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994139U - 支架及取栓系统 - Google Patents

支架及取栓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994139U
CN215994139U CN202121557857.5U CN202121557857U CN215994139U CN 215994139 U CN215994139 U CN 215994139U CN 202121557857 U CN202121557857 U CN 202121557857U CN 215994139 U CN215994139 U CN 21599413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osed
developing
main body
loop
wi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557857.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建民
扈昕瞳
孟繁鹤
�田�浩
候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croport Neurotech Shang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croport Neurotech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croport Neurotech Shang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croport Neurotech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557857.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99413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99413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99413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dia Introduction/Drainage Providing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支架及包含该支架的取栓系统,其中支架包括支架本体和显影结构,所述支架本体为由至少一个闭环网单位相互耦合成型,所述闭环网单位由波杆围合构成,所述显影结构包括主体显影,所述主体显影具有至少一主体显影丝,所述主体显影丝沿着波杆缠绕支架本体的至少部分。所述取栓系统包括如上述支架及设置于所述支架近端的推送杆。通过上述设置使所述支架本体上可以明确第一闭环网单元和所述第二闭环网单元的位置,便于术者判断支架本体的位置,为术者判断支架的位置提供更多的信息,且进一步提高了支架本体的可视性。

Description

支架及取栓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支架及包含该支架的取栓系统。
背景技术
卒中又称中风,脑卒中是一种以脑组织缺血及出血性损伤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急性脑血管疾病。2018年发布的《中国脑卒中防治报告》指出,我国脑卒中呈现出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高经济负担五大特点。脑卒中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第一死亡病因,平均每12秒就有一人发生脑卒中,每21秒就有一人死于脑卒中。据2016年综合标化患病率测算,全国每年死于脑卒中的患者高达196万,幸存者中70%留有不同程度的永久性残疾。在所有的脑卒中患者中,急性缺血性卒中约占70%~80%,其救治关键是在脑组织因缺血发生永久性损伤前尽快恢复脑血流、降低继发性脑损害。目前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治疗方法主要有两大类,药物溶栓和机械取栓。
动、静脉药物溶栓是急性缺血性卒中治疗的常规方法,尽管已经显示出能够较好的改善神经系统的预后,但是药物溶栓仍面临一些问题。首先是溶栓时间窗短,静脉溶栓应在发病3小时内进行,动脉溶栓的时间窗只有6小时,而极短的时间窗导致只有很少的患者能够接受溶栓治疗;其次,药物溶栓的血管再通时间长,血管再通时间可能是影响临床预后的重要因素,而动、静脉溶栓的血管再通时间至少需要1~2小时;再次,溶栓治疗只适合于体积较小的血栓,对于严重的大血管闭塞所致急性缺血性卒中血管再通率低;最后,有一些患者不适用于溶栓治疗。
为了解决上述药物溶栓的问题,采用机械的方式消除血栓成了近些年研究的热点。动脉机械取栓装置因为具有以下诸多优点而获得了广泛的关注:快速血管再通,更长的卒中介入时间窗和更低的出血率,特别对于大血管闭塞所致的急性缺血性卒中血管再通有着令人满意的临床效果。
目前,现有的机械取栓通常采用颅内取栓装置,颅内取栓装置通常为采用激光切割加工技术制得的金属支架,但这些金属支架还有很多待解决的问题,其中一个主要问题是金属支架上设置成组的显影点或显影丝,在X射线下只能显示金属支架在手术中的定位或轮廓,无法完全展示激光切割金属支架的所有金属杆,医生在X射线下无法判断取栓装置主体的释放与局部膨胀情况,只有从人体内取出取栓装置后才能观察是否拉取到血栓,不利于医生手术过程中的判断,浪费了宝贵的治疗时间。
为了改进显影的问题,市面上也出现一种用于血管的取栓装置,该种取栓装置除了在支架远端设置多个显影点外,在支架主体上也分段设置多组标记点,利用该标记点可以帮助操作的医生确定取栓装置在血管内的位置与方向。但上述取栓装置的显影效果也远未达到最佳状态。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支架及包含该支架的取栓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一个或多个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支架,所述支架包括支架本体和显影结构,所述支架本体为由至少一个闭环网单位相互耦合成型,所述闭环网单位由波杆围合构成,所述显影结构包括主体显影,所述主体显影具有至少一主体显影丝,所述主体显影丝沿着波杆缠绕支架本体的至少部分。
进一步的,所述主体显影丝螺旋缠绕所述波杆。
进一步的,所述主体显影丝沿所述支架本体的近端向远端排布或沿所述支架本体的远端向近端排布。
进一步的,所述主体显影丝在沿着所述波杆缠绕支架本体的路径上形成显影网单元,所述显影网单元标记所述支架的结构和/或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显影网单元为闭合的几何形状;
或者,
所述显影网单元为半开的几何形状。
进一步的,所述显影网单元的面积与所述支架本体在该位置的所述闭环网单位的面积相同;
或者,
所述显影网单元的面积小于所述支架本体在该位置的所述闭环网单位的面积;
再或者,
所述显影网单元的面积为所述支架本体在该位置的若干个所述闭环网单位的面积之和。
进一步的,所述闭环网单位包括至少一第一闭环网单元和至少一第二闭环网单元,所述第一闭环网单元围合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二闭环网单元围合的面积。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闭环网单元围合的面积为所述第二闭环网单元围合的面积的2~5倍。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闭环网单元的数量为所述第二闭环网单元的数量的1/20~1/3。
进一步的,所述主体显影丝以缠绕的方式附着于至少一所述第一闭环网单元,以用于使所述支架本体上可显影出至少一所述第一闭环网单元。
所述主体显影丝缠绕于至少一所述第一闭环网单元的全部波杆以及缠绕于至少一所述第二闭环网单元的部分波杆。
进一步的,至少一所述第一闭环网单元具有部分波杆被所述主体显影丝缠绕至少两次。
进一步的,所述主体显影丝缠绕于至少一所述第一闭环网单元的部分波杆以及缠绕于至少一所述第二闭环网单元的部分波杆。
进一步的,所述主体显影丝的数量为至少两根,其中一根所述主体显影丝缠绕于至少一所述第一闭环网单元的部分波杆以及缠绕于至少一所述第二闭环网单元的部分波杆,另一根所述主体显影丝缠绕于至少一所述第一闭环网单元的剩余波杆以及缠绕于至少一所述第二闭环网单元的部分波杆。
进一步的,所述主体显影丝的数量为1~8根。
进一步的,所述显影结构还包括远端显影,所述远端显影连接于所述支架本体的远端。
进一步的,所述远端显影的近端与所述主体显影的远端一体连接或可拆卸地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远端显影为第一远端显影丝以缠绕的方式在所述支架本体的远端波杆形成至少一层包裹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远端显影为第二远端显影丝,所述第二远端显影丝以缠绕的方式围绕所述支架本体的远端波杆形成的轴向环以及围绕所述轴向环外侧缠绕形成的周向环。
进一步的,所述远端显影与所述支架本体近端同轴或非同轴。
进一步的,所述显影结构还包括近端显影,所述近端显影连接于所述支架本体的近端。
进一步的,所述近端显影的远端与所述主体显影的近端一体连接或可拆卸地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近端显影与所述支架本体远端同轴或非同轴。
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取栓系统,所述取栓系统包括上述支架及设置于所述支架近端的推送杆,所述推送杆与所述支架同轴或非同轴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如下:
(一)本实用新型所述支架包括支架本体以及显影结构,支架本体由至少一个闭环网单位相互耦合成型,显影结构包括至少一主体显影丝,所述主体显影丝沿着波杆缠绕支架本体的至少部分,其中主体显影丝沿着所述波杆螺旋缠绕的路径上形成显影网单元。通过上述设置使所述显影网单元标记所述支架的结构和/或位置,便于术者判断支架本体的位置,为术者判断支架的位置提供更多的信息,且进一步提高了支架本体的可视性。
(二)进一步的,支架本体中第一闭环网单元和第二闭环网单元均是由波杆围合构成,其中第一闭环网单元的围合面积大于所述第二闭环网单元,使得可以提高血栓的嵌入效率以及提高取栓效率。
(三)进一步的,在所述支架本体上还分别设置近端显影、远端显影,结合主体显影随时所述支架本体可以实现全显影效果,使的术者可以在术中实现支架本体的全身显影。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支架及包含该支架的取栓系统的展开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支架及包含该支架的取栓系统中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支架及包含该支架的取栓系统中闭环网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支架及包含该支架的取栓系统中显影网单元与闭环网单位的面积关系示意图。
图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支架及包含该支架的取栓系统中主体显影的第一种缠绕路径示意图。
图6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支架及包含该支架的取栓系统中主体显影的第二种缠绕路径示意图。
图7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支架及包含该支架的取栓系统中主体显影的第三种缠绕路径示意图。
图8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支架及包含该支架的取栓系统中主体显影的第四种缠绕路径示意图。
图9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支架及包含该支架的取栓系统中主体显影第一缠绕路径和第二缠绕路径组合的缠绕示意图。
图10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支架及包含该支架的取栓系统中主体显影的第一种缠绕路径示意图。
图1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支架及包含该支架的取栓系统中主体显影的第二种缠绕路径示意图。
图1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支架及包含该支架的取栓系统中主体显影的第三种缠绕路径示意图。
图1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支架及包含该支架的取栓系统中主体显影的第四种缠绕路径示意图。
图1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支架及包含该支架的取栓系统中主体显影的第五种缠绕路径示意图。
图1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支架及包含该支架的取栓系统中主体显影的第六种缠绕路径示意图。
图16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支架及包含该支架的取栓系统中主体显影第一种缠绕路径和第二种缠绕路径组合的示意图。
图17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支架及包含该支架的取栓系统中主体显影第五缠绕路径和第六缠绕路径组合的缠绕示意图。
图18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支架及包含该支架的取栓系统中主体显影的第一种缠绕路径示意图。
图19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支架及包含该支架的取栓系统中主体显影的第二种缠绕路径示意图。
图20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支架及包含该支架的取栓系统中主体显影的第三种缠绕路径示意图。
图2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支架及包含该支架的取栓系统中主体显影的第四种缠绕路径示意图。
图2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支架及包含该支架的取栓系统中远端显影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支架及包含该支架的取栓系统中远端显影在右视的剖面图。
图2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支架及包含该支架的取栓系统中远端显影在前视的剖面图。
图2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支架及包含该支架的取栓系统中远端显影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图26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支架及包含该支架的取栓系统中远端显影的第二种结构的轴测图。
图27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支架及包含该支架的取栓系统中远端显影的第二种结构的上视图。
图28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支架及包含该支架的取栓系统中远端显影的第二种结构的前视图。
图29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支架及包含该支架的取栓系统中远端显影的第二种结构的上视图。
图30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支架及包含该支架的取栓系统中远端显影的第三种结构示意图。
图3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支架及包含该支架的取栓系统中近端显影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1、远端显影;101、第一远端显影丝;102、第二远端显影丝;103、第三远端显影丝;2、主体显影;201、第一主体显影丝;202、第二主体显影丝;203、第三主体显影丝;3、近端显影;301、近端显影丝;4、支架本体;41、远端部;411、弧形部;42、中间部;43、近端部;430、第一斜坡口波杆;431、第二斜坡口波杆;400、第一闭环网单元;4001、第一长波杆;4002、第一短波杆;4003、第二长波杆;4004、第二短波杆;401、第二闭环网单元;4011、第三短波杆;5、推送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支架及包含该支架的取栓系统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根据下面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要说明的是,附图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目的。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请参阅附图。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能涵盖的范围内。
如在本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以及“该”包括复数对象,除非内容另外明确指出外,术语“近端”通常是靠近操作者的一端,术语“远端”通常是靠近患者病变部位的一端。以图1为例,图1的左边为远端,图1的右边为近端。
实施例一:
下面描述支架的具体结构如下:
请参考图1和图2,所述支架包括支架本体4和显影结构。
所述支架本体4为由至少一个闭环网单位相互耦合形成筒状结构但不限于仅是筒状结构,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其可耦合形成球形结构、楔形结构、纺锤形结构、或其他不规则体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的组合,所述闭环网单位由波杆围合构成。
所述显影结构包括主体显影2,所述主体显影2包括至少一主体显影丝,所述主体显影丝沿着所述波杆缠绕所述支架本体4的至少部分,优选的,所述主体显影丝螺旋缠绕于所述波杆,并且所述主体显影丝在本实施例一所述支架中沿所述支架本体4的近端向远端排布。
相应的,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所述主体显影丝也可沿所述支架本体4的远端向近端排布,对此本实用新型不作限制。
下面描述支架本体4的具体结构如下:
请继续参考图1和图2,所述支架本体4可以沿纵轴周向自体膨胀,所述支架本体4包括依次连接的远端部41、中间部42以及近端部43。上述闭环网单位包括至少一第一闭环网单元400和至少一第二闭环网单元401。
具体的,上述第一闭环网单元400为大网孔设计,该设计使得支架本体4在血栓中间打开时能有效嵌入血栓内部,不易把血栓切碎或切割成小形块状,便于把血栓完整取出。请参考图3,所述第一闭环网单元400可以是普通的网眼状闭合结构,该网眼的形状可以是圆形、菱形、六边形等形状。在具体实施时,为了进一步增加支架本体4的整体螺旋结构的柔顺性和贴壁性,所述第一闭环网单元400包括两根互相平行的第一长波杆4001和第二长波杆4003、以及两根互相平行的第一短波杆4002和第二短波杆4004,其中第一长波杆4001、第二长波杆4003、第一短波杆4002和第二短波杆4004围合构成类四边形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闭环网单元401为小网孔设计,该设计使得支架本体4在释放过程中抓捕血栓时可以产生较大的径向支撑力,当支架本体4回撤时有利于拖动血栓,且在回撤过程中血栓不易脱落。请参考图2和图3,所述第二闭环网单元401也是网眼状闭合结构,其网眼的形状也可以是圆形、菱形、六边形等形状,在具体实施时,所述第二闭环网单元401是由若干第三短波杆4011围合构成类四边形结构。当然若所述第二闭环网单元401与第一闭环网单元400相邻,请参考图1和图2,所述第二闭环网单元401会和所述第一闭环网单元400共用一根波杆或共用一根波杆的一部分,该共用波杆可以是第一闭环网单元400的第一短波杆4002和第二短波杆4004中的任意一根,或者,可以是第一长波杆4001和第二长波杆4003中的任意一根的一部分。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闭环网单元400围合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二闭环网单元401围合的面积。上述大网孔第一闭环网单元400以及小网孔第二闭环网单元401的设置可以提高血栓的嵌入效率及提高取栓效率。
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一所述支架中,所述第一闭环网单元400围合的面积为所述第二闭环网单元401围合的面积的2~5倍,优选的,所述第一闭环网单元400围合的面积为所述第二闭环网单元401围合的面积的2~4倍。
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一所述支架中,所述第一闭环网单元400的数量为所述第二闭环网单元401的数量的1/20~1/3。优选的,所述第一闭环网单元400的数量为所述第二闭环网单元401的数量的1/14~1/4。
进一步的,请参考图2,在所述支架本体4的近端部43处还包括与所述支架本体4的轴线呈一定角度布置的斜坡口波杆,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支架中,斜坡口波杆分别为第一斜坡口波杆430和第二斜坡口波杆431。
下面描述主体显影2的具体结构如下:
请参考图1,所述主体显影2包括主体显影丝,所述主体显影丝在沿着所述波杆缠绕支架本体4的路径上形成显影网单元,所述显影网单元标记所述支架的结构和/或位置。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一所述支架中所述显影网单元为闭合的几何形状。其中所述显影网单元的面积与所述支架本体4在该位置的所述闭环网单位的面积相同,其中所述显影网单元的面积是指主体显影丝围合的面积,所述闭环网单位的面积具体是指波杆围合的面积。例如请参考图5,图5中第一主体显影丝201围合的单个面积即为显影网单元的面积,该显影网单元的面积与支架本体4在该位置的所述闭环网单位的面积即波杆围合的面积(第一长波杆4001、第一单拨杆4002、第二长波杆4003、第二短波杆4004围合的面积)是相同的。
进一步的,所述显影网单元标记所述支架的特殊位置,所述特殊位置为所述支架总长度的1/3或1/2或2/3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通过显影网单元标记特殊位置可以为术者提供支架位置及姿态,便于术者判断操作。
当然,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所述显影网单元的面积也可以小于所述支架本体4在该位置的所述闭环网单位的面积。再或者,请参考图4所示,所述显影网单元的面积为所述支架本体4在该位置的若干个所述闭环网单位的面积之和。
请参考图5,所述主体显影2为至少一根第一主体显影丝201并且以缠绕的方式附着于至少一第一闭环网单元400的全部波杆以及以缠绕的方式附着于至少一所述第二闭环网单元401的部分波杆。
进一步的,请继续参考图5,所述第一主体显影丝201的缠绕方向为由支架本体4的近端向支架本体4的远端缠绕。具体的,所述第一主体显影丝201沿箭头方向从第一斜坡口波杆430的近端开始缠绕,在所述第一斜坡口波杆430的第一分叉处换向依次缠绕三个第一闭环网单元400之后到达支架本体4的远端。具体的,所述第一主体显影丝201沿逆时针方向缠绕所述第一闭环网单元400一圈,其缠绕第一闭环网单元400的路径顺序是第一长波杆4001、第一短波杆4002、第二长波杆4003以及第二短波杆4004,其中所述第一主体显影丝201在第一长波杆4001处缠绕两次并沿缠绕路径进入下一第一闭环网单元400。所述第一主体显影丝201通过围绕第一闭环网单元400的全部波杆缠绕形成显影网单元,可以显影出第一闭环网单元400,便于表明第一闭环网单元400的位置,以便于术者进行手术。
进一步的,请继续参考图5,当由一第一闭环网单元400缠绕后需要缠绕下一第一闭环网单元400时,所述第一主体显影丝201需要缠绕第二闭环网单元401中的一根第三短波杆4011,以便于进入下一个第一闭环网单元400的缠绕路径。
相应的,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主体显影丝201的缠绕路径可以更改以得到以下不同的缠绕路径如下:
请参考图6,图6示出了主体显影2中第一主体显影丝201的第二种缠绕路径,其中所述第一主体显影丝201还是由支架本体4的近端缠绕至支架本体4的远端,所述第一主体显影丝201沿箭头方向从第二斜坡口波杆431的近端开始缠绕,在所述第二斜坡口波杆431的第一分叉处换向依次缠绕三个第一闭环网单元400之后到达支架本体4的远端。具体的,所述第一主体显影丝201沿顺时针方向缠绕第一闭环网单元400的全部波杆一圈,其缠绕顺序依次为第二短波杆4004、第二长波杆4003、第一短波杆4002以及第一长波杆4001,并且所述第一主体显影丝201在第二短波杆4004处缠绕两次。
请参考图7,图7示出了主体显影2中第一主体显影丝201的第三种缠绕路径,其中所述第一主体显影丝201还是由支架本体4的近端缠绕至支架本体4的远端,所述第一主体显影丝201沿箭头方向从第一斜坡口波杆430的近端向中间部分缠绕,在所述第一斜坡口波杆430的第二分叉处换向依次缠绕三个第一闭环网单元400之后到达支架本体4的远端。具体的,所述第一主体显影丝201沿顺时针方向缠绕第一闭环网单元400的全部波杆一圈,其缠绕顺序依次为第二长波杆4003、第一短波杆4002、第一长波杆4001、第二短波杆4004,并且所述第一主体显影丝201在第二长波杆4003处缠绕两次。
请参考图8,图8示出了主体显影2中第一主体显影丝201的第四种缠绕路径,其中所述第一主体显影丝201还是由支架本体4的近端缠绕至支架本体4的远端,所述第一主体显影丝201沿箭头方向从第二斜坡口波杆431的近端向远端缠绕,在所述第二斜坡口波杆431的第三分叉处换向依次缠绕三个第一闭环网单元400之后到达支架本体4的远端。具体的,所述第一主体显影丝201沿逆时针方向缠绕第一闭环网单元400的全部波杆一圈,其缠绕顺序依次为第一短波杆4002、第二长波杆4003、第二短波杆4004、第一长波杆4001,并且所述第一主体显影丝201在第一短波杆4002处缠绕两次。
请参考图9,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所述主体显影2也可以采用不止一根主体显影丝,在图9中主体显影2包括第一主体显影丝201和第二主体显影丝202,其中第一主体显影丝201以图5所示第一主体显影丝201的第一种缠绕路径进行缠绕,第二主体显影丝202以图6所示第二种缠绕路径进行缠绕,该种第一主体显影丝201和第二主体显影丝202叠加的方式使得第一闭环网单元400的位置可以更清楚的被表明,从而有利于术者进行手术。
相应的,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所述主体显影2的缠绕路径也可以是如图5至图8中任意多种的组合,其只要可以满足使第一闭环网单元400的位置可以更清楚的被表明,以便于术者进行手术。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支架还可以包括远端显影1和/或近端显影3,请参考图1,所述远端显影1固定于所述支架本体4的远端,所述近端显影固定于所述支架本体4的近端。
下面描述远端显影1的具体结构:
请参考图22至图24,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支架中,所述远端显影1套设于支架本体4的远端波杆,其中,所述远端显影1为第一远端显影丝101以缠绕的方式在所述支架本体4的远端波杆形成至少一层包裹结构。具体的,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所述第一远端显影丝101围绕支架本体4的远端自近端向远端方向(或支架本体4的远端向近端方向)缠绕数圈形成一层包裹结构。
进一步的,请参考图1、图22至图24,所述远端显影1的近端与主体显影2的远端一体连接或可拆卸地连接,其中当所述远端显影1的近端与主体显影2的远端一体连接时其为同一根显影丝构成。当所述远端显影1的近端与主体显影2的远端可拆卸地连接也可以采用粘接、缠绕的方式进行连接固定,当然所述远端显影1的近端与主体显影2的远端也可以采用焊接的方式进行固定。在一些实施例中,远端显影1与主体显影2也可以相互独立不连接。
当然,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远端显影丝101可以围绕支架本体4的远端波杆自支架本体4的近端向远端方向(或自支架本体4的远端向近端方向)缠绕数圈形成一层包裹结构之后再沿所述一层包裹结构缠绕数圈形成二层或二层以上的包裹结构。
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所述远端显影1可以用粘接、焊接等方式固定于支架本体4的远端。
下面描述近端显影3的具体结构:
请参考图1和图31,所述近端显影3连接于所述支架本体4的近端,其中所述近端显影3可与支架本体4的近端采用套接、缠绕、焊接或粘接等方式固定,所述近端显影3的远端可与主体显影2的近端一体连接或可拆卸地连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支架中,上述近端显影3采用近端显影丝301并以缠绕的方式绕接于支架本体4的近端。
进一步的,上述主体显影2、近端显影3和远端显影1中显影丝的数量都可以为1~8根,优选数量为1~6根。
相应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取栓系统,所述取栓系统包括上述支架以及位于所述支架近端的推送杆5,所述推送杆5与所述支架非同轴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近端显影3与所述支架的近端同轴设置,所述远端显影1与所述支架的远端波杆同轴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近端显影3、主体显影2以及远端显影1采用可显影材料制成,所述可显影材料为钽、金、铂、铂铱、铂钨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进一步的,所述支架本体4的材料可以为镍钛合金、钴基合金或不锈钢中的任意一种,其可以通过切割金属管材的方式加工。
进一步的,所述推送杆5可以采用不锈钢、钴铬镍合金或镍钛合金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材料制成。
当然,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取栓系统中推送杆与支架也可以是同轴连接,所述近端显影3与所述支架的近端也可以非同轴设置,所述远端显影1与所述支架的远端波杆也可以非同轴设置。
实施例二:
本实用新型施例二的支架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对于相同部分不再叙述,以下仅针对不同点进行描述。
下面描述主体显影2的结构:
在本实施例二所述支架中,所述显影网单元可以为半开的几何形状或者由半开的几何形状组合而成的闭合的几何形状。具体的,所述主体显影2为至少一根第一主体显影丝201缠绕于所述第一闭环网单元400的部分波杆以及缠绕于第二闭环网单元401的部分波杆。
请参考图10,图10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主体显影2的第一主体显影丝201的第一种缠绕路径,其中所述第一主体显影丝201还是由支架本体4的近端缠绕至支架本体4的远端,所述第一主体显影丝201沿箭头方向从第二斜坡口波杆431的近端【第一分叉处】开始换向依次缠绕三个第一闭环网单元400之后到达支架本体4的远端。具体的,第一主体显影丝201沿逆时针方向缠绕第一闭环网单元400的部分波杆,其缠绕顺序依次为第一长波杆4001、第一短波杆4002以及第二长波杆4003。
请继续参考图10,当由一第一闭环网单元400缠绕后需要缠绕下一第一闭环网单元400时,所述第一主体显影丝201在本实施例二中依次经过两条第三短波杆4011,以便于进入下一个第一闭环网单元400进行缠绕。
请参考图11,图1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主体显影2中第一主体显影丝201的第二种缠绕路径,其中所述第一主体显影丝201还是由支架本体4的近端缠绕至支架本体4的远端,所述第一主体显影丝201沿箭头方向从第二斜坡口波杆431的近端向远端缠绕,在所述第二斜坡口波杆431的第三分叉处换向依次缠绕三个第一闭环网单元400之后到达支架本体4的远端。具体的,第一主体显影丝201沿顺时针方向缠绕第一闭环网单元400的部分波杆,其缠绕顺序依次为第一长波杆4001、第二短波杆4004以及第二长波杆4003。
请继续参考图11,当由一第一闭环网单元400缠绕后需要缠绕下一第一闭环网单元400时,所述第一主体显影丝201在本实施例二中依次经过两条第三短波杆4011,以便于进入下一个第一闭环网单元400进行缠绕。所述第一主体显影丝201在第一斜坡口波杆430的远端开始缠绕第一闭环网单元400之前,所述第一主体显影丝201需要经过第二闭环网单元401并缠绕其中的一根第三短波杆4011。
请参考图12,图1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主体显影2中第一主体显影丝201的第三种缠绕路径,其中所述第一主体显影丝201还是由支架本体4的近端缠绕至支架本体4的远端,所述第一主体显影丝201沿箭头方向从第一斜坡口波杆430的近端缠绕,然后在第一分叉处换向依次缠绕三个第一闭环网单元400之后到达支架本体4的远端。具体的,第一主体显影丝201沿顺时针方向缠绕第一闭环网单元400的部分波杆,其缠绕顺序依次为第二短波杆4004、第二长波杆4003以及第一短波杆4002。
请继续参考图12,当由一第一闭环网单元400缠绕后需要缠绕下一第一闭环网单元400时,所述第一主体显影丝201在本实施例二中依次经过一根第三短波杆4011,以便于进入下一个第一闭环网单元400进行缠绕。
请参考图13,图1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主体显影2中第一主体显影丝201的第四种缠绕路径,其中所述第一主体显影丝201还是由支架本体4的近端缠绕至支架本体4的远端,所述第一主体显影丝201沿箭头方向从第一斜坡口波杆430的近端缠绕至第一斜坡口波杆430的中间部分,然后在第一斜坡口波杆430的第二分叉处换向依次缠绕三个第一闭环网单元400之后到达支架本体4的远端。具体的,第一主体显影丝201沿逆时针方向缠绕第一闭环网单元400的部分波杆,其缠绕顺序依次为第二短波杆4004、第一长波杆4001以及第一短波杆4002。
请参考图14,图1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主体显影2中第一主体显影丝201的第五种缠绕路径,其中所述第一主体显影丝201还是由支架本体4的近端缠绕至支架本体4的远端,所述第一主体显影丝201沿箭头方向从第二斜坡口波杆431的近端缠绕至第二斜坡口波杆431的中间部分,然后在第二斜坡口波杆431的第二分叉处换向依次缠绕三个第一闭环网单元400之后到达支架本体4的远端。具体的,第一主体显影丝201沿逆时针方向缠绕第一闭环网单元400的部分波杆,其缠绕顺序依次为缠绕1/2长度的第一长波杆4001、第一短波杆4002以及1/2长度的第二长波杆4003。
请继续参考图14,当由一第一闭环网单元400缠绕后需要缠绕下一第一闭环网单元400时,所述第一主体显影丝201依次经过两条第三短波杆4011,以便于进入下一个第一闭环网单元400进行缠绕。所述第一主体显影丝201在第二斜坡口波杆431的中间部分开始缠绕第一闭环网单元400之前,所述第一主体显影丝201需要经过第二闭环网单元401并缠绕于其中的一根第三短波杆4011。
相应的,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主体显影丝201缠绕第一长波杆4001、和第二长波杆4003的长度也可以不止1/2长度,其可以是第一长波杆4001或第二长波杆4003的1/3长度、1/4长度等,其只要满足可以缠绕第一长波杆4001和第二长波杆4003即可。
请参考图15,图1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主体显影2中第一主体显影丝201的第六种缠绕路径,该第六种缠绕路径与上述第五种缠绕路径不同的是,第一主体显影丝201沿顺时针方向缠绕第一闭环网单元400的部分波杆,其缠绕顺序依次为缠绕1/2长度的第一长波杆4001、第二短波杆4004以及1/2长度的第二长波杆4003。
请参考图16,图16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主体显影第一种缠绕路径(请参考图10)和第二种缠绕路径(请参考图11)组合的示意图,在图16中主体显影2采用第一主体显影丝201和第二主体显影丝202,其中第一主体显影丝201以图10所述实施例二第一种缠绕路径缠绕支架本体4,第二主体显影丝202以图11所述实施例二第二种缠绕路径缠绕支架本体4,在该图16中所述第一闭环网单元400被所述第一主体显影丝201和第二主体显影丝202围合,其中第一闭环网单元400中第一长波杆4001、第二长波杆4003分别被第一主体显影丝201和第二主体显影丝202缠绕,该种第一主体显影丝201和第二主体显影丝202叠加的方式使得第一闭环网单元400的位置可以更清楚的被表明,从而有利于术者进行手术。
请参考图17,图17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主体显影第五种缠绕路径(请参考图14)和第六种缠绕路径(请参考图15)组合的示意图,在图17中主体显影2采用第一主体显影丝201和第二主体显影丝202,通过所述第一主体显影丝201与所述第二主体显影丝202将所述第一闭环网单元400围合,以使得第一闭环网单元400的位置可以清楚的被显示,以便于术者进一步手术。
下面描述远端显影1的具体结构如下:
请参考图25至图29,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所述支架中,所述远端显影1为第二远端显影丝102以及与所述第二远端显影丝102连接的第三远端显影丝103,其中第二远端显影丝102在所述支架本体4远端部41的弧形部411上进行缠绕数圈得到轴向环,在所述第二远端显影丝102的远端即所述轴向环的尾部外侧连接上第三远端显影丝103的近端,所述第三远端显影丝103在轴向环的外侧沿圆周方向缠绕得到周向环。
实施例三:
本实用新型施例三的支架与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基本相同,对于相同部分不再叙述,以下仅针对不同点进行描述。
下面描述主体显影2的结构:
请参考图18,所述主体显影2采用第一主体显影丝201和第二主体显影丝202,其中第一主体显影丝201按照图11实施例二中主体显影的第二种缠绕路径缠绕,而第二主体显影丝202以螺旋线路径从支架本体4的近端向支架本体4的远端缠绕,其中在该实施例中第一闭环网单元400中第一短波杆4002未被第一主体显影丝201缠绕,但该第一短波杆4002被第二主体显影丝202缠绕,使所述第一闭环网单元400被所述第一主体显影丝201和第二主体显影丝202围合缠绕,该种第一主体显影丝201和第二主体显影丝202叠加的方式使得第一闭环网单元400的位置可以清楚的被表明,从而有利于术者进行手术。
进一步的,请参考图19,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所述主体显影2采用第一主体显影丝201和第二主体显影丝202,其中第一主体显影丝201按照图6实施例一中主体显影2的第二种缠绕路径缠绕,而第二主体显影丝202以螺旋线路径从支架本体4的近端向支架本体4的远端缠绕,同样的,所述第一闭环网单元400被第一主体显影丝201围合缠绕,且第二主体显影丝202在第一短波杆4002处重复缠绕,第一主体显影201丝和第二主体显影丝202叠加的方式使得第一闭环网单元400的位置可以更清楚的被表明,从而有利于术者进行手术。
进一步的,请参考图20,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主体显影丝202和图19中的第二主体显影丝202一样以螺旋路径从支架本体4的近端向支架本体4的远端缠绕,第一主体显影丝201按照图5实施例一中主体显影2的第一种缠绕路径缠绕。
进一步的,请参考图21,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主体显影2可以采用三根主体显影丝分别为第一主体显影丝201、第二主体显影丝202及第三主体显影丝203,其中,第一主体显影丝201还按照图5实施例一中主体显影的第一种缠绕路径进行缠绕,第二主体显影丝202在第一斜坡口波杆430的中间部分(即第二分叉处)换向并以螺旋线路径从支架本体4的近端向支架本体4的远端缠绕,第三主体显影丝203在第一斜坡口波杆430的远端(即第三分叉处)换向并也以螺旋线路径从支架本体4的近端向支架本体4的远端缠绕。
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主体显影2可以包括1~8根主体显影丝,在包括多根主体显影丝的实施例中,主体显影丝之间可以采用实施例1~实施例3中的任意一种组合方式。
请参考图30,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中远端显影1也是采用第一远端显影丝101,其中所述第一远端显影丝101以紧密的方式缠绕数圈并在支架本体4远端部41的弧形部411上形成轴向环,其中该轴向环的内表面与所述弧形部411的外侧相贴合。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22)

1.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包括支架本体和显影结构,所述支架本体为由至少一个闭环网单位相互耦合成型,所述闭环网单位由波杆围合构成,所述显影结构包括主体显影,所述主体显影具有至少一主体显影丝,所述主体显影丝沿着波杆缠绕支架本体的至少部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显影丝螺旋缠绕所述波杆。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显影丝沿所述支架本体的近端向远端排布或沿所述支架本体的远端向近端排布。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显影丝在沿着所述波杆缠绕支架本体的路径上形成显影网单元,所述显影网单元标记所述支架的结构和/或位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显影网单元为闭合的几何形状;
或者,
所述显影网单元为半开的几何形状。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显影网单元的面积与所述支架本体在该位置的所述闭环网单位的面积相同;
或者,
所述显影网单元的面积为所述支架本体在该位置的若干个所述闭环网单位的面积之和。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闭环网单位包括至少一第一闭环网单元和至少一第二闭环网单元,所述第一闭环网单元围合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二闭环网单元围合的面积。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闭环网单元围合的面积为所述第二闭环网单元围合的面积的2~5倍。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闭环网单元的数量为所述第二闭环网单元的数量的1/20~1/3。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显影丝以缠绕的方式附着于至少一所述第一闭环网单元,以用于使所述支架本体上可显影出至少一所述第一闭环网单元。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显影丝缠绕于至少一所述第一闭环网单元的全部波杆以及缠绕于至少一所述第二闭环网单元的部分波杆。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支架,其特征在于:至少一所述第一闭环网单元具有部分波杆被所述主体显影丝缠绕至少两次。
13.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显影丝缠绕于至少一所述第一闭环网单元的部分波杆以及缠绕于至少一所述第二闭环网单元的部分波杆。
14.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显影丝的数量为至少两根,其中一根所述主体显影丝缠绕于至少一所述第一闭环网单元的部分波杆以及缠绕于至少一所述第二闭环网单元的部分波杆,另一根所述主体显影丝缠绕于至少一所述第一闭环网单元的剩余波杆以及缠绕于至少一所述第二闭环网单元的部分波杆。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显影丝的数量为1~8根。
16.如权利要求1~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显影结构还包括远端显影,所述远端显影连接于所述支架本体的远端。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远端显影的近端与所述主体显影的远端一体连接或可拆卸地连接。
18.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远端显影为第一远端显影丝以缠绕的方式在所述支架本体的远端波杆形成至少一层包裹结构。
19.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远端显影为第二远端显影丝,所述第二远端显影丝以缠绕的方式围绕所述支架本体的远端波杆形成的轴向环以及围绕所述轴向环外侧缠绕形成的周向环。
2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显影结构还包括近端显影,所述近端显影连接于所述支架本体的近端。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近端显影的远端与所述主体显影的近端一体连接或可拆卸地连接。
22.取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栓系统包括如权利要求1~21任意一项所述支架及设置于所述支架近端的推送杆,所述推送杆与所述支架同轴或非同轴设置。
CN202121557857.5U 2021-07-09 2021-07-09 支架及取栓系统 Active CN21599413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557857.5U CN215994139U (zh) 2021-07-09 2021-07-09 支架及取栓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557857.5U CN215994139U (zh) 2021-07-09 2021-07-09 支架及取栓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994139U true CN215994139U (zh) 2022-03-11

Family

ID=805296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557857.5U Active CN215994139U (zh) 2021-07-09 2021-07-09 支架及取栓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99413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280030A1 (zh) * 2021-07-09 2023-01-12 微创神通医疗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支架及取栓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280030A1 (zh) * 2021-07-09 2023-01-12 微创神通医疗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支架及取栓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764170B (zh) 一种复合功能的血管内支架
CN105997314B (zh) 一种复合功能的血栓消除系统
CN107049420B (zh) 一种取栓支架及血栓取出装置
CN111434314B (zh) 一种可显影定位的取栓支架及血栓取出装置
CN107049421B (zh) 一种全显影取栓支架及血栓取出装置
CN106580397A (zh) 分段式取栓装置及利用该取栓装置取栓的方法
CN105662533B (zh) 一种带有螺旋结构的血管取栓装置及其血栓治疗仪
CN215994139U (zh) 支架及取栓系统
CN101912289A (zh) 血栓切除器及其制备方法、使用方法
CN109223107A (zh) 一种取栓装置
CN107212913A (zh) 一种带有血栓捕获部件的支架取栓器
CN115590577A (zh) 支架及取栓系统
CN113208690A (zh) 一种有近端保护和远端保护功能的取栓支架系统
CN113855352B (zh) 显影结构、支架及取栓系统
CN105662534A (zh) 一种带有刺状结构的血管取栓装置及其血栓治疗仪
CN115737059A (zh) 一种螺旋式无切割取栓装置
CN112089477A (zh) 网篮式血栓清除装置
CN212547089U (zh) 一种结构改进型颅内取栓装置
CN114886506A (zh) 一种取栓系统及取栓方法
CN209548046U (zh) 一种编织支架系统
CN202723910U (zh) 一种复合功能的血管内支架
CN113855353B (zh) 显影结构、支架及取栓系统
CN209122356U (zh) 一种取栓装置
CN114343781A (zh) 多段伞状颅内血栓取出装置
CN113855351B (zh) 颅内取栓支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