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088848U - 电源组件及电子雾化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源组件及电子雾化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088848U
CN216088848U CN202121555844.4U CN202121555844U CN216088848U CN 216088848 U CN216088848 U CN 216088848U CN 202121555844 U CN202121555844 U CN 202121555844U CN 216088848 U CN216088848 U CN 21608884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supply
control board
air
elastic sheet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555844.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谢德科
周卫东
陆丰文
朱小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Smoore Technology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Smoore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Smoore Technology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Smoore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555844.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08884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08884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08884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源组件及电子雾化装置,电源组件包括壳体和支架,壳体具有收容部;支架设置于收容部,支架上设置有启动气道,支架用于连接雾化组件的一端和壳体之间围设形成有通气道,通气道分别与启动气道以及外界气体连通,以使得外界气体通过通气道进入启动气道内。本申请能够避免咪头以及控制板的损坏,进而提升了电源组件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电源组件及电子雾化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雾化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源组件及电子雾化装置。
背景技术
电子雾化装置主要由电源组件和雾化组件形成,雾化组件用于将待雾化液体雾化,电源组件用于给雾化组件供电。电源组件中设置有咪头,咪头用于检测和感应抽吸气流的变化,以决定是否启动电子雾化装置。然而现有雾化组件会出现待雾化液体漏液现象发生,待雾化液体容易通过咪头气道进入到咪头内,并流入到控制板上,而损坏咪头以及控制板。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电源组件及电子雾化装置,以解决现有雾化组件中待雾化液体通过咪头气道进入到咪头内,并流入到控制板上,而损坏咪头以及控制板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出一种电源组件,包括:壳体,具有收容部;支架,设置于收容部,支架上设置有启动气道,支架用于连接雾化组件的一端和壳体之间围设形成有通气道,通气道分别与启动气道以及外界气体连通,以使得外界气体通过通气道进入启动气道内。
其中,启动气道靠近雾化组件的一端的侧壁具有开口,启动气道通过开口与通气道连通。
其中,支架用于连接雾化组件的端面设置有封堵部,以防止启动气道向雾化组件直接暴露。
其中,启动气道靠近雾化组件的一端的端口位于支架用于连接雾化组件的端面上,封堵部将端口封住。
其中,壳体的侧壁开设有至少一个进气孔,通气道通过至少一个进气孔与外界气体连通。
其中,支架用于连接雾化组件的一端的外侧面至少部分凹陷形成通气槽,通气槽与壳体之间形成有通气道。
其中,支架用于连接雾化组件的端面具有凹槽,通气槽与凹槽连通,且通气槽与凹槽连通处高于凹槽的底壁。
其中,电源组件还包括控制板,控制板与启动气道位于支架同一侧,支架用于连接雾化组件的一端设置有顶针,控制板用于连接雾化组件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弹片,第一弹片一端弹性连接于顶针,另一端连接于控制板。
其中,第一弹片包括夹设部,夹设部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夹设臂、第二夹设臂以及连接第一夹设臂和第二夹设臂的连接部,第一夹设臂的端部和第二夹设臂的端部分别向外弯折从而形成导向结构,以引导顶针弹性卡接于第一夹设臂和第二夹设臂之间。
其中,第一弹片包括至少一个U形板,至少一个U形板的开口朝向控制板设置,靠近顶针的U形板一侧边与顶针端部弹性抵接,远离顶针的U形板连接于控制板。
其中,控制板上还设置有贴片,贴片将第一弹片固定在控制板上。
其中,第一弹片与贴片一体成型。
其中,电源组件还包括电池,电池设置于控制板,电池设置有电极极耳;控制板背离支架的一侧面设置有第二弹片,电极极耳弹性压接于第二弹片,以与控制板电连接。
其中,第二弹片包括导电片,导电片的两端分别向导电片的同一侧弯折形成两个弯折部,且两个弯折部贴合于控制板背离支架的一侧面。
其中,控制板开设有容纳口,电池位于容纳口内。
其中,控制板包括主板控制板和与主板控制板连接的充电控制板,主板控制板和充电控制板之间开设形成有容纳口。
其中,控制板和支架之间设置有电机,电机通过粘接件粘接于控制板靠近支架的一侧面。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出一种电子雾化装置,电子雾化装置包括雾化组件和电源组件,电源组件为上述所述的电源组件。
本申请电源组件包括壳体和支架,壳体具有收容部;支架设置于收容部,支架上设置有启动气道,支架用于连接雾化组件的一端和壳体之间围设形成有通气道,通气道分别与启动气道以及外界气体连通,以使得外界气体通过通气道进入启动气道内。通过上述方式,雾化组件中的冷凝液或漏液不容易进入到启动气道和控制板上,避免了咪头以及控制板的损坏,进而提升了电源组件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其中:
图1是本申请电源组件第一实施例的爆炸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电源组件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所示A-A的局部截面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电源组件第一实施例的第一局部示意图;
图5是图4所示B-B的局部截面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电源组件第一实施例的第二局部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电源组件第一实施例的第三局部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电源组件第一实施例中顶针和第一弹片连接的第四局部示意图;
图9是图1所示的第一弹片和贴片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电源组件第二实施例中的第一局部示意图;
图11是图10所示中第一弹片的一角度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图10所示中第一弹片的另一角度结构示意图;
图13是图1所示的第二弹片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申请电源组件第一实施例中电机与控制板连接的第五局部示意图。
附图标号:10、电源组件;1、壳体;11、收容部;12、进气孔;2、支架;21、通气槽;22、启动气道;23、端口;24、凹槽;25、开口;3、控制板;31、容纳口;32、主板控制板;33、充电控制板;41、通气道;42、封堵部;43、顶针;44、第一弹片;441、第一夹设臂;442、第二夹设臂;443、连接部;444、导向结构;446、U形板;447、弧形板;448、滑移凸块;45、贴片;454、滑移槽;46、第二弹片;461、导电片;462、弯折部;463、压接部;47、粘接件;5、电池;51、电极极耳;6、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源组件及电子雾化装置进行详细描述。
请参阅图1和图2,图1是本申请电源组件第一实施例的爆炸示意图;图2是本申请电源组件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电子雾化装置可用于待雾化液体的雾化。该电子雾化装置包括相互连接的雾化组件(图上未示意)和电源组件10,雾化组件用于存储待雾化液体并雾化液体以形成可供用户吸食的气溶胶,液体可以是含有香味或气味的液体、药液等待雾化液体;电源组件10用于为雾化组件供电,以使得雾化组件能够雾化待雾化液体以形成气溶胶。雾化组件与电源组件10可以是一体设置,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根据具体需要进行设计。
请参阅图3、图4和图5,图3是图2所示A-A的局部截面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电源组件第一实施例的第一局部示意图;图5是图4所示B-B的局部截面示意图。
具体地,结合图1,电源组件10包括壳体1和支架2,壳体1形成有收容部11,收容部11收容至少部分雾化组件。支架2设置于收容部11内,支架2用于与雾化组件连接;支架2上设置有启动气道22,支架2用于连接雾化组件的一端和壳体1之间围设形成通气道41,该通气道41分别与外界气体及启动气道22连通,以使得外界气体通过通气道41进入启动气道22内,其中,外界气体流动方向为如图3中箭头所指示方向。通过上述方式,雾化组件中的冷凝液或漏液不容易进入到启动气道22和控制板3上,避免了咪头以及控制板3的损坏,进而提升了电源组件10的使用寿命。
在一实施例中,为了实现启动气道22与通气道41之间连接,需要在启动气道22靠近雾化组件的一端的侧壁设置有开口25,由此启动气道22通过开口25与通气道41连通,从而使得外界气体依次通过进气孔12、通气道41和开口25而进入到启动气道22内。
为了进一步减小雾化组件中冷凝液或漏液直接进入到启动气道22内,支架2用于连接雾化组件的端面设置有封堵部42,该封堵部42用于防止启动气道22向雾化组件直接暴露,以减小待雾化液体等沿竖向方向,即电源组件10的长度方向,直接进入到启动气道22内,而损坏咪头以及控制板3。
进一步地,结合图3和图5,启动气道22靠近雾化组件的一端的端口23位于支架2用于连接雾化组件的端面上,封堵部42将端口23封住,以实现密封封堵。上述封堵部42可以为塑胶封堵部,如塑胶封堵部可以由塑料制成的。
在一实施例中,结合图1至图5,壳体1的侧壁设置有进气孔12,进气孔12数量可以为一个或者多个,通过一个或者多个进气孔12能够将外界气体引入至通气道41内,以使得外界气体依次经过若干个进气孔12和通气道41而进入到启动气道22内。如本实施例中进气孔12数量为两个,进气孔12沿着电源组件10的宽度方向对称设置于壳体1的两侧壁上,且分别对应通气道41的相对两端。可以理解的是,进气孔12的数量可以为三个、四个、五个等,只要上述进气孔12形成于壳体1侧壁上,其中进气孔12可以对称设置于壳体1,也可以不用对称设置,在此不作限定。另外,上述进气孔12的形状可以为任意形状,如圆形或方形等,在此不作限定。
请参阅图6,图6是本申请电源组件第一实施例的第二局部示意图。结合图1至图5,上述支架2用于连接雾化组件的一端和壳体1之间形成通气道41,其中,通气道41可以通过以下至少两种方式形成。具体地,形成通气道41的第一种方式:支架2用于连接雾化组件的一端的外侧面上至少部分凹陷形成通气槽21,该通气槽21与壳体1的内表面之间形成上述通气道41。通气槽21沿着支架2用于连接雾化组件的一端的外侧面的周向延伸。如本实施例中两个进气孔12位于壳体1的侧壁对称两侧,支架2用于连接雾化组件的一端外侧面上凹设形成通气槽21,两个进气孔12分别位于通气槽21对称两端,且均与通气槽21连通设置。
形成通气道41的第二种方式:壳体1内表面上至少部分凹陷形成通气槽21,该通气槽21与支架2用于连接雾化组件的一端外侧面之间围设形成上述通气道41。形成通气道41的第三种方式:支架2用于连接雾化组件的一端的外侧面上至少部分凹陷形成第一通气槽,同时在壳体1内表面上至少部分凹陷形成第二通气槽,其中,第一通气槽和第二通气槽围设形成上述通气道41。当然,通气道41还可以是其他方式形成,在此不作限定。
在一实施例中,结合图1至图6,支架2用于连接雾化组件的端面凹陷设置有凹槽24,该凹槽24用于存储雾化组件流入电源组件10中的冷凝液或漏液。因通气槽21与启动气道22连通,为了减小凹槽24中漏液通过通气槽21进入到启动气道22内,通气槽21与凹槽24连通处设置成高于凹槽24的底壁,以防止凹槽24内冷凝液或漏液通过通气槽21进入到启动气道22内。
请参阅图7和图8,图7是本申请电源组件第一实施例的第三局部示意图;图8是本申请电源组件第一实施例中顶针和第一弹片连接的第四局部示意图。在一实施例中,电源组件10还包括控制板3,控制板3和启动气道22均位于支架2同一侧,以使得咪头位于控制板3和支架2之间。另外,控制板3和支架2叠层设置,使得电源组件10结构更加紧凑且体积小。其中,支架2用于连接雾化组件的一端设置有至少两个顶针43,控制板3用于连接雾化组件的一端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一弹片44,其中,顶针43和第一弹片44对应连接,其中第一弹片44一端与顶针43端部弹性连接,第一弹片44另一端连接于控制板3,通过上述第一弹片44能够实现顶针43与控制板3之间电连接。上述第一弹片44可以为多种结构,能够实现顶针43与控制板3之间电连接即可。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为了提升顶针43与第一弹片44之间接触效果,以提升顶针43与控制板3之间电连接效果,顶针43的一端弹性卡接于第一弹片44内,即通过第一弹片44弹力作用将顶针43的一端夹紧于第一弹片44内,使得顶针43与第一弹片44能够较好地接触,其中顶针43的另一端用于连接雾化组件,以实现雾化组件与电源组件10连接。
请参阅图9,图9是图1所示的第一弹片和贴片结构示意图。结合图7和图8,具体地,第一弹片44包括夹设部(图上未示意),通过夹设部夹设顶针43的一端。其中,夹设部包第一夹设臂441、第二夹设臂442以及连接部443,第一夹设臂441和第二夹设臂442分别位于连接部443两端,其中第一夹设臂441和第二夹设臂442相对设置。其中第一夹设臂441和第二夹设臂442用于卡接顶针43的一端,实现对顶针43的夹紧。
第一夹设臂441和第二夹设臂442可以平行设置,也可以在沿着远离连接部443的方向逐渐靠近。如图9所示,为了进一步引导顶针43卡接于第一夹设臂441和第二夹设臂442之间,第一夹设臂441的端部和第二夹设臂442的端部分别向外弯折形成有导向结构444,即,第一夹设臂441的端部和第二夹设臂442的端部在沿着远离连接部443的方向逐渐远离而形成V形的导向结构444,该导向结构444用于引导顶针43卡接于第一夹设臂441和第二夹设臂442之间,进而可以给顶针43装配进行导向。
进一步地,如图9所示,上述第一夹设臂441和第二夹设臂442可以沿着远离连接部443的方向先逐渐靠近,而后再逐渐远离,在第一夹设臂441和第二夹设臂442之间最小距离位置处用于夹设顶针43的一端,第一夹设臂441和第二夹设臂442之间逐渐远离位置处用于引导顶针43进入到夹设部内。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夹设臂441和第二夹设臂442沿着远离连接部443的方向先平行设置,而后逐渐远离设置。另外,为了提升第一弹片44的强度,可以考虑在第一夹设臂441和第二夹设臂442设置加强筋,以提升强度效果。
请参阅图10和图11,图10是本申请电源组件第二实施例中的第一局部示意图;图11是图10所示中第一弹片的一角度结构示意图。在一其他具体实施例中,第一弹片44还可以设置成其他结构,如顶针43一端抵接于第一弹片44端部,因第一弹片44具有弹性,当第一弹片44变形受力后,第一弹片44端部能够更好地抵接于顶针43,从而提升顶针43与第一弹片44之间接触性能。
具体地,第一弹片44包括至少一个U形板446,U形板446依次排列设置,其中至少一个U形板446的开口均朝向控制板3设置,顶针43一端弹性抵接于靠近顶针43最近的U形板446一侧边上,远离顶针43的U形板446用于连接于控制板3,即通过上述至少一个U形板446能够实现顶针43与控制板3之间电连接。当靠近顶针43的U形板446一侧边受力后,能够根据自身恢复弹性,从而与顶针43一端抵接。
上述U形板446数量可以为一个或者多个,当U形板446数量为多个时,第一弹片44还包括至少一个弧形板447,弧形板447数量为一个或者多个,其中弧形板447设置于相邻U形板446之间。U形板446和弧形板447之间可以固定连接或一体成型设置。由此,上述第一弹片44可以呈U形、W形、若干个U形和W形组合形状、若干个W形组合形状等,其中第一弹片44具体形状在此不作限定。如本实施例中,第一弹片44呈W形设置。
通过将第一弹片44设置成上述形状,能够保证其变形量和寿命,能够让顶针43与第一弹片44中的U形板446一侧边良好地接触。另外,相比于上述实施例中顶针44一端直接卡接于第一弹片44内而言,本实施例中第一弹片44与顶针44分离式接触,顶针44和第一弹片44配合难度低。
在一实施例中,参阅图7、图8和图9,控制板3上还设置有贴片45,贴片45用于将第一弹片44固定在控制板3上,以实现第一弹片44与控制板3之间稳定连接。另外,为了减小第一弹片44占用体积,可以在控制板3靠近雾化组件的端面上形成缺口(图上未示意),考虑将第一弹片44设置于缺口内,第一弹片44通过与贴片45连接,进而将第一弹片44连接于控制板3。通过上述方式,使得第一弹片44与控制板3之间连接更加紧凑,减小了电源组件10内部体积占用。在其他实施例中,在控制板3靠近雾化组件的端面上的相对两侧分别形成缺口,两个第一弹片44分别设置于两个缺口内。
因上述第一弹片44结构不同,其中第一弹片44与贴片45连接方式会不同。如一具体实施例中,第一弹片44与贴片45固定连接或一体成型,以使得顶针43能够更好地与控制板3实现电连接。如贴片45与第一弹片44的连接部443一体成型连接。
请参阅图12,图12是图10所示中第一弹片的另一角度结构示意图。结合图10和图11,在一其他具体实施例中,第一弹片44开口朝向贴片45,第一弹片44和贴片45相对设置。第一弹片44远离顶针的一端与贴片45固定连接或一体成型设置,即第一弹片44通过贴片45安装在控制板3上。第一弹片44靠近顶针44的一端可沿贴片45侧边方向压缩变形,进而控制第一弹片44压缩变形方向,防止其偏离方向,而影响顶针43一端抵接。
进一步地,贴片45两侧边开设有滑移槽454,U形板446一侧末端凸设有滑移凸块448,其中滑移凸块448卡接于滑移槽454侧边,在U形板446一侧边受力后,滑移凸块448能沿滑移槽454侧边滑移运动,进而限定第一弹片44变形量的方向。
为了减小贴片45占用电源组件10内部体积,可以将贴片45设置成至少两个卡爪(图上未示意),贴片45通过卡爪卡接于控制板3上,不仅能够实现贴片45与控制板3之间稳定连接,而且也能减小体积占用,结构紧凑。如图8和图9所示,本实施例中贴片45呈方形设置,包括三个卡爪。三个卡爪分别设置于贴片45相邻的三个边上,第一弹片44的连接部443设置于贴片45没有设置卡爪的一边。如图10和图11所示,本实施例中贴片45呈长方形设置,贴片45对称设置有两个侧边,每个侧边分别设置有两个卡爪,其中四个卡爪分别用于卡接于控制板3内。
在一实施例中,结合图7,电源组件10还包括电池5,电池5用于给雾化组件供电。电池5设置于控制板3,电池5靠近雾化组件的一端设置有电极极耳51,如正电极极耳和负电极极耳。为了提升电池5与控制板3之间良好接触,在控制板3背离支架2的一侧面设置有第二弹片46,第二弹片46具有弹性,电极极耳51弹性压接于第二弹片46上,第二弹片46会产生形变,进而保证电极极耳51与第二弹片46紧密接触,从而实现电池5与控制板3之间良好的电连接。
请参阅图13,图13是图1所示的第二弹片结构示意图。结合图7,具体地,第二弹片46包括导电片461。该导电片461具有导线性能,如导电片461可以包括但不限于金属片、石墨片等。上述导电片461的两端分别向导电片461的同一侧弯折形成两个弯折部462,两个弯折部462相对设置。其中两个弯折部462贴合于控制板3背离支架2的一侧面,当电极极耳51压接于导电片461中间位置时,导电片461变形,同时两个弯折部462起到支撑作用,以进一步保证电极极耳51与第二弹片46能紧密接触。
上述两个弯折部462之间用于连接电极极耳51的端部可以为压接部463,弯折部462靠近控制板3的一侧平行于控制板3表面,弯折部462远离控制板3的一侧平行于压接部463。其中,弯折部462可以呈弧形设置或圆形设置等。如可选的,弯折部462纵向截面呈“C”形设置。在一个实施例中,两个弯折部462共面设置,且分别平行于控制板3和压接部463。
请参阅图14,图14是本申请电源组件第一实施例中电机与控制板连接的第五局部示意图。结合图1,在一实施例中,控制板3开设有容纳口31,该容纳口31用于容纳电池5,以使得电源组件10结构更加紧凑,减小电源组件10整体外观尺寸。同时,电池5上的电极极耳51能够设置于控制板3靠近雾化组件的一端处设置。
具体地,控制板3包括主板控制板32和与主板控制板32连接的充电控制板33,即主板控制板32和充电控制板33合并为一个整体控制板3,减小了两者之间焊线,同时减小了主板控制板32和充电控制板33之间连接以及安装相关电子类器件步骤,后续只需安装电池5即可。另外,主板控制板32和充电控制板33之间开设形成有容纳口31,该容纳口31用于容纳电池5。在一实施例中,主板控制板32和充电控制板33直接制备在同一块PCB板上,并在PCB板中间开设容纳口31。
在一实施例中,结合图1和图14,控制板3和支架2之间设置有电机6,电机6通过粘接件47粘接于控制板3靠近支架2的一侧面,以实现电机6与控制板3之间稳定连接。上述粘接件47可以为泡棉胶等,在此不作限定。与此同时,电机6也可以通过上述粘接件47粘接于支架2靠近控制板3的一侧面上,以实现电机6与控制板3之间稳定连接。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施例电源组件包括壳体和支架,壳体具有收容部;支架设置于收容部,支架上设置有启动气道,支架用于连接雾化组件的一端和壳体之间围设形成有通气道,通气道分别与启动气道以及外界气体连通,以使得外界气体通过通气道进入启动气道内。通过上述方式,雾化组件中的待雾化液体不容易进入到启动气道和控制板上,避免了咪头以及控制板的损坏,进而提升了电源组件的使用寿命。
在一实施例中,结合图1,电子雾化装置包括雾化组件和电源组件10,雾化组件用于将冷凝液或漏液雾化,电源组件10用于给雾化组件供电。其中电源组件10为上述所阐述的电源组件10,在此不再赘述。雾化组件的结构不限。
在一实施例中,雾化组件包括雾化管、雾化芯和发热座。雾化管具有储液腔、雾化通道和容置腔。发热座设置于容置腔内且形成安装腔,雾化芯设置于安装腔内。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8)

1.一种电源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具有收容部;
支架,设置于所述收容部,所述支架上设置有启动气道,所述支架用于连接雾化组件的一端和所述壳体之间围设形成有通气道,所述通气道分别与所述启动气道以及外界气体连通,以使得外界气体通过所述通气道进入所述启动气道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启动气道靠近所述雾化组件的一端的侧壁具有开口,所述启动气道通过所述开口与所述通气道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用于连接所述雾化组件的端面设置有封堵部,以防止所述启动气道向所述雾化组件直接暴露。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启动气道靠近所述雾化组件的一端的端口位于所述支架用于连接所述雾化组件的端面上,所述封堵部将所述端口封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侧壁开设有至少一个进气孔,所述通气道通过所述至少一个进气孔与外界气体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用于连接所述雾化组件的一端的外侧面至少部分凹陷形成通气槽,所述通气槽与所述壳体之间形成有所述通气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用于连接所述雾化组件的端面具有凹槽,所述通气槽与所述凹槽连通,且所述通气槽与所述凹槽连通处高于所述凹槽的底壁。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组件还包括控制板,所述控制板与所述启动气道位于所述支架同一侧,所述支架用于连接所述雾化组件的一端设置有顶针,所述控制板用于连接所述雾化组件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弹片,所述第一弹片一端弹性连接于所述顶针,另一端连接于所述控制板。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片包括夹设部,所述夹设部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夹设臂、第二夹设臂以及连接所述第一夹设臂和所述第二夹设臂的连接部,所述第一夹设臂的端部和所述第二夹设臂的端部分别向外弯折从而形成导向结构,以引导所述顶针弹性卡接于所述第一夹设臂和所述第二夹设臂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片包括至少一个U形板,所述至少一个U形板的开口朝向所述控制板设置,靠近所述顶针的所述U形板一侧边与所述顶针端部弹性抵接,远离所述顶针的所述U形板连接于所述控制板。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板上还设置有贴片,所述贴片将所述第一弹片固定在所述控制板上。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片与所述贴片一体成型。
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组件还包括电池,所述电池设置于所述控制板,所述电池设置有电极极耳;
所述控制板背离所述支架的一侧面设置有第二弹片,所述电极极耳弹性压接于所述第二弹片,以与所述控制板电连接。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弹片包括导电片,所述导电片的两端分别向所述导电片的同一侧弯折形成两个弯折部,且所述两个弯折部贴合于所述控制板背离所述支架的一侧面。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板开设有容纳口,所述电池位于所述容纳口内。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电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板包括主板控制板和与所述主板控制板连接的充电控制板,所述主板控制板和所述充电控制板之间开设形成有所述容纳口。
17.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板和所述支架之间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通过粘接件粘接于所述控制板靠近所述支架的一侧面。
18.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雾化装置包括雾化组件和电源组件,所述电源组件为权利要求1-17任一所述的电源组件。
CN202121555844.4U 2021-07-08 2021-07-08 电源组件及电子雾化装置 Active CN21608884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555844.4U CN216088848U (zh) 2021-07-08 2021-07-08 电源组件及电子雾化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555844.4U CN216088848U (zh) 2021-07-08 2021-07-08 电源组件及电子雾化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088848U true CN216088848U (zh) 2022-03-22

Family

ID=807225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555844.4U Active CN216088848U (zh) 2021-07-08 2021-07-08 电源组件及电子雾化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08884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675237B1 (en) Secondary battery comrpsising a top clamping plate
WO2022199281A1 (zh)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6568376U (zh) 一种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设备
WO2023240801A1 (zh) 一种基于弹性接触结构的雾化装置
CN217284775U (zh) 一种雾化器
CN216088848U (zh) 电源组件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5381437U (zh) 密封组件、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WO2022161189A1 (zh) 雾化组件以及雾化装置
CN113576034A (zh) 电源组件及电子雾化装置
CN112931963A (zh)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WO2024055497A1 (zh) 导液雾化机构及电子雾化器
CN217284776U (zh) 一种雾化器
CN217284781U (zh) 一种雾化器
CN217958743U (zh) 电子雾化装置
CN217695283U (zh) 雾化底座、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5013591U (zh)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5013592U (zh)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WO2022104593A1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供电组件和支架
WO2022199546A1 (zh)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0137813U (zh) 雾化组件及封油式电子烟
CN220831911U (zh)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20859463U (zh) 一种气溶胶生成装置和供电组件
CN217771487U (zh) 电子雾化装置
CN220607334U (zh) 电子烟
CN220274903U (zh) 一种雾化组件、雾化器及雾化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