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942748U - 冲击式扳手 - Google Patents

冲击式扳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942748U
CN215942748U CN202122068380.0U CN202122068380U CN215942748U CN 215942748 U CN215942748 U CN 215942748U CN 202122068380 U CN202122068380 U CN 202122068380U CN 215942748 U CN215942748 U CN 21594274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mpact
key
operating mechanism
impact wrench
oper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068380.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任文红
范光明
全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ze Electric Power Tianji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ze Electric Power Tianji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ze Electric Power Tianjin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ze Electric Power Tianji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068380.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94274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94274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94274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ibration Prevent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冲击式扳手,所述冲击式扳手包括冲击机构、输出机构、减振机构和操作机构,所述冲击机构向所述输出机构施加使所述输出机构旋转的冲击力,所述减振机构包括弹性减振件,所述减振机构连在所述操作机构和所述冲击机构之间,所述操作机构包括防护按键和启动按键,所述防护按键包括抵触部,所述防护按键未按下时,其抵触部抵触所述启动按键,使所述启动按键无法按下,所述防护按键被按下后,其抵触部避让开所述启动按键,使所述启动按键能正常按下。该冲击式扳手的操作机构的振感小,产品体验好,具有防护功能,可防止误启动,使用安全性高,结构紧凑,集成性高,结构简单,容易推广应用。

Description

冲击式扳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扳手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减振且具有防护功能的冲击式扳手。
背景技术
市场上的冲击式扳手主要有两类:一类是直扭式扳手,它因为有反向力臂,可以轻松的安装扭矩传感器而达到精确定扭的要求,但是直扭式扳手体积较大,重量重;另一类是冲击式扳手,冲击式扳手体积小重量轻且能提供较大扭矩,是目前市场上应用比较广泛的一种。
目前的冲击式扳手,作业时,手能感觉到比较强烈的冲击感,导致产品体验不好,长时间作业还会因手部被冲击麻木而影响作业安全,此外,另外,作业过程中,还存在误操作导致扳手启动作业的情况,也会影响作业安全。
有鉴于此,如何提升冲击式扳手的产品体验和使用安全性,是需要本领域技术人员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冲击式扳手,所述冲击式扳手包括冲击机构、输出机构、减振机构和操作机构,所述冲击机构向所述输出机构施加使所述输出机构旋转的冲击力,所述减振机构包括弹性减振件,所述减振机构连在所述操作机构和所述冲击机构之间。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减振机构包括第一弹性减振件以及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操作机构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冲击机构沿轴向相互错开,从而形成轴向间隔空间;所述第一弹性减振件布置在所述轴向间隔空间中且两端各设一个固定部,两个所述固定部互不接触并分别与所述第二连接部及所述冲击机构连接。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减振机构包括第二弹性减振件;所述连接件还包括第三连接部;所述第三连接部至少部分围绕在所述冲击机构外周且与所述冲击机构沿径向相互错开,从而形成径向间隔空间;所述第二弹性减振件布置在所述径向间隔空间中且与所述冲击机构及所述第三连接部紧密接触。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内周面和/或所述冲击机构的外周面设有:与所述第二弹性减振件适配、以容置所述第二弹性减振件的凹槽。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连接部为法兰板,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为连在所述法兰板两端的套筒结构。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操作机构包括操作机构本体,所述操作机构本体包括防护按键和启动按键,所述防护按键包括抵触部,所述防护按键未按下时,其抵触部抵触所述启动按键,使所述启动按键无法按下,所述防护按键被按下后,其抵触部避让开所述启动按键,使所述启动按键能正常按下。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操作机构本体包括第一握持件,所述防护按键和所述启动按键集装于所述第一握持件。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操作机构本体包括第二握持件,所述第二握持件表面设有防滑结构。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冲击式扳手还包括控制机构,所述控制机构与所述冲击机构的动力部件通信连接,以控制所述冲击机构,所述操作机构还包括支架,所述支架包括载台,所述操作机构本体和所述控制机构均装载在所述载台上。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架还包括支臂,所述支臂的底部连接所述载台、顶部绕过所述控制机构伸到所述控制机构上方,所述操作机构本体的各握持件均连在所述支臂的顶部。
本方案提供的冲击式扳手具有以下优势:操作机构的振感小,产品体验好,具有防护功能,可防止误启动,使用安全性高,结构紧凑,集成性高,结构简单,容易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冲击式扳手一种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为图1中冲击机构的剖视图;
图3为图1中减振机构的剖视图;
图4为图3中第一弹性减振件及与之相连的固定部的剖视图。
图5为图1中第一握持件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冲击机构,101驱动部件,102减速部件,103驱动轴,104弹性部件,105冲击块,105a第一凸起,106外壳,106a凹槽,107导轨副;
20输出机构,201输出轴,201a第二凸起;
30减振机构,301连接件,301a第一连接部,301b第二连接部, 301c第三连接部,302第一弹性减振件,303固定部,304第二弹性减振件。
40操作机构,401操作机构本体,401a第一握持件,401b第二握持件,B防滑结构,401c防护按键,401d启动按键,402支架,402a 载台,402b支轴,402c支臂;
50控制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文所述的径向是指驱动轴103的径向,轴向是指驱动轴103的轴向、周向是指驱动轴103的周向。
如图1,该冲击式扳手包括冲击机构10、输出机构20、减振机构 30、操作机构40以及控制机构50。
应用时,用户手持操作机构40并通过操作机构40输入相应的用户指令,比如启动指令、停机指令、加速指令、减速指令等,控制机构50与冲击机构10通信连接,基于用户指令控制冲击机构10。冲击机构10启动后,向输出机构20施加冲击力,使输出机构20的输出轴201绕自身轴线旋转。
输出轴201旋转,从而带动连在输出轴201端部的套筒或柱体旋转,套筒套在待旋松或待旋紧的螺母、螺栓等零件外,柱体伸到待旋松或待旋紧的螺母、螺栓等零件的沉孔内,从而带动螺母、螺栓等部件旋转,以此实现旋松或旋紧。
冲击机构10向输出机构20施加冲击力的过程,会产生振动,减振机构30连在操作机构40和冲击机构10之间,能有效阻隔该振动向操作机构40的传递,从而能降低用户的手部振感。
较强烈的手部振感持续一段时间后会导致手部麻木,致使用户无法平稳地把持住扳手,因而会影响作业安全,而且导致产品体验不好,本方案通过在操作机构40和冲击机构10之间连接减振机构30有效解决了这一问题,提升了作业安全性和产品体验。
需说明,控制机构50为选设机构,也就是说,也可以不设控制机构50。不设控制机构50的话,一些功能(比如响应于上述加速指令或减速指令的加速功能或减速功能)可能无法实现,但是优势是:整机重量轻、成本低。
具体的,如图2,图2展示了一种冲击机构10的结构,该冲击机构10包括外壳106以及集装在外壳106中的驱动部件101、减速部件 102、驱动轴103、弹性部件104、冲击块105、导轨副107等。驱动部件101可采用电机,弹性部件104可采用弹簧。冲击块105上设有第一凸起105a,输出轴201上设有第二凸起201a。冲击块105位于初始位置时,其第一凸起105a与输出轴201的第二凸起201a在轴向上有重叠(图示状态),而且,其第一凸起105a与第二凸起201a在周向上相互间隔。
该冲击机构10的动作过程为:
驱动部件101的动力通过减速部件102传递给驱动轴103,带动驱动轴103绕自身轴线旋转,进而带动冲击块105旋转,使冲击块105 自上述初始位置转动到与第二凸起201a相接触的位置,接触的瞬间会冲击第二凸起201a,从而能带动输出轴201旋转;
第一凸起105a与第二凸起201a接触后,冲击块105会受到来自输出轴201的阻力,在该阻力作用下,冲击块105与驱动轴103不能保持同步旋转而是还会相对驱动轴103旋转,受导轨副107的导引作用,冲击块105相对驱动轴103旋转的同时也会沿轴向向靠近弹性部件104的方向移动,从而使弹性部件104蓄能;
移动到一定位置后,冲击块105的第一凸起105a与输出轴201 的第二凸起201a在轴向上不再重叠而是相互错开,这时,弹性部件 104会释放弹性能,使冲击块105复位到上述初始位置,从而再次重复上述冲击过程,如此循环往复,直至关停驱动部件101。
该冲击机构10结构简单紧凑、能通过控制冲击的次数实现不同大小的扭矩输出。需说明,冲击机构10的结构不局限于此,也可以是现有的市面上冲击式扳手所用的冲击机构。
具体的,如图3和图4,图3和图4展示了一种减振机构30的结构,该减振机构30包括连接件301、第一弹性减振件302、固定部303 和第二弹性减振件304。连接件301包括第一连接部301a、第二连接部301b和第三连接部301c。
如图3,第一连接部301a与操作机构40(图中,支轴402b是操作机构40的一部分)连接,图示方案中,第一连接部301a采用套筒结构,套在支轴402b外,该套筒的内孔一端设限位挡台,支轴402b 的一端抵在该挡台上实现定位。当然,第一连接部301a不局限于套筒结构,只要能实现与操作机构40连接的结构均可。
如图3,第二连接部301b与冲击机构10沿轴向相互错开,从而在第二连接部301b和冲击机构10之间形成轴向间隔空间。第一弹性减振件302布置在该轴向间隔空间中。如图4,第一弹性减振件302 的两端连有固定部303,两端的固定部303之间有间隔而互不接触,固定部303可采用金属材质,第一弹性减振件302可采用橡胶材质,固定部303与第一弹性减振件302可以硫化在一起。如图3,第一弹性减振件302的一端通过固定部303与第二连接部301b连接,另一端通过固定部303与冲击机构10的外壳106连接,具体可以采用紧固螺钉、紧固螺母等实现该连接,也可以利用固定部303自身上的螺纹实现该连接。采用该结构,保障了连接件301与冲击机构10在轴向上仅通过第一弹性减振件302弹性接触,而没有刚性接触,从而有效阻隔了冲击机构10的振动向操作机构40的传递。
图示方案中,第二连接部301b采用法兰板,这样方便连接固定部303,当然,不局限于法兰板,只要能实现与固定部303连接的结构均可。图示方案中,第二连接部301b布置在冲击机构10的顶端上方,轴向间隔空间形成在第二连接部301b与冲击机构10的顶端面之间,或者,也可在冲击机构10的外周设凸缘,将第二连接部301b布置在该凸缘上方,轴向间隔空间形成在该凸缘与第二连接部301b之间。
如图3,第三连接部301c至少部分围绕在冲击机构10外周且与冲击机构10沿径向相互错开,从而在冲击机构10与冲击机构10形成径向间隔空间。第二弹性减振件304布置在该径向间隔空间中并与所述冲击机构10以及第三连接部301c紧密接触。第二弹性减振件304 进一步阻隔了冲击机构10的振动向操作机构40的传递,而且还能进一步定位减振机构30,使减振机构30的径向位置稳定。第二弹性减振件304可采用环状结构,或者是沿周向均匀间隔布设的多个块状结构。
需说明,如果将第一弹性减振件302的径向刚度设置得足够大的话,也可不设第二弹性减振件304,但是,第一弹性减振件302的径向刚度也不宜太大,否则会影响减振性能。同时设置第一弹性减振件 302和第二弹性减振件304,并为两者配置适宜大小的刚度,为优选实施方式。
进一步的,还可以在第三连接部301c的内周面和/或冲击机构10 的外周面设置与第二弹性减振件304的外表面形状尺寸等适配凹槽1,以容置第二弹性减振件304。图示方案中,在冲击机构10的外周面上设置凹槽106a,第二弹性减振件304部分嵌在凹槽106a内。这样设计,第二弹性减振件304不借助其他连接零件就能实现定位安装,利于简化结构。
图示方案中,第三连接部301c采用套筒结构,当然,不局限于套筒结构,只要能环绕在冲击机构10外周的结构就可以。图中方案中,两个套筒结构分别连在法兰板的两端,两个套筒结构与法兰板可一体成型。
如图1,操作机构40包括操作机构本体401,操作机构本体401 包括集装有按键的第一握持件401a和表面设有防滑结构B的第二握持件401b。用户握持第一握持件401a时会触碰按下按键,从而实现用户指令的输入。图示方案中,配置了两个第一握持件401a,两个第一握持件401a的握持方位不同,这样使用过程中,用户可根据所处其所处的方位选择方便握持的第一握持件401a。扳手工作过程中或者移动扳手的过程中,用户可握持第二握持件401b。
如图1,操作机构40还包括支架402,操作机构本体401和控制机构50均连在该支架402上。具体的,该支架402包括载台402a、连在载台402a上的支臂402c和连在载台402a下的支轴402b,控制机构50装载在载台402a上,支臂402c的顶部绕过控制机构50伸到控制机构50上方,操作机构本体401的各握持件连在支臂402c的顶部。这样设计,结构紧凑,节省空间。
如图5,第一握持件401a集装有防护按键401c和启动按键401d,启动按键401d按下时,扳手启动。第一握持件401a具有内腔,防护按键401c的一端设有抵触部。防护按键401c未按下时,其抵触部抵触启动按键401d,使启动按键401d无法按下,防护按键401c被按下后,其抵触部避让开启动按键401d,使启动按键401d能正常按下。采用该结构,启动按键401d只有在防护按键401c被按下后才能被按下,所以能避免不小心触碰了启动按键401d导致扳手误启动而引发安全事故的问题。
将防护按键401c和启动按键401d均集装在第一握持件401a上,当用户握持住第一握持件401a时,能一并按下防护按键401c和启动按键401d,所以能克服设置防护按键401c使用户的操作变复杂的问题。最好将防护按键401c设置在第一握持件401a先被握持住的部位处,而将启动按键401d设置在第一握持件401a后被握持住的部位处,以便每次握持均能先按下防护按键401c再按下启动按键401d,通常,第一握持件401a的上部先被握持到,下部后被握持到,所以可将防护按键401c集装在第一握持件401a的上部,将启动按键401d集装在第一握持件401a的下部,防护按键401c和启动按键401d成相对布置的形式。
综上,本方案提供的冲击式扳手具有以下优势:操作机构40的振感小,产品体验好,具有防护功能,可防止误启动,使用安全性高,结构紧凑,集成性高,结构简单,容易推广应用。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冲击式扳手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冲击式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击式扳手包括冲击机构(10)、输出机构(20)、减振机构(30)和操作机构(40),所述冲击机构(10)向所述输出机构(20)施加使所述输出机构(20)旋转的冲击力,所述减振机构(30)包括弹性减振件,所述减振机构(30)连在所述操作机构(40)和所述冲击机构(10)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击式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机构(30)包括第一弹性减振件(302)以及连接件(301);所述连接件(301)包括第一连接部(301a)和第二连接部(301b);所述第一连接部(301a)与所述操作机构(40)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301b)与所述冲击机构(10)沿轴向相互错开,从而形成轴向间隔空间;所述第一弹性减振件(302)布置在所述轴向间隔空间中且两端各设一个固定部(303),两个所述固定部(303)互不接触并分别与所述第二连接部(301b)及所述冲击机构(10)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冲击式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机构(30)包括第二弹性减振件(304);所述连接件(301)还包括第三连接部(301c);所述第三连接部(301c)至少部分围绕在所述冲击机构(10)外周且与所述冲击机构(10)沿径向相互错开,从而形成径向间隔空间;所述第二弹性减振件(304)布置在所述径向间隔空间中且与所述冲击机构(10)及所述第三连接部(301c)紧密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冲击式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部(301b)的内周面和/或所述冲击机构(10)的外周面设有:与所述第二弹性减振件(304)适配、以容置所述第二弹性减振件(304)的凹槽。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冲击式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部(301b)为法兰板,所述第一连接部(301a)和所述第二连接部(301b)为连在所述法兰板两端的套筒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冲击式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机构(40)包括操作机构本体(401),所述操作机构本体(401)包括防护按键(401c)和启动按键(401d),所述防护按键(401c)包括抵触部,所述防护按键(401c)未按下时,其抵触部抵触所述启动按键(401d),使所述启动按键(401d)无法按下,所述防护按键(401c)被按下后,其抵触部避让开所述启动按键(401d),使所述启动按键(401d)能正常按下。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冲击式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机构本体(401)包括第一握持件(401a),所述防护按键(401c)和所述启动按键(401d)集装于所述第一握持件(401a)。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冲击式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机构本体(401)包括第二握持件(401b),所述第二握持件(401b)表面设有防滑结构(B)。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冲击式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击式扳手还包括控制机构(50),所述控制机构(50)与所述冲击机构(10)的动力部件通信连接,以控制所述冲击机构(10),所述操作机构(40)还包括支架(402),所述支架(402)包括载台(402a),所述操作机构本体(401)和所述控制机构(50)均装载在所述载台(402a)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冲击式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402)还包括支臂(402c),所述支臂(402c)的底部连接所述载台(402a)、顶部绕过所述控制机构(50)伸到所述控制机构(50)上方,所述操作机构本体(401)的各握持件均连在所述支臂(402c)的顶部。
CN202122068380.0U 2021-08-30 2021-08-30 冲击式扳手 Active CN21594274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068380.0U CN215942748U (zh) 2021-08-30 2021-08-30 冲击式扳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068380.0U CN215942748U (zh) 2021-08-30 2021-08-30 冲击式扳手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942748U true CN215942748U (zh) 2022-03-04

Family

ID=804310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068380.0U Active CN215942748U (zh) 2021-08-30 2021-08-30 冲击式扳手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94274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448261A (en) Motorized hand tool for drilling
WO2020059666A1 (ja) 打込機
EP1647503B1 (en) Container with lid that can be operated electrically
US20160201747A1 (en) Frequency-variable hand rubbed-type motor speed reduction clutch apparatus, and washing machine
CN215942748U (zh) 冲击式扳手
SE528874C2 (sv) Manöveranordning
CN215701284U (zh) 扳手装置
CN215735808U (zh) 一种开关盒组件和割草机
CN212208006U (zh) 一种采用电流监测控制阀门开关的装置
WO2004106760A2 (ja) クラッチ機構体
CN219904486U (zh) 握把和营地车
JPS62297007A (ja) 振動ドリル
JP3566737B2 (ja) 電動回転工具の無反動クラッチ装置
CN219544868U (zh) 握把和营地车
JP3133271B2 (ja) 収納装置
JP3571331B2 (ja) 吊具
CN220518486U (zh) 摩托车起步防撞控制把手
CN219487466U (zh) 转向结构及清洁机器人
CN112573320B (zh) 一种限速器
TWM456977U (zh) 撥桿式控制開關
CN209776177U (zh) 电子油门踏板总成
CN210310745U (zh) 盖板拆装结构以及电动车
CN215402419U (zh) 一种升降机运动机构
CN219921210U (zh) 一种输入装置、主操作手、医生操作端及手术机器人
CN2182901Y (zh) 电动起子用的缓冲离合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