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973530U - 一种挡料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挡料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973530U
CN215973530U CN202122477677.2U CN202122477677U CN215973530U CN 215973530 U CN215973530 U CN 215973530U CN 202122477677 U CN202122477677 U CN 202122477677U CN 215973530 U CN215973530 U CN 21597353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terial blocking
guide member
hole
driving piece
connecting scre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477677.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玉虎
韩占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zhong Wanmu Instrument & Electric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zhong Wanmu Instrument & Electric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zhong Wanmu Instrument & Electric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zhong Wanmu Instrument & Electric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477677.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97353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97353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97353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挡料装置,包括固定板、直线轨道、第一驱动件和第一挡料部;所述直线轨道与所述固定板固定连接,所述直线轨道的内壁形成供所述零件通过的第一通道;所述第一驱动件与所述固定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驱动件的输出端垂直于所述零件的运动方向作直线往复运动;所述第一挡料部为弹性薄板,所述第一挡料部与所述第一驱动件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挡料部贴靠在所述直线轨道的出料口上,阻挡所述零件的移动;当所述第一驱动件动作时,所述第一挡料部放开所述出料口使所述零件进入下一环节。在上料速度大于加工速度时,允许振动盘连续工作,按照上料指令,有序的输送零件。

Description

一种挡料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微型轮片数控倒角机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轮片上料器的一种挡料装置。
背景技术
微型轮片数控倒角机是一种专业用于微型轮片倒角的小型精密机床。大批量机械零件全自动机器倒角是机械制造发展的趋势,它克服了现有机械和电动工具人工微型轮片倒角加工的缺点,具有优质、高效、低成本的优点,是目前微型轮片孔口倒角切削加工的最佳选择。
对于需要双面或单面进行倒角的垫片、齿轮片等零件,在使用振动盘自动上料时,在前一个零件加工完之后,将待加工零件依次送入下一环节,依次亟需的一种挡料装置。
发明内容
在发明内容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发明内容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为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挡料装置,包括固定板、直线轨道、第一驱动件和第一挡料部;
所述直线轨道与所述固定板固定连接,所述直线轨道的内壁形成供所述零件通过的第一通道;
所述第一驱动件与所述固定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驱动件的输出端垂直于所述零件的运动方向作直线往复运动;
所述第一挡料部为弹性薄板,所述第一挡料部与所述第一驱动件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挡料部贴靠在所述直线轨道的出料口上,阻挡所述零件的移动;当所述第一驱动件动作时,所述第一挡料部放开所述出料口使所述零件进入下一道工序。
优选的,挡料装置还包括第一导向构件,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导向构件相配合的第一导向圆孔;所述第一导向构件在所述第一导向圆孔内滑动;所述第一挡料部通过所述第一导向构件与所述第一驱动件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挡料部包括第一挡料部的第一端和第一挡料部的第二端;所述第一挡料部的第一端为直角弯折部,所述第一挡料部的第一端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挡料部的第二端贴靠在所述直线轨道的出料口上;
所述第一导向构件包括第一连接螺钉和滑杆,所述第一连接螺钉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驱动件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连接螺钉的第二端为螺纹柱;所述滑杆为圆形柱状体,所述滑杆的端面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连接螺钉的第二端对应的螺纹孔;
所述滑杆通过所述第一导向圆孔与所述固定板滑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螺钉穿过所述第一安装孔与所述滑杆通过螺纹连接,所述第一连接螺钉、所述第一挡料部和所述滑杆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挡料部的第二端设置有钝角弯折部或圆弧弯折部。
优选的,本实用新型中的一种挡料装置,还包括第二驱动件、第二挡料部和直线送料器;
所述直线送料器的上端与所述直线轨道固定连接,下端与水平面固定连接;
所述直线轨道内最接近所述出料口的零件为第一零件,第一零件之后的下一零件为第二零件;
所述第二驱动件与所述固定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驱动件的输出端,垂直于所述零件的运动方向作直线往复运动,所述第二驱动件的输出端与第二挡料部连接;
所述直线轨道上均设置有容纳第二挡料部通过的第二通道;当第一挡料部在第一驱动件的作用下收缩时,第一零件在所述直线送料器的振动作用下从所述直线轨道脱离;同时所述第二挡料部在所述第二驱动件推动下,伸入所述直线轨道挡住所述第二零件。
优选的,所述第一挡料部的第一端为直角弯折部,所述直角弯折部上设置有长圆形调节孔;
所述第一导向构件包括第二连接螺钉和固定螺母,所述第二连接螺钉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驱动件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连接螺钉的第一端为螺纹柱,所述第二连接螺钉的第一端设置有以螺纹柱轴线为对称轴两个端面,所述第二连接螺钉的第一端在所述长圆形调节孔第一安装孔内滑动;
所述第二连接螺钉的第二端为直径大于所述第二连接螺钉的第一端的圆形柱状体,所述第二连接螺钉的第一端在所述长圆形调节孔内滑动;所述第二连接螺钉穿过所述长圆形调节孔与所述固定螺母连接。
优选的,本实用新型中的一种挡料装置,还包括第二导向构件;所述第二导向构件包括第二导向构件的第一端和第二导向构件的第二端;
所述第二导向构件为圆形柱状结构,所述固定板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导向构件对应的第二导向圆孔,所述第二导向构件与所述固定板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导向构件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驱动件连接,所述第二导向构件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挡料部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导向构件的第二端设置有阶梯孔9021和端盖,所述阶梯孔9021靠近第二挡料部的一端设置有内螺纹,所述端盖外沿设置有与阶梯孔9021相应的外螺纹,所述端盖中心设置有允许第二挡料部的第一端通过的锥孔;
所述第二挡料部的第一端为圆头柱状物或钝头针状物,所述第二挡料部的第二端设置有变径部,所述变径部的最大直径大于所述端盖的锥孔的最小直径;所述第二挡料部的第二端与所述阶梯孔9021底部之间设置有压缩弹簧,所述第二挡料部的第二端与所述阶梯孔9021 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挡料部的材质为橡胶,当所述零件为圆形片状物或球状物时,当所述第二挡料部伸入所述直线轨道时,所述第二挡料部插入所述第一零件和第二零件之间的缝隙,或者所述第二挡料部与所述第二零件抵接;或者所述第二挡料部与待停留零件相抵接,所述待停留零件为从所述第二零件开始算起的且位于所述第一零件相反侧的若干个零件。
优选的,当所述第二挡料部收缩时,所述第二挡料部的第一端外侧与所述直线轨道侧面的内壁平齐。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第一驱动件通过安装板与所述固定板固定连接。第一驱动件可以设置为推拉式电磁铁、气缸和液压缸等,第一驱动件可以根据微型轮片数控倒角机控制器程序发出的上料指令伸出、缩回。
当第一驱动件为推拉式电磁铁时,包括第一驱动件的输出端(为推杆)和第一驱动件的复位构件(为复位弹簧)。当然第一驱动件可以设置为油缸、气缸或其他能够输出直线往复运动的装置。
所述直线轨道内部设置有供所述零件通过的第一通道;所述直线轨道与振动盘连接。所述第一挡料部为金属薄板,所述第一挡料部一端与所述第一驱动件的输出端连接,另一端贴靠在所述直线轨道的出料口上。
所属零件经振动盘上料后进入所述直线轨道内的第一通道后,当零件在所述直线轨道内运动时,后一零件推动前一零件向所述直线轨道的出料口运动。由于所述第一挡料部的阻挡,停止运动。将与第一挡料部接触的零件记为第一零件,将紧随第一零件之后的零件记为第二零件。
当推拉式电磁铁接受微型轮片数控倒角机控制器程序发出的上料指令时,推拉式电磁铁吸合,所述推杆在衔铁的带动下拉动所述第一挡料部,第一挡料部放开所述出料口,第一通道内的第一零件进入下一道工序;当上料完成后,所述推拉式电磁铁断电,推杆在复位弹簧的推动下将所述第一挡料部复位,重新挡住所述出料口。因此,在所述第一挡料部复位的过程中,第二零件已经有部分通过了所述出料口,所述第一挡料部与第二零件接触,并沿第二零件的外轮廓继续复位,当一挡料部的回弹力等于所述第二零件的驱动力时,第二零件停止运动。
通过在所述直线轨道的出料口设置具有弹性的第一挡料装置,使用振动盘上料时,上料速度有一定的波动性,本实施例中的挡料装置根据上料指令打开关闭上料口,可以根据加工时间,调节上料速度。在上料速度大于加工速度时,允许振动盘连续工作,按照上料指令,有序的输送零件。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挡料装置,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挡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第一导向构件和第一挡料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挡料装置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挡料装置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挡料装置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的局部放大图。
图8为第一导向构件和第一挡料部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9为第二导向构件和第二挡料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第二导向构件和第二挡料部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1为固定板;101为第一导向圆孔;102为第二导向圆孔;103为安装板。
2为直线轨道;201为第一通道;202为出料口;203为第二通道。
3为零件;301第一零件;302第二零件。
4为第一驱动件;401为第一驱动件的输出端;402为第一驱动件的复位构件。
5为第一导向构件;501为第一连接螺钉;5011为第一连接螺钉的第一端;5012为第一连接螺钉的第二端;502为滑杆;503第二连接螺钉;5031为第二连接螺钉的第一端;5032为第二连接螺钉的第二端;504为固定螺母。
6为第一挡料部;601为第一挡料部的第一端;602为第一挡料部的第二端;603为第一安装孔;604为长圆形调节孔。
7为直线送料器;8为第二驱动件。
9为第二导向构件;901为第二导向构件的第一端;902为第二导向构件的第二端;9021 阶梯孔,9022为端盖;903为压缩弹簧。
10为第二挡料部;1001为第二挡料部的第一端;1002为第二挡料部的第二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仇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另外,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挡料装置,包括固定板1、直线轨道2、第一驱动件4、第一挡料部6;所述直线轨道2与所述固定板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驱动件4与所述固定板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驱动件的输出端401垂直于所属零件3的运动方向作直线往复运动;所述第一挡料部6为弹性薄板,所述第一挡料部6与所述第一驱动件的输出端401连接,所述第一挡料部6贴靠在所述直线轨道2的出料口202上,阻挡所属零件3的移动;当所述第一驱动件 4动作时,所述第一挡料部6放开所述出料口202使所属零件3进入下一道工序。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为:如图1-3所示,所述固定板1包括还包括安装板103,第一驱动件4通过所述安装板103与所述固定板1固定连接。第一驱动件4可以设置为推拉式电磁铁、气缸和液压缸等,第一驱动件4可以根据微型轮片数控倒角机控制器程序发出的上料指令伸出、缩回。
当第一驱动件4为推拉式电磁铁时,第一驱动件的输出端401为推杆和第一驱动件的复位构件402为复位弹簧。当然第一驱动件4可以设置为油缸、气缸或其他能够输出直线往复运动的装置。
所述直线轨道2内部设置有供所属零件3通过的第一通道201;所述直线轨道2与振动盘连接。所述第一挡料部6为金属薄板,所述第一挡料部6一端与所述第一驱动件的输出端 401连接,另一端贴靠在所述直线轨道2的出料口202上。
所属零件经振动盘上料后进入所述直线轨道2内的第一通道201后,当零件在所述直线轨道2内运动时,后一零件推动前一零件向所述直线轨道2的出料口202运动。由于所述第一挡料部6的阻挡,停止运动。将与第一挡料部6接触的零件记为第一零件301,将紧随第一零件301之后的零件记为第二零件302。
当推拉式电磁铁接受微型轮片数控倒角机控制器程序发出的上料指令时,推拉式电磁铁吸合,所述推杆在衔铁的带动下拉动所述第一挡料部6,第一挡料部6放开所述出料口202,第一通道201内的第一零件301进入下一道工序;当上料完成后,所述推拉式电磁铁断电,推杆在复位弹簧的推动下将所述第一挡料部6复位,重新挡住所述出料口202。因此,在所述第一挡料部6复位的过程中,第二零件302已经有部分通过了所述出料口202,所述第一挡料部6与第二零件302接触,并沿第二零件302的外轮廓继续复位,当一挡料部的回弹力等于所述第二零件302的驱动力时,第二零件302停止运动。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在所述直线轨道2的出料口202设置具有弹性的第一挡料装置,使用振动盘上料时,上料速度有一定的波动性,本实施例中的挡料装置根据上料指令打开关闭上料口,可以根据加工时间,调节上料速度。在上料速度大于加工速度时,允许振动盘连续工作,按照上料指令,有序的输送零件。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3所示,挡料装置还包括第一导向构件5,所述固定板1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导向构件5相配合的第一导向圆孔101;所述第一导向构件5在所述第一导向圆孔101内滑动;所述第一挡料部6通过所述第一导向构件5与所述第一驱动件4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为:第一导向构件5、所述第一驱动件的输出端401和第一挡料部6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导向构件5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导向圆孔101对应的圆柱状结构,第一导向构件5与所述固定板1通过第一导向圆孔101滑动连接,第一导向圆孔101的轴线与第一驱动件的输出端401的运动方向平行。当第一驱动件4根据上料指令伸出、缩回时,所述第一导向构件5的一端在所述固定板1的第一导向圆孔101内滑动,第一挡料部6随之挡住、放开所述直线轨道2的出料口202。
所述第一挡料部6为金属弹性薄片,在挡住、放开所述直线轨道2的出料口202的过程中,所述第一导向构件5为第一挡料部6提供了一定的刚度。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所述第一挡料部6通过所述第一导向构件5与所述第一驱动件的输出端40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导向构件5在所述固定块的第一导向圆孔101内滑动,深入所述第一通道201。通过设置第一导向构件5,提高了所述第一挡料部6运动的稳定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挡料部6包括第一挡料部的第一端601和第一挡料部的第二端602;所述第一挡料部的第一端601为直角弯折部,所述第一挡料部的第一端601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孔603;所述第一挡料部的第二端602贴靠在所述直线轨道2的出料口202上;
所述第一导向构件5包括第一连接螺钉501和滑杆502,所述第一连接螺钉的第一端5011 与所述第一驱动件的输出端401连接,所述第一连接螺钉的第二端5012为螺纹柱;所述滑杆502为圆形柱状体,所述滑杆502的端面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连接螺钉的第二端5012对应的螺纹孔;
所述滑杆502通过所述第一导向圆孔101与所述固定板1滑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螺钉 501穿过所述第一安装孔603与所述滑杆502通过螺纹连接,所述第一连接螺钉501、所述第一挡料部6和所述滑杆502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导向圆孔101设置有通气孔。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为:所述第一挡料部6为金属弹性薄片,所述第一挡料部的第一端601与所述第二导向构件9固定连接,即所述第一连接螺钉501穿过所述第一安装孔603 与所述滑杆502通过螺纹连接,所述第一连接螺钉501、所述第一挡料部6和所述滑杆502 固定连接;第一挡料部的第二端602贴靠在所述直线轨道2的出料口202上。所述第一挡料部的第一端601为弯折部,所述弯折部在自然状态下可以为略小于直角的锐角(70°~87°),在装配完成后,所述弯折部被撑开至直角。所述第一挡料部的第二端602和所述直线轨道2 的出料口202存在一定的初始应力,并且大于所述第一零件301的驱动力。
所述第一导向圆孔101设置有通气孔,所述第一导向圆孔101与所述滑杆502的圆柱面之间的缝隙很小,在所述第一导向圆孔101与所述滑杆502形成的空腔内存在空气,若不设置通气孔,会导致所述第一驱动件的输出端401不能正常动作。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通过所述第一挡料部的第一端601设置为直角弯折部,且通过第一导向构件5与所述第一驱动件4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挡料部的第二端602和所述出料口202之间存在初始应力,避免所述第一挡料部6被所属零件3的驱动力推开,提高了所述第一挡料部6运动的可靠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挡料部的第二端602设置有钝角弯折部或圆弧弯折部。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为:在所述第一挡料部6在复位挡住所述出料口202的过程中,所述第一零件301被所述第二零件302从出料口202退出,此时所述第二零件302已有小部分通过了所述出料口202,在所述第一挡料部的第二端602设置的钝角弯折部或圆弧弯折部,具备了导向功能,可以使得所述第一挡料部的第二端602顺利地挡住所述出料口202。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在所述第一挡料部的第二端602设置具有导向功能的钝角弯折部或圆弧弯折部可以使得所述第一挡料部的第二端602顺利地挡住所述出料口202。
在一个实施例中:挡料装置还包括第二驱动件8、第二挡料部10和直线送料器7;
所述直线送料器7的上端与所述直线轨道2固定连接,下端与水平面固定连接;
所述直线轨道2内最接近所述出料口202的零件为第一零件301,第一零件301之后的下一零件为第二零件302;
所述第二驱动件8与所述固定板1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驱动件8的输出端,垂直于所属零件3的运动方向作直线往复运动,所述第二驱动件8的输出端与第二挡料部10连接;
所述直线轨道2上均设置有容纳第二挡料部10通过的第二通道203;当第一挡料部6在第一驱动件4的作用下收缩时,第一零件301在所述直线送料器7的振动作用下从所述直线轨道2脱离;同时所述第二挡料部10在所述第二驱动件8推动下,伸入所述直线轨道2挡住所述第二零件302。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为:所述直线送料器7包括电磁铁、弹簧片、顶板和底板,是一种能将振动盘输送出来的零件进行直线传送的机械装置。电磁铁通过螺丝固定安装在底板上;所述电磁铁的衔铁通过螺丝与上顶板的底部固定连接,且上顶板和下底板之间通过弹片连接固定所述直线送料器7的顶板和所述直线轨道2固定连接,底板与水平面固定连接。通过对电磁铁接入交流电源使电磁铁震动,电磁铁通过弹簧片带动直线轨道2运动,从而达到传送所属零件3的目的。
所述第二驱动件8和所述第一驱动件4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二驱动件8通过所述安装板 103与所述固定板1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挡料部10与所述第二驱动件8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驱动件8的输出端垂直于所属零件3的运动方向作直线往复运动,第二挡料部10在所述第二驱动件8的输出端的作用下,沿垂直于所属零件3运动方向做直线往复运动。所述第二驱动件8的输出端伸出时,所述第二驱动件8通过所述第二通道203伸入所述直线轨道 2,阻止所述第二零件302继续运动。而第一零件301在所述直线送料器7的作用下继续运动,通过所述出料口202离开所述直线轨道2。当第一零件301通过所述出料口202,或者第一零件301和第二零件302存在足够大距离时,所述第二挡料件收缩。在所述第一零件301通过所述出料口202,所述第一挡料件伸出挡住所述出料口202,由于第一零件301和第二零件302之间的存在一定的距离,所述第一挡料件在挡住所述出料口202的过程中,与第二零件302不发生接触,防止第一挡料件划伤所述第二零件302。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当第一挡料件打开后,所述第一零件301被输送至下一工序,第一零件301之后的其他零件被所述第二挡料件阻挡,防止第二零件302紧随所述第一零件301从所述出料口202脱出。与此同时,防止第一挡料部6与所述第二零件302的摩擦。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挡料部的第一端601为直角弯折部,所述直角弯折部上设置有长圆形调节孔604;
所述第一导向构件5包括第二连接螺钉503和固定螺母504,所述第二连接螺钉的第一端5031与所述第一驱动件的输出端401连接,所述第二连接螺钉的第一端5031为螺纹柱,所述第二连接螺钉的第一端5031设置有以螺纹柱轴线为对称轴两个端面,所述第二连接螺钉的第一端5031在所述长圆形调节孔604第一安装孔603内滑动;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为:第一挡料部6在放开所述出料口202之前,所述第二挡料部10伸出,挡住所述第二零件302。所述第二挡料部10可以伸入所述第一零件301和第二零件302之间间隙,也可以与所述包括所述第二零件302在内的零件的侧面抵接,利用摩擦力使得零件停止运动。因此所述第一挡料部6和所述第二挡料部10之间的距离需大于所属零件3在直线轨道2内的投影长度。
所述第一挡料部的第一端601为直角弯折部,所述直角弯折部上设置有长圆形调节孔604;所述长圆形调节孔604的长度方向与所属零件3的运动方向平行,用于调节第一挡料部6和第二挡料部10之间的距离。
所述第一导向构件5包括第二连接螺钉503和固定螺母504,所述第二连接螺钉的第一端5031为螺纹柱,所述第二连接螺钉的第一端5031设置有以螺纹柱轴线为对称轴两个端面,所述端面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驱动件8的输出端连接的通孔,所述第二连接螺钉的第一端 5031通过销轴与所述第一驱动件的输出端401连接,所述第二连接螺钉的第二端5032为直径大于所述第二连接螺钉的第一端5031的圆形柱状体,所述第二连接螺钉的第一端5031和第二端的连接处形成安装所述第二挡料部10的轴肩。
所述第二连接螺钉的第一端5031在所述长圆形调节孔604内滑动,用于调节所述第二连接螺钉503和第一挡料部6的相对位置,进而调节所述第一挡料部6和第二挡料部10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二连接螺钉503穿过所述长圆形调节孔604与所述固定螺母504连接,所述第二连接螺钉503、固定螺母504和第一挡料部6通过螺纹固定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在所述直线轨道2内运输的零件发生变化时,需要更换直线轨道2,所述第一挡料部6和所述第二挡料部10之间的距离需要根据零件进行调整,通过在所述第一挡料部6上设置与所属零件3平行的长圆形调节孔604,可以方便地调节所述第一挡料部6和所述第二挡料部10之间的距离。
在一个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挡料装置,还包括第二导向构件9;所述第二导向构件9包括第二导向构件的第一端901和第二导向构件的第二端902;
所述第二导向构件9为圆形柱状结构,所述固定板1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导向构件9对应的第二导向圆孔102,所述第二导向构件9与所述固定板1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导向构件的第一端901与所述第二驱动件8连接,所述第二导向构件的第二端902与所述第二挡料部10 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为:所述第二导向构件的第一端901与所述第二驱动件8连接,所述第二导向构件的第二端902与所述第二挡料部10连接。所述第二导向构件9为圆形柱状结构,所述固定板1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导向构件9对应的第二导向圆孔102,所述第二导向构件9与所述固定板1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挡料板在所述第二驱动件8的作用下,通过第二通道203伸入所述直线轨道2。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所述第二挡料部10通过所述第二导向构件9与所述第二驱动件8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挡料部10穿过所述固定块的第二导向圆孔102和所述直线轨道2的第二通道203,深入所述第一通道201。通过设置第二导向构件9,提高了所述第二挡料部10运动的稳定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导向构件的第二端902设置有阶梯孔9021和端盖9022,所述阶梯孔9021靠近第二挡料部10的一端设置有内螺纹,所述端盖9022外沿设置有与阶梯孔 9021相应的外螺纹,所述端盖9022中心设置有允许第二挡料部的第一端1001通过的锥孔;
所述第二挡料部的第一端1001为圆头柱状物或钝头针状物,所述第二挡料部的第二端 1002设置有变径部,所述变径部的最大直径大于所述端盖9022的锥孔的最小直径;所述第二挡料部的第二端1002与所述阶梯孔9021底部之间设置有压缩弹簧903,所述第二挡料部的第二端1002与所述阶梯孔9021滑动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为:所述第二挡料部10与所述第二导向构件的第二端902弹性连接,所述第二导向构件的第二端902设置有阶梯孔9021和端盖9022,所述阶梯孔9021和所述端盖9022通过螺纹连接。所述端盖9022中心设置有允许第二挡料部的第一端1001通过的锥孔,所述锥孔的最大直径等于所述阶梯孔9021底部圆孔直径;所述阶梯孔9021靠近第二挡料部10的一端设置有内螺纹,所述端盖9022外沿设置有与阶梯孔9021相应的外螺纹。所述第二挡料部的第一端1001为圆头柱状物或钝头针状物,所述第二挡料部的第二端1002,在所述端盖9022和所述阶梯孔9021内滑动。所述压缩弹簧903一端抵接所述第二挡料部的第二端1002,另一端抵接所述阶梯孔9021的底部。
当所述第二挡料部10在伸入所述第一通道201内时,所述第二挡料部的第一端1001与所属零件3接触,第二挡料部10与所属零件3之间的压力等于所述压缩弹簧903的弹力,可以防止所属零件3被所述第二挡料部的第一端1001损坏,同时防止所述第二挡料部的第一端 1001被过度磨损。
若将所述第二挡料部10在所述端盖9022上的通道设置为直孔,所述第二挡料部的第二端1002和所述端盖9022的接触面积过小,容易在所述压缩弹簧903回弹时造成压力集中,导致所述第二挡料部的第二端1002和所述端盖9022的接触部门磨损。将所述第二挡料部10 在所述端盖9022的通道设置为锥孔,不仅解决了应力集中的问题,同时锥孔的圆锥具备了导向功能,提高了所述第二挡料部10与所述第二导向圆孔102的同轴度。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在所述第二导向构件的第二端902设置阶梯孔9021、端盖9022和压缩弹簧903,限制了所述第二挡料部10与所述第二零件302之间最大压力,可以防止所属零件3被所述第二挡料部的第一端1001损坏,同时防止所述第二挡料部的第一端1001被过度磨损。
以及将所述端盖9022上的通孔设置为阶梯孔9021,将所述第二挡料部10在所述端盖 9022的通道设置为锥孔,不仅解决了应力集中的问题,同时锥孔的圆锥具备了导向功能,提高了所述第二挡料部10与所述第二导向圆孔102的同轴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挡料部10的材质为橡胶,当所属零件3为圆形片状物或球状物时,当所述第二挡料部10伸入所述直线轨道2时,所述第二挡料部10插入所述第一零件 301和第二零件302之间的缝隙,或者所述第二挡料部10与所述第二零件302抵接;或者所述第二挡料部10与待停留零件相抵接,所述待停留零件为从所述第二零件302开始算起的且位于所述第一零件301相反侧的若干个零件。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为:所述第二挡料部10的材质为橡胶,当所属零件3为圆形片状物或球状物时,当所述第二挡料部10伸入所述直线轨道2时,所述第二挡料部10插入所述第一零件301和第二零件302之间的缝隙,或者所述第二挡料部10与所述第二零件302抵接;
如图10所示,第二挡料部的第一端1001的长度大于所属零件3的长度,所述第二挡料部10与待停留零件相抵接,所述待停留零件为从所述第二零件302开始算起的且位于所述第一零件301相反侧的若干个零件。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所述第二挡料部10的材质为橡胶等弹性材质,当所述第二挡料部的第一端1001与所属零件3抵接时,所属零件3不会被压坏,同时增大了所述第二挡料部的第一端1001与所属零件3之间的摩擦力。
在一个实施例中,当所述第二挡料部10收缩时,所述第二挡料部的第一端1001外侧与所述直线轨道2侧面的内壁平齐。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为:在所述第二导向构件9长度一定时,调整所述第二驱动件8与所述固定板1之间的距离,使得所述第二挡料部的第一端1001与所述第一通道201的边缘平齐。所述压缩弹簧903的行程大于所述第二驱动件8的输出端的行程。在所述第二挡料部10未与所属零件3接触时,所述压缩弹簧903的弹力,应将所述第二挡料部的第一端1001 完全伸出;在所述第二驱动件8的输出端完全伸出时,所述压缩弹簧903的最大弹力不应损坏所属零件3和所述第二挡料部的第一端1001。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当所属零件3尺寸较小或所属零件3存在棱角时,所属零件3可能会卡在所述第二通道203和第一通道201的交界处,所述第二挡料部的第一端1001 外侧与所述直线轨道2侧面的内壁平齐,即所述二挡料部的第一端外侧即不伸入所属零件3 通过的第一通道201阻挡零件运动,也不缩回所述第二通道203,形成阻碍所属零件3运动的凹槽。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所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所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所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机构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所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与这里示出与描所述的图例。

Claims (10)

1.一种挡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板、直线轨道、第一驱动件和第一挡料部;
所述直线轨道与所述固定板固定连接,所述直线轨道的内壁形成供零件通过的第一通道;
所述第一驱动件与所述固定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驱动件的输出端垂直于所述零件的运动方向作直线往复运动;
所述第一挡料部为弹性薄板,所述第一挡料部与所述第一驱动件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挡料部贴靠在所述直线轨道的出料口上,阻挡所述零件的移动;当所述第一驱动件动作时,所述第一挡料部放开所述出料口使所述零件进入下一环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挡料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导向构件,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导向构件相配合的第一导向圆孔;所述第一导向构件在所述第一导向圆孔内滑动;所述第一挡料部通过所述第一导向构件与所述第一驱动件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挡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料部包括第一挡料部的第一端和第一挡料部的第二端;所述第一挡料部的第一端为直角弯折部,所述第一挡料部的第一端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挡料部的第二端贴靠在所述直线轨道的出料口上;
所述第一导向构件包括第一连接螺钉和滑杆,所述第一连接螺钉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驱动件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连接螺钉的第二端为螺纹柱;所述滑杆为圆形柱状体,所述滑杆的端面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连接螺钉的第二端对应的螺纹孔;
所述滑杆通过所述第一导向圆孔与所述固定板滑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螺钉穿过所述第一安装孔与所述滑杆通过螺纹连接,所述第一连接螺钉、所述第一挡料部和所述滑杆固定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挡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料部的第二端设置有钝角弯折部或圆弧弯折部。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挡料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驱动件、第二挡料部和直线送料器;
所述直线送料器的上端与所述直线轨道固定连接,下端与水平面固定连接;
所述直线轨道内最接近所述出料口的零件为第一零件,第一零件之后的下一零件为第二零件;
所述第二驱动件与所述固定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驱动件的输出端,垂直于所述零件的运动方向作直线往复运动,所述第二驱动件的输出端与第二挡料部连接;
所述直线轨道上均设置有容纳第二挡料部通过的第二通道;当第一挡料部在第一驱动件的作用下收缩时,第一零件在所述直线送料器的振动作用下从所述直线轨道脱离;同时所述第二挡料部在所述第二驱动件推动下,伸入所述直线轨道挡住所述第二零件。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挡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料部的第一端为直角弯折部,所述直角弯折部上设置有长圆形调节孔;
所述第一导向构件包括第二连接螺钉和固定螺母,所述第二连接螺钉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驱动件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连接螺钉的第一端为螺纹柱,所述第二连接螺钉的第一端设置有以螺纹柱轴线为对称轴两个端面,所述第二连接螺钉的第一端在所述长圆形调节孔第一安装孔内滑动;
所述第二连接螺钉的第二端为直径大于所述第二连接螺钉的第一端的圆形柱状体,所述第二连接螺钉的第一端在所述长圆形调节孔内滑动;所述第二连接螺钉穿过所述长圆形调节孔与所述固定螺母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挡料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导向构件;所述第二导向构件包括第二导向构件的第一端和第二导向构件的第二端;
所述第二导向构件为圆形柱状结构,所述固定板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导向构件对应的第二导向圆孔,所述第二导向构件与所述固定板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导向构件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驱动件连接,所述第二导向构件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挡料部连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挡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向构件的第二端设置有阶梯孔和端盖,所述阶梯孔靠近第二挡料部的一端设置有内螺纹,所述端盖外沿设置有与阶梯孔相应的外螺纹,所述端盖中心设置有允许第二挡料部的第一端通过的锥孔;
所述第二挡料部的第一端为圆头柱状物或钝头针状物,所述第二挡料部的第二端设置有变径部,所述变径部的最大直径大于所述端盖的锥孔的最小直径;所述第二挡料部的第二端与所述阶梯孔底部之间设置有压缩弹簧,所述第二挡料部的第二端与所述阶梯孔滑动连接。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挡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挡料部的材质为橡胶,当所述零件为圆形片状物或球状物时,当所述第二挡料部伸入所述直线轨道时,所述第二挡料部插入所述第一零件和第二零件之间的缝隙,或者所述第二挡料部与所述第二零件抵接;或者所述第二挡料部与待停留零件相抵接,所述待停留零件为从所述第二零件开始算起的且位于所述第一零件相反侧的若干个零件。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挡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二挡料部收缩时,所述第二挡料部的第一端外侧与所述直线轨道侧面的内壁平齐。
CN202122477677.2U 2021-10-14 2021-10-14 一种挡料装置 Active CN21597353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477677.2U CN215973530U (zh) 2021-10-14 2021-10-14 一种挡料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477677.2U CN215973530U (zh) 2021-10-14 2021-10-14 一种挡料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973530U true CN215973530U (zh) 2022-03-08

Family

ID=805694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477677.2U Active CN215973530U (zh) 2021-10-14 2021-10-14 一种挡料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97353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087650B2 (en) Clamping device
WO2017036425A1 (zh) 一种镦锻机
WO2013175920A1 (ja) 自動ドライバーへのねじの自動供給および装着方法並びにねじ自動供給機構を備えた自動ドライバー
CN215973530U (zh) 一种挡料装置
CN111954776A (zh) 电动阀
CN218051225U (zh) 一种转子铁芯入轴设备
CN107471324B (zh) 木材加工中心之具有斜块增力结构的导轨气动锁紧装置
KR102295928B1 (ko) 유동취부식 다품형 롤링 툴과 롤링 머신
CN210731773U (zh) 夹具
KR101155959B1 (ko) 스크류 공급기
CN212429665U (zh) 一种柔性连接结构
CN212735517U (zh) 一种自动送蜡组件、自动打蜡机构及抛光设备
CN101251178A (zh) 传动机构丝杠消隙预紧装置
CN210232146U (zh) 一种压装机构
CN109727814B (zh) 继电器动簧片触头铆接孔攻牙装置
CN209970436U (zh) 一种用于珩磨机的磨头
CN219402701U (zh) 一种连续自动送电极装置
CN201752848U (zh) 旋转式螺丝分料机构
CN218772854U (zh) 可磁吸零件安装设备
CN113118304A (zh) 模具
CN212045544U (zh) 可设定行程精密金属开闭器
CN110550428B (zh) 一种螺丝输送机构
CN220984355U (zh) 一种电容器的引线夹线结构及其送线装置
CN213702081U (zh) 一种镜头螺纹自动研磨机
CN219466810U (zh) 一种注塑供料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