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982865U - 新风装置及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新风装置及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982865U
CN215982865U CN202121789437.XU CN202121789437U CN215982865U CN 215982865 U CN215982865 U CN 215982865U CN 202121789437 U CN202121789437 U CN 202121789437U CN 215982865 U CN215982865 U CN 21598286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esh air
air
cover plate
air device
volu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789437.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泽成
黄博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Wuhu Meizhi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Wuhu Meizhi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Wuhu Meizhi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789437.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98286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98286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98286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新风装置和空调器,其中新风装置包括外壳、电机支架、电机和风轮,所述外壳包括蜗壳和盖板,所述盖板盖合于所述蜗壳的敞口处;所述电机支架设置于所述外壳内,且与所述盖板连接;所述电机安装于所述电机支架;所述风轮设置于所述外壳内,且安装于所述电机;其中,所述蜗壳和所述盖板为泡沫件。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通过将新风装置的蜗壳和盖板设置为泡沫件,从而在新风装置安装于空调时,不需要单独再在新风装置的外壳上贴海绵,新风装置可以直接安装在空调内,从而提高了空调的装配效率。

Description

新风装置及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风装置及包含有该新风装置的空调器。
背景技术
随着用户对空调体验的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用户趋向于购买具有新风功能的空调器。这种空调器的内部设置有新风装置,新风装置可以与室外连通,当用户开启新风模式时,新风装置运行,可以将室外新鲜空气引入室内。
这种空调器在生产组装时,需要在新风装置的外壳贴海绵,以降低新风装置在运行时,因震动产生的噪音。
然而,贴海绵这个过程将导致空调组长效率变慢,另外,新风装置的外壳贴海绵还会占据空调内部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新风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新风装置噪音较大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新风装置,包括:
外壳,所述外壳包括蜗壳和盖板,所述盖板盖合于所述蜗壳11a的敞口处;
电机支架,设置于所述外壳内,且与所述盖板连接;
电机,安装于所述电机支架;
风轮,设置于所述外壳内,且安装于所述电机;
其中,所述蜗壳和所述盖板为泡沫件。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空调器,包括新风装置,所述新风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包括蜗壳和盖板,所述盖板盖合于所述蜗壳的敞口处;
电机支架,设置于所述外壳内,且与所述盖板连接;
电机,安装于所述电机支架;
风轮,设置于所述外壳内,且安装于所述电机;
其中,所述蜗壳和所述盖板为泡沫件。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电机支架上设置有多个第一支撑部,所述第一支撑部向所述外壳外部伸出。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部处设置有柔性件。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电机支架具有背向所述出风口的后侧边,所述第一支撑部间隔排布于所述后侧边。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新风装置还包括出风组件,所述蜗壳具有出风口,所述出风组件设置于所述出风口;所述出风组件通过粘胶粘接于所述蜗壳和/或所述盖板。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新风装置还包括出风组件,所述蜗壳具有出风口,所述出风组件与所述电机支架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出风组件上设置有第二支撑部,所述第二支撑部用于连接空调器的面框或面板。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出风组件的周边凸出形成有凸耳,所述凸耳上设置有螺孔。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部由所述盖板的背向所述风轮的一侧伸出。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新风装置还包括进风组件,所述蜗壳具有进风口,所述进风组件设置于所述进风口处,所述进风组件通过粘胶粘接于所述蜗壳和/或所述盖板。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电机支架粘接于所述盖板。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蜗壳具有容纳所述风轮的风道、供滤网安装的净化腔及进风口,所述进风口通过所述净化腔与所述风道连通。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风轮为离心风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通过将新风装置的蜗壳和盖板设置为泡沫件,从而在新风装置安装于空调时,不需要单独再在新风装置的外壳上贴海绵,新风装置可以直接安装在空调内,从而提高了空调的装配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新风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左侧和右侧分别从不同视角展现新风装置);
图2为图1中新风装置的爆炸图;
图3为图2中电机支架与电机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为图1中新风装置的侧视图;
图5为为图4中新风装置沿A-A线的剖视图;
图6为图1中新风装置的仰视图;
图7为图6沿B-B线的剖视图。
附图标号说明:
Figure BDA0003190789790000031
Figure BDA0003190789790000041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若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为,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风装置10和包含有该新风装置10的空调器。该空调器可以是壁挂式空调器、落地式空调器、移动空调器、窗机、吊顶式空调器、风管机。空调器具有机壳,机壳上设置有新风管入口和新风出风口,新风管一段通过新风管入口穿入机壳内,另一端伸入室外,新风装置10分别与新风管和新风出风口连通,新风装置10运行时,可以将室外新风由新风管引入,然后从新风出风口吹向室内。
空调器以壁挂式空调器为例,其包括底盘、换热器、贯流风轮、面框和面板,换热器固定于底盘,贯流风轮固定于底盘,并且贯流风轮设置在换热器围合形成的容纳空间内,面框安装于底盘,并且罩盖换热器和贯流风轮,面板安装在面框前侧,新风装置10可以固定在底盘上。
请一并参阅图2,对于新风装置10而言,其结构包括外壳11、电机13支架12、电机13和风轮14。其中,所述外壳11包括蜗壳11a和盖板11b,所述盖板11b盖合于所述蜗壳11a的敞口处;所述电机支架12设置于所述外壳11内,且与所述盖板11b连接;所述电机13安装于所述电机支架12;所述风轮14设置于所述外壳11内,且安装于所述电机13;其中,所述蜗壳11a和所述盖板11b为泡沫件。
需要说明的是,新风装置10的在安装时,其主要受力点在电机支架12上,例如电机支架12通过螺钉固定在空调底盘上,当然也不排除新风装置10的整个外壳11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固定在底盘上,也可以是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固定在空调的面框上,也可以是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固定在换热器上(例如换热器边板)。
新风装置10的蜗壳11a和所述盖板11b为泡沫件,这种泡沫件的材料可以是聚苯乙烯泡沫,也可以是硬质聚氨酯泡沫,也可以是聚乙烯、聚丙烯类的塑料泡沫。对于本申请中蜗壳11a和所述盖板11b为泡沫件,首先需要有一定的支撑硬度,其次有一定的柔性。
对于新风装置10的其他结构件的材料,例如电机支架12,其材料可以是硬质塑料或者金属件,其主要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
由于新风装置10的外壳11采用泡沫件,所以在将新风装置10安装在空调器时,不需要另外单独在新风装置10的外部贴海绵,如此大幅提升了装配效率。另外,由于不需要要贴海绵,所以,相同的空间内,本申请的新风装置10的外壳11可以做的更大,在运行时,新风风量可以更高。再者,由于泡沫自身具有一定的吸噪作用,所以,新风装置10运行时,噪音也可以得到改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通过将新风装置10的蜗壳11a和盖板11b设置为泡沫件,从而在新风装置10安装于空调时,不需要单独再在新风装置10的外壳11上贴海绵,新风装置10可以直接安装在空调内,从而提高了空调的装配效率。
请参阅图2、图3、图4和图5,电机支架12是设置在壳体内部的,电机支架12是作为是受力的,其要承载整个新风装置10的重力。为了便于新风装置10的安装固定,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电机支架12上设置有多个第一支撑部114,所述第一支撑部114由所述外壳11外部伸出。
该第一支撑部114可以是卡扣、螺柱、开设有通孔的凸起部等,新风装置10可以通过该第一支撑部114固定于底盘或者抵接于底盘上。
另外,考虑到电机13安装在电机支架12上,电机13运行时,其产生的振动会直接传导至电机支架12,而后会由电机支架12传导至底盘,为了降低振动,在另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部114处设置有柔性件17(如图2和图3)。
电机支架12通过柔性件17与底盘连接,从而可以大幅降低电机支架12自身的振动传导至底盘。在此,柔性件17可以是橡胶垫,硅胶垫或者是其他柔性塑料等。
请继续参阅图2和图3,以新风装置10的出风口111为前侧,新风装置10可以是其后侧固定在底盘上,也可以是其左侧或右侧固定在底盘上。考虑到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内部一般是贯流风轮,贯流风轮自身较长,其占据空调绝大部分长度尺寸,如果将新风装置10的左侧或右侧固定在底盘上,那么将进一步增加空调器的长度尺寸,而空调器自身前后方向还存在空间没有利用,鉴于此,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电机支架12具有背向所述出风口111的后侧边113,所述第一支撑部114间隔排布于所述后侧边113。
请参阅图1和图2,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新风装置10还包括出风组件15,所述蜗壳11a具有出风口111,所述出风组件15设置于所述出风口111处,所述出风组件15通过粘胶粘接于所述蜗壳11a和/或所述盖板11b。
在空调内,风机的出风口111是要与空调机壳上的新风出风口111对接的,如果没有设置出风组件15,而是直接由泡沫外壳11与空调机壳连接,那么将会大幅缩减新风装置10的使用寿命。这是因为,在新风装置10的出风口111处,由于气流会时常窜动,从而会导致出风口111周围的泡沫件疲劳受损,时间长了,将直接导致新风装置10的出风口111周边开裂,这种开裂将会延展直整个外壳11。鉴于此,才在本实施例中增加出风组件15。出风组件15也可以与所述蜗壳11a和/或所述盖板11b过盈配合、卡接或者通过螺钉固定,然而,过盈配合容易导致泡沫件开裂,螺钉固定的方式较复杂(费时费力),且对泡沫件造成损伤,卡接同样会对泡沫件造成一定损伤。鉴于此,所述出风组件15通过粘胶粘接于所述蜗壳11a和/或所述盖板11b是一种较佳的方式。
出风组件15的材料为硬质塑料或者金属,例如聚氯乙烯(PVC)、聚乙烯(PE)、聚丙烯(PP)、聚苯乙烯(PS)、ABS塑料(ABS塑料是改性聚苯乙烯塑料,以丙烯睛、丁二烯及苯乙烯为基础的三组分所组成);再例如出风组件15的材料为铝合金、不锈钢等。由于这种硬质塑料具有一定的抗疲劳,抗振作用,所以,即便气流在出风口111窜动,也不会对出风组件15造成影响。
在一实施例中,考虑到外壳11不是承重件,将出风组件15固定在外壳11上,一旦出风组件受力,极容易导致外壳11受损。与上一实施例不同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出风组件15与所述电机支架12连接,也就是即便出风组件15受到外力作用,该作用力也不会转移至外壳11,从而对外壳11起到保护作用。
进一步地,为了加强新风装置10整体安装的稳定性,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出风组件15上设置有第二支撑部,所述第二支撑部用于连接空调器的面框或面板。当新风装置10安装在空调内时,新风装置10的出风口111是朝向空调壳体(空调壳体包括面板和面框)的,此处,第二支撑部的设置可以使新风装置10与面框卡接或抵接或通过螺钉固定。第二支撑部也可以使新风装置与面板卡接或抵接或通过螺钉固定。
请参阅图1、图5和图6,上述实施例中讨论的是新风装置10的后侧固定在底盘上,由于新风装置10在前后方向上具有一定的尺寸,仅仅新风装置10的后侧固定在底盘上,那么当新风装置10运行发生振动时,新风装置10前侧的振幅将会被放大。鉴于此,与上一实施例(第二支撑部设置在出风组件上)不同的是,所述进风组件16上设置有侧向凸出于所述盖板11b的凸耳115,所述凸耳115上设置有螺孔116,所述盖板11b上设置有与该螺孔116位置对应的避让槽119(如图1和图2)。
如此,在将该新风装置10固定于底盘时,一方面可以通过螺钉或其他固定件将新风装置10的后侧固定在底盘上,还可以通过螺钉穿过凸耳115上的落空,经过避让槽119直接固定在底盘上,从而新风装置10的前侧也可以得到很好的固定。风机在运行时,其前侧也几乎不会振动。
上述实施例中讨论到新风装置10可以通过其左侧或右侧固定在底盘上,在另一实施例中,新风装置10可以通过其左侧或右侧固定于空调的端盖。也就是第一支撑部(114)由所述盖板(11b)的背向所述风轮(14)的一侧伸出。第一支撑部114可以与端盖抵接、卡接或者通过螺钉固定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无论是第一支撑部114还是第二支撑部,在其与空调内的其它部件连接时,都可以在第一支撑部114和/或第二支撑部上设置柔性件17,例如橡胶套。综上所述,为了使新风装置10整体安装更稳定,可以采取的措施如下:①、第一支撑部114可以设置在电机支架12的后侧边(便于与底盘卡接、抵接或螺接);②、第一支撑部114设置在电机支架12背向风轮的一侧(便于与端盖卡接、抵接或螺接);③、第一支撑部114设置在电机支架上侧边或下侧边(上侧边位于前侧边与后侧边之间,下侧边位于前侧边与后侧边支架);④、出风组件15上设置第二支撑部(与面框卡接、抵接或螺接、与面板卡接、抵接或螺接);⑤、出风组件15上设置凸耳115(连接端盖或者连接底盘)。上述①、②、③、④、⑤可以任意两个组合(①②组合、①③组合、①④组合、①⑤组合、②③组合、②④组合、②⑤组合、③④组合、③⑤组合)、任意三个组合(①④⑤组合、①②④组合、②③④组合等)、任意四个组合(①②③④组合、①②③⑤组合、①②④⑤组合、①③④⑤组合、②③④⑤组合)、五个组合。
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新风装置10还包括进风组件16,所述蜗壳11a具有进风口112,所述进风组件16设置于所述进风口112处,所述进风组件16通过粘胶粘接于所述蜗壳11a和/或所述盖板11b。
在此,进风组件16的设置原因与出风组件15的设置原因相似。
在空调内,风机的进风口112是要与新风管对接的,如果没有设置进风组件16,而是直接由泡沫外壳11与新风管对接,那么将会大幅缩减新风装置10的使用寿命。这是因为,在新风装置10的进风口112处,由于外部气流会时常不稳定(温度、湿度、风向等因素),从而会导致进风口112周围的泡沫件疲劳受损,时间长了,将直接导致新风装置10的出风口111周边开裂,也会导致新风管与风机连接处密封受到影响,这种开裂甚至将会延展直整个外壳11,从而导致新风管从新风装置10脱落,或者这个外壳11严重破损。鉴于此,才在本实施例中增加进风组件16。
进风组件16也可以与所述蜗壳11a和/或所述盖板11b过盈配合、卡接或者通过螺钉固定,如上所述,过盈配合容易导致泡沫件开裂,螺钉固定的方式较复杂(费时费力),且对泡沫件造成损伤,卡接同样会对泡沫件造成一定损伤。鉴于此,所述进风组件16通过粘胶粘接于所述蜗壳11a和/或所述盖板11b是一种较佳的方式
进风组件16的材料可以为硬质塑料或者金属,例如,铝合金、不锈钢等。再例如聚氯乙烯(PVC)、聚乙烯(PE)、聚丙烯(PP)、聚苯乙烯(PS)、ABS塑料(ABS塑料是改性聚苯乙烯塑料,以丙烯睛、丁二烯及苯乙烯为基础的三组分所组成)。由于这种硬质塑料具有一定的抗疲劳,抗振作用,所以,即便新风管在出风口111震动幅度较大,也不会对出风组件15造成影响,从而对泡沫外壳11起到保护作用。
上述实施例中提及到了新风装置10的安装问题,在此针对新风装置10的安装作进一步讨论。
新风装置10的安装方式有多种,在此以新风装置10固定于底盘的方式为例进行阐述。
请继续参阅图2和图3,电机支架12包括支撑板12a、电机罩12b和连接筋12c,支撑板12a中部形成有电机避让孔120,电机13罩12b对应位于该电机13避让孔120处,连接筋12c连接电机13罩12b和支撑板12a,并且连接筋12c在电机避让孔120的周向间隔设置。电机13设置在电机避让孔120的位置,并且固定在电机罩12b上,第一支撑部114设置在支撑板12a上。多个第一支撑部114分别设置在支撑板12a后侧的上部、中部和下部。
当电机13运行时,首先,电机13产生的振动一方面会直接传导至电机罩12b,此时,电机罩12b一方面将部分振动传递给盖板11b,由于盖板11b的材料为泡沫,从而可以吸收一部分振动。另一方面电机13罩12b通过连接筋12c将振动传递给支撑板12a,多个连接筋12c自身间隔设置,连接筋12c在传递振动时,自身吸收一部分,剩余部分振动传递给支撑板12a,由于支撑板12a后侧边113的上部分、中间部分和下部分均设置有柔性件17,从而,柔性件17可以在上中下三个维度充分吸收支撑板12a产生的振动,最后剩余的振动较微弱,传递给底盘,通过底盘吸收。
上述振动的传递过程中,通过多维度地吸收,使得电机13的振动逐渐被瓦解吸收,最终传递给底盘的振动微乎其微。
请参阅图1、图5和图6,上述实施例中讨论的是新风装置10的后侧固定在底盘上,由于新风装置10在前后方向上具有一定的尺寸,仅仅新风装置10的后侧固定在底盘上,那么当新风装置10运行发生振动时,新风装置10前侧的振幅将会被放大。鉴于此,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进风组件16上设置有侧向凸出于所述盖板11b的凸耳115,所述凸耳115上设置有螺孔116,所述盖板11b上设置有与该螺孔116位置对应的避让槽119(如图1和图2)。
如此,在将该新风装置10固定于底盘时,一方面可以通过螺钉或其他固定件将新风装置10的后侧固定在底盘上,还可以通过螺钉穿过凸耳115上的落空,经过避让槽119直接固定在底盘上,从而新风装置10的前侧也可以得到很好的固定。风机在运行时,其前侧也几乎不会振动。
电机支架12与盖板11b的安装方式有多种,例如,二者可以通过卡扣固定(盖板11b固定于电机支架12上);还可以是通过粘胶粘接;还可以是通过螺钉固定;还可以是盖板11b直接套在电机支架12上,二者通过过盈配合实现紧配。
考虑到振动传导的问题,如果电机支架12与盖板11b连接过于紧密,电机支架12的振动会很快导致盖板11b疲劳受损,在一较佳实施例中,为了使二者的连接更简洁,也为了提高新风装置10的使用寿命,所述电机支架12粘接于所述盖板11b。
请参阅图2和图7,虽然新风装置10的主要作用是将室外新风引入室内,但是由于室外环境复杂,室外新风在进入新风装置10时,可能夹杂着杂质,例如树叶碎片、粉尘、毛发、昆虫、絮状物、烟雾等,这些物质进入室内可能还会对室内空气造成污染。鉴于此,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蜗壳11a具有容纳所述风轮14的风道110、供滤网18安装的净化腔117及进风口112,所述进风口112通过所述净化腔117与所述风道110连通。
当用户对空气质量要求较高时,可以将滤网18安装在新风装置10内,滤网18可以是初效滤网18、Hepa网等。滤网18可以直接安装在净化腔117内,当然考虑到滤网18的拆卸和更换,可以增设一个滤网支架19,先将滤网18置放于滤网支架19中,然后将滤网支架19插置于净化腔117中。另外,该滤网18可以更具用户自身需求选择性更换。
上述实施例中,新风装置10内的风轮14的具体形式可以是贯流风轮14、轴流风轮14、斜流风轮14、离心风轮14。如果选用贯流风轮14,由于贯流风轮14的送风距离较小,另外,新风管孔径一般较小,所以,采用贯流风轮14的新风装置10的送风量以及送风距离都不是太好。
如果选择轴流风轮14,由于轴流风轮14的噪音比较大,另外,新风管孔径一般较小,远不足以适配轴流风轮14的直径,所以,采用轴流风轮14的新风装置10的噪音将会较大,且新风管难以满足其抽吸速率,从而也会影响送风量。
如果选择斜流风轮14,从送风量和送风距离考虑,斜流风轮14都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但是一方面考虑到斜流风轮14自身独特的结构设计,以及新风管孔径较小,无法匹配斜流风轮14的直径,所以,如果采用斜流风轮14的新风装置10,其噪音将会偏高,且还会占用壁挂式空调器内壁较大空间。
如果采用离心风轮14,从送风距离考虑,相对于其他风轮14而言,其效果仅次于斜流风轮14;从噪音角度考虑,其不如贯流风轮14,但是大幅优于轴流风轮14和斜流风轮14;送新风管直径角度考虑,由于离心风轮14具有的强大抽吸力,虽然新风管直径较小,几乎不会对离心风轮14的吸风量造成太大影响。
最后,考虑到这种新风装置10主要是安装在壁挂式空调器上,鉴于壁挂式空调器自身结构特色(相对于落地式空调器而言,壁挂式空调器横向长度较大,前后方向厚度较小),采用离心风轮14的新风装置10可以节约壁挂式空调器的长度尺寸,并且还可以利用壁挂式空调器的前后方向上的尺寸。
综合上述各种因素,本实施例中,所述风轮14为离心风轮14为最佳。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4)

1.一种新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壳,所述外壳包括蜗壳和盖板,所述蜗壳具有出风口,所述盖板盖合于所述蜗壳的敞口处;
电机支架,设置于所述外壳内,且与所述盖板连接;
电机,安装于所述电机支架;
风轮,设置于所述外壳内,且安装于所述电机;
其中,所述蜗壳和所述盖板为泡沫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支架上设置有多个第一支撑部,所述第一支撑部向所述外壳外部伸出。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部处设置有柔性件。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支架具有背向所述出风口的后侧边,所述第一支撑部间隔排布于所述后侧边。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装置还包括出风组件,所述出风组件设置于所述出风口;所述出风组件通过粘胶粘接于所述蜗壳和/或所述盖板。
6.如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新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装置还包括出风组件,所述出风组件设置于所述出风口;所述出风组件与所述电机支架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新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组件上设置有第二支撑部,所述第二支撑部用于连接空调器的面框或面板。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新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组件的周边凸出形成有凸耳,所述凸耳上设置有螺孔。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部由所述盖板的背向所述风轮的一侧伸出。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装置还包括进风组件,所述蜗壳具有进风口,所述进风组件设置于所述进风口处,所述进风组件通过粘胶粘接于所述蜗壳和/或所述盖板。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支架粘接于所述盖板。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蜗壳具有容纳所述风轮的风道、供滤网安装的净化腔及进风口,所述进风口通过所述净化腔与所述风道连通。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轮为离心风轮。
14.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13任意一项所述的新风装置。
CN202121789437.XU 2021-07-31 2021-07-31 新风装置及空调器 Active CN21598286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789437.XU CN215982865U (zh) 2021-07-31 2021-07-31 新风装置及空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789437.XU CN215982865U (zh) 2021-07-31 2021-07-31 新风装置及空调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982865U true CN215982865U (zh) 2022-03-08

Family

ID=805157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789437.XU Active CN215982865U (zh) 2021-07-31 2021-07-31 新风装置及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98286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17070337A (ja) 送風装置
CN215982865U (zh) 新风装置及空调器
CN111306633A (zh) 新风模块及空调器
CN115682133A (zh) 新风装置及空调器
AU2020440785A1 (en) Fresh air module and air conditioner
CN213176182U (zh) 一种风扇导流结构及风扇
CN210128424U (zh) 壁挂式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11854210U (zh) 新风模块及空调器
CN212618746U (zh) 新风模块、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111306630A (zh) 新风模块及空调器
CN213713267U (zh) 新风模块、空调室内机以及空调器
CN114233650A (zh) 电器设备及其风机组件
CN216716442U (zh) 除湿机
CN106949618B (zh) 嵌入式空调器
CN211177056U (zh)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18603270U (zh) 一种电机安装结构及新风机
CN220728445U (zh) 空气净化器
CN210179881U (zh) 用于空调器的排水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空调器
CN212511744U (zh)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10197477U (zh) 风管机及空调机组
CN219283562U (zh) 空气净化器
CN212057508U (zh) 新风模块与空调器
CN213814551U (zh) 一种计算机用降噪机箱
CN211854209U (zh) 新风模块及空调器
CN110805966A (zh) 一种一体式空调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