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069482U - 小型拖拉机动力平台 - Google Patents

小型拖拉机动力平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069482U
CN216069482U CN202122243590.9U CN202122243590U CN216069482U CN 216069482 U CN216069482 U CN 216069482U CN 202122243590 U CN202122243590 U CN 202122243590U CN 216069482 U CN216069482 U CN 21606948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output
power
shaft
double
large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243590.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明泽
胡佳宁
刘胜尧
贾宋楠
范凤翠
杜凤焕
赵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gricultural Information And Economic Research Institute Hebei Academy Of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Sciences
Original Assignee
Agricultural Information And Economic Research Institute Hebei Academy Of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Science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gricultural Information And Economic Research Institute Hebei Academy Of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Sciences filed Critical Agricultural Information And Economic Research Institute Hebei Academy Of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Sciences
Priority to CN202122243590.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06948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06948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06948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gricultural Machines (AREA)
  • Arrangement And Driving Of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耕技机械术领域,具体为小型拖拉机动力平台,包括通过大架升降装置跨接在前桥装置和后桥装置上的大架,以及安设在大架上的发动机、离合器、变速箱、第一双轴动力输出装置、大架升降装置、第二双轴动力输出装置、前动力装置、后动力装置、液压泵、电磁液压阀、发电机、蓄电池、转向器和座椅。其中发动机为立式电启动柴油发动机,以提高小型拖拉机动力平台的紧凑程度和操作的便捷性。第一双轴动力输出装置包括两根行走动力输出轴,并分别驱动前桥装置和后桥装置,使得小型拖拉机动力平台具备四驱能力。第二双轴动力输出装置包括两根农耕动力输出轴,并分别驱动前动力装置和后动力装置,以便于根据生产需要驱动不同的农耕设备。前桥装置和后桥装置的两端均通过大架升降装置与大架连接在一起,能根据不同的地形调整大架的高度。

Description

小型拖拉机动力平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耕机械技术领域,具体为小型拖拉机动力平台。
背景技术
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农民主要采用拖拉机来驱动各类农用机械以提高生产效率。由于现有的拖拉机大部分体型较大,在温室大棚或其他狭小田地中使用时,会出现进场困难、掉头不易、边角无法处理和能耗较高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小型拖拉机动力平台,以提高小型拖拉机动力平台的紧凑程度和操作的便捷性,并根据生产需要驱动不同的农耕设备。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小型拖拉机动力平台,包括通过大架升降装置跨接在前桥装置和后桥装置上的大架,以及安设在大架上的发动机、离合器、变速箱、第一双轴动力输出装置、大架升降装置、第二双轴动力输出装置、前动力装置、后动力装置、液压泵、电磁液压阀、发电机、蓄电池、转向器和座椅,所述发动机为立式电启动柴油发动机,所述第一双轴动力输出装置包括两根行走动力输出轴,所述第二双轴动力输出装置包括两根农耕动力输出轴,所述前桥装置和后桥装置的两端均安设有一个轮胎。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发动机安设在大架后部槽口内,并与蓄电池电性相连,其主动轴中部布置有一个三槽三角带轮,其端部与离合器的输入轴相连接;所述三槽三角带轮通过三根三角带分别与所述第二双轴动力输出装置、发电机和液压系统的液压泵相连接,所述发电机与蓄电池电性相连;所述离合器的输出轴上布置有一个第一单槽三角带轮,所述第一单槽三角带轮通过一根三角带与变速箱的输入轴上的第二单槽三角带轮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
所述第一双轴动力输出装置安设在座椅下方的大架上,其第一驱动轴与所述变速箱的输出轴相连接,两根所述行走动力输出轴与拖拉机的行走方向平行,且分别通过万向连接装置与前桥装置和后桥装置相连;
所述第二双轴动力输出装置与第一双轴动力输出装置结构相同,且固定在第一双轴动力输出装置的顶部,其第二驱动轴上布置有第三单槽三角带轮,并通过三角带与所述发动机的三槽三角带轮相连接;所述两根所述农耕动力输出轴与拖拉机的行走方向平行,且分别通过万向连接装置与前动力装置和后动力装置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万向连接装置包括安装在伸缩传动轴两端的两个单节刚性万向节。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大架升降装置为液压升降装置,且其数量为四组,设置于大架的四角并分别与前桥装置和后桥装置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每组所述大架升降装置均布置有一根油缸,且四根所述油缸均通过同一个电磁液压阀与液压泵相连接,所述电磁液压阀为两位五通式电磁液压换向阀。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座椅布置在第一双轴动力输出装置、第二双轴动力输出装置和变速箱的上部,并与大架顶面固定在一起,所述发电机安设在第二双轴动力输出装置的顶部,所述蓄电池安设在座椅下方的大架上,所述液压泵安设在发动机后侧的大架顶面上。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转向器设置在大架前部的槽口内,并与前桥装置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小型拖拉机动力平台机身长度不超过1.2米,宽度不超过0.8米。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取得的技术进步是:小型拖拉机动力平台,包括通过大架升降装置跨接在前桥装置和后桥装置上的大架,以及安设在大架上的发动机、离合器、变速箱、第一双轴动力输出装置、大架升降装置、第二双轴动力输出装置、前动力装置、后动力装置、液压泵、电磁液压阀、发电机、蓄电池、转向器和座椅。
前桥装置为整体式的转向驱动桥,其两端均依次通过转向节和刹车组件与轮胎连接在一起;其中部布置有一个差速器,可以将输入的动力按照实际需要分配至前桥装置两端的轮胎上。
后桥装置为整体式的驱动桥,其两端通过刹车组件与轮胎连接在一起,其中部布置有一个差速器,可以将输入的动力按照实际需要分配至后桥装置两端的轮胎上。
大架升降装置为连杆式液压升降装置,能以前桥装置和后桥装置为支点来调节大架的高度,提高小型拖拉机动力平台的通过性。
大架为一体成型或焊接在一起的框架结构,并通过四组大架升降装置跨接在前桥装置和后桥装置上,用于支撑、连接本小型拖拉机动力平台的各个部件,使各部件保持相对正确的位置,并承受各种载荷。
离合器为摩擦式离合器,其输入轴通过联轴器与发动机的主动轴相连接。离合器的输出轴与变速箱相连接,用于切断变速箱的动力输入,以便于更换档位。
变速箱为五档式手动变速箱,其输入轴上布置有一个第二单槽三角带轮,并通过一根三角带与离合器的输出轴相连接。变速箱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第一双轴动力输出装置的第一驱动轴相连接。
第一双轴动力输出装置包括两根行走动力输出轴,并分别驱动前桥装置和后桥装置的差速器,使得小型拖拉机动力平台具备四驱能力。
第二双轴动力输出装置包括两根农耕动力输出轴,并分别驱动前动力装置和后动力装置,以便于根据生产需要驱动不同的农耕设备。
前动力装置和后动力装置均为平行换向减速齿轮箱,并分别固定在大架的前后两端,用于将第二双轴动力输出装置的农耕动力输出轴的动力传递给相应的农耕设备。
液压泵为齿轮式液压泵,其输入轴上的第四单槽三角带轮通过三角带与发动机的三槽三角带轮相连接,其液压输出口与电磁液压阀相连接,用于为本小型拖拉机动力平台提供液压动力,以实现大架和农耕设备的升降。
发电机为永磁单头型发电机,其输入轴上的第五单槽三角带轮通过三角带与发动机的三槽三角带轮相连接,并与蓄电池电性相连,用于为蓄电池充电。
蓄电池为铅酸蓄电池,用于存储和提供启动发动机、照明和控制电磁液压阀所需的电力。
发动机为立式电启动柴油发动机,较小的体型有利于提高本小型拖拉机动力平台的紧凑程度和操作的便捷性。发动机安设在大架后部槽口内,并与蓄电池电性相连。发动机的主动轴中部布置有一个三槽三角带轮,其端部通过联轴器与离合器的输入轴相连接。三槽三角带轮通过三根三角带分别与第二双轴动力输出装置、发电机和液压泵相连接。离合器的输出轴上布置有一个第一单槽三角带轮,并通过一根三角带与变速箱的第二单槽三角带轮相连接。
第一双轴动力输出装置安设在座椅下方的大架上,其第一驱动轴通过联轴器与变速箱的输出轴相连接。两根行走动力输出轴与拖拉机的行走方向平行,且分别通过万向连接装置与前桥装置和后桥装置的差速器相连,使得小型拖拉机动力平台具备四驱能力。
第二双轴动力输出装置与第一双轴动力输出装置结构相同,且固定在第一双轴动力输出装置的顶部,以提高零部件的通用性。其第二驱动轴上布置有第三单槽三角带轮,并通过三角带与发动机的三槽三角带轮相连接。两根农耕动力输出轴与拖拉机的行走方向平行,且分别通过万向连接装置与前动力装置和后动力装置相连接,以便于根据生产需要驱动不同的农耕设备。
万向连接装置包括安装在伸缩传动轴两端的两个单节刚性万向节,既可以确保高效的传递效率,又能弥补因安装工艺造成的尺寸误差。
大架升降装置为液压升降装置,数量为四组,设置于大架的四角并分别与前桥装置和后桥装置相连接。
每组液压升降装置均布置有一根油缸,且四根油缸均通过同一个电磁液压阀与液压泵连接在一起,此电磁液压阀为两位五通式电磁液压换向阀,以保证四组液压升降装置动作的统一性。
座椅布置在第一双轴动力输出装置、第二双轴动力输出装置和变速箱的上部,并与大架顶面固定在一起。发电机安设在第二双轴动力输出装置的顶部,蓄电池安设在座椅下方的大架上,液压泵安设在发动机后侧的大架顶面上,以提高小型拖拉机动力平台的紧凑程度。
转向器为机械式转向器,其转向操纵机构固定在大架前部的槽口内,其转向传动机构与前桥装置两端的转向节连接在一起,采用前轮转向的方式控制小型拖拉机动力平台的行走方向。
小型拖拉机动力平台机身长度不超过1.2米,宽度不超过0.8米,小巧的体型能确保其适应于温室大棚或其他狭小田地中的使用环境。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去除座椅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双轴动力输出装置、第二双轴动力输出装置、前桥装置、后桥装置、前动力装置和后动力装置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大架升降装置、前桥装置、后桥装置和大架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1-大架,12-转向器,13-发动机,131-三槽三角带轮,14-第一双轴动力输出装置,141-第一驱动轴,142-行走动力输出轴,15-第二双轴动力输出装置,151-第二驱动轴,152-第三单槽三角带轮,153-农耕动力输出轴,16-变速箱,161-第二单槽三角带轮,17-前动力装置,18-后动力装置,19-液压泵,191-第四单槽三角带轮,20-电磁液压阀,21-发电机,211-第五单槽三角带轮,22-蓄电池,23-座椅,24-伸缩传动轴,25-单节刚性万向节,26-大架升降装置,261-油缸,27-前桥装置,28-后桥装置,29-离合器,291-第一单槽三角带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以下描述中,为了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定,提出了诸如特定系统结构、技术之类的具体细节,以便透彻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清楚,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实现本实用新型。在其它情况中,省略对众所周知的系统、装置、电路以及方法的详细说明,以免不必要的细节妨碍本实用新型的描述。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拖拉机双轴动力输出装置,根据说明书附图1至4可知,小型拖拉机动力平台,包括通过大架升降装置26跨接在前桥装置27和后桥装置28上的大架11,以及安设在大架11上的发动机13、离合器29、变速箱16、第一双轴动力输出装置14、大架升降装置26、第二双轴动力输出装置15、前动力装置17、后动力装置18、液压泵19、电磁液压阀20、发电机21、蓄电池22、转向器12和座椅23。
前桥装置27为整体式的转向驱动桥,其两端均依次通过转向节和刹车组件与轮胎连接在一起;其中部布置有一个差速器,可以将输入的动力按照实际需要分配至前桥装置27两端的轮胎上。
后桥装置28为整体式的驱动桥,其两端通过刹车组件与轮胎连接在一起,其中部布置有一个差速器,可以将输入的动力按照实际需要分配至后桥装置28两端的轮胎上。
大架升降装置26为连杆式液压升降装置,能以前桥装置27和后桥装置28为支点来调节大架11的高度,提高小型拖拉机动力平台的通过性。
大架11为一体成型或焊接在一起的框架结构,并通过四组大架升降装置26跨接在前桥装置27和后桥装置28上,用于支撑、连接本小型拖拉机动力平台的各个部件,使各部件保持相对正确的位置,并承受各种载荷。
离合器29为摩擦式离合器,其输入轴通过联轴器与发动机13的主动轴相连接。离合器29的输出轴与变速箱16相连接,用于切断变速箱16的动力输入,以便于更换档位。
变速箱16为五档式手动变速箱,其输入轴上布置有一个第二单槽三角带轮161,并通过一根三角带与离合器29的输出轴相连接。变速箱16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第一双轴动力输出装置14的第一驱动轴141相连接。
第一双轴动力输出装置14包括两根行走动力输出轴142,并分别驱动前桥装置27和后桥装置28的差速器,使得小型拖拉机动力平台具备四驱能力。
第二双轴动力输出装置15包括两根农耕动力输出轴153,并分别驱动前动力装置17和后动力装置18,以便于根据生产需要驱动不同的农耕设备。
前动力装置17和后动力装置18均为平行换向减速齿轮箱,并分别固定在大架11的前后两端,用于将第二双轴动力输出装置15的农耕动力输出轴153的动力传递给相应的农耕设备。
液压泵19为齿轮式液压泵,其输入轴上的第四单槽三角带轮191通过三角带与发动机13的三槽三角带轮131相连接,其液压输出口与电磁液压阀20相连接,用于为本小型拖拉机动力平台提供液压动力,以实现大架11和农耕设备的升降。
发电机21为永磁单头型发电机,其输入轴上的第五单槽三角带轮211通过三角带与发动机13的三槽三角带轮131相连接,并与蓄电池22电性相连,用于为蓄电池22充电。
蓄电池22为铅酸蓄电池,用于存储和提供启动发动机13、照明和控制电磁液压阀20所需的电力。
作为一种实施例,结合图1和2所示,发动机13为立式电启动柴油发动机,较小的体型有利于提高本小型拖拉机动力平台的紧凑程度和操作的便捷性。发动机13安设在大架11后部槽口内,并与蓄电池22电性相连。发动机13的主动轴中部布置有一个三槽三角带轮131,其端部通过联轴器与离合器29的输入轴相连接。三槽三角带轮131通过三根三角带分别与第二双轴动力输出装置15、发电机21和液压泵19相连接。离合器29的输出轴上布置有一个第一单槽三角带轮291,并通过一根三角带与变速箱16的第二单槽三角带轮161相连接。
本实施例中,结合图2和3所示,第一双轴动力输出装置14安设在座椅23下方的大架11上,其第一驱动轴141通过联轴器与变速箱16的输出轴相连接。两根行走动力输出轴142与拖拉机的行走方向平行,且分别通过万向连接装置与前桥装置27和后桥装置28的差速器相连,使得小型拖拉机动力平台具备四驱能力。
第二双轴动力输出装置15与第一双轴动力输出装置14结构相同,且固定在第一双轴动力输出装置14的顶部,以提高零部件的通用性。其第二驱动轴151上布置有第三单槽三角带轮152,并通过三角带与发动机13的三槽三角带轮131相连接。两根农耕动力输出轴153与拖拉机的行走方向平行,且分别通过万向连接装置与前动力装置17和后动力装置18相连接,以便于根据生产需要驱动不同的农耕设备。
本实施例中,结合图2和3所示,万向连接装置包括安装在伸缩传动轴24两端的两个单节刚性万向节25,既可以确保高效的传递效率,又能弥补因安装工艺造成的尺寸误差。
作为一种实施例,结合图4所示,大架升降装置26为液压升降装置,数量为四组,设置于大架11的四角并分别与前桥装置27和后桥装置28相连接。
本实施例中,结合图4所示,每组液压升降装置均布置有一根油缸261,且四根油缸261均通过同一个电磁液压阀20与液压泵19连接在一起,此电磁液压阀20为两位五通式电磁液压换向阀,以保证四组液压升降装置动作的统一性。
本实施例中,结合图1和2所示,座椅23布置在第一双轴动力输出装置14、第二双轴动力输出装置15和变速箱16的上部,并与大架11顶面固定在一起。发电机21安设在第二双轴动力输出装置15的顶部,蓄电池22安设在座椅23下方的大架11上,液压泵19安设在发动机13后侧的大架11顶面上,以提高小型拖拉机动力平台的紧凑程度。
作为一种实施例,结合图1和2所示,转向器12为机械式转向器12,其转向操纵机构固定在大架11前部的槽口内,其转向传动机构与前桥装置27两端的转向节连接在一起,采用前轮转向的方式控制小型拖拉机动力平台的行走方向。
本实施例中,结合图1至4所示,小型拖拉机动力平台机身长度不超过1.2米,宽度不超过0.8米,小巧的体型能确保其适应于温室大棚或其他狭小田地中的使用环境。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专利申请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小型拖拉机动力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大架升降装置跨接在前桥装置和后桥装置上的大架,以及安设在大架上的发动机、离合器、变速箱、第一双轴动力输出装置、大架升降装置、第二双轴动力输出装置、前动力装置、后动力装置、液压泵、电磁液压阀、发电机、蓄电池、转向器和座椅,所述发动机为立式电启动柴油发动机,所述第一双轴动力输出装置包括两根行走动力输出轴,所述第二双轴动力输出装置包括两根农耕动力输出轴,所述前桥装置和后桥装置的两端均安设有一个轮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拖拉机动力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安设在大架后部槽口内,并与蓄电池电性相连,其主动轴中部布置有一个三槽三角带轮,其端部与离合器的输入轴相连接;所述三槽三角带轮通过三根三角带分别与所述第二双轴动力输出装置、发电机和液压系统的液压泵相连接,所述发电机与蓄电池电性相连;所述离合器的输出轴上布置有一个第一单槽三角带轮,所述第一单槽三角带轮通过一根三角带与变速箱的输入轴上的第二单槽三角带轮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小型拖拉机动力平台,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双轴动力输出装置安设在座椅下方的大架上,其第一驱动轴与所述变速箱的输出轴相连接,两根所述行走动力输出轴与拖拉机的行走方向平行,且分别通过万向连接装置与前桥装置和后桥装置相连接;
所述第二双轴动力输出装置与第一双轴动力输出装置结构相同,且固定在第一双轴动力输出装置的顶部,其第二驱动轴上布置有第三单槽三角带轮,并通过三角带与所述发动机的三槽三角带轮相连接;所述两根所述农耕动力输出轴与拖拉机的行走方向平行,且分别通过万向连接装置与前动力装置和后动力装置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小型拖拉机动力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万向连接装置包括安装在伸缩传动轴两端的两个单节刚性万向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拖拉机动力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大架升降装置为液压升降装置,且其数量为四组,设置于大架的四角并分别与前桥装置和后桥装置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小型拖拉机动力平台,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大架升降装置均布置有一根油缸,且四根所述油缸均通过同一个电磁液压阀与液压泵相连接,所述电磁液压阀为两位五通式电磁液压换向阀。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小型拖拉机动力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布置在第一双轴动力输出装置、第二双轴动力输出装置和变速箱的上部,并与大架顶面固定在一起,所述发电机安设在第二双轴动力输出装置的顶部,所述蓄电池安设在座椅下方的大架上,所述液压泵安设在发动机后侧的大架顶面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拖拉机动力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器设置在大架前部的槽口内,并与前桥装置相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小型拖拉机动力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小型拖拉机动力平台机身长度不超过1.2米,宽度不超过0.8米。
CN202122243590.9U 2021-09-16 2021-09-16 小型拖拉机动力平台 Active CN21606948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243590.9U CN216069482U (zh) 2021-09-16 2021-09-16 小型拖拉机动力平台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243590.9U CN216069482U (zh) 2021-09-16 2021-09-16 小型拖拉机动力平台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069482U true CN216069482U (zh) 2022-03-18

Family

ID=806769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243590.9U Active CN216069482U (zh) 2021-09-16 2021-09-16 小型拖拉机动力平台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06948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330511C (zh) 专用汽车底盘
CN201254100Y (zh) 四轮驱动多功能农用机械
US11938812B2 (en) Tandem wheel assembly and tandem wheel kit
CN114347722A (zh) 带反作用下压力中心枢轴的串列车轮组件
CN216069482U (zh) 小型拖拉机动力平台
US6860358B1 (en) Utility vehicle having hydrostatic drive
US20090032314A1 (en) Drive system for a machine
CN202200841U (zh) 四轮拖拉机驱动拖车传动机构
CN201042923Y (zh) 拖拉机的动力输出及行走传动装置
CN2839360Y (zh) 机械式双驱动压路机
US11760196B2 (en) Tandem wheel assembly with wheel end adjustment
CN206220059U (zh) 一种行走转向机构及防渗渠现浇成型机
CN201738587U (zh) 一种混凝土泵送设备动力装置及混凝土泵车和车载泵
CN105774538A (zh) 一种新式四轮驱动铰接式(运输型)拖拉机
CN202001589U (zh) 一种微耕机及其变速箱
CN214999215U (zh) 一种电动轮式工程机械用动力箱体
CN205009992U (zh) 一种新式四轮驱动铰接式拖拉机
CN215293511U (zh) 一种电动三轮车的驱动总成结构
CN208698505U (zh) 四驱农田搬运机
CN209557617U (zh) 一种左右组装方式的拖拉机变速箱
CN2300562Y (zh) 履带式手扶拖拉机
CN217835358U (zh) 轮式拖拉机液压传动系统
CN215360923U (zh) 基于集成化电动轮式装载机动力总成的动力输出机构
CN217835359U (zh) 轮式拖拉机液压传动系统
CN211335442U (zh) 车辆及其电驱动桥总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