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057508U - 新风模块与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新风模块与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057508U
CN212057508U CN202020441317.XU CN202020441317U CN212057508U CN 212057508 U CN212057508 U CN 212057508U CN 202020441317 U CN202020441317 U CN 202020441317U CN 212057508 U CN212057508 U CN 21205750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esh air
motor
module
air outlet
wind whe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441317.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元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441317.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05750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05750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05750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Flow Control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新风模块及空调器,新风模块包括壳体,壳体内形成有新风风道,风机组件包括电机和风轮,风轮设于新风风道内,电机包括电机主体和电机轴,电机轴与风轮驱动连接,以用于驱动风轮转动,引导气流流经新风风道,电机罩设于壳体,且位于新风风道外,电机罩内形成有电机容腔,电机主体设于电机容腔内,其中,电机容腔与新风风道之间设有分隔件,以使得电机容腔与新风风道相互分隔设置,电机轴穿设于分隔件,并与风轮驱动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风模块,其电机主体被设置在新风风道外,且通过分隔件与新风风道隔离,避免风腔对噪音的放大作用,从而降低新风模块产生的噪音。

Description

新风模块与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风模块及空调器。
背景技术
在相关技术中,市场上的空调器通常配置有新风模块,以利用该新风模块将室外环境的新鲜空气引入到室内环境中,来补充室内环境的新风量,提高室内环境的空气质量。
为此,新风模块中通常需要配置风轮组件,以引导气流从室外向室内流动,而风轮组件中的电机在工作时产生噪音,新风风道中的气流导致该噪音被放大,并传入室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新风模块及包括该新风模块的空调器,旨在降低新风模块产生的噪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新风模块,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上开设有新风进口和新风出口,所述壳体内形成有新风风道,所述新风风道连通所述新风进口和所述新风出口;
风机组件,包括电机和风轮,所述风轮设于所述新风风道内,所述电机包括电机主体和电机轴,所述电机轴与所述风轮驱动连接,以用于驱动所述风轮转动,引导气流自所述新风进口流入所述新风风道,并经由新风出口流出;
电机罩,设于所述壳体,且位于所述新风风道外,所述电机罩内形成有电机容腔,所述电机主体设于所述电机容腔内;
其中,所述电机容腔与所述新风风道之间设有分隔件,以使得所述电机容腔与所述新风风道相互分隔设置,所述电机轴穿设于所述分隔件,并与所述风轮驱动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电机罩凸设于所述壳体的外壁,以使得所述电机容腔位于所述新风风道外。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新风模块还包括净化组件,所述净化组件设于所述新风风道内,且位于所述新风进口和所述新风出口之间,以使得气流流经所述净化组件。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净化组件位于所述风轮在轴向上的一端,以与所述风轮的进风端相对应。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新风模块还包括配置于所述新风风道内的中隔板,所述中隔板位于所述风轮的进风端,所述中隔板设有与所述风轮的进风端对应的通风口,所述净化组件可抽拉地安装于所述中隔板,且位于所述通风口的进风侧。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包括底壳以及壳盖,所述底壳具有朝向第一方向的前侧、以及背离所述第一方向的后侧,所述底壳的前侧呈敞口设置,所述壳盖盖设于所述底壳前侧,所述中隔板设于所述底壳与所述壳盖之间,所述新风风道包括进风腔和出风腔,所述壳盖与所述中隔板之间形成有所述进风腔,所述中隔板与所述底壳之间形成有所述出风腔,所述风轮设于所述出风腔内。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电机罩凸设于所述底壳后侧,以使得所述电机轴自所述电机主体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至所述出风腔内,并与所述风轮驱动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电机罩与所述底壳一体成型设置,所述底壳上开设有安装口,所述电机容腔通过所述安装口与所述出风腔连通,所述分隔件盖设于所述安装口。
在一实施例中,所底壳上设有多个开口朝向所述第一方向的螺柱,多个所述螺柱沿所述安装口的周向呈间隔分布,所述分隔件上设有多个螺钉,各所述螺钉螺接于各所述螺柱,以使得所述分隔件被固定于所述底壳。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电机罩的周侧设有多个容置壳,多个所述容置壳沿所述电机罩的周向呈间隔分布,且与所述电机罩一体成型,各所述容置壳内形成有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容置槽,各所述螺柱设于各所述容置槽内。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底壳上凸设有多个定位筋,所述多个定位筋沿所述安装口的周向呈间隔分布,所述分隔件的周侧开设有多个缺口槽,各所述定位筋对应插设于各所述缺口槽中。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电机罩的下侧开设有接线口。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电机罩的外壁凸设有挡水板,所述挡水板分布于所述接线口的外围,以用于遮挡流向所述接线口的水流。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底壳后侧凸设有线槽筋,所述线槽筋与所述底壳共同围合形成线槽,所述线槽沿接线方向延伸,以用于容纳从接线孔伸出的电线,所述线槽呈弯折状延伸,以具有集水弯,所述集水弯被设置为避开电子器件。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电机主体与所述分隔件之间设有第一橡胶垫圈,所述电机主体与所述电机罩之间设有第二橡胶垫圈,所述第一橡胶垫圈与所述第二橡胶垫圈分别位于所述电机主体在所述电机轴延伸方向上的两端,以使得所述电机主体在所述电机轴延伸方向上被限位。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分隔件与所述电机罩上分别形成有环形台阶槽,所述第一橡胶垫圈与所述第二橡胶垫圈分别容纳于各所述环形台阶槽中,以使得所述电机主体在所述电机轴的径向上被限位。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空调器,包括:
机壳,所述机壳设有进风口、第一出风口以及第二出风口,其中,所述进风口和所述第一出风口连通;
如上所述的新风模块,所述新风模块安装于所述机壳内,所述新风模块的新风进口适用于通过新风管与室外环境连通,所述新风模块的新风出口适用于与所述第二出风口连通。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空调器为壁挂式空调室内机、或柜式空调室内机、或空气机、或吊顶式空调室内机、或移动式空调器中任意一者。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空调器为壁挂式空调室内机,所述空调器的机壳包括底盘、面框及面板,所述新风模块安装于所述底盘的端部,所述新风模块的新风出口向所述面板开放,所述面板在对应所述新风出口的位置开设有所述第二出风口。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风模块,其电机罩设于壳体,且位于新风风道外,电机罩内形成有电机容腔,电机主体设于电机容腔内,其中,电机容腔与新风风道之间设有分隔件,以使得电机容腔与新风风道相互分隔设置,电机轴穿设于分隔件,并与风轮驱动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风模块,其电机主体被设置在新风风道外,且通过分隔件与新风风道隔离,避免风腔对噪音的放大作用,从而降低新风模块产生的噪音。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空调器一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风模块一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新风模块在另一视角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中新风模块的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5为图2中新风模块的气流流向示意图;
图6为图2中新风模块在新风出口一侧的侧视图;
图7为图6中A-A处的剖视图;
图8为图2中新风模块面向第一方向的正视图,其中壳盖被移除;
图9为图8中B-B处的剖视图。
附图标号说明:
Figure DEST_PATH_GDA0002725378140000041
Figure DEST_PATH_GDA0002725378140000051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为,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
请参阅图1至图9,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风模块及包括有新风模块的空调器的实施例。其中,图5中的虚线箭头表示气流流动方向。空调器可以为壁挂式空调室内机、或柜式空调室内机、或空气机、或吊顶式空调室内机、或移动式空调器中任意一者。在后文的实施例中,主要以空调器为壁挂式空调室内机为例进行介绍,其他类型可以参照实施。
请参阅图1至图5,新风模块包括壳体10、风机组件和电机罩30,壳体10上开设有新风进口102和新风出口103,壳体10内形成有新风风道101,新风风道101连通新风进口102和新风出口103。风机组件包括电机和风轮60,风轮60设于新风风道101内,电机包括电机主体32和电机轴31,电机轴31 与风轮60驱动连接,以用于驱动风轮60转动,引导气流自新风进口102流入新风风道101,并经由新风出口103流出。电机罩30设于壳体10,且位于新风风道101外,电机罩30内形成有电机容腔,电机主体32设于电机容腔内。其中,电机容腔与新风风道101之间设有分隔件40,以使得电机容腔与新风风道101相互分隔设置,电机轴31穿设于分隔件40,并与风轮60驱动连接。
具体而言,新风模块的壳体10可在其底部开设有新风进口102,可在其顶部或前侧部或左侧部或右侧部开设新风出口103,在实际应用中,可以结合新风模块所应用的空调器具体类型进行相应设计。具体在本实施例中,壳体 10可在其底部开设有新风进口102,壳体10可在其侧部开设新风出口103,新风进口102和新风出口103分别位于风机组件的不同径向方向上。请参阅图 5,当所述当新风模块工作时,风机组件开启,风机组件驱动新风空气从新风进口102进入新风风道101内,这部分新风空气先流向风轮60的进风端,而后从风轮60的出风端向新风出口103流动,并从新风出口103向外吹出。
电机包括电机主体32和电机轴31,电机主体32中设有驱动电机轴31转动的部件,在工作中会产生空气噪声、机械噪声和电磁噪声等,现有的空调器,其电机被置于风道中,而风道对噪声的扩散作用导致噪声增大。在本实施例中,电机罩30位于新风风道101外,电机容腔与新风风道101之间设有分隔件40,以使得电机容腔与新风风道101相互分隔设置,电机轴31穿设于分隔件40,并与风轮60驱动连接。其电机主体32被设置在新风风道101外,且通过分隔件40与新风风道101隔离,避免风腔对噪音的放大作用,从而降低新风模块产生的噪音。
需要说明的是,电机罩30设于壳体10,可以是凸出于壳体10的外壁,也可以是设于壳体10内,只要电机罩30位于新风风道101外即可。电机罩30可以与壳体10分体设置,也可以与壳体10一体成型设置,还可以作为壳体10的一部分。可以理解,当电机罩30位于壳体10内时,电机工作时,更容易带动壳体10震动而产生噪音,并且固体传声较快,造成噪声增大。为此,请参阅图5和图9,电机罩30凸设于壳体10的外壁,以使得电机容腔位于新风风道101外。
室外环境的空气通常会携带有粉尘细菌等杂质,长此以往不利于用户身体健康。为此,请参阅图4和图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风模块还包括净化组件20,净化组件20设于新风风道101内,且位于新风进口102和新风出口103 之间,以使得气流流经净化组件20。净化组件20的结构可以有多种设计方案,在此没有局限。例如但不局限于:净化组件20包括安装架及安装于安装架上的净化件。净化件可适用于去除空气中的粉尘、细颗粒物、微生物、有机挥发性气体如甲醛等空气污染物中任意一种或多种。净化件的具体类型可依据其功能进行选取,净化件可以是普通过滤网或HEPA网或除甲醛器或IFD过滤器中任意一种或两种组合;还可以是初效过滤网、中效过滤网、高效过滤网中任意一种或多种组合。如此,能够对室外流入室内的新风实现净化,有利于提升室内空气质量。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4和图5,净化组件20位于风轮60在轴向上的一端,以与风轮60的进风端相对应。在本实施例中,风轮60为轴向进风且径向出风。显然,相对于新风进口102处及其附近较为狭窄的进风面而言,在风机组件的进风端形成有更大的进风面,从而在此形成的进风空间也较大。因此,将净化组件20设置为与风机组件的进风端对应,可相应地将净化组件20的供空气通过以实现净化的净化面设计得较大,进而提高增大净化组件20净化空气的效率。此外,由于净化组件20相应设计得较大,从而净化组件20可净化的空气量相应增大,进而还可延长净化组件20的寿命,延长更换净化组件20的周期。
在上一实施例的基础上,请参阅图4、图5和图7,新风模块还包括配置于新风风道101内的中隔板13,中隔板13位于风轮60的进风端,中隔板13 设有与风轮60的进风端对应的通风口130,净化组件20可抽拉地安装于中隔板13,且位于通风口130的进风侧。如此,净化组件20在闲置状态下,用户可对净化组件20进行清洁或更换。用户通过手持拉动净化组件20,即可自行拆卸更换净化组件20,简单易操作。
在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图4和图5,壳体10包括底壳11以及壳盖12,底壳11具有朝向第一方向的前侧、以及背离第一方向的后侧,底壳11的前侧呈敞口设置,壳盖12盖设于底壳11前侧,中隔板13设于底壳11与壳盖12之间,新风风道101包括进风腔1011和出风腔1012,壳盖12与中隔板13之间形成有进风腔1011,中隔板13与底壳11之间形成有出风腔1012,风轮60设于出风腔1012内。如此,通过中隔板13将新风风道101分隔为进风腔1011和出风腔1012,且风轮60设于出风腔1012内,净化组件20防止灰尘等杂质进入出风腔1012,使得位于出风腔1012内的风轮60不会受到杂质的影响,延长风轮60的使用寿命,且便于清洁风轮60。而底壳11和壳盖12的设置,则有利于对新风模块的组装。
在上一实施例的基础上,请参阅图5和图9,电机罩30凸设于底壳11后侧,以使得电机轴31自电机主体32沿第一方向延伸至出风腔1012内,并与风轮60 驱动连接。如此,使得电机和风轮60均位于壳体10出风腔1012所在的一侧,便于安装,避免风轮60轴穿过进风腔1011。
优选,电机罩30与底壳11一体成型设置,底壳11上开设有安装口,电机容腔通过安装口与出风腔1012连通,分隔件40盖设于安装口。如此,在对新风模块进行组装时,仅需操作人员从第一方向进行操作安装电机及风轮60,在安装过程中无需在底壳11的前侧和后侧反复切换方向,提升组装效率。并且由于电机罩30与底壳11一体成型,使得两者之间没有相对位移,避免在电机震动下,电机罩30与底壳11相互碰撞产生噪音,从而进一步地降低了新风模块在工作时的噪声。
将分隔件40固定于底壳11的方式可以有多种,在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8 和图9,所底壳11上设有多个开口朝向第一方向的螺柱41,多个螺柱41沿安装口的周向呈间隔分布,分隔件40上设有多个螺钉,各螺钉螺接于各螺柱41,以使得分隔件40被固定于底壳11。如此,通过螺钉和螺柱41的配合,固定分隔件 40,同时也将电机主体32固定在电机容腔中。相对于螺孔,螺钉和螺柱41之间的配合面积大,摩擦力大,一方面安装牢固,另一方面不容易出现相对晃动,从而减少在电机震动下产生的噪声。而螺柱41的开口均朝向第一方向,有利于操作人员在第一方向进行操作,提升安装效率。
在上一实施例的基础上,请参阅图3和图9,电机罩30的周侧设有多个容置壳304,多个容置壳304沿电机罩30的周向呈间隔分布,且与电机罩30一体成型,各容置壳304内形成有沿第一方向延伸的容置槽,各螺柱41设于各容置槽内。如此,使得螺柱41被构造于容置槽中,而容置壳304与电机罩30一体成型,螺柱41的设置更加牢固,不容易由于晃动产生噪声,且外形简单,便于成型。
在上述两实施例的基础上,请参阅图8,在本实施例中,底壳11上凸设有多个定位筋,多个定位筋沿安装口的周向呈间隔分布,分隔件40的周侧开设有多个缺口槽42,各定位筋对应插设于各缺口槽42中。如此,在固定分隔件40 时,操作人员可以首先将分隔件40插设在多个定位筋上被预定位,再采用工具将螺钉打入螺柱41连接固定,在打螺钉时无需另外定位,操作方便,安装效率高。
在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和图2,电机罩30的下侧开设有接线口301。接线口301用于供与电机主体32相连的电线穿设,电机需要通过电源线或信号线与外部电子器件连接,因而需要在电机罩30上开设接线口301。由于新风模块引入室外空气,当空调器处于制冷状态时,室外空气温度高,室内空气温度低,壳体10及电机罩30的外表面容易产生冷凝水,当新风模块与换热风道相邻或者位于换热风道内时,会产生更多的冷凝水。空调器内部的其他表面,也可能产生冷凝水。若冷凝水流入电机容腔,可能导致电机损坏。为此,本实施例中,接线口301位于电机罩30的下侧,避免外部冷凝水直接滴落在接线口301中,导致电机受潮损坏。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2,电机罩30的外壁凸设有挡水板302,挡水板302 分布于接线口301的外围,以用于遮挡流向接线口301的水流。如此,避免沿电机罩30表面流动的冷凝水流入接线口301,导致电机受潮损坏。
在上述两实施例的基础上,请继续参阅图2,在本实施例中,底壳11后侧凸设有线槽筋303,线槽筋303与底壳11共同围合形成线槽,线槽沿接线方向延伸,以用于容纳从接线孔伸出的电线,线槽呈弯折状延伸,以具有集水弯3031,集水弯3031被设置为避开空调器内的中的电子器件。
在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9,电机主体32与分隔件40之间设有第一橡胶垫圈51,电机主体32与电机罩30之间设有第二橡胶垫圈52,第一橡胶垫圈51与第二橡胶垫圈52分别位于电机主体32在电机轴31延伸方向上的两端,以使得电机主体32在电机轴31延伸方向上被限位。在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一橡胶垫圈51 与第二橡胶垫圈52将电机固定于电机罩30内,由于橡胶具有一定的弹性,能够有效吸收电机的震动,从而降低电机在工作中产生的噪音。
在上一实施例的基础上,请继续参阅图9,分隔件40与电机罩30上分别形成有环形台阶槽,第一橡胶垫圈51与第二橡胶垫圈52分别容纳于各环形台阶槽中,以使得电机主体32在电机轴31的径向上被限位。如图所示,电机主体32 在电机轴31的轴向和径向上都被有效地限位,安装更加牢固,并且避免直接与刚度较大的分隔件40和电机罩30接触,减小安装缝隙,降低电机在工作过程中由于震动产生的噪音。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空调器,该空调器包括机壳200及安装于机壳200内的新风模块。新风模块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空调器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所述空调器为壁挂式空调室内机、或柜式空调室内机、或空气机、或吊顶式空调室内机、或移动式空调器中任意一者。后文以所述空调器为壁挂式空调室内机为例进行介绍说明。
在一实施例中,机壳200设有进风口201、第一出风口202及第二出风口 203,其中,进风口201和第一出风口202连通。新风模块安装于机壳200内,新风模块的新风进口102适用于通过新风管与室外环境连通,新风模块的新风出口103适用于与第二出风口203连通。由此,所述空调器具有室内风循环模式和新风模式,其中:
在所述室内风循环模式下,室内环境的空气经进风口201进入到机壳200 内部,经机壳200内部的换热组件换热后形成冷风或热风,而后从第一出风口 202吹回到室内环境,实现室内风循环;
在所述新风模式下,室外环境的空气经新风管进入到新风模块中,经新风模块的净化组件净化后形成洁净的新风空气,而后从新风模块的新风出口 103吹到机壳200的第二出风口203,最后从第二出风口203吹到室内环境,实现为室内环境补充新风。
可选地,所述机壳200包括底盘211、面框212及面板213,新风模块安装于底盘211的端部,新风模块的新风出口103向面213开放,相应地,面板,213 在对应新风出口103的位置开设有第二出风口203,以使得空调器向前送出新风空气,使得新风空气准确到达用户所在方位。
此外,为避免新风直吹用户,可选将第二出风口203由贯设于面板213 上的多个微孔组成,以在新风空气从多个微孔吹出后,气流被打散成一缕缕较小的细丝气流,风速降低,气流变得柔和,不会直接吹向用户,避免用户产生不适感。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9)

1.一种新风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上开设有新风进口和新风出口,所述壳体内形成有新风风道,所述新风风道连通所述新风进口和所述新风出口;
风机组件,包括电机和风轮,所述风轮设于所述新风风道内,所述电机包括电机主体和电机轴,所述电机轴与所述风轮驱动连接,以用于驱动所述风轮转动,引导气流自所述新风进口流入所述新风风道,并经由新风出口流出;
电机罩,设于所述壳体,且位于所述新风风道外,所述电机罩内形成有电机容腔,所述电机主体设于所述电机容腔内;
其中,所述电机容腔与所述新风风道之间设有分隔件,以使得所述电机容腔与所述新风风道相互分隔设置,所述电机轴穿设于所述分隔件,并与所述风轮驱动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风模块,其特征在于,电机罩凸设于所述壳体的外壁,以使得所述电机容腔位于所述新风风道外。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新风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模块还包括净化组件,所述净化组件设于所述新风风道内,且位于所述新风进口和所述新风出口之间,以使得气流流经所述净化组件。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风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组件位于所述风轮在轴向上的一端,以与所述风轮的进风端相对应。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风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模块还包括配置于所述新风风道内的中隔板,所述中隔板位于所述风轮的进风端,所述中隔板设有与所述风轮的进风端对应的通风口,所述净化组件可抽拉地安装于所述中隔板,且位于所述通风口的进风侧。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风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底壳以及壳盖,所述底壳具有朝向第一方向的前侧、以及背离所述第一方向的后侧,所述底壳的前侧呈敞口设置,所述壳盖盖设于所述底壳前侧,所述中隔板设于所述底壳与所述壳盖之间,所述新风风道包括进风腔和出风腔,所述壳盖与所述中隔板之间形成有所述进风腔,所述中隔板与所述底壳之间形成有所述出风腔,所述风轮设于所述出风腔内。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新风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罩凸设于所述底壳后侧,以使得所述电机轴自所述电机主体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至所述出风腔内,并与所述风轮驱动连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新风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罩与所述底壳一体成型设置,所述底壳上开设有安装口,所述电机容腔通过所述安装口与所述出风腔连通,所述分隔件盖设于所述安装口。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新风模块,其特征在于,所底壳上设有多个开口朝向所述第一方向的螺柱,多个所述螺柱沿所述安装口的周向呈间隔分布,所述分隔件上设有多个螺钉,各所述螺钉螺接于各所述螺柱,以使得所述分隔件被固定于所述底壳。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新风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罩的周侧设有多个容置壳,多个所述容置壳沿所述电机罩的周向呈间隔分布,且与所述电机罩一体成型,各所述容置壳内形成有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容置槽,各所述螺柱设于各所述容置槽内。
11.如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新风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壳上凸设有多个定位筋,所述多个定位筋沿所述安装口的周向呈间隔分布,所述分隔件的周侧开设有多个缺口槽,各所述定位筋对应插设于各所述缺口槽中。
12.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新风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罩的下侧开设有接线口。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新风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罩的外壁凸设有挡水板,所述挡水板分布于所述接线口的外围,以用于遮挡流向所述接线口的水流。
14.如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新风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壳后侧凸设有线槽筋,所述线槽筋与所述底壳共同围合形成线槽,所述线槽沿接线方向延伸,以用于容纳从接线孔伸出的电线,所述线槽呈弯折状延伸,以具有集水弯,所述集水弯被设置为避开电子器件。
15.如权利要求1或8所述的新风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主体与所述分隔件之间设有第一橡胶垫圈,所述电机主体与所述电机罩之间设有第二橡胶垫圈,所述第一橡胶垫圈与所述第二橡胶垫圈分别位于所述电机主体在所述电机轴延伸方向上的两端,以使得所述电机主体在所述电机轴延伸方向上被限位。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新风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件与所述电机罩上分别形成有环形台阶槽,所述第一橡胶垫圈与所述第二橡胶垫圈分别容纳于各所述环形台阶槽中,以使得所述电机主体在所述电机轴的径向上被限位。
17.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壳,所述机壳设有进风口、第一出风口以及第二出风口,其中,所述进风口和所述第一出风口连通;
如权利要求1至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新风模块,所述新风模块安装于所述机壳内,所述新风模块的新风进口适用于通过新风管与室外环境连通,所述新风模块的新风出口适用于与所述第二出风口连通。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为壁挂式空调室内机、或柜式空调室内机、或空气机、或吊顶式空调室内机、或移动式空调器中任意一者。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为壁挂式空调室内机,所述空调器的机壳包括底盘、面框及面板,所述新风模块安装于所述底盘的端部,所述新风模块的新风出口向所述面板开放,所述面板在对应所述新风出口的位置开设有所述第二出风口。
CN202020441317.XU 2020-03-30 2020-03-30 新风模块与空调器 Active CN21205750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441317.XU CN212057508U (zh) 2020-03-30 2020-03-30 新风模块与空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441317.XU CN212057508U (zh) 2020-03-30 2020-03-30 新风模块与空调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057508U true CN212057508U (zh) 2020-12-01

Family

ID=735398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441317.XU Active CN212057508U (zh) 2020-03-30 2020-03-30 新风模块与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05750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953227B2 (en) Fresh air module and air conditioner
AU2020439929B2 (en) Fresh air module and air conditioner
CN111456946A (zh) 离心风机及油烟净化装置
CN214307474U (zh) 空气净化器
CN212057508U (zh) 新风模块与空调器
CN216159251U (zh) 一种空气净化器
CN212132685U (zh) 天花机及空调器
CN211854223U (zh) 进风结构、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A3129462C (en) Fresh air assembly, air conditioner indoor unit, and air conditioner
CN212930254U (zh) 天花嵌入式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12746712U (zh)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12132678U (zh) 新风模块及空调器
CN209761802U (zh) 风机组件和具有其的新风模块、空调室内机、空调器
JPH0541288Y2 (zh)
KR100323518B1 (ko) 측면 흡입형 공기조화기의 집진 장치
CN217154376U (zh) 一种除湿机
CN212132675U (zh) 新风模块及空调器
CN213272871U (zh)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12130835U (zh) 离心风机及油烟净化装置
CN216481276U (zh) 一种挂壁式空调器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17518883U (zh) 一种双重净化空气的电风扇
KR20070119896A (ko) 공기조화기 실내기
CN212132703U (zh) 空气净化装置、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12538040U (zh)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
CN210921592U (zh) 新风装置、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