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957122U - 钵体蔬菜移栽机 - Google Patents

钵体蔬菜移栽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957122U
CN215957122U CN202121141296.0U CN202121141296U CN215957122U CN 215957122 U CN215957122 U CN 215957122U CN 202121141296 U CN202121141296 U CN 202121141296U CN 215957122 U CN215957122 U CN 21595712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edling
conveying
tray
connecting rod
seedling tra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141296.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佳宇
王方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Qingdao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95712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957122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ransplanting Machi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机械,特别是一种钵体蔬菜移栽机。包括机架、螺旋连杆存放装置、滚轮顶托装置、苗盘传送装置和轨道式移栽装置,螺旋连杆存放装置、滚轮顶托装置、苗盘传送装置和轨道式移栽装置均设置在机架上,苗盘传送装置水平设置在机架的顶部,苗盘传送装置的后端外侧设有螺旋连杆存放装置,苗盘传送装置的后端与滚轮顶托装置连接,苗盘传送装置的前端外侧设有轨道式移栽装置,轨道式移栽装置位于苗盘传送装置的下方,轨道式输送装置呈倾斜设置,其顶端位于苗盘传送装置的前端外侧,另一端位于螺旋连杆存放装置的下方。其实现了包括存苗、取苗、送苗和移栽工序的全自动移栽过程,大大降低了人力成本,提高了移栽效率。

Description

钵体蔬菜移栽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机械,特别是一种钵体蔬菜移栽机。
背景技术
蔬菜是人们赖以生存的食物,同时也是主要的经济作物,因此蔬菜种植效率尤为重要。移栽机的发展从侧面反映出我国农业机械的使用情况。在蔬菜种植过程中,如果要求移栽株距和行距及深度一致,就要依靠机械移栽,机械移栽的优点是种植物品的质量和产量会大大提高。相对来说,机械移栽蔬菜具备较多的优势,比如减轻农户劳动力度,提高劳作效率,缓解时间压力,提升劳动进度,进而达到提升蔬菜移栽效率的目的,在我国农业蔬菜生产中具有较高的可行性。
目前,常见的蔬菜移栽机主要是半自动形式,工作效率相对较低。为此,需要设计一种全自动的蔬菜移栽机,以便于实现蔬菜幼苗的取苗、喂苗与载苗的全自动化,大大节省人力,降低人力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出了一种钵体蔬菜移栽机,其实现了包括存苗、取苗、送苗和移栽工序的全自动移栽过程,大大降低了人力成本,提高了移栽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钵体蔬菜移栽机,包括机架,其中,还包括螺旋连杆存放装置、滚轮顶托装置、苗盘传送装置和轨道式移栽装置,螺旋连杆存放装置、滚轮顶托装置、苗盘传送装置和轨道式移栽装置均设置在机架上,苗盘传送装置水平设置在机架的顶部,苗盘传送装置的后端外侧设有螺旋连杆存放装置,苗盘传送装置的后端与滚轮顶托装置连接,苗盘传送装置的前端外侧设有轨道式移栽装置,轨道式移栽装置位于苗盘传送装置的下方,轨道式移栽装置呈倾斜设置,其顶端位于苗盘传送装置的前端外侧,另一端位于螺旋连杆存放装置的下方,苗盘传送装置包括两条平行设置的传送链,传送链的下方设有空苗盘存放仓,空苗盘存放仓固定在机架上;
所述螺旋连杆存放装置包括丝杠主动轴、丝杠从动轴和托盘,丝杠主动轴的底部与电机连接,丝杠从动轴套在丝杠主动轴的上部外侧,丝杠主动轴上设有外螺纹,对应的丝杠从动轴内设有内螺纹,丝杠从动轴的外表面间隔设置数个托盘,托盘通过数个连杆与丝杠从动轴连接;
托盘前端的两侧边分别通过连杆Ⅱ与托盘前端上方的连杆Ⅰ的两端固定连接,连杆Ⅰ的中部通过连杆Ⅲ与丝杠从动轴连接,连杆Ⅳ的前端与托盘的后端连接,连杆Ⅳ的后端滑动设置在连杆Ⅲ内的滑槽内,滚轮顶托装置位于托盘的下方,托盘的前端位于苗盘传送装置后端的上方;
所述滚轮顶托装置包括连接杆和数个滚轮,数个滚轮平行设置在滚轮支撑杆上,滚轮的中心轴与滚轮支撑杆转动连接,滚轮位于托盘后端的下方,连接杆的前端与苗盘传送装置铰接,连接杆的后端与滚轮支撑杆固定连接;
所述轨道式移栽装置包括钵体苗抓取机构、钵体苗输送机构、导苗机构、开沟器和覆土器,钵体苗输送机构呈倾斜设置,钵体苗输送机构的前端位于苗盘传送装置的前端外侧,钵体苗输送机构的后端与导苗机构连接,导苗机构位于螺旋连杆存放装置的下方;
所述导苗机构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皮带传动单元,两皮带传动单元之间存在供钵体苗通过的间隙,皮带传送单元包括皮带轮Ⅰ、皮带轮Ⅱ、皮带、导杆和底板,皮带轮Ⅰ与底板连接,皮带轮Ⅱ呈悬空设置,皮带缠绕在皮带轮Ⅰ和皮带轮Ⅱ上,皮带轮Ⅰ和皮带轮Ⅱ之间通过导杆连接,底板的前端固定有连接板,连接板通过弹簧与机架连接;
所述导苗机构的前方设有开沟器,导苗机构的后方设有覆土器。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苗盘传送装置包括两条平行设置的传送链,两传送链之间连接有数根平行设置的支撑杆,相邻两支撑杆之间存在间隙,传送链的后端位于托盘前端的下方,传送链的前部上方固定有传送链外挡板,传送链的前端设有挤苗板,挤苗板位于支撑杆的下方。
所述钵体苗输送机构包括机械手、入苗口、移动杆和出苗口,入苗口和出苗口均设置在机架上,入苗口位于出苗口的上方,移动杆上设有数个机械手,机械手沿移动杆滑动,移动杆的两端分别设置在机架的滑轨内,且移动杆的端部沿滑轨前后滑动。
所述钵体苗输送机构包括传送带和气动马达,气动马达通过中控器与气缸连接,传送带的上方沿其长度方向的两侧分别设有导苗柱,沿传送带长度方向的一侧设有防倾倒板,防倾倒板位于导苗柱的上方,导苗柱和防倾倒板通过固定板与支撑侧板固定连接,支撑侧板沿传送带的长度方向设置,支撑侧板的两端分别与机架固定连接,沿支撑侧板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数个固定板。
所述导苗机构的外侧设有水平方向设置的水平外侧板,钵体苗输送机构末端的外侧设有倾斜外侧板,倾斜外侧板的末端与水平外侧板之间呈夹角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该移栽机实现了蔬菜幼苗的取苗、喂苗与载苗的全自动化操作,大大降低了人力成本;
(2)通过中控器、气动马达和气缸的连接,实现了在移栽机的移栽株距可调,移栽灵活可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螺旋连杆存苗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滚轮顶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苗盘传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入苗口和出苗口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气缸和气缸马达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7是导苗机构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8是轨道式移栽装置底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导苗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导苗机构底板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架;2螺旋连杆存苗装置;201丝杠从动轴;202连杆Ⅰ;203连杆Ⅱ;204连杆Ⅲ;205托盘;206丝杠主动轴;207连杆Ⅳ;208滑槽;3滚轮顶托装置;301连接杆;302 滚轮支撑杆;303滚轮;4苗盘传送装置;401空苗盘存放仓;402传送链;403支撑杆;404 传送链外挡板;405挤苗板;5轨道式移栽装置;501机械手;502入苗口;503移动杆;504 出苗口;505气动马达;506中控器;507气缸;508传送带;509导苗柱;510防倾斜板;511 固定板;512支撑侧板;513倾斜外侧板;514水平外侧板;515开沟器;516覆土器;517皮带轮Ⅰ;518皮带;519导杆;520皮带轮Ⅱ;521底板;522弹簧;523连接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在以下描述中阐述了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多种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钵体蔬菜移栽机包括机架1、螺旋连杆存放装置2、滚轮顶托装置3、苗盘传送装置4和轨道式移栽装置5,螺旋连杆存放装置2、滚轮顶托装置3、苗盘传送装置4和轨道式移栽装置5均设置在机架1上,苗盘传送装置4水平设置在机架1 的顶部,苗盘传送装置4的一端外侧设有螺旋连杆存放装置2,且苗盘传送装置的该端与滚轮顶托装置3连接。苗盘传送装置4的另一端外侧设有轨道式移栽装置5,轨道式移栽装置5 位于苗盘传送装置4的下方,轨道式移栽装置5呈倾斜设置,其顶端位于苗盘传送装置4的一端外侧,另一端位于螺旋连杆存放装置2的下方。
如图2和图3所示,螺旋连杆存放装置2包括丝杠主动轴206、丝杠从动轴201和托盘205,丝杠主动轴206的底部与电机连接,丝杠主动轴206的上部与丝杠从动轴206连接,丝杠从动轴201套在丝杠主动轴206的上部外侧,丝杠主动轴206上设有外螺纹,对应的丝杠从动轴201内设有内螺纹。丝杠从动轴201的外表面间隔设置数个托盘205,托盘205上放置有钵体盘苗。各托盘之间沿丝杠从动轴的外表面呈螺旋线排布,从而可以在丝杠从动轴的外表面设置更多数量的托盘。电机动作带动丝杠主动轴206转动,通过丝杠主动轴206和丝杠从动轴201之间的螺纹连接,带动丝杠从动轴201转动,此时丝杠从动轴201外表面的托盘205转动的同时还沿丝杠主动轴206的轴向上下运动,即丝杠从动轴201转动过程中,托盘205的运动轨迹呈螺旋线。
托盘205通过数个连杆与丝杠从动轴201连接。托盘205前端即远离丝杠从动轴的端部的两侧边分别通过连杆Ⅱ203与托盘前端上方的连杆Ⅰ202的两端固定连接,连杆Ⅰ202的中部通过连杆Ⅲ204与丝杠从动轴206连接:连杆Ⅲ204的前端与连杆Ⅰ202铰接,连杆Ⅲ204 的后端与丝杠从动轴206铰接。托盘205的后端通过连杆Ⅳ207与连杆Ⅲ204连接:连杆Ⅳ207 的前端与托盘205的后端连接,连杆Ⅳ207的后端滑动设置在连杆Ⅲ204内的滑槽208内。滚轮顶托装置3位于托盘205的下方,托盘205的前端位于苗盘传送装置4端部的上方。当滚轮顶托装置3对托盘205施加向上托起的力时,连杆Ⅳ207的后端沿滑槽208滑动,带动托盘205倾斜一定的角度,从而使托盘205上的钵体盘苗自动下滑至苗盘传送装置4上。
滚轮顶托装置3包括连接杆301和数个滚轮303,数个滚轮303平行设置在滚轮支撑杆 302上,滚轮303的中心轴与滚轮支撑杆302转动连接,滚轮303位于托盘205后端的下方。连接杆301的前端与苗盘传送装置4铰接,连接杆301的后端与滚轮支撑杆302固定连接。当某一托盘205运动滚轮顶托装置3的上方时,滚轮顶托装置的滚轮会顶起托盘的后端,使连杆Ⅳ207的后端沿滑槽208滑动,从而带动托盘205的前端向下倾斜,使托盘205上的钵体苗盘自动下滑至苗盘传送装置上,完成自动化供苗。
如图4所示,苗盘传送装置4包括两条平行设置的传送链402,两传送链402之间连接有数根平行设置的支撑杆403,相邻两支撑杆403之间存在间隙,钵体苗盘底部的凸起恰好卡在两支撑杆403之间,传送链402转动过程中,将钵体苗盘从传送链402的后端输送至前端。传送链402的后端位于托盘205前端的下方,传送链402的前部上方固定有传送链外挡板404,传送链外挡板404对钵体苗盘的两侧边进行固定,使钵体苗盘固定在传送链402上。传送链402的前端设有挤苗板405,挤苗板405位于支撑杆403的下方,当钵体苗盘被传送链402输送至挤苗板405的上方时,挤苗板405对钵体苗盘底部的凸起产生向外的挤压力,从而将钵体苗从钵体苗盘中挤压出来,而钵体苗盘在传送链外挡板404的固定作用下,继续随传送链402转动。传送链402的下方设有空苗盘存放仓401,空苗盘存放仓401固定在机架1上。当钵体苗盘随传送链402转动至空苗盘存放仓401内时,此时作用在苗盘两侧的固定力消失,钵体苗盘在重力作用下落至空苗盘存放仓401内。
轨道式移栽装置包括钵体苗抓取机构、钵体苗输送机构、导苗机构、开沟器和覆土器,钵体苗输送机构呈倾斜设置,钵体苗输送机构的前端位于传送链402的前端外侧,钵体苗输送机构的后端与导苗机构连接,导苗机构位于螺旋连杆存放装置2的下方。如图4和图5所示,钵体苗输送机构包括机械手501、入苗口502、移动杆503和出苗口504,入苗口502和出苗口504均设置在机架上,入苗口502位于出苗口504的上方。移动杆503上设有数个机械手501,机械手501可以沿移动杆503滑动,移动杆503的两端分别设置在机架的滑轨内,且移动杆503的端部可以沿滑轨滑动。机械手501将从钵体苗盘中挤压出的钵体苗抓取至入苗口502中,并在重力作用下落至出苗口504处。机械手可实现调正钵体苗的作用,并且其操作方便,不易出现掉苗现象,加强了机械手与传送带输送的联系。
如图6和图7所示,钵体苗输送机构包括传送带508和气动马达505,钵体苗落至传送带508上后,气动马达505带动传送带508转动,传送带508将钵体苗由出苗口504输送至导苗机构处。本申请中,气动马达505通过中控器506与气缸507连接,通过中控器506控制气缸507的气体输出量。传送带508处设有速度传感器,通过速度传感器测得传送带的速度并反馈给中控器,中控器控制气体的输出从而控制气动马达505的转速,由气动马达505 控制传送带508的转速,从而实现了移栽株距的准确控制或者株距的改变。
传送带508的上方沿其长度方向的两侧分别设有导苗柱509,同时沿传送带508长度方向的一侧设有防倾倒板510,防倾倒板510位于导苗柱509的上方。本实施例中,导苗柱509 和防倾倒板510通过固定板511与支撑侧板512固定连接,支撑侧板512沿传送带508的长度方向设置,且支撑侧板512的两端分别与机架固定连接,沿支撑侧板512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数个固定板511。导苗柱509和防倾倒板510可有效的避免钵体苗产生倾斜和因颠簸引起颠出的现象,使钵体苗保持竖直状态。
如图9和图10所示,导苗机构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皮带传动单元,两皮带传动单元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隙,传送带508传送的钵体苗被直接传送至两皮带传动单元之间。皮带传送单元包括皮带轮Ⅰ517、皮带轮Ⅱ520、皮带518、导杆519和底板521,其中皮带轮Ⅰ517与底板521连接,皮带轮Ⅱ520呈悬空设置,皮带518缠绕在皮带轮Ⅰ517和皮带轮Ⅱ520上,皮带轮Ⅰ517和皮带轮Ⅱ520之间通过导杆519连接。底板521的前端固定有连接板523,连接板523通过弹簧522与机架连接。通过设置弹簧522,可以对两皮带传送单元之间的间隙进行调节。当两皮带传送单元之间的钵体苗较粗时,钵体苗对两侧的皮带传送单元产生向外的张力,在弹簧522的作用下,底板521带动与其连接的皮带传送单元外扩,使两皮带传送单元之间的距离变大,并在弹簧522的作用下实现了皮带传动单元的自动复位,从而实现了两皮带传动单元之间的距离的自动调整和自动复位。导苗机构起到了过渡和矫正钵体苗的作用,让钵体苗能够顺利的、正确的由钵体苗输送机构转移到土地。
如图8所示,导苗机构的外侧设有水平方向设置的水平外侧板514,钵体苗输送机构末端的外侧设有倾斜外侧板513,倾斜外侧板513的末端与水平外侧板514连接,且倾斜外侧板513与水平外侧板514之间呈一定的角度,起到一定的阻苗作用,防止钵体苗扎堆进入皮带轮中而出现的移栽错误。导苗机构的前方设有开沟器515,导苗机构的后方设有覆土器516,开沟器515用于开出一定深度的种沟,钵体苗被导苗机构转移至种沟后,通过覆土器516覆盖钵体苗的根部,从而完成钵体苗的移栽。
该钵体蔬菜移栽机的工作过程如下所述:首先,丝杠主动轴206带动丝杠丝杠从动轴201 转动,从而使丝杠从动轴201上的托盘依次转动至滚轮顶托装置3的上方,滚轮顶托装置3 的滚轮303顶起托盘205的后端,使托盘205的前端向下倾斜,托盘205上放置的钵体苗盘自动落至苗盘输送装置4的支撑杆403上,支撑杆403随传送链402传送过程中,带动钵体苗盘向钵体苗抓取机构方向移动。当钵体苗盘被传送至挤苗板405处时,钵体苗盘内的钵体苗被挤出,机械手501抓取钵体苗并输送落至入苗口502处,钵体苗从出苗口504进入钵体苗输送机构,钵体苗输送机构将钵体苗输送至导苗机构,导苗机构将钵体苗平稳顺利的转移至开沟器515所开的种沟内,并通过覆土板将钵体苗的根部覆盖,实现了存苗、取苗、送苗和移栽的全自动移栽过程。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钵体蔬菜移栽机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5)

1.一种钵体蔬菜移栽机,包括机架(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螺旋连杆存放装置(2)、滚轮顶托装置(3)、苗盘传送装置(4)和轨道式移栽装置(5),螺旋连杆存放装置(2)、滚轮顶托装置(3)、苗盘传送装置(4)和轨道式移栽装置(5)均设置在机架(1)上,苗盘传送装置(4)水平设置在机架(1)的顶部,苗盘传送装置(4)的后端外侧设有螺旋连杆存放装置(2),苗盘传送装置的后端与滚轮顶托装置(3)连接,苗盘传送装置(4)的前端外侧设有轨道式移栽装置(5),轨道式移栽装置(5)位于苗盘传送装置(4)的下方,轨道式移栽装置(5)呈倾斜设置,其顶端位于苗盘传送装置(4)的前端外侧,另一端位于螺旋连杆存放装置(2)的下方,苗盘传送装置(4)包括两条平行设置的传送链(402),传送链(402)的下方设有空苗盘存放仓(401),空苗盘存放仓(401)固定在机架(1)上;
所述螺旋连杆存放装置(2)包括丝杠主动轴(206)、丝杠从动轴(201)和托盘(205),丝杠主动轴(206)的底部与电机连接,丝杠从动轴(201)套在丝杠主动轴(206)的上部外侧,丝杠主动轴(206)上设有外螺纹,对应的丝杠从动轴(201)内设有内螺纹,丝杠从动轴(201)的外表面间隔设置数个托盘(205),托盘(205)通过数个连杆与丝杠从动轴(201)连接;
托盘(205)前端的两侧边分别通过连杆Ⅱ(203)与托盘前端上方的连杆Ⅰ(202)的两端固定连接,连杆Ⅰ(202)的中部通过连杆Ⅲ(204)与丝杠从动轴(201)连接,连杆Ⅳ(207)的前端与托盘(205)的后端连接,连杆Ⅳ(207)的后端滑动设置在连杆Ⅲ(204)内的滑槽(208)内,滚轮顶托装置(3)位于托盘(205)的下方,托盘(205)的前端位于苗盘传送装置(4)后端的上方;
所述滚轮顶托装置(3)包括连接杆(301)和数个滚轮(303),数个滚轮(303)平行设置在滚轮支撑杆(302)上,滚轮(303)的中心轴与滚轮支撑杆(302)转动连接,滚轮(303)位于托盘(205)后端的下方,连接杆(301)的前端与苗盘传送装置(4)铰接,连接杆(301)的后端与滚轮支撑杆(302)固定连接;
所述轨道式移栽装置包括钵体苗抓取机构、钵体苗输送机构、导苗机构、开沟器和覆土器,钵体苗输送机构呈倾斜设置,钵体苗输送机构的前端位于苗盘传送装置(4)的前端外侧,钵体苗输送机构的后端与导苗机构连接,导苗机构位于螺旋连杆存放装置(2)的下方;
所述导苗机构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皮带传动单元,两皮带传动单元之间存在供钵体苗通过的间隙,皮带传送单元包括皮带轮Ⅰ(517)、皮带轮Ⅱ(520)、皮带(518)、导杆(519)和底板(521),皮带轮Ⅰ(517)与底板(521)连接,皮带轮Ⅱ(520)呈悬空设置,皮带(518)缠绕在皮带轮Ⅰ(517)和皮带轮Ⅱ(520)上,皮带轮Ⅰ(517)和皮带轮Ⅱ(520)之间通过导杆(519)连接,底板(521)的前端固定有连接板(523),连接板(523)通过弹簧(522) 与机架连接;
所述导苗机构的前方设有开沟器(515),导苗机构的后方设有覆土器(5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钵体蔬菜移栽机,其特征在于:两传送链(402)之间连接有数根平行设置的支撑杆(403),相邻两支撑杆(403)之间存在间隙,传送链(402)的后端位于托盘(205)前端的下方,传送链(402)的前部上方固定有传送链外挡板(404),传送链(402)的前端设有挤苗板(405),挤苗板(405)位于支撑杆(403)的下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钵体蔬菜移栽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钵体苗输送机构包括机械手(501)、入苗口(502)、移动杆(503)和出苗口(504),入苗口(502)和出苗口(504)均设置在机架上,入苗口(502)位于出苗口(504)的上方,移动杆(503)上设有数个机械手(501),机械手(501)沿移动杆(503)滑动,移动杆(503)的两端分别设置在机架的滑轨内,且移动杆(503)的端部沿滑轨前后滑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钵体蔬菜移栽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钵体苗输送机构包括传送带(508)和气动马达(505),气动马达(505)通过中控器(506)与气缸(507)连接,传送带(508)的上方沿其长度方向的两侧分别设有导苗柱(509),沿传送带(508)长度方向的一侧设有防倾倒板(510),防倾倒板(510)位于导苗柱(509)的上方,导苗柱(509)和防倾倒板(510)通过固定板(511)与支撑侧板(512)固定连接,支撑侧板(512)沿传送带(508)的长度方向设置,支撑侧板(512)的两端分别与机架固定连接,沿支撑侧板(512)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数个固定板(51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钵体蔬菜移栽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苗机构的外侧设有水平方向设置的水平外侧板(514),钵体苗输送机构末端的外侧设有倾斜外侧板(513),倾斜外侧板(513)的末端与水平外侧板(514)之间呈夹角连接。
CN202121141296.0U 2020-09-23 2021-05-26 钵体蔬菜移栽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5957122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0994449 2020-09-23
CN202022099444 2020-09-23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957122U true CN215957122U (zh) 2022-03-08

Family

ID=805746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141296.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5957122U (zh) 2020-09-23 2021-05-26 钵体蔬菜移栽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95712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738557B (zh) 一种穴盘苗全自动移栽机
WO2022007253A1 (zh) 一种盆径可调式钵盆分离输送装置
CA2692173C (en) Transplanting apparatus
CN101715671B (zh) 一种输送带-转盘组合式喂苗装置
CN109197060B (zh) 具有低损伤仿形快速取苗装置的穴盘苗全自动移栽机及方法
CN203563437U (zh) 一种移栽机及其苗盘输送装置
CN109644593B (zh) 蔬菜移栽起垄一体机
CN107801454B (zh) 一种移栽机用取苗和投苗装置
CN112106498B (zh) 全自动钵体蔬菜移栽机
CN113383628A (zh) 一种高速钵苗定植机
CN215957122U (zh) 钵体蔬菜移栽机
CN214507939U (zh) 一种双芽段蔗种连续供种装置
CN111977341B (zh) 一种全自动移栽机穴盘自动回收装置
CN110301198A (zh) 一种全自动移栽机空苗盘回收装置及方法
CN112772073A (zh) 一种双芽段蔗种连续供种装置
CN114982438B (zh) 一种牵引式蔬菜自动移栽机
CN115735497A (zh) 振动取苗式自动移栽机
CN103392427A (zh) 钵体毯状苗的机械化栽秧工艺
CN108848816B (zh) 移栽机输送分苗系统
CN216438103U (zh) 一种多功能农业播种机
CN212381666U (zh) 一种高速钵苗定植机
CN110301220B (zh) 钵体叶菜机收系统及方法
CN114313955A (zh) 一种定植杯自动摆杯装置及定植杯夹具
EP2223585A1 (en) Transplanting apparatus
CN106508214B (zh) 全自动大蒜播种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2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