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937213U - 一种垃圾分离器和真空吸尘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垃圾分离器和真空吸尘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937213U
CN215937213U CN202121476121.5U CN202121476121U CN215937213U CN 215937213 U CN215937213 U CN 215937213U CN 202121476121 U CN202121476121 U CN 202121476121U CN 215937213 U CN215937213 U CN 21593721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parator
cyclone chamber
rotating
garbage
vacuum clean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476121.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檀冲
魏秋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Puppy Vacuum Cleaner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Puppy Vacuum Cleaner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Puppy Vacuum Cleaner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Puppy Vacuum Cleaner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476121.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93721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93721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93721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lters For Electric Vacuum Clean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真空吸尘器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垃圾分离器和真空吸尘器,该垃圾分离器包括旋风室、旋转分离器、驱动电机和尘桶,旋转分离器设置于旋风室的内部,驱动电机设置于旋转分离器的内部,驱动电机与旋转分离器转动连接,驱动电机与旋风室连接,并能够驱动旋转分离器在旋风室内旋转工作,流体入口和流体出口沿旋转分离器的旋转轴线方向相对设置在旋风室上,尘桶设有垃圾入口,旋风室上设有与垃圾入口连通的开孔,开孔的位置位于与旋转分离器的旋转面相正对的旋风室上,尘桶与旋风室连接,并能够使旋转分离器旋转工作时从旋转流体中分离出的固体垃圾从垃圾入口落入尘桶内。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垃圾分离器应用于真空吸尘器中,来提高吸尘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垃圾分离器和真空吸尘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真空吸尘器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垃圾分离器和真空吸尘器。
背景技术
在真空吸尘器研发过程中发现,当真空吸尘器的分离器采用旋转分离器时,由于旋转分离器会进行旋转,从而搅动吸入的流体随之旋转,这样气流很容易将已近沉淀的垃圾裹挟到气流中,从而不利于垃圾的分离和对垃圾的收集。因此,需要对此做出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垃圾分离器和真空吸尘器,以解决现有采用旋转分离器的真空吸尘器在工作时,旋转分离器产生的旋转流体容易裹挟沉淀的垃圾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垃圾分离器,包括旋风室、尘桶和旋转分离器,该旋风室设置有流体入口和流体出口;该旋转分离器设置于该旋风室的内部,并能够在该旋风室内旋转工作,该流体入口和流体出口沿该旋转分离器的旋转轴线方向相对设置在该旋风室上,该尘桶设有垃圾入口,该旋风室上还设置有与该垃圾入口连通的开孔,该开孔的位置位于与该旋转分离器的旋转面相正对的旋风室上,该尘桶与该旋风室连接,并能够使该旋转分离器旋转工作时从旋转流体中分离出的固体垃圾从该垃圾入口落入该尘桶内。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旋转分离器为中空旋转体,该中空旋转体的侧面开设有多个通风孔,该中空旋转体的顶部为封闭面,并朝向该旋风室的流体入口设置,该中空旋转体的底部为开口,并朝向该旋风室的流体出口设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旋转分离器为圆柱体。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垃圾分离器还包括:驱动电机,该驱动连接设置于该旋转分离器的内部,该驱动电机与该旋转分离器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旋风室的流体出口设置有第一过滤装置,该驱动电机与该第一过滤装置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旋风室与该尘桶为可拆卸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旋风室的流体入口和流体出口,以及该第一过滤装置的中心轴线分别与该旋转分离器的旋转轴线平行。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真空吸尘器,包括风机仓,该风机仓内设置有风机,其还包括上述垃圾分离器,该垃圾分离器与该风机仓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风机仓内还设有第二过滤装置,该风机仓中的风机、第二过滤装置、该旋风室的流体出口和流体入口、该第一过滤装置、该风机仓中的风机和第二过滤装置的中心轴线分别与该旋转分离器的旋转轴线平行。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真空吸尘器为手持式吸尘器,该真空吸尘器还包括把手,该把手与该风机仓或/和旋风室连接,且当握持该把手操作该真空吸尘器工作时,该尘桶位于该旋风室的下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垃圾分离器的有益效果至少在于:通过将尘桶和旋风室分开并连通,这样,一方面,进入旋风室内的流体中的大颗粒垃圾将会与旋转的旋转分离器的表面发生碰撞,从而在撞击力和重力的作用下,落入尘桶中;另外,旋转分离器沿旋转轴线旋转,将会在旋风室中形成类似旋风的效果,流体中的其他垃圾或污物将会沿旋风室的内壁周向螺旋运动,当运动到与旋风室连通的尘桶时,由于壁面不再存在,流体中的垃圾或污物将会受到重力的作用,也落入尘桶中,从而获得很好的吸尘效果,并且能够避免旋风室内旋转流体再次裹挟尘桶中已经沉淀的垃圾;另一方面,采用尘桶与旋风室分开,可以进一步减小真空吸尘器的长度和体积。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垃圾分离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真空吸尘器的侧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1 垃圾分离器
2 风机仓
3 把手
11 旋风室
12 尘桶
13 旋转分离器
14 驱动电机
15 第一过滤装置
21 风机
22 第二过滤装置
111 流体入口
112 流体出口
113 开孔
131 旋转轴线
121 垃圾入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当部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部件,它可以直接或者间接位于该另一个部件上。当一个部件被称为“连接于”另一个部件,它可以是直接或者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部件上。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仅是为了便于描述,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方案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便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技术特征的数量。“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垃圾分离器的结构示意图。
见图1,垃圾分离器1包括:旋风室11、尘桶12和旋转分离器13。其中,旋风室11上设置有流体入口111和流体出口112,旋转分离器13设置于旋风室11的内部,并能够在旋风室11内旋转工作,流体入口111和流体出口112沿旋转分离器13的旋转轴线131方向相对设置在旋风室11上,尘桶12设有垃圾入口121,旋风室11上还设置有与垃圾入口121连通的开孔113,开孔113的位置位于与旋转分离器13的旋转面(即图1中旋转分离器13下方的侧面)相正对的旋风室11上,尘桶12与旋风室11连接,并能够使旋转分离器13旋转工作时从旋转流体中分离出的固体垃圾从垃圾入口121落入尘桶12内。
上述垃圾分离器1的工作原理为:当真空吸尘器工作时,载有垃圾的流体从旋风室11的流体入口111进入到旋风室11内,垃圾一般包含大颗粒的污物以及小颗粒的灰尘。一方面,由于旋风室11的流体入口111是沿旋转分离器13的旋转轴线131方向设置,那么,载有垃圾的流体受到真空吸尘器产生的负压的作用,将朝向旋转分离器13运动,此时,流体中的大颗粒垃圾将会与旋转工作的旋转分离器13的表面发生碰撞,从而在撞击力和重力的作用下,落入到尘桶12中。另一方面,旋转分离器13沿旋转轴线131旋转,如此将会在旋风室11中形成类似旋风的效果,那么载有垃圾的流体将会沿旋风室11的圆周壁面螺旋运动,当运动到尘桶12的正上方时,由于旋风室11上开设有开孔113的缘故,开孔113部分的旋风室11的内壁面将不存在,从而流体中的垃圾或者污物将会受到重力的作用,也落入尘桶12中,进而获得很好的尘气分离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旋转分离器13具体包括中空旋转体的结构,其中,中空旋转体是指平面曲线或直线以同一平面内的一条直线作为旋转轴进行旋转所形成的立体几何图形,该曲线或直线与旋转轴不相交。该曲线或直线旋转形成的面为中空旋转体的侧面,该旋转轴即中空旋转体的旋转轴线131。
再见图1,中空旋转体的侧面开设有多个通风孔,中空旋转体的顶部(图1中旋转分离器13的右边)为封闭面,并朝向旋风室11的流体入口111设置,中空旋转体的底部(图1中旋转分离器13的左边)为开口,并朝向旋风室11的流体出口112设置。
具体地,中空旋转体外部的具体形状可以为任意形状,以及尺寸和大小本实用新型不做具体限制。例如,上述中空旋转体可以优选为圆柱体或圆锥体。
在一些实施例中,再见图1,垃圾分离器1中还可以包括驱动电机14,驱动连接设置于旋转分离器13的内部,驱动电机14与旋转分离器13连接,其驱动电机14与旋风室11连接。其中,旋转分离器13与驱动电机14为旋转连接,旋转分离器13可以在驱动电机14的驱动下,跟随驱动电机14进行旋转;而驱动电机14与旋风室11的连接为固定连接。当然,驱动电机14与旋风室11的连接可以是直接与旋风室11连接并固定,或者也可以是驱动电机14与连接在旋风室11上的部件(例如下文的第一过滤装置)进行连接并固定。至于驱动电机14与旋风室11的连接方式,可以为卡合连接、螺纹连接或者其他连接方式,本实用新型对此不做具体限制。
具体地,驱动电机14也可以设置在旋转分离器13的外部,例如,设置在旋转分离器13与流体入口111之间的旋风室11内,驱动电机14与旋风室11连接且固定,旋转分离器13与驱动电机14连接。驱动电机14于旋转分离器13的位置关系,可以根据产品实际情况来设定,本实用新型对此不做具体限制。
其中,驱动电机14可以具体为内转子电机和外转子电机,若选用内转子电机,则驱动电机14可以设置在旋转分离器13的内部,也可以设置在旋转分离器13的外部。若选用外转子电机,则驱动电机14可以设置在旋转分离器13的内部。
需要说明的是,在垃圾分离器1包括有驱动电机14时,驱动电机14设置在旋转分离器13的内部,可以使流体中的灰尘不容易进入到电机中;设置在旋转分离器13的外部,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占用旋风室11的空间以及与流体中的灰尘频繁接触,但这并不会影响垃圾分离器1所要实现的功能。
进一步地,驱动旋转分离器13旋转并非一定要在旋风室11内设置驱动机构,例如,也可以通过外部的驱动结构来使旋转分离器13旋转工作。例如,当垃圾分离器1连接在真空吸尘器上时,通过真空吸尘器上的驱动机构从流体出口112与旋转分离器13连接,来驱动旋转分离器13旋转工作。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来说,驱动电机14不是垃圾分离器1的必要结构。
在一些实施例中,再结合图1,垃圾分离器1还包括第一过滤装置15,第一过滤装置15设置在旋风室11的流体出口112上,用于对流出旋转分离器13中的流体进行过滤。结合上述实施例来说,当垃圾分离器1中包括驱动电机14时,第一过滤装置15与驱动连接且固定。
具体地,第一过滤装置15为空气过滤器,由于空气过滤器可以借鉴现有技术,故这里对其不做详细说明。此外,第一过滤装置15与旋风室11的连接可以为可拆卸连接,这样可以定期通过拆卸第一过滤装置15来进行更换。
在一些实施例中,旋风室11上的流体入口111和流体出口112,以及第一过滤装置15的中心轴线分别与旋转分离器13的旋转轴线131平行。例如,图1中,旋风室11的流体入口111、旋转分离器13、流体出口112和第一过滤装置15的中心与旋转分离器13的旋转轴线131相平行或重合,优选为重合。因为流体随着流动的路径增加,速度和能量会降低,本实施例这样设计,可以尽可能地使进入旋风室11的流体在旋风室11内的通过路径是最短的,从而降低流体在旋风室11的能量损耗,提高对垃圾分离的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尘桶12与旋风室11的连接为可拆卸连接,这样便于定期将尘桶12从旋风室11上取下,以便倾倒尘桶12中收集的垃圾物。此外,尘桶12还可以设置一个垃圾倾倒口和盖子(未予示出),盖子与垃圾倾倒口连接,这样,尘桶12与旋风室11的连接也可以为固定连接,在不用将尘桶12从旋风室11上取下的情况下,通过打开盖子即可实现对其中垃圾的倾倒。
其中,对于尘桶12与旋风室11的连接方式,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卡扣连接、螺纹连接或者其他连接,本实用新型对此不做具体限制。
上述实施例中的垃圾分离器1的有益效果至少在于:通过将尘桶12和旋风室11分开并连通,这样,一方面,进入旋风室11内的流体中的大颗粒垃圾将会与旋转的旋转分离器13的表面发生碰撞,从而在撞击力和重力的作用下,落入尘桶12中;另外,旋转分离器13沿旋转轴线131旋转,将会在旋风室11中形成类似旋风的效果,流体中的其他垃圾或污物将会沿旋风室11的内壁周向螺旋运动,当运动到与旋风室11连通的尘桶12时,由于壁面不再存在,流体中的垃圾或污物将会受到重力的作用,也落入尘桶12中,从而获得很好的尘气分离效率,并且能够避免旋风室11内旋转流体再次裹挟尘桶12中已经沉淀的垃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真空吸尘器的侧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见图2,该真空吸尘器包括:风机仓2和垃圾分离器1,其中,风机仓2中设置有风机21,用于产生在风机仓2内产生负压,垃圾分离器1与风机仓2连接。其中,风机仓2设置与垃圾分离器1的流体出口112对接。具体地,风机仓2与垃圾分离器1的连接优选为可拆卸连接。尤其是真空吸尘器为手持式吸尘器时,通过风机仓2与垃圾分离器1可拆卸连接,能够便于对真空吸尘器进行耗材的更换,或者对其进行维护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再见图2,风机仓2内还设有第二过滤装置22,第二过滤装置22设置在风机21的出风口上,例如,图2中第二过滤装置22围绕在风机21的出风口周围。
具体地,结合上述图1实施例来说,旋风室11的流体出口112和流体入口111、第一过滤装置15,以及风机仓2中的风机21和第二过滤装置22,各自的中心轴线分别与旋转分离器13的旋转轴线131平行或重合。这样的作用同样是使流体在真空吸尘器内的流动路径尽可能的短,使流体保持较高的流速和能量,从而提高对垃圾的分离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再见图2,真空吸尘器还包括把手3,把手3与风机仓2连接,且当握持把手3操作真空吸尘器工作时,尘桶12位于旋风室11的下方。相当于,本实施例提供的真空吸尘器优选为手持式吸尘器。这样将车通设计在旋风室11的下方,可以利用重力来使垃圾更容易进入到尘桶12中,且不容易被旋风室11内的旋转流体再次裹挟。
其中,上述把手3也可以是与旋风室11连接,或者同时与风机仓2和旋风室11连接等,本实用新型对此不做具体限制。
上述实施例中的真空吸尘器的有益效果至少在于;采用尘桶12与旋风室11分开的结构,可以将真空吸尘器的长度和体积做到更小,使旋风室11和风机仓2中的部件之间的距离更短,从而进一步提高流体对垃圾的分离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垃圾分离器,包括尘桶,其特征在于,所述垃圾分离器还包括旋风室和旋转分离器,所述旋风室上设置有流体入口和流体出口;
所述旋转分离器设置于所述旋风室的内部,并能够在所述旋风室内旋转工作,所述流体入口和流体出口沿所述旋转分离器的旋转轴线方向相对设置在所述旋风室上,所述尘桶设有垃圾入口,所述旋风室上还设置有与所述垃圾入口连通的开孔,所述开孔的位置位于与所述旋转分离器的旋转面相正对的旋风室上,所述尘桶与所述旋风室连接,并能够使所述旋转分离器旋转工作时从旋转流体中分离出的固体垃圾从所述垃圾入口落入所述尘桶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分离器为中空旋转体,所述中空旋转体的侧面开设有多个通风孔,所述中空旋转体的顶部为封闭面,并朝向所述旋风室的流体入口设置,所述中空旋转体的底部为开口,并朝向所述旋风室的流体出口设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垃圾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分离器为圆柱体。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垃圾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垃圾分离器还包括:驱动电机,所述驱动连接设置于所述旋转分离器的内部,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旋转分离器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垃圾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旋风室的流体出口设置有第一过滤装置,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第一过滤装置连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旋风室与所述尘桶为可拆卸连接。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垃圾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旋风室的流体入口和流体出口,以及所述第一过滤装置的中心轴线分别与所述旋转分离器的旋转轴线平行。
8.一种真空吸尘器,包括风机仓,所述风机仓内设置有风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垃圾分离器,所述垃圾分离器与所述风机仓连接。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真空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仓内还设有第二过滤装置,所述风机仓中的风机、第二过滤装置、旋风室的流体出口和流体入口、第一过滤装置、所述风机仓中的风机和第二过滤装置的中心轴线分别与所述旋转分离器的旋转轴线平行。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真空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吸尘器为手持式吸尘器,所述真空吸尘器还包括把手,所述把手与所述风机仓或/和旋风室连接,且当握持所述把手操作所述真空吸尘器工作时,所述尘桶位于所述旋风室的下方。
CN202121476121.5U 2021-06-30 2021-06-30 一种垃圾分离器和真空吸尘器 Active CN21593721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476121.5U CN215937213U (zh) 2021-06-30 2021-06-30 一种垃圾分离器和真空吸尘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476121.5U CN215937213U (zh) 2021-06-30 2021-06-30 一种垃圾分离器和真空吸尘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937213U true CN215937213U (zh) 2022-03-04

Family

ID=804362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476121.5U Active CN215937213U (zh) 2021-06-30 2021-06-30 一种垃圾分离器和真空吸尘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93721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803397B (zh) 电动工具
KR20020060379A (ko) 진공청소기의 사이클론 집진장치
KR20040110883A (ko) 사이클론 청소기의 먼지 분리 장치
KR20070061643A (ko) 집진장치 및 이를 가지는 진공 청소기
KR20200090569A (ko) 로봇 청소기
CN111467884A (zh) 一种布袋式空气除尘器的前置除尘集灰系统
CN110840331A (zh) 一种尘气分离装置及吸尘器
CN214682318U (zh) 一种防止排尘管堵塞的旋风分离器
CN215937213U (zh) 一种垃圾分离器和真空吸尘器
CN211722992U (zh) 一种尘气分离装置及吸尘器
CN212368881U (zh) 碎屑压实器、用于收集碎屑的收集系统和真空吸尘器
CN113413084A (zh) 一种垃圾分离器和真空吸尘器
CN218395246U (zh) 一种用于土壤研磨操作台的侧吸风装置
CN215462761U (zh) 一种易清灰的除尘布袋
KR200443516Y1 (ko) 청소기능이 부가된 집진기
CN217218891U (zh) 一种旋转分离器、垃圾分离器和真空吸尘器
CN113273924A (zh) 一种垃圾分离器和真空吸尘器
CN211559934U (zh) 主动旋风式滤尘杯及吸尘器
CN101309625A (zh) 吸尘器的垃圾回收箱
CN210079826U (zh) 一种清灰装置
CN113425193A (zh) 一种旋转分离器、垃圾分离器和真空吸尘器
CN209984149U (zh) 垃圾箱及扫地机器人
CN216090304U (zh) 一种垃圾分离器和真空吸尘器
KR200289318Y1 (ko) 진공 청소차용 집진 장치
CN210964473U (zh) 一种二级过滤旋风除尘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