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771487U - 电子雾化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子雾化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771487U
CN217771487U CN202220646368.5U CN202220646368U CN217771487U CN 217771487 U CN217771487 U CN 217771487U CN 202220646368 U CN202220646368 U CN 202220646368U CN 217771487 U CN217771487 U CN 21777148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supply
section
atomizing core
atomizing
electron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646368.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戴正根
汪新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Smoore Technology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Smoore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Smoore Technology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Smoore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646368.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77148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77148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77148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子雾化装置。该电子雾化装置包括:雾化芯、电连接件和供电件;雾化芯用于雾化气溶胶生成基质,电连接件的一端抵接雾化芯,以电连接雾化芯,供电件与雾化芯间隔设置并位于电连接件的另一端的周侧,且与电连接件的另一端电连接。通过上述设置,避免了供电件对电连接件的阻挡,将电连接件设置为单个元件的导电结构,其装配工艺比较简单,适用于自动化生产,同时,可以有效解决导电结构为多个元件时,导电结构与供电件之间的接触不到位或接触不稳定造成的雾化芯与供电件之间接触电阻不稳定的问题,有效改善了电子雾化装置性能,提升了雾化口感,进而提升了用户使用体验。

Description

电子雾化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雾化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子雾化装置。
背景技术
电子雾化装置主要由雾化器和电源组件构成。雾化器一般包括储液腔和雾化组件,储液腔用于储存气溶胶生成基质,雾化组件用于对气溶胶生成基质进行加热并雾化,以形成可供用户吸食的气溶胶,电源组件包括电路板和电池,用于向雾化器供电。
电子雾化装置中电源组件与雾化组件之间设置有导电结构用于电连接电源组件和雾化组件,现有技术中,电源组件与雾化组件之间的导电结构通常需要使用多个元件,其装配工艺较为复杂,不易于进行自动化生产。同时,多个元件的导电结构也容易导致电源组件与雾化组件之间的接触电阻不稳定,施加到雾化组件上的功率不稳定,进而容易影响电子雾化装置的雾化口感,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主要提供一种电子雾化装置,以解决电源组件与雾化组件之间的接触电阻不稳定、导电结构装配复杂、不易于自动化生产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电子雾化装置。该电子雾化装置包括:雾化芯、电连接件和供电件;所述雾化芯用于雾化气溶胶生成基质;所述电连接件的一端抵接所述雾化芯,以电连接所述雾化芯;所述供电件与所述雾化芯间隔设置,位于所述电连接件的另一端的周侧,且与所述电连接件的另一端电连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电连接件的另一端压接或焊接所述供电件。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电连接件与所述供电件间隔设置,所述电连接件通过焊接方式与所述供电件电连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电连接件为顶针或弹针,所述供电件为电路板,至少所述电连接件延伸至所述电路板的焊盘上的一部分的轴向与所述电路板的主表面相平行。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电连接件与所述供电件之间的间距大于等于0.05mm且小于等于0.4mm。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电连接件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电连接件相间隔设置。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电子雾化装置还包括电芯,所述电芯的接电部和所述电连接件的另一端焊接于所述供电件的同一表面。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电子雾化装置还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包括座体,所述座体上设有安装孔,所述雾化芯和所述供电件分设于所述座体的两侧;
所述电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段、固定部和第二连接段,所述第一连接段和第二连接段分设于所述固定部的两侧,所述第一连接段电连接所述雾化芯,所述第二连接段装配于所述安装孔,并用于电连接所述供电件,所述固定部支撑于所述座体上。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电连接件还包括抵接部,所述抵接部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段背离所述固定部的一端,所述抵接部的轴径大于所述第一连接段的轴径,所述抵接部抵接所述雾化芯。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连接段包括连接的第一轴部和第二轴部,所述第一轴部的轴径大于所述第二轴部的轴径,所述第一轴部装配于所述安装孔,所述第二轴部用于电连接所述供电件。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轴部的轴径大于等于0.3mm且小于等于1.0mm。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安装孔包括连通的第一孔段和第二孔段,所述第一孔段的孔径大于所述第一轴部的轴径,所述第一孔段和所述第二孔段之间还设有导向段;
其中,所述第一轴部经所述第一孔段和所述导向段与所述第二孔段过盈配合。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底座还包括框体,所述框体设置于所述座体背离所述雾化芯的一侧,所述框体具有安装口;所述电子雾化装置还包括电芯,所述供电件和所述电芯自所述安装口设置于所述框体上,且所述电芯与所述供电件电连接。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子雾化装置。该电子雾化装置包括雾化芯、电连接件和供电件;雾化芯用于雾化气溶胶生成基质;电连接件的一端抵接雾化芯,以电连接雾化芯;供电件与雾化芯间隔设置并位于电连接件的另一端的周侧,且与电连接件的另一端电连接。通过将供电件与雾化芯间隔设置,电连接件的一端抵接雾化芯并与雾化芯电连接,供电件设置于电连接件的另一端的周侧且与电连接件的另一端电连接,避免了供电件对电连接件的阻挡,将电连接件设置为单个元件的导电结构,其装配工艺比较简单,适用于自动化生产,同时,可以有效解决导电结构为多个元件时,导电结构与供电件之间的接触不到位或接触不稳定造成的雾化芯与供电件之间接触电阻不稳定的问题,有效改善了电子雾化装置性能,提升了雾化口感,进而提升了用户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其中:
图1是本申请提供的电子雾化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电子雾化装置的分解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的电子雾化装置的剖视示意图;
图4是图2所示的电子雾化装置中储液仓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2所示的电子雾化装置中储液仓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2所示的电子雾化装置中弹性顶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2所示的电子雾化装置中弹性顶盖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2所示的电子雾化装置中弹性顶盖的另一角度示意图;
图9是图2所示的电子雾化装置中雾化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1所示的电子雾化装置的另一角度的局部剖视示意图;
图11是图2所示的电子雾化装置中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图11所示底座的背部结构示意图;
图13是图11所示底座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4是图2所示的电子雾化装置中底座的局部剖视示意图;
图15是图2所示的电子雾化装置中电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6是图2所示的电子雾化装置中供电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7是图2所示的电子雾化装置中电池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他步骤或单元。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他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他实施例相结合。
本申请提供一种电子雾化装置100,参阅图1至图3,图1是本申请提供的电子雾化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的电子雾化装置的分解示意图,图3是图1所示的电子雾化装置的剖视示意图。
该电子雾化装置100用于在通电时加热相关部件,从而将气溶胶生成基质雾化使其生成气溶胶而供用户吸食。
电子雾化装置100包括雾化芯30、电连接件40和供电件60。雾化芯30用于雾化气溶胶生成基质,电连接件40的一端抵接雾化芯30,以电连接雾化芯30,供电件60与雾化芯30间隔设置并位于电连接件40 的另一端的周侧,且与电连接件40的另一端电连接。可以理解,通过将电连接件40的一端抵接雾化芯30并与雾化芯30电连接,供电件60 设置于电连接件40的另一端的周侧且与电连接件40的另一端电连接,避免了供电件60对电连接件40的阻挡,电连接件40为单个元件的导电结构,其安装工艺较简单,适用于自动化生产,同时,即使电连接件 40的两电极结构及长度存在误差,电连接件40与供电件60也可以实现稳定的电连接,可以有效解决导电结构为多个元件时,导电结构与供电件60之间的接触不到位或接触不稳定造成的雾化芯30与供电件60之间接触电阻不稳定的问题,有效改善了电子雾化装置100的性能。
参见图1至图3,在本实施例中,该电子雾化装置100包括储液仓 10、弹性顶盖20、雾化芯30、电连接件40、底座50、供电件60、电池 70以及外壳80。储液仓10内设置有储液腔11,储液腔11用于存储气溶胶生成基质,弹性顶盖20设置于储液仓10内,雾化芯30设置于底座50一侧,电连接件40装配于底座50中,且电连接件40的一端抵接于雾化芯30。供电件60与雾化芯30间隔设置,供电件60位于电连接件40的另一端的周侧,电连接件40用于电连接雾化芯30和供电件60。同时供电件60连接于电连接件40和电池70,电池70为电子雾化装置100提供能量,以供雾化芯30加热雾化气溶胶生成基质,底座50至少部分设置于外壳80中。
参阅图4至图7,图4是图2所示的电子雾化装置中储液仓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2所示的电子雾化装置中储液仓的仰视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2所示的电子雾化装置中弹性顶盖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2所示的电子雾化装置中弹性顶盖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8是图2所示的电子雾化装置中弹性顶盖的另一角度示意图。
参见图4,储液仓10包括壳体12以及出气管13,出气管13连接于壳体12一端并位于壳体12内,壳体12和出气管13配合形成储液腔 11,即,储液腔11设置于壳体12和出气管13之间,用户通过出气管 13吸食电子雾化装置100内生成的气溶胶。
弹性顶盖20设置于储液仓10的壳体12内部,以封堵储液腔11。可选地,弹性顶盖20可以为密封胶、密封脂,例如密封硅胶等密封材料。
参见图6至图8,弹性顶盖20包括功能部21和围设于功能部21的套体部22,功能部21与套体部22之间形成有嵌入腔23。
弹性顶盖20设置于储液仓10与雾化芯30之间,封堵储液腔11并封盖于雾化芯30上。弹性顶盖20为弹性材料件,容易发生变形,若弹性顶盖20固定不到位,则容易发生形变或运动而朝一边塌陷,造成储液腔11中的气溶胶生成基质泄漏,同时弹性顶盖20发生形变、运动或塌陷后会导致雾化芯30也发生移动或倾斜,易造成漏液问题以及雾化芯30与电连接件40之间接触不到位或接触不稳定问题,进而导致雾化芯30与供电件60之间接触电阻不稳定或不通电,影响到电子雾化装置 100的雾化性能及其使用。
参阅图3至图8,本实施例中,弹性顶盖20的功能部21上设置有出气孔211和支撑壁212。出气管13的一端装配于弹性顶盖20的出气孔211中,且出气管13朝向雾化芯30的端部设置有两个抵接部131,两个抵接部131之间间隔设置,形成有过气口132。出气孔211连通出气管13的过气口132,可以理解,过气口132用于导通气体,引导雾化生成的气溶胶自出气孔211流经过气口132经由出气管13流出。支撑壁212与出气管13的两个抵接部131相抵接。
具体地,参见图3及图7,弹性顶盖20的支撑壁212朝向出气管 13的一侧设置有两个凸台结构2121,两个凸台结构2121凸出于支撑壁 212的壁面且对应于出气管13的两个抵接部131的位置设置。两个凸台结构2121均包括横向凸台2122和纵向凸台2123,纵向凸台2123连接于横向凸台2122且设置于横向凸台2122的一侧,纵向凸台2123用于加强支撑壁212的强度,减小支撑壁212被挤压变形塌陷的风险。两个抵接部131的端面顶抵到支撑壁212的凸台结构2121的台面上,具体的,抵接部131的端面抵接于横向凸台2122的台面上,横向凸台2122 用于支撑出气管13的抵接部131。雾化芯30压设于支撑壁212另一侧的壁面上。可以理解,两个抵接部131的端面顶抵压紧支撑壁212的凸台结构2121的台面,同时雾化芯30压紧支撑壁212的另一侧的壁面,由出气管13和雾化芯30共同夹持固定弹性顶盖20的支撑壁212,使得弹性顶盖20不能发生运动或形变,避免了上述弹性顶盖20固定不到位造成的弹性顶盖20形变、运动或塌陷使得储液腔11中的气溶胶生成基质泄漏,以及雾化芯30与电连接件40之间接触不稳定或接触不到位而不通电等问题,可以有效改善电子雾化装置100的雾化性能。
弹性顶盖20上还设置有气流孔216,气流孔216设置于支撑壁212 和出气孔211之间,气流孔216连通出气孔211,且气流孔216穿过过气口132设置,使得雾化生成的气溶胶经气流孔216流经过气口132后进入出气管13中被用户吸食。纵向凸台2123位于气流孔216内,相邻的纵向凸台2123之间具有间隙,以保证气流能经过纵向凸台2123之间的间隙顺利进入出气管13中。横向凸台2122和抵接部131均避让气流孔216设置,可以避免抵接部131和横向凸台2122对气流的阻挡,减小气流阻力,使得气流流动更顺畅,用户抽吸也更顺畅。本实施例中,横向凸台2122截面形状呈弓形,纵向凸台2123截面呈矩形。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横向凸台2122和纵向凸台2123也可以设置为其他的形状,例如,横向凸台2122截面可以为矩形、三角形或扇形,纵向凸台2123 截面也可以为圆形、椭圆形或菱形。
可选地,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出气管13可以在朝向雾化芯30的端部设置有过气口132,该过气口132为设置于出气管13的朝向雾化芯 30的端面的缺口,过气口132用于导通气溶胶流向出气管13。可选地,过气口132的数量可以设置为一个或多个,例如过气口132的数量可以设置为一个、两个或三个。此时,出气管13朝向雾化芯30的端面直接抵接于支撑壁212的横向凸台2123的台面上,用于顶抵并压紧弹性顶盖20,支撑壁212朝向雾化芯30一侧的壁面被雾化芯30压紧,弹性顶盖20的功能部21两侧均被压紧固定,使得弹性顶盖20不能发生形变或运动,避免了因其固定不到位造成的气溶胶生成基质泄漏及雾化芯30 与电连接件40接触电阻不稳定或不通电问题的发生。
在本实施方式中,出气管13朝向雾化芯30的端部设置有相间隔的两个抵接部131和两个过气口132,两个抵接部131对称设置。两个抵接部131自出气管13的端面延伸而出,抵接部131与支撑壁212的凸台结构2121相抵接的端面形状为弓形。
可选地,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抵接部131可以不对称设置,抵接部 131的数量也可以设置为多个,例如抵接部131的数量为三个或者四个,多个抵接部131之间间隔设置,相邻的两个抵接部131之间设置有过气口132,多个抵接部131的端面顶抵到支撑壁212的横向凸台2123的台面上,或者多个抵接部131的端面可以顶抵到弹性顶盖20的支撑壁212 的壁面上,用于固定压紧弹性顶盖20。抵接部131也可以设置为其他形状,例如,抵接部131的端面形状或横截面形状可以设置为扇形、三角形、矩形或正方形。凸台结构2121的数量也可以设置为多个,例如凸台结构2121可以设置为三个或四个。与抵接部131的端面相接触的横向凸台2122,其截面形状也可以对应于抵接部131的端面形状设置为扇形、三角形、矩形或正方形。
本实施例中,出气管13朝向雾化芯30的端面为圆环形,抵接部131 的端面为弓形,弓形的直线边为圆环形的内圆弧的切线;两个过气口132 共直线设置且位于圆环形的同一直径上。
弹性顶盖20的功能部21上还设置有至少两个进液孔214,至少两个进液孔214位于出气孔211的两侧。
本实施例中,功能部21上设置有两个进液孔214,两个进液孔214 位于出气孔211的两侧,用于连通储液腔11和雾化芯30。储液腔11中的气溶胶生成基质经由进液孔214流向雾化芯30的吸液面31中。
支撑壁212朝向雾化芯30的一侧还设置有过液槽2120,过液槽2120 连通位于出气孔211两侧的进液孔214,雾化芯30的吸液面31封盖过液槽2120设置。可以理解,在朝向雾化芯30一侧的支撑壁212上设置过液槽2120可以增加雾化芯30中吸液面31与气溶胶生成基质的接触面积,增加吸液面积,从而有效提升雾化芯30的雾化效率。
本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支撑壁212朝向雾化芯30的一侧设置有两个过液槽2120,两个过液槽2120均连通出气孔211两侧的两个进液孔214。过液槽2120为支撑壁212上的凹槽,其端面形状为矩形,两个过液槽2120之间间隔设置,由支撑壁212的壁体阻隔开。
可选地,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过液槽2120可以设置为一个或多个,例如过液槽设置为一个或三个;多个过液槽2120可以间隔设置或相互连通;过液槽2120可以设置在支撑壁212壁面的任意位置,例如过液槽2120可以设置在支撑壁212壁面的中心位置或两侧;过液槽2120也可以设置为其他的形状,例如过液槽2120可以设置为s形。
弹性顶盖20的功能部21背离底座50的端面还设置有换气孔213 和挡墙结构215,换气孔213连通储液腔11和换气通道511,用于为储液腔11换气。挡墙结构215位于储液腔11中,用于阻挡换气孔213进入储液腔11内的气泡进入进液孔214,从而降低换气产生的气泡进入进液孔214的风险。
本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挡墙结构215设置于弹性顶盖20的功能部21背离底座50的端面上,挡墙结构215和弹性顶盖20为一体结构件。
可选地,挡墙结构215还可以可拆卸地连接于功能部21背离底座 50的端面上,例如卡接或螺接等。
可选地,挡墙结构215可以是挡板或筒状结构等。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挡墙结构215为挡板,挡板为截面形状为矩形的板状结构。该挡板设置于进液孔214与换气孔213之间,将换气孔213和进液孔214阻隔开来,以阻挡自换气孔213进入储液腔11 内的气泡进入进液孔214。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挡墙结构215可以设置为具有两个侧挡壁的挡板结构,两个侧挡壁分别设置于换气孔213的两侧且连接于挡板板体的两侧边,侧挡壁高度自远离挡板的一端至连接于挡板的侧边的一端逐渐增大,避免储液腔11内的气溶胶生成基质滞留于由挡板和两个侧挡壁所形成的空间内。两个侧挡壁能够加强对挡板的支撑作用,同时可以阻挡自换气孔213进入储液腔11内的气泡进入进液孔214。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挡墙结构215也可以为环绕进液孔214或环绕换气孔213设置的筒状结构,以隔离换气孔213与进液孔214,避免经换气孔213换气产生的气泡进入进液孔214;或者,挡墙结构215可以封盖于进液孔214上,例如挡墙结构215为盖状,包括盖体和围绕盖体边缘设置的环壁,盖体设置于进液孔214上,环壁环绕设置于进液孔214 的周侧,以封盖进液孔214,且环壁远离换气孔213的一侧设有开口,该开口用于连通储液腔11和进液孔214,其中盖体和环壁均能够高效地阻挡经换气孔213换气产生的气泡进入进液孔214。
参阅图9至图14,图9是图2所示的电子雾化装置中雾化芯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图1所示的电子雾化装置的另一角度的局部剖视示意图,图11是图2所示的电子雾化装置中底座的结构示意图,图12是图 9所示底座的背部结构示意图,图13是图11所示底座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14是图2所示的电子雾化装置中底座的局部剖视示意图。
底座50与弹性顶盖20连接且设置于储液仓10中壳体12的一端,底座50与弹性顶盖20配合形成有雾化腔90,雾化芯30的雾化面32位于雾化腔90内,且雾化腔90连通出气孔211。雾化芯30的吸液面31 压设于弹性顶盖20的支撑壁212背离出气管13的一侧。
参见图9及图10,雾化芯30包括多孔基体和设置于多孔基体的雾化面32的发热体,储液腔11中的气溶胶生成基质经由进液孔214和过液槽2120流入雾化芯30的吸液面31,由多孔基体将吸液面31吸收的气溶胶生成基质导向雾化芯30的雾化面32中,发热体在通电时加热雾化气溶胶生成基质形成气溶胶。如图10中所示,雾化腔90中生成的气溶胶经由气流孔216流向过气口132最终由出气管13流出,供用户吸食,气流的流动在电子雾化装置100中形成了如图10所示的气流流动线路a。
参见图11至图14,底座50为一体结构,包括筒体部51、座体52 和框体53。筒体部51的一端插设于弹性顶盖20的嵌入腔23中,并压持弹性顶盖20的套体部22于壳体12的内壁上,保证弹性顶盖20的套体部22与壳体12内壁密封接触,以封堵储液腔11,防止漏液。
座体52设置于筒体部51背离弹性顶盖20的一端,座体52位于筒体部51与框体53之间,框体53设置于座体52背离雾化芯30的一侧。
筒体部51上设置有换气通道511,换气通道511连通于弹性顶盖20 上的换气孔213和大气,用于为储液腔11换气。
换气通道511在筒体部51上形成有进气端口512和出气端口513,其中进气端口512朝向雾化芯30的侧壁面33设置,且进气端口512与雾化芯30的侧壁面33之间具有进气间隙,进气端口512通过该进气间隙连通雾化腔90,可以理解,进气端口512朝向雾化芯30的侧壁面33 设置,则自进气端口512泄漏的气溶胶生成基质将易被雾化芯30所吸收,从而可消除漏液。
出气端口513设置于筒体部51朝向弹性顶盖20的端面上,出气端口513对应于换气孔213设置且连通换气孔213。
可选地,换气通道511的数量可以是一条或多条,例如换气通道511 的数量为一条、两条或三条等数量,设置多条换气通道511可以进一步地提高电子雾化装置100的换气可靠性,避免其中一条换气通道511被液体封堵后,其余换气通道511仍然可以正常工作。
一条换气通道511所具有的进气端口512的数量可以是一个或多个,例如进气端口512的数量是一个、两个、三个、四个或五个等数量,其可以在筒体部51上朝向侧壁面33的任意位置设置。多个进气端口512 可以提高换气效率以及降低换气通道511被封堵的风险。
本实施例中,筒体部51上设置有两条换气通道511,两条换气通道 511对称设置于筒体部51上,每条换气通道511均形成有两个进气端口 512和一个出气端口513,且每条换气通道511的两个进气端口512对称设置于筒体部51的外周侧壁上,以优化雾化腔90内的气流流动状态,降低换气时在雾化腔90内形成涡流的风险。
参见图11及图13,本实施例中,换气通道511包括进气端口512、出气端口513和设置于筒体部51外周侧壁的换气槽514,换气槽514连通进气端口512和出气端口513,储液仓10中壳体12的内壁面封挡于换气槽514上。
换气槽514设置于筒体部51的外周侧壁,其可以是沿某一方向设置,例如其沿筒体部51的周向设置,或者其沿纵向设置,或者其也可以迂回设置。储液仓10的内壁面封挡于换气槽514上,使得换气槽514 只能通过进气端口512通向雾化腔90。
其中给储液腔11换气时,气流由进气端口512经过换气槽514和出气端口513进入储液腔11,换气槽514能够盛集从储液腔11经出气端口513进入的漏液,漏液在换气槽514内受到阻力,从而换气槽514 能够减缓漏液向外泄漏的趋势。
换气槽514包括沿筒体部51的纵向间隔设置的多条换气子槽,相邻的两个换气子槽相互连通,换气子槽沿筒体部51的周向设置,至少一条换气子槽连通有至少一个进气端口512,其中筒体部51的纵向为与筒体部51的周向相垂直的方向,即筒体部51的纵向与出气管13的轴向同向。
本实施例中,如图11所示,换气槽514包括6条换气子槽,6条换气子槽之间相互连通,其中靠近座体52一侧的第二条和第三条换气子槽分别连通两个进气端口512,气流自两个进气端口512进入换气槽514 的换气子槽中,再经由各换气子槽进入出气端口513后进入储液腔11 中,实现换气过程。
可以理解,通过将换气槽514设置于沿筒体部51的纵向间隔设置的多条换气子槽,可以增大换气槽514的长度,从而提升换气槽514的储液能力,以减少漏液。
在筒体部51上设置换气通道511,可以自适应地调节储液腔11内的气压,以维持储液腔11内外气压平衡,避免因气溶胶生成基质消耗而造成储液腔11内气压失衡下液不畅导致的雾化芯30干烧问题,同时,通过上述设置,即使经换气通道511泄漏的漏液从进气端口512向雾化腔90漏出,由于进气间隙较小,漏液将被雾化芯30所吸收,以形成对雾化芯30的供液,最终可被雾化芯30雾化而消耗掉,从而可消除换气通道511的漏液,同时还进一步地提高了储液腔11内气溶胶生成基质的利用率,有效地降低了电子雾化装置100的泄漏量。
参见图11至图14,本实施例中,座体52上设置有通气孔526和两个安装孔521,两个安装孔521间隔设置,用于安装电连接件40。通气孔526设置于两个安装孔521之间,用于连通外部气体进入雾化腔90 中。
可选地,通气孔526的数量为一个或者多个。本实施例中,通气孔 526的数量为五个,均匀分布于座体52的两个安装孔521之间,用于连通雾化腔90和外部空气。在其他实施方式中,通气孔526的数量可以为其他数值,例如通气孔526数量可以为一个或三个。
具体地,如图14所示,本实施例中,安装孔521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孔段522和第二孔段523,第一孔段522的孔径大于电连接件40的第一轴部431的轴径,第一孔段522和第二孔段523之间还设有导向段 524。导向段524可以为第一孔段522和第二孔段523之间设置的斜角结构,导向段524可以便于电连接件40装配于安装孔521中。这种结构的安装孔521,可以为电连接件40提供导向,使得电连接件40在安装过程中不会出现歪针现象。
参见图13,本实施例中,座体52朝向雾化芯30的一侧还设有围挡部525,该围挡部525围绕安装孔521设置,在围挡部525和筒体部51 之间形成有积液槽54。
围挡部525用于围挡安装孔521,防止储液腔11中的气溶胶生成基质泄漏而进入安装孔521中与电连接件40接触或进入供电件60与电池 70所在位置,影响电子雾化装置100的性能。
围挡部525和筒体部51之间形成有积液槽54,积液槽54可以盛集雾化过后的冷凝液以及储液腔11中泄漏的气溶胶生成基质,避免泄漏的气溶胶生成基质以及冷凝液直接经由座体52上的通气孔526流向进气流道5321或流向供电件60与电池70所在位置。
本实施例中,如图13所示,围挡部525包括两个弧形的子围挡部,两个子围挡部围绕安装孔521设置且其两端与筒体部51的内周侧壁连接,在围挡部525与筒体部51的侧壁之间形成了两个间隔的积液槽54,积液槽54用于盛集冷凝液和气溶胶生成基质,避免液体流向电源组件所在位置。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围挡部525可以设置为其他结构,例如围挡部 525可以环绕于安装孔521且与筒体部51的内周侧壁间隔设置,围挡部 525截面形状可以为圆环或其他形状,在围挡部525与筒体部51之间形成有一个连通的积液槽54,积液槽54用于盛集冷凝液和气溶胶生成基质,避免液体流向电源组件所在位置。
参见图11及图12,框体53设置于座体52背离雾化芯30的一侧,框体53具有安装口531,供电件60和电池70自安装口531设置于框体 53上,且安装口531露出电池70和供电件60,便于电连接件40与供电件60进行电连接的同时也便于安装,有益于自动化生产。
具体地,框体53包括背板532和底板533,其中,底板533与座体 52间隔设置,背板532连接于底板533和座体52之间,供电件60和电池70自安装口531设置于背板532的一侧且位于座体52和底板533之间。底板533上设置有进气孔5331,进气孔5331连通大气。
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中,背板532背离供电件60的一侧设有进气流道5321,进气流道5321位于背板532板面中间位置,用于引导外部气流进入雾化腔90。座体52上设置有进气槽527,该进气槽527与供电件60相隔离,以防止雾化腔90内的液体流向供电件60位置,从而影响电子雾化装置100的性能。进气流道5321连通进气孔5331和进气槽527,进气槽527连通座体52上的通气孔526,外部空气进入进气孔5331后经由进气流道5321导向进气槽527最后经过通气孔526进入雾化腔90中。
具体地,如图12所示,进气流道5321上设置有多个相互间隔的分流部5322,分流部5322位于进气流道5321两侧壁之间,将进气流道 5321的对应位置处分隔成至少两条支流,以增加外部气流在进气流道 5321中流通数量同时分散气流,以提升外部空气进入雾化腔90的效率。
本实施方式中,分流部5322形状为水滴状,将进气流道5321的对应位置处分隔成了两条支流。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分流部5322可以设置为其他的形状,例如分流部5322截面形状可以为圆形、三角形、四边形或六边形等形状。
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中,进气流道5321的侧壁包括交错设置的多个滞留部5323和多个导气部5324。导气部5324截面形状为倾斜的直线段,位于进气流道5321同一侧壁上的多个导气部5324之间平行设置。滞留部5323形成有滞留槽,滞留槽截面形状为圆弧形,连接于同一侧壁上相邻的两个导气部5324之间。分流部5322位于进气流道5321两侧壁之间且设置于滞留部5323对应的位置处,引导气流流向导气部 5324。
可以理解,进气流道5321的侧壁设置的多个滞留部5323是用于阻滞液体。滞留槽可以盛集自雾化腔90中流出的冷凝液或气溶胶生成基质,避免雾化腔90中的液体流入进气流道5321后堵塞进气流道5321,使得外部气流无法流通,同时也可以避免液体自进气孔5331流出底座。导气部5324用以引导气流避开进气流道5321的相邻侧壁上的滞留部 5323,并将气流导向至进气流道5321的相邻侧壁上的导气部5324,可以有效避免气流被液体堵塞,保证外部气流可以无阻碍的流经进气流道 5321后流向雾化腔90中。
通过进气流道5321侧壁上交错设置的多个滞留部5323和多个导气部5324以及进气流道5321中多个间隔设置的分流部5322,可以增加外部气流流经进气流道5321的数量,减少进气流道5321被液体封堵的风险,保证外部气流可以无阻碍的流通向雾化腔90中。
参阅图15,图15是图2所示的电子雾化装置中电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参见图15,电子雾化装置100包括两个电连接件40,两个电连接件40之间相互间隔设置,且两个电连接件40分别装配于座体52的两个安装孔521中。雾化芯30和供电件60分设于座体52的两侧,电连接件40的一端抵接于雾化芯30上,另一端与供电件60电连接,即电连接件40电连接于雾化芯30和供电件60。该电连接件40包括第一连接段41、固定部42和第二连接段43,其中,第一连接段41和第二连接段43分设于固定部42的两侧。第一连接段41电连接于雾化芯30,第二连接段43装配于安装孔521中并延伸出安装孔521,用于电连接供电件60,固定部42支撑于座体52上,用于固定安装电连接件40。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如图15所示,电连接件40还包括抵接段44,抵接段44设置于第一连接段41背离固定部42的一端,抵接段44抵接于雾化芯30背离支撑壁212的一侧,且抵接段44的轴径大于第一连接段41的轴径。第二连接段43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轴部431和第二轴部 432,第一轴部431的轴径大于第二轴部432的轴径。其中,第一轴部 431装配于安装孔521中,第二轴部432用于电连接供电件60。
参见图14及图15,第一轴部431装配于安装孔521中,安装孔521 包括第一孔段522和第二孔段523以及导向段524,第一孔段522的孔径大于第一轴部431的轴径,即第一孔段522和第一轴部431之间具有间隙。第一轴部431经过第一孔段522和导向段524与第二孔段523过盈配合,以保证电连接件40可以良好的安装固定于安装孔521中。
可选地,第二轴部432的轴径为大于等于0.3mm且小于等于1.0mm,第二轴部432的轴径优选为0.5mm。可以理解,若第二轴部432的轴径太大,则若在其与供电件60焊接时,大量热量会被第二轴部432吸收,影响焊接效果,进而会影响电连接件40与供电件60之间的接触电阻稳定性。
在本实施方式中,电连接件40的第一连接段41、固定部42和第二连接段43之间共轴设置,其轴向方向与供电件60平行设置。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电连接件40的第一连接段41、固定部42和第二连接段43之间可以不共轴设置,例如电连接件40为具有拐弯的顶针,此时,至少电连接件40延伸至供电件60上的一部分的轴向,要与供电件60的主表面相平行,以保证稳定的电连接。
参阅图16,图16是图2所示的电子雾化装置中供电件的结构示意图。
现有技术中,供电件与电连接件朝向供电件一侧的端面进行接触电连接,若电连接件的两个电极因生产存在差异而导致其长度不一致时,或者由于安装公差导致两个电连接件朝向供电件一侧的端面高度不同时,供电件与电连接件容易接触不到位或接触不良,从而易导致供电件与电连接件之间的接触电阻不稳定或者不通电,影响电子雾化装置的雾化性能。
本申请中,供电件60设置于座体52背离雾化芯30的一侧,自安装口531设置于框体53中。供电件60位于电连接件40远离雾化芯30 的一端的周侧,且与电连接件40远离雾化芯30的一端电连接。将供电件60设置于电连接件40远离雾化芯30一端的周侧,可以避免供电件 60对电连接件40造成阻挡,便于装配的同时也有利于进行自动化生产。同时,即使电连接件40的两电极结构及长度存在误差,电连接件40与供电件60之间也可以实现稳定的电连接,可以有效解决导电结构与供电件60之间的接触不到位或接触不稳定造成的雾化芯30与供电件60 之间接触电阻不稳定的问题,有效改善了电子雾化装置100的性能。
可选地,电连接件40可以通过焊接或者压接的方式电连接于供电件60。通过焊接方式进行电连接时,供电件60上设置有焊盘,电连接件40电连接于供电件60上的焊盘。
可选地,电连接件40与供电件60之间可以间隔设置,电连接件40 与供电件60之间的间距大于等于0.05mm且小于等于0.4mm,优选为 0.2mm,可以使得供电件60在装配过程中更易于安装。此时电连接件 40与供电件60之间通过焊接的方式进行电连接。
参见图16,在本实施例中,电连接件40与供电件60之间通过焊接的方式进行固定连接,电连接件40与供电件60之间间隔设置,两者之间的间距为0.2mm。电连接件40为顶针,供电件60为电路板,电路板位于电连接件40远离雾化芯30一端的周侧,电路板的主表面上设置有焊盘61,焊盘61与电路板的主表面平行设置,电连接件40的轴向与电路板的主表面平行,电连接件40焊接于焊盘61上,以保证电连接件40 与供电件60之间良好的电连接。
可选地,电连接件40也可以为弹针,弹针的一端抵接于雾化芯30,另一端可以焊接于供电件60,供电件60上设置有焊盘61,此时,至少电连接件40延伸至焊盘61上的一部分的轴向,与供电件60的主表面相平行设置,以保证电连接件40和焊盘61之间良好的焊接效果,进而保证雾化芯30和供电件60之间通过电连接件40实现稳定的电连接。
参阅图17,图17是图2所示的电子雾化装置中电池的结构示意图。
电池70为电子雾化装置100提供能量。电池70包括电芯71和设置于电芯71上的接电部72,电芯71位于供电件60背离座体52的一侧,接电部72电连接于供电件60,接电部72和电连接件40位于供电件60 的同一侧,且接电部72和电连接件40远离雾化芯30的一端焊接于供电件60的同一表面上,便于安装的同时可以提升自动化生产效率。
在本实施例中,电子雾化装置100为不可拆卸的一体结构,由各组件装配而成。其中,电连接件40装配固定于座体52中,其一端与雾化芯30抵接,另一端与供电件60连接固定,雾化芯30由弹性顶盖20和电连接件40进行固定,弹性顶盖20由出气管13的抵接部131和底座 50以及雾化芯30进行装配固定。为便于装配,储液仓10在与弹性顶盖 20、底座50装配之前存在间隙和装配斜度,装配到位后,储液仓10与其余部件之间紧密配合。外壳80装配连接于储液仓10上并封盖底座50。
可选地,储液仓10与底座50可以通过卡扣连接或者焊接的方式进行连接固定,外壳80也可以通过卡扣或焊接的方式连接于储液仓10。
区别于现有技术,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子雾化装置。通过将供电件与雾化芯间隔设置,电连接件的一端抵接雾化芯并与雾化芯电连接,供电件设置于电连接件的另一端的周侧且与电连接件的另一端电连接,避免了供电件对电连接件的阻挡,将电连接件设置为单个元件的导电结构,其装配工艺比较简单,适用于自动化生产,同时,可以有效解决导电结构为多个元件时,导电结构与供电件之间的接触不到位或接触不稳定造成的雾化芯与供电件之间接触电阻不稳定的问题,有效改善了电子雾化装置性能,提升了雾化口感,进而提升了用户使用体验。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3)

1.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雾化装置包括:
雾化芯,用于雾化气溶胶生成基质;
电连接件,所述电连接件的一端抵接所述雾化芯,以电连接所述雾化芯;
供电件,与所述雾化芯间隔设置,位于所述电连接件的另一端的周侧,且与所述电连接件的另一端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件的另一端压接或焊接所述供电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件与所述供电件间隔设置,所述电连接件通过焊接方式与所述供电件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件为顶针或弹针,所述供电件为电路板,至少所述电连接件延伸至所述电路板的焊盘上的一部分的轴向与所述电路板的主表面相平行。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件与所述供电件之间的间距大于等于0.05mm且小于等于0.4mm。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件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电连接件间隔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雾化装置还包括电芯,所述电芯的接电部和所述电连接件的另一端焊接于所述供电件的同一表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雾化装置还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包括座体,所述座体上设有安装孔,所述雾化芯和所述供电件分设于所述座体的两侧;
所述电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段、固定部和第二连接段,所述第一连接段和第二连接段分设于所述固定部的两侧,所述第一连接段电连接所述雾化芯,所述第二连接段装配于所述安装孔,并用于电连接所述供电件,所述固定部支撑于所述座体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件还包括抵接段,所述抵接段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段背离所述固定部的一端,所述抵接段的轴径大于所述第一连接段的轴径,所述抵接段抵接所述雾化芯。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段包括连接的第一轴部和第二轴部,所述第一轴部的轴径大于所述第二轴部的轴径,所述第一轴部装配于所述安装孔,所述第二轴部用于电连接所述供电件。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轴部的轴径大于等于0.3mm且小于等于1.0mm。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孔包括连通的第一孔段和第二孔段,所述第一孔段的孔径大于所述第一轴部的轴径,所述第一孔段和所述第二孔段之间还设有导向段;
其中,所述第一轴部经所述第一孔段和所述导向段与所述第二孔段过盈配合。
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还包括框体,所述框体设置于所述座体背离所述雾化芯的一侧,所述框体具有安装口;所述电子雾化装置还包括电芯,所述供电件和所述电芯自所述安装口设置于所述框体上,且所述电芯与所述供电件电连接。
CN202220646368.5U 2022-03-22 2022-03-22 电子雾化装置 Active CN21777148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646368.5U CN217771487U (zh) 2022-03-22 2022-03-22 电子雾化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646368.5U CN217771487U (zh) 2022-03-22 2022-03-22 电子雾化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771487U true CN217771487U (zh) 2022-11-11

Family

ID=839037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646368.5U Active CN217771487U (zh) 2022-03-22 2022-03-22 电子雾化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77148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861815U (zh) 雾化器和电子雾化装置
CN212212684U (zh) 雾化器和电子雾化装置
CN210869884U (zh) 雾化器及电子烟
CN115804480A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EP4118984A1 (en) Atomization assembly and electronic atomization device
CN114617306A (zh) 电源组件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7065393U (zh) 雾化器及其发热件
CN214160108U (zh) 一种雾化器
CN217771487U (zh) 电子雾化装置
CN111838771A (zh) 电子烟及其雾化装置
CN217791476U (zh) 电子雾化装置
EP4122338A1 (en) Atomization assembly and electronic atomization device
CN217284776U (zh) 一种雾化器
CN217509876U (zh) 一种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设备
CN217771437U (zh) 一种雾化器
CN216983626U (zh) 模块式发热核心组件、雾化装置及雾化设备
CN216568334U (zh) 一种雾化器
CN113876045A (zh) 模块式发热核心组件、雾化装置及雾化设备
WO2023178524A1 (zh) 电子雾化装置
CN217284780U (zh) 一种雾化器
CN216568378U (zh) 一种雾化器
CN218219174U (zh) 一种雾化器及气溶胶产生装置
CN219593714U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CN216701659U (zh) 发热核心组件、雾化装置及雾化设备
CN220831911U (zh)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