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424182U - 防溢盖体及烹饪器具 - Google Patents

防溢盖体及烹饪器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424182U
CN215424182U CN202120964732.8U CN202120964732U CN215424182U CN 215424182 U CN215424182 U CN 215424182U CN 202120964732 U CN202120964732 U CN 202120964732U CN 215424182 U CN215424182 U CN 21542418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verflow
cover
spill
light sources
cover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964732.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颉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Shaoxing Jibeni Intelligent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Shaoxing Jibeni Intelligent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Shaoxing Jibeni Intelligent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Shaoxing Jibeni Intelligent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964732.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42418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42418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42418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溢盖体及烹饪器具,涉及烹饪器具技术领域,其中防溢盖体包括盖本体、一个或多个第一防溢检测件以及防护件,第一防溢检测件伸入盖本体的内侧,防护件位于第一防溢检测件的外侧。本实用新型在盖本体内侧设置第一防溢检测件,从而实现具有防溢功能的盖体,在第一防溢检测件的外侧设置有防护件,防护件可以保护第一防溢检测件,同时还可以作为支撑部,更加卫生。

Description

防溢盖体及烹饪器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烹饪器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溢盖体及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烹饪器具例如炒锅、蒸锅以及压力锅等作为一种烹饪使用的厨房器具,使用频率和款式越来越多。现有的烹饪器具的盖体上,并无防溢出单元,盖体组件只作为常规盖子使用,在烹饪时,器具本体内的食物容易溢出,且无法控制。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溢盖体及烹饪器具,其可以通过盖本体设置防溢检测件,从而实现具有防溢功能的盖体。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防溢盖体,其包括盖本体,所述防溢盖体还包括一个或多个第一防溢检测件以及防护件,所述第一防溢检测件伸入所述盖本体的内侧,所述防护件位于所述第一防溢检测件的外侧。
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所述防护件为导电材料制成,所述防护件形成第二防溢检测件,其和第一防溢检测件构成防溢结构的两个电极。
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所述防溢结构还包括控制板,所述控制板与所述防护件和/或第一防溢检测件电性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所述第一防溢检测件和/或防护件内部还安装有测温件,所述测温件与控制板电性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所述防溢结构还包括壳体,壳体安装于所述盖本体的外侧,所述控制板安装于所述壳体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所述壳体的外侧安装有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与控制板电性连接;
或/和,
所述壳体内还安装有与所述控制板电性连接的报警结构;
或/和,
所述壳体上设置有开口,所述防溢结构还包括与所述开口相配合的盖板;
或/和,
所述壳体上设置有为安装于所述壳体内的电池进行充电的充电接口。
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所述壳体上还设有与所述报警结构相配合的扩音孔。
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所述防护件包括一片防护板,所述一片防护板的横截面为完整或非完整环形,或者所述防护件包括多片防护板,所述多片防护板相邻两防护板之间存在或不存在间隙;
或/和,
所述第一防溢检测件伸入所述盖本体内侧的长度为5-50mm;
或/和,
所述第一防溢检测件伸入盖本体内侧的长度小于或等于所述防护件伸入盖本体内侧的长度;
或/和,
所述第一防溢检测件和所述防护件之间的距离为15-35mm。
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所述防溢盖体还包括盖头,所述安装于所述盖本体的外侧,所述壳体构成所述盖头的部分或全部;
或/和,
所述防护件的上端面设置有凸缘,通过螺钉将所述凸缘以及所述壳体安装于所述盖本体上;
或/和,
所述盖本体外侧固定连接有凸起部,所述壳体的底部安装于所述凸起部中,所述凸起部的底部设置有镂空槽,所述壳体的下端固定连接或一体成型有第一安装件,所述第一安装件的下端设置有容置槽,所述第一防溢检测件上固定套接有一连接套,所述第一安装件伸入所述镂空槽并将所述连接套压紧于所述容置槽和盖本体之间的空间内,所述第一防溢检测件的一端穿过所述盖本体上设置的穿孔伸入盖本体的内侧,所述第一防溢检测件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壳体内。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器具本体以及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所述的防溢盖体,所述防溢盖体盖合于所述器具本体上;
所述第一防溢检测件或所述防护件最底端距离器具本体顶部的距离为5-50mm;
或/和,
所述第一防溢检测件或所述防护件距离器具本体内壁的距离大于35mm。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首先在盖本体内侧设置第一防溢检测件,从而实现具有防溢功能的盖体,其次,由于第一防溢检测件独立露出时,易于台面直接接触或跌落时容易弯折损坏,而且第一防溢检测件与台面接触,也不卫生,因此,在第一防溢检测件的外侧设置有防护件,防护件可以保护第一防溢检测件,同时还可以作为支撑部,更加卫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防溢盖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防溢盖体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防溢盖体另一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防溢盖体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防溢盖体中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壳体的剖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防护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烹饪器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0、防溢盖体;10、盖本体;11、穿孔;12、凸起部;121、凹槽;122、镂空槽;123、第一过孔;20、防溢结构;21、显示面板;22、控制板;23、电池;24、连接线;25、壳体;251、扩音孔;252、开口;253、第二安装件;2531、螺纹孔;254、第一安装件;2541、连接槽;2542、连接孔;2543、容置槽;26、第一防溢检测件;261、连接套;262、测温件;27、防护件;271、凸缘;2711、第二过孔;28、螺钉;200、器具本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除特殊说明的之外,本实施例中所采用到的材料及设备均可从市场购得。实施例的实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者暗示所指的装置或者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是另有精确具体地规定。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通”、“连接”应作广义理解,例如,可以使固定连接,也可以是通过中介媒介间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者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实施例一
实施例一提供一种防溢盖体,请参照图1-2所示,其包括盖本体10以及防溢结构20。其中,防溢结构20包括一个或多个第一防溢检测件26,第一防溢检测件的上端固定在盖本体10上,或者盖本体10上安装的盖头上,第一防溢检测件的另一端延伸至盖本体10的内侧,即将防溢盖体100盖合于烹饪器具的器具本体时,该第一防溢检测件的部分或全部位于器具本体和防溢盖体100围成的空间内。
使用一个第一防溢检测件时,可以采用防溢传感器实现,例如使用压电式防溢流探杆实现,压电式防溢流探杆,采用“压电式”工作原理,其类似音叉原理,它由晶体激励产生振动,传感器在空气和液体中的振动频率不同,通过检测频率的变化输出开关量信号。频率变化属于传感器的物理属性,不受光线限制,不受环境变化的影响,耐撞击,稳定可靠,抗干扰能力更强。
使用多个第一防溢检测件时,可以采用防溢电极实现。示例性地,其中一个或多个第一防溢检测件被施以高电平,剩余的第一防溢检测件被施以低电平,当出现溢流情况时,液体使得部分或全部第一防溢检测件导通,从而被施以高电平的第一防溢检测件被拉低至低电平。基于上述原理,如果检测到被施以高电平的第一防溢检测件变化至低电平时,则说明存在溢流情况,可以发出报警或者控制相应的加热器件停止加热等操作。
因为第一防溢检测件伸入到盖本体10内侧,为了防止在放置防溢盖体100时出现第一防溢检测件与台面接触或跌落时造成第一防溢检测件的弯折损坏,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防溢结构20还包括防护件27,防护件27安装于盖本体10的内侧,并位于第一防溢检测件的外围。
可以理解的是,因为防护件27用于保护第一防溢检测件,因此,其伸入盖本体10内侧的长度要不小于第一防溢检测件伸入盖本体10内侧的长度,即以防护件27远离盖本体10的一端端面为基准平面时,则第一防溢检测件远离盖本体10的一端应该位于基准平面上或者基准平面与盖本体10之间的区域。
实施例二
实施例二提供在实施例一基础上进行改进的防溢盖体。请参照图1-2所示,第一防溢检测件26为一个,防护件27采用导电材料例如金属材料制成,从而使得防护件和第一防溢检测件分别作为防溢结构20的两个电极使用,防护件形成防溢结构20的第二防溢检测件,使得结构更加紧凑,且防护件具有多种功能,可以节约一定的成本。
在一些其他的实施例中,防溢结构20可以设置带有控制器的控制板22,控制器与第一防溢检测件以及防护件均电性连接,控制器施以低电平至防护件,例如将防护件通过电线连接至控制器的接地接口上,控制器施以高电平至第一防溢检测件。
在使用中,如果有液体溢流,则会造成第一防溢检测件和防护件之间形成通路,从而使得控制器检测到第一防溢检测件的高电平被拉低到低电平,即判定有溢流情况发生。
在一些其他的实施例中,控制器还可以仅连接第一防溢检测件或防护件中的其中一个。示例性地,假设防护件与控制器通过连接线连接,控制器并施以防护件为低电平,第一防溢检测件与电源例如电池连接,则第一防溢检测件被施以高电平,如果出现溢流,则会造成第一防溢检测件和防护件之间形成通路,从而使得控制器检测到防护件的低电平被拉升到高电平,即判定有溢流情况发生。
实施例三
实施例三是在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的基础上进行的改进。在实施例三中,请参照图4所示,在第一防溢检测件26中安装有测温件262,例如测温电阻等,可以实现对烹饪腔(器具本体与防溢盖体100形成的区域)的温度进行检测,一方面可以实现对不同食材施以不同的加热温度,例如通过检测的温度信息控制加热组件的加热,另一方面,也可以根据检测的温度信息判断是否可以拿起盖本体10,防止烫伤。
在一些其他的实施例中,测温件也可以安装于防护件中。
作为一种实现方式,当存在控制板22时,将测温件262的检测温度信息通过控制板22中的控制器呈现至显示面板上。当然,也可以在测温件262处配以无线发送单元,用于向外界发送温度信息。
实施例四
实施例四是在上述任意实施例二或三的基础上进行的改进。请参照图1-6所示。防溢结构20还包括壳体25,安装于盖本体10的外侧,该壳体25用于容置控制板22以及电池23等。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该壳体25可以作为防溢盖体上的盖头使用,或者作为盖头的一部分,从而减小壳体25的占用空间的同时,还可以节约成本等。
在壳体25内还可以安装报警结构,该报警结构与控制板22电性连接,用于在控制板22检测到有溢流情况发生时,由控制板22控制报警结构发出报警,用于提醒警示,报警结构可以是模仿人的发声,也可以是滴滴滴或警报声等。
在壳体25上设置有与报警结构相匹配的扩音孔251,用于将报警声音传送出去,为了提升壳体25的密封效果,可以在扩音孔251处例如壳体25内侧粘贴防水透音膜,不但可以起到防水防尘效果,还不会对报警声音造成衰减。
由于电池23的存在,当电池为普通非充电电池时,可以在壳体25上,例如壳体25的侧壁上设置开口252,通过盖板与开口252处的壳体25配合完成壳体25的封闭,在盖板和壳体25之间可以设置密封结构例如密封圈,通过打开盖板,完成电池的更换。盖板和壳体25的配合方式可以是卡接、扣接、通过螺丝固定等,这里不做限定。
当然开口252也可以设置于壳体25的上端面,其实现方式与侧壁开口252类似。
当电池使用可充电电池时,则可以在壳体25的侧壁或上端面设置充电接口,并在控制板22上设置充电电路,在充电接口连接外部的电源时,电源即可通过充电接口以及充电电路为充电电池充电。
在一些其他的实施例中,还可以设置显示面板21,显示面板21可以设置于壳体25的侧壁上,也可以设置于壳体25的上端面,即壳体25的上端面设置显示面板21例如LCD屏或LED屏或触控屏等,显示面板21与壳体25固定连接或扣接或卡接或粘结等,这里不做限定,显示面板21与控制板22电性连接,用于显示温度、时间等信息,当然,也可以显示或设置其他信息,例如定时提醒设置等。
实施例五
实施例五可以是在上述任意实施例的基础上进行改进,请参照图2和7所示,防护件27可以由一片防护板组成防护罩结构,该防护罩结构的横截面可以是完整的环形结构,该环形结构可以是圆环形、方形等,可以将第一防溢检测件26包围在其内。例如,可以设置成便于清洗的圆台形结构,其中,圆台形结构横截面较小的圆形靠近盖本体10。
当然,该防护罩结构也可以是非完整的环形结构,例如,局部设置开口,当设置开口时,优选开口的尺寸要小于防护板的尺寸,即第一防溢检测件优选位于防护板两端之间的连线与防护板围成的空间内,例如,防护板的横截面为优弧结构。
在其他的一些实施例中,防护件也可以是多片防护板构建形成,这些防护板相邻两个之间可以存在间隙,也可以不存在间隙,无论那种情况,第一防溢检测件优选位于这些防护板连线围成的空间内。
在其他的一些实施例中,如果第一防溢检测件伸入所述盖本体10内侧的长度(可以简称探针长度)过短,则无法实现防溢,即烹饪腔的液体已经溢出,该第一防溢检测件还未检测到溢流,如果探针长度过长,则成本就会增加,工艺也会相对复杂,而且放置该防溢盖体100也不方便,同时,对于烹饪腔内的食物容量也有一定的限制,即烹饪腔内可烹饪的食物容量就会减少。基于此,可以对探针长度进行一定的设定,示例性地,探针长度可以设置在5-50mm范围内,根据具体烹饪器具类型或/和烹饪腔大小进行设置,例如可以设置20mm。
在一些其他的实施例中,防护件27用于保护第一防溢检测件26,因此,其伸入盖本体10内侧的长度要不小于第一防溢检测件26伸入盖本体10内侧的长度,即以防护件远离盖本体10的一端端面为基准平面时,则第一防溢检测件远离盖本体10的一端应该位于基准平面上或者基准平面与盖本体10之间的区域,作为优选方案,第一防溢检测件远离盖本体10的一端到基准平面的距离为0-10mm。
在一些其他的实施例中,第一防溢检测件和防护件之间的距离(称为间距)如果过小,则会在二者之间会产生积液或积泡导致对溢流的误判,如果间距过大,则可能超过气泡直径,无法正确判断,即已经出现溢流,但是判断仍是未溢流。基于此,可以对间距进行一定的设定,示例性地,间距可以设置在15-35mm范围内,具体可以根据具体需要设置,例如可以设置20mm。
实施例六
实施例六是在上述实施例四或五的基础上进行的改进。请参照图2、图4以及图6所示,盖本体10的外侧安装有凸起部12,该凸起部12内部形成一个凹槽121,同时,在凹槽121的底部分别设置镂空槽122和第一过孔123,壳体25的底部设置有分别与镂空槽122和第一过孔123的第一安装件254和第二安装件253,其中,第二安装件253设置有螺纹孔2531,第一安装件254设置有容置槽2543和连接槽2541,容置槽2543和连接槽2541之间通过连接孔2542连接,容置槽2543位于第一安装件254的底部,第一防溢检测件上固定套接有连接套261。防护件27的上端面设置有凸缘271,在凸缘271上开设有与螺纹孔2531匹配的第二过孔2711。
安装时,将控制板22、电池、报警结构等安装于壳体25内后,将第一防溢检测件插接至盖本体10上设置的穿孔11中,然后将壳体25插接与凹槽121内,使得第一安装件254通过镂空槽122将连接套261压接在容置槽2543和盖本体10之间的容置空间内,同时,第二安装件253穿于第一过孔123中,再将凸缘271贴于盖本体10的内壁上,然后使用螺钉28穿过凸缘271上的第二过孔2711以及盖本体10上设置的安装孔与螺纹孔2531螺纹连接,使得防护件27和壳体25安装于盖本体10上,也将连接套261固定于上述的容置空间内。
第一防溢检测件26的上端从连接孔2542伸入至连接槽2541内,使用连接线24将第一防溢检测件26连接到控制板22上,如果存在测温件,则也可以通过连接线将测温件连接到控制板22上。
在其他的一些实施例中,还可以是在螺钉28固定防护件27和壳体25时,将连接套261压接在凹槽121底部和容置槽2543之间形成的容置空间内。
实施例七
实施例七提供一种烹饪器具,烹饪器具尤其适用于依靠明火或无明火完成烹饪的烹饪器具,例如压力锅、蒸锅、炒锅、煎锅、奶锅、火锅、烧水壶等。当然,也可以应用于电烹饪器具上。
请参照图8所示,烹饪器具包括器具本体200以及上述任意实施例涉及的防溢盖体100。防溢盖体100与器具本体200相配合,盖合于器具本体200上。器具本体200和防溢盖体100共同形成一定的烹饪腔,在该烹饪腔中,可以盛放待烹饪食物,例如水、奶、汤以及米等。
在其他的一些实施例中,如果第一防溢检测件或防护件的最底端(即远离盖本体10的一端)与器具本体200的顶部距离过短,则无法实现防溢,即烹饪腔的液体已经溢出,该第一防溢检测件还未检测到溢流,如果该距离过短过长,则成本就会增加,工艺也会相对复杂,而且放置该防溢盖体100也不方便,同时,对于烹饪腔内的食物容量也有一定的限制,即烹饪腔内可烹饪的食物容量就会减少。基于此,可以对第一防溢检测件或防护件的最底端与器具本体200的顶部距离进行一定的设定,示例性地,第一防溢检测件或防护件的最底端与器具本体200的顶部距离可以设置在5-50mm范围内,根据具体烹饪器具类型或/和烹饪腔大小进行设置,例如可以设置20mm。
在其他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防溢检测件或者防护件距离器具本体200的内壁(记为侧距)如果过小,则内壁可能与第一防溢检测件或所述防护件之间形成积液或积泡,导致误判。基于此,可以对侧距进行一定的限定,示例性地,侧距大于35mm,具体根据需要设置,例如可以设置为50mm等。
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优选实施例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防溢盖体,其包括盖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溢盖体还包括一个或多个第一防溢检测件以及防护件,所述第一防溢检测件伸入所述盖本体的内侧,所述防护件位于所述第一防溢检测件的外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溢盖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件为导电材料制成,所述防护件形成第二防溢检测件,其和第一防溢检测件构成防溢结构的两个电极。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溢盖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溢结构还包括控制板,所述控制板与所述防护件和/或第一防溢检测件电性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溢盖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溢检测件和/或防护件内部还安装有测温件,所述测温件与控制板电性连接。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溢盖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溢结构还包括壳体,壳体安装于所述盖本体的外侧,所述控制板安装于所述壳体内。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溢盖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外侧安装有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与控制板电性连接;
或/和,
所述壳体内还安装有与所述控制板电性连接的报警结构;
或/和,
所述壳体上设置有开口,所述防溢结构还包括与所述开口相配合的盖板;
或/和,
所述壳体上设置有为安装于所述壳体内的电池进行充电的充电接口。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溢盖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还设有与所述报警结构相配合的扩音孔。
8.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防溢盖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件包括一片防护板,所述一片防护板的横截面为完整或非完整环形,或者所述防护件包括多片防护板,所述多片防护板相邻两防护板之间存在或不存在间隙;
或/和,
所述第一防溢检测件伸入所述盖本体内侧的长度为5-50mm;
或/和,
所述第一防溢检测件伸入盖本体内侧的长度小于或等于所述防护件伸入盖本体内侧的长度;
或/和,
所述第一防溢检测件和所述防护件之间的距离为15-35mm。
9.如权利要求5-7任一项所述的防溢盖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溢盖体还包括盖头,所述安装于所述盖本体的外侧,所述壳体构成所述盖头的部分或全部;
或/和,
所述防护件的上端面设置有凸缘,通过螺钉将所述凸缘以及所述壳体安装于所述盖本体上;
或/和,
所述盖本体外侧固定连接有凸起部,所述壳体的底部安装于所述凸起部中,所述凸起部的底部设置有镂空槽,所述壳体的下端固定连接或一体成型有第一安装件,所述第一安装件的下端设置有容置槽,所述第一防溢检测件上固定套接有一连接套,所述第一安装件伸入所述镂空槽并将所述连接套压紧于所述容置槽和盖本体之间的空间内,所述第一防溢检测件的一端穿过所述盖本体上设置的穿孔伸入盖本体的内侧,所述第一防溢检测件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壳体内。
10.一种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器具本体以及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防溢盖体,所述防溢盖体盖合于所述器具本体上;
所述第一防溢检测件或所述防护件最底端距离器具本体顶部的距离为5-50mm;
或/和,
所述第一防溢检测件或所述防护件距离器具本体内壁的距离大于35mm。
CN202120964732.8U 2021-05-07 2021-05-07 防溢盖体及烹饪器具 Active CN21542418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964732.8U CN215424182U (zh) 2021-05-07 2021-05-07 防溢盖体及烹饪器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964732.8U CN215424182U (zh) 2021-05-07 2021-05-07 防溢盖体及烹饪器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424182U true CN215424182U (zh) 2022-01-07

Family

ID=797066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964732.8U Active CN215424182U (zh) 2021-05-07 2021-05-07 防溢盖体及烹饪器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42418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178993B2 (en) Rice cooker with lid and body control panels
CN215424182U (zh) 防溢盖体及烹饪器具
CN213514006U (zh) 用于防干烧的装置及灶具
CN108954402B (zh) 防干烧灶具
CN216932785U (zh) 一种防水感温探头以及具有其的智能烹饪锅具
CN201811799U (zh) 一种商用电磁炉的测温装置
CN210446811U (zh) 一种非接触式红外测温智能手柄及锅具
CN208463876U (zh) 烹饪锅具及烹调器
CN215424194U (zh) 智能语音组件、盖体及烹饪器具
CN214128190U (zh) 用于烹饪器具的盖体组件和烹饪器具
CN215583888U (zh) 智能语音组件、盖体及烹饪器具
CN216695334U (zh) 一种用于集成灶的温度检测装置和集成灶
CN210989523U (zh) 具有温度显示功能的杯盖和杯具
JP3781868B2 (ja) 電磁調理器の温度検出装置
CN218915026U (zh) 一种烹饪器具及烹饪套组
CN215424272U (zh) 烹饪器具智能手柄及烹饪器具
CN110594802B (zh) 一种电磁炉温度感测结构及方法
CN215808682U (zh) 安装有温度探头的面板结构及使用其的电磁烹饪器具
CN220020511U (zh) 一种带触摸功能的温度测量和显示屏结构
CN215064940U (zh) 一种适用超声探测装置的水温测量传感器
JPH02232013A (ja) 調理用測温装置
CN210520804U (zh) 具有温度感应功能的盖珠
CN217883886U (zh) 一种电磁加热装置以及电磁加热设备
CN215832887U (zh) 一种预防火灾的感温报警器用低功耗表面测温结构
CN217696099U (zh) 带有检测功能的烹饪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