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922332U - 车身前部结构 - Google Patents

车身前部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922332U
CN215922332U CN202120414165.9U CN202120414165U CN215922332U CN 215922332 U CN215922332 U CN 215922332U CN 202120414165 U CN202120414165 U CN 202120414165U CN 215922332 U CN215922332 U CN 21592233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racket
vehicle body
vehicle
mounting
width dir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414165.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石野浩太郎
南部海太郎
吉田真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d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da Motor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92233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92233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够可靠地使转向齿轮箱向所期望的方向移动的车身前部结构。脱离用托架(40)的向车身安装的安装部(42)具有沿车身前后方向安装的第一安装部(43)、以及与第一安装部(43)交叉的沿车宽方向(W)安装的第二安装部(44)。脱离用托架(40)配置成在车辆前后方向上与设置于副车架(26)的作为刚性零件的转向齿轮箱(31)对向。

Description

车身前部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身前部结构。
背景技术
以前,作为车身前部结构,已知有一种在发生前部碰撞时使副车架(subframe)脱离的车身前部结构(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在此种结构中,为了在发生前部碰撞时使副车架向车身后方变形来确保压溃行程(crash stroke),使安装于副车架的转向齿轮箱(stearing gearbox)与从后方的动力单元(power unit) 向前方延伸出的脱离用托架发生干涉,从而将副车架向车身下方压下。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7-269306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若未使脱离用托架正确地干涉转向齿轮箱,则无法将副车架向车身下方压下。
例如,若转向齿轮箱的外侧面为曲面形状,则与脱离用托架的抵接面积小。因此,若发生由变形引起的位置偏移,则按压力有时会逃逸而无法良好地传递。
在此种情况下,存在转向齿轮箱未向车身下方被压下而无法获得所期望的变形模式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可靠地使转向齿轮箱向所期望的方向移动的车身前部结构。
[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1.本实用新型的车身前部结构包括:刚性零件,向车身安装;以及脱离用托架,与刚性零件对向。脱离用托架设置有向车身安装的安装部。安装部具有:第一安装部,沿车身的前后方向安装;以及第二安装部,与第一安装部交叉且沿车宽方向安装。
2.根据所述1记载的车身前部结构,在车身设置有搭载车载零件的支架,且具有在支架与车身之间沿车宽方向架设的第一安装托架,第一安装部与第一安装托架结合。
3.根据所述2记载的车身前部结构,支架包括沿前后方向延伸而形成闭合剖面的前后框架,前后框架在车宽方向上设置有沿着轴向的贯通孔,且具有插通贯通孔的第二安装托架,第二安装部与第二安装托架结合。
4.根据所述1至3中任一项记载的车身前部结构,在脱离用托架上设置有触碰部,触碰部通过将脱离用托架的前端朝向车宽方向弯折而成,且使平面外方向与刚性零件对向,并且安装部设置于较触碰部更靠后方的位置。
5.根据所述4记载的车身前部结构,在脱离用托架上分别形成有加强筋,加强筋分别从触碰部朝向第一安装部及第二安装部。
6.根据所述5记载的车身前部结构,在脱离用托架上形成有角部,角部形成在从脱离用托架的前端至与触碰部之间,加强筋延长至角部。
7.根据所述4记载的车身前部结构,脱离用托架具有:主体部,设置有第一安装部与第二安装部;以及支座部,与主体部独立地构成,且沿着主体部配置。
8.根据所述7记载的车身前部结构,触碰部较支座部进一步在车宽方向上延长,并与支座部结合,在脱离用托架形成有窄幅部,窄幅部是将朝向主体部呈曲柄状弯折支座部而与主体部结合的部分形成为闭合剖面而成。
9.根据所述3记载的车身前部结构,在左、右一对前后框架分别配置有左、右一对第一安装托架以及左、右一对第二安装托架。
10.根据所述1至3中任一项记载的车身前部结构,在刚性零件,将为了加强而设置的肋的一部分切除而设置有脆弱部,脆弱部设置于在与脱离用托架相反的一侧向下方分离的位置。
11根据所述3记载的车身前部结构,车身包括:隔壁,将马达室与乘员室隔开,后下部框架,向车宽方向跨接于左、右一对前后框架间;横梁,沿着隔壁的车宽方向延伸;闭合剖面,形成于隔壁与横梁间;以及盖构件,在前后框架,封堵较后下部框架进一步向车辆后方突出的端部,盖构件配置于与横梁在车辆前后方向上相向的位置。
12.根据所述11记载的车身前部结构,盖构件的外径尺寸被设定成大于前后框架的端部的外径尺寸。
13.根据所述11或12记载的车身前部结构,在支架搭载车载零件,第二安装托架设置于较车载零件在车辆前后方向上更靠前方的位置。
[实用新型的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身前部结构,能够可靠地使转向齿轮箱向所期望的方向移动
附图说明
图1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车身前部结构中示出整体结构,且是将车身的前部局部剖切而得的左视图。
图2是在实施方式的车身前部结构中说明从车辆前方施加荷载的情况的示意性左侧视图。
图3是在实施方式的车身前部结构中说明支架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4是在实施方式的车身前部结构中从上方观察马达室而得的平面图。
图5是在实施方式的车身前部结构中从车辆前方观察安装部而得的、图4中箭视V方向的正视图。
图6是在实施方式的车身前部结构中从车辆侧方观察安装部而得的左侧视图。
图7在实施方式的车身前部结构中说明支架的结构,且是从车辆前方观察而得的正视图。
图8是在实施方式的车身前部结构中说明脱离用托架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9是在实施方式的车身前部结构中说明脱离用托架的结构的、从图8中箭视IX方向观察而得的顶视图。
图10是在实施方式的车身前部结构中说明脱离用托架的结构的、沿着图8中X-X线的位置处的剖面图。
图11是在实施方式的车身前部结构所使用的转向齿轮箱中,将用来说明结构的一部分设为剖面的侧视图。
图12是在实施方式的车身前部结构中示出支架与横梁之间的关系的、沿着车辆前后方向的剖面图。
图13是在实施方式的车身前部结构中说明设置于支架的盖体的结构的仰视图。
图14是说明实施方式的车身前部结构所使用的支架的一部分的结构的纵剖面图。
图15是在实施方式的车身前部结构中示出支架的结构的侧视图。
图16在实施方式的车身前部结构中示出支架与充电器之间的关系,且是沿着图4中 XVI-XVI线的位置处的局部剖面图。
[符号的说明]
31:转向齿轮箱(刚性零件)
40:脱离用托架
40b:前部
40c:后部
42:安装部
43:第一安装部
44:第二安装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适当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对相同的构成元件附上相同的符号并省略重复的说明。当说明方向时,只要无特别表示,则基本上基于从驾驶者来看的前后、左右或上下进行说明。另外,“车宽方向”与“左右方向”为相同含义。
本实施方式的电动车辆10例如包括电动汽车、混合动力车、燃料电池车等。电动车辆10 包括高电压的电池、马达等电动机、供给来自电池的电力来控制电动机的电力控制单元(Power Control Unit,PCU)、充电器(charger)80等车载零件(参照图16)。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电动车辆10的车身前部结构。在电动车辆10的前部设置有马达室14。在马达室14中配置有装设着充电器80等车载零件的支架20及马达(未图示)。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电动车辆10中,例示了在马达室14内配置马达的结构,但并不特别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为将马达配置于车辆后部的结构,或者将多个马达分别设置于车辆前部、后部的结构。
在马达室14的车辆后方设置有乘员室16。在马达室14与乘员室16之间设置有前围板 (dash panel)(隔壁)18,将马达室14与乘员室16之间划分开。
在前围板18的乘员室16侧,在车宽方向上沿着长度方向接合有剖面为帽状的横梁19。而且,通过横梁19及前围板18形成了沿车宽方向延伸存在的闭合剖面S3,从而提高了前围板18的刚性。
在马达室14的周围设置有左右一对前侧车架24、24、副车架(前副车架)26、以及左右一对上部构件(upper member)28、28、及滑柱台(strut tower)30、30(参照图1、图4)。此外,在图1中,关于前侧车架24、上部构件28、滑柱台30,仅图示了一侧。
各前侧车架24在车辆前后方向上沿着长度方向延伸设置。而且,各前侧车架24的后部与前围板18的下部连结。
另外,副车架26以分离放置的方式安装于前侧车架24的下方侧。在副车架26的上方侧搭载并连结有作为刚性零件的转向齿轮箱31。在转向齿轮箱31,连续设置有向斜后方延伸设置并贯通前围板18的转向轴32。在转向轴32的后端连结有设置于乘员室16内的方向盘 (handle)(未图示)。
副车架26具有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左右一对纵梁、以及沿着车宽方向延伸存在并连结左右的纵梁的横梁,从而形成为俯视时大致井字形。
各纵梁的车辆前方端部经由朝向上方延伸的左、右一对前侧连结车架34、34分别与前侧车架24连结。
另外,纵梁的车辆前后方向的中间部经由中间连结车架35、中间连结车架35分别与前侧车架24连结。而且,各纵梁的后端部26a与前侧车架24的后方下表面部24a连结。
图3是说明本实施方式的车身前部结构的支架20的结构的立体图。
齿条20被组装成构成各边的多个金属制的框架构件利用各拐角部连结而成的大致长方体形状,如图1所示,齿条20在马达室14内的副车架26的上方,如图4所示的那样设置于左、右的前侧车架24、24间。
本实施方式的支架20设置有位于车辆前方侧且沿着车宽方向延伸存在的横向框架21b、以及位于车辆后方侧且沿着车宽方向延伸存在的后下部框架21g,所述横向框架21b与左右一对前后框架21d、21d结合,所述左右一对前后框架21d、21d安装于左、右的前侧车架24、 24且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
而且,横向框架21b在车宽方向内侧将左右一对前后框架21d、21d的各前方部间连结,后下部框架21g在车宽方向内侧将左右一对前后框架21d、21d的各后方部间连结。
另外,支架20具有在横向框架21b的上方以与所述横向框架21b上下分离的状态沿此延伸存在的前上部框架21a、以及在后下部框架21g的上方以与所述后下部框架21g上下分离的状态沿此延伸存在的长条状的后上部框架21f。
在支架20的四角,以使长度方向沿着上下方向的方式设置有四根纵向框架21e…。其中,前侧的两根纵向框架21e、21e在上下方向上分别连结于前上部框架21a的车宽方向各左、右中央附近的下表面与左右一对前后框架21d、21d的各前方的上表面之间。
另外,后侧的两根纵向框架21e、21e在上下方向上分别连结于后上部框架21f的车宽方向各左、右端的下表面与左右一对前后框架21d、21d的各后方的上表面之间,且以跨及大致正交的左右一对前后框架21d、21d的各后方与后侧的两根纵向框架21e、21e的方式设置并结合有左右一对斜杆(brace)27。
进而,在左右的各纵向框架21e、21e前后间的上方,在前后方向上分别连结有左右一对左框架21c、右框架21c,所述左右一对左框架21c、右框架21c以与前后框架21d、前后框架 21d上下分离的状态延伸存在,且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
在支架20内搭载PCU、逆变器或充电器(charger)80等车载零件(参照图16)。而且,搭载有这些车载零件的支架20被固定于马达室14内。
图4是从上方观察电动车辆10的马达室14而得的平面图。支架20的前上部框架21a的左、右两端部21p、21p分别向较左框架21c、右框架21c更外侧突出设置。在各端部21p,在上下方向上开口形成有供连结螺栓21m插通的螺栓孔(未图示)。
另外,从左、右的滑柱台30、30的内侧壁30a、30a,朝向马达室14内侧突出设置有左、右一对上侧托架21h、21h。
而且,各端部21p的螺栓孔通过连结螺栓21m而与车身侧的左、右的各上侧托架21h连结。
如图3所示,在支架20的下部后侧,从各前后框架21d、21d的外侧面朝向左侧方、右侧方一体地突出设置有左、右一对第一安装托架23、23。
第一安装托架23、第一安装托架23为侧视时长方形的大致长方体形形状,且在内部形成有中空闭合剖面(参照图6)。本实施方式的第一安装托架23将内部的中空闭合剖面形成为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具有长度方向的大致长方形形状。由此,在第一安装托架23、第一安装托架23的左、右各端部,在上下方向上沿着轴向开口形成有供连结螺栓21n插通的螺栓孔23b。
如图4所示,从左、右的前侧车架24、24的内侧壁突出设置有左、右一对下侧托架21u、 21u。而且,第一安装托架23的螺栓孔23b通过连结螺栓21n分别与车身侧的各下侧托架21u 连结。
因此,支架20在马达室14的空间内的车宽方向中间位置,由前后、左右的四处安装点支撑。本实施方式的支架20分别与侧视时设置于长方形的对角线上的上侧托架21h及下侧托架21u连结。因此,将连结点间相连的直线构成为随着朝向后方而向斜下方倾斜。
如图5所示,在第一安装托架23、第一安装托架23的前表面设置有平坦的安装面23a、安装面23a。安装面23a的平面外方向为车辆前后方向且形成为随着朝向车宽方向外侧而向后倾斜。
而且,在安装面23a形成有供紧固螺栓21l(参照图6)螺合的安装孔23c(参照图5)。
如图5所示,支架20的前后框架21d、前后框架21d分别使剖面大致コ字状的上侧框架 21i与下侧框架21j在上下方向上卡合而形成了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闭合剖面。
在前后框架21d,在较第一安装托架23更靠车辆前方的位置,在车宽方向上沿着轴向开口形成有左、右一对贯通孔21k、21k。圆柱状的第二安装托架25能够向车宽方向W滑动移动地插入贯通孔21k中。
此外,第二安装托架25也可构成为使用紧固件等固定于贯通孔21k内的所期望的滑动位置。
在第二安装托架25的外侧端,形成有平坦的安装面25a(参照图16)。安装面25a为侧视时圆形形状,并使平面外方向朝向车宽方向,且形成为与安装面23a以大致直角交叉。在安装面25a的中央形成有安装孔25b。
[脱离用托架]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车身前部结构包括向车身安装的作为刚性零件的转向齿轮箱 31,并且以与前部40b对向的方式包括脱离用托架40。在本实施方式中,脱离用托架40从支架20中的设置有转向齿轮箱31的一侧(在本实施方式中,为车宽方向左侧)向车宽方向外侧突出设置(参照图3)。
如图8所示,脱离用托架40具有形成为侧视时大致y字状的主体部45、以及沿着主体部 45配置的支座部46。
脱离用托架40包括前部40b以及后部40c,所述前部40b具有供转向齿轮箱31抵接的触碰部41a,所述后部40c具有向车身安装的安装部42。
其中,安装部42具有从前部40b与后部40c的边界部分向上方及后方分支的第一安装部 43、以及与第一安装部43以大致直角交叉的沿车宽方向安装的第二安装部44。
而且,使各紧固螺栓21l、21l与安装面23a、安装面25a的各安装孔23c、安装孔25b螺合,从而将脱离用托架40固定于支架20(参照图3)。
如图3所示,在脱离用托架40的前部40b,设置有将前端40a朝向车宽方向弯折而成的触碰部41a。本实施方式的触碰部41a形成为在车辆前后方向上朝向平面外方向且正视时为大致方形形状。
而且,触碰部41a配置成与设置于车身的作为刚性零件的转向齿轮箱31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对向。
第一安装托架23从前后框架21d的外侧面一体地突出设置。第一安装托架23沿车宽方向架设于车身侧的前侧车架24与支架20的前后框架21d之间(参照图4)。
如图3所示,第一安装部43从车辆前后方向与第一安装托架23的安装面23a抵接,并通过紧固螺栓21l在车辆前后方向上紧固。
另外,支架20的前后框架21d在与第二安装部44之间具有第二安装托架25,所述第二安装托架25插通至形成于前后框架21d的侧面的贯通孔21k中。本实施方式的第二安装托架 25在车宽方向上呈沿着轴向的圆柱状。第二安装部44从车宽方向使紧固螺栓21l螺合并结合于第二安装托架25的安装面25a(参照图5)。
如图8所示,在脱离用托架40,从脱离用托架40的前端40a朝向第一安装部43及第二安装部44分别凹设形成有第一加强筋51及第二加强筋52。
第一加强筋51从脱离用托架40的前部40b贯穿至后部40c,且形成于朝向第一安装部 43倾斜上升的倾斜部47的侧面。第一加强筋51使倾斜角与倾斜部47一致地、并且以规定的宽度倾斜延伸设置。
另外,第二加强筋52形成于从倾斜部47分支并沿上下方向延伸设置的纵向柱部48的侧面。第二加强筋52与第一加强筋51以在交叉的部分与第一加强筋51连续的方式连接,且朝向上方的第二安装部44向上下方向以规定的宽度形成。
另外,在脱离用托架40的前部40b,在触碰部41a与第一安装部43及第二安装部44之间,形成有在上下方向上具有屈曲线53c的角部53。而且,第一加强筋51向车辆前方延长至到达角部53的屈曲线53c的触碰部41a为止。
如图6所示,本实施方式的脱离用托架40具有设置有第一安装部43及第二安装部44的主体部45。如图10所示,主体部45形成为剖面呈大致コ字状。另外,脱离用托架40还包括支座部46,所述支座部46与主体部45独立地构成,且沿着主体部45配置并在车宽方向上内嵌合。支座部46的剖面形状形成为大致C字状。
另外,如图9所示,触碰部41a具有较支座部46的外侧面46a进一步朝向车宽方向外侧延长了尺寸W1的车宽方向前端缘41b。支座部46的前端部46b与触碰部41a的背面侧抵接,从背面侧加强触碰部41a(参照图10)。
进而,如图10所示,在脱离用托架40形成有剖面大致コ字状的窄幅部54。支座部46设置有呈曲柄状屈曲的曲柄部46c。支座部46通过曲柄部46c呈大致曲柄状地朝向主体部45的倾斜部47弯折,由此与主体部45一起形成了比宽幅部55的宽度尺寸W3小的宽度尺寸W2的窄幅部54(W3>W2)。
而且,窄幅部54在车宽方向上朝向主体部45相向地结合。
窄幅部54与主体部45的剖面大致コ字状的外侧面45a在车宽方向上结合而形成大致方形形状的闭合剖面S4。为了通过闭合剖面S4获得充分的刚性,在主体部45的车宽方向外侧形成紧固螺栓21l的紧固作业空间S5(参照图9)。
另外,如图7所示,在支架20的前后框架21d、前后框架21d间配置有横向框架21b及后下部框架21g。而且,从前后框架21d、前后框架21d的外侧面分别朝向车宽方向外侧突出设置地配置有左、右一对第一安装托架23、23。进而,从前后框架21d、21d的外侧面分别朝向车宽方向外侧突出设置地配置有左、右一对第二安装托架25、25。
如图11所示,在转向齿轮箱31中,存在沿着车宽方向收容支架的支架壳体部33a与收容转向轴32并沿上下方向延伸设置的轴壳体部33b的连接部分。在连接部分,为了提高以大致直角交叉的壳体的强度而一体地设置有肋37。肋37以跨及支架壳体部33a及轴壳体部33b 的方式设置,加强了壳体的连接部分。
在本实施方式的电动车辆10中,如图1所示,在从脱离用托架40在上下方向上向下方分离了规定尺寸h1、在前后方向上向前方分离了规定尺寸L的位置、且为位于脱离用托架40 的相反侧的前表面的纵向的肋37上,设置有将一部分37a切除而成的脆弱部38。
由此,本实施方式的脆弱部38与其他设置有加强用肋的部分相比,形成得脆弱而容易发生变形或断裂。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车身前部结构中,如图12所示,形成有将马达室14与乘员室16 隔开的前围板18。进而,在前后框架21d、前后框架21d间设置有沿车宽方向延伸的后下部框架21g。
进而,在前围板18,从乘员室16侧接合沿着车宽方向延伸的横梁19而构成闭合剖面S3。
在前后框架21d,在较后下部框架21g进一步朝向前围板18突出的端部设置有盖构件60,以封堵端部的开口部70(参照图14)。
而且,如图12所示,盖构件60配置于隔着一定的间隙部62及前围板18而与横梁19在车辆前后方向上相向的位置。
如图13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盖构件60较后下部框架21g进一步向后方突出设置了规定尺寸d1。因此,通过支架20向后方的移动,盖构件60最早与前围板18抵接。
而且,如图15所示,盖构件60的外径尺寸d3被设定成大于前后框架21d的外径尺寸d4 (d3>d4)。另外,如图13所示,盖构件60的外径尺寸d5被设定成大于前后框架21d的外径尺寸d6(d5>d6)。因此,前后框架21d的后端由比前后框架21d的外径尺寸大的盖构件 60覆盖。
如图16所示,在支架20的前后框架21d搭载有作为车载零件之一的充电器80。而且,与支架20的前端20a相比,充电器80的前表面部82设置于在车辆前后方向上更靠后方的位置。
另外,第二安装托架25设置于较支架20的前端20a在车辆前后方向上更靠后方的位置。即,搭载于支架20的充电器80的前表面部82配置于较第二安装托架25更靠后方的位置。
此外,在支架20搭载了作为车载零件的充电器80,但并不特别限于此,也可搭载其他车载零件。
接下来,对本实施方式的车身前部结构的作用效果进行说明。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车身前部结构,如图2所示,能够可靠地使转向齿轮箱31向车身下方的所期望的方向(箭头F方向)移动。
详细而言,如图1所示,脱离用托架40的向车身安装的安装部42具有沿车身前后方向安装的第一安装部43、以及与第一安装部43交叉的沿车宽方向W安装的第二安装部44。
由此,即便脱离用托架40与转向齿轮箱31发生干涉的部位稍有偏移,由于第一安装部 43与第二安装部44为交叉的关系,因此也可抑制弯曲力矩的产生。
另外,支架20对脱离用托架40的支撑刚性提高。因此,脱离用托架40不易倾倒,例如可将转向齿轮箱31向车身下方(参照箭头F)压下而获得所期望的变形模式(参照图2)。
而且,即便脱离用托架40与转向齿轮箱31发生干涉的部位稍有偏移,由于第一安装部 43与第二安装部44的安装方向为交叉的关系,因此也可抑制弯曲力矩的产生。
进而,由于在交叉的两处经固定,因此提高了支架20对脱离用托架40的支撑刚性。因此,脱离用托架40不易倾倒。因此,能够可靠地将转向齿轮箱31向车身下方压下而获得所期望的变形模式。
因此,当转向齿轮箱31触碰到脱离用托架40时,如图2所示,可使支架20朝向上方旋转,并且使副车架26可靠地与转向齿轮箱31一起向车身下方的所期望的方向(箭头F方向) 移动。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将支架20固定的上侧托架21h及下侧托架21u构成为随着朝向后方而向斜下方倾斜。因此,可容易地使从脱离用托架40施加的力成为朝向上方旋转的力。
如图3所示,第一安装部43在与沿车宽方向架设于车身的第一安装托架23结合时,可根据转向齿轮箱31的布局,使第一安装部43的安装位置沿着车宽方向W移动来进行调整。因此,可使转向齿轮箱31可靠地触碰到脱离用托架40而将所述转向齿轮箱31向车身下方压下。
而且,本实施方式的第一安装托架23是将剖面形状设为上下方向的尺寸比前后方向的尺寸小的扁平形状的中空长方体。因此,可效率良好地承接从脱离用托架40施加的荷载。
进而,安装面23a的平面外方向为车辆前后方向且形成为随着朝向车宽方向外侧而向后倾斜。因此,可使荷载效率良好地逃逸至设置于车宽方向外侧的前侧车架24。
此时,如图5所示,第二安装托架25在车宽方向上插通至通过上侧框架21i、下侧框架 21j形成闭合剖面的前后框架21d的贯通孔21k中。
第二安装部44使用紧固螺栓22l结合于第二安装托架25的圆形的安装面25a。因此,可沿车宽方向W使第二安装托架25移动来调整脱离用托架40的车宽方向W的位置。
而且,将插通第一安装部43的紧固螺栓22l紧固于第一安装托架23的安装面23a上所形成的安装孔23c,将插通第二安装部44的紧固螺栓22l紧固于第二安装托架的安装面25a上所形成的安装孔25b。
如此,即便使第二安装托架25沿贯通孔21k的轴向伸缩移动来进行位置调整,后部40c 也通过交叉的第一安装部43及第二安装部44这两处安装部42而固定于支架20。
因此,脱离用托架40的支撑刚性增大,可抑制与转向齿轮箱31抵接时的弯曲力矩的增大。由此,转向齿轮箱31可以所期望的变形模式可靠地向车身下方压下。
如图8所示,设置于脱离用托架40的前部40b的触碰部41a根据布局来变更弯折程度,由此可调节相对于转向齿轮箱31的相对位置及与触碰部41a的抵接角度。因此,可提高干涉精度。
另外,即便在发生前部碰撞时向车辆后方移动的转向齿轮箱31触碰到触碰部41a,设置于脱离用托架40的触碰部41a也通过后部40c的第一安装部43及第二安装部44这两处安装部42而固定于支架20。因此,触碰部41a以充分的安装刚性受到支承,可将转向齿轮箱31 以所期望的变形模式可靠地向车身下方压下。
另外,在脱离用托架40,从脱离用托架40的前端40a朝向第一安装部43及第二安装部 44分别形成有第一加强筋51及第二加强筋52。第一加强筋51及第二加强筋52分别朝向第一安装部43及第二安装部44传递荷载。
因此,即便在电动车辆10发生前部碰撞时转向齿轮箱31抵接于触碰部41a,第一加强筋 51及第二加强筋52也会朝向第一安装部43及第二安装部44分散并传递荷载。因此,脱离用托架40的倾倒得到抑制,可将转向齿轮箱31可靠地向车身下方压下。
进而,第一加强筋51延长至到达角部53的屈曲线53c。因此,即便转向齿轮箱31与脱离用托架40的触碰部41a的抵接部位稍有偏移,触碰部41a向倾倒方向的变形也得到抑制。由此,可将转向齿轮箱31可靠地向车身下方压下。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脱离用托架40构成为具有主体部45、以及沿着主体部45的支座部 46。因此,与由主体部45单体构成的情况相比,本实施方式的脱离用托架40通过支座部46 而进一步得到加强。
本实施方式的脱离用托架40在与沿着主体部45经结合的支座部46之间形成有如图10 所示的闭合剖面S4。因此,可进一步提高脱离用托架40的弯曲方向的刚性。
因此,因前部碰撞而从转向齿轮箱31施加至脱离用托架40的荷载有效率地从第一安装部43及第二安装部44传递至第一安装托架23及第二安装托架25。
进而,由于触碰部41a较支座部46进一步在车宽方向上延长并与支座部46结合,因此即便增大触碰部41a也可抑制触碰部41a的倾倒。
另外,即便将脱离用托架40的在第一安装部43与第二安装部44之间形成有闭合剖面S4 的部分设为窄幅部54,也可将脱离用托架40的刚性维持为所期望的大小。
因此,如图9所示,可将通过窄幅部54迂回出的空间用作紧固螺栓21l的紧固作业空间 S5。此种紧固作业空间可将车身与支架20之间的比较狭窄的空间扩大,作为供安装工具插入的空间而便利性良好。
如图7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支架20在左、右一对前后框架21d、21d分别配置有第一安装托架23及第二安装托架25。因此,脱离用托架40可装设于支架20的左、右任一侧。因此,可适用于在乘员室16中在右侧或左侧的任一侧包括方向盘的车辆中。
如图11所示,转向齿轮箱31上所设置的脆弱部38设置于如图1所示的那样从脱离用托架40在上下方向上向下方分离规定尺寸h1、在前后方向上向前方分离规定尺寸L的位置。
因此,如图2所示,在发生前部碰撞时,若转向齿轮箱31与前部40b抵接,则以脆弱部 38为起点产生大的力矩,能够可靠地发生变形或断裂。
如图13所示,若在发生前部碰撞时因变形而支架20朝向车辆后方移动,则以封堵前后框架21d、前后框架21d的后端部的开口部70(参照图14)的方式配置的盖构件60与通过横梁19而形成了闭合剖面S3的部分的前围板18抵接。
因此,支架20的移动得到抑制,可减少脱离用托架40的后退。因此,如图2所示,可将与脱离用托架40抵接的转向齿轮箱31以所期望的变形模式可靠地向车身下方压下。
如图14所示,盖构件60形成为大于前后框架21d的后端的外周。具体而言,如图15所示,盖构件60的外径尺寸d3形成为大于前后框架21d的外径尺寸d4(d3>d4),且如图13所示,盖构件60的外径尺寸d5被设定成大于前后框架21d的外径尺寸d6(d5>d6)。
因此,在支架20的后退中,可增大盖构件60与前围板18抵接的面积。即,增大与前围板18抵接的面积来分散荷载,因此抑制支架20的后退。由此,可将与脱离用托架40抵接的转向齿轮箱31更可靠地以所期望的变形模式向车身下方压下。
如图16所示,第二安装托架25设置于较充电器80在车辆前后方向上更靠前方的位置。因此,在发生前部碰撞时也可保护充电器80。
即,即便在发生前部碰撞时对前后框架21d施加荷载,也可抑制从较充电器80更靠前方的贯通孔21k中所设置的第二安装托架25向支架20的车辆后方的变形,从而保护充电器80。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的车身前部结构中,如图1所示,脱离用托架40使设置于前部40b的触碰部41a与转向齿轮箱31对向。而且,如图2所示,在前部碰撞状态下使设置于支架20的脱离用托架40的触碰部41a与转向齿轮箱31可靠地抵接。由此,使转向齿轮箱31变形或断裂而以所期望的变形模式连同副车架26一起移动以潜入车身的下方,从而可确保压溃行程。
因此,本实施方式的车身前部结构发挥可按照目标实现变形模式而提高前部碰撞时的冲击吸收特性这一实用上有益的作用效果。
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于以上所述的实施方式,可进行各种变形。以上所述的实施方式是为了以容易理解的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例示的,并非限定为必须包括所说明的全部结构。另外,可将某个实施方式的结构的一部分置换为另一实施方式的结构,另外,也可在某个实施方式的结构中加入其他实施方式的结构。另外,可对各实施方式的结构的一部分进行删除、或者进行其他结构的追加和/或置换。可对所述实施方式进行的变形例如为如下所述。
在本实施方式的车身前部结构中,构成为使用紧固螺栓21l、紧固螺栓21l将脱离用托架 40紧固固定于支架20上所设置的第一安装托架23及第二安装托架25。然而,并不特别限于此,例如也可使用铆钉、焊接或粘接剂将脱离用托架40固定于支架20,进行固定的固定部或固定手段可使用任意者。
另外,关于脱离用托架40的形状,并不限定于如图8所示使用沿主体部45的车宽方向内嵌合的支座部46而呈侧视时大致y字状的形状。例如,安装部42只要具有沿车身的前后方向安装的第一安装部43、以及与第一安装部43交叉的沿车宽方向安装的第二安装部44即可。即,脱离用托架的形状、安装部的数量及材质可为任意的,只要前部40b与刚性零件对向,则并不特别限定于本实施方式的脱离用托架40。

Claims (13)

1.一种车身前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刚性零件,向车身安装;以及
脱离用托架,与所述刚性零件对向,
在所述脱离用托架设置有向车身安装的安装部,所述安装部具有沿所述车身的前后方向安装的第一安装部、以及与所述第一安装部交叉的沿车宽方向安装的第二安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前部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车身设置有搭载车载零件的支架,且
具有在所述支架与所述车身之间沿车宽方向架设的第一安装托架,
所述第一安装部与所述第一安装托架结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身前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包括沿前后方向延伸而形成闭合剖面的前后框架,
所述前后框架在车宽方向上设置有沿着轴向的贯通孔,且具有插通所述贯通孔的第二安装托架,
所述第二安装部与所述第二安装托架结合。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身前部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脱离用托架上设置有触碰部,所述触碰部通过将所述脱离用托架的前端朝向车宽方向弯折而成,且使平面外方向与所述刚性零件对向,并且所述安装部设置于较所述触碰部更靠后方的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身前部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脱离用托架上分别形成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分别从所述触碰部朝向所述第一安装部及所述第二安装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身前部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脱离用托架上形成有角部,所述角部形成在从所述脱离用托架的前端至与所述触碰部之间,所述加强筋延长至所述角部。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身前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脱离用托架具有:主体部,设置有所述第一安装部与所述第二安装部;以及支座部,与所述主体部独立地构成,且沿着所述主体部配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身前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触碰部较所述支座部进一步在车宽方向上延长,并与所述支座部结合,
在所述脱离用托架形成有窄幅部,所述窄幅部是将朝向所述主体部呈曲柄状弯折所述支座部而与所述主体部结合的部分形成为闭合剖面而成。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身前部结构,其特征在于,在左、右一对所述前后框架分别配置有左、右一对所述第一安装托架以及左、右一对第二安装托架。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身前部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刚性零件,将为了加强而设置的肋的一部分切除而设置有脆弱部,所述脆弱部设置于在与所述脱离用托架相反的一侧向下方分离的位置。
11.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身前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包括:
隔壁,将马达室与乘员室隔开,
后下部框架,向车宽方向跨接于左、右一对所述前后框架间;
横梁,沿着所述隔壁的车宽方向延伸;
闭合剖面,形成于所述隔壁与所述横梁间;以及
盖构件,在所述前后框架,封堵较所述后下部框架进一步向车辆后方突出的端部,
所述盖构件配置于与所述横梁在车辆前后方向上相向的位置。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车身前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构件的外径尺寸被设定成大于所述前后框架的端部的外径尺寸。
13.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车身前部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支架搭载车载零件,
所述第二安装托架设置于较所述车载零件在车辆前后方向上更靠前方的位置。
CN202120414165.9U 2020-03-18 2021-02-25 车身前部结构 Active CN215922332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0-048291 2020-03-18
JP2020048291A JP2021146861A (ja) 2020-03-18 2020-03-18 車体前部構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922332U true CN215922332U (zh) 2022-03-01

Family

ID=778505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414165.9U Active CN215922332U (zh) 2020-03-18 2021-02-25 车身前部结构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2021146861A (zh)
CN (1) CN215922332U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1146861A (ja) 2021-09-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239624B (zh) 车辆下部构造
JP6686948B2 (ja) 車両下部構造
US8833838B2 (en) Vehicle body front structure
CN110588312B (zh) 车身下部结构体
JP5321750B2 (ja) 車体下部構造
CN109421805B (zh) 电动车辆的车体构造
US10173730B2 (en) Vehicle front structure
CN108394471B (zh) 车辆框架结构
US20130200653A1 (en) Vehicle body structure
CN110901362B (zh) 车辆下部结构
JP2001225766A (ja) 自動車の車体構造
JP2010100163A (ja) 後部ドア構造
JPWO2014119363A1 (ja) 車体前部構造
US20210129916A1 (en) Vehicle lower part structure
JP2008126981A (ja) 車体の補強構造
JP6870588B2 (ja) 車両後部構造
CN215922332U (zh) 车身前部结构
CN109866826B (zh) 车辆的车身安装托架
JP2006111162A (ja) 車両の前部構造
EP4108555A1 (en) Driver's seat peripheral structure, and seat peripheral structure of vehicle
JP2009208678A (ja) 車両のサブフレーム
JP2007191061A (ja) 車体前部構造
EP2428432B1 (en) Front side vehicle body structure
JP2019166850A (ja) 側面衝撃対応の車体構造
JP4123012B2 (ja) 車体前部構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