撑件与孔道之间的间隙中,可以起到密封该间隙的作用,从而防止用户从壳体的外部通过支撑件与孔道之间的间隙看到检测件的内部结构,其次,还可以将该遮挡件的颜色设置与壳体相同,进而有利于提高产品的美观性;另一方面,还能够防止外部的灰尘或者水渍进入,避免损坏烹调器内部的结构,进而有利于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因此,本申请提供的烹调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传感器的装配方式容易暴露其内部结构的问题。
如上所述的烹调器,可选的,所述遮挡件设置在所述支撑件的外壁面上上,这样在装配时,使得遮挡件位于所述支撑件与所述孔道的内壁面之间,从而防止用户从壳体的外部通过支撑件与孔道之间的间隙看到检测件的内部结构。
如上所述的烹调器,可选的,所述遮挡件粘接在所述支撑件的外壁面上。通过这种连接方式,能够提高遮挡件与支撑件之间的装配稳定性,避免遮挡件在装配过程中因大幅度晃动而影响检测件的检测精度、以及遮挡件的遮挡效果的问题。
如上所述的烹调器,可选的,所述遮挡件与所述支撑件卡接相连;所述支撑件的外壁面和所述遮挡件中的一个上开设有卡槽,所述支撑件的外壁面和所述遮挡件中的另一个上设置有卡接部;所述卡接部卡接在所述卡槽中。
通过将遮挡件与支撑件卡接相连,这种连接方式可以更加方便的将遮挡件安装在支撑件上,或将遮挡件从支撑件上拆卸下来,提高了产品的实用性以及用户的使用体验。
如上所述的烹调器,可选的,所述遮挡件与所述支撑件为塑胶件或硅胶件,所述遮挡件与所述支撑件通过二次注塑一体成型。
通过设置遮挡件与所述支撑件为塑胶件或硅胶件,这样在制作中,待塑胶或者硅胶冷却成型之后,遮挡件与所述支撑件紧密粘合在一起,二者之间没有空隙,并且使用该材料可以避免在成型的过程中由于高温而导致产生变形的问题。
其次,通过将遮挡件与所述支撑件设置为一体成型,这样在装配时,一方面不需要额外在支撑件上开设卡槽,从而有利于减少装配部件和装配工序;另一方面,遮挡件与所述支撑件之间不存在配合间隙,有利于提高产品的美观性;再一方面,通过设置一体成型的方式,使得在注塑前遮挡件与所述支撑件便为一体,该装配方式简单易操作,且固定牢靠,进而有利于提高遮挡件的遮挡效果。
如上所述的烹调器,可选的,所述支撑件上设置有限位件,所述检测件上设置有限位槽,通过设置限位件和限位槽,所述限位件装配在所述限位槽中,从而将支撑件装配在壳体上。
其中,所述遮挡件设置在所述支撑件的远离第一装配孔的一端,所述遮挡件位于所述限位件与至少部分检测件之间;或,所述遮挡件设置在所述支撑件的靠近所述第一装配孔的一端,所述遮挡件位于所述限位件与所述第一装配孔之间,该方式均可以起到遮挡的作用,并且不会影响到限位件的装配。
如上所述的烹调器,可选的,所述遮挡件与所述第一装配孔的内壁面之间具有间隙,所述间隙的范围介于0-0.5mm,这样检测件在受到锅具的重量而上下形变时,通过设置间隙,能够避免对检测件的上下形变造成影响,进而确保检测件的检测精度。
如上所述的烹调器,可选的,所述遮挡件设置在所述第一装配孔的内壁面上,这种方式在装配时,同样能够防止用户从壳体的外部通过支撑件与第一装配孔之间的间隙看到检测件的内部结构。
如上所述的烹调器,可选的,所述遮挡件与所述第一装配孔的内壁面之间通过粘接、卡接或者一体成型的方式相连。
通过这种连接方式,能够提高遮挡件与支撑件之间的装配稳定性,避免遮挡件在装配过程中因大幅度晃动而影响检测件的检测精度、以及遮挡件的遮挡效果的问题。
如上所述的烹调器,可选的,所述检测件包括下盖体,所述下盖体位于所述腔体中,所述第二装配孔开设在所述下盖体上;
所述遮挡件位于所述第二装配孔的内壁面上。
如上所述的烹调器,可选的,所述遮挡件与所述第二装配孔的内壁面之间通过粘接、卡接或者一体成型的方式相连。
通过这种连接方式,能够提高遮挡件与支撑件之间的装配稳定性,避免遮挡件在装配过程中因大幅度晃动而影响检测件的检测精度、以及遮挡件的遮挡效果的问题。
如上所述的烹调器,可选的,所述检测件通过紧固件连接在所述壳体的内壁面上,所述遮挡件位于所述检测件与所述壳体之间。
这种方式在装配时,同样可以使得遮挡件位于所述支撑件与所述装配孔的内壁面之间,从而防止用户从壳体的外部通过支撑件与孔道之间的间隙看到检测件的内部结构。
如上所述的烹调器,可选的,所述检测件靠近所述壳体的一侧和/或所述壳体靠近所述检测件的一侧设置有避让槽,所述遮挡件位于所述避让槽中。
其中,该两种实现方式均能够保证遮挡件不会掉落,并且确保了遮挡件位于检测件与所述壳体之间。
如上所述的烹调器,可选的,所述遮挡件与所述支撑件的外壁面之间具有间隙,所述间隙的范围介于0-0.5mm。这样检测件在受到锅具的重量而上下移动时,通过设置间隙,能够避免对检测件的上下形变造成影响,进而确保检测件的检测精度。
如上所述的烹调器,可选的,所述支撑件的外壁面上设置有第一遮挡件,所述孔道的内壁面上设置有第二遮挡件,所述第一遮挡件与所述第二遮挡件相对拼接形成所述遮挡件;
且在沿所述装配孔至所述检测件的方向上,所述第一遮挡件与所述第二遮挡件之间具有间隔。
该方式在装配时,同样可以使得遮挡件位于所述支撑件与所述孔道的内壁面之间,从而防止用户从壳体的外部通过支撑件与孔道之间的间隙看到检测件的内部结构。
其中,所述第一遮挡件与所述第二遮挡件之间具有间隔,这样检测件在上下移动时,能够保证第一遮挡件与第二遮挡件不会相互干涉。
如上所述的烹调器,可选的,所述第一遮挡件和所述第二遮挡件均为环状件,在平行于所述壳体的底面的平面上,所述第一遮挡件的正投影和所述第二遮挡件的正投影互不重叠,且共同拼接成完整的环状结构。
如上所述的烹调器,可选的,所述检测件还包括上盖体和检测本体,所述检测本体与所述支撑件的一端相连,所述上盖体盖合在所述下盖体上,所述上盖体与所述下盖体围合形成容置腔,所述检测本体及至少部分所述支撑件均位于所述容置腔中。
这样在装配时,上盖体与下盖体围合,能够对检测件起到防护的作用,避免检测件裸露在腔体中,进而提高检测件的检测精度,另外,还能够避免腔体中的其他元件对检测件造成影响的问题。
如上所述的烹调器,可选的,所述遮挡件的厚度介于0.5-3mm,所述遮挡件距所述底壳的距离范围介于0.5-5mm。
通过对遮挡件的厚度进行限定,这样能够避免当遮挡件的厚度设置过薄时,遮挡效果不够好的问题,同时在起到遮挡效果的基础上,还能够减少遮挡件的生产成本。
本申请实施例第二方面还提供一种烹饪器具,包括锅具和上述的烹调器,锅具放置在烹调器的面板上,烹调器用于对锅具进行加热。
本实用新型的构造以及它的其他实用新型目的及有益效果将会通过结合附图而对优选实施例的描述而更加明显易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壳体、检测件及支撑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I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检测件及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壳体、检测件及支撑件的剖面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结构的支撑件的装配剖面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结构的支撑件的装配剖面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结构的支撑件的装配剖面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四种结构的支撑件的装配剖面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五种结构的支撑件的装配剖面图;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检测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壳体; 11-腔体; 101-第一装配孔; 20-检测件;
201-第二装配孔; 21-上盖体; 22-下盖体; 221-限位槽;
23-检测本体; 30-支撑件; 31-卡槽; 32-限位件;
40-遮挡件; 50-孔道。
具体实施方式
烹调器包括壳体、面板和下盖,面板盖合在壳体上,壳体盖合在下盖上,以围合成放置电路板、加热件、风机等电器元件的容置腔,烹调器包括电磁炉、电陶炉等,其中,电磁炉在使用过程中,为了提高电陶炉的安全性能,在电陶炉内设置有传感器,传感器通过感应检测模块的重量变化,从而准确识别烹饪器具的有锅和无锅状态。
其中,传感器包括传感器芯片、传感器上盖和传感器下盖,电陶炉上设置有支脚,电陶炉的下盖上设置有装配孔,装配时,将支脚固定在传感器芯片上,以作为支撑传感器发生形变的支撑点,传感器上盖与传感器下盖相连,传感器下盖安装在电陶炉的下盖上,支脚穿设装配孔并位于壳体的外部,其中,由于传感器的感应检测模块在检测时,往往需要自由活动状态以产生形变,因此在装配的过程中,传感器与装配孔之间的配合间隙较大,然而,当配合间隙过大时,用户容易从壳体的外部通过传感器与装配孔之间的间隙看到检测件的内部结构,从而降低了产品的美观性,并且外部的灰尘或者水渍也容易从间隙进入到烹调器的内部,这样不利于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
基于上述的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烹调器和烹饪器具,通过包括壳体、检测件、支撑件以及遮挡件,其中,遮挡件设置在支撑件与孔道的内壁面之间,这样在装配时,一方面遮挡件位于支撑件与孔道之间的间隙中,可以起到密封该间隙的作用,从而防止用户从壳体的外部通过支撑件与孔道之间的间隙看到检测件的内部结构,其次,还可以将该遮挡件的颜色设置与壳体相同,进而有利于提高产品的美观性;另一方面,还能够防止外部的灰尘或者水渍进入,避免损坏烹调器内部的结构,进而有利于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因此,本申请提供的烹调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传感器的装配方式容易暴露其内部结构的问题。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壳体、检测件及支撑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I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检测件及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壳体、检测件及支撑件的剖面图,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结构的支撑件的装配剖面图,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结构的支撑件的装配剖面图,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结构的支撑件的装配剖面图,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四种结构的支撑件的装配剖面图,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五种结构的支撑件的装配剖面图,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检测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参见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烹调器,该烹调器可以为电磁炉、电陶炉、电饭煲和电炒锅等,或者,该烹调器还可以为汤锅或者蒸锅等锅具,或者,烹调器还可以为盆体或者其他需要器具,本实施例中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其中,参见图1至图4所示,烹调器包括壳体10、检测件20、支撑件30及遮挡件40,壳体10具有腔体11,壳体10的底部开设有第一装配孔101,检测件20上开设有第二装配孔201,第一装配孔101和第二装配孔201连通并形成孔道50,检测件20和至少部分支撑件30位于腔体11中。
至少部分支撑件30位于孔道50内,且支撑件30的一端与检测件20相连,支撑件30的另一端穿设第一装配孔101并位于壳体10的外部,遮挡件40位于支撑件30与孔道50的内壁面之间。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对于检测件20的检测对象不做进一步限定,例如,检测件20可以用来检测烹调器上是否放置有锅具,或者,检测件20还可以用来检测烹调器的加热面上的温度,或者,还可以用来检测烹调器上是否有异物等,本实施例中,具体以设置检测件20用来检测烹调器上是否放置有锅具为例进行说明,通过设置检测件20,这样根据检测件20中的检测模块的重量变化来判断锅具是否放置在烹调器上,从而作为判断是否继续控制烹调器加热的依据,并在无锅时控制烹调器关闭。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检测件20可以为红外光感应检测件、超声波感应检测件或者激光感应检测件,当然,检测件还可以为电容传感器,本实施例中对于检测件自身的类型和结构不做进一步限定。
继续参见图2所示,位于腔体11中的支撑件30的一端与检测件20相连,通过设置支撑件30,这样在装配时,将检测件20固定在支撑件30上,支撑件30对检测件20起到支撑的作用,并且当检测件20在受到锅具的重量而产生形变时,支撑件30可以作为检测件20产生形变的支撑点,从而便于实现锅具的有锅或无锅检测,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支撑件30可以为支脚。
继续参见图5所示,遮挡件40设置在支撑件30与孔道50的内壁面的内壁面之间,这样在装配时,遮挡件40位于支撑件30与孔道50的内壁面的间隙中,一方面可以起到密封该间隙的作用,从而防止用户从壳体10的外部通过支撑件30与孔道50之间的间隙看到检测件20的内部结构,其次,还可以将该遮挡件40的颜色设置与壳体10相同,进而有利于提高产品的美观性;另一方面,还能够防止外部的灰尘或者水渍进入,避免损坏烹调器内部的结构,进而有利于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
需要说明的是,在保证遮挡件40对检测件20的内部结构进行遮挡的基础上,往往将遮挡件40与支撑件30或孔道50的内壁面之间留有间隙,这样当检测件20在受到锅具的重量而上下形变时,能够避免对检测件20的上下形变造成影响,进而确保检测件20的检测精度。
其次,本实施例中,对于遮挡件40的材质不做进一步限定,例如,遮挡件40可以为金属件,或者,遮挡件40可以为弹性件,其中,弹性件可以为弹性塑胶件或者弹性硅胶件,本实施例中具体以设置遮挡件40为弹性件为例进行说明,这样在装配时,弹性的遮挡件40可以上下移动,从而避免对检测件20的上下形变造成影响。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壳体10、检测件20、支撑件30及遮挡件40的尺寸在本实施例中不做进一步限定,因为壳体10、检测件20、支撑件30及遮挡件40的尺寸可以根据不同型号的烹调器来具体设置,只有能够对检测件20的内部结构进行遮挡均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因此,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的烹调器,可以遮盖住检测件20的内部结构,从而提高产品的美观性,另外还能够防止外部的灰尘进入,从而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检测件20的装配方式容易暴露其内部结构的问题。
其中,本实施例中,对于遮挡件40的设置位置不做进一步限定,例如:第一种可以实现的方式为:遮挡件40可以设置在支撑件30上(具体参见图2和图5所示);第二种可以实现的方式为:遮挡件40可以设置第一装配孔101的内壁面上(具体参见图6所示);第三种可以实现的方式为:遮挡件40可以设置第二装配孔201的内壁面上(具体参见图7所示);第四种可以实现的方式为:遮挡件40位于检测件20与壳体10之间(具体参见图8所示);第五种可以实现的方式为:支撑件30的外壁面上设置有第一遮挡件,孔道50的内壁面上设置有第二遮挡件,第一遮挡件与第二遮挡件相对拼接形成遮挡件(具体参见图9所示),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包括但不限于上述五种实现方式。
其中,参见图2和图5所示,在第一种可以实现的方式中,遮挡件40设置在支撑件30上,这样在装配时,使得遮挡件40位于支撑件30与孔道50的内壁面之间,从而防止用户从壳体10的外部通过支撑件30与孔道50之间的间隙看到检测件20的内部结构。
具体的,支撑件30可以为筒状件,遮挡件40设置在支撑件30的外壁面上,通过设置支撑件30为筒状件的结构,这样一方面筒状结构具有一定的长度和厚度,有足够的空间来对支撑件30进行装配;另一方面,有助于对检测件20起到支撑的作用,从而作为检测件20产生形变的支撑点,并实现锅具的有锅或无锅检测。
其中,在本实施例中,对于支撑件30与遮挡件40之间的连接方式同样不做限定,例如,遮挡件40可以粘接在支撑件30的外壁面上。通过这种连接方式,能够提高遮挡件40与支撑件30之间的装配稳定性,避免遮挡件40在装配过程中因大幅度晃动而影响检测件20的检测精度、以及遮挡件40的遮挡效果的问题。
或者,遮挡件40与支撑件30可以卡接相连,具体的,支撑件30的外壁面和遮挡件40中的一个上可以开设有卡槽,支撑件30的外壁面和遮挡件40中的另一个上设置有卡接部;卡接部卡接在卡槽31中(具体参见图5所示)。
通过将遮挡件40与支撑件30卡接相连,这种连接方式可以更加方便的将遮挡件40安装在支撑件30上,或将遮挡件40从支撑件30上拆卸下来,提高了产品的实用性以及用户的使用体验。
其中,在该实现方式中,遮挡件40可以为环状件,环状的遮挡件40卡接在卡槽31中,这样在装配时能够增大遮挡件40与支撑件30的连接面积,进而有利于提高遮挡件40的遮挡效果以及装配稳定性;或者,遮挡件40可以为多个圆弧段,多个圆弧段的遮挡件40沿支撑件30的外壁面的周向上间隔卡接在卡槽中,同样能够起到对检测件20的内部结构遮挡的作用,同时,在满足对检测件20的内部结构遮挡的基础上,还可以有效节省遮挡件40的生产成本。
或者,遮挡件40与支撑件30为塑胶件或硅胶件,遮挡件40与支撑件30通过二次注塑一体成型。
其中,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遮挡件40与支撑件30为塑胶件或硅胶件,这样在制作中,待塑胶或者硅胶冷却成型之后,遮挡件40与支撑件30紧密粘合在一起,二者之间没有空隙,并且使用该材料可以避免在成型的过程中由于高温而导致产生变形的问题。
或者,遮挡件40还可以为金属件,其中,遮挡件40与支撑件30之前可以通过硫化工艺一体成型,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对此不做限定。
其次,通过将遮挡件40与支撑件30设置为一体成型,这样在装配时,一方面不需要额外在支撑件30上开设卡槽,从而有利于减少装配部件和装配工序;另一方面,遮挡件40与支撑件30之间不存在配合间隙,有利于提高产品的美观性;再一方面,通过设置一体成型的方式,使得在注塑前遮挡件40与支撑件30便为一体,该装配方式简单易操作,且固定牢靠,进而有利于提高遮挡件40的遮挡效果
在一种可以实现的方式中,参见图2所示,支撑件30上可以设置有限位件32,检测件20上可以设置有限位槽221,通过设置限位件32和限位槽221,限位件32装配在限位槽221中,从而将支撑件30装配在壳体10上。
其中,遮挡件40设置在支撑件30的远离第一装配孔101的一端,遮挡件40位于限位件32与至少部分检测件20之间;或,遮挡件40设置在支撑件30的靠近第一装配孔101的一端,遮挡件40位于限位件32与第一装配孔101之间,该方式均可以起到遮挡的作用,并且不会影响到限位件32的装配。
在一种可以实现的方式中,参见图5所示,遮挡件40与第一装配孔101的内壁面之间具有间隙,间隙的范围介于0-0.5mm,具体的,该间隙的距离可以设置为d,其中,d可以为0.1mm,或者d还可以为0.5mm,这样检测件20在受到锅具的重量而上下形变时,能够避免对检测件20的上下形变造成影响,进而确保检测件20的检测精度。
其中,在第二种可以实现的方式中,参见图6所示,遮挡件40可以设置在第一装配孔101的内壁面上,这种方式在装配时,同样能够止用户从壳体10的外部通过支撑件30与第一装配孔101之间的间隙看到检测件20的内部结构。
具体的,在该方式中,遮挡件40与第一装配孔101的内壁面之间可以通过粘接、卡接或者一体成型的方式相连,通过这种连接方式,能够提高遮挡件40与支撑件30之间的装配稳定性,避免遮挡件40在装配过程中因大幅度晃动而影响检测件20的检测精度、以及遮挡件40的遮挡效果的问题。
其中,在第三种可以实现的方式中,参见图7所示,检测件20包括下盖体22,下盖体22位于腔体11中,其中,遮挡件40位于第二装配孔201的内壁面上,壳体10上的限位槽221开设在下盖体22上。具体的,遮挡件40与第二装配孔201的内壁面之间同样可以通过粘接、卡接或者一体成型的方式相连。
其中,在第四种可以实现的方式中,参见图8所示,检测件20通过紧固件连接在壳体10的内壁面上,遮挡件40位于检测件20与壳体10之间,这种方式在装配时,同样能够防止用户从壳体10的外部通过支撑件30与孔道50之间的间隙看到检测件20的内部结构。
具体的,检测件20靠近壳体10的一侧,或者壳体10靠近检测件20的一侧设置有避让槽,遮挡件40位于避让槽中,其中,该两种实现方式均能够保证遮挡件40不会从第一装配孔101中掉落,并且确保了遮挡件40位于支撑件30与壳体10之间。
同样的,遮挡件40与支撑件30的外壁面之间具有间隙,间隙的范围介于0-0.5mm。这样检测件20在受到锅具的重量而上下移动时,通过设置间隙,能够避免对检测件20的上下形变造成影响,进而确保检测件20的检测精度。
其中,在第五种可以实现的方式中,参见图9所示,支撑件30的外壁面上设置有第一遮挡件,孔道50的内壁面上设置有第二遮挡件,第一遮挡件与第二遮挡件相对拼接形成遮挡件40;
且在沿第一装配孔101至检测件20的方向上,第一遮挡件与第二遮挡件之间具有间隔。
具体的,第一遮挡件和第二遮挡件均为环状件,在平行于壳体10的底面的平面上,第一遮挡件的正投影和第二遮挡件的正投影互不重叠,且共同拼接成完整的环状结构。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第一遮挡件可以为半环状,第二遮挡件可以为半环状,这样两个半环状共同拼接则形成完整的环状结构。
该方式在装配时,同样可以使得遮挡件40位于支撑件30与孔道50的内壁面之间,从而防止用户从壳体10的外部通过支撑件30与孔道50之间的间隙看到检测件20的内部结构。并且通过设置第一遮挡件与第二遮挡件之间具有间隔,这样检测件20在上下移动时,能够保证第一遮挡件与第二遮挡件不会相互干涉。
在一种可以实现的方式中,遮挡件40的厚度可以介于0.5-3mm,遮挡件40距壳体10的距离范围可以介于0.5-5mm,通过对遮挡件40的厚度进行限定,这样能够避免当遮挡件40的厚度设置过薄时,遮挡效果不够好的问题,同时在起到遮挡效果的基础上,还能够减少遮挡件40的生产成本。
其次,通过对遮挡件40与壳体10的距离进行限定,这样在装配时能够避免相互干涉的问题。
在一种可以实现的方式中,检测件20还可以包括上盖体21和检测本体23,检测本体23与支撑件30的一端相连,上盖体21位于腔体11中,上盖体21盖合在下盖体22上,上盖体21与下盖体22围合形成容置腔,检测件20、遮挡件40及至少部分支撑件30均位于容置腔中,其中,检测本体23具体参见图10所示。
这样在装配时,上盖体21与下盖体22围合,能够对检测件20起到防护的作用,避免检测件20裸露在腔体11中,进而提高检测件20的检测精度,另外,还能够避免腔体11中的其他元件对检测件20造成影响的问题。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烹调器可以为方形,其中,方形的烹调器具有拐角,检测件20、遮挡件40及至少部分支撑件30设置在靠近烹调器的拐角处,这样,能够较好的避开烹调器内部的其他电气元件,便于用户装配,避免检测件20与其他电气元件相互干涉而影响检测精度的问题。
其中,还可以包括面板,面板盖设在壳体10上,面板与壳体10围合形成腔体11,检测件20的检测本体23朝向面板。
通过设置面板,便于用户对该烹饪器具进行操作,同时,将检测本体23朝向面板,可以根据检测件20中的检测模块的重量变化来判断锅具是否放置在烹调器上,从而对应控制烹调器的开启或关闭。
本申请实施例第二方面还提供一种烹饪器具,包括锅具和烹调器,锅具放置在烹调器的面板上,烹调器用于对锅具进行加热。
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包括锅具和烹调器,其中,烹调器包括壳体10、检测件20、支撑件30以及遮挡件40,其中,遮挡件40设置在支撑件30与孔道50的内壁面之间,这样在装配时,遮挡件40位于支撑件30与孔道50的内壁面的间隙中,一方面可以起到密封该间隙的作用,从而防止用户从壳体10的外部通过支撑件30与孔道50之间的间隙看到检测件20的内部结构,其次,还可以将该遮挡件40的颜色设置与壳体10相同,进而有利于提高产品的美观性;另一方面,还能够防止外部的灰尘或者水渍进入,避免损坏烹调器内部的结构,进而有利于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
因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烹饪器具,可以遮盖住检测件20的内部结构,从而提高产品的美观性,另外还能够防止外部的灰尘进入,从而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检测件20的装配方式容易暴露其内部结构的问题。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为一体;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使两个元件内部的相连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9)
1.一种烹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0)、检测件(20)、支撑件(30)及遮挡件(40),所述壳体(10)具有腔体(11),所述壳体(10)的底部开设有第一装配孔(101),所述检测件(20)上开设有第二装配孔(201),所述第一装配孔(101)和所述第二装配孔(201)连通并形成孔道(50),所述检测件(20)和至少部分所述支撑件(30)位于所述腔体(11)中;
至少部分所述支撑件(30)位于孔道(50)内,且所述支撑件(30)的一端与所述检测件(20)相连,所述支撑件(30)的另一端穿设所述第一装配孔(101)并位于所述壳体(10)的外部,所述遮挡件(40)位于所述支撑件(30)与所述孔道(50)的内壁面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遮挡件(40)设置在所述支撑件(30)的外壁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烹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遮挡件(40)粘接在所述支撑件(30)的外壁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烹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遮挡件(40)与所述支撑件(30)卡接相连;所述支撑件(30)的外壁面和所述遮挡件(40)中的一个上开设有卡槽(31),所述支撑件(30)的外壁面和所述遮挡件(40)中的另一个上设置有卡接部;
所述卡接部卡接在所述卡槽(31)中。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烹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遮挡件(40)与所述支撑件(30)均为塑胶件或硅胶件,所述遮挡件(40)与所述支撑件(30)通过二次注塑一体成型。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烹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30)上设置有限位件(32),所述检测件(20)上设置有限位槽(221),所述限位件(32)装配在所述限位槽(221)中;
所述遮挡件(40)设置在所述支撑件(30)的远离所述第一装配孔(101)的一端,所述遮挡件(40)位于所述限位件(32)与至少部分所述检测件(20)之间;或,所述遮挡件(40)设置在所述支撑件(30)的靠近所述第一装配孔(101)的一端,所述遮挡件(40)位于所述限位件(32)与所述第一装配孔(101)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烹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遮挡件(40)与所述第一装配孔(101)的内壁面之间具有间隙,所述间隙的范围介于0-0.5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遮挡件(40)设置在所述第一装配孔(101)的内壁面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烹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遮挡件(40)与所述第一装配孔(101)的内壁面之间通过粘接、卡接或者一体成型的方式相连。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件(20)包括下盖体(22),所述下盖体(22)位于所述腔体(11)中,所述第二装配孔(201)开设在所述下盖体(22)上;
所述遮挡件(40)位于所述第二装配孔(201)的内壁面上。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烹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遮挡件(40)与所述第二装配孔(201)的内壁面之间通过粘接、卡接或者一体成型的方式相连。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件(20)通过紧固件连接在所述壳体(10)的内壁面上,所述遮挡件(40)位于所述检测件(20)与所述壳体(10)之间。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烹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件(20)靠近所述壳体的一侧和/或所述壳体(10)靠近所述检测件(20)的一侧设置有避让槽,所述遮挡件(40)位于所述避让槽中。
14.根据权利要求8-13中任一项所述的烹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遮挡件(40)与所述支撑件(30)的外壁面之间具有间隙,所述间隙的范围介于0-0.5mm。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30)的外壁面上设置有第一遮挡件,所述孔道(50)的内壁面上设置有第二遮挡件,所述第一遮挡件与所述第二遮挡件相对拼接形成所述遮挡件(40);
且在沿所述孔道(50)至所述检测件(20)的方向上,所述第一遮挡件与所述第二遮挡件之间具有间隔。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烹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遮挡件和所述第二遮挡件均为环状件,在平行于所述壳体(10)的底面的平面上,所述第一遮挡件的正投影和所述第二遮挡件的正投影互不重叠,且共同拼接成完整的环状结构。
17.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烹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件(20)还包括上盖体(21)和检测本体(23),所述检测本体(23)与所述支撑件(30)的一端相连,所述上盖体(21)盖合在所述下盖体(22)上,所述上盖体(21)与所述下盖体(22)围合形成容置腔,所述检测本体(23)及至少部分所述支撑件(30)均位于所述容置腔中。
18.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烹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遮挡件(40)的厚度介于0.5-3mm,所述遮挡件(40)距所述壳体(10)的距离范围介于0.5-5mm。
19.一种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锅具和上述权利要求1-18中任一项所述的烹调器,所述锅具放置在所述烹调器的面板上。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2784468.2U CN216114197U (zh) | 2021-11-12 | 2021-11-12 | 烹调器和烹饪器具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2784468.2U CN216114197U (zh) | 2021-11-12 | 2021-11-12 | 烹调器和烹饪器具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6114197U true CN216114197U (zh) | 2022-03-22 |
Family
ID=807164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2784468.2U Active CN216114197U (zh) | 2021-11-12 | 2021-11-12 | 烹调器和烹饪器具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6114197U (zh) |
-
2021
- 2021-11-12 CN CN202122784468.2U patent/CN216114197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WO2018205529A1 (zh) | 烹饪器具 | |
CN216114197U (zh) | 烹调器和烹饪器具 | |
CN208909688U (zh) | 智能锅具及具有其的烹饪装置 | |
JP6184448B2 (ja) | 成分検知装置 | |
CN207721678U (zh) | 锅盖和灶具组件 | |
CN216281570U (zh) | 测温组件及烹饪器具 | |
CN214258920U (zh) | 煲体组件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 |
CN216384288U (zh) | 烹调器和烹饪器具 | |
CN217978935U (zh) | 烹饪器具 | |
CN221055077U (zh) | 嵌入式称重电磁灶 | |
KR102286960B1 (ko) | 온도 센싱 모듈 | |
CN219264370U (zh) | 烹调器 | |
CN216644289U (zh) | 烹调器和烹饪器具 | |
CN218217722U (zh) | 一种电磁加热装置及电磁加热设备 | |
CN216221154U (zh) | 烹饪器具 | |
CN214128190U (zh) | 用于烹饪器具的盖体组件和烹饪器具 | |
CN215982718U (zh) | 烹调器和烹饪器具 | |
CN219367706U (zh) | 烹调器和烹饪器具 | |
CN220713642U (zh) | 烹饪器具 | |
CN219479870U (zh) | 一种空气炸锅 | |
CN214760697U (zh) | 烤箱的支脚结构 | |
CN215765226U (zh) | 燃气灶及炉灶 | |
CN218820551U (zh) | 一种烹饪器具 | |
CN218791766U (zh) | 烹饪器具 | |
CN215424182U (zh) | 防溢盖体及烹饪器具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