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990476U - 一种新型可调转矩变速电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可调转矩变速电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990476U
CN215990476U CN202121792885.5U CN202121792885U CN215990476U CN 215990476 U CN215990476 U CN 215990476U CN 202121792885 U CN202121792885 U CN 202121792885U CN 215990476 U CN215990476 U CN 21599047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tor
gear
connecting rod
change
variable spe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792885.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冠甲
刘强
姜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Fuma Speed Reduc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Fuma Speed Reduc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Fuma Speed Reduc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jin Fuma Speed Reduc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792885.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99047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99047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99047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nection Of Motors, Electrical Generators, Mechanical Devices, And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新型可调转矩变速电机。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新型可调转矩变速电机,包括:电机外壳、变速齿轮机构、轮盘驱动组件和齿轮组驱动组件,所述电机外壳内前端设置有变速齿轮机构,变速齿轮机构输出端突出电机外壳,设置在电机外壳内后端的轮盘驱动组件和齿轮组驱动组件分别与变速机构两组输入端连接,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调节轮盘驱动组件实现输出轴变速,调节方便,便于使用。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可调转矩变速电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了一种新型可调转矩变速电机。
背景技术
电机在电路中是用字母M表示,它的主要作用是产生驱动转矩,作为用电器或各种机械的动力源,发电机在电路中用字母G表示,它的主要作用是利用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减速机一般用于低转速大扭矩的传动设备,把电动机、内燃机或其它高速运转的动力通过减速机的输入轴上的齿数少的齿轮啮合输出轴上的大齿轮来达到减速的目的,普通的减速机也会有几对相同原理齿轮达到理想的减速效果,大小齿轮的齿数之比,就是传动比。
减速机在原动机和工作机或执行机构之间起匹配转速和传递转矩的作用,是一种相对精密的机械。使用它的目的是降低转速,增加转矩。它的种类繁多,型号各异,不同种类有不同的用途。减速器的种类繁多,按照传动类型可分为齿轮减速器、蜗杆减速器和行星齿轮减速器;按照传动级数不同可分为单级和多级减速器;按照齿轮形状可分为圆柱齿轮减速器、圆锥齿轮减速器和圆锥一圆柱齿轮减速器;按照传动的布置形式又可分为展开式减速器、分流式减速器和同轴式减速器。
现有技术中,往往减速机内齿轮只有一种传动比,输出扭矩和输入扭矩比值为定值,当同时需要几种不同输出扭矩的情况下,需要频繁更换减速机,降低了生产效率,不利于自动化生产。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往往减速机内齿轮只有一种传动比,输出扭矩和输入扭矩比值为定值,当同时需要几种不同输出扭矩的情况下,需要频繁更换减速机,降低了生产效率,不利于自动化生产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可调转矩变速电机,来解决该问题。
一种新型可调转矩变速电机,包括:电机外壳、变速齿轮机构、轮盘驱动组件和齿轮组驱动组件,所述电机外壳内前端设置有变速齿轮机构,变速齿轮机构输出端突出电机外壳,设置在电机外壳内后端的轮盘驱动组件齿轮组驱动组件分别与变速机构两组输入端连接。
优选地,所述电机外壳包括:电机端盖、电机前箱体和电机后箱体,电机端盖一侧与电机前箱体一侧连接,电机前箱体另一侧与电机后箱体连接,变速齿轮机构输出端突出电机端盖,轮盘驱动组件和齿轮组驱动组件分别并排安装在电机后箱体内部。
优选地,所述变速齿轮机构包括:前轮盘、后轮盘、主齿轮杆组件、第一变速齿轮杆组件和第二变速齿轮杆组件,前轮盘和后轮盘通过主齿轮杆组件、第一变速齿轮杆组件和第二变速齿轮杆组件连接,主齿轮杆组件通过齿轮分别与第一变速齿轮杆组件和第二变速齿轮杆组件连接,主齿轮杆组件输出端突出电机端盖。
优选地,所述主齿轮杆组件包括:主连接杆、第一从动齿轮和第二从动齿轮,主连接杆一端与前轮盘连接,主连接杆另一端与后轮盘连接,第一从动齿轮和第二从动齿轮套接在主连接杆上,第一从动齿轮与第一变速齿轮杆组件配合使用,第二从动齿轮与第二变速齿轮杆组件配合使用,主连接杆输出端突出电机端盖。
优选地,所述第一变速齿轮杆组件包括:第一变速连接杆和第一变速齿轮,第一变速连接杆一端与前轮盘连接,第一变速连接杆另一端穿过后轮盘并与齿轮组驱动组件配合使用,第一变速齿轮套接在第一变速连接杆上,第一变速齿轮与第一从动齿轮啮合连接。
优选地,第二变速齿轮杆组件包括:第二变速连接杆和第二变速齿轮,第二变速连接杆一端与前轮盘连接,第二变速连接杆另一端穿过后轮盘并与齿轮组驱动组件配合使用,第二变速齿轮套接在第二变速连接杆上,第二变速齿轮与第二从动齿轮啮合连接。
优选地,后轮盘包括:圆盘和连接轴,圆盘一侧同轴设置有连接轴,连接轴与轮盘驱动组件相连。
优选地,转盘驱动组件包括:轮盘驱动电机、轮盘驱动电机底座和轴承座,轮盘驱动电机底座安装在电机后箱体内部底面,轴承座设置在轮盘驱动电机底座和圆盘之间,轴承座与连接轴配合使用,连接轴穿过轴承座并与安转在轮盘驱动电机底座上的轮盘驱动电机输出端连接。
优选地,齿轮组驱动组件包括:齿轮组驱动电机,电机连接板、电机安装座和直线驱动组件,齿轮组驱动电机输出端与第一变速连接杆或第二变速连接杆配合使用,所述齿轮组驱动电机通过电机连接板安装在电机安装座上,电机安装座安装在直线驱动组件上端面。
优选地,所述直线驱动组件包括:直线驱动连接板、滑块、滑轨和驱动气缸,所述直线驱动连接板上端面安装有电机安装座,直线驱动连接板下端面安装有滑块,滑块下侧设置有与其配合使用的滑轨,滑轨安装在电机后箱体内部底面,驱动气缸设置在滑轨一侧,安装在电机后箱体内部底面的驱动气缸输出端与直线驱动连接板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通过使用轮盘驱动组件,可以切换轮盘位置,使得齿轮组驱动组件与不同传动比齿轮组进行配合,达到改变转速,改变扭矩的作用,通过使用变速齿轮机构可以极大的缩小本实用新型体积,在有限的空间内进行复杂的转换工作,运用双轮盘配合变速齿轮组,使齿轮运动更加稳定,耐用,减小变速齿轮组的剪切力,延长本实用新型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角度一的结构轴侧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变速齿轮机构的结构轴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齿轮组驱动组件的结构轴侧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变速齿轮机构的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轮盘驱动组件的结构轴侧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齿轮组驱动组件的结构轴侧图;
1、电机外壳;2、变速齿轮机构;3、轮盘驱动组件;4、齿轮组驱动组件;11、电机端盖;12、电机前箱体;13、电机后箱体;21、前轮盘;22、后轮盘;23、主齿轮杆组件;24、第一变速齿轮杆组件;25、第二变速齿轮杆组件;231、主连接杆;232、第一从动齿轮;233、第二从动齿轮;241、第一变速连接杆;242、第一变速齿轮;251、第二变速连接杆;252、第二变速齿轮;221、圆盘;222、连接轴;31、轮盘驱动电机;32、轮盘驱动电机底座;33、轴承座;41、齿轮组驱动电机;42、电机连接板;43、电机安装座;44、直线驱动组件;441、直线驱动连接板;442、滑块;443、滑轨;444、驱动气缸。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本实用新型中提及的各安装方式及各技术术语,都是所属技术领域中早已明确知晓的技术用语,故不再做过多解释。此外,对于相同的部件采用了相同的附图标记,但这并不影响也不应构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技术方案的准确理解。
实施例一,结合图2进行说明:
一种新型可调转矩变速电机,包括:电机外壳1、变速齿轮机构2、轮盘驱动组件3和齿轮组驱动组件4,所述电机外壳1内前端设置有变速齿轮机构2,变速齿轮机构2输出端突出电机外壳1,设置在电机外壳1内后端的轮盘驱动组件3和齿轮组驱动组件4分别与变速机构2两组输入端连接,如此设置,轮盘驱动组件3可以通过旋转切换变速齿轮机构2,使轮盘驱动组件3驱动工作所需要的齿轮组转动,从而带动主轴转动,输出所需要的扭矩。
实施例二,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结合图1进行说明:
端盖11一侧与电机前箱体12一侧连接,电机前箱体12另一侧与电机后箱体13连接,变速齿轮机构2输出端突出电机端盖11,轮盘驱动组件3和齿轮组驱动组件4分别并排安装在电机后箱体13内部,如此设置,端盖11和电机前箱体12和电机后箱体13三者通过螺钉连接,方便拆装,便于后期维护。
实施例三,在实施例二的基础上,结合图3进行说明:
所述变速齿轮机构2包括:前轮盘21、后轮盘22、主齿轮杆组件23、第一变速齿轮杆组件24和第二变速齿轮杆组件25,前轮盘21和后轮盘22通过主齿轮杆组件23、第一变速齿轮杆组件24和第二变速齿轮杆组件25连接,主齿轮杆组件23通过齿轮分别与第一变速齿轮杆组件24和第二变速齿轮杆组件25连接,主齿轮杆组件23输出端突出电机端盖11,如此设置,驱动第一变速齿轮杆组件24或第二变速齿轮杆组件25可使主齿轮杆组件23转动,前轮盘21起到支撑第一变速齿轮杆组件24和第二变速齿轮杆组件25的作用。
实施例四,在实施例三的基础上,结合图4进行说明:
所述主齿轮杆组件23包括:主连接杆231、第一从动齿轮232和第二从动齿轮233,主连接杆231一端与前轮盘21连接,主连接杆231另一端与后轮盘22连接,第一从动齿轮232和第二从动齿轮233套接在主连接杆231上,第一从动齿轮232与第一变速齿轮杆组件24配合使用,第二从动齿轮233与第二变速齿轮杆组件25配合使用,主连接杆231输出端突出电机端盖11,如此设置,主连接杆231上依次连接有第一从动齿轮232和第二从动齿轮233,在第一从动齿轮232或第二从动齿轮233的带动下,主连接杆231可以转动。
实施例五,在实施例四的基础上,结合图4进行说明:
所述第一变速齿轮杆组件24包括:第一变速连接杆241和第一变速齿轮242,第一变速连接杆241一端与前轮盘21连接,第一变速连接杆241另一端穿过后轮盘22并与齿轮组驱动组件4配合使用,第一变速齿轮242套接在第一变速连接杆241上,第一变速齿轮242与第一从动齿轮232啮合连接,如此设置,齿轮组驱动组件4可驱动第一变速连接杆241转动,第一变速连接杆241可带动第一变速齿轮242转动。
实施例六,在实施例五的基础上,结合图4进行说明:
第二变速齿轮杆组件25包括:第二变速连接杆251和第二变速齿轮252,第二变速连接杆251一端与前轮盘21连接,第二变速连接杆251另一端穿过后轮盘22并与齿轮组驱动组件4配合使用,第二变速齿轮252套接在第二变速连接杆251上,第二变速齿轮252与第二从动齿轮233啮合连接,如此设置,齿轮组驱动组件4可驱动第二变速连接杆251转动,第二变速连接杆251可带动第二变速齿轮252转动。
实施例七,在实施例六的基础上,结合图5进行说明:
后轮盘22包括:圆盘221和连接轴222,圆盘221一侧同轴设置有连接轴222,连接轴222与轮盘驱动组件3相连,转盘驱动组件3包括:轮盘驱动电机31、轮盘驱动电机底座32和轴承座33,轮盘驱动电机底座32安装在电机后箱体13内部底面,轴承座33设置在轮盘驱动电机底座32和圆盘221之间,轴承座33与连接轴222配合使用,连接轴222穿过轴承座33并与安转在轮盘驱动电机底座32上的轮盘驱动电机31输出端连接,如此设置,轮盘驱动组件3可驱动连接轴222转动,连接轴222可带动圆盘221转动。
实施例七,在实施例六的基础上,结合图6进行说明:
齿轮组驱动组件4包括:齿轮组驱动电机41,电机连接板42、电机安装座43和直线驱动组件44,齿轮组驱动电机41输出端与第一变速连接杆241或第二变速连接杆251配合使用,所述齿轮组驱动电机41通过电机连接板42安装在电机安装座43上,电机安装座43安装在直线驱动组件44上端面,如此设置,齿轮组驱动电机41可驱动第一变速连接杆241或第二变速连接杆251转动,通过驱动不同的变速连接杆来实现改变输出转矩。
实施例七,在实施例六的基础上,结合图6进行说明:
所述直线驱动组件44包括:直线驱动连接板441、滑块442、滑轨443和驱动气缸444,所述直线驱动连接板441上端面安装有电机安装座43,直线驱动连接板441下端面安装有滑块442,滑块442下侧设置有与其配合使用的滑轨443,滑轨443安装在电机后箱体13内部底面,驱动气缸444设置在滑轨443一侧,安装在电机后箱体13内部底面的驱动气缸444输出端与直线驱动连接板441连接,如此设置,驱动气缸444可带动齿轮组驱动组件4直线运动,使得齿轮组驱动组件4与不同的变速连接杆配合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一种新型可调转矩变速电机,所述电机外壳1内前端设置有变速齿轮机构2,变速齿轮机构2输出端突出电机外壳1,设置在电机外壳1内后端的轮盘驱动组件3和齿轮组驱动组件4分别与变速机构2两组输入端连接,轮盘驱动组件3可以通过旋转切换变速齿轮机构2,使轮盘驱动组件3驱动工作所需要的齿轮组转动,从而带动主轴转动,输出所需要的扭矩,齿轮组驱动电机41可驱动第一变速连接杆241或第二变速连接杆251转动,通过驱动不同的变速连接杆来实现改变输出转矩,本实用新型可以在需要几种不同输出扭矩的情况下,进行高效转换,调高了生产效率,有利于自动化生产。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它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新型可调转矩变速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机外壳(1)、变速齿轮机构(2)、轮盘驱动组件(3)和齿轮组驱动组件(4),所述电机外壳(1)内前端设置有变速齿轮机构(2),变速齿轮机构(2)输出端突出电机外壳(1),设置在电机外壳(1)内后端的轮盘驱动组件(3)和齿轮组驱动组件(4)分别与变速齿轮机构(2)两组输入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可调转矩变速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外壳(1)包括:电机端盖(11)、电机前箱体(12)和电机后箱体(13),电机端盖(11)一侧与电机前箱体(12)一侧连接,电机前箱体(12)另一侧与电机后箱体(13)连接,变速齿轮机构(2)输出端突出电机端盖(11),轮盘驱动组件(3)和齿轮组驱动组件(4)分别并排安装在电机后箱体(13)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可调转矩变速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速齿轮机构(2)包括:前轮盘(21)、后轮盘(22)、主齿轮杆组件(23)、第一变速齿轮杆组件(24)和第二变速齿轮杆组件(25),前轮盘(21)和后轮盘(22)通过主齿轮杆组件(23)、第一变速齿轮杆组件(24)和第二变速齿轮杆组件(25)连接,主齿轮杆组件(23)通过齿轮分别与第一变速齿轮杆组件(24)和第二变速齿轮杆组件(25)连接,主齿轮杆组件(23)输出端突出电机端盖(1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可调转矩变速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齿轮杆组件(23)包括:主连接杆(231)、第一从动齿轮(232)和第二从动齿轮(233),主连接杆(231)一端与前轮盘(21)连接,主连接杆(231)另一端与后轮盘(22)连接,第一从动齿轮(232)和第二从动齿轮(233)套接在主连接杆(231)上,第一从动齿轮(232)与第一变速齿轮杆组件(24)配合使用,第二从动齿轮(233)与第二变速齿轮杆组件(25)配合使用,主连接杆(231)输出端突出电机端盖(1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型可调转矩变速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变速齿轮杆组件(24)包括:第一变速连接杆(241)和第一变速齿轮(242),第一变速连接杆(241)一端与前轮盘(21)连接,第一变速连接杆(241)另一端穿过后轮盘(22)并与齿轮组驱动组件(4)配合使用,第一变速齿轮(242)套接在第一变速连接杆(241)上,第一变速齿轮(242)与第一从动齿轮(232)啮合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型可调转矩变速电机,其特征在于,第二变速齿轮杆组件(25)包括:第二变速连接杆(251)和第二变速齿轮(252),第二变速连接杆(251)一端与前轮盘(21)连接,第二变速连接杆(251)另一端穿过后轮盘(22)并与齿轮组驱动组件(4)配合使用,第二变速齿轮(252)套接在第二变速连接杆(251)上,第二变速齿轮(252)与第二从动齿轮(233)啮合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可调转矩变速电机,其特征在于,后轮盘(22)包括:圆盘(221)和连接轴(222),圆盘(221)一侧同轴设置有连接轴(222),连接轴(222)与轮盘驱动组件(3)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新型可调转矩变速电机,其特征在于,轮盘驱动组件(3)包括:轮盘驱动电机(31)、轮盘驱动电机底座(32)和轴承座(33),轮盘驱动电机底座(32)安装在电机后箱体(13)内部底面,轴承座(33)设置在轮盘驱动电机底座(32)和圆盘(221)之间,轴承座(33)与连接轴(222)配合使用,连接轴(222)穿过轴承座(33)并与安转在轮盘驱动电机底座(32)上的轮盘驱动电机(31)输出端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新型可调转矩变速电机,其特征在于,齿轮组驱动组件(4)包括:齿轮组驱动电机(41),电机连接板(42)、电机安装座(43)和直线驱动组件(44),齿轮组驱动电机(41)输出端与第一变速连接杆(241)或第二变速连接杆(251)配合使用,所述齿轮组驱动电机(41)通过电机连接板(42)安装在电机安装座(43)上,电机安装座(43)安装在直线驱动组件(44)上端面。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新型可调转矩变速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线驱动组件(44)包括:直线驱动连接板(441)、滑块(442)、滑轨(443)和驱动气缸(444),所述直线驱动连接板(441)上端面安装有电机安装座(43),直线驱动连接板(441)下端面安装有滑块(442),滑块(442)下侧设置有与其配合使用的滑轨(443),滑轨(443)安装在电机后箱体(13)内部底面,驱动气缸(444)设置在滑轨(443)一侧,安装在电机后箱体(13)内部底面的驱动气缸(444)输出端与直线驱动连接板(441)连接。
CN202121792885.5U 2021-08-03 2021-08-03 一种新型可调转矩变速电机 Active CN21599047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792885.5U CN215990476U (zh) 2021-08-03 2021-08-03 一种新型可调转矩变速电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792885.5U CN215990476U (zh) 2021-08-03 2021-08-03 一种新型可调转矩变速电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990476U true CN215990476U (zh) 2022-03-08

Family

ID=805157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792885.5U Active CN215990476U (zh) 2021-08-03 2021-08-03 一种新型可调转矩变速电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99047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5990476U (zh) 一种新型可调转矩变速电机
CN111591121A (zh) 一种基于行星齿轮的双电机电动汽车驱动系统
CN202628954U (zh) 大型弯板机用行星减速机
CN2071274U (zh) 环锥差动行星无级变速器
CN207297764U (zh) 一种多挡多动力行星齿轮变速装置
CN201339549Y (zh) 机械发电机
CN214999210U (zh) 一种通过丝杆螺母旋转实现压裂泵往复运动的装置
CN2142929Y (zh) 锅炉减速器
CN203130944U (zh) 大范围大功率无级变速器
CN200958571Y (zh) 一种电机传动结构总成
CN220956634U (zh) 一种方便调整转速的减速机
CN201588909U (zh) 多分流同轴双输出齿轮箱
CN2829973Y (zh) 一种无级变速进给箱
CN2463612Y (zh) 行星齿轮单元式无级变速机构
CN208024786U (zh) 一种差动齿轮减速器
CN205118174U (zh) 一种无间断差速方式可换挡变速机
CN215673496U (zh) 一种冲压箱体结构减速箱
CN2213039Y (zh) 恒功率多级变速台钻
CN211501528U (zh) 一种行星变速机构以及厨房中心
CN220168469U (zh) 一种行星齿轮箱速比调节机构
CN220956628U (zh) 一种微型电机用减速器
CN2328828Y (zh) 活性增速器
CN209762153U (zh) 一种引入了cvt无级变速器的双动力变速器
CN2463606Y (zh) 新型减速器
CN220053448U (zh) 一种用于汽车空调出风口的电子执行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