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914341U - 智能营养膳食制备生产线 - Google Patents

智能营养膳食制备生产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914341U
CN215914341U CN202121590074.7U CN202121590074U CN215914341U CN 215914341 U CN215914341 U CN 215914341U CN 202121590074 U CN202121590074 U CN 202121590074U CN 215914341 U CN215914341 U CN 21591434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veying
assembly
meal
transplanting
bo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590074.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厚明
叶贺年
周家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Ant Nest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Ant Nest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Ant Nest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Ant Nest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590074.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91434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91434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91434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mmercial Cook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智能营养膳食制备生产线,在配料段中,通过膳食制备输送装置、餐盒升降移栽上料机构、自动定量漏米机构、自动定量注水机构、菜品添加工位以及餐盖升降移栽上料机构的相互配合,完成快餐制作过程中落餐盒、落米、下水、打菜以及落餐盖的连续操作;在入箱段中,通过膳食制备输送装置、蒸箱输送线、双工位餐盘装箱装置以及箱盖转移定位盖合机构的相互配合,完成快餐制作过程中将餐盘装箱以及蒸箱封箱的连续操作;在蒸煮段,通过流动式电磁加热装置加热蒸箱整体内由餐盘盛放的膳食,进而完成快餐制作过程中的蒸煮操作。本实用新型多个部位均采用了机械化的生产操作,提高了快餐的生产效率,既节省人工成本,还能够确保快餐卫生。

Description

智能营养膳食制备生产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食品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营养膳食制备生产线。
背景技术
快餐,是指预先做好的能够迅速提供顾客食用的饭食。快餐的社会需求随之不断扩大,市场消费大众性和基本需求性特点表现的更加充分。现代快餐的操作标准化、配送工厂化、连锁规模化和管理科学化的理念,经过从探讨到实践的深化过程,已广为接受和认同。市面上缺少大批量快餐的制造设备,导致大批量快餐的生产仍然依靠人工制作、人工出餐的方式,操作速度慢,而且厨师的劳动强度较大,食品的卫生情况也较难保证,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营养膳食制备生产线,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对于大批量快餐的生产仍然依靠人工制作、人工出餐的方式,存在操作速度慢以及食品卫生难以保证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营养膳食制备生产线,包括膳食制备输送装置以及沿着该膳食制备输送装置的输送方向依次设置的:
餐盒升降移栽上料机构,用于将餐盒有序地夹送至所述膳食制备输送装置;
自动定量漏米机构,用于将米粒定量输送至承载于所述膳食制备输送装置的餐盒中;
自动定量注水机构,用于对承载于所述膳食制备输送装置的餐盒进行定量注水;
菜品添加工位,用于将菜品添加到承载于所述膳食制备输送装置的餐盒中;
餐盖升降移栽上料机构,用于将餐盖有序夹送并盖合在承载于所述膳食制备输送装置的餐盒上,得到密封的餐盘;
蒸箱输送线,用于向所述膳食制备输送装置有序地提供蒸箱;
双工位餐盘装箱装置,用于将餐盘有序地转移并叠放进蒸箱当中;
箱盖转移定位盖合机构,用于将箱盖有序夹送并盖合在承载于所述膳食制备输送装置的蒸箱上,得到密封的蒸箱整体;
以及流动式电磁加热装置,用于接收所述膳食制备输送装置运送过来的蒸箱整体并加热蒸箱整体内由餐盘盛放的膳食。
可选地,所述餐盒升降移栽上料机构和所述餐盖升降移栽上料机构结构相同;均包括:
移栽上料机架,所述移栽上料机架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膳食制备输送装置的旁侧;
移栽上料输送单元,所述移栽上料输送单元设于所述移栽上料机架上并用于输送载有餐盒或餐盖的移栽上料治具;
移栽升降单元,所述移栽升降单元设于所述移栽上料治具的移动路径上,并用于升起所述移栽上料治具内的餐盒或餐盖;
以及移栽夹料输送单元,所述移栽夹料输送单元设于所述移栽升降单元的上方,并将所述移栽上料治具内的餐盒或餐盖夹送至所述膳食制备输送装置上;
其中,所述移栽升降单元包括升降支撑座、若干升降顶料组件和移栽升降驱动组件;所述移栽升降驱动组件设于所述移栽上料治具的移动路径上,所述升降支撑座与所述移栽升降驱动组件的输出端驱动连接,各所述升降顶料组件均设于所述升降支撑座上并用于顶起所述移栽上料治具内的餐盒或餐盖;
所述移栽夹料输送单元包括夹料连接板、夹料移栽机械手和移栽夹料驱动组件;所述夹料连接板设于所述移栽升降单元的上方,所述夹料移栽机械手设于所述夹料连接板的直线路径上,所述移栽夹料驱动组件设于所述夹料连接板上并与所述夹料移栽机械手连接以驱动所述夹料移栽机械手移动。
可选地,所述自动定量漏米机构包括漏米机架、料斗和漏米定量单元;所述漏米机架架设于所述膳食制备输送装置上,所述料斗设于所述漏米机架内,所述料斗具有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漏米定量单元设于所述出料口的位置处并用于定量输送米粒;
其中,所述漏米定量单元包括定量连接板、定量组件和接米组件;所述定量连接板设于所述出料口的位置处,且所述定量连接板上开设有若干均与所述出料口位置对应的出料孔,所述定量组件活动设置于各所述出料孔的位置处以用于定量装填米粒,所述接米组件与所述定量组件连接并用于输出米粒;
所述定量组件包括两个分别设于所述定量连接板两端的量杯组件;两个所述量杯组件的结构相同并均包括量杯推送板、量杯推送气缸和两个接米量杯,两个所述量杯推送板分别活动设置于所述定量连接板的两端,两个所述量杯推送气缸分别与两个所述量杯推送板驱动连接,同一所述量杯推送板的底部设有两个所述接米量杯;
所述接米组件包括两个挡米板和四个接米筒;两个所述挡米板分别与四个所述接米量杯抵接,四个所述接米筒分别设于两个所述挡米板的底部,且四个所述接米量杯分别与四个所述接米筒活动连接以用于送料或停止送料。
可选地,所述自动定量注水机构包括:
注水机架,所述注水机架架设于所述膳食制备输送装置上,
至少一个注水组件,至少一个所述注水组件设于所述注水机架上以用于对承载于所述膳食制备输送装置的餐盒进行定量注水;
所述注水组件的数量为两个时,两个所述注水组件均设于所述注水机架上,且两个所述注水组件均设于所述注水机架上的同一水平位置处,两个所述注水组件的出水方向相同;
其中,所述注水组件包括注水固定座、入水件、水流开关、控水单元;所述注水固定座与所述注水机架固定连接,所述入水件设于所述注水固定座内,且所述入水件上开设有内部中空并用于输入水源的进水腔,所述控水单元与所述进水腔连通并用于输出所述进水腔内的水源,所述入水件的输出端上设有所述水流开关;
所述控水单元包括两个控水模块,两个所述控水模块分别设于所述入水件的输出端两侧,且两个所述控水模块均与所述进水腔连通,两个所述控水模块的结构相同并均包括储水管、活塞、控水气缸和喷头,两个所述储水管上均开设有用于储水的储水腔,两个所述储水腔均与所述进水腔连通,两个所述活塞分别设于两个所述储水腔内,两个所述控水气缸分别设于两个所述储水腔的一端,两个所述控水气缸的活塞杆分别与两个所述活塞驱动连接,两个所述喷头分别设于两个所述储水腔的另一端。
可选地,所述双工位餐盘装箱装置包括:
餐盘堆叠机构,所述餐盘堆叠机构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餐盘堆叠机构间隔布置,且呈相对布置;两组所述餐盘堆叠机构均用于堆叠餐盘并装入蒸箱中;
以及餐盘转移机构,所述餐盘转移机构的首末两端分别固设在两组所述餐盘堆叠机构上,所述餐盘转移机构用于将餐盘转移至各所述餐盘堆叠机构上;
其中,各所述餐盘堆叠机构均包括堆叠机架、堆叠升降支撑平台以及堆叠升降驱动组件;所述堆叠升降支撑平台与所述堆叠机架可滑动连接;所述堆叠升降驱动组件固设在堆叠机架上;所述餐盘转移机构的首末两端分别固设在两个所述堆叠机架上;所述堆叠升降驱动组件与所述堆叠升降支撑平台驱动连接,以使所述堆叠升降支撑平台沿竖直方向作直线往复运动;其中,所述餐盘转移机构将餐盘转移至所述堆叠升降支撑平台上;
所述餐盘转移机构包括餐盘抓取夹具以及餐盘移动组件;所述餐盘抓取夹具用于夹放餐盘;所述餐盘移动组件的首末两端分别固设在两组所述餐盘堆叠机构上;所述餐盘移动组件与所述餐盘抓取夹具驱动连接,以使所述餐盘抓取夹具往所述餐盘堆叠机构方向移动,并将餐盘放置在该所述餐盘堆叠机构上。
可选地,所述堆叠升降支撑平台包括堆叠滑台组件和用于支撑餐盘的堆叠升降支撑板;所述堆叠滑台组件与所述堆叠机架可滑动连接;所述堆叠滑台组件设置有至少一组;所述堆叠升降驱动组件的输出端与所述堆叠滑台组件固定连接;所述堆叠升降支撑板与所述堆叠滑台组件可拆卸连接;其中,所述堆叠升降驱动组件的输出端带动所述堆叠滑台组件,从而使得所述堆叠升降支撑板沿竖直方向移动。
可选地,所述箱盖转移定位盖合机构包括:
箱盖转移机架,所述箱盖转移机架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膳食制备输送装置的旁侧;
箱盖上料组件,所述箱盖上料组件设于所述箱盖转移机架上并用于输送箱盖;
箱盖定位组件,所述箱盖定位组件设于所述箱盖上料组件的输出端以用于定位箱盖的位置;
以及箱盖送料组件,所述箱盖送料组件设于所述箱盖定位组件的顶部,并将位于所述箱盖上料组件的输出端上的箱盖盖合在承载于所述膳食制备输送装置的蒸箱上;
其中,所述箱盖定位组件包括箱盖定位条和箱盖定位驱动单元;所述箱盖定位驱动单元设于所述箱盖上料组件的输出端,所述箱盖定位条与所述箱盖定位驱动单元的输出端连接并用于定位经过所述箱盖上料组件输出端的箱盖;
所述箱盖送料组件包括送盖连接板、送盖机械手和送盖驱动单元;所述送盖连接板设于所述箱盖定位组件的顶部,所述送盖机械手设于所述送盖连接板的直线路径上,所述送盖驱动单元设于所述送盖连接板上并与所述送盖机械手连接以驱动所述送盖机械手移动。
可选地,所述流动式电磁加热装置包括:
加热机架;
蒸箱运输组件,所述蒸箱运输组件沿着所述加热机架的长度方向安装在该加热机架上,用于承载蒸箱并完成蒸箱整体在水平方向上的输送;
以及电磁加热组件,所述电磁加热组件安装在所述加热机架上并布置于所述蒸箱运输组件的输送方向上,用于加热蒸箱整体内由餐盘盛放的膳食;
其中,所述电磁加热组件包括多个电磁感应加热模组;多个所述电磁感应加热模组安装在所述加热机架上并沿着所述蒸箱运输组件的输送方向并排布置在该蒸箱运输组件的中心;其中,多个所述电磁感应加热模组之间独立设置并且单独控制;
多个所述电磁感应加热模组结构相同,均包括电磁炉主体和调频模块;所述电磁炉主体安装在所述加热机架的上表面并布置于所述蒸箱运输组件的中心,所述电磁炉主体和所述由餐盘盛放的膳食分别设置于所述蒸箱的相对两侧;所述调频模块安装在所述加热机架的侧面并与所述电磁炉主体电性连接,用于调节所述电磁炉主体的电磁波频率。
可选地,所述智能营养膳食制备生产线还包括用于接合所述蒸箱输送线和所述膳食制备输送装置的蒸箱顶升及换向输送机构;所述蒸箱顶升及换向输送机构包括:
固定安装基座,所述固定安装基座安装于所述蒸箱输送线末端;
换向输送组件,所述换向输送组件活动设置于所述固定安装基座的上方并与该固定安装基座位于同一竖直线上;所述换向输送组件的两端活动穿设于所述蒸箱输送线的输送间隙中以用于承载并输送蒸箱;所述换向输送组件的输送方向与所述膳食制备输送装置的输送方向处于同一直线上;
以及顶升驱动组件,所述顶升驱动组件分别与所述换向输送组件和所述固定安装基座相连接,用于驱动所述换向输送组件的两端顶出于所述蒸箱输送线的上表面,以使得蒸箱脱离所述蒸箱输送线。
可选地,所述智能营养膳食制备生产线还包括用于接合所述流动式电磁加热装置和所述膳食制备输送装置的蒸箱高低位转移输送机构;所述蒸箱高低位转移输送机构包括:
可移动基座,所述可移动基座设置于所述流动式电磁加热装置和所述膳食制备输送装置之间;
升降工作台,所述升降工作台活动设置于所述可移动基座的上方并与该可移动基座位于同一竖直线上,用于承载蒸箱;
高低位升降驱动组件,所述高低位升降驱动组件设置于所述升降工作台和所述可移动基座之间,并且所述高低位升降驱动组件分别与所述升降工作台和所述可移动基座相连接,用于驱动所述升降工作台相对于所述可移动基座纵向移动,以完成蒸箱在高、低位置间升降变位;
以及蒸箱输送组件,所述蒸箱输送组件安装在所述升降工作台上,用于蒸箱在水平方向上的输送。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智能营养膳食制备生产线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之一:与现有技术相比较,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智能营养膳食制备生产线中的多个部位均采用了机械化的生产操作,进而取代了人工操作,大大提高了快餐的生产效率,既节省了人工成本,还能够确保快餐的卫生,防止饭菜二次感染。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智能营养膳食制备生产线中采用电磁加热的方式对膳食进行加热蒸煮,加工时间短,膳食营养损失少,并能保持原有的鲜艳色泽,具有色、香、味几个方面的优势和较长的保存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智能营养膳食制备生产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餐盒升降移栽上料机构和餐盖升降移栽上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自动定量漏米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自动定量注水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双工位餐盘装箱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餐盘堆叠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箱盖转移定位盖合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流动式电磁加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蒸箱顶升及换向输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蒸箱高低位转移输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100、膳食制备输送装置;
200、餐盒升降移栽上料机构;210、移栽上料机架;220、移栽上料输送单元;230、移栽上料治具;240、移栽升降单元;241、升降支撑座;242、升降顶料组件;243、移栽升降驱动组件;250、移栽夹料输送单元;251、夹料连接板;252、夹料移栽机械手;253、移栽夹料驱动组件;
300、自动定量漏米机构;310、漏米机架;320、料斗;330、漏米定量单元;331、定量连接板;332、定量组件;3321、量杯组件; 33211、量杯推送板;33212、量杯推送气缸;33213、接米量杯;333、接米组件;3331、挡米板;3332、接米筒;
400、自动定量注水机构;410、注水机架;420、注水组件;430、注水固定座;440、入水件;450、水流开关;460、控水单元;470、控水模块;471、储水管;472、控水气缸;473、喷头;
500、菜品添加工位;
600、餐盖升降移栽上料机构;
700、蒸箱输送线;
800、双工位餐盘装箱装置;810、餐盘堆叠机构;811、堆叠机架; 812、堆叠升降支撑平台;8121、堆叠滑台组件;8122、堆叠升降支撑板;813、堆叠升降驱动组件;820、餐盘转移机构;821、餐盘抓取夹具;822、餐盘移动组件;
900、箱盖转移定位盖合机构;910、箱盖转移机架;920、箱盖上料组件;930、箱盖定位组件;931、箱盖定位条;932、箱盖定位驱动单元;940、箱盖送料组件;941、送盖连接板;942、送盖机械手;943、送盖驱动单元;
1100、流动式电磁加热装置;1110、加热机架;1120、蒸箱运输组件;1130、电磁加热组件;1140、电磁感应加热模组;1141、电磁炉主体;1142、调频模块;
1200、蒸箱顶升及换向输送机构;1210、固定安装基座;1220、换向输送组件;1230、顶升驱动组件;
1300、蒸箱高低位转移输送机构;1310、可移动基座;1320、升降工作台;1330、高低位升降驱动组件;1340、蒸箱输送组件;
1400、自动洗米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提供一种智能营养膳食制备生产线,包括膳食制备输送装置100以及沿着该膳食制备输送装置100的输送方向依次设置的:
餐盒升降移栽上料机构200,用于将餐盒有序地夹送至所述膳食制备输送装置100;
自动定量漏米机构300,用于将米粒定量输送至承载于所述膳食制备输送装置100的餐盒中;
自动定量注水机构400,用于对承载于所述膳食制备输送装置100的餐盒进行定量注水;
菜品添加工位500,用于将菜品添加到承载于所述膳食制备输送装置100的餐盒中;
餐盖升降移栽上料机构600,用于将餐盖有序夹送并盖合在承载于所述膳食制备输送装置100的餐盒上,得到密封的餐盘;
蒸箱输送线700,用于向所述膳食制备输送装置100有序地提供蒸箱;
双工位餐盘装箱装置800,用于将餐盘有序地转移并叠放进蒸箱当中;
箱盖转移定位盖合机构900,用于将箱盖有序夹送并盖合在承载于所述膳食制备输送装置100的蒸箱上,得到密封的蒸箱整体;
以及流动式电磁加热装置1100,用于接收所述膳食制备输送装置100运送过来的蒸箱整体并加热蒸箱整体内由餐盘盛放的膳食。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智能营养膳食制备生产线分为配料段、入箱段和蒸煮段;在配料段中,通过所述膳食制备输送装置100、所述餐盒升降移栽上料机构200、所述自动定量漏米机构300、所述自动定量注水机构400、所述菜品添加工位500以及所述餐盖升降移栽上料机构600的相互配合,完成快餐制作过程中落餐盒、落米、下水、打菜以及落餐盖的连续操作;在入箱段中,通过所述膳食制备输送装置100、所述蒸箱输送线700、所述双工位餐盘装箱装置800以及所述箱盖转移定位盖合机构900的相互配合,完成快餐制作过程中将餐盘装箱以及蒸箱封箱的连续操作;在蒸煮段,通过所述流动式电磁加热装置1100加热蒸箱整体内由餐盘盛放的膳食,进而完成快餐制作过程中的蒸煮操作。由此可见,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智能营养膳食制备生产线中的多个部位均采用了机械化的生产操作,进而取代了人工操作,大大提高了快餐的生产效率,既节省了人工成本,还能够确保快餐的卫生,防止饭菜二次感染。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智能营养膳食制备生产线中采用电磁加热的方式对膳食进行加热蒸煮,加工时间短,膳食营养损失少,并能保持原有的鲜艳色泽,具有色、香、味几个方面的优势和较长的保存期。
此外,所述自动定量漏米机构300还连接有一自动洗米机1400,所述自动洗米机1400将米洗净后直接导入至所述自动定量漏米机构300当中,大大提高了该智能营养膳食制备生产线的自动化程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餐盒升降移栽上料机构200和所述餐盖升降移栽上料机构600结构相同;均包括:
移栽上料机架210,所述移栽上料机架210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膳食制备输送装置100的旁侧;
移栽上料输送单元220,所述移栽上料输送单元220设于所述移栽上料机架 210上并用于输送载有餐盒或餐盖的移栽上料治具230;
移栽升降单元240,所述移栽升降单元240设于所述移栽上料治具230的移动路径上,并用于升起所述移栽上料治具230内的餐盒或餐盖;
以及移栽夹料输送单元250,所述移栽夹料输送单元250设于所述移栽升降单元240的上方,并将所述移栽上料治具230内的餐盒或餐盖夹送至所述膳食制备输送装置100上。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餐盒升降移栽上料机构200和所述餐盖升降移栽上料机构600工作时,所述移栽上料输送单元220将载有餐盒或餐盖的移栽上料治具230输送到所述移栽升降单元240的上方,这时所述移栽升降单元 240将所述移栽上料治具230内的餐盒或者餐盖顶起,最后,所述移栽夹料输送单元250移动至所述移栽上料治具230的上方,并将餐盒或者餐盖夹送至所述膳食制备输送装置100上,实现餐盒或者餐盖的自动上料,本方案无需大量工人进行上料,实现了自动化生产,有效提高了企业生产的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移栽升降单元240包括升降支撑座241、若干升降顶料组件 242和移栽升降驱动组件243;所述移栽升降驱动组件243设于所述移栽上料治具230的移动路径上,所述升降支撑座241与所述移栽升降驱动组件243的输出端驱动连接,各所述升降顶料组件242均设于所述升降支撑座241上并用于顶起所述移栽上料治具230内的餐盒或餐盖。具体地,当所述移栽上料治具230 移动至所述升降支撑座241的上方的时候,所述移栽升降驱动组件243就会同时驱动四个所述升降顶料组件242上升,那么四个所述升降顶料组件242就能够同时顶起所述移栽上料治具230内的餐盒或者餐盖,有利于所述移栽夹料输送单元250同时吸取多个餐盒或者餐盖。
更进一步地,所述移栽夹料输送单元250包括夹料连接板251、夹料移栽机械手252和移栽夹料驱动组件253;所述夹料连接板251设于所述移栽升降单元 240的上方,所述夹料移栽机械手252设于所述夹料连接板251的直线路径上,所述移栽夹料驱动组件253设于所述夹料连接板251上并与所述夹料移栽机械手252连接以驱动所述夹料移栽机械手252移动。具体地,当所述移栽升降单元240将所述移栽上料治具230内的餐盒或者餐盖顶起来的时候,所述移栽夹料驱动组件253就会驱动所述夹料移栽机械手252移动,所述夹料移栽机械手 252沿着所述夹料连接板251的长度方向移动至所述移栽升降单元240的上方,将餐盒或者餐盖夹紧之后,就会沿着所述夹料连接板251的长度方向移动到所述膳食制备输送装置100上实现下料。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自动定量漏米机构300 包括漏米机架310、料斗320和漏米定量单元330;所述漏米机架310架设于所述膳食制备输送装置100上,所述料斗320设于所述漏米机架310内,所述料斗320具有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漏米定量单元330设于所述出料口的位置处并用于定量输送米粒;
其中,所述漏米定量单元330包括定量连接板331、定量组件332和接米组件333;所述定量连接板331设于所述出料口的位置处,且所述定量连接板331 上开设有若干均与所述出料口位置对应的出料孔,所述定量组件332活动设置于各所述出料孔的位置处以用于定量装填米粒,所述接米组件333与所述定量组件332连接并用于输出米粒。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自动定量漏米机构300工作时,所述料斗320 中的米粒沿着料斗320的轮廓滑至底部,并从出料口排出,出料口的下方设置有一个所述定量组件332,所述定量组件332可以制定每次输出的米料的量,保证每次输出的米料的量都是相同的,然后再通过设置在所述定量组件332底部的所述接米组件333接住米料,所述接米组件333和所述膳食制备输送装置100 连接,那么所述接米组件333就可以将米粒输送至承载于所述膳食制备输送装置100的餐盒中,实现米粒的定量输送,本结构经过简化,而且所述定量组件 332能够准确地配置每次的输送量,保证了精确度。
进一步地,所述定量组件332包括两个分别设于所述定量连接板331两端的量杯组件3321;两个所述量杯组件3321的结构相同并均包括量杯推送板 33211、量杯推送气缸33212和两个接米量杯33213,两个所述量杯推送板33211 分别活动设置于所述定量连接板331的两端,两个所述量杯推送气缸33212分别与两个所述量杯推送板33211驱动连接,同一所述量杯推送板33211的底部设有两个所述接米量杯33213。具体地,两个所述量杯推送气缸33212驱动两个所述量杯推送板33211移动的时候,四个所述接米量杯33213就能够分别对应所述定量连接板331上的四个出料孔,这样所述料斗320内的米粒就可以装填在所述接米量杯33213中,装填完毕之后,两个所述量杯推送气缸33212驱动两个所述量杯推送板33211移动,这时再将四个所述接米量杯33213移动到所述接米组件333的位置就能够实现定量送料的功能。
更进一步地,所述接米组件333包括两个挡米板3331和四个接米筒3332;两个所述挡米板3331分别与四个所述接米量杯33213抵接,四个所述接米筒 3332分别设于两个所述挡米板3331的底部,且四个所述接米量杯33213分别与四个所述接米筒3332活动连接以用于送料或停止送料。具体地,当所述料斗320 内的米粒定量装填在四个所述接米量杯33213内之后,两个所述量杯推送气缸 33212就会驱动两个所述量杯推送板33211移动,然后两个所述量杯推送板 33211就会带动四个所述接米量杯33213来到四个所述接米筒3332的位置处,这样四个所述接米量杯33213内的米粒就可以输送到四个所述接米筒3332内,再由四个所述接米筒3332输出到外界,实现精准地定量下料功能。此外,在两个所述量杯推送板33211带动四个所述接米量杯33213靠近四个所述接米筒 3332的过程中,两个所述挡米板3331会封盖四个所述接米量杯33213的底部,防止四个所述接米量杯33213在移动的过程中发生漏料的情况,保证了精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所述自动定量注水机构400 包括:
注水机架410,所述注水组件420架设于所述膳食制备输送装置100上,
至少一个注水组件420,至少一个所述注水组件420设于所述注水机架410 上以用于对承载于所述膳食制备输送装置100的餐盒进行定量注水;
所述注水组件420的数量为两个时,两个所述注水组件420均设于所述注水机架410上,且两个所述注水组件420均设于所述注水机架410上的同一水平位置处,两个所述注水组件420的出水方向相同。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当承载于所述膳食制备输送装置100的餐盒输送到所述注水组件420的下方的时候,所述注水组件420就会定量注射水源,完成自动定量注水的功能,当所述注水组件420的数量为两个的时候,所述注水组件420设置在所述注水组件420的两端,有利于平均输送水源,两个所述注水组件420的出水方向相同,那么有利于本装置向同一方向均匀地输水,减少输水量的误差。
进一步地,所述注水组件420包括注水固定座430、入水件440、水流开关 450、控水单元460;所述注水固定座430与所述注水机架410固定连接,所述入水件440设于所述注水固定座430内,且所述入水件440上开设有内部中空并用于输入水源的进水腔,所述控水单元460与所述进水腔连通并用于输出所述进水腔内的水源,所述入水件440的输出端上设有所述水流开关450。具体地,所述入水件440和所述控水单元460之间设置有一个水流开关450,通过所述水流开关450可以控制水流是否能够进入到所述控水单元460内,所述水流开关 450打开的时候,水流从进水腔进入所述控水单元460,那么进水腔内的水源通过所述控水单元460进行挤压就可以输出到承载于所述膳食制备输送装置100 的餐盒中,进行自动定量注水功能。
更进一步地,所述控水单元460包括两个控水模块470,两个所述控水模块 470分别设于所述入水件440的输出端两侧,且两个所述控水模块470均与所述进水腔连通,两个所述控水模块470的结构相同并均包括储水管471、活塞、控水气缸472和喷头473,两个所述储水管471上均开设有用于储水的储水腔,两个所述储水腔均与所述进水腔连通,两个所述活塞分别设于两个所述储水腔内,两个所述控水气缸472分别设于两个所述储水腔的一端,两个所述控水气缸472 的活塞杆分别与两个所述活塞驱动连接,两个所述喷头473分别设于两个所述储水腔的另一端。具体地,当所述控水气缸472工作的时候,所述控水气缸472的活塞杆就能够驱动所述活塞运动,这样所述活塞就能够将所述储水管471内的水流压出,水流被压出的方向上安装有一个喷头473,这样水流就会从所述喷头473喷出,实现精准地喷水。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所述双工位餐盘装箱装置 800包括:
餐盘堆叠机构810,所述餐盘堆叠机构810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餐盘堆叠机构810间隔布置,且呈相对布置;两组所述餐盘堆叠机构810均用于堆叠餐盘并装入蒸箱中;
以及餐盘转移机构820,所述餐盘转移机构820的首末两端分别固设在两组所述餐盘堆叠机构810上,所述餐盘转移机构820用于将餐盘转移至各所述餐盘堆叠机构810上。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双工位餐盘装箱装置800在使用时,所述餐盘转移机构820将承载于所述膳食制备输送装置100的餐盘转移到任意一组所述餐盘堆叠机构810上,当所述餐盘堆叠机构810上的餐盘堆叠至一定层数后,便进行装箱并被运走。在装箱运走的过程中,所述餐盘转移机构820继续将承载于所述膳食制备输送装置100的餐盘转移到另一组所述餐盘堆叠机构810上。如此,两组所述餐盘堆叠机构810交替工作,减少了需要等待蒸箱运走和运来的时间,从而提高了餐盘的装箱效率。
进一步地,各所述餐盘堆叠机构810均包括堆叠机架811、堆叠升降支撑平台812以及堆叠升降驱动组件813;所述堆叠升降支撑平台812与所述堆叠机架 811可滑动连接;所述堆叠升降驱动组件813固设在堆叠机架811上;所述餐盘转移机构820的首末两端分别固设在两个所述堆叠机架811上;所述堆叠升降驱动组件813与所述堆叠升降支撑平台812驱动连接,以使所述堆叠升降支撑平台812沿竖直方向作直线往复运动;其中,所述餐盘转移机构820将餐盘转移至所述堆叠升降支撑平台812上。具体地,所述堆叠升降驱动组件813具有一个可沿竖直方向作直线往复运动的移动端,所述堆叠升降支撑平台812可拆卸安装在该移动端上。所述餐盘转移机构820将第一个餐盘转移到所述堆叠升降支撑平台812上,此时,所述堆叠升降驱动组件813的移动端移动,从而带动所述堆叠升降支撑平台812以及其上的餐盘竖直向下移动一段预定的距离,该距离之长应不小于餐盘的高度,以确保下一个餐盘能够稳定放置在位于最上层的餐盘的顶面上。如此,通过驱动所述堆叠升降支撑平台812,使得该堆叠升降支撑平台812沿竖直方向移动,以保证餐盘在转移时沿水平方向作直线运动,减少其在转移时的晃动程度,从而提高摆盘时精度。
更进一步地,所述餐盘转移机构820包括餐盘抓取夹具821以及餐盘移动组件822;所述餐盘抓取夹具821用于夹放餐盘;所述餐盘移动组件822的首末两端分别固设在两组所述餐盘堆叠机构810上;所述餐盘移动组件822与所述餐盘抓取夹具821驱动连接,以使所述餐盘抓取夹具821往所述餐盘堆叠机构 810方向移动,并将餐盘放置在该所述餐盘堆叠机构810上。具体地,所述餐盘移动组件822的活动端移动,从而带动其上的所述餐盘抓取夹具821移动,当所述餐盘抓取夹具821到达所述膳食制备输送装置100时,所述餐盘移动组件822的活动端停止移动,使得所述餐盘抓取夹具821也停止移动。此时,所述餐盘抓取夹具821将餐盘夹住,随后,所述餐盘移动组件822的活动端移动,从而带动其上的所述餐盘抓取夹具821以及餐盘往任意一组所述餐盘堆叠机构810 的方向移动,当所述餐盘抓取夹具821到达另一预定位置处时,所述餐盘移动组件822的活动端停止移动,使得所述餐盘抓取夹具821也停止移动,此时,所述餐盘抓取夹具821将餐盘放置在所述餐盘堆叠机构810。如此,实现了自动化搬运餐盘,解放了大量的劳动力。
此外,如图6所示,所述堆叠升降支撑平台812包括堆叠滑台组件8121和用于支撑餐盘的堆叠升降支撑板8122;所述堆叠滑台组件8121与所述堆叠机架 811可滑动连接;所述堆叠滑台组件8121设置有至少一组;所述堆叠升降驱动组件813的输出端与所述堆叠滑台组件8121固定连接;所述堆叠升降支撑板 8122与所述堆叠滑台组件8121可拆卸连接;其中,所述堆叠升降驱动组件813 的输出端带动所述堆叠滑台组件8121,从而使得所述堆叠升降支撑板8122沿竖直方向移动。具体地,通过设置两组所述堆叠滑台组件8121能够提高所述堆叠升降支撑板8122在移动时的平稳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所述箱盖转移定位盖合机构900包括:
箱盖转移机架910,所述箱盖转移机架910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膳食制备输送装置100的旁侧;
箱盖上料组件920,所述箱盖上料组件920设于所述箱盖转移机架910上并用于输送箱盖;
箱盖定位组件930,所述箱盖定位组件930设于所述箱盖上料组件920的输出端以用于定位箱盖的位置;
以及箱盖送料组件940,所述箱盖送料组件940设于所述箱盖定位组件930 的顶部,并将位于所述箱盖上料组件920的输出端上的箱盖盖合在承载于所述膳食制备输送装置100的蒸箱上。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箱盖转移定位盖合机构900工作时:所述箱盖上料组件920将箱盖往所述膳食制备输送装置100的方向输送,当箱盖输送至所述箱盖上料组件920的输出端的时候,所述箱盖定位组件930就会将当前位置的箱盖进行定位,调整好箱盖的位置,最后,所述箱盖送料组件940移动至箱盖的上方,所述箱盖送料组件940将箱盖夹送并盖合在承载于所述膳食制备输送装置100的蒸箱上,得到密封的蒸箱整体,实现箱盖的自动上料,本方案无需工人进行上料,实现了自动化生产,有效提高了企业生产的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箱盖定位组件930包括箱盖定位条931和箱盖定位驱动单元932;所述箱盖定位驱动单元932设于所述箱盖上料组件920的输出端,所述箱盖定位条931与所述箱盖定位驱动单元932的输出端连接并用于定位经过所述箱盖上料组件920输出端的箱盖。具体地,当箱盖输送至所述箱盖上料组件 920输出端的位置的时候,所述箱盖定位驱动单元932就会驱动所述箱盖定位条 931将箱盖顶紧,防止箱盖继续移动,这时所述箱盖送料组件940就能够轻松地夹取箱盖。
更进一步地,所述箱盖送料组件940包括送盖连接板941、送盖机械手942 和送盖驱动单元943;所述送盖连接板941设于所述箱盖定位组件930的顶部,所述送盖机械手942设于所述送盖连接板941的直线路径上,所述送盖驱动单元943设于所述送盖连接板941上并与所述送盖机械手942连接以驱动所述送盖机械手942移动。具体地,所述送盖驱动单元943驱动所述送盖机械手942 沿着所述送盖连接板941的长度方向移动至箱盖的上方,将箱盖夹紧之后,所述送盖驱动单元943驱动所述送盖机械手942再次沿着所述送盖连接板941的长度方向移动到所述膳食制备输送装置100上实现下料。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所述流动式电磁加热装置 1100包括:
加热机架1110;
蒸箱运输组件1120,所述蒸箱运输组件1120沿着所述加热机架1110的长度方向安装在该加热机架1110上,用于承载蒸箱并完成蒸箱整体在水平方向上的输送;
以及电磁加热组件1130,所述电磁加热组件1130安装在所述加热机架1110 上并布置于所述蒸箱运输组件1120的输送方向上,用于加热蒸箱整体内由餐盘盛放的膳食。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流动式电磁加热装置1100在使用过程中:一方面,通过利用所述蒸箱运输组件1120承载蒸箱并完成蒸箱在水平方向上的输送;另一方面,在输送蒸箱的同时利用所述电磁加热组件1130加热蒸箱整体内由餐盘盛放的膳食。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流动式电磁加热装置利用电磁感应的方式对蒸箱整体内由餐盘盛放的膳食进行加热,即通过所述电磁加热组件 1130产生交变磁场,当餐盘经过其上方时,餐盘表面即切割交变磁力线而在餐盘底部金属部分产生交变的电流(即涡流),涡流使餐盘底部的载流子高速无规则运动,载流子与原子互相碰撞、摩擦而产生热能,从而起到加热膳食的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电磁加热组件1130包括多个电磁感应加热模组1140;多个所述电磁感应加热模组1140安装在所述加热机架1110上并沿着所述蒸箱运输组件1120的输送方向并排布置在该蒸箱运输组件1120的中心;其中,多个所述电磁感应加热模组1140之间独立设置并且单独控制。具体地,多个所述电磁感应加热模组1140均匀布置在所述蒸箱运输组件1120的输送方向上,确保由餐盘盛放的膳食在输送的过程中能够被均匀加热,进而实现边输送蒸箱边加热由餐盘盛放的膳食的效果,大大提高了生产的效率。
更进一步地,多个所述电磁感应加热模组1140结构相同,均包括电磁炉主体1141和调频模块1142;所述电磁炉主体1141安装在所述加热机架1110的上表面并布置于所述蒸箱运输组件1120的中心,所述电磁炉主体1141和所述由餐盘盛放的膳食分别设置于所述蒸箱的相对两侧;所述调频模块1142安装在所述加热机架1110的侧面并与所述电磁炉主体1141电性连接,用于调节所述电磁炉主体1141的电磁波频率。具体地,所述电磁炉主体1141产生交变磁场并透过蒸箱与餐盘感应发热,避免所述电磁炉主体1141长期受热而损坏。此外,通过设置所述调频模块1142以高频信号使所述电磁炉主体1141激发出高频磁场,感应距离更远,自由度更大。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所述智能营养膳食制备生产线还包括用于接合所述蒸箱输送线700和所述膳食制备输送装置100的蒸箱顶升及换向输送机构1200;所述蒸箱顶升及换向输送机构1200包括:
固定安装基座1210,所述固定安装基座1210安装于所述蒸箱输送线700末端;
换向输送组件1220,所述换向输送组件1220活动设置于所述固定安装基座 1210的上方并与该固定安装基座1210位于同一竖直线上;所述换向输送组件 1220的两端活动穿设于所述蒸箱输送线700的输送间隙中以用于承载并输送蒸箱;所述换向输送组件1220的输送方向与所述膳食制备输送装置100的输送方向处于同一直线上;
以及顶升驱动组件1230,所述顶升驱动组件1230分别与所述换向输送组件 1220和所述固定安装基座1210相连接,用于驱动所述换向输送组件1220的两端顶出于所述蒸箱输送线700的上表面,以使得蒸箱脱离所述蒸箱输送线700。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蒸箱顶升及换向输送机构1200可实现蒸箱在所述蒸箱输送线700末端进行换向并过渡到所述膳食制备输送装置100的平稳过渡;在过渡过程当中,通过设置所述顶升驱动组件1230驱动所述换向输送组件1220的两端顶出于所述蒸箱输送线700的上表面,以使得蒸箱脱离该蒸箱输送线700;接着所述换向输送组件1220的两端上升并穿设于所述蒸箱输送线700 的输送间隙中以承载蒸箱并输送至所述膳食制备输送装置100上;由于所述换向输送组件1220的输送方向与所述膳食制备输送装置100的输送方向处于同一直线上,令蒸箱可以快速顺畅地从所述蒸箱输送线700末端转移至所述膳食制备输送装置100,缩短了输送的时间,提高了蒸箱的输送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所述智能营养膳食制备生产线还包括用于接合所述流动式电磁加热装置1100和所述膳食制备输送装置 100的蒸箱高低位转移输送机构1300;所述蒸箱高低位转移输送机构1300包括:
可移动基座1310,所述可移动基座1310设置于所述流动式电磁加热装置 1100和所述膳食制备输送装置100之间;
升降工作台1320,所述升降工作台1320活动设置于所述可移动基座1310 的上方并与该可移动基座1310位于同一竖直线上,用于承载蒸箱;
高低位升降驱动组件1330,所述高低位升降驱动组件1330设置于所述升降工作台1320和所述可移动基座1310之间,并且所述高低位升降驱动组件1330 分别与所述升降工作台1320和所述可移动基座1310相连接,用于驱动所述升降工作台1320相对于所述可移动基座1310纵向移动,以完成蒸箱在高、低位置间升降变位;
以及蒸箱输送组件1340,所述蒸箱输送组件1340安装在所述升降工作台 1320上,用于蒸箱在水平方向上的输送。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蒸箱高低位转移输送机构1300可实现蒸箱从所述膳食制备输送装置100的末端传送到所述流动式电磁加热装置1100的高低位平稳过渡;在过渡过程当中,一方面,通过设置所述高低位升降驱动组件1330 驱动所述升降工作台1320相对于所述可移动基座1310纵向移动,实现蒸箱进行高低位置调节,使得所述升降工作台1320分别与所述流动式电磁加热装置 1100和所述膳食制备输送装置100的位置和高度相适应,从而满足输送的高度要求;另一方面,通过设置所述蒸箱输送组件1340完成对蒸箱在水平方向上的输送,在满足了蒸箱高低位转换的同时,令蒸箱可以快速顺畅地从所述膳食制备输送装置100的末端传送到所述流动式电磁加热装置1100,缩短了输送的时间,提高了蒸箱的输送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智能营养膳食制备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包括膳食制备输送装置以及沿着该膳食制备输送装置的输送方向依次设置的:
餐盒升降移栽上料机构,用于将餐盒有序地夹送至所述膳食制备输送装置;
自动定量漏米机构,用于将米粒定量输送至承载于所述膳食制备输送装置的餐盒中;
自动定量注水机构,用于对承载于所述膳食制备输送装置的餐盒进行定量注水;
菜品添加工位,用于将菜品添加到承载于所述膳食制备输送装置的餐盒中;
餐盖升降移栽上料机构,用于将餐盖有序夹送并盖合在承载于所述膳食制备输送装置的餐盒上,得到密封的餐盘;
蒸箱输送线,用于向所述膳食制备输送装置有序地提供蒸箱;
双工位餐盘装箱装置,用于将餐盘有序地转移并叠放进蒸箱当中;
箱盖转移定位盖合机构,用于将箱盖有序夹送并盖合在承载于所述膳食制备输送装置的蒸箱上,得到密封的蒸箱整体;
以及流动式电磁加热装置,用于接收所述膳食制备输送装置运送过来的蒸箱整体并加热蒸箱整体内由餐盘盛放的膳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营养膳食制备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餐盒升降移栽上料机构和所述餐盖升降移栽上料机构结构相同;均包括:
移栽上料机架,所述移栽上料机架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膳食制备输送装置的旁侧;
移栽上料输送单元,所述移栽上料输送单元设于所述移栽上料机架上并用于输送载有餐盒或餐盖的移栽上料治具;
移栽升降单元,所述移栽升降单元设于所述移栽上料治具的移动路径上,并用于升起所述移栽上料治具内的餐盒或餐盖;
以及移栽夹料输送单元,所述移栽夹料输送单元设于所述移栽升降单元的上方,并将所述移栽上料治具内的餐盒或餐盖夹送至所述膳食制备输送装置上;
其中,所述移栽升降单元包括升降支撑座、若干升降顶料组件和移栽升降驱动组件;所述移栽升降驱动组件设于所述移栽上料治具的移动路径上,所述升降支撑座与所述移栽升降驱动组件的输出端驱动连接,各所述升降顶料组件均设于所述升降支撑座上并用于顶起所述移栽上料治具内的餐盒或餐盖;
所述移栽夹料输送单元包括夹料连接板、夹料移栽机械手和移栽夹料驱动组件;所述夹料连接板设于所述移栽升降单元的上方,所述夹料移栽机械手设于所述夹料连接板的直线路径上,所述移栽夹料驱动组件设于所述夹料连接板上并与所述夹料移栽机械手连接以驱动所述夹料移栽机械手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营养膳食制备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定量漏米机构包括漏米机架、料斗和漏米定量单元;所述漏米机架架设于所述膳食制备输送装置上,所述料斗设于所述漏米机架内,所述料斗具有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漏米定量单元设于所述出料口的位置处并用于定量输送米粒;
其中,所述漏米定量单元包括定量连接板、定量组件和接米组件;所述定量连接板设于所述出料口的位置处,且所述定量连接板上开设有若干均与所述出料口位置对应的出料孔,所述定量组件活动设置于各所述出料孔的位置处以用于定量装填米粒,所述接米组件与所述定量组件连接并用于输出米粒;
所述定量组件包括两个分别设于所述定量连接板两端的量杯组件;两个所述量杯组件的结构相同并均包括量杯推送板、量杯推送气缸和两个接米量杯,两个所述量杯推送板分别活动设置于所述定量连接板的两端,两个所述量杯推送气缸分别与两个所述量杯推送板驱动连接,同一所述量杯推送板的底部设有两个所述接米量杯;
所述接米组件包括两个挡米板和四个接米筒;两个所述挡米板分别与四个所述接米量杯抵接,四个所述接米筒分别设于两个所述挡米板的底部,且四个所述接米量杯分别与四个所述接米筒活动连接以用于送料或停止送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营养膳食制备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定量注水机构包括:
注水机架,所述注水机架架设于所述膳食制备输送装置上,
至少一个注水组件,至少一个所述注水组件设于所述注水机架上以用于对承载于所述膳食制备输送装置的餐盒进行定量注水;
所述注水组件的数量为两个时,两个所述注水组件均设于所述注水机架上,且两个所述注水组件均设于所述注水机架上的同一水平位置处,两个所述注水组件的出水方向相同;
其中,所述注水组件包括注水固定座、入水件、水流开关、控水单元;所述注水固定座与所述注水机架固定连接,所述入水件设于所述注水固定座内,且所述入水件上开设有内部中空并用于输入水源的进水腔,所述控水单元与所述进水腔连通并用于输出所述进水腔内的水源,所述入水件的输出端上设有所述水流开关;
所述控水单元包括两个控水模块,两个所述控水模块分别设于所述入水件的输出端两侧,且两个所述控水模块均与所述进水腔连通,两个所述控水模块的结构相同并均包括储水管、活塞、控水气缸和喷头,两个所述储水管上均开设有用于储水的储水腔,两个所述储水腔均与所述进水腔连通,两个所述活塞分别设于两个所述储水腔内,两个所述控水气缸分别设于两个所述储水腔的一端,两个所述控水气缸的活塞杆分别与两个所述活塞驱动连接,两个所述喷头分别设于两个所述储水腔的另一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营养膳食制备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工位餐盘装箱装置包括:
餐盘堆叠机构,所述餐盘堆叠机构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餐盘堆叠机构间隔布置,且呈相对布置;两组所述餐盘堆叠机构均用于堆叠餐盘并装入蒸箱中;
以及餐盘转移机构,所述餐盘转移机构的首末两端分别固设在两组所述餐盘堆叠机构上,所述餐盘转移机构用于将餐盘转移至各所述餐盘堆叠机构上;
其中,各所述餐盘堆叠机构均包括堆叠机架、堆叠升降支撑平台以及堆叠升降驱动组件;所述堆叠升降支撑平台与所述堆叠机架可滑动连接;所述堆叠升降驱动组件固设在堆叠机架上;所述餐盘转移机构的首末两端分别固设在两个所述堆叠机架上;所述堆叠升降驱动组件与所述堆叠升降支撑平台驱动连接,以使所述堆叠升降支撑平台沿竖直方向作直线往复运动;其中,所述餐盘转移机构将餐盘转移至所述堆叠升降支撑平台上;
所述餐盘转移机构包括餐盘抓取夹具以及餐盘移动组件;所述餐盘抓取夹具用于夹放餐盘;所述餐盘移动组件的首末两端分别固设在两组所述餐盘堆叠机构上;所述餐盘移动组件与所述餐盘抓取夹具驱动连接,以使所述餐盘抓取夹具往所述餐盘堆叠机构方向移动,并将餐盘放置在该所述餐盘堆叠机构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智能营养膳食制备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堆叠升降支撑平台包括堆叠滑台组件和用于支撑餐盘的堆叠升降支撑板;所述堆叠滑台组件与所述堆叠机架可滑动连接;所述堆叠滑台组件设置有至少一组;所述堆叠升降驱动组件的输出端与所述堆叠滑台组件固定连接;所述堆叠升降支撑板与所述堆叠滑台组件可拆卸连接;其中,所述堆叠升降驱动组件的输出端带动所述堆叠滑台组件,从而使得所述堆叠升降支撑板沿竖直方向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营养膳食制备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箱盖转移定位盖合机构包括:
箱盖转移机架,所述箱盖转移机架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膳食制备输送装置的旁侧;
箱盖上料组件,所述箱盖上料组件设于所述箱盖转移机架上并用于输送箱盖;
箱盖定位组件,所述箱盖定位组件设于所述箱盖上料组件的输出端以用于定位箱盖的位置;
以及箱盖送料组件,所述箱盖送料组件设于所述箱盖定位组件的顶部,并将位于所述箱盖上料组件的输出端上的箱盖盖合在承载于所述膳食制备输送装置的蒸箱上;
其中,所述箱盖定位组件包括箱盖定位条和箱盖定位驱动单元;所述箱盖定位驱动单元设于所述箱盖上料组件的输出端,所述箱盖定位条与所述箱盖定位驱动单元的输出端连接并用于定位经过所述箱盖上料组件输出端的箱盖;
所述箱盖送料组件包括送盖连接板、送盖机械手和送盖驱动单元;所述送盖连接板设于所述箱盖定位组件的顶部,所述送盖机械手设于所述送盖连接板的直线路径上,所述送盖驱动单元设于所述送盖连接板上并与所述送盖机械手连接以驱动所述送盖机械手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营养膳食制备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流动式电磁加热装置包括:
加热机架;
蒸箱运输组件,所述蒸箱运输组件沿着所述加热机架的长度方向安装在该加热机架上,用于承载蒸箱并完成蒸箱整体在水平方向上的输送;
以及电磁加热组件,所述电磁加热组件安装在所述加热机架上并布置于所述蒸箱运输组件的输送方向上,用于加热蒸箱整体内由餐盘盛放的膳食;
其中,所述电磁加热组件包括多个电磁感应加热模组;多个所述电磁感应加热模组安装在所述加热机架上并沿着所述蒸箱运输组件的输送方向并排布置在该蒸箱运输组件的中心;其中,多个所述电磁感应加热模组之间独立设置并且单独控制;
多个所述电磁感应加热模组结构相同,均包括电磁炉主体和调频模块;所述电磁炉主体安装在所述加热机架的上表面并布置于所述蒸箱运输组件的中心,所述电磁炉主体和所述由餐盘盛放的膳食分别设置于所述蒸箱的相对两侧;所述调频模块安装在所述加热机架的侧面并与所述电磁炉主体电性连接,用于调节所述电磁炉主体的电磁波频率。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智能营养膳食制备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营养膳食制备生产线还包括用于接合所述蒸箱输送线和所述膳食制备输送装置的蒸箱顶升及换向输送机构;所述蒸箱顶升及换向输送机构包括:
固定安装基座,所述固定安装基座安装于所述蒸箱输送线末端;
换向输送组件,所述换向输送组件活动设置于所述固定安装基座的上方并与该固定安装基座位于同一竖直线上;所述换向输送组件的两端活动穿设于所述蒸箱输送线的输送间隙中以用于承载并输送蒸箱;所述换向输送组件的输送方向与所述膳食制备输送装置的输送方向处于同一直线上;
以及顶升驱动组件,所述顶升驱动组件分别与所述换向输送组件和所述固定安装基座相连接,用于驱动所述换向输送组件的两端顶出于所述蒸箱输送线的上表面,以使得蒸箱脱离所述蒸箱输送线。
10.根据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智能营养膳食制备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营养膳食制备生产线还包括用于接合所述流动式电磁加热装置和所述膳食制备输送装置的蒸箱高低位转移输送机构;所述蒸箱高低位转移输送机构包括:
可移动基座,所述可移动基座设置于所述流动式电磁加热装置和所述膳食制备输送装置之间;
升降工作台,所述升降工作台活动设置于所述可移动基座的上方并与该可移动基座位于同一竖直线上,用于承载蒸箱;
高低位升降驱动组件,所述高低位升降驱动组件设置于所述升降工作台和所述可移动基座之间,并且所述高低位升降驱动组件分别与所述升降工作台和所述可移动基座相连接,用于驱动所述升降工作台相对于所述可移动基座纵向移动,以完成蒸箱在高、低位置间升降变位;
以及蒸箱输送组件,所述蒸箱输送组件安装在所述升降工作台上,用于蒸箱在水平方向上的输送。
CN202121590074.7U 2021-07-13 2021-07-13 智能营养膳食制备生产线 Active CN21591434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590074.7U CN215914341U (zh) 2021-07-13 2021-07-13 智能营养膳食制备生产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590074.7U CN215914341U (zh) 2021-07-13 2021-07-13 智能营养膳食制备生产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914341U true CN215914341U (zh) 2022-03-01

Family

ID=803993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590074.7U Active CN215914341U (zh) 2021-07-13 2021-07-13 智能营养膳食制备生产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91434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638311A (zh) 制餐系统
CN112687593B (zh) 多层整流桥框架组装装置及组装方法
WO2022032834A1 (zh) 自动化餐饮系统
CN111328857A (zh) 自动生产装置
CN211642740U (zh) 白条鸡成品自动包装设备
US10144539B2 (en) Packaging machine and method with loose object carrier
CN215914341U (zh) 智能营养膳食制备生产线
CN113367598A (zh) 智能营养膳食制备生产线
CN217626372U (zh) 一种用于预制菜生产用的打包装置
CN218538354U (zh) 静置移载机构
CN215794585U (zh) 自动称重分流式粉末分装系统
CN112070976B (zh) 食物售卖设备
CN211130642U (zh) 制餐系统
WO2021189792A1 (zh) 自动生产装置
CN210884040U (zh) 出餐输送系统及出餐装置
CN214284633U (zh) 自动烹饪系统
CN113320759A (zh) 器具供应装置、食品制作设备和食品打包设备
CN109008610B (zh) 一种自动蒸炉系统
CN218590987U (zh) 一种全自动真空灌胶烘烤生产线
CN210824128U (zh) 制餐系统及食料存储装置
CN111839185A (zh) 汤食系统及加汤装置
CN214325470U (zh) 食品装盒出料装置
CN221091392U (zh) 一种臭鳜鱼熟食封装系统
CN213155379U (zh) 蒸煮系统
CN216807206U (zh) 食品搬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