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923699U - 管体原料上料设备及上料系统 - Google Patents

管体原料上料设备及上料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923699U
CN215923699U CN202122486328.7U CN202122486328U CN215923699U CN 215923699 U CN215923699 U CN 215923699U CN 202122486328 U CN202122486328 U CN 202122486328U CN 215923699 U CN215923699 U CN 21592369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body
body raw
raw materials
raw material
s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486328.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彪
郑翼
高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Haoyunda Zhichua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Haoyunda Zhichua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Haoyunda Zhichua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Haoyunda Zhichua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486328.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92369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92369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92369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pecific Conveyance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高速铁路接触网配件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管体原料上料设备及上料系统,主要包括支撑架、上料机构、储料机构、取料装置、提升装置及卸料装置;利用储料机构可以对待加工的管道原料进行码放和储存,上料机构可以对一部分代加工管体原料进行储放,以便于将管道原料逐一移动至待输送区域;取料装置能够沿支撑架的纵向移动以将管体原料搬运至储料机构上;提升装置用于抓取储料机构上的管体原料以将其转运至靠近于上料机构所处的高度;利用卸料装置抓取提升装置上的管体原料并转运至上料机构上,利用本产品,可以实现对管体原料(即待加工管体)进行自动输送及码放,提高了后续对管体原料加工及腕臂装置装配的生产效率。

Description

管体原料上料设备及上料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高速铁路接触网配件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管体原料上料设备及上料系统。
背景技术
高速铁路接触网,是沿铁路线上空架设的向电力机车供电的输电线路,高铁列车运行所仰赖的电流就是通过机车上端的接触网来输送的。接触网一旦停电,或列车电弓与接触网接触不良,对列车的供电便产生影响,因此,高铁接触网是建设高铁必不可少的组成零部件,高速铁路接触网主要由接触悬挂、腕臂装置、支柱与基础等几部分组成。高铁接触网的腕臂装置对高铁接触网起到悬挂、支撑、连接以及定位的作用。
目前,腕臂装置主要由管体(通常为圆管)以及装配在其上的各类抱箍组成。由于整个高铁路段每隔一段就需要一组腕臂,且每组腕臂的长度以及抱箍的装配位置均不一样,这样会导致高铁建设需要的腕臂数量多、种类多,而目前的管体原料加工时,大都是采用人工方式对管体原料进行逐一码放及输送,导致后续的腕臂装置装配效率难以保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旨在提供一种管体原料上料设备及上料系统,可以实现对管体原料(即待加工管体)进行自动输送及码放,提高了后续对管体原料加工及腕臂装置装配的生产效率。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管体原料上料设备,其包括支撑架、上料机构、储料机构、取料装置、提升装置及卸料装置;
所述上料机构以及至少一个所述储料机构分别与所述支撑架连接,并且所述上料机构位于所述储料机构的上方;
所述取料装置通过第一移动机构设置在支撑架上,并且位于所述储料机构的至少一侧,所述取料装置用于抓取转运装置上的管体原料并能够沿所述支撑架的纵向移动以将管体原料搬运至所述储料机构上;
所述提升装置通过第二移动机构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上,所述提升装置用于抓取所述储料机构上的管体原料并能够沿所述支撑架的竖向移动以将管体原料转运至靠近于所述上料机构所处的高度;
所述卸料装置将用于抓取所述提升装置上的管体原料并转运至所述上料机构上。
进一步的,所述上料机构包括第一框架及转运机构,所述转运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一框架的纵向一侧,所述第一框架的支撑面的高度自卸料装置至所述转运机构的方向递减。
进一步的,所述转运机构包括至少一个管体搬运装置,所述管体搬运装置包括安装座、驱动装置、第一连杆、第二连杆、连杆座及承载座;所述安装座设置在支撑架的纵梁上,所述驱动装置通过第一拉杆与所述承载座的一侧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杆转动连接在所述承载座及所述连杆座之间,所述承载座用于将所述第一框架上的管体原料沿纵向方向移动至待输送区域,所述承载座上设置有用于放置管体的第一容纳槽。
进一步的,所述转运机构还包括多个辅助支撑座,所述辅助支撑座的上端设置用于容纳管体原料的第二容纳槽。
进一步的,所述转运机构还包括推送装置,所述推送装置包括推送气缸、定位导轨、定位滑块及第一夹持装置;所述定位导轨设置在所述支撑架的纵梁上,所述推送气缸与所述定位导轨连接,所述定位滑块装配在所述定位导轨上,并且所述推送气缸通过其伸缩杆连接定位滑块,所述第一夹持装置与滑块连接,所述第一夹持装置用于夹持管体原料。
进一步的,所述储料机构包括管体支撑座,所述管体座设置在所述支撑架的横梁上,所述管体支撑座上设置有若干用于容纳管体原料的凹槽。
进一步的,所述取料装置包括第一安装座、竖向设置的第一气缸和水平设置的第二气缸,所述第一安装座与所述第一移动机构连接,所述第一气缸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座上,所述第二气缸与所述第一气缸的伸缩端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移动机构包括沿支撑架纵向设置的第一导轨和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装配在所述第一导轨上,所述第一滑块用于连接所述第一安装座。
进一步的,所述提升装置包括沿所述支撑架的竖直方向设置的第二导轨,所述第二导轨上装配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一侧连接有用于放置管体原料的承载体。
进一步的,所述卸料装置包括第三气缸和第二夹持装置,所述第三气缸水平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上,所述第二夹持装置与所述第三气缸的伸缩杆连接,用于夹持所述承载体上的管体原料并将管体原料转运至所述上料机构。
第二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管体原料上料系统,该上料系统包括转运装置以及上述的管体原料上料设备,所述转运装置用于承载管体原料,所述转运装置具有升降功能。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相比于现有技术,本申请提供的管体原料上料设备及上料系统,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该上料设备及上料系统中,主要包括支撑架、上料机构、储料机构、取料装置、提升装置及卸料装置;其中上料机构以及至少一个储料机构分别与支撑架连接,并且上料机构位于储料机构的上方,利用储料机构可以对待加工的管道原料进行码放和储存,上料机构可以对一部分代加工管体原料进行储放,以便于将管道原料逐一移动至待输送区域;取料装置通过第一移动机构设置在支撑架上,利用取料装置能够抓取转运车上的管体原料并能够沿支撑架的纵向移动以将管体原料搬运至储料机构上;提升装置通过第二移动机构设置在支撑架上,提升装置用于抓取储料机构上的管体原料并能够沿支撑架的竖向移动以将管体原料转运至靠近于上料机构所处的高度;然后利用卸料装置抓取提升装置上的管体原料并转运至上料机构上,利用本产品,可以实现可以实现对管体原料(即待加工管体)进行自动输送及码放,提高了后续对管体原料加工及腕臂装置装配的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附图给出的非限定性实施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提供的管体原料上料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提供的管体原料上料设备在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4为取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管体搬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推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2中B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提供的管体原料上料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标号:1-转运装置;2-管体原料上料设备;10-支撑架;20-上料机构;21-第一框架;22-底板;23-管体搬运装置;231-安装座;232-驱动装置;233-第一连杆;234-第二连杆;235-连杆座;236-承载座;24-辅助支撑座;25-推送装置;251-推送气缸;252-定位导轨;253-第一夹持装置;30-储料机构;40-取料装置;41-第一移动机构;42-第一气缸;43-第二气缸;44-连接体;45-第一安装座;50-提升装置;51-第二移动机构;52-承载体;53-凹槽;60-卸料装置;61-第三气缸;62-第二夹持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管体原料上料设备,利用该上料设备,可以对腕臂装置中的管体原料进行储存及码放,以便于后续的对管体原料的连续自动化加工,进而提高加工效率。
具体的,如图1至图7所示,该管体原料上料设备包括支撑架10、上料机构20、储料机构30、取料装置40、提升装置50及卸料装置60;
上料机构20以及至少一个储料机构30分别与支撑架10连接,并且上料机构20位于储料机构30的上方;储料机构30的作用是对转运装置运输来的待加工的管道原料进行搬运和储存,以供上料机构20使用,上料机构20的作用是对储料机构30中的管道原料进行转移,以提高后续的管道原料的输送加工工序的效率;实际应用时,储料机构30可以设置一个、两个或者更多的数量,多个储料机构30之间自下至下间隔分布;
取料装置40通过第一移动机构41设置在支撑架10上,并且位于储料机构30的至少一侧,第一移动机构41能够带动取料装置40沿着支撑架10的纵向方向往复移动,进而,利用取料装置40抓取转运装置上的管体原料,然后沿着支撑架10的纵向移动,将管体原料搬运至储料机构30上;
参照图7,提升装置50通过第二移动机构51设置在支撑架10上,第二移动机构51能够带动提升装置50沿着支撑架10的高度方向往复移动,进而,利用提升装置50抓取储料机构30上的管体原料,然后沿着支撑架10的竖向(高度方向)移动,将管体原料转运至靠近于上料机构20所处的高度;
卸料装置60用于抓取提升装置50上的管体原料并转运至上料机构20上。
本实施例提供的管体原料上料设备中,利用储料机构30可以对待加工的管道原料进行码放和储存,上料机构20可以对一部分代加工管体原料进行储放,以便于将管道原料逐一移动至待输送区域;取料装置40通过第一移动机构41设置在支撑架10上,利用取料装置40能够抓取转运车上的管体原料并能够沿支撑架10的纵向移动以将管体原料搬运至储料机构30上;提升装置50用于抓取储料机构30上的管体原料并能够沿支撑架10的竖向移动以将管体原料转运至靠近于上料机构20所处的高度;然后利用卸料装置60抓取提升装置50上的管体原料并转运至上料机构20上,利用本产品,可以实现可以实现对管体原料(即待加工管体)进行自动输送及码放,提高了后续对管体原料加工及腕臂装置装配的生产效率。
作为一个可选的实施方案,上料机构20包括第一框架21及转运机构,第一框架21包括两个侧挡板和间隔设置在侧挡板之间的多个底板22,底板22用于承载管体原料,转运机构设置在第一框架21的纵向一侧,底板22的上端面为支撑面,并且,支撑面的高度自卸料装置60至转运机构的方向递减,这样设置的目的是,当转运装置取走支撑面最低处的管体原料后,其他管体原料会在重力作用自动翻滚至最低处实现补料的作用。
作为一个可选的实施方案,参照图3和图5,转运机构包括至少一个管体搬运装置23,其中,管体搬运装置23包括安装座231、驱动装置232、第一连杆233、第二连杆234、连杆座235及承载座236;安装座231设置在支撑架10的纵梁上,驱动装置采用电机,驱动装置通过第一拉杆与承载座236的一侧转动连接,第二连杆234转动连接在承载座236及连杆座235之间,驱动装置驱使第一拉杆旋转时,第二连杆234连通,使承载座236能够沿着支撑架10的纵向往复移动,进而将第一框架21上的管体原料沿纵向方向移动至待输送区域,此外,在承载座236上设置有用于放置管体的第一容纳槽,以增加对管体原料的限位作用。
实际应用时,上述的管体搬运装置23可以设置多个,例如,设置为两个,分别布置在支撑架10的横向方向的靠近两侧位置,进而对管体原料提供稳定的支撑。
作为一个可选的实施方案,参照图3,转运机构还包括多个辅助支撑座24,辅助支撑座24安装在支撑架10的横梁或者纵梁上,并且,辅助支撑座24位于管体原料的待输送区域,进而对由承载座236转运至带输送区域的管体原料进行支撑,辅助支撑座24的上端设置用于容纳管体原料的第二容纳槽。
作为一个可选的实施方案,参照图3和图6,转运机构还包括推送装置25,推送装置25包括推送气缸251、定位导轨252、定位滑块及第一夹持装置253;定位导轨252设置在支撑架10的纵梁上,并沿着支撑架10的横向方向(也即管道原料的轴向输送方向)延伸,推送气缸251与定位导轨252连接,定位滑块装配在定位导轨252上,并且推送气缸251通过其伸缩杆连接定位滑块,第一夹持装置253与定位滑块连接,第一夹持装置253用于夹持管体原料,第一夹持装置253与辅助支撑座24处于同一水平方向的轴线上,利用第一夹持装置253可以对管道原料进行夹紧或者松开,当管体搬运装置23将管体原料转运至辅助支撑座24上时,第一夹持装置253夹紧管道原料,然后推送气缸251通过其伸缩杆连动定位滑块,使第一夹持装置253带动管道原料沿着支撑架10的横向移动,进而将管道原料输送至下一工位进行再加工,此处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夹持装置253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的夹爪气缸夹紧机构或者电机驱动的机械夹爪等结构,其具体的结构及工作原理本实施例中不再赘述。
作为一个可选的实施方案,储料机构30包括管体支撑座,管体座设置在支撑架10的横梁上,管体支撑座上设置有若干用于容纳管体原料的凹槽,凹槽可以设置为V字形,进而可以对管道原料提供稳定支撑,避免管道原料在支撑架10纵向产生晃动。
作为一个可选的实施方案,参照图3和图4,取料装置40设置两个,分别位于储料机构30的两侧,取料装置40包括第一安装座45、竖向设置的第一气缸42和水平设置的第二气缸43,第一安装座45与第一移动机构41连接,并能够在第一移动机构41带动下沿支撑架10纵向移动,第一气缸42沿竖直方向设置在第一安装座45上,第二气缸43与第一气缸42的伸缩端相连接,在第一气缸42的驱动下,第二气缸43可以在竖向移动,第二气缸43采用横向布置方式,第二气缸43的伸缩杆具有用于穿设于管体原料内部的连接体44。实际应用时,利用第一移动机构41将取料装置40移动至靠近转运装置的一端,第一气缸42的伸缩杆伸长使第二气缸43的伸缩杆正对于待搬运管道原料的管口,第二气缸43的伸缩杆伸长使连接体伸入至管体原料的管口内,然后第一气缸42的伸缩杆复位回缩,使两个第二气缸43将管道原料由转运装置上托起,然后在第一移动机构41的带动下,将管道原料移动至储料机构30中相应位置,再次驱使第一气缸42的伸缩杆伸长,将管道原料放置在储料机构30中的管体支撑座的凹槽内,最后第二气缸43的伸缩杆回缩,进而完成管道原料的搬运工作流程。应用时,可以在支撑架10的纵向方向布置多个红外传感器,各个红外传感器对应在管体支撑座的凹槽所处位置,用于检测管道原料是否搬运到位,红外传感器与控制器电连接,利用控制器来控制第一移动机构41、第一气缸42及第二气缸43的执行动作。
作为一个可选的实施方案,第一移动机构41包括沿支撑架10纵向设置的第一导轨和第一滑块,第一滑块装配在第一导轨上,第一滑块用于连接第一安装座45,第一滑块可以在驱动电机及丝杠的带动下沿着第一导轨的长度方向移动,此处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第一移动机构41采用的是现有技术中常规的滚珠直线导轨副,因此,本实施例中不再对其结构和工作原理进行详细说明。
作为一个可选的实施方案,参照图7,提升装置50包括沿支撑架10的竖直方向设置的第二导轨,第二导轨上装配有第二滑块,第二滑块可以在驱动电机及丝杠的带动下沿着第二导轨的长度方向移动,第二滑块一侧连接有用于放置管体原料的承载体52,承载体52上设置有凹槽53;应用时,当上料机构20上的管道原料需要储备时,利用取料装置40对储料机构上的管道原料进行搬运,带动管道原料移动至承载体52的正上方,然后利用第二滑块及承载体52带动管道原料上升移动至上料机构20所处的高度。
作为一个可选的实施方案,卸料装置60包括第三气缸61和第二夹持装置62,第三气缸61水平设置在支撑架10上,第二夹持装置62与第三气缸61的伸缩杆连接,第二夹持装置62用于夹持承载体上的管体原料,并通过第三气缸61驱动,将管体原料转运至上料机构20上。
综上所述,采用本实施例中的管体原料上料设备,可以自动实现管体原料的取料、储料以及搬运等动作,便于后续管道加工设备进行加工,进而提高生产效率。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管体原料上料系统,参照图8,该上料系统包括转运装置1以及上述实施例一种的管体原料上料设备2,其中,转运装置1用于承载管体原料,转运装置可以采用转运车,应用时,转运装置具有升降功能,从而方便对支撑架10上的不同高度的储料机构30进行供料。
上述实施例仅示例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10)

1.一种管体原料上料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架、上料机构、储料机构、取料装置、提升装置及卸料装置;
所述上料机构以及至少一个所述储料机构分别与所述支撑架连接,并且所述上料机构位于所述储料机构的上方;
所述取料装置通过第一移动机构设置在支撑架上,并且位于所述储料机构的至少一侧,所述取料装置用于抓取转运装置上的管体原料并能够沿所述支撑架的纵向移动以将管体原料搬运至所述储料机构上;
所述提升装置通过第二移动机构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上,所述提升装置用于抓取所述储料机构上的管体原料并能够沿所述支撑架的竖向移动以将管体原料转运至靠近于所述上料机构所处的高度;
所述卸料装置用于抓取所述提升装置上的管体原料并转运至所述上料机构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体原料上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机构包括第一框架及转运机构,所述转运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一框架的纵向一侧,所述第一框架的支撑面的高度自卸料装置至所述转运机构的方向递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体原料上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运机构包括至少一个管体搬运装置,所述管体搬运装置包括安装座、驱动装置、第一连杆、第二连杆、连杆座及承载座;所述安装座设置在支撑架的纵梁上,所述驱动装置通过第一拉杆与所述承载座的一侧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杆转动连接在所述承载座及所述连杆座之间,所述承载座用于将所述第一框架上的管体原料沿纵向方向移动至待输送区域,所述承载座上设置有用于放置管体原料的第一容纳槽。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体原料上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运机构还包括多个辅助支撑座,所述辅助支撑座的上端设置用于容纳管体原料的第二容纳槽。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体原料上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运机构还包括推送装置,所述推送装置包括推送气缸、定位导轨、定位滑块及第一夹持装置;所述定位导轨设置在所述支撑架的纵梁上,所述推送气缸与所述定位导轨连接,所述定位滑块装配在所述定位导轨上,并且所述推送气缸通过其伸缩杆连接定位滑块,所述第一夹持装置与定位滑块连接,所述第一夹持装置用于夹持管体原料。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体原料上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料机构包括管体支撑座,所述管体支撑座设置在所述支撑架的横梁上,所述管体支撑座上设置有若干用于容纳管体原料的凹槽。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体原料上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料装置包括第一安装座、竖向设置的第一气缸和水平设置的第二气缸,所述第一安装座与所述第一移动机构连接,所述第一气缸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座上,所述第二气缸与所述第一气缸的伸缩端相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体原料上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装置包括沿所述支撑架的竖直方向设置的第二导轨,所述第二导轨上装配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一侧连接有用于放置管体原料的承载体。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管体原料上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卸料装置包括第三气缸和第二夹持装置,所述第三气缸水平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上,所述第二夹持装置与所述第三气缸的伸缩杆连接,用于夹持所述承载体上的管体原料并将管体原料转运至所述上料机构。
10.一种管体原料上料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转运装置以及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管体原料上料设备,所述转运装置用于承载管体原料,所述转运装置具有升降功能。
CN202122486328.7U 2021-10-15 2021-10-15 管体原料上料设备及上料系统 Active CN21592369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486328.7U CN215923699U (zh) 2021-10-15 2021-10-15 管体原料上料设备及上料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486328.7U CN215923699U (zh) 2021-10-15 2021-10-15 管体原料上料设备及上料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923699U true CN215923699U (zh) 2022-03-01

Family

ID=804048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486328.7U Active CN215923699U (zh) 2021-10-15 2021-10-15 管体原料上料设备及上料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92369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840059B (zh) 一种双向仓储自动取料机
JPH06503272A (ja) 第1の機械から第2の機械に加工物を運ぶための装置
CN101090781B (zh) 传送系统、冲压机、输送冲压机工件方法和机器人的使用
CN216889154U (zh) 空调连接管自动下线设备
CN115351551A (zh) 一种直接缝铁心生产片料传输定位装置
CN215666026U (zh) 一种基于视觉机器人的自动整形装车系统
CN109230565B (zh) T形截面电梯导轨的自动堆码设备及基于该设备的电梯导轨堆码方法
CN215923699U (zh) 管体原料上料设备及上料系统
CN215247302U (zh) 一种棒料自动存取设备
CN2918303Y (zh) 积放悬挂输送机立体式分线及存储输送设备
CN217555141U (zh) 一种板条组上料储料设备
CN218664013U (zh) 一种电池模组翻转系统
CN113401676B (zh) 一种智能高速无人值守发运流水线
CN210192758U (zh) 料箱周转装置及物料输送系统
CN210312214U (zh) 成品棒材捆转运装置
CN111846335A (zh) 一种圆管码垛自动化线体
CN219791528U (zh) 一种脚手架套管整理上料装置
CN217349869U (zh) 一种码垛流水线的机械抓手
CN216376613U (zh) 用于罐头生产的码垛装置
CN215826052U (zh) 一种上箱机器人的纸箱板输送装置
CN220077807U (zh) 动力电池夹取转移对齐输送机构
CN218753713U (zh) 一种物料转运agv
CN220165258U (zh) 一种装车机构
CN220516814U (zh) 一种龙门架运输机械手
CN113681705B (zh) 一种装配式烧结墙板成型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