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568334U - 一种雾化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雾化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6568334U CN216568334U CN202122640948.1U CN202122640948U CN216568334U CN 216568334 U CN216568334 U CN 216568334U CN 202122640948 U CN202122640948 U CN 202122640948U CN 216568334 U CN216568334 U CN 21656833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tomizing
- base
- atomizer
- oil
- suppor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5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4
- 238000000889 atomis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5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9000000919 ceramic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10000001503 joint Anatomy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29920001296 polysiloxane Polymer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9000006199 nebuliz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1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7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8000001179 sorption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9000000443 aeroso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29920000742 Cotto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521 absorp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VYPSYNLAJGMNEJ-UHFFFAOYSA-N Silicium dioxide Chemical compound O=[Si]=O VYPSYNLAJGMNEJ-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741 silica g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02027 silica g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841 combus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812 deficienc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1971 elastom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349 favourabl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755 form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810 insulating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086 pum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6395 saturated elastom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566 sealing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1220 stainless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935 stainless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800 void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雾化器,包括油杯以及雾化组件,雾化组件包括底部组件、支架以及发热组件,支架安装于油杯内并与油杯的内壁密封连接,且支架设有用于将储液腔内的雾化液提供给发热组件的进液通道;底部组件包括安装到油杯一端的底座以及插入到底座内的两个电极,发热组件夹持定位于支架与底座之间,包括上下叠置的导油体和发热体,且导油体覆盖进液通道的下端,两个电极分别与发热体电连接;底座的顶部设有与发热体的雾化部对应的雾化腔,且雾化腔的底部和/或内侧设有用于吸附冷凝液的凸起结构或凹槽结构。如此利用凸起结构或凹槽结构增加吸附冷凝液时的吸附表面积,用以收集抽吸雾化过程中的冷凝液,以避免冷凝液漏入电池杆中损坏元器件。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子雾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雾化器。
背景技术
现有电子雾化器,用户在使用过程中所产生的气溶胶以及回吐的雾气极易在雾化器内冷凝形成冷凝液,从而影响抽吸的口感和使用体验,并且冷凝液堆积后容易泄露到电池杆中造成元器件的损坏。为了解决雾化器中冷凝液的问题,通常是采用在吸气口附近位置增加吸油棉来吸收冷凝液,但是吸油棉较少且柔软,造成油杯的结构复杂且组装效率低而导致成本较高,在用户使用较为频繁时,导致吸油棉会长期处于饱和状态,从而仍然存在漏液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至少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雾化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雾化器,包括油杯以及雾化组件,所述雾化组件安装于所述油杯的一端内并与所述油杯形成有储液腔,所述雾化组件包括底部组件、支架以及发热组件,所述支架安装于所述油杯内并与所述油杯的内壁密封连接,且所述支架设有用于将所述储液腔内的雾化液提供给所述发热组件的进液通道;所述底部组件包括安装到所述油杯一端的底座以及插入到所述底座内的两个电极,所述发热组件夹持定位于所述支架与所述底座之间,包括上下叠置的导油体和发热体,且所述导油体覆盖所述进液通道的下端,两个所述电极分别与所述发热体电连接;所述底座的顶部设有与所述发热体的雾化部对应的雾化腔,且所述雾化腔的底部和/或内侧设有用于吸附冷凝液的多个凸起结构或凹槽结构。
优选地,所述凸起结构为半球形凸起,多个所述半球形凸起设于所述雾化腔的底部。
优选地,所述凸起结构为条形凸起,多个所述条形凸起设于所述雾化腔的内侧,并沿所述雾化器的轴向延伸。
优选地,所述雾化腔的底面向所述雾化腔方向凸出延伸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内形成有与所述雾化腔连通的进气通道;所述进气管的外周面设有若干所述条形凸起。
优选地,所述雾化腔的两端分别向中心轴线方向凸出形成有弧面,所述弧面设有若干所述条形凸起。
优选地,多个所述凸起结构或凹槽结构之间的间隔小于1mm。
优选地,所述底座的顶面凹陷形成有用于存储冷凝液的储液槽。
优选地,所述支架的下端设置到所述底座的顶端,以将所述发热组件夹持固定在所述支架和所述底座之间。
优选地,所述支架包括顶壁以及沿所述顶壁周缘向下凸出延伸的侧壁,所述侧壁套设在所述底座的上端,所述进液通道上下贯穿的开设于所述顶壁中,所述导油体的顶面抵接于所述顶壁的底面。
优选地,所述进液通道的数量为两个,且所述顶壁的底面凹陷形成有连通两个所述进液通道之间的连通槽,所述连通槽的顶面沿靠近所述连通槽的中心方向逐渐向下倾斜延伸设置。
优选地,所述顶壁的顶面中部形成有安装位,所述安装位与所述油杯内设置的导气管对接连通,其底部设有过气腔,所述侧壁开设有贯穿其内外表面的贯通槽,所述贯通槽的下端延伸至与所述雾化腔连通,上端延伸至与所述过气腔连通。
优选地,所述贯通槽的下端延伸出所述侧壁的底端,所述底座的侧面设有伸入所述贯通槽的挡板。
优选地,所述导油体和发热体为片状,所述发热体包括两个固定部以及串接在两个所述固定部之间的雾化部,两个所述电极的顶端分别抵接于两个所述固定部。
优选地,所述发热体还包括环形连接部,所述雾化部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雾化部对称连接于所述环形连接部的两端,所述雾化部远离所述环形连接部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固定部。
优选地,所述雾化部为网格状、条纹状、S形、折线形、波浪形、锯齿形、螺旋形、圆形或矩形。
优选地,所述雾化部的电阻值大于所述固定部的电阻值。
优选地,所述雾化部的电阻值大于所述环形连接部的电阻值。
优选地,所述发热组件还包括叠置到所述底座顶端的支撑体,所述发热体被夹持定位在所述支撑体与所述导油体之间;所述支撑体设有与所述雾化部对应的避空孔,所述避空孔与所述底座顶端的雾化腔对应连通;所述支撑体的两端分别设有安装孔,两个所述电极的顶端穿过两个所述安装孔而抵接于两个所述固定部。
优选地,所述支撑体为一致密陶瓷件、硅胶件、外表面不导电的金属件或顶面设置有绝缘层的导电件。
本实用新型雾化器通过在雾化腔的底部和/或内侧设有用于吸附冷凝液的凸起结构或凹槽结构,在用户在抽吸过程中,利用凸起结构或凹槽结构来增加吸附冷凝液时的吸附表面积,用以收集抽吸雾化过程中的冷凝液,以避免冷凝液漏入电池杆中损坏元器件。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雾化器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雾化组件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底座、支撑体以及发热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底座、支撑体以及发热体的分解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支架实施例仰视角度的立体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发热体另一实施例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7为采用如图6中所示发热体时雾化器实施例的示意图;
主要元件说明:
10、油杯;11、吸气口;12、导气管;13、储液腔;
20、支架;21、密封件;211、套接部;22、进液通道;23、顶壁;24、侧壁;25、连通槽;26、安装位;27、过气腔;28、贯通槽;29、回气通道;291、第一回气槽;292、第二回气槽;
30、发热组件;31、导油体;32、发热体;321、固定部;322、雾化部;323、固定条;324、环形连接部;33、支撑体;331、避空孔;332、安装孔;
41、底座;411、安装通道;412、雾化腔;413、进气管;4131、进气孔;414、进气通道;415、半球形凸起;416、弧面;417、条形凸起;418、储液槽;419、挡板;42、电极;
50、直通气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周向”、“径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雾化设备,电子雾化设备包括电池杆(未图示)和雾化器,电池杆内设有供电电源和控制电路,控制电路用于控制供电电源为雾化器进行供电,雾化器包括油杯和安装到油杯的雾化组件。
请参阅图1所示,油杯10的下端开口,上端设有吸气口11以供用户抽吸。油杯10设置吸气口11的上端内壁在沿吸气口11的周缘处形成有伸入油杯10内部的导气管12,导气管12的内部与吸气口11连通。导气管12与油杯10的内壁之间形成储液腔13以储存雾化液。本实施例中,导气管12与油杯10为一体成型的整体。
结合图2至图5所示,雾化组件包括底部组件、支架20和发热组件30,支架20安装到油杯10的开口端内,并通过密封件21与油杯10内壁密封连接,底部组件包括安装到油杯10下端开口中的底座41、以及从下至上插入到底座41内为发热组件30供电的两个电极42,支架20的下端设置在底座41的上端,从而将发热组件30夹持定位到底座41和支架20之间,且支架20开设有用于将储液腔13内的雾化液提供给发热组件30的进液通道22。
底座41的两端分别开设有贯穿其顶端和底端的安装通道411,两个电极42分别从下往上插入到两个安装通道411内进行固定安装,且两个电极42的顶端与发热组件30电连接,两个电极42分别用于与供电电源的正负极电连接,且两个电极42的底端与底座41的底面齐平或突出于底座41的底面,以便于雾化器通过两个电极42的底端来与电池杆上的导电触点实现电连接。
发热组件30包括上下叠置到底座41顶端的导油体31和发热体32,导油体31和发热体32安装到底座41的顶端,且导油体31紧贴支架20内部的底面,从而与进液通道22相接;导油体31采用吸油棉制成的片状体,因此导油体31内含有大量的微孔结构而具有一定的孔隙率,能够将储液腔13中的雾化液吸入并传输至与发热体32接触的底面上,以使发热体32对所接触的雾化液进行加热雾化。
底座41的顶部设有与发热体32的雾化部322对应的雾化腔412,具体的说是底座41的顶部凹陷形成有一个空间,该空间在底座41和导油体31之间形成雾化腔412,发热体32较佳设于导油体31朝向雾化腔412的一侧,以使两个电极42的顶端可方便的分别与发热体32的两端电连接。雾化腔412的底部和/或内侧设有用于吸附冷凝液的多个凸起结构或凹槽结构。
需要说明的是,雾化腔412分别与油杯10的导气管12以及底座41底部的进气通道414连通,当用户对着吸气口11进行抽吸时,发热体32对导油体31内吸收的雾化液进行加热雾化,以在雾化腔412中产生可供使用者吸食的气溶胶,与此同时雾化器外部的空气通过进气通道414进入到雾化腔412中,并与所产生的气溶胶混合后,经过导气管12和吸气口11最终由用户吸食。而用户在抽吸过程中,部分气溶胶进入到雾化腔412中后,利用凸起结构或凹槽结构来增加吸附冷凝液时的吸附表面积,用以收集抽吸雾化过程中的冷凝液,以避免冷凝液漏入电池杆中损坏元器件。
在一个实施例中,雾化腔412的底面向雾化腔412方向凸出延伸有进气管413,进气管413内形成有与雾化腔412连通的进气通道414;其中,进气管413与底座41为一体成型结构,进气管413为下端开口,上端开设有若干进气孔4131,以使进气通道414与雾化腔412连通;并且由于进气管413的外侧与雾化腔412的内侧之间可形成环形收集槽(即雾化腔412的底部),从而可通过该环形收集槽来储存凸起结构所吸附的冷凝器,可避免冷凝液或者雾化液进入雾化腔412而从进气通道414中流出。
具体地,设于雾化腔412底部的凸起结构可以为半球形凸起415,多个半球形凸起415分布在雾化腔412的底面,并围绕进气管413分布,较佳地,半球形凸起415的顶端低于进气管413的顶端,从而利用多个半球形凸起415来增加冷凝液的吸附表面积,并使形成的冷凝液可存储于环形收集槽中。
另外,设于雾化腔412内侧的凸起结构可以为条形凸起417,多个条形凸起417间隔设置并沿雾化器的轴向延伸,以使条形凸起417表面所吸附的冷凝液可向下滑落到环形收集槽中进行储存。
较佳地,雾化腔412的两端靠近两个进气通道414的位置分别向中心轴线方向凸出形成有弧面416,每个弧面416设有若干条形凸起417,而进气管413的外周面也设有若干条形凸起417,如此,大大增加了雾化腔412内用于吸附冷凝液的吸附表面积。
应当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中凸起结构的具体结构仅仅是优选方案,在其他实施例中,雾化腔412底面和内侧上的凸起结构可以全部采用半球形凸起415或者全部采用条形凸起417。另外,本实施例中也可以采用凹槽结构,例如半球形凹槽或条形凹槽或其组合;在其他实施例中,多个凸起结构或凹槽结构之间的间隔小于1mm,从而利用凸起结构或凹槽结构的毛细力吸附来吸附雾化过程中的冷凝液。
在一个实施例中,底座41的顶面凹陷形成有用于存储冷凝液的储液槽418。储液槽418的数量为两个,并分别位于两个安装通道411的相对外侧位置,用以存储雾化器在抽吸过程中形成于底座41顶面的冷凝液。
在一个实施例中,结合图5所示,支架20的下端套装到底座41的顶端,以将发热组件30夹持固定在支架20和底座41之间。具体地,支架20包括顶壁23以及沿顶壁23周缘向下凸出延伸的侧壁24,侧壁24套设在底座41的上端,进液通道22上下贯穿的开设于顶壁23中,导油体31的顶面抵接于顶壁23的底面。在实际应用中,侧壁24通过螺接、插接或卡扣连接固定在底座41上,本实施例较佳采用卡扣连接的方式,从而将发热组件30夹持固定在顶壁23底面和底座41顶面之间,使导油体31紧紧贴合在顶壁23底面以覆盖进液通道22的下端,避免漏油的情况发生。另外,如此结构使得本实施例雾化组件在组装时,发热组件30以及支架20可依次叠置安装到底座41的顶端,形成一个固定整体,然后再将整体雾化组件组装到油杯10的下端开口内,使组装更加方便快捷,提高了生产效率。
其中,侧壁24的内侧开设有第一回气槽291,顶壁23的底面开设有与第一回气槽291连接的第二回气槽292,且第二回气槽292远离第一回气槽291的一端延伸至进液通道22;第一回气槽291和第二回气槽292共同形成回气通道29,回气通道29的一端与雾化腔412连通,另一端与进液通道22连通。当用户抽吸时,由于储液腔13内的雾化液被发热组件30吸收并加热雾化,而导致储液腔13内部形成负压,外部空气与气溶胶混合时,其中一部分气体从所形成的回气通道29并经过进液通道22而进入到储液腔13中,实现平衡储液腔13内的气压,避免出现导油不畅的情况。
在一个实施例中,支架20上所开设进液通道22的数量为两个,且顶壁23的底面凹陷形成有连通两个进液通道22之间的连通槽25,连通槽25的顶面沿靠近连通槽25的中心方向逐渐向下倾斜延伸设置。如此结构可有利于雾化液向导油体31的中心方向快速传导,由于发热体32的中心部位发热量较为集中,雾化工作时消耗的雾化液速度较快,本实施例通过该连通槽25可避免由于导油慢从而引起的干烧现象。
较佳地,顶壁23的顶面中部形成有安装位26,安装位26与油杯10内设置的导气管12对接连通,其底部设有过气腔27,侧壁24开设有贯穿其内外表面的贯通槽28,贯通槽28的下端延伸至与雾化腔412连通,上端延伸至与过气腔27连通。其中,贯通槽28的数量较佳为两个,分别开设于侧壁24的相对两侧,并分别与过气腔27连通,应当理解的是,底座41上端对应雾化腔412的相对两侧分别开设有避空口,以使支架20套设在底座41上时,雾化腔412可与贯通槽28连通。如此,外界空气进入雾化腔412与气溶胶混合后,通过贯通槽28进入到过气腔27中,然后通过导气管12由用户吸食。
需要说明的是,密封件21为硅胶、橡胶等密封材料制成,其底面凸出形成有伸入安装位26的套接部211,导气管12的下端插入到该套接部211中,利用套接部211的作用使导气管12的外侧与安装位26的内侧之间实现密封连接,避免储液腔13中的雾化液泄露进入到过气腔27中;当然,套接部211也可以是与密封件21分离的单独一个密封环体。
在一个实施例中,支架20上贯通槽28的下端延伸出侧壁24的底端,底座41的侧面设有伸入贯通槽28的挡板419。即挡板419是由底座41往支架20方向凸出延伸形成的,挡板419的凸出高度为邻近发热组件30的位置并低于发热组件30的底面,以确保雾化腔412可与贯通槽28连通,如此可利用挡板419的作用来防止雾化器长时间存放时导油体31侧面漏液而从贯通槽28中流出。
在一个实施例中,发热体32为片状体,包括两个固定部321以及串接在两个固定部321之间的雾化部322,两个电极42的顶端分别凸出于底座41的顶端并分别抵接于两个固定部321,从而实现两个电极42与发热体32的电性连接。
而为了提高发热体32的安装强度,避免雾化器振动引起发热体32产生位移而导致与电极42分离的情况,在固定部321上还可开设与电极42顶端直径适配的定位孔,电极42的顶端伸入到定位孔中,实现电极42与固定部321电连接的同时,避免了发热体32不会因振动而与电极42分离,进一步地,还可以将电极42焊接到固定部上321,以保证雾化器的可靠性。
较佳地,雾化部322可采用例如网格状、条纹状、S形、折线形、波浪形、锯齿形、螺旋形、圆形或矩形等形状,本实施例中雾化部322采用S形,并具有多个向两侧延伸的固定条323,固定条323远离雾化部322的端部可弯折夹持到底座41的顶端上,从而提高了发热体32的固定强度,同时固定条322还可起到部分导热作用,以使雾化部322的发热量较为均匀分散。其中,本实施例中发热体32的雾化部322的电阻值大于固定部321的电阻值。
在一个替换实施例中,如图6和图7所示,当支架20上两个进液通道22没有设置连通槽连通时,即安装位26向底座41方向延伸并同时贯穿支架20和导油体31,从而形成与雾化腔412连通的直通气道50,此时两个进液通道22是相互分离的与导油体31相接,且支架20上也无需设置贯通槽;本实施例中发热体32还包括环形连接部324,雾化部32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雾化部322对称连接于环形连接部324的两端,雾化部322远离环形连接部324的一端连接于固定部321。具体的说,环形连接部324的中空区域为直通气道50的一部分,外部空气通过进气通道414进入到雾化腔412与所产生气溶胶混合后,经过直通气道50进入到导气管12中;因此,本实施例在抽吸雾化过程中,可利用环形连接部324可防止环形连接部324外侧的雾化液被抽吸气流带走,从而避免抽吸气流中混杂有雾化液而影响口感。在本实施例中,雾化部322的电阻值大于环形连接部324以及固定部321的电阻值。
在一个实施例中,发热组件30还包括叠置到底座41顶端的支撑体33,发热体32被夹持定位在支撑体33与导油体31之间;支撑体33设有与雾化部322对应的避空孔331,避空孔331与底座41顶端的雾化腔412对应连通;发热体32的雾化部322加热时所产生的气溶胶经过避空孔331进入到雾化腔412中,外部空气经过进气通道414进入到雾化腔412中并与气溶胶混合,然后依次经过贯通槽28、过气腔27以及导气管12最后从吸气孔输出而由用户吸食。在本实施例中,固定条323远离雾化部322的端部可弯折夹持到支撑体33外侧上。
较佳地,支撑体33可以为致密陶瓷件、硅胶件等由绝缘材料制成的刚性片状体,还可以是外表面不导电的金属件或顶面设置有绝缘层的导电件,例如在不锈钢等金属片的顶面或两面进行包胶形成片状的支撑体33,以隔绝金属片和发热体32。
本实施例支撑体33对发热体32起到支撑作用,发热体32的两端固定部321分别支撑于支撑体33两端顶面上,支撑体33的两端分别设有安装孔332,且支撑体33上的两个安装孔332与底座41上的两个安装通道411一一对应连通,两个电极42的顶端穿过两个安装孔332而抵接于两个固定部321实现电性连接。需要说明的是,支撑体33上也可不开设两个安装孔332,此时支撑体33上的避空孔331范围覆盖两个安装通道411,即两个电极42的顶端从安装通道411伸出后均穿过避空孔331而抵接到两个固定部321上。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它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以上为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描述,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Claims (19)
1.一种雾化器,包括油杯以及雾化组件,所述雾化组件安装于所述油杯的一端内并与所述油杯形成有储液腔,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组件包括底部组件、支架以及发热组件,所述支架安装于所述油杯内并与所述油杯的内壁密封连接,且所述支架设有用于将所述储液腔内的雾化液提供给所述发热组件的进液通道;所述底部组件包括安装到所述油杯一端的底座以及插入到所述底座内的两个电极,所述发热组件夹持定位于所述支架与所述底座之间,包括上下叠置的导油体和发热体,且所述导油体覆盖所述进液通道的下端,两个所述电极分别与所述发热体电连接;所述底座的顶部设有与所述发热体的雾化部对应的雾化腔,且所述雾化腔的底部和/或内侧设有用于吸附冷凝液的多个凸起结构或凹槽结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结构为半球形凸起,多个所述半球形凸起设于所述雾化腔的底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结构为条形凸起,多个所述条形凸起设于所述雾化腔的内侧,并沿所述雾化器的轴向延伸。
4.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腔的底面向所述雾化腔方向凸出延伸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内形成有与所述雾化腔连通的进气通道;所述进气管的外周面设有若干条形凸起。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腔的两端分别向中心轴线方向凸出形成有弧面,所述弧面设有若干所述条形凸起。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凸起结构或凹槽结构之间的间隔小于1mm。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顶面凹陷形成有用于存储冷凝液的储液槽。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的下端设置到所述底座的顶端,以将所述发热组件夹持固定在所述支架和所述底座之间。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包括顶壁以及沿所述顶壁周缘向下凸出延伸的侧壁,所述侧壁套设在所述底座的上端,所述进液通道上下贯穿的开设于所述顶壁中,所述导油体的顶面抵接于所述顶壁的底面。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通道的数量为两个,且所述顶壁的底面凹陷形成有连通两个所述进液通道之间的连通槽,所述连通槽的顶面沿靠近所述连通槽的中心方向逐渐向下倾斜延伸设置。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壁的顶面中部形成有安装位,所述安装位与所述油杯内设置的导气管对接连通,其底部设有过气腔,所述侧壁开设有贯穿其内外表面的贯通槽,所述贯通槽的下端延伸至与所述雾化腔连通,上端延伸至与所述过气腔连通。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贯通槽的下端延伸出所述侧壁的底端,所述底座的侧面设有伸入所述贯通槽的挡板。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油体和发热体为片状,所述发热体包括两个固定部以及串接在两个所述固定部之间的雾化部,两个所述电极的顶端分别抵接于两个所述固定部。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体还包括环形连接部,所述雾化部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雾化部对称连接于所述环形连接部的两端,所述雾化部远离所述环形连接部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固定部。
15.如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部为网格状、条纹状、S形、折线形、波浪形、锯齿形、螺旋形、圆形或矩形。
16.如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部的电阻值大于所述固定部的电阻值。
17.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部的电阻值大于所述环形连接部的电阻值。
18.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组件还包括叠置到所述底座顶端的支撑体,所述发热体被夹持定位在所述支撑体与所述导油体之间;所述支撑体设有与所述雾化部对应的避空孔,所述避空孔与所述底座顶端的雾化腔对应连通;所述支撑体的两端分别设有安装孔,两个所述电极的顶端穿过两个所述安装孔而抵接于两个所述固定部。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体为一致密陶瓷件、硅胶件、外表面不导电的金属件或顶面设置有绝缘层的导电件。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2640948.1U CN216568334U (zh) | 2021-10-29 | 2021-10-29 | 一种雾化器 |
PCT/CN2022/073673 WO2023070973A1 (zh) | 2021-10-29 | 2022-01-25 | 一种雾化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2640948.1U CN216568334U (zh) | 2021-10-29 | 2021-10-29 | 一种雾化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6568334U true CN216568334U (zh) | 2022-05-24 |
Family
ID=816425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2640948.1U Active CN216568334U (zh) | 2021-10-29 | 2021-10-29 | 一种雾化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6568334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3070975A1 (zh) * | 2021-10-29 | 2023-05-04 | 深圳市卓力能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设备 |
-
2021
- 2021-10-29 CN CN202122640948.1U patent/CN216568334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3070975A1 (zh) * | 2021-10-29 | 2023-05-04 | 深圳市卓力能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设备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6568377U (zh) | 一种雾化器 | |
CN211746937U (zh) | 雾化器及其气溶胶发生装置 | |
CN210158006U (zh) | 雾化组件、雾化装置及电子烟 | |
CN216568376U (zh) | 一种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设备 | |
CN216568334U (zh) | 一种雾化器 | |
CN217284775U (zh) | 一种雾化器 | |
CN217771425U (zh) | 一种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设备 | |
CN217284776U (zh) | 一种雾化器 | |
CN216568333U (zh) | 一种底座结构及雾化器 | |
CN217446669U (zh) | 一种发热体及雾化器 | |
CN217937237U (zh) | 一种便于组装的雾化器及气溶胶发生装置 | |
WO2023070973A1 (zh) | 一种雾化器 | |
CN116058548A (zh) | 一种雾化器 | |
CN114451584A (zh) | 一种双芯雾化器及气溶胶发生装置 | |
CN116058540A (zh) | 一种雾化器 | |
WO2023070978A1 (zh) | 一种雾化器 | |
WO2023070975A1 (zh) | 一种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设备 | |
CN217284764U (zh) | 一种雾化器 | |
CN217284762U (zh) | 一种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设备 | |
CN217284780U (zh) | 一种雾化器 | |
CN220326839U (zh) | 一种硅片雾化装置 | |
CN217446702U (zh) | 一种雾化组件及雾化器 | |
CN217429260U (zh) | 一种雾化器 | |
CN116491696A (zh) | 一种雾化器 | |
CN221355794U (zh) | 雾化器和电子雾化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