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027772U - 一种排线压合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排线压合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027772U
CN216027772U CN202122523465.3U CN202122523465U CN216027772U CN 216027772 U CN216027772 U CN 216027772U CN 202122523465 U CN202122523465 U CN 202122523465U CN 216027772 U CN216027772 U CN 21602777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at cable
assembly
pressure head
guide
pushing mechanis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523465.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赫成
汪元欣
肖丹
徐永康
陆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zhon Precision Industr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zhon Precision Industr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zhon Precision Industr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zhon Precision Industr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523465.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02777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02777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02777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utomatic Assembly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化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排线压合装置。该排线压合装置包括载具机构、纵向推合机构以及横向推合机构。其中,载具机构用于承载待压合排线的笔记本电脑,排线依次放置在纵向推合机构上,横向推合机构包括压头组件和横向驱动组件,横向驱动组件的输出端与压头组件连接,横向驱动组件能够驱动压头组件靠近或远离纵向推合机构,当横向驱动组件驱动压头组件靠近纵向推合机构时,压头组件能够使排线横向受到挤压而弯折,以便于操作者贴合排线。该结构有利于实现排线快速压合固定,为操作者贴合排线提供稳定条件,有利于保证每次贴合位置一致,保证产品质量,同时有利于降低人工成本,提高操作者的工作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排线压合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化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排线压合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产品技术的发展,电子产品在人们生活中的应用日趋广泛。随之而来的是,人们对产品的外观、性能等需求日益提高。以笔记本电脑为例,在笔记本电脑组装过程中,需要将屏幕上的排线贴合在预定位置。
目前,一般采用人工方式进行排线贴合,但由于具有柔性的排线在每次贴合的过程中位置可能偏离预定位置,从而导致每次贴合时排线位置不一样,采用人工的方式将排线贴合以至于产品的合格率达不到预期效果。由于人工的用力不均与贴合排线位置不同,将会出现排线折断或者贴合位置达不到预期位置,并且人工成本高,良率低。
为解决上述问题,亟待提供一种排线压合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排线压合装置,以达到保证每次贴合位置符合产品要求,提高生产效率与质量的效果。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排线压合装置,包括:
载具机构,被配置为承载待压合排线的工件;
纵向推合机构,所述排线依次放置在所述纵向推合机构上;以及
横向推合机构,包括压头组件和横向驱动组件,所述横向驱动组件的输出端与所述压头组件连接,所述横向驱动组件能够驱动所述压头组件靠近或远离所述纵向推合机构,当所述横向驱动组件驱动所述压头组件靠近所述纵向推合机构时,所述压头组件能够使所述排线横向受到挤压而弯折,以便于操作者贴合所述排线。
作为一种可选方案,所述横向驱动组件包括:
运动件,所述运动件上开设有第一导向槽,所述压头组件上开设有第二导向槽;
弹性件,沿靠近或远离所述压头组件的方向延伸,并通过设置在所述第一导向槽和所述第二导向槽中以设置在所述运动件和所述压头组件之间;
第一驱动件,设置在所述运动件上,所述第一驱动件能够通过压缩所述弹性件以驱动所述压头组件靠近所述纵向推合机构。
作为一种可选方案,所述运动件上开设有导向孔,所述横向驱动组件还包括:
导杆,穿过所述导向孔并与所述压头组件抵接。
作为一种可选方案,所述横向驱动组件还包括第一安装架,所述第一安装架上开设有多个固定孔,所述第一驱动件包括:
导向筒,沿竖直方向设置在所述第一驱动件上;以及
驱动杆,所述驱动杆穿过所述导向筒并能够插入任意所述固定孔中。
作为一种可选方案,所述横向驱动组件还包括:
第一安装架;以及
第一导向组件,沿靠近或远离所述纵向推合机构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导向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架和所述横向驱动组件以及所述压头组件之间,所述第一导向组件被配置为使所述横向驱动组件和所述压头组件沿所述第一导向组件的延伸方向运动。
作为一种可选方案,所述横向驱动组件还包括:
第一安装架;以及
第一限位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架上,所述第一限位件能够约束所述压头组件靠近所述纵向推合机构的最小距离。
作为一种可选方案,所述纵向推合机构包括:
第二驱动件,沿竖直方向设置;以及
排线固定板,与所述第二驱动件的输出端连接。
作为一种可选方案,所述排线压合装置还包括第二安装架,所述纵向推合机构还包括:
第二导向组件,平行于所述第二驱动件的输出方向设置在所述第二安装架和所述排线固定板之间,所述第二导向组件被配置为使所述排线固定板沿所述第二导向组件的延伸方向运动。
作为一种可选方案,所述纵向推合机构还包括:
第二限位件,设置在所述第二安装架上,所述第二限位件被配为约束所述排线固定板上升的最高位置。
作为一种可选方案,所述载具机构包括:
载具本体;以及
吸附件,设置在所述载具本体上,所述吸附件被配置为固定所述工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排线压合装置。该排线压合装置包括载具机构、纵向推合机构以及横向推合机构。其中,载具机构用于承载待压合排线的笔记本电脑,排线依次放置在纵向推合机构上,横向推合机构包括压头组件和横向驱动组件,横向驱动组件的输出端与压头组件连接,横向驱动组件能够驱动压头组件靠近或远离纵向推合机构,当横向驱动组件驱动压头组件靠近纵向推合机构时,压头组件能够使排线横线受到挤压而弯折,以便于操作者贴合排线。该结构有利于实现排线快速压合固定,为操作者贴合排线提供稳定条件,有利于保证每次贴合位置一致,保证产品质量。同时,该排线压合装置还有利于降低人工成本,提高操作者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内容和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排线压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横向推合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横向驱动组件和固定块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横向驱动组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纵向推合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如下:
100-载具机构;110-载具本体;120-吸附件;130-吸附驱动件;
200-纵向推合机构;210-第二驱动件;220-排线固定板;230-第二导向组件;231-第二导轨;232-第二滑块;240-第二限位件;250-缓冲件;
300-横向推合机构;310-压头组件;311-压头件;312-固定块;3121-第二导向槽;320-横向驱动组件;321-运动件;3211-第一导向槽;3212-导向孔;322-弹性件;323-第一驱动件;3231-导向筒;3232-驱动杆;324-导杆;3241-导杆本体;3242-限位帽;325-第一安装架;326-第一导向组件;3261-第一导轨;3262-第一滑块;327-第一限位件;
400-第二安装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结构分而非全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结构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随着电子产品技术的发展,电子产品在人们生活中的应用日趋广泛。随之而来的是,人们对产品的外观、性能等需求日益提高。以笔记本电脑为例,在笔记本电脑组装过程中,需要将屏幕上的排线贴合在预定位置。
现有技术一般通过人工进行贴合,但人工的用力不均与贴合排线位置不同,将会出现排线折断或者贴合位置达不到预期位置,并且人工成本高,合格率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排线压合装置,用于将笔记本电脑的排线压合,以便操作者能够将压合后的排线贴合,从而使每次贴合的排线位置一致,且在排线压合装置的辅助下,有利于降低人工成本,且提高操作者的工作效率。
如图1所示,该排线贴合装置固定设置在操作台上,以便为排线压合和贴合过程提供稳定的支撑。同时,该排线压合装置还包括载具机构100、纵向推合机构200以及横向推合机构300。其中,载具机构100用于承载待压合排线的笔记本电脑,排线依次放置在纵向推合机构200上,横向推合机构300能够向靠近排线方向运动以压合排线。
如图1所示,载具机构100包括载具本体110以及吸附件120。吸附件120设置在载具本体110上,吸附件120能够固定笔记本电脑,通过吸附方式固定笔记本电脑既能够实现固定,又有利于避免造成笔记本电脑的损坏。进一步地,载具机构100还包括吸附开关以控制吸附件120工作状态。
现结合图2~图4对横向推合机构300的细节结构进行说明。
如图2所示,横向推合机构300包括压头组件310和横向驱动组件320,横向驱动组件320的输出端与压头组件310连接,横向驱动组件320能够驱动压头组件310靠近或远离纵向推合机构200,当横向驱动组件320驱动压头组件310靠近纵向推合机构200时,压头组件310能够使排线横向受到挤压而弯折,以便于操作者贴合排线。该结构有利于实现排线快速压合固定,为操作者贴合排线提供稳定条件,有利于保证每次贴合位置一致,保证产品质量。同时,该排线压合装置还有利于降低人工成本,提高操作者的工作效率。
请继续参见图2,压头组件310包括压头件311和固定块312。其中压头件311设置在固定块312上,压头件311与纵向推合机构200配合能够将排线折弯,以实现机械动作折弯排线的效果,有利于保证每次贴合位置一致,以保证产品质量。
如图2和图3所示,作为一种可选方案,横向驱动组件320包括运动件321、弹性件322以及第一驱动件323。其中,运动件321上开设有第一导向槽3211,压头组件310上开设有第二导向槽3121,弹性件322沿靠近或远离压头组件310的方向延伸,并通过设置在第一导向槽3211和第二导向槽3121中以设置在运动件321和压头组件310之间,第一驱动件323设置在运动件321上,第一驱动件323能够通过压缩弹性件322以驱动压头组件310靠近纵向推合机构200。操作者可以通过第一驱动件323驱动弹性件322,从而驱动运动件321向靠近压头组件310的方向运动。同时,弹性件322连接运动件321和压头组件310,有利于避免运动件321和压头组件310刚性碰撞而发生损坏,有利于提高排线压合装置的使用寿命。示例性地,弹性件322优选为弹簧,弹簧属于常规部件,便于采购,且成本低。
此外,如图2所示,横向驱动组件320还包括设置在第一安装架325上的第一限位件327,第一限位件327能够约束压头组件310靠近纵向推合机构200的最小距离,以避免压头组件310距离纵向推合机构200太近而发生碰撞,避免造成排线的损坏,从而保证压合的质量。
如图3所示,为了提高运动件321运动的稳定性,运动件321上开设有导向孔3212,横向驱动组件320还包括穿过导向孔3212并与压头组件310抵接的导杆324,通过使运动件321能够在导杆324的导向作用下运动,以提高运动件321运动的稳定性。
请继续参见图3,导向孔3212与第一导向槽3211同轴设置,导杆324穿设于弹性件322中,使导杆324在具有导向作用的同时,能够为弹性件322提供支撑,避免弹性件322在压缩过程中发生折叠,从而有利于保证运动件321的运动精度,进而有利于保证排线压合装置压合排线位置的精度。具体而言,导杆324包括导杆本体3241和限位帽3242,其中限位帽3242设置在导杆本体3241上,且位于远离固定块312的一端,以约束运动件321后退的最远距离。
如图4所示,横向驱动组件320还包括第一安装架325,第一安装架325上开设有多个固定孔(图中未示出),第一驱动件323包括导向筒3231和驱动杆3232。其中,导向筒3231沿竖直方向设置在第一驱动件323上,驱动杆3232穿过导向筒3231并能够插入任意固定孔中。该方案中,驱动杆3232能够在导向筒3231中沿竖直方向运动,当操作者想要压合排线时,可以将驱动杆3232向上提升,使驱动杆3232接触限位,通过向靠近压头组件310方向推动驱动杆3232,从而使运动件321能够向靠近压头组件310的方向运动,实现对运动件321的驱动作用。该结构简单,便于操作。同时,在第一安装架325上设置多个固定孔,操作者推动运动件321运动时,可以在任意一个固定孔中重新固定驱动杆3232位置,以固定运动件321,从而便于操作者贴合排线。该方案有利于时排线压合装置能够压合不同尺寸需求的排线,扩大该排线压合装置的应用范围。
请继续参见图4,为了进一步保证运动件321和压头组件310运动的稳定性,横向驱动组件320还包括第一导向组件326。第一导向组件326沿靠近和远离纵向推合机构200方向延伸,第一导向组件326设置在第一安装架325和横向驱动组件320以及压头组件310之间,第一导向组件326被配置为使横向驱动组件320和压头组件310沿第一导向组件326的延伸方向运动,从而避免运动件321以及压头组件310滑动过程发生卡顿,提高横向推合机构300运动的精度和稳定性。
具体而言,第一导向组件326包括第一导轨3261和第一滑块3262。其中,第一导轨3261沿靠近和与远离纵向推合机构200的方向延伸,且第一导轨3261设置在第一安装架325上且与第一导轨3261滑动配合,第一滑块3262包括多个,其中至少一个第一滑块3262设置在运动件321上,为运动件321的运动提供导向作用。同时,至少一个第一滑块3262设置在固定块312上,为固定块312的运动提供导向作用。进一步地,第一导向组件326可以设置两组,两组第一导向组件326平行且间隔设置。
现结合图5对纵向推合机构200的细节结构进行说明。
如图5所示,纵向推合机构200包括第二驱动件210以及排线固定板220。其中,第二驱动件210沿竖直方向设置,排线固定板220与第二驱动件210的输出端连接,通过第二驱动件210驱动排线固定板220向上运动,将排线顶升,以使顶升后的排线位置能够与压头件311位置相配合,达到压合排线的目的。该纵向推合机构200能够保证排线压合的稳定性,避免回弹。
请继续参见图5,由于排线固定板220是根据排线数量设置的比较长的结构,为了提高排线固定板220运动的稳定性,排线压合装置还包括第二安装架400,纵向推合机构200还包括第二导向组件230,平行于第二驱动件210的输出方向设置在第二安装架400和排线固定板220之间,第二导向组件230能够使排线固定板220沿第二导向组件230的延伸方向运动。
如图5所示,具体而言,第二导向组件230包括第二导轨231和第二滑块232,其中第二导轨231设置沿第二驱动件210的输出方向延伸,且第二导轨231设置在第二安装架400上,第二滑块232设置在排线固定板220上且与第二导轨231滑动配合,当第二驱动件210驱动排线固定板220沿竖直方向运动时,第二滑块232同时相对第二导轨231滑动,以保证排线固定板220运动的稳定性。进一步地,为了保证排线固定板220整体运动的平衡性,第二导向组件230可以设置两组,两组第二导向组件230平行且间隔设置。更优地,两组第二导向组件230设置在排线固定板220的两端,第二驱动件210设置在排线固定板220的之中,从而能够保证排线固定板220始终保持水平上升或水平下降运动。
如图5所示,纵向推合机构200还包括第二限位件240,第二限位件240设置在第二安装架400上,且第二限位件240能够约束排线固定板220上升的最高位置,避免排线固定板220运动过高而无法与压头组件310配合进行压合排线。第二限位件240有利于提高压合排线的精度。
如图5所示,纵向推合机构200还包括缓冲件250。当排线固定板220运动至最高位置时,缓冲件250能够为排线固定板220和第二限位件240的碰撞提供缓冲,避免第二限位件240与排线固定板220刚性碰撞而损坏,有利于提高第二限位件240和排线固定板220的使用寿命。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提供的排线压合装置也可以应用在台式电脑、平板电脑、手机等其他需要压合排线的工件上,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本实施例的具体工作过程如下:
如图1所示,工作时,操作者将笔记本电脑放置在载具机构100上固定,使排线放置在纵向推合机构200上,然后通过吸附开关启动吸附件120,将笔记本电脑固定在载具本体110上。
如图2所示,然后启动第二驱动件210,驱动排线固定板220带动排线上升,当排线固定板220上升到预设位置后,第二驱动件210暂停。
如图2和图4所示,操作者手动提上驱动杆3232,以使驱动杆3232脱离限位,然后操作者向靠近排线固定板220的方向推动运动件321,通过弹性件322的弹力驱动固定块312向前运动,以实现压头件311推动排线折弯并压合。当运动到预设位置后,操作者将驱动杆3232插入到相应的固定孔中,此时,压头件311相对排线固定板220位置固定,操作者可以进行贴合排线。
完成排线贴合后,操作者将驱动杆3232拔出固定孔,然后向后拉动运动件321,以使压头件311远离排线固定板220,并使运动件321运动到距离排线固定板220最远距离,然后第二驱动件210驱动排线固定板220下降。操作者取走固定在载具本体110上的笔记本电脑,完成一次排线贴合。
重复上述操作。
注意,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方式的限制,上述实施方式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的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10)

1.一种排线压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载具机构(100),被配置为承载待压合排线的工件;
纵向推合机构(200),所述排线依次放置在所述纵向推合机构(200)上;以及
横向推合机构(300),包括压头组件(310)和横向驱动组件(320),所述横向驱动组件(320)的输出端与所述压头组件(310)连接,所述横向驱动组件(320)能够驱动所述压头组件(310)靠近或远离所述纵向推合机构(200),当所述横向驱动组件(320)驱动所述压头组件(310)靠近所述纵向推合机构(200)时,所述压头组件(310)能够使所述排线横向受到挤压而弯折,以便于操作者贴合所述排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线压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驱动组件(320)包括:
运动件(321),所述运动件(321)上开设有第一导向槽(3211),所述压头组件(310)上开设有第二导向槽(3121);
弹性件(322),沿靠近或远离所述压头组件(310)的方向延伸,并通过设置在所述第一导向槽(3211)和所述第二导向槽(3121)中以设置在所述运动件(321)和所述压头组件(310)之间;
第一驱动件(323),设置在所述运动件(321)上,所述第一驱动件(323)能够通过压缩所述弹性件(322)以驱动所述压头组件(310)靠近所述纵向推合机构(20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排线压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运动件(321)上开设有导向孔(3212),所述横向驱动组件(320)还包括:
导杆(324),穿过所述导向孔(3212)并与所述压头组件(310)抵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排线压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驱动组件(320)还包括第一安装架(325),所述第一安装架(325)上开设有多个固定孔,所述第一驱动件(323)包括:
导向筒(3231),沿竖直方向设置在所述第一驱动件(323)上;以及
驱动杆(3232),所述驱动杆(3232)穿过所述导向筒(3231)并能够插入任意所述固定孔中。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排线压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驱动组件(320)还包括:
第一安装架(325);以及
第一导向组件(326),沿靠近或远离所述纵向推合机构(200)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导向组件(326)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架(325)和所述横向驱动组件(320)以及所述压头组件(310)之间,所述第一导向组件(326)被配置为使所述横向驱动组件(320)和所述压头组件(310)沿所述第一导向组件(326)的延伸方向运动。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排线压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驱动组件(320)还包括:
第一安装架(325);以及
第一限位件(327),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架(325)上,所述第一限位件(327)能够约束所述压头组件(310)靠近所述纵向推合机构(200)的最小距离。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排线压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推合机构(200)包括:
第二驱动件(210),沿竖直方向设置;以及
排线固定板(220),与所述第二驱动件(210)的输出端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排线压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线压合装置还包括第二安装架(400),所述纵向推合机构(200)还包括:
第二导向组件(230),平行于所述第二驱动件(210)的输出方向设置在所述第二安装架(400)和所述排线固定板(220)之间,所述第二导向组件(230)被配置为使所述排线固定板(220)沿所述第二导向组件(230)的延伸方向运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排线压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推合机构(200)还包括:
第二限位件(240),设置在所述第二安装架(400)上,所述第二限位件(240)被配为约束所述排线固定板(220)上升的最高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排线压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载具机构(100)包括:
载具本体(110);以及
吸附件(120),设置在所述载具本体(110)上,所述吸附件(120)被配置为固定所述工件。
CN202122523465.3U 2021-10-20 2021-10-20 一种排线压合装置 Active CN21602777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523465.3U CN216027772U (zh) 2021-10-20 2021-10-20 一种排线压合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523465.3U CN216027772U (zh) 2021-10-20 2021-10-20 一种排线压合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027772U true CN216027772U (zh) 2022-03-15

Family

ID=805496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523465.3U Active CN216027772U (zh) 2021-10-20 2021-10-20 一种排线压合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02777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6027772U (zh) 一种排线压合装置
CN110576595B (zh) 一种曲面贴合设备及曲面贴合方法
CN218925151U (zh) 一种贴合保压点胶一体装置
CN211812213U (zh) 一种样品挑管装置
CN213675451U (zh) 一种贴膜机构
CN112045406A (zh) 一种扭簧自动装配机构
CN214110170U (zh) 一种用于锂离子软包电池生产的铝塑膜定位装置
CN211812242U (zh) Tp fof预压对位装置
CN116967733B (zh) 一种管体组装机械手及其应用
CN112264533B (zh) 一种铆针铆压机构
CN214489512U (zh) 汽车玻璃升降器的导轨旋铆装配阶梯销钉及滑轮设备
CN220498966U (zh) 压紧机构
CN216289526U (zh) 接线端子卡装台导向压块
CN212884806U (zh) 一种插刀反置的双滑块双行程铆合模具
CN219194967U (zh) 一种热盖驱动装置
CN217699261U (zh) 一种96通道加样泵
CN217780070U (zh) 自动化负压吸取装置
CN218755774U (zh) 一种单细胞液滴生成仪
CN217165967U (zh) 一种u型管件折弯装置
CN216858806U (zh) 一种传动装置及自动安装设备
CN217394717U (zh) 一种摄像头夹具
CN117162115B (zh) 硅胶条组装压合机械手
CN211757820U (zh) 一种连接器多根端子自动折弯装置
CN217700853U (zh) 一种两端自动翻边装置
CN214927215U (zh) 一种智能手环生产用保压治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