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轮工装车专用输送及提升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输送提升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轮工装车专用输送及提升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对于货物在不同高度平台之间的转移一般采用托盘提升输送机构实现,如申请号为201621397118.3的中国实用新型申请公开了一种托盘提升输送机构,包括第一输送线和第二输送线,第二输送线高度高于第一输送线,其特征在于,第一输送线和第二输送线之间设置有提升机构,提升机构包括倒U形支架,倒U形支架的两个竖杆上分别安装有直线导轨,直线导轨上通过滑块安装有升降辊筒架,升降辊筒架上安装有多个输送辊筒,输送滚筒两侧安装有限位挡杆,倒U形支架的两个竖杆之间安装有纵向驱动气缸,纵向驱动气缸的活塞杆连接支撑块,支撑块两端分别安装有支撑链轮,支撑链轮上设置有支撑链条,支撑链条一端固定连接升降辊筒架,支撑链条另一端固定连接倒U形支架上的底部固定座。
采用如上所述的托盘提升输送机构,需要先将货物放置在托盘上,输送至目标平台后再从托盘上取下,费时费力,整体货物输送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带轮工装车专用输送及提升设备,其能够直接对大型的带轮工装车进行整体提升和输送,从而大大提高货物输送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带轮工装车专用输送及提升设备,包括提升机构、设于提升机构一侧的限位框、设于提升机构及限位框内的输送车;所述提升机构连接限位框的一端设有驱动所述输送车来回移动于提升机构和限位框内的输送车驱动机构,所述输送车上设有输送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以向高处平台转移带轮工装车为例:先令输送车移动至限位框内,然后将带轮工装车推入提升机构内,提升机构将带轮工装车提升至一定高度后,令输送车移动至提升机构内,此时输送车恰好处于带轮工装车下方,接着令提升机构逐渐将带轮工装车下放至输送车上,随后输送车再次移动至限位框内,此时输送车上侧载物面与高处平台对接,最后通过输送车上的输送机构将带轮工装车从输送车上输出至高处平台。反之,亦可将带轮工装车从高处平台转移至低处平台,具体过程不再赘述。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所述输送车驱动机构包括安装架、设于安装架下部的第一电机、设于第一电机输出端的驱动链轮、设于安装架上端的两个导向链轮、链条;所述链条自所述驱动链轮下方绕过,其两端自两个所述导向链轮中间分别绕过两个导向链轮并分别连接所述输送车的两端。所述输送车驱动机构主要通过第一电机带动驱动链轮转动,驱动链轮通过带动链条来拉动输送车来回移动,导向链轮的设置一方面保证了链条的水平度,从而提高拉动输送车的流畅性和稳定性;另一方面加强了链条与驱动链轮的配合关系,进而保证传动的稳定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所述安装架沿所述输送车移动方向的两侧均设有限位缓冲器,所述输送车两端均设有限位板。由于设置输送车驱动机构的需要,安装架的位置处于输送车的前后两组滚轮之间,即输送车是横跨于安装架两侧的,为了避免输送车与安装架甚至其他驱动机构发生碰撞,设置了上述限位缓冲器与限位板的配合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所述输送车包括主体支架、设于主体支架两端下方的多个滚轮、设于主体支架两端侧边配合所述限位框及提升机构内侧边的导向轮、设于主体支架上方中部的输送机构安装架、设于主体支架上方两侧的工装车导向架,所述工装车导向架上设有提升机构避让口。所述输送车通过两侧的导向轮来确保移动路线及位置的准确性,同时避免与限位框或提升机构产生较大摩擦阻力;通过工装车导向架来提高工装车出入输送车时的流畅性,同时也能保证工装车在输送车上的位置稳定性。具体的,工装车导向架通过避让口分隔为多个单元导向架,每个单元导向架四周均设有外翻的导入斜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所述主体支架上方于所述输送机构安装架和工装车导向架之间远离所述提升机构处设有工装车脚轮导向槽,所述工装车脚轮导向槽具体由相对设置的板或杆构成,且两端向外弯曲形成较大的导入口,以确保对于万向轮的适用性,即使得万向轮的方向与工装车自输送车上被送出时的方向相同,从而保证工装车被输送至高处平台时的流畅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所述输送机构包括间隔设置的两条输送链条、设于两条输送链条之间的第二电机、传动连接于第二电机输出端的传动轴、分设于传动轴两端的两个传动链轮;两个所述传动链轮分别连接两条所述输送链条。所述输送机构通过两条输送链条来支撑和输送工装车,以保证输送链条与工装车之间的压力及摩擦力,确保输送的稳定性;同时使得工装车的滚轮处于悬空状态,不会卡入输送车主体支架上的缺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所述提升机构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支撑框架、上下滑动连接于支撑框架内的提升架、设于支撑框架四个边角处的提升链轮、设于上下两个提升链轮之间并连接提升架的提升链条、设于相同高度的两个提升链轮之间的提升轴、传动连接于提升轴的第三电机;两个所述提升架相对侧均设有伸缩载货臂组件。所述提升机构通过提升链条实现提升架的升降,同时伸缩载货臂组件能够避免工装车进入提升机构时与其发生干涉,并在工装车到位后再伸出至工装车底部,以承载工装车进行升降。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所述伸缩载货臂组件包括两根通过轴承竖直安装于所述提升架侧面的转轴、设于转轴上的载货臂、通过链轮链条组件同时传动连接两根转轴的第四电机。所述伸缩载货臂组件通过一个电机同步带动两个载货臂转动实现伸缩,以通过两个提升架上的共四个载货臂来保证承载工装车升降的稳定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至少一根所述转轴上固定连接有限位臂,所述提升架上侧面设有弧形限位槽,所述限位臂上设有伸入所述弧形限位槽内的限位件。所述限位结构用以确保载货臂转出到位,防止载货臂转动过头而导致无法承载工装车的情况发生,同时将弧形限位槽设置上提升架上侧面,更便于工作人员观察获取载货臂的位置,从而有效提高设备安全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两个所述提升架相对侧均设有至少两个导向柱,所述导向柱上端设有锥形头,所述导向柱上设有轴承。所述导向柱通过轴承的圆弧侧面及可转动性,来提高工装车进出提升机构时的流畅性及位置准确性;并通过上端的锥形头来对工装车下降时进行平稳顺滑的位置导正。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1、能够直接对大型的带轮工装车进行整体提升和输送,从而大大提高货物输送效率;
2、输送车驱动机构通过导向链轮的设置一方面保证了链条的水平度,从而提高拉动输送车的流畅性和稳定性;另一方面加强了链条与驱动链轮的配合关系,进而保证传动的稳定性;
3、输送车上通过设置工装车脚轮导向槽来确保对于万向轮的适用性,以保证工装车自输送车向高处平台上输送时的流畅性;
4、伸缩载货机构通过设置限位臂与弧形限位槽的配合结构,有效保证了载货臂转出位置的准确性,从而提高设备安全性;
5、提升架通过设置导向柱来有效保证工装车在提升机构内上下以及进出时的位置准确性及流畅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带轮工装车专用输送及提升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输送车驱动机构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输送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提升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提升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提升机构;2-限位框;3-输送车;4-输送车驱动机构;5-输送机构;41-安装架;42-第一电机;43-驱动链轮;44-导向链轮;45-链条;461-限位缓冲器;462-限位板;31-主体支架;32-滚轮;33-导向轮;34-输送机构安装架;351-单元导向架;3511-导入斜面;36-避让口;37-导向轮安装架;38-导向槽;51-输送链条;52-第二电机;53-传动轴;11-支撑框架;12-提升架;13-提升链轮;14-提升链条;15-提升轴;16-第三电机;171-导向滑轮;172-导向杆;181-转轴;182-载货臂;183-第四电机;1821-载货板;184-限位臂;185-弧形限位槽;19导向柱;191-锥形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5所示,一种带轮工装车专用输送及提升设备,包括提升机构1、设于提升机构一侧的限位框2、设于提升机构1及限位框2内的输送车3;所述提升机构1连接限位框2的一端设有驱动所述输送车3来回移动于提升机构1和限位框2内的输送车驱动机构4,所述输送车3上设有输送机构5。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以向高处平台转移带轮工装车为例:先令输送车移动至限位框内,然后将带轮工装车推入提升机构内,提升机构将带轮工装车提升至一定高度后,令输送车移动至提升机构内,此时输送车恰好处于带轮工装车下方,接着令提升机构逐渐将带轮工装车下放至输送车上,随后输送车再次移动至限位框内,此时输送车上侧载物面与高处平台对接,最后通过输送车上的输送机构将带轮工装车从输送车上输出至高处平台。反之,亦可将带轮工装车从高处平台转移至低处平台,具体过程不再赘述。
具体的,所述输送车驱动机构4包括连接提升机构的安装架41、设于安装架41下部的第一电机42、设于第一电机42输出端的驱动链轮43、设于安装架41上端的两个导向链轮44、链条45,两个导向链轮44之间的距离小于驱动链轮43的直径;所述链条45自所述驱动链轮43下方绕过,其两端自两个所述导向链轮44中间分别绕过两个导向链轮44并分别连接所述输送车3的移动方向上的两端。所述输送车驱动机构主要通过第一电机带动驱动链轮转动,驱动链轮通过带动链条来拉动输送车来回移动,导向链轮的设置一方面保证了链条的水平度,从而提高拉动输送车的流畅性和稳定性;另一方面加强了链条与驱动链轮的配合关系,进而保证传动的稳定性。
另外,所述安装架41沿所述输送车移动方向的两侧均设有限位缓冲器461,所述输送车3两端均设有限位板462。由于设置输送车驱动机构的需要,安装架的位置处于输送车的前后两组滚轮之间,即输送车是横跨于安装架两侧的,为了避免输送车与安装架甚至其他驱动机构发生碰撞,设置了上述限位缓冲器与限位板的配合结构。
所述输送车3包括主体支架31、分设于主体支架31下方四个边角处的四个滚轮32、设于主体支架31两端侧边配合所述限位框2及提升机构内侧边的导向轮33、设于主体支架31上方中部的输送机构安装架34、设于主体支架31上方两侧的工装车导向架,所述工装车导向架上设有提升机构避让口36。其中,主体支架31于滚轮32靠近限位框的一侧设置有导向轮安装架37,所述导向轮33水平设置于导向轮安装架37上,即导向轮与滚轮均处于主体支架端部,以确保输送车的最大移动范围。所述输送车通过两侧的导向轮来确保移动路线及位置的准确性,同时避免与限位框或提升机构产生较大摩擦阻力;通过工装车导向架来提高工装车出入输送车时的流畅性,同时也能保证工装车在输送车上的位置稳定性。具体的,避让口的数量根据提升机构载货臂的数量而设,工装车导向架通过避让口36分隔为多个单元导向架351,每个单元导向架351四周均设有外翻的导入斜面3511。
进一步的,所述主体支架31上方于所述输送机构安装架34和工装车导向架之间远离所述提升机构1处设有工装车脚轮导向槽38,所述工装车脚轮导向槽具体由相对设置的板或杆构成,且两端向外弯曲形成较大的导入口,以确保对于万向轮的适用性,即使得万向轮的方向与工装车自输送车上被送出时的方向相同,从而保证工装车被输送至高处平台时的流畅性。
所述输送机构5包括间隔设置的两条输送链条51、设于两条输送链条51之间的第二电机52、传动连接于第二电机52输出端的传动轴53、分设于传动轴53两端的两个传动链轮、设于传动链轮上方的输送导向链轮;两个所述传动链轮分别连接两条所述输送链条51。所述输送机构通过两条输送链条来支撑和输送工装车,以保证输送链条与工装车之间的压力及摩擦力,确保输送的稳定性;同时使得工装车的滚轮处于悬空状态,不会卡入输送车主体支架上的缺口。
所述提升机构1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支撑框架11、上下滑动连接于支撑框架11内的提升架12、设于支撑框架11四个边角处的提升链轮13、设于上下两个提升链轮13之间并连接提升架12的提升链条14、设于相同高度的两个提升链轮13之间的提升轴15、传动连接于提升轴15的第三电机16;两个所述提升架12相对侧均设有伸缩载货臂组件。其中,提升架12两侧均设有导向滑轮171,支撑框架11内于导向滑轮171两侧设有配合其槽道的导向杆172。所述提升机构通过提升链条实现提升架的升降,同时伸缩载货臂组件能够避免工装车进入提升机构时与其发生干涉,并在工装车到位后再伸出至工装车底部,以承载工装车进行升降。具体的,所述伸缩载货臂组件包括两根通过轴承竖直安装于所述提升架12侧面的转轴181、设于转轴181上的载货臂182、通过链轮链条组件同时传动连接两根转轴181的第四电机183,其中,载货臂182端部设有用于增大支撑面积的载货板1821。所述伸缩载货臂组件通过一个电机同步带动两个载货臂转动实现伸缩,以通过两个提升架上的共四个载货臂来保证承载工装车升降的稳定性。
其中,一根所述转轴181上固定连接有限位臂184,所述提升架12上侧面设有弧形限位槽185,所述限位臂184上设有伸入所述弧形限位槽185内的限位滚轮。所述限位结构用以确保载货臂转出到位,防止载货臂转动过头而导致无法承载工装车的情况发生,同时将弧形限位槽设置上提升架上侧面,更便于工作人员观察获取载货臂的位置,从而有效提高设备安全性。
另外,两个所述提升架12相对侧均设有两个导向柱19,所述导向柱19上端设有锥形头191,所述导向柱19上设有轴承(图中未示出)。所述导向柱通过轴承的圆弧侧面及可转动性,来提高工装车进出提升机构时的流畅性及位置准确性;并通过上端的锥形头来对工装车下降时进行平稳顺滑的位置导正。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该具体实施方式是基于本实用新型整体构思下的一种实现方式,而且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